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進程

抗日戰爭進程

發布時間:2021-02-05 06:00:37

㈠ 抗日戰爭的全過程

中國抗日戰爭,日本稱其為日華戰爭,西方國家多數稱其為第二次中日戰爭(把甲午戰爭稱為「第一次中日戰爭」),是指從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開始,由日本帝國入侵中華民國引發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大陸,兩國軍隊鏖戰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實際上,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開始,中日兩國就開始了地區沖突,1931年11月4日,發生在黑龍江省泰來縣江橋鎮的江橋抗戰,在時任黑龍江省代主席馬佔山指揮下雖然失敗了,但是中國人民正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戰役,因此江橋抗戰打響了中國人民武裝抗日的第一槍。日本先後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上海市,以及熱河、察哈爾兩省。至1937年擴大為全面侵華戰爭。對於最早失陷的東北三省來說,抗日是從1931年到1945年,長達14年之久。 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兩天,中華民國政府才公開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戰,如果以兩國宣戰日算起,中國抗日戰爭歷時不到4年。在這段時間里,戰爭擴大到整個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中國和美國、英國等同盟國共同抗擊日本,而中國戰場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個重要戰場。最後,日本節節敗退,戰爭以同盟國勝利而結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隨後,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尼米茨海軍上將、中國徐永昌將軍、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國的代表依次簽字。至此,日本帝國主義的對外侵略戰爭,以徹底失敗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以全世界人民的偉大勝利而結束。

㈡ 抗日戰爭全過程

中國晉察冀軍區技術研究室科研人員發明了缸塔法工業生產硫酸技術,之後傳到了各大軍區,自此人民軍隊掌握了火炸華葯生產技術,生產無煙火葯,硝銨炸華葯,後又研製硝化甘華油炸華葯成功,晉察冀軍區1944年僅硝化甘新油炸華葯月產量達到了15800斤,華東軍區1948年濟南戰役時炸華葯月產量是15萬斤,在抗日戰爭中晉察冀軍區發明了「坩堝煉銅鋅」製造全新子華彈,在晉冀豫軍區的八路軍總部軍工人員發明了「窯爐燜火法」韌化炮彈彈體技術,相當武器尤其是大部分彈葯是自產的,自己生產才是長久的,可持續的,能源源不斷補充,自己不能造會影響戰斗戰爭,有了炸新華葯包中國人民軍隊就有了大規模攻城戰的能力,武器彈葯能源源不斷補充就可以進行大規模戰爭,我國的問題是因為分裂內戰等原因造成國家處於大而弱的無組織狀態,敵人小而強,力量只能佔領城市,對農村地區則無力佔領,中國處於一個進步的時代,擁有大量生氣,有優秀的領導人,正確的理論,嚴密的組織,這些都是宋國明國滅亡時沒有的,敵人是做不了元朝滅宋清朝滅明的夢的,我們在農村去分散組織發動群眾,建立各級政權,大軍區下轄二級軍區,二級軍區下轄三級軍分區,分別有部隊隸屬,野戰部隊與軍區部隊結合,軍分區下還有縣區武裝,縣大隊區小隊民兵自衛軍,形成一完整戰爭體系,恢復發展生產,發展工業,支援戰爭,通過機動靈活戰術打敗敵人進攻,不斷向敵人進攻,壯大自己,壓縮敵人生存空間,在大規模運動戰和攻城戰中打敗敵人,不斷繼續發展工業,發展教育,進行戰略追擊,解放中國東北人民,解放朝鮮人民,造大船,造飛機,攻佔日本。

㈢ 抗日戰爭的過程

我們一般說的抗日戰爭,是特指八年抗戰,即1937年7月7日,到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戰略防禦階段;即戰略防禦階段;戰略反功階段。
毛澤東同志早在抗戰之初准確地把握了事變的各方面,如日本侵略野心與戰爭力之間的矛盾;國民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兩面性;以及共產黨內部兩條路線斗爭等,他深入剖析了敵我雙方的基本矛盾,和各方面情況,提出了統一戰線,持久戰的方針,游擊戰的戰略問題等。
1、戰略防禦階段(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開始至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在這一時期,國共兩黨的合作,兩黨軍隊作戰行動的協調都是比較好。在此戰略防禦階段,國民黨先後進行了平津、南口、涿州、忻口、娘子關、上海、南京、晉南、魯南、武漢10次較大戰役。

2、相持階段(從武漢失守後1938年11月到1943年);國民黨戰場先後進行了14次大戰役,所有這些戰役中,喪軍失地,國軍戰力空前降低,在此時期國民黨有50多個將領及50萬部隊投降日本,國民黨上層的動搖、蔣介石的投降活動,使中國抗戰一度出現嚴重危機。此外,國民黨民動了三次反共高潮。解放區戰場,武漢失守後,1939年9月日本為鞏固其佔領區的安全,戰略重心有所調整,當時侵華兵力達38個師團,各解放區抗擊日軍26個師團,占其總兵力的70%,1939年10以後日軍的總兵力為36個師團,八路軍抗擊16個,佔45%。大量地牽制了日軍的兵力。

3、戰略反功階段(1943年9月到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大本營提出絕對國防圈的設想,也即防禦作戰的戰略構想,安是日本軍轉入戰略防禦的歷史標記,也是我軍戰略反攻的開始。

㈣ 抗日戰爭分為哪幾個階段

抗日戰爭分為三個階段:戰略防禦階段、戰略相持階段、戰略反攻階段。

一、戰略防禦階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

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帝國主義妄圖將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中國掀起了全國性的反對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在此期間,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頑強抵抗,與日寇浴血奮戰。

國民政府先後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四次大規模會戰,這些大會戰極大地消耗了日軍的作戰實力和精銳部隊,中國軍隊以空間換時間,粉碎了日軍迅速滅亡中國的圖謀,使抗戰進入對中國有利的戰略相持階段。

二、戰略相持階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

隨著戰局的擴大,戰線的延長和長期戰爭的消耗,日軍的財力、物力、兵力嚴重不足,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

敵後游擊戰爭的發展和抗日根據地的擴大,使日軍在其佔領區內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線和一些大城市,廣大農村均控制在以八路軍、新四軍為主的中國軍隊手中,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

在這個階段發生的戰役有:南昌會戰、隨棗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黃土嶺戰役、桂南會戰、棗宜會戰、五原戰役、百團大戰、豫南會戰、上高戰役、中條山戰役、蘇南反清鄉作戰、第二次長沙會戰、香港保衛戰、第三次長沙會戰、仁安羌大捷、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等戰役。

三、戰略反攻階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

1944年,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與此同時,國民黨正面戰場卻出現了大潰敗的局面,先後喪失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

1945年,八路軍、新四軍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春、夏季攻勢,擴大了解放區,打通了許多解放區之間的聯系。

當時,由於國民黨軍隊主力分散在中國的西南、西北大後方地區,日軍佔領的大部分城鎮、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區都處在解放區軍民的包圍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務,自然地主要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人民軍隊來進行。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華民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中華民族八年的全面抗日戰爭宣告勝利結束。

(4)抗日戰爭進程擴展閱讀: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演講。

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科學地預見了抗日戰爭將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准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毛澤東著重指出,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也將是最困難的時期。

為了實現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毛澤東還提出了一套具體的戰略方針。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階段中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執行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第三階段中,應是戰略的反攻戰。

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還強調了「兵民是勝利之本」。只要動員了全國老百姓,就會造成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

㈤ 抗日戰爭的開始過程和結束詳細的

中日矛盾由來已久,1885年,日本趁中法戰爭入侵台灣,但被擊退。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並勝利,佔領了台灣、朝鮮等地,並勒索的大量賠款。1915年,日本強迫中國簽訂《二十一條》,最終沒有得逞。至始至終,日本就始終將中國作為擴張的主要方向。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次年建立了滿洲國。1932年,日本製造上海事變,但沒有取得勝利。隨後又繼續在華北擴張,中日矛盾日益激化。1937年,日軍在華北再次製造事端,企圖在華北製造割據,但遭到反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8月13日,國軍在上海進攻日軍,戰爭升級。日軍傾盡全力對中國發動進攻。因為實力懸殊,中國軍隊連連失敗,大半領土淪陷。1938年10月以後,日軍無力繼續大規模進攻,戰爭進入相持階段。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隨即對日宣戰。1945年,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接連失敗,陷入絕境。8月6日和9日,廣島和長崎相繼遭到原子彈轟炸,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日本無可奈何,宣布向盟軍無條件投降。根據投降協議,在中國本土的日軍向中國軍隊投降,在東北的日軍向蘇聯投降,中國收回包括東北、台灣在內的被佔領土,戰爭宣告結束。

㈥ 抗日戰爭的三個階段 和主要戰役

三個階段:戰略防禦階段、戰略相持階段、戰略反攻階段,主要戰役有淞滬會戰、長沙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京保衛戰等。

一、三個階段

1、戰略防禦階段

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標志是盧溝橋事變。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帝國主義妄圖將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中國掀起了全國性的反對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

在此期間,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頑強抵抗,與日寇浴血奮戰。國民政府先後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四次大規模會戰。

這些大會戰極大地消耗了日軍的作戰實力和精銳部隊,中國軍隊以空間換時間,粉碎了日軍迅速滅亡中國的圖謀,使抗戰進入對中國有利的戰略相持階段。

2、戰略相持階段

1938年到1943年底,是抗日戰爭中時間最為漫長的戰略相持階段。戰略相持階段又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1938年11月至1941年11月是戰略相持階段的前期。日本帝國主義佔領武漢後,開始改變策略,對國民黨採取「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

汪精衛集團投敵叛國,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偽中央政權。國民黨頑固派加劇了反共摩擦活動。中國共產黨堅持團結抗戰、反對妥協和分裂的方針,敵後戰場開始發展為抗日戰爭的重要戰場。

1941年12月至1943年底,是戰略相持階段的後期。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世界反法西斯陣營正式形成。

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戰場,牽制了日軍的大量兵力,使其不能北上進攻蘇聯,亦不能西進進攻印度。國民黨堅持一黨專政,大發國難財,使其統治日趨腐朽。共產黨領導敵後抗日軍民度過了抗戰中最困難的階段。

3、戰略反攻階段

1944年初至1945年8月,是局部反攻和抗日戰爭勝利結束的時期。盟軍在太平洋戰場轉入反攻。國民黨軍在滇西緬北作戰中取得了重大勝利,贏得了美英盟國的巨大贊譽。

但在豫湘桂戰役中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潰敗。豫湘桂戰役的潰敗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憤慨,引發了民主運動的新高漲。

中國共產黨提出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獲得人民的熱烈響應。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本土先後投擲了兩顆原子彈,蘇聯出兵我國東北。國民黨軍和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舉行反攻。

日本帝國主義於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中國人民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中國躋身世界四大國之列,國際地位大大提高。

二、主要戰役

1、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

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

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淞滬會戰中日軍因遭到國民黨的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志兩國之間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並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2、長沙會戰

長沙會戰是指發生在抗日戰爭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以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也稱為「長沙保衛戰」。

長沙會戰,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後,國民黨正面戰場抵抗日本帝國主義軍隊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是抗戰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軍回到原戰略態勢的戰役。

長沙會戰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華軍隊,粉碎了日本消滅中國軍隊主力、「以戰迫降」的戰略目標,振奮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作戰,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地位。有力地保衛了湖南廣大地區和我國西南大後方的安全,穩定了湖南局勢,並使之成為支持全國長期抗戰的重要基地。

據統計,三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陣亡、受傷和失蹤的將士達93944人,殲滅日軍共計11萬餘人。

3、徐州會戰

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雲港)鐵路地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防禦戰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間的台兒庄大戰最為著名。

因圍殲日軍一萬餘人,史稱之為台兒庄大捷。徐州會戰對日軍給予了巨大的打擊,大大遲滯了日軍進攻的腳步,為中方部署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

同時,徐州會戰的勝利,也擴大了中國抗戰的國際影響。以台兒庄大捷為代表的徐州會戰的消息,蘇、美、英、法、德、意等歐美主要國家都給予了充分報道和評論。

據1938年4月9日倫敦路透社電訊說:「英軍事當局,對於中國津浦線之戰局極為注意。最初中國軍獲勝之消息傳來,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現已證明日軍潰敗之訊確為事實。

英人心理,漸漸轉變,都認為最後勝利當屬於中國。」德國也報道說:「徐州方面中國抵抗力之強,殊出人意外」,「最慎重之觀察者亦不能不承認日本必遭失敗。」

這些社會輿論對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爭取外國政府的支援,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中國人民誓死抵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決心和勝利戰績,贏得世界正義輿論的高度評價,也使德、意法西斯不敢小視。

各國新聞媒介對台兒庄大捷的報道,不僅使各國人民增加了對中國抗戰的了解和認識,也為後來中國贏得外援創造了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淞滬會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沙會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州會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戰爭

㈦ 抗日戰爭發展的簡要過程

簡要過來程:1931年,侵華源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7)抗日戰爭進程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始終存在著兩個戰場,即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兩個戰場在中國抗日戰爭中逐漸形成,在戰略上相互配合。

八路軍剛開赴前線時,主要是直接在戰役上配合國民黨軍隊作戰。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後,八路軍在敵後實施戰略展開,發動獨立自主的敵後游擊戰爭。

全國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進行了數次大規模會戰,到武漢會戰結束,基本穩定了戰局。進入相持階段後,又先後與日軍進行了十多次會戰,並派遣遠征軍入緬作戰,沉重打擊了日本速戰亡華的迷夢。

㈧ 簡述抗日戰爭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

簡述十個重大事件
「九一八」事變,「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淞滬會戰,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平型關大捷,武漢會戰,百團大戰,中共七大會議。

㈨ 抗日戰爭 日軍侵華進程 時間起止。

1874年
5月,日本出兵3600餘人入侵我國台灣,殘酷殺戮高山族同胞。

10月,迫使清政府簽訂《北京專條》,承認琉球為日本保護國,並賠償日本兵費50萬兩白銀。

1894年

7月,日本軍艦突然襲擊在豐島海面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軍艦,重創「濟遠」號和「廣乙」號;擊沉「高升」號運輸艦,造成700多中國官兵死亡,由此爆發中日「甲午戰爭」。9月,日艦隊在黃海海面襲擊中國北洋艦隊,擊沉4艘軍艦。「致遠」號管帶鄧世昌及全船250人、「經遠」號管帶林永升及全船270人壯烈犧牲。

10月,日軍分兩路侵犯我遼寧省。

11月,日軍佔領大連、旅順。日軍進入旅順後,見人就殺,在4天3夜的大屠殺中,全市2萬多中國人全遭殺戮,只有埋屍的36人倖免於難。

1895年

2月,日軍從水陸兩路夾攻駐威海衛中國海軍。3月,日軍佔領整個遼東半島,日軍所至,燒殺淫掠,無所不為,僅在田莊台一地,就殺死我軍民2000多人。

4月,日本迫使清政府簽訂割地賠銀的《馬關條約》。

6月,日軍再度登陸台灣。

11月,日佔領台灣全島。

同月,日本強迫清政府同日簽訂《中日遼南條約》,中國向日本交納3000萬兩白銀,日本才交還遼東半島。

1898年

日本強行將福建劃為其勢力范圍。

1900年

5月,日、俄、英、美、德、法、意、奧八國聯軍進犯北京,鎮壓義和團等反帝愛國運動。7月,日軍攻陷天津,在津搶劫白銀200多萬兩。

8月,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在京燒殺淫掠。

1901年

9月,清政府與日、俄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賠款4.5億兩白銀,交出稅務、使館區管理權,並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加入反帝組織。

1905年

1月,日軍再度佔領旅順。3月,日軍佔領奉天(今沈陽),並與俄為爭奪中國領土在我東北進行大規模廝殺。

年底,日本迫使清政府簽訂《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獲得在我國東北南部之特權。

1906年

6月,日本成立了掠奪我國東北資源的大本營「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

1907年

7月,日本與法、俄簽訂秘密協定,把南滿和福建定為日本勢力范圍。

1914年

8月,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把山東黃河以南地區劃為日本對德「作戰區」。

10月,日軍佔領濟南和膠濟鐵路全線。

11月,日、英聯軍攻佔青島。

1915年

5月,日本以最後通牒方式,迫使袁世凱接受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

1918年

日軍開抵哈爾濱,攫取哈爾濱至長春的鐵路管理權。

1925年

5月,日本人開槍打死上海日商內外棉紗廠工人代表顧正紅、打傷其他工人十餘名。

後又夥同英國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當場打死工人和學生71人,打傷數十人。

1926年

3月,日艦炮擊大沽炮台,中國駐軍死傷10餘人,後日本調軍艦於大沽對中國進行威脅。3月18日,北京群眾舉行集會抗議,遭到鎮壓,47人被打死,200餘人被打傷,釀成「三一八慘案」。

1928年

5月,日軍製造「濟南慘案」,打死中國軍民1000多人,並佔領濟南。6月,日本在沈陽皇姑屯車站炸死張作霖,陰謀奪取東北。

1931年

9月18日,日本在沈陽製造「九一八事變」,強占我國東北,在3個多月時間里佔領我東北全境,使我3000多萬名同胞淪為日軍鐵蹄下的奴隸。

1932年

1月,日製造事端,進犯上海。日軍與奮起抵抗的駐上海十九路軍激戰33天,中國軍民死傷達1.6萬餘人,財產損失達20億元以上。3月,日本扶植成立偽「滿洲國」。

1933年

1—5月,日軍先後佔領了熱河、察哈爾兩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進逼北平、天津,並於5月31日,迫使國民黨政府簽署了限令中國軍隊撤退的《塘沽協定》。同年,日本成立「關東軍防疫供水部」(即731細菌部隊),後來擴大成一支大規模的細菌戰部隊。該部隊用中國人進行鼠疫、霍亂、梅毒等細菌以及毒氣、槍彈等的活體試驗,並大量製造鼠疲、霍亂等各種細菌,用飛機撒播在中國各地,殘害中國人民。

1934年

5月,日軍在天津南開八里台和吉林伊蘭縣強占民地修建機場,並動用飛機轟炸伊蘭縣,炸死我民眾2萬餘人。

1935年

11月,日本唆使漢奸殷汝耕在通縣成立「冀東防共自治委員會」。冀東22個縣宣告脫離中國政府管轄,淪為日本殖民地,促使北平學生爆發「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

1937年

7月7日,日軍製造「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嗣後日以重兵三路進攻華北。8月,日軍大舉進攻上海。

11月,日軍佔領上海,在南市放火連燒9日,軍民死傷無數,上海5255家中國工廠被占,損失超過8億元。

12月13日,日軍攻下當時中國的首都南京,進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6周內燒殺淫掠,殺死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人,燒毀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

1938年

5月,日軍佔領徐州。

6月,日軍攻佔開封,導致花園口決堤放水,豫、皖境內17個縣成為一片汪洋,140萬人無家可歸,數十萬人被淹死。日軍還在蘇北決運河大堤,致使蘇北數縣成為澤國。

9月,日軍匯集5萬余兵力,分25路進攻八路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連續燒殺淫掠兩個月。

10月日軍佔領武漢、廣州。

1939年

2—6月,日軍相繼攻佔海南島、南沙群島和汕頭等地。

7月,日軍用14萬兵力對晉東南抗日根據地進行長達兩個月的9路圍攻,打死打傷我民眾15萬餘人,糧食被焚劫一空。日軍還乘晉察冀邊區淫雨成災之機,決堤淹沒1萬多個村莊,使300萬人淪為災民。10月,日寇2萬多人分12路圍攻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11月,日軍攻陷南寧。

12月,日本與汪精衛在滬簽訂把中國完全變成日本殖民地的《日支新興關系調整要綱》,其主要內容為:將東北割讓給日本;綏遠、察哈爾、山西北部、華北、長江下游和華南島嶼由日軍長期佔領,中央至地方政府由日本監督;偽軍警察由日籍教官訓練;偽政府經濟由日控制;一切資源由日開發;禁止一切抗日活動。

1940年

5月,日軍對重慶城進行了20多天的轟炸,死傷者無數,半個山城被炸毀。

從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軍逐步把主力轉移到解放區戰場,動用50多萬兵力對我華北根據地進行100多次千人以上規模的掃盪,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我八路軍官兵傷亡10餘萬人。

1941年

1月,日軍包圍冀東豐潤縣潘家峪村,焚燒該村全部房子,集中屠殺和燒殺1340多名村民,類似的屠殺在各抗日根據地和游擊區比比皆是。6月,日機夜襲重慶,在校場口防空洞內躲避轟炸的3萬多居民窒息而死。

8月,日軍集10萬以上兵力,採用「鐵壁合圍」、「梳篦式清剿」等戰術對晉察冀北嶽區進行空前大「掃盪」,燒毀我房屋15萬余間,搶掠糧食5800多萬斤,殘殺虜掠我國同胞2萬餘人。

1941年—1942年 日本把75%的侵華日軍用來對付我抗日根據地,頻繁向晉察冀等各抗日根據地進行「掃盪」,千人以上的「掃盪」達170餘次,投入兵力共達83萬。

1942年

春,日軍在冀熱遼區,自古北口到山海關約200多里的長城兩側,承德、密雲、遷安等9個縣內製造無人區,使大片土地荒無人煙,近50萬中國人過著非人的生活。5月,日軍5萬兵力對冀中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大掃盪。

1943年

秋,日軍以4萬多兵力在河北省阜平縣平陽村一帶瘋狂掃盪87天,屠殺中國村民700多人,燒毀房屋5000多間。

1944年

4月,日本發動豫湘戰役,至8月先後佔領鄭州、長沙、衡陽等地。9月,日軍發動柳桂戰役。

12月,日軍攫取了大陸交通線。

從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四川外,我國其它省份皆遭日軍鐵蹄蹂躪,傷亡人數達3500多萬,直接和間接財產損失共達5620多億美元。

㈩ 抗日戰爭的全過程誰知道

據歷史上說總共是14年抗戰!也就是從1931年開始!以「九一八事變」為起點的「14年抗戰!誰都知道版,日本大規模地侵略權中國,是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的。在侵佔了東北以後,日本侵略者又不斷侵犯上海、華北等地,佔領了中國的大片領土。東北、上海、華北人民及駐守這些地方的軍隊,從「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華北事變」起,就舉起了抗日的大旗。從全國來說這個時期的抗戰,雖然還是局部的,但中國人民的抗戰毫無疑問已經開始了。如果不把「九一八事變」作為中國抗戰的開始,實際上就把「七七事變」以前東北、華北、上海人民的抗戰,以及十九路軍的抗戰、長城抗戰、察哈爾抗戰、遂遠抗戰等中國人民英勇的斗爭,都排除在了中國的抗日戰爭之外。也會讓人以為日本是從「七七事變」才開始侵略中國,抗日戰爭也是從那時才開始的。而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

正因為如此,中國抗日戰爭是14年,起點是「九一八事變」,這已經成為學術界的共識。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