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愛國主義與抗日戰爭

愛國主義與抗日戰爭

發布時間:2021-02-27 12:17:07

A. 中國抗日戰爭經驗教訓及青年愛國

中國抗日戰爭,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與一個法西斯強國間的生死之戰。最後,大而弱的中國打敗了小而強的日本,這是弱國打敗強國的典型範例。為什麼一個弱國能夠打敗強國?其成功的經驗極其豐富,擇其要旨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
愛國主義得到了空前的激發

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這場長達14年之久、規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戰的完全勝利,主要是由於百餘年來帝國主義侵略和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斗爭造成的民族覺醒和團結的程度超過了中國歷史上任何時期。這突出表現為,在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較以前任何時代都表現得更強烈、更廣泛、更持久、更具戰斗性,它超越了階級、階層、政黨、地方實力派和不同軍事集團的常規范疇。它既不同於中國歷史上如宋朝岳飛、文天祥的「忠君報國」的愛國主義,也有別於近代「義和團」的狹隘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抗日戰爭時期的愛國主義具體表現為:愛國須抗日,抗日即愛國,這成為全民族不同階級、階層、政黨、派別和各軍事集團的共同信條。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能夠建立、發展和壯大、堅持與鞏固,其核心是,在日本軍國主義滅亡中國的緊要關頭,中國各階級、階層、政黨、派別和各軍事集團均以民族、國家利益為重、至上,自覺地使自己的利益服從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這個最高的民族利益,為祖國的危亡、民族的命運,捐棄前嫌,團結一致,攜手並進,共赴國難。這是中國歷史上任何朝代都沒有出現過的現象。抗日戰爭使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但同時又對中國人民的覺醒和團結起到了極大地促進作用,它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一切偉大的斗爭都不能與之比擬。

中國共產黨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代表中華民族覺醒的中堅、先驅者和凝聚核心。當時,日本帝國主義面對的主要對手,不是甲午戰爭的清朝政府,也不是簽署21條不平等時的袁世凱政府和「九一八」事變後坐視東北三省淪陷的蔣介石國民黨政府,而是一個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以國家和民族解放為已任的中國共產黨。建立、鞏固和發展由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從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首先提出了武裝抗日的愛國主義主張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思想。此後,我們黨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進全國性抗戰,進行了艱苦的努力,不斷調整政策,將「抗日反蔣」改變為「逼蔣抗日」及至「聯蔣抗日」,從而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中國從內戰走向抗日的轉折點,推動了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最終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針對國內出現分裂、倒退的危險傾向,我們黨提出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方針和又聯合又斗爭的總政策,從而有效地阻止了時局的逆轉,維系了國共合作和團結抗戰的局面,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

實行了正確的戰略方針及作戰原則

全國抗戰開始後,中國共產黨和一些愛國的有識之士,為提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抗日軍事戰略方針進行了艱辛的理論探索。1937年8月上旬,在國民黨政府召開的南京國防會議上,應邀出席的中共代表周恩來、朱德、葉劍英就全國抗戰的戰略方針和作戰原則提出:全國抗戰在戰略上要實行持久防禦,在戰術上應採取攻勢;一線臨戰戰區適時由陣地戰轉為運動戰,同時在日軍之翼側的後方組織民眾開展游擊戰,破壞敵人的交通運輸,牽制和消滅敵人。中國共產黨的上述方針、原則及其戰法,對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制定全國抗戰方略產生了積極影響。1937年8月18日,蔣介石正式宣布持久抗戰的作戰原則。他說:「倭寇要求速戰速決,我們就要持久戰消耗戰。」8月20日,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頒發《戰爭指導方案》,正式確定「以持久戰為基本主旨,以空間換時間,逐次消耗敵人,以轉變形勢,爭取勝利」的戰略方針。在國共兩黨共識的基礎上,中國抗日戰爭實行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正式形成。

1938年5月至6月,毛澤東在總結抗戰10個月之經驗時撰寫並發表了《論持久戰》和《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等重要著作,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闡明了抗日戰爭的性質、特點、發展進程和勝利前途,以及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中國抗日戰爭特別是敵後抗戰的實踐,正是按照毛澤東持久戰的戰略思想和游擊戰理論,一步步走向了勝利,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抗日戰爭的歷史說明,先進的軍事理論,對弱國打敗強國,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有著不可估量的指導作用。

當然,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廣泛支援,世界反法西陣線的浴血奮戰,也是中國抗戰取得勝利的重要外部條件。

^_^望採納

B. 關於愛國主義的論文主要是和抗日戰爭有關的

往者雖已逝,來者猶可追

——拋開黨爭看待國民黨與抗日戰爭

從識字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已經看了多少關於抗戰的影片和書籍,但我知道每一次都讓我感到熱血沸騰,每一次都使我對民族和國家的認識更進一層,每一次都有讓我崇拜的英雄產生。但我不知道那是幸運還是不幸,因為那些英雄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共產黨人。在八年抗戰中,國民黨里被當作英雄的只有張自忠,謝晉元等寥寥數人,殊不知陳誠,衛立煌,李品仙,羅卓英,薛岳,張靈甫等人的浴血奮戰。另一方面,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我們能從書本中了解到的更多的是中共以及其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抗戰中如何英勇,如何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如何帶領全國人民贏得了抗戰的勝利,而國民黨是如何的軟弱妥協,如何積極剿共,消極抗日,如何丟失了大量的國土等等。然而,歷史真的是這樣的嗎?

六十多年過去了,曾經針鋒相對的兩黨已經從仇視走向了合作,願共同挑起復興中華民族的重任,雙方更是對馬英九執政以後兩岸關系的發展拭目以待,攜手共創美好未來已成共同的心願。另一方面,隨著國際自由化的發展,兩黨關系的改善,許多史實資料也已解禁,為廣大追求歷史真相的人提供了充足的證據,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已成一種必然。然而,遺憾的是,大多數在抗戰中出生入死的老兵和將領已經去世,在他們有生之年我們由於種種原因未能肯定他們的功績,未能給他們公正的待遇,未能給他們應有的聲譽,但我想,如果他們看到我們已經還歷史以真相,已經為他們曾經的流血和犧牲而感動,他們在九泉之下也應該感到欣慰了。

拋開黨爭,依據史料,我們再去看待抗日戰爭,你就會發現它到底是怎麼回事。然而,還是有很多人士在大量的史實資料下,仍然不顧一切的區否定國民黨在抗戰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不知道他們是出於什麼原因,或者說是出於什麼利益,但我個人認為要想正確分析國民黨在抗戰中的地位與作用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而不是單純的從理論上空口去談。

一:抗戰前的准備。綜觀中國近代史,我們不難發現,自從甲午戰爭以後,無論政府還是國民都已經把日本當成了敵人,反日與抗日一致是這個時代的主基調。尤其是「九一八」事變以後,東北淪陷,偽滿洲國成立,溥儀復辟,更是激起了國內一致要求抗日的呼聲,抗日情緒空前高漲,局部抗戰從此拉開序幕。然而由於國內動亂不斷,國民黨忙於「剿共」和平息軍閥混戰,再加上以汪精衛為首的親日派在國民政府中勢力雄厚,並沒有把抗日放在首要地位,所以採取了基本上以妥協為主的政策,激起了國人的不滿。然而這並不代表國民黨在這一時期是一味妥協,無所作為的,正是在這段時期里,許多優秀的中國軍人浴血奮戰,始終將日軍遲滯在了華北以外。1932年初,日為了轉移國內外對其欲在東北成立滿洲國的注意力,又在上海挑起了戰爭,在國民黨「一面抵抗,一面談判」政策下,蔡廷楷和蔣光鼐指揮的第十九路軍與張治中率領的第五軍兩個師攜手在上海進行了堅決抵抗,殲滅日軍一萬多人。此後,同年4月7日,國民黨在洛陽召開國難會議,邀請社會賢達共謀良策。長城抗戰開始後,國民黨動員了大量部隊(雖然大多是雜牌軍)北上抗日。就連反共急先鋒,國民黨中央軍十七軍軍長徐庭瑤也自動請纓率部北上參戰(這應該能說明反共的不一定都是人民的敵人吧)。之後,國民政府又重新將全國劃分為四個防區,並逐步統一了全軍編制和領導機構。1935年,紅軍轉戰陝北,局限於狹小一域,勢力大減,蔣介石認為不足以再對其統治構成威脅之後,便馬上著手了對日作戰的准備。1935年11月12日,國民黨五大上,第一次表明了對日本侵略比較強硬的態度,標志著國民黨已從一貫妥協退讓的立場開始向抗日方面轉變。會後,國民政府馬上制定出了《國防計劃》方案和《三十年防守國策》作為指導文件,進行了大量戰爭准備。比如動用4個師的兵力,花費了兩年半的時間在上海和南京修建的兩道防線,並進行了多次保衛演習。而在抗戰前成立的資源調查委員會在抗戰中發揮的作用更是有目共睹的,我不知道沒有資源調查委員會在抗戰前座的大量准備,中國軍隊在抗戰中能堅持多長時間。

而且,「七七」事變前,國民政府對總數約200萬人的軍隊進行了整頓,被整編的部隊有50個師,其軍事訓練和武器裝備都大大加強,軍事素質和作戰能力均有較顯著提高。裝備建設方面,建造了許多兵工廠,軍火工業得到較大發展,戰前已能製造德國的1929式步槍,仿捷克式輕機槍,德國式重機槍,仿法國式迫擊炮以及各種彈葯。並將全國劃分為戰區,加強了兵力派備與防守。

綜觀抗戰前國民政府的表現和准備,由於忙於「剿共」和軍閥混戰,確實大多數地方不如人意,但其有些做法還是可以理解和情有可原的。有些地方忍讓,不過早激化全面戰爭確實很有道理,雖然國民黨抗戰前擁有近200萬兵力,但並不具備與日作戰的條件。全國名義上統一,但實際上是派系林立,軍閥擁兵自重,不聽政府號令。士兵裝備極差,武器奇缺,再加上軍紀不好,戰鬥力很弱。我認為民國著名軍事家蔣百里當時所言的,「中國目前不應該全面激化戰爭,而應該盡量避免戰爭,加強軍備,增強國力,積極防禦。」是很有道理的。

二:抗戰全面爆發時中國軍隊的實力。雖然全面抗戰前國民政府經過了一年多的准備,但由於種種條件所限,軍隊實力並沒有得到太大的提升。「七七事變」前,中國擁有步兵182個師又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又6個獨立旅,加上特種部隊共170餘萬人,但炮兵很少,幾乎沒有輜重兵,工兵等特殊部隊,全國僅有一個軍的裝甲部隊(第五軍)。海軍雖然分為4個艦隊,大小共有近100艘艦艇,但不是裝備落後,火力不足,就是其他國家的淘汰品,噸位小,戰鬥力極差,其中噸位最大的只有3000噸,而小的只有300噸,而且全軍總排水量加起來才59034噸,還不如日本的一艘大型鐵甲戰艦(最大者排水量近7萬噸)。空軍就更微不足道了,擁有600餘架飛機,分為9個大隊,31個中隊,但可以飛上天的只有300多架,而且基本上是義大利的淘汰品,還缺少維修人員,火力更是差勁,更糟糕的是,中國空軍聘用的是義大利教官,戰術早已跟不上時代。而另一方面,日本卻擁有大量的現代化的陸軍師團,據薛岳將軍估算日本一個師團的戰鬥力超過了中國軍隊六個師的戰鬥力,海軍更是世界一流,堪與美國匹敵,飛機年產量最多可達到一萬架,而中國卻不能生產一架飛機。孰優孰劣,一看便知。以差距這樣大軍隊去迎戰蓄謀已久的日本,能在抗戰初期取得那樣的戰果卻是已經不錯了。

三:國民黨制定的抗戰策略。在戰爭策略上共產黨一直說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保存實力,其實也不盡然。

其實國民黨對日採取的戰略還是非常英明並且很切合實際的。1937年8月國民政府提出的「持久消耗戰略」和後來素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提出的「以空間換取時間,積小勝為大勝」戰略,和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異曲同工,同樣是正確的戰略方針,而且前者還提出的較早。在「持久消耗戰略」、「以空間換時間」的方針下,加之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出現喪師失地,或者主動撤守一些地方,自然不能簡單地描述為「大潰退」。俄羅斯就曾一再採取過這樣的戰略。在北方戰爭和1812年的衛國戰爭中,俄國統帥都被迫決定向國家的腹地撤退,不得不放棄大片國土,以贏得時間,積蓄力量。無論是彼得一世還是庫圖佐夫,他們在帝俄和蘇維埃時代都被視為俄羅斯民族的英雄,而不是臨陣脫逃的懦夫。我們應該積極地看待國民政府1937年後的政策選擇,不應再把國民政府的一些政策和策略簡單化地視為軟弱,甚至是投降主義。

四:國民黨的正面戰場。據官方資料統計:八年抗戰,一共進行了22次會戰,1117次如南口之役的大戰斗,38931次盧溝橋之戰的小戰斗,以及數不清的敵後游擊戰。而全部的會戰,絕大多數的大戰斗以及許多小戰斗都發生在正面戰場。正是有了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浴血奮戰,才有了相持階段的到來,才有了抗戰的勝利。

就淞滬會戰而言,為了這次戰斗,國民黨政府動員了全國1/3以上的兵力,包括78個師、7個獨立旅、3個暫編旅、炮兵7個團、憲兵1個團,空軍第2至第9大隊和1個暫編大隊。甚至連財政部稅警總團、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上海市保安總團、上海市警察總隊江蘇省保安團4個團也拉上前線。

松滬會戰開始後,一天中平均就有國民革命軍1個師的士兵全部陣亡,第一天多名國民革命軍旅長就犧牲在前線。整個松滬抗戰,國民革命軍消耗85個師,陣亡333500餘人。而其他的21次會戰其激烈程度也毫不遜色。

進入相持階段後國民黨更是自動發起了多次反擊戰,如冬季攻勢,反攻南昌,反攻宜昌等等,並取得了多次會戰的勝利,如三次長沙戰役殲敵十幾萬人,而1944年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聯合發起緬北攻勢,更是讓世界刮目相看。難道這些都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消極抗戰嗎?

五:國民黨的敵後戰場。提到敵後游擊戰爭,我想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知道國民黨的敵後游擊戰場,然而它確實存在,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戰績,牽制了許多日軍兵力。國民黨軍隊在抗戰期間,共建立了豫皖鄂邊區游擊區等八個大型游擊區,派備了約佔全國總兵力1/4的兵力,這些軍隊聚可以打大規模會戰,散則在敵戰區進行游擊戰,構成了對日軍的嚴重威脅,而且其中有5個堅持到了抗戰勝利。尤其是第五戰區李宗仁部下轄的豫鄂皖邊區游擊區和第一戰區衛立煌部下轄的第二游擊區更是戰果輝煌。但是,由於處於敵占區,監管不力,軍紀渙散,高級將領投敵(龐炳勛,孫殿英,李長江等),再加上多維雜牌軍,戰鬥力差等原因,跟中共游擊隊摩擦很大,有經常騷擾人民,印象很差。

六:國民黨在抗戰中的犧牲。八年抗戰中,國民黨軍隊僅傷亡就有300多萬,國軍中少將以上的將軍,共犧牲115人。其中上將8人,中將42人,少將65人,損失慘重。而且許多部隊都是寧可戰死到最後一人,都不退縮。國軍新編第十軍一萬七千餘人死守衡陽47天,頂住了日軍三個師團的瘋狂進攻,並擊斃擊傷日軍5萬餘人,最後子彈打光,糧食吃完,才被迫投降。尤其讓人感動的是在抗戰中許多以前只顧自己利益的,經常爭斗的軍閥都拋棄成見,團結一致,以大局為重。四川軍閥劉湘率40餘萬部下出川參戰,幾乎全部犧牲,劉湘本人最終被日本人暗殺。

無論是從那一方面來評價,國民黨在抗戰中的地位都是最重要的,其發揮的巨大作用是任何一方都難以比擬的。如果沒有國民黨的堅持抗戰,那抗戰是個未知數,二戰更是個未知數。

曾幾何時,戴笠、張靈甫、湯恩伯等在抗戰中聲名赫赫的人物,在人們心中成了十惡不赦的反派角色。

曾幾何時,李宗仁、杜聿明、孫立人、薛岳、衛立煌、傅作義等抗日名將竟成了戰犯。一切讓人覺得沉重又可笑。

難道僅因為他們參加了兩黨爭權的內戰嗎?

美國有過內戰,卻沒有戰犯。南北戰爭結束後,聯邦政府不曾處罰南方一兵一卒,在這場戰爭中,共有62萬人喪生。這意味著大約每60個美國人里,就有一個死於戰火。照常理來說,總得有人為這場殘酷的戰爭負責。事實上,仇恨也沒有隨著戰爭一起結束。在有些人眼裡,叛亂者應該受到嚴懲。然而,政治問題和法律問題畢竟不是一回事。美國內戰沒有產生戰犯,也沒有一兵一卒在未來的歲月里因為"歷史問題"而遭到清算和迫害,勝利者更沒有用筆墨掀起一場醜化運動以便將反叛者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南部邦聯總統傑斐遜-戴維斯1889年去世,活了81歲。副總統斯蒂芬斯則戰後不久就被喬治亞選為聯邦參議員,死後墓碑上居然還刻著"一心為公",他生前沒有被人改造,死後也沒有誰去鞭屍揚灰。即使是1865年4月14日林肯被同情南方的布思刺殺,美國也沒有因此瘋狂,來一次徹底干凈肅清南部殘余的斬草除根運動。

1870年,南方聯軍總司令李將軍則長眠在了華盛頓學院的小教堂之下。在那裡,他的塑像依然身穿南部邦聯軍裝。

往者雖已逝,來者猶可追。

中國的抗戰史應該重新為國民黨和國民政府書寫,否則我們對不起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魂,國民黨軍隊的貢獻不應該因為黨爭的原因一筆抹殺。每一個黨派中都能發現正直的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是勢不兩立,也不意味著其中一方必定是魔鬼。「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歷史負擔,早該卸下了。勝利的光榮屬於所有為之付出過血汗的人們,它不應該為意識形態和黨爭所玷污。

六十多年過去了,那些國軍的抗日老戰士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而且經歷了痛苦的折磨。我們難道還不應該給他們贏得的尊重嗎?哪怕是遲到的尊重。這份記憶屬於他們,也屬於這個國家,屬於子孫後代。我們在對偉大的抗日戰爭的紀念中,應實事求是地尊重和承認政見不同或者對立,甚至曾經兵戎相見的愛國人士在抗戰中的功勛,在歷史問題上表現出政治和解與寬容的精神和胸襟,而任何把這些當成權宜之計或者點綴的思想和行為,都是褻瀆衛國戰爭的光榮精神,也是不符合真實的歷史。

六十年一個甲子。老人在故去,新人在成長,黨爭的硝煙已經淡去,在一個追求真理,追求諒解,追求合作的社會里,了解真的歷史已成為一種必然。如何評價國民黨在抗戰中的地位與作用,如何對待那些淪為「戰犯」或「人民的敵人」的抗日名將與英雄,這是對人們良心和胸襟的考驗。

往者雖已逝,來者猶可追。

C. 抗日戰爭有哪些感人的愛國故事

1、馬秀英

馬秀英,1929年6月生。江蘇淮安縣石塘區南澗鄉近采橋鎮(今,淮安市朱橋鎮窪圩村)人,出身於窮苦農民家庭。1945年10月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l946年2月擔任石塘區黃盧(南)村婦女會長。

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個還鄉團分子來抓馬秀英和婦女會成員。此時,秀英和幾個婦女會員正在黃盧村為聯防隊做軍鞋。秀英接到村民報告,即分頭轉移。

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婦向東南方走,在窪圩北門遇上黃兆雲帶領的「還鄉團」。黃兆雲一眼認出秀英,一群還鄉團分子像瘋狗似的竄上來,一擁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庄圩子里。

在周庄圩子里,黃兆雲妄圖從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黨組織的秘密以及婦女會成員的名單,對她軟硬兼施,逼問共產黨組織和婦女會員名單。秀英被肆意凌辱,嚴刑拷打。

鞭子抽,杠子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面對酷刑,秀英斬釘截鐵地回答:「要人頭有一顆,要名單辦不到!」最後,黃兆雲把她押到仇夏庄殘殺。馬秀英犧牲時年僅17歲。

2、石寶芹

石寶芹,1932年11月生,江蘇響水縣陳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再次佔領陳家港後,嚴密封鎖,大鎮區內生活資料嚴重匱乏。

石寶芹為謀生計,經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頭甲一帶去換些玉米,麵粉,山芋乾等,回去充飢度日,在頻繁的往來中.她們與南河區民主政府逐漸取得了聯系。

1947年秋,開始將南河區民主政府的油印宣傳品帶進被敵人侵佔的陳家港,宣傳土地改革,全國解放戰爭形式等提高群眾覺悟。

農歷臘月末的一天拂曉前,在新民街巷內挨戶地把傳單塞進門。天亮後,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發現了共產黨的傳單,立即進行追查。

由於叛徒告密,當天晚上,石寶芹等四人落入敵手。在牢中,敵人威逼利誘,但她們眾口一詞;「不曉得」,「不知道什麼傳單、小報」。

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們堅貞不屈。翌年2月16日,四個姑娘被國民黨軍隊押往南潮河閘堤內,反動軍官對她們說:「還有最後機會,誰交待了誰就可以回家。」

而四個姑娘齊聲說說「你們要殺就動手吧,沒有什麼可講的。」最後國民黨軍隊殘忍地將她們四人全部殺害。石寶芹英勇就義年僅16歲。

3、王小二

王小二是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

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

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4、趙一曼

1935年11月,與敵作戰中,為掩護部隊負傷後在昏迷中被俘。在獄中,敵人動用酷刑,她堅貞不屈。敵人為獲得我軍情報,送她去醫院治傷。

她卻乘機曉以民族大義,教育爭取到了看守的董警察和治傷的韓護士。1936年6月28日,3人一同逃離哈爾濱奔往抗日游擊區。

第三天清晨,在距離游擊區不到10公里處,被偽軍追上逮捕。雖然敵人用盡各種酷刑,但是她嚴守機密,挫敗了敵人的圖謀。

1936年8月1日,敵人將她押往珠河縣。8月2日,敵人將其綁在大車上,在珠河縣城「遊街示眾」。面對敵人的屠刀,她大義凜然,毫無懼色。

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壯烈犧牲於珠河縣(今黑龍江省尚志縣)小北門外,年僅31歲。

5、周銀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國民黨整編第四師對侯河地區進行「掃盪」。周銀海發現敵情後,立即通知正在准提庵小學開會的鄉幹部,要他們迅速轉移。

為了掩護這些鄉幹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將敵人引開,自己卻英勇被捕。敵人將周銀海押進團部,逼他供出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知道!」

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杠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共產黨,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

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我還是不知道!」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後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

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但是始終沒有屈服。

第二天,敵人將全村鄉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環視四周,大聲喊:「鄉親們,解放軍一定會打敗反動派!」

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將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將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

D. 甲午中日戰爭和抗日戰爭的異同點

一、相同點:

1、甲午中日戰爭和抗日戰爭都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都是為了解決資本主義發展中的矛盾而發動的對外戰爭;

2、在甲午中日戰爭和抗日戰爭中日本都以征服中國為最終目的;

二、不同點:

1、背景不同

甲午中日戰爭發生在19世紀末,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時期;抗日戰爭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時期。

2、戰爭的時間和規模不同

日本法西斯侵華戰爭的時間和規模遠遠大於甲午戰爭。甲午戰爭的時間不到一年,侵犯地區多在沿海和遼東半島、澎湖列島一帶;抗日戰爭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前後長達15年之久,戰火燃燒大半個中國,給中國帶來的災難更為嚴重。


(4)愛國主義與抗日戰爭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E. 列舉1件抗日戰爭中最能體現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的史料

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內在中容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被中國駐軍嚴詞拒絕,日軍隨即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5)愛國主義與抗日戰爭擴展閱讀

「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日戰爭的序幕 。

七·七事變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電全國,號召中國軍民團結起來,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國各族各界人民熱烈響應,抗日救亡運動空前高漲。在這種形勢下,蔣介石於7月17日在廬山發表談話,宣布對日作戰。

2014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77周年紀念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在2014年7月7日上午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隆重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七周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現場直播紀念儀式,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網路電視台同步直播。

F. 如何弘揚抗日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

繼承弘揚偉抗戰精神 實現華民族偉復興
抗戰爭近代壯烈民族解放戰爭共產黨主張建立抗民族統戰線光輝旗幟共合作基礎全各族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萬眾、同仇敵愾與本帝主義進行氣壯山河英勇搏鬥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共產黨領導民爭取民族獨立民解放堅強核凝聚全民族力量傑組織者鼓舞者共產黨召華民族涌現數抗英雄孕育並產主義核救亡圖存、民族解放主題自強、團結、犧牲、堅韌基本內涵偉抗戰精神種偉抗戰精神集體現期華精神風貌價值取向
萬眾、共赴難抗戰爭場全民族奮起抵抗外侵略戰爭九八事變特別1937本帝主義發全面侵華戰爭華民族面臨亡滅種危險面深重民族危難抵抗外侵略、挽救民族危亡華共同意志共產黨民全面抗戰流砥柱各黨各派捐棄前嫌致外;社各界萬眾同仇敵愾;城內外江南北處妻送郎戰場母親叫打東洋悲壯場面;五洲四海異鄉處華僑華御外侮、挽危亡願盾積極行充展現華民族萬眾、共赴難民族精神
畏強暴、敢於犧牲抗戰爭半殖民半封建弱與帝主義強間進行場決死戰爭自近代華民族歷經第、第二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聯軍入侵等割賠款受盡欺凌積貧積弱;本自明治維新躍帝主義強軍事力、經濟力政治組織力等面占明顯優勢面強殘暴侵略者全民排除切悲觀主義妥協投降論干擾堅定抗戰必勝信念與敵展殊死斗爭共產黨領導民軍隊積極辟敵戰場廣泛發群眾展游擊戰爭;民黨軍隊面戰場與軍英勇作戰給敵沉重打擊;數華高舉主義旗幟毀家紓難舍忘死前仆繼充展現華民族畏強暴、敢於勝利民族精神
百折撓、堅韌拔抗戰爭場曠持久戰爭1931本帝主義佔領我東北算起民抗戰爭歷十四;1937本帝主義全面侵華算起民全性抗戰歷八期間抗戰爭經歷由局部抗戰全性抗戰程;經歷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程;經歷單獨抗戰與世界反西斯盟攜手抗戰程共產黨關於持久戰戰略總針爭取抗戰勝利指明向全民堅持全面抗戰路線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條戰線與本侵略者展懈斗爭充展現華民族百折撓、堅韌拔民族精神
艱苦奮斗、自力更抗戰爭場艱苦卓絕戰爭第二世界戰全面爆發前論局部抗戰全性抗戰都極其艱難條件進行二戰全面爆發抗戰雖際社巨支持寶貴援助仍十艱苦特別1941太平洋戰爭爆發本帝主義作其資源及兵源供給民黨政府進行政治誘降同加緊進行擄掠、壓榨控制尤其抗根據進行規模掃盪、期清剿殘酷封鎖面缺衣少食、缺槍少炮、缺醫少葯艱苦條件共產黨依靠民群眾堅持邊產、邊戰斗華優秀始終保持旺盛革命鬥志頑強抵抗軍侵略充展現華民族艱苦奮斗、自力更民族精神
伸張義、維護平民抗戰爭義與邪惡較量戰爭世界反西斯戰爭重要組部東主戰場二戰爆發前三即1939、1940、1941本陸軍總兵力83%、78%69%死死釘戰場效遏制其北進蘇聯企圖削弱其南進太平洋力量民抗戰摧毀本西斯稱霸世界狂妄夢想終取世界反西斯戰爭勝利作歷史性貢獻整抗戰爭軍民傷亡3500萬按1937比值計算直接間接經濟損失6000億美元華民族捍衛際義類尊嚴付巨民族犧牲充展現華民族伸張義、維護平民族精神
總偉抗戰精神民抗戰爭血與火孕育、產促進具劃代意義民族覺醒促進空前民族凝聚民族團結促進強烈民族自信民族自強華民族贏抗戰爭勝利提供竭力源泉精神支撐

偉抗戰精神種偉民族精神主義核偉民族精神博精深源遠流維系華民族強命力血脈產於華民族死存亡緊要關抗戰精神極豐富升華華民族精神
抗戰精神豐富升華主義精神其突破往忠君報思想局限注入近代反外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爭取民族獨立思想精華形家民族利益准則、救亡圖存民族解放目標共同民族意識其二沖破往閉關鎖觀念束縛追求華民族獨立與維護世界平義統起實現主義與際主義機結合誠毛澤東同志所說:我際主義者我主義者
抗戰精神豐富升華英雄主義精神其突破舊式英雄主義強調價值與作用局限形民真英雄群體意識集體主義英雄觀其二摒棄舊式英雄主義利益打算、統治者效力愚昧落思想形民族民利益高於切、並英勇獻身革命英雄主義
抗戰精神豐富升華民族團結精神其突破強調華夷辨漢族主義局限華民族元體共識華民族意識空前覺醒其二華民族空前團結各民族華民族整體利益重衷共濟並肩戰斗維護華民族整體利益各兄弟民族共同意志
抗戰精神豐富升華自強息精神其深重民族災難基本物質保障極度匱乏條件華畏艱難依靠自力量頑強拼搏、奮發圖強形自力更、自立自強強烈民族意識其二面死考驗華自覺踐行妥協、退讓、屈服民族氣節集體現華民族自強息精神
偉抗戰精神華民族彌足珍貴精神財富60前依靠偉抗戰精神我取抗戰爭偉勝利目前面臨全面建設康社、實現華民族偉復興戰略機遇期仍需要認真繼承力弘揚偉抗戰精神
第深刻認識抗戰精神核價值抗戰精神核價值主義抗戰爭偉勝利主義偉勝利60前主義召各階層各黨派各兄弟民族萬眾、團結奮戰形本帝主義難逾越銅牆鐵壁今我處於改革放現代化建設關鍵期既面臨難歷史機遇面臨各種嚴峻挑戰抓住機遇、乘勢應挑戰、克服困難必須主義作重要精神資源充發揮主義能夠限度統全民族意志、振奮全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特殊優勢全面建設康社、實現華民族偉復興續寫新篇章鑄造新輝煌
第二准確握主義代內涵主義歷史范疇同歷史期同具體內容毛澤東同志全性抗戰初明確指主義具體內容看歷史條件決定60前面民族危亡主義行英勇堅決走民族解放戰爭戰場改革放現代化建設新期主義鮮明特徵熱祖、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主義祖光榮損害社主義祖利益、尊嚴榮譽恥辱今我弘揚偉抗戰精神重要:牢記落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凝聚全民族力量意志聚精神搞建設意謀發展;牢記平易諧未自覺維護家統、民族團結、社穩定維護世界平
第三切實加強改進主義教育同主義主義教育歷史范疇應隨著我歷史位變化與俱進與60前相比目前我所處歷史位已發根本變化隨著我綜合力幅提升際影響力斷增強民群眾民族自尊、自信、自豪明顯增強同狹隘民族主義甚至極端民族主義情緒少數群眾滋應立足於新形勢任務切實加強新期主義教育指導既要充肯定並保護廣民群眾熱情要切實防止狹隘民族主義極端民族主義引導確態度面歷史、面現實自覺維護家、民族利益尊嚴;寬廣胸襟面向世界、面向未虛習世界其民族處真做牢記歷史、忘、珍平、創未

G. 日本侵華戰爭屬於帝國主義戰爭,而抗日戰爭屬於愛國主義戰爭,那請問這個戰爭到底是什麼戰爭日本侵華戰

先有日本侵華,後有中國抗日,敵人不侵犯,你抗啥,而且,前期基本都是被動挨打,後來人民開始分分站起來抵抗了,才有了抗日,你可以這樣理解

H. 抗日戰爭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其歷史意義

中國戰場是來亞太地區反對日本法西自斯侵略的主戰場,中國人民是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決定性力量.中國抗日戰爭不僅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也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也為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開拓了道路,進行了必要的准備.我們應該牢記歷史,萬分珍視、大力弘揚抗日戰爭中表現出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I. 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的區別,年代意義有什麼不同,詳細些

一、起止年代不同

1、抗日戰爭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2、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

二、參戰方不同

抗日戰爭的參戰雙方為中華民國和日本帝國;解放戰爭的參戰雙方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

三、戰爭的意義不同

1、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2、解放戰爭的勝利,在中國大陸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獲得解放,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對國際局勢和世界人民革命斗爭的發展具有偉大而深遠的影響

(9)愛國主義與抗日戰爭擴展閱讀:

中國人所說的「抗日戰爭」一般指稱「中國抗日戰爭」。但各地華人習慣上也將各自所在國家或地區同時期反抗日本侵略的戰爭稱為「抗日戰爭」,並將其和中國抗日戰爭視為一體,或作為它們的總稱。

「中國抗日戰爭」在中國大陸地區也被稱作「八年抗戰」(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 後,中國最高領導人蔣介石於7月31日發表《告全體將士書》宣告全面抗戰開始算起),但在世界其他地區一般被稱作「十四年抗戰」(於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算起)。

這場戰爭在日本被稱為「日中戰爭」,主要指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期間與中國之間的戰爭。日本也習慣把「珍珠港事變」以前的中國抗日戰爭稱為所謂的「支那事變」或所謂的「日華事變」,原因是當時日本帝國並未和中華民國相互正式宣戰,因此「技術上」並非一場戰爭。

「珍珠港事件」爆發以後的中國抗日戰爭,則被日本視為「大東亞戰爭」(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太平洋戰場、中國戰場和印緬戰場)的一部分。

甚至戰後日本某些政治家模糊性的稱謂「過去的大戰」、「先前的大戰」等。時至今日日本對抗日戰爭仍未有一個比較統一的恰當稱謂,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中日學界的關注。

閱讀全文

與愛國主義與抗日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