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如何增強歷史學科魅力

如何增強歷史學科魅力

發布時間:2021-03-04 15:09:44

⑴ 如何培養歷史學科的興趣

不知道你的年齡哦,如果是自己想培養歷史學科的興趣,就讓自己每天看一點開始,比如,看一頁書或者看一集某個歷史朝代的歷史劇等,告訴自己,我要培養興趣,我就積累一點點,如果是為了讓孩子對歷史感興趣,那就以提問的方式:比如,今天想起來秦始皇那個大皇帝了,他是啥樣的人?或者說,孩子,你學歷史了,春秋戰國經歷了多久?你給我講講,或者和孩子一起聊歷史故事等,你試試,看情況,咱們再聊

⑵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近幾年來,歷史考題發生了很大變化:題量大,知識面涵蓋廣,知識點運用靈活性強,大多問題要求聯系時政熱點,史論結合。如果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採用「滿堂灌」、「填鴨式」等傳統教學模式,則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甚至對歷史學科產生抵觸情緒,失去學習興趣。教師很難駕馭學生,改進教學方法,這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成績的提高。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學好歷史,提高歷史學科成績,興趣是打開成功大門的一把鑰匙。結合近幾年來的教學觀察,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1.讓學生認識到歷史學科學習的重要性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歷史教學是向學生展現一幅幅生動形象的歷史畫卷,在這些歷史畫卷中有數以萬計的歷史故事、歷史人物及人類歷史長河中的無數優秀的成果、精華。如果教師能把精彩的歷史故事、活鮮的歷史人物引入課堂,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歷史不僅是為了考試,也是為了增長知識,拓寬視野,提高自身的歷史素養。學習歷史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價值觀和愛國主義精神,塑造學生人格,從而使枯燥無味的歷史課變得有血有肉、充滿魅力。 2.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引領 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教師唱獨角戲,對牛彈琴,整個課堂氣氛既沉悶又壓抑,學生失去學習的生機和活力。現代教育課堂要求教師導,學生演,師生互動,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如在講《戰略大決戰》這一課時,我設置疑問,復習導入:蔣介石為什麼要發動內戰?人民解放軍運用什麼戰術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為什麼說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的開始?學生通過回憶,復習,解決以上問題。接下來我承上啟下地講授:隨著決戰時機成熟,解放軍進入戰略大決戰階段,然後由學生自主學習回答問題。第一步:先讓學生在書上做標記,A.東北——遼沈戰役——「關門打狗」——解放東北全境;B.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淮海戰役——「中間突破」——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廣大地區;C北平、天津、張家口等地——平津戰役——「瓮中捉鱉」——華北全境基本解放。然後小組討論;三大戰役為什麼選擇以東北為突破口,遼沈戰役為什麼要先打錦州,陳毅的話說明了什麼?為什麼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最後採用同桌一小組—師生合作探究的形式解決,由我歸納三大戰役的歷史意義。整節課下來,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討論熱烈,甚至爭得面紅耳赤,學生那種活潑的天性、好奇的心理、大膽的質疑都得到了發展,教學效果顯著。 3.採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圖文結合,生情並茂,如臨其境,它以鮮明逼真的動態畫面、情感豐富的音響效果刺激學生的視聽,使學生眼見其人,耳聞其聲,從而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如在講授《明清反侵略斗爭》這一課時,把「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台灣」、「雅克薩之戰」的故事情節通過影視資料展現出來,讓學生看到了一個個活生生的抗擊外來侵略的民族英雄,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感,使學生對侵略者無比憎恨。又如在講授《新航路的開辟》時充分利用地圖,並設計成動畫,在屏幕上展現了三條不同顏色的航海路線,這樣學生在顏色的變化中、地圖的運動中輕松地掌握了這三位航海家遠航的起止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巧用故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歷史科目涉及不同歷史人物,不同歷史事件。在歷史課教學中,採用師生互講故事法可以使學生對歷史課充滿興趣,從而加深學生記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講《國家產生和社會變革》這一課時,我就講了「退避三舍」、「問鼎中原」的故事,使學生明白了晉文公和楚庄公為什麼會先後成為春秋五鼎中的中原霸主;在講述商鞅變法時為了取信於民,在城門「懸目賞金」和「處罰太子師傅」的故事,從而增強對商鞅變法對秦國的影響的認識。有時讓學生講析自己熟悉、喜歡的歷史人物,如在講到《明清時期文化》時讓學生自己講述喜歡《三國演義》中哪一人物、《水滸傳》中的好漢,描繪一下《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的性格,如何看待《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故事,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信,長久保持學習興趣 信心的力量是驚人的,充滿自信的人,永遠擊不倒,他們是人生的勝利者,自信可以克服困難。因此,在平時的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經常使用一些肯定性的、激勵性的語言贊美學生,使其形成並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莎士比亞說:「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陽光,沒有陽關,我們就不能生活。」由此可見,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在與學生交往中,適當贊美學生,會產生一種和諧、溫暖和美好的感情,而且以激勵代替批評,以贊美激發學生潛在的動力,自覺地克服缺點,彌補不足,這比責怪、埋怨有效得多。 總之,在歷史教學課中,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師生產生情感共鳴,融為一體。

⑶ 如何增強歷史教學的趣味性

一、以故事為中心教學
生活中,人們都喜歡看電影、電視,聽故事,並在茶餘飯後津津樂道。故事與歷史之間的關系很緊密,具有共性;從概念上看,故事是「用來作為講述對象的真實或虛構的事情,特點是情節連貫、有吸引力、能感動人。」(《現代漢語規范詞典》)而歷史正是過去發生的事情,是人類生活和斗爭的紀錄,充滿了生動感人的人物和事件,並且對青少年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影響很大。許多學生對先人的豐功偉績、生動事跡懷有濃厚的興趣。本校歷史教研組曾對高中一年級18個班級學生做過問卷調查,有近88%的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是講故事。因此歷史教學中我們作了這樣的嘗試,通過講故事,使我們的歷史教學不再死氣沉沉,使相對枯燥的知識變得活了起來、有血有肉,教師為學生在故事中重新呈現歷史人物的風采和歷史事件的感人細節,為歷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根據現實情況,首先,教師要對課本作故事化的改造,增加歷史場景和人物性格、事跡的內容,可預先想好並對要講的故事做好鋪墊和延伸,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臨時穿插,但都應該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其次,布置學生創作,要求學生在創作過程中作適當、合理的想像。最後由學生來講故事或扮演其中的角色,變被動式接受為親身體驗。講故事永遠都是為達成教學目標而採取的手段。我認為,只要精心設計,有的放矢地利用故事「有吸引力,能感動人」的特點,講故事不失為歷史課堂教學中一種得天獨厚的好方法。
二、重視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技巧性
准確嚴謹、精練簡潔、通俗生動、幽默語言、深情並茂、生動有趣的講述能撥動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使聽者樂此不疲。一個合格的教師在不斷鑽研歷史專業和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
我們要把歷史講「活」。例如,講圓明園被八國聯軍焚毀時,教師就應使用控訴性的語言和悲憤的語調來講述侵略者的貪婪和無恥,感染學生,使他們對帝國主義的殘暴行徑無比憎恨。著名歷史教育家趙恆烈教授畢生研究歷史教學,他對中學歷史教師的語言表達技能分出了三個境界:「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東西能如實表達出來,使學生聽了,也如你所想的那樣,想得清楚、說得明白,能完整地表達思想。第二境界是聲情並茂,使語言、表情、動作配合起來,表達得活靈活現,使之傳神而動聽。第三境界是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力。通過教師的講述,如帶領學生到了歷史現場,入其境、見其人、聞其聲。選詞有方,文有限而意無窮;點撥著力,思路清晰而受益不盡。(趙恆烈,《歷史教育學》,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11頁。)」我們教師不妨「對號入座」。按照這「三個境界」的標准進行自我檢測,明確自己已達到的「境界」,而後繼續努力,向更高「境界」前進。
三、體驗重溫歷史
歷史是對過去事實的記載,具有「過去性」特點,因此它不可能再現也不會重演,而且有些歷史與現在的距離比較遙遠,內容也比較刻板,所以很多東西對學生來說太陌生、太抽象,以致難以激發起他們的興趣。我們可以充分運用電視、投影、錄音、電影錄像剪輯、網上文字和圖片資源、FLASH動畫、PowerPoint課件以及電視錄像技術由無聲變有聲,由無色變有色,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給學生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使教學內容充實,資料豐富,把抽象的內容直觀化,把已逝去的歷史現象還原,把本來不能再現的歷史現象真實或近似真實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他們在頭腦中形成歷史形象和情景,增進對歷史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加深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的印象,從而調動起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愛好,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完成教學目標。

歷史上發生的一切不存在於今天,會給人以陌生感,而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還處於感性認識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教學的趣味性,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增強知識點對學生大腦的「刺激度」,使其加深印象,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⑷ 如何打造魅力的歷史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就有自覺學習的動力,就有為之奮斗的激情,就會有某種無形的神奇的力量驅趕你。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讓學生愛上你的課,是廣大教育者們經常探討的課題。高中歷史課「難、繁、偏、舊」的學科特點更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歷史課常常與枯燥無味的課、學生最不喜歡的課掛上號。 一、認真備課,熟悉教材,並不斷提高文化素養,這是課堂教學最基本的原則。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一個教師連教材的基本內容、知識結構都不熟悉的話,課堂教學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更談不上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我曾經堅持這樣一個原則:「沒備好課,決不馬馬虎虎地去上課。」如若課前能積極鑽研教材教法,了解每一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知識結構,掌握好學科知識的前後聯系,精心組織好教學的每一環節,這樣才能胸有成竹,上起課來才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才可以隨時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而靈活地變更教法,調節課堂教學氛圍,才能讓學生成為你貼心的交流對象。現在改革後的課程綜合性強,與現實聯系亦較為緊密,如歷史課的學習常常要用到政治經濟學原理、地理知識、軍事知識、自然科學等各科知識,許多歷史現象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因此,作為一個教育者,需要不斷給自己充電,拓寬視野,提高文化素養,這樣才能適應當前新形勢教學發展需要。 二、有磁性的語言,豐富的情感,巧設疑問,是課堂教學的保鮮劑。 我們知道,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列強侵略中國的屈辱史,是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抗爭史,也是先進的中國人救亡圖強的探索史。因此,在講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應當融入不同的情感,時而低沉,時而高亢,時而奮進,在學生感同身受的過程中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自我探索的創新能力。為了迎合學生的胃口,可以結合學科知識配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巧設疑問,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增加教材內容的新鮮感。 三、直觀明了的板書,及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是實現課堂目標的重要載體 一般情況下,講授新課宜用要點式的主題板書,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思路的展開,使學生循序漸進,逐步理解掌握教材內容。單元復習或高三專題復習課,宜採用提綱攜領式的、線索式的或者比較歸納式的板書,以明確顯示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有利於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系統。如復習「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這一專題時,板書應能清楚地顯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演變脈絡。為了能更好地把握教學內容,有時需要設置一些輔助性的板書,如畫表格繪制簡單的地圖、圈點關鍵性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句等等。 課堂教學切忌一貫採用單一的、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盡可能讓每一節課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學生嚼之有味、興趣盎然,這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學歷史必修三第一單元,第1、2課因文言文較多,觀點較為抽象,就宜講析法為主,對比歸納法為輔,講清百家爭鳴的社會背景,評析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並作比較。第3、4、5課可探討法為主,講解為輔,多設疑、多提問,要緊密聯系必修一、二的相關內容,探討儒家思想在各個歷史時期地位的演變及歷史原因。第6課關於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可以讓學生自學為主,自製表格,教師點撥、督檢為輔。如果講第二單元中國古代書藝長廊,可以帶一些書畫作品,或用多媒體顯示作品讓學生鑒賞,或朗誦詩歌,或表演舞蹈,採用多種形式來豐富課堂教學。 四、生動形象的比喻,學法技巧的點撥,是課堂教學的好幫手。 生動形象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復雜的問題具體化、簡單化。歷史課教學中許多歷史現象、歷史規律都可以通過貼切的比喻使之深入淺出、形象生動,既讓學生通俗易懂,又可增添課堂教學的情趣,使學生易學、樂學、愛學。比如講資本主義萌芽、興起、發展的過程,可以把它比作人的幼兒、少年、成年的過程,就容易解釋為什麼文藝復興要借振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宗教改革要採取宗教異端的形式、為什麼英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曲折反復(因為資產階級年幼、弱小)。為什麼要用革命的手段來推翻清政府中國才有出路?是因為清政府已經是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了(意喻封建社會末期,極端腐朽不堪)。 五、緊密聯系現實,貼近生活,關注時政熱點問題。 歷史課教學的內容大都是對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回顧與思考,容易給學生形成「偏、舊」的感覺,覺得學習歷史沒有多大的現實意義,常有一些學生問:「學習歷史有什麼用呢?」故此,教師除了要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外,還應想方設法使課堂教學緊密聯系現實問題,拉近時空距離,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歷史知識與技能評析當前的時政熱點問題,加深對現實問題的理解並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總之,教師應懷著一顆赤誠之心,調動盡可多的教學手段與各種因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結構,促使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全面發展。三尺講台雖小,但要相信「心有多大,講台就有多大」。教師在講台上可隨課堂教學內容的需要扮演學者、詩人、藝術家、說書人、演員等多種角色,盡可能將歷史課堂教學演繹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哪有學生不喜歡一幅凝重而不窒息、古典而又不失浪漫、聲情並茂的歷史畫卷呢。

⑸ 如何培養對歷史學科的興趣

歷史是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紀錄,詮釋和研究。它內容豐富,涉及社會各個領域: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是一門包羅萬象的人文學科。
一. 一、認識歷史科的作用,喚起學生學習興趣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李世民說的一句話,英國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培根也曾說:「讀史使人明智。」由此可見,學生學習歷史有很大的作用。從人類的歷史中,可以認識祖先的歷史,知曉民族的興衰,了解古今中外曾經發生的事件,吸取古代的經驗教訓,增長見識,認識社會,提高預見未來的悟性,陶冶一個人的情趣,提高一個人的素質修養,培養對自然、生命、祖國、和人類的責任感,使學生繼承和弘揚人類文明的優秀傳統,吸取歷史智慧,認同民族文化,具備開放的世界意識,養成積極向上和不斷進取的人生態度,讓學生真正學會做事,學會做人,為將來適應社會,解決社會問題奠定基礎。因此一定要使原來存在於學生頭腦中的歷史無用論思想徹底去掉,使他們自覺培養起對歷史的興趣。
二. 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
1. 1、 利用提問方法引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歷史課程提問會對學生的大腦皮層產生刺激,一旦所提出的問題富有啟發性,就會引起學生鑽研教材,探討問題的興趣。比如在講「淝水之戰」前,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投鞭斷流」,「草木諧兵」,「風聲鶴唳」三個成語,然後提問:「同學們,這三個成語出自什麼歷史事件?其具體內容如何?」當教師提出這些問題後,往往會使學生的注意力處於一種高度集中的狀態,有的學生在相互討論,有的學生在獨立思考,使課堂教學秩序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朝著解決問題的目標前進。當學生正確地回答了提問後,會產生一種獲得新知識的振奮和解決問題的愉快,從而激發學生繼續學習歷史的興趣。
2. 2、 利用對比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對比法就是用某些有共同聯系的史實來進行比較異同的方法。在歷史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運用對比法,能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扎實,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比如上《武士領導的社會變革》這節課時,講到日本明治維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一下中國歷史關於戊戌變法,然後比較日本的明治維新為什麼會取的成功,而中國的戊戌變法為什麼會失敗?他們兩者有什麼不同?通過這種比較,學生加深了對日本歷史的認識,鞏固了已有的舊知識,也就提高了學習歷史的興趣。
3. 3、 利用分析方法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各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使學生形成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總體認識。例如,在講秦末農民戰爭的歷史意義,首先就需要對戰爭過程進行具體分析:第一個提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口號,號召人民為爭取生存而斗爭;第一次「斬木為兵,揭竿為旗」,把斗爭鋒芒直指秦朝統治者;起義軍隊伍由開始的900人,發展到幾十萬人;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張楚」政權;第一次推翻了封建王朝。然後得出「秦末農民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陳勝、吳廣的革命首創精神,在中國歷史上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輝」。 通過這種分析,使教材有限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建立整體完整的知識結構,揭示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幫助學生重構歷史,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4. 4、 利用音像資料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音像資料包括錄音帶,照片,錄像帶,光碟等等。在歷史教學中,有些內容可以重新利用音像手段,再現歷史現象產生的時間,地點,歷史背景及其過程,給學生以充分的感性認識。比如在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節的「開國大典」時,教師可以先簡單介紹一下開國大典的盛況,然後播放開國大典的音像資料:毛澤東和朱德兩位偉人一前一後,沿著天安門城樓西側的古磚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門城樓,當林伯渠宣布開會後,在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毛澤東庄嚴宣布:「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個洪亮的聲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國,震撼了全世界,開創了中國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紀。通過這些音像資料,再現了偉人的音容笑貌,這是最生動,最傳神,最真實的歷史,最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歷史事實的記憶。
5.5、 利用歷史故事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普遍認為歷史課是枯燥無趣的,不願意學習的課,學習起來就成為一些歷史事件的簡單機械的背誦,這樣就大大禁錮了歷史教學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如果在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適當穿插一些歷史故事,歷史知識就會變得真實而生動,從而使歷史課變得趣味盎然。例如在上《藍色的地中海文明》這節課時,可以補充羅馬建城的傳說——「母狼乳嬰的故事」。 傳說古希臘特洛伊戰爭中的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稱陷落後,來到了義大利中部一個叫作「拉丁」的地方居住下來。埃涅阿斯的後人在這里建了一座城市,並成為了這里的國王。當王位傳到努米托爾時發生了內訌,他的弟弟阿穆留斯篡奪了王位。為絕後患,阿穆留斯下令殺死了努米托爾的兒子,並強迫他的女兒西爾維婭去當祭司。依據規定,祭司是不能結婚的。西爾維婭違背了他的約束,與戰神瑪爾斯相愛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阿穆留斯得知此事,下令把這對雙胞胎投入台伯河溺死。兄弟倆被沖上了岸,被一隻母狼用奶水養活。此後,這對雙胞胎兄弟被路過的牧羊人收養,分別被取名為「羅慕路」和「勒莫」。兄弟倆長大後,重新奪回了王位,並在當初他們被遺棄的台伯河邊建了一座新城。但是兄弟二人在用誰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吵,最後羅慕路殺死弟弟,並按照自己的意願舉行了城市奠基儀式:羅慕路把一對公牛和母牛套在犁上,趕著他們繞著帕拉丁山犁出了一道深溝,到預定開設城門的地方,羅慕路把犁頭抬起,城市的輪廓就這樣確定下來了。羅慕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羅馬由此立國。通過這種歷史故事的補充,可以營造「寓教於樂」的氛圍,讓學生在主動探索和充滿興趣的學習中獲得知識。
以上這些培養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是我在多年歷史教學中的體會。然而教無定法,今後我將在這方面多做探索,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更有效的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⑹ 歷史學科的魅力在哪裡

this mortal coil

一切的歷史都是當代史

陽光下沒有新鮮事

你往回看多遠,你就能往前看多遠

⑺ 如何提高歷史教學課堂魅力

多互動,古今結合

⑻ 如何培養學習歷史的興趣

歷史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蘊涵了豐富的知識內涵。我非常喜歡學習歷史,它讓我知道了從古至今很多很多的事情,有時候當大家談論有關歷史的話題時,我感覺自己無所不知,同學們的問題都難不到我。你要問我為什麼這么喜歡歷史,答案只有一個:我對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那麼興趣從何而來呢?
一、歷史故事激發濃厚興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時間最長最重要的老師。在我剛進入懵懂時代,聽到最多的是父母講述的歷史故事,什麼「孟母三遷」、「精忠報國」、「緹縈救父」、「桃園三結義」、「空城計」、「草船借箭」等等。這些歷史故事不僅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也引發了我對歷史的極大興趣。
二、課外書籍開闊視野。上學後我就養成了閱讀歷史書籍的習慣,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與課文有關的課外書籍,這不僅可以擴充知識面,而且所學的知識更不會忘記,同時還增強了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春秋戰國的爭霸與紛爭時,充分利用了當地文化的優勢。齊國古都臨淄歷史久遠,名人名勝燦若繁星,特別是以古人名字和典故命名的道路,如:桓公路、晏嬰路、太公路、管仲路、聞韶路、稷下路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名勝古跡:管仲博物館、太公湖、封神宮、殉馬坑、戰車博物館等。此外還有很多的歷史成語、歷史典故及歷史故事,什麼管鮑之交、圍魏救趙、破釜沉舟、卧薪嘗膽等。這樣既記住了知識點,還擴大了知識面。從此之後,每學一篇課文,我都聯系當地歷史,和同學一起找與本課有關的歷史成語、典故、故事,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擴大知識面。
三、旅遊能夠陶冶情操。大家知道歷史課本上的知識是平面的,記憶也是容易淡忘的。如果有條件我們去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感受一下,就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果我們說到紅軍長征,會想起那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但如果真的去四川看大渡河,去貴州看遵義,去革命聖地延安去參觀毛主席曾住過的窯洞,感同身受,會更加激發我們學習這段歷史的興趣。
四、游戲蘊涵極大魅力。現在是信息化的社會,許多孩子喜歡甚至迷戀游戲,把孩子和游戲隔絕已經成為不可能,我們的家長有的談游戲色變,其實大可不必,當然我們玩游戲時不要沉迷其中,要善於在游戲中學習相關的知識。有許多游戲包含大量的歷史知識和信息,如《三國》、《大話西遊》等。我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了解了有關東漢末年的歷史背景,了解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了解了諸葛孔明的智慧和才能,了解到歷史潮流的不可阻擋。這個過程是我們動快樂學習的過程,因為游戲深深吸引了我們,濃厚的興趣會讓人留連忘返。
五、交流溝通帶來樂趣。人們之間需要溝通,我們學生也不例外。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你有深厚的歷史功底,歷史典故、成語信手拈來,就可以使彼此的溝通輕松自然,給對方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比如我們說到一個人怎麼樣願意做某事,就可以用「周瑜打黃蓋」這樣的典故,說一件事,條件基本到位就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些典故都會大大改善溝通的效果,從而督促我們學習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
六、歷史地圖啟迪探索。一幅幅歷史地圖,就是一條條歷史長河,它蘊涵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看到那些山川、河流,我就想探究它們的歷史變遷;看到一個一個的地名,我就想了解它們古今的變化;如:西漢的都城長安指今天陝西西安;東漢的東京是洛陽,北宋的東京就是今天的開封等等。這些都讓我有了濃厚的興趣。
七、歌謠口訣開啟記憶。歷史這門學科的主要特點是:大的歷史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地點、時間、意義等比較多,學生容易混淆,難記、易忘,而發生的事件距離現實生活又很遙遠,學習起來確實存在很大的難度,而一些歷史口訣或者歌謠卻能幫助我們簡化記憶。如: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一八五六年,英法起禍端。美俄為幫凶,二次鴉片戰。沙俄割領土,東北和西北,一百五十萬。廣西太平軍,領袖洪秀全。南京建都城,改名為天京。反清抗洋兵,慈溪斃華爾,千古美名揚。這樣的方法有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該多向老師、同學請教類似的歷史口訣或者歌謠,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自己的歷史學習成績,
總之,歷史的學習是一個綜合工程,需要我們的勤奮,需要我們的智慧,讓我們珍惜學習歷史的機會,努力吸收沉澱歷史營養,站在歷史的肩膀上開拓美好未來。

⑼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的趣味性

初中歷史課堂如何打造高效45分鍾,首先是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真正的秘訣版是興趣權,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人們探索知識的最好的老師,對學習有了濃厚興趣,遇到挫折困難才能頑強攻克、百折不撓".意思是說,學習過程中,興趣是第一要素.因此,歷史教師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本方法之一,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巧妙地運用各種教學技巧,使歷史教學充滿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陶醉其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教學效率.根據自身多年教學經驗的總結,從教師的個人魅力,情境教學的創造,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等方面進行探

閱讀全文

與如何增強歷史學科魅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