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如何做歷史的評價題

如何做歷史的評價題

發布時間:2021-02-27 13:05:31

㈠ 歷史大題中的評析和評價題要怎麼答

從社會背景 經濟狀況 人們思想狀況(也就是西方的思想解放啊 中國古代的專程朱啊等等)當屬時政治局面 外界交流或者侵略 民族意識形態 社會意識形態等方面
說白了就是 經濟 政治 文化 社會性質 開放程度 民族意識等方面 無論評析還是評價 都是這幾個方面 我說的是總綱 具體案例具體分析

㈡ 如何評價一份歷史試卷

是評價出題還是題答?

如果是評價答題
一、答案准確性
二、答題是否整潔美觀
三、回專答內容是否有獨到屬見解...

如果是評出題
一、出題是否符合客觀規律
二、題目是否符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水平
三、題目是否合理、有價值
四、題目能否有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深入的思考

以上是我的觀點....

㈢ 如何做歷史評價題,解題思路是怎麼樣

評價類答題方式
評價,即評定歷史人物或者歷史事件的性質、地位、作用、積極意義或者專影響等。屬評價偏重於從史實中得出結論。

解題思路
歷史評價=史實(時間、地點、特定條件、相關主體)+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是否順應歷史潮流、是否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利於社會的穩定等)進行闡述、評判+性質、特點+影響(積極和消極或兩者之一)+結論 。

㈣ 歷史的評價題

伏爾泰信奉自然權利說,認為「人們本質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權利」。

㈤ 做歷史題時,常常會遇到要「評價XXX」這類題,做這類題應該怎麼做

事件和人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比如評論人物,不能說他很善良或很壞,這樣的詞語專要從兩個方面 這個人物善屬良, 他善良在哪裡 做了哪些貢獻這個人物的缺點又是什麼 要這樣評價 評價事件 從這件事對歷史的影響來看 也要有兩面性 比如商鞅變法 這件事為後來國家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利)在當時不被人們所接受........(弊)從利弊兩方面來評價歷史事件

㈥ 如何做歷史論述題

步驟一:亮明觀點。用詞一定要確定。比如我認為……正確、我認為……專錯誤等。正確、錯屬誤之後一定要用明確的語句把你的觀點表述清楚。要對材料進行提練概括,盡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關鍵詞可以抄下來)
步驟二:用史實來論證這個觀點。史實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社會生活。
思路二:內因、外因。
思路三:國際因素、國內因素。
思路四:與該事件有關聯的多個主體(國家或組織)等。
思路五:以時間為線索選取史實論證。
不同的問題適用不同的思路,在審題時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寫答案,千萬不能想一句寫一句。史實與觀點要緊密結合,要准確運用所學的知識,表述要准確,層次要清晰。
步驟三:結論。用理論來論證這個觀點或寫總結性語言或評價性升華。(這個結論一定要結合這道題目的內容寫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課所學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課上所學原理為思路、為依據,用歷史的語言來表達。)

㈦ 歷史觀點題怎麼做

主觀題:
審題是取得理想成績的關鍵。審題就是審閱推敲試題的含意,從題目本身的文字中了解題目的內容和要求,從而判斷試題的類型、確定答題的中心和選擇答題的材料。如何審題,概括地說就是細心閱讀、認真理解、開拓思路、反復推敲、組織要點。具體要做到一下幾個方面。

1、審題型:目前高考主觀題主要有敘述、分析、比較、論證、評價題等類型。不同類型的試題各有不同的要求。熟悉和掌握歷史試題的不同類型和要求,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是取得較好成績的前提。例如:「結合19世紀晚期的有關背景,分析甲午戰爭爆發的必然性。這場戰爭對中國國內政局和遠東國際局勢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這是一道敘述分析類型的主觀題。重點考查甲午戰爭的背景和影響。要求分析的也是背景和影響。審題時必須明白,試題的要求是敘述加分析。這樣,抓住了重點才能較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2、審范圍:這是審題的重要環節。所謂范圍是指問題所涉及的時間、空間、人物、事件以及在分析、論述時應涉及的論點、論據和知識。換言之,就是要審清試題的具體要求,找到答題的廣度和深度,否則便容易畫虎不成反成犬。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怎樣爆發的?」此題從原因上分析有遠因、有近因、有根源;從時間上分析從1919年到1939年;從內容上分析有這樣幾個層次:一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二是20年代的國際關系;三是1929年-1939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及其影響;四是英、法、美、對德、意、日的綏靖政策;五是歐洲兩個戰爭策源地形成。

3、審重點:所謂審重點就是分析試題的設問指向。試題所問的方式、角度、側重點不同,回答的重點也應不同。例如:「19世紀末的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什麼影響?」和「19世紀末資本主義的發展趨勢以及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前者的重點在於回答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出現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這種不平衡引起的矛盾,圍繞著矛盾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引起戰爭危機等。後者的重點在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及其後果等。

4、審字詞;就是從語法修飾的角度注意分析句子成分,找出試題的中心詞,然後再找出哪些是修辭或補充中心詞的附加成分和連帶成分,特別是要把握住那些表示時間概念、地域范圍、程度高低、數量多少的帶限制性的關鍵詞。例如:「結合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三次起義,分別說明人民群眾在革命中發揮的作用」這一問題。這是個論述題,要求以具體的史實論述人民群眾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作用。「結合」就是要用具體事實,即三次起義的時間、原因、經過、結果來論述;「分析」就是要把三次起義分開說明。審題要冷靜、細致,保持清醒的頭腦,迅速梳理知識,抓住要點,然後精心作答,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

分析題:
一、認真閱讀

要完整准確地把握題意,首先要將史料的意思弄明白。高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現代文的閱讀能力,但關鍵是要認真,要有耐心。認真閱讀史料,除了閱讀正文而外,還要注意閱讀史料的按語和章節附註。這些要素提示我們把這段史料還原到相應的歷史環境下,有助於我們聯想相關的歷史知識,正確答題。如今年高考題(江蘇卷)第27題第一問的回答就可以通過章節附註來聯想。材料一選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而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建國前夕1949年9月召開的。據此我們就能准確而輕而易舉地答出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確立的時間。

至於史料的正文部分至少要讀三遍。第一遍泛讀即整體閱讀。疏通文字,把握史料的基本內容。閱讀的過程中,劃出中心句或關鍵句,概括出史料的主要意思。對似懂非懂的內容要聯繫上下文,再把它和中學課本中的有關知識結合起來。這樣就能達到正確理解史料的目的。

第二遍閱讀是針對文後的題目,有選擇地閱讀,是精讀。這次閱讀實際上是對史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整理的過程。要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特別是要挖掘材料間的隱性聯系。

史料後的題目做完後,進行第三遍閱讀。這次仍是通讀史料,檢查一下有沒有把握住史料的主要內容,有沒有疏漏的地方。這一次閱讀是拾遺補闕。

二、仔細審題

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說認真閱讀史料是准確答題的基礎,那麼仔細審題則是關鍵。不少同學不會審題。特別是考試時遇到一些材料長,信息密度大,文字又比較艱深的史料題。一看材料,心裡發慌,手腳自然就亂了。還沒答題心理就打了敗仗。於是,匆忙地將材料和題目看一下,還沒有理解清楚題意,就草率答題。其結果,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殊不知,審明題意是正確答題的前提。只有仔細審題,正確理解題意,才能准確回答,不至於答非所問。如今年高考題(江蘇卷)第28題。問題是這樣的:

1.根據材料一,指出福澤諭吉對亞洲鄰國持何種態度,主張對它們採取何種政策。

2.根據所學知識說明日本「大陸政策」的內容是什麼,材料二中的「利益線」論對「大陸政策」的推行起到什麼作用。

3.根據所學知識分析日本出現「脫亞人歐論」和提出「大陸政策」的社會經濟原因。

緊扣「根據材料一」回答,就不會把課本上的語句搬到試卷上。扣住「社會經濟原因」,對日本出現「脫亞人歐論」和「大陸政策」根源的分析就比較全面了。

仔細審題,首先要看清題目有幾問。其次要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語如時間、背景、措施、意義等去理解,還要注意有沒有字數的限制,問題之間有沒有聯系。如果遇到評價某人或某物,必須客觀。一般要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評述。另外有些題目的回答,還要考生學會知識的遷移,深層次、多角度、實質性地分析。

三、准確表述

理解史料原意後,就要根據題目的要求有針對性的回答,千萬不能丟、漏要點。這一步的關鍵是靠船下篙,扣緊問題回答。對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要進行整合、概括。表述時做到語言准確、邏輯嚴謹、層次分明。

當然,影響史料分析能力的因素有許多。要想提高史料分析能力,也不是三兩天所能奏效的,功在平時。平常要多做一些史料分析題的訓練,熟能生巧。另外,還有待於語文閱讀水平、辨證思維能力的提高。

總之,只要我們採取正確的方法、科學的思維、有效的訓練,史料分析能力的提高還是大有希望的。

歷史題解題方法大全:http://www.pep.com.cn/gzls/xszx/jtjq/200910/t20091010_605669.htm
一頁一頁的看吧

㈧ 歷史評價言論題怎麼做

歷史來:漢語詞語,含義有三自: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㈨ 歷史觀點評論題怎麼做

歷史觀點評價,首先是書上有的要寫。然後,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而且最好多角度回版答,分權點回答。 即某某怎樣了…… 再加上你的觀點……

歷史評價,是指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歷史事件、人物、觀點等進行分析、評判,作出正確的、符合客觀規律的論斷。它是描述和闡釋歷史事物能力的一項具體要求。評價型非選擇題類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提問式」,要求考生直接評價相關歷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是高考頻繁考查的一種題型;另一種為「間接提問式」,在問題中不出現「評價」二字,但考查的卻是評價問題的能力。

㈩ 如何解答歷史觀點評論類型的問答題

如何解答歷史觀點評論類型的問答題
歷史觀點評論型問答題的特點在於評價的對象不是具體的歷史事物或歷史現象,而是歷史觀點。歷史觀點是指人們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的評價。它是人們對客觀對象的主觀評價,可能與客觀對象存在某些不符,因此還需要對歷史觀點進行再「評論」。這種題型非常富於「歷史味」,因為歷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借古鑒今,歷史觀點就是連接古今的橋梁;只有正確的歷史觀點才能發揮借鑒作用,如果是錯誤的歷史觀點,很可能導致謬種流傳。因此,這種題型很受命題者的青睞,在高考試卷中屢屢出現。對於考生而言,掌握這種題型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技巧是有必要的。
下面筆者以三道習題為例,分析這種題型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技巧,並從中提煉出規律性的認識。
例1: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唐女禍》中說:「開元之治,幾於家給人足,而一楊貴妃足以敗之。」結合你對唐朝由盛轉衰原因的認識,分析評論趙翼的這一觀點。
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歷史觀點評論型問答題。要分析評論趙翼的觀點,前提是找准靶子,弄清楚趙翼的觀點是什麼。按照前面所述歷史觀點的定義,可以這樣概括:趙翼(人)對唐朝由盛而衰原因(客觀對象)的認識是,楊貴妃導致唐朝由盛而衰(主觀認識)。提煉觀點時注意分兩步:一、評價的客觀對象是什麼(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而非楊貴妃)?二、主觀認識是什麼(楊貴妃導致唐朝由盛而衰)?
找准觀點,就可以判斷表態了:趙翼把這說成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是錯誤的。
既然趙翼的主觀看法是錯誤的,那麼客觀事物的真相是什麼?我們可以回顧史實: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統治後期中央政治腐敗,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導致「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戰亂和割據削弱了中央的統治,破壞了社會經濟。在敘述史實的時候應該注意,評論的要求是精選論據(史實),而非全面敘述。
趙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認識呢?楊貴妃受寵愛,唐玄宗沉湎酒色,這只是中央政治腐敗的表現之一。這一表現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趙翼把責任加在楊貴妃頭上是不對的。趙翼的根本錯誤在於誇大了楊貴妃個人對唐朝由盛轉衰的影響。其實,趙翼的錯誤除了誇大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外,還混淆了現象(唐玄宗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和本質(唐朝政治腐敗)、主要矛盾(唐玄宗應負主要責任)和次要矛盾(楊貴妃應負次要責任)、全面(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是復雜的)和片面(楊貴妃一人的原因)之間的辯證關系。另外,趙翼之所以認為楊貴妃是「女禍」,是和封建社會歧視婦女的大環境分不開的(即時代偏見)。在中國古代社會,往往把一個朝代的滅亡歸結為婦女(妲己、妹喜、楊貴妃、陳圓圓等)、太監(魏忠賢等)、奸臣(秦檜等)等,這主要是出於時代偏見;而且,在封建社會,由於三綱五常的限制,人們也不敢將原因歸結到皇帝身上。

閱讀全文

與如何做歷史的評價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