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毛概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

毛概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09 15:26:20

『壹』 毛概,如何科學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偉大意義

(一)毛澤東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邏輯前提和邏輯起點。
1949年新中國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緊接著在毛澤東同志的親自領導之下,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1956年,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勝利完成,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
1956年,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確立之後,毛澤東同志又領導全黨、全國人民開始了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艱難的探索!1956年,毛澤東同志代表中共中央的《論十大關系》的報告,在初步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借鑒了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和教訓,提出了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偉大歷史任務。毛澤東同志的《論十大關系》,雖然沒有使用「中國特色」的字眼,但卻處處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發展規律,成為舉世公認的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篇扛鼎之作!1956年,《論十大關系》的發表,是我們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開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邏輯前提和邏輯起點!
(二)毛澤東思想是新民主主義理論體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邏輯中介。
從理論體系的角度分析:從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產生了兩大理論體系,一個是新民主主義理論體系;一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理論成果的角度分析:從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產生了四大理論成果,一是毛澤東思想;二是鄧小平理論;三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四是科學發展觀。那麼,兩大理論體系和四大理論成果的關系是什麼呢?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在新民主主義理論體系中,只有毛澤東思想第一大理論成果,這在認識上幾乎沒有什麼分歧。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包括幾大理論成果?在理論界、學術界中,主流看法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它們與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特別是科學發展觀,它是馬列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科學理論成果!黨的十七大總結的「十個結合」——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結合起來,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這「十個結合」的寶貴經驗,是我們黨和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艱辛探索得來的,是我黨、我國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必須牢牢記取,堅持運用,並在新的實踐中繼續加以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實踐無止境,理論的發展也無止境,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探索也就永遠沒有止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不是一個封閉的理論體系,同樣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發展、深化、飛躍與升華!

『貳』 何為「毛概」「毛概」的內容如何簡要概括

」毛概「指的是《毛澤東思想概論》這本書。

《毛澤東思想概論》作為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自有它本身的理論特色、特殊貢獻、豐富內容和科學體系。通過不太長的篇幅,以簡潔的線索和框架,聯系歷史的發展把毛澤東思想所包含的基本內容准確地介紹出來。

簡要的概括:

揭示毛澤東思想產生的國際環境以及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先進分子最終選擇以馬克思主義改造中國理想,勾畫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將馬克思主義國際化,並在實踐中艱辛探索中國革命發展道路以及闡述毛澤東的思想理論精髓——新民主主義論,論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實踐所進行的初步探索。

『叄』 如何科學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集體智慧的結晶,而不是毛澤東個人的思想。毛澤東思想是近代和現代中國社會革命運動發展的客觀需求和歷史的產物、是經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實踐檢驗並證明是正確的。

但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根據毛澤東晚年時期犯下的一些錯誤,企圖從毛澤東個人出發去徹底否定毛澤東思想,這是無視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和形成的時代背景,是徹底的混淆視聽、徹底的歷史虛無主義的體現。

其次,拋開對歷史的回顧而否認毛澤東思想是極端錯誤的。中國的主要社會矛盾和階級斗爭與歐洲革命是有區別的,所以在革命初期照搬歐洲的革命方法使我們黨遭受了很多挫折。。

『肆』 如何學習毛概

首先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從實際出發去理解毛概這門課裡面的理論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治黨治國的政策方針,我們必須多注重國際時事,多關注國家大事政策改變政局變動等內容,把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通過自己的行動去驗證、修改、完善自己的理念。這些理念可以不僅僅是治黨治國,還可以轉換到如專業相關的投資方面。毛概要靈活運用,而且也可以靈活運用,多用案例去分析理論,與別人一起針對相關的時事進行理論探討,深入了解理論並發現不足。

其次就是回歸歷史,學史明己。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傳統文化中與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相同之處,如人本思想,既是傳承又是在新時代的基礎上的改造與創新,民本思想與群眾路線的相似之處。歷史是相似的,改革開放這種銳進向上的精神,歷史上也並不少見,商鞅變法到戊戌變法到大躍進等,為何改革開放成功而其他的改革存在缺陷,我們如何避免走向缺陷,這都是我們要進行思考的問題。

最後,便是我們要真正的放下偏見。若是你覺得一門課沒有用,證明你的知識和思想水平還沒有到達理解它的高度。因為所有學科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它在歷史中發揮過其作用,在實踐中驗證了正確性才會保留到今天,因為有用才流傳下來。一個沒有真正閱讀過毛概專著的人,是不能夠對其的重要性與不可或缺性進行探討的。只有當你完整的掌握毛概的理論體系之後,才能夠站在一定的角度對其進行褒揚或者批評。對理論的掌握完整度決定了我們這門科目是否真正的入門。

拓展資料:

毛概一文揭示毛澤東思想產生的國際環境以及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先進分子最終選擇以馬克思主義改造中國理想,勾畫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將馬克思主義國際化,並在實踐中艱辛探索中國革命發展道路以及闡述毛澤東的思想理論精髓——新民主主義論,論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實踐所進行的初步探索。

參考資料:網路毛概

『伍』 如何准確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毛概》中的一個問題

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他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和發展,為中國各族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為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由於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是一項嶄新的實踐,人們對如何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還缺少規律性認識,加上當時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的影響,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發生過曲折。毛澤東晚年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確犯有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他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的錯誤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所犯的錯誤。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教出版社2010修訂版第一章第二節的最後一個自然段。P21—22。

『陸』 對於毛概這類問題怎麼答有什麼技巧呢,請教一下。謝謝!

毛鄧開卷考,咱們手機開Q上空間考,不轉的考試來我空間看咯!考完就刪咯!

第一章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P4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1)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
(2)就是把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提升為理論。
(3)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於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中。

2、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P36
科學發展,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第二章

1、實事求是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P48
黨的十二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章》明確指出: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從實際出發(2)根本途徑:理論聯系實際 (3)實質和核心:實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驗證條件: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

2、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P52
(1)它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過程中的運用、發展和豐富。
(2)它是制定並貫徹執行正確的政治路線的思想基礎。
(3)它是加強黨的思想作風建設和提高領導能力的重要內容。

3、如何理解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是實事求是?
以理論形態表現出來的黨的思想路線,是由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和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准這四個基本要素構成的。從理論結構上看,這四個基本要素是互相聯系、互相貫通、互相補充的統一整體,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並列關系。「實事求是」是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三者相統一的概括,它體現了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包含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統一的原則,正確地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等內容,因而是其它三個基本點的核心,但它並不能代替其他三個基本點。

4、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程中,為什麼要繼續解放思想?怎樣科學地理解理論創新?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要大力弘揚與時俱進精神,推進理論創新,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1)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2)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3)理論創新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4)理論創新必須服務於、落腳於實踐創新。
(5)創新必須建立在求真務實的基礎上。

第三章

1、如何理解中國革命實踐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之間的關系?
毛澤東提出中國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這揭示了中國革命實踐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之間的關系: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是無產階級。
B、新民主主義革命屬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是經過新民主主義逐漸過渡到社會主義。
總之,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中國革命實踐,前者是後者的必要准備,後者是前者的必然趨勢。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二次革命論」和「畢其功於一役」的思想都是錯誤的。

2、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主要內容是什麼?P60
1948年《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內容,這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權問題?
1)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核心問題。區別新舊兩種不同范疇的民主主義革命,根本的標志是革命的領導權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還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
2)由於帝國主義要把中國變成它們的殖民地,由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歷史地落到了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肩上。新民主主義革命不能由任何別的階級和任何別的政黨充當領導者,只能必須由無產階級充當領導者。
3)無產階級對中國革命的領導是通過自己的政黨來實現的;無產階級只有在其政黨的領導下,才能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第四章

1、我國是如何社會主義改造的?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通過合作化道路,把農民個體經濟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理論和實踐。1953年,中國農村開始了互助合作運動。到1956年底,基本實現了農業合作化。
(2)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通過合作化道路,把個體手工業轉變為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的理論和實踐。 改造採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過渡的步驟,從手工業生產合作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再發展為手工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3)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將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和實踐。中國共產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採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對資產階級採取贖買政策。中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包括對資產階級分子的改造,使剝削者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的勞動者。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完成,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被消滅了。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是指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的對於農業、資本主義工商業和手工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其中,對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點。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為新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創造了條件。

2、如何認識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答: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也是20世紀中國又一次劃時代的歷史巨變。進入到社會主義新時代,為後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一,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中國現代化的建設創造了制度條件。第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使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和社會生產資料的主人.第三,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進一步改變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增強了社會主義的力量,對維護世界和平產生了積極影響。第四,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這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歷史上又一個歷史性的偉大勝利。第五,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獨創性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3、為什麼說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
在新民主社會中,存在5種經濟成分
中國社會的階級構成主要表現為三中基本的階級力量;
隨著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逐步成為國內的主要矛盾。

第五章

1、怎樣全面、准確地把握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新概括?
答: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總結多年來離開生產力抽象地談論社會主義,把許多束縛生產力發展的、並不具有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東西當作「社會主義原則」加以固守,把許多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東西當作「資本主義復辟」加以反對的歷史教訓,經過深邃的思考,創造性地對社會主義本質進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首先,鄧小平提出了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論斷:「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其次,認真領會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內涵。最後,認識社會主義本質的重要意義。
總之,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所作的理論概括,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既是堅持和繼承,又是發展和創新,為我們真正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並在實踐中創造出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奠定了科學的思想基礎。

2、為什麼說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答:A、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一再強調了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
第一,發展才是硬道理,把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發展才是硬道理,是對社會主義實踐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
第三,發展才是硬道理,是適應時代主題變化的需要。
B、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所決定的,是對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也是黨實現對所承擔的歷史責任的需要。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人民的選擇,而人民之所以選擇中國共產黨,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它能夠領導中國實現民富國強、振興中華。只有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黨才能實現自己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承擔起自己的歷史責任。

3、如何理解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答: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第一,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大力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是中國共產黨站在時代前列,保持先進性的根本體現和根本要求。
第二,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後生產力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建立在發達生產力的基礎之上。
第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是同生產關系、上層建築的不斷完善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的。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要使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面不斷體現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第四,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必須充分發揮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提高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群眾以及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創造才能。
第五,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還必須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努力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先進生產力是用先進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生產力。

第六章

1、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內涵及理論意義?
答:A: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前一層含義闡明的是初級階段的社會性質,後一層含義則闡明了我國現實中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程度。
B理論意義:
1) 這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對進一步探索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2)是鄧小平理論的基石,是黨制定現行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保證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3)在實踐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2、如何理解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提出了那些要求?
a) 增加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b) 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
c) 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
d)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e) 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3、如何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必須緊緊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正確處理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的關系,把二者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統一起來。(3)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第七章

1、如何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它們不但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貫穿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始終,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第二,系統地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和特點。第三,提出了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闡明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狀況和性質的基礎上,毛澤東進一步分析了中國的社會矛盾。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同時他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特別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矛盾狀況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了這一理論,為社會主義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

2、怎樣全面認識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革?
中國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這是由改革所擔負的任務所決定的。這場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變落後的生產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變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部分,改變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經濟基礎變化的部分,改變一切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適應於現代化大經濟的需要。1992年,黨的十四大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並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進程,到20世紀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已經初步確立。在全面改革中,經濟體制改革是重點。經濟體制改革需要政治體制及其他體制改革的配合。改革觸及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層面。改革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化。它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極大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顯著提升了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3、為什麼說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1)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這是對世界經濟發展歷史的深刻總結,是生產社會化和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在開放的世界中不實行開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發展,甚至會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災難。
(2)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這是對中國發展歷史的深刻總結。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在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實行對外開放,對外開放不僅是為了解決當前經濟建設中的矛盾和困難,而且也是我國經濟長期發展的客觀要求。

『柒』 毛概重點

第一章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P4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1)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
(2)就是把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提升為理論。
(3)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於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中。
1 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
2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實踐中,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它們之間即是一脈相承的,又是與時俱進的,它們是統一的科學思想體系。
3 毛澤東思想的內涵: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4 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貫穿於上述各個理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它有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5 對毛澤東的正確評價。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他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和發展,為中國各族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為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由於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是一項嶄新的事業,人們對如何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還缺少規律性認識,加上當時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的影響,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的探索中發生過曲折,毛澤東晚年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確犯有嚴重錯誤。但是就他一生來看,他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的錯誤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所犯的錯誤。將毛澤東晚年所犯的錯誤同經過長期歷史考驗形成為科學理論的毛澤東思想區別開來,為我們完整准確的理解毛澤東思想、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指明了方法。
6 鄧小平理論的內涵: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理論同當代中國時間和時代特徵想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行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歷史背景 這一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條件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並借鑒其它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7 和平與發展是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戰爭與革命是毛澤東的時代背景。
8 三個代表的內容: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P36
科學發展,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意義:○1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2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3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第二章
1、實事求是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P48
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含義: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1)根本前提:一切從實際出發(2)根本途徑:理論聯系實際 (3)實質和核心:實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驗證條件: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
2、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P52
(1)它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過程中的運用、發展和豐富。
(2)它是制定並貫徹執行正確的政治路線的思想基礎。
(3)它是加強黨的思想作風建設和提高領導能力的重要內容。
11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所謂精髓指的是能使這一理論得以形成和發展並貫穿始終,同時有體現在這一理論體系各個基本觀點中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各個理論成果,其精髓都是實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於把握和運用了這個精髓,才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的創立和發展;另一方面,這個精髓又體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基本內容的各個方面。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以名字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提出的創造性理論,都貫穿著實事求是的思想。改革開放以來,黨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大力發揚求真務實精神,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發展規律的認識。總之貫穿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和理論成果始終的是實事求是。把握了這個精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之間的歷史聯系及其統一的科學思想體系,就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中的最本質的東西,由於把握了這個精髓,一代一代馬克思主義者在開創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進程中,不斷解決新課題,開拓新境界。
3、如何理解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是實事求是?
以理論形態表現出來的黨的思想路線,是由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和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准這四個基本要素構成的。從理論結構上看,這四個基本要素是互相聯系、互相貫通、互相補充的統一整體,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並列關系。「實事求是」是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三者相統一的概括,它體現了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包含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統一的原則,正確地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等內容,因而是其它三個基本點的核心,但它並不能代替其他三個基本點。
12 什麼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性問題。解放思想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對原先的認識進行在認識,這其中既有對原先認識中那些正確部分的堅持,也有對原先認識中那些錯誤部分的糾正;二是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的基礎上,形成新的正確認識
4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程中,為什麼要繼續解放思想?怎樣科學地理解理論創新?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要大力弘揚與時俱進精神,推進理論創新,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1)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2)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3)理論創新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4)理論創新必須服務於、落腳於實踐創新。
(5)創新必須建立在求真務實的基礎上。
第三章
13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1分清敵友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敵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2革命的動力: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3革命的性質:不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
1、如何理解中國革命實踐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之間的關系?
毛澤東提出中國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這揭示了中國革命實踐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之間的關系: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是無產階級。
B、新民主主義革命屬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
D、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是經過新民主主義逐漸過渡到社會主義。
總之,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中國革命實踐,前者是後者的必要准備,後者是前者的必然趨勢。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二次革命論」和「畢其功於一役」的思想都是錯誤的。
2、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主要內容是什麼?P60
1948年《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內容,這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權問題?
1)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核心問題。區別新舊兩種不同范疇的民主主義革命,根本的標志是革命的領導權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還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
2)由於帝國主義要把中國變成它們的殖民地,由於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歷史地落到了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肩上。新民主主義革命不能由任何別的階級和任何別的政黨充當領導者,只能必須由無產階級充當領導者。
3)無產階級對中國革命的領導是通過自己的政黨來實現的;無產階級只有在其政黨的領導下,才能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4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關系: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內容和特點,集中表現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處於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時代,是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領導力量是中國無產階級及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區別:新舊民主主義革命性質不同。新民主主義革命仍然屬於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范疇,它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它要建立的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而不是無產階級專政。社會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性質的革命,它所要實現的目標是消滅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和改造小生產的私有制。聯系:新舊民主主義革命又是相互聯系、緊密銜接的,中間不容橫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准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只有認清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同時又認清兩者的關系,才能正確的領導中國革命。
5 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 。國體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包括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們在內的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政體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經濟綱領: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官僚資產階級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內容。文化綱領: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第四章
1、為什麼說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
在新民主社會中,存在5種經濟成分: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中國社會的階級構成主要表現為三中基本的階級力量;
隨著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逐步成為國內的主要矛盾。
2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一化三改, 一化是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即對個體工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是一條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的路線
3 我國是如何社會主義改造的?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通過合作化道路,把農民個體經濟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理論和實踐。1953年,中國農村開始了互助合作運動。到1956年底,基本實現了農業合作化。 積極引導農民組織起來,走互助合作化道路,遵循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以互助合作的優越性吸引農民走互助合作道路,正確分析農村的階級和階層狀況,制定正確的階級政策,堅持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採取循序漸進的步驟
(2)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通過合作化道路,把個體手工業轉變為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的理論和實踐。 改造採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過渡的步驟,從手工業生產合作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再發展為手工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3)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將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和實踐。中國共產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採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對資產階級採取贖買政策。中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包括對資產階級分子的改造,使剝削者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的勞動者。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完成,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被消滅了。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是指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的對於農業、資本主義工商業和手工業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其中,對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點。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為新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創造了條件。
4、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第一,堅持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第二,採取積極引導、逐步過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進行改造
5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確立:1956年底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中國歷史上長達數千年的階級剝削制度的結束,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
6 如何認識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答: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也是20世紀中國又一次劃時代的歷史巨變。進入到社會主義新時代,為後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一,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中國現代化的建設創造了制度條件。第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使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和社會生產資料的主人.第三,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進一步改變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增強了社會主義的力量,對維護世界和平產生了積極影響。第四,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這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歷史上又一個歷史性的偉大勝利。第五,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獨創性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第五章
1、怎樣全面、准確地把握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新概括?
答: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總結多年來離開生產力抽象地談論社會主義,把許多束縛生產力發展的、並不具有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東西當作「社會主義原則」加以固守,把許多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東西當作「資本主義復辟」加以反對的歷史教訓,經過深邃的思考,創造性地對社會主義本質進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的認識。
首先,鄧小平提出了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論斷:「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其次,認真領會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內涵,一方面強調必須集中力量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本質),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手段和目的,(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突出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最後,認識社會主義本質的重要意義。
總之,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所作的理論概括,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既是堅持和繼承,又是發展和創新,為我們真正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並在實踐中創造出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奠定了科學的思想基礎。
2、為什麼說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答:A、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一再強調了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
第一,發展才是硬道理,把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發展才是硬道理,是對社會主義實踐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
第三,發展才是硬道理,是適應時代主題變化的需要。
B、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所決定的,是對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也是黨實現對所承擔的歷史責任的需要。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人民的選擇,而人民之所以選擇中國共產黨,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它能夠領導中國實現民富國強、振興中華。只有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黨才能實現自己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承擔起自己的歷史責任。
3、如何理解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答: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第一,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大力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是中國共產黨站在時代前列,保持先進性的根本體現和根本要求。
第二,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後生產力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建立在發達生產力的基礎之上。
第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是同生產關系、上層建築的不斷完善密切地聯系在一起的。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要使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各個方面不斷體現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第四,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必須充分發揮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提高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群眾以及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創造才能。
第五,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還必須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努力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先進生產力是用先進科學技術武裝起來的生產力。
第六章
1、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內涵及理論意義?
答:A:第一,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這個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前一層含義闡明的是初級階段的社會性質,後一層含義則闡明了我國現實中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程度。
B理論意義: 1) 這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對進一步探索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2)是鄧小平理論的基石,是黨制定現行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保證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3)在實踐中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思想武器。
2、如何理解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提出了那些要求?
a) 增加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b) 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 c) 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
d)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e)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3、如何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必須緊緊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正確處理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的關系,把二者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統一起來。(3)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第七章
1、如何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它們不但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貫穿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始終,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第二,系統地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和特點。第三,提出了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闡明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狀況和性質的基礎上,毛澤東進一步分析了中國的社會矛盾。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同時他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特別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矛盾狀況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了這一理論,為社會主義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
2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第一、保持改革發展穩定在動態中相互協調和相互促進,第二、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第三,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重要結合點
3 怎樣全面認識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革?
中國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這是由改革所擔負的任務所決定的。這場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變落後的生產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變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部分,改變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經濟基礎變化的部分,改變一切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適應於現代化大經濟的需要。1992年,黨的十四大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並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進程,到20世紀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已經初步確立。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在全面改革中,經濟體制改革是重點。經濟體制改革需要政治體制及其他體制改革的配合。改革觸及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層面。改革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化。它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極大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顯著提升了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4 為什麼說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1)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這是對世界經濟發展歷史的深刻總結,是生產社會化和商品經濟、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在開放的世界中不實行開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發展,甚至會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災難。
(2)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這是對中國發展歷史的深刻總結。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在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實行對外開放,對外開放不僅是為了解決當前經濟建設中的矛盾和困難,而且也是我國經濟長期發展的客觀要求
5 實行對外開放要處理好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關系。我們始終要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立足點,這是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經驗和重要原則

『捌』 毛概老師說歷史是英雄人物創造的!!!

有一種說法是:歷史是成功者編寫的。有些野史和正史有很大差別。。。你懂得

『玖』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

(1)必須堅持歷史主義原則、深入了解他們所處的歷史要件。

(2)必須堅持階級分析方法,深入了解他們所代表的那個階級。

(3)必須堅持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辨證統一的觀點來分析傑出任務的歷史作用。

(4)必須堅持用全面分析與評價的原則,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

列寧指出:「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

毛澤東同志在《紀念孫中山》一文中講到:「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導時代潮流的偉大歷史人物大都有他們的缺點一樣,孫先生也有他的缺點方面。這是要從歷史條件加以說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於前人的。」

(9)毛概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評價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要正確處理歷史人物與人民群眾的關系。要明確:首先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其次是「時勢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時勢」;最後還要確定歷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願。總之,對歷史人物的作用要恰當評價、不能任意誇大。

第二,要正確處理階級分析與個人出身的關系。不能僅依據個人出身來確定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也不能以貼階級標簽的方式代替階級分析。如對剝削階級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統統加以否定就是一種典型的「貼標簽」。

第三,要正確處理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之間的關系。既要注意主觀動機,又要看客觀後果,尤其應把客觀後果放到評判的首位。

『拾』 你對歷史合理性的看法 毛概作業 在線等,謝謝 沒幾分,全數奉上

許多人都引用黑格爾的名言,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以消除自己對於不能解釋的事和不能接受的事的煩惱。就像把難得糊塗掛在嘴邊一樣,不求甚解的人們也常常把黑格爾的這句話作為逃避現實和矛盾的擋箭牌。這句話在中國的知名度太高了,大大地高於《大邏輯》和《小邏輯》,甚至比黑格爾本人的知名度還要高。估計黑格爾本人泉下有知,會十分納悶他說了那麼多隻有這句話在中國如此走紅。

黑格爾說的「合理」或「合乎理性」,本意是指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這里絕對沒有「正確」的意思,更沒有「合理」了,就不能質疑、不能反對、不能變革了的含義。這里的重大誤讀,恰恰在於「合理」一詞在中國的多義性,其包含著「合理等於合乎道理合乎情理等於正確等於不能改變」的邏輯。

歷史學之所以長盛不衰,在於人類社會前進的每一步都是在重新審視和評價既往的歷史中取得的。但是對歷史較為徹底一點的反思往往會遭遇到強力反對和抵抗。阻力即來自既得利益的恐懼,更多的來自認識的局限和誤區。反對抵抗者強有力的武器之一,就是黑格爾的這句話。既然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你們還嘰嘰咕咕干什麼,相當地理直氣壯。在這里,反對抵抗者有意無意混淆了歷史的合理性與價值的合理性。

所謂歷史的合理性,是指歷史的客觀性,包括某歷史事件發生的緣由、過程和結尾。探求歷史的合理性,就是探索研究歷史事件產生背後的動因、機理和變化脈絡,如同對於自然現象的研究;價值的合理性是指人們的主觀認識,包括對歷史事件給予是非好壞的評價。對於一個具體的歷史事件,認為其價值上合理還是不合理,這里的依據是評價人的主觀意願。因而對於同一歷史事件,眾多評價人的評價往往大相徑庭。當然,大多數人一致性的評價反映的一定是這個社會特定歷史階段的主流意識。

有趣的是,對同一歷史事件或人物毀譽鮮明的評價,不僅會發生在同時代不同的評價人之間,更會發生在不同時代之間。時代變遷了,人們的價值觀改變了,過去的崇拜偶像就可能成為不齒的垃圾。比如過去很多人信奉「成王敗賊」,只要把事弄成,再下三濫的辦法都認為是合理的。現在人們明白了「程序正義」,開始不贊成「不擇一切手段」了。

只要認真觀察總結可以發現,對既往歷史的重新評價常常是社會變革進步的先兆,這說明以價值觀為核心的社會主流意識發生了變革。這種價值合理性的發展變化,一定會為人類創造出新的、更加美好的歷史。

閱讀全文

與毛概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