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上述材料蘊含了歷史唯物主義哪些道理

上述材料蘊含了歷史唯物主義哪些道理

發布時間:2021-02-01 23:03:52

Ⅰ 材料二蘊含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哪些道理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 ,是歷史的創造者 ,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內富的創造者 ——這要容求我們要相信群眾 依靠群眾,目的是要為群眾的利益而奮斗?、
我們老師重點提過:
這點比較特殊 可以答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也可以答歷史唯物主義論
你可以問你老師證實一下哈..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1,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反動作用)
2,主觀能動性
3,認識的根本任務(感性到理性,現象到本質和規律)
4,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深化擴展向前推移
5,群眾觀(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
歷史唯物主義: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

Ⅱ 題型一:上述材料體現了哪些(什麼)哲學道理(或蘊含著什...

此題型要求同學們根據設問中的指導語和背景材料選定答題時所用的基礎知識和答題的方向、 范圍。 這種題型有時會縮小考查范圍, 如體現什麼唯物論原理、 什麼辯證法原理、 什麼認識論原理、 什麼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等。 如: 1 、( 2000 年全國高考政治卷第 34 題) 雲南省制定發展戰略的思路主要體現了哪些哲學道理? 2 、( 2003 年全國高考卷第 39 題) 2002 年夏天, 北京等地為緩解當地旱情, 採取了許多人工增雨的措施, 明顯增加了降水。 試分析「人工增雨」 所體現的哲學道理。 1 2 3 4 例 1 : 材料二: 改革開放以來, 浙江省寧波奉化滕頭村在黨的政策指引下, 結合自身實際, 發揚「艱苦創業, 永不滿足; 堅持兩手抓, 一犁耕到頭」 的滕頭精神, 堅持以商活村、 以游促村的發展方針, 較快地實現了由貧困向小康、 由小康向富裕的成功跨越。昔日「田不平, 路不平, 畝產只有二百零, 有囡不嫁滕頭村」 目前已建設成了「天成方, 屋成行, 清清渠水繞村莊, 綠樹成蔭花果香」 的經濟、 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範。 問: 聯系材料二說明滕頭村較快實現由貧困向小康、 由小康向富裕的成功經驗體現了哪些哲學道理? 答: ①滕頭村在較快實現由貧困向小康、 由小康向富裕的過程中, 緊緊結合自身實際體現了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發揚滕頭精神, 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也體現了人民改造世界時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 ③滕頭村的建設注意了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體現了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 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 . . 此類題型的特點是要求同學們運用給定的特定原理, 分析闡明材料中的實際問題, 不需要同學們分析其內含的哲學依據。在解這類題時, 應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 回顧原理內容, 理清這一原理的內涵及方法論要求; 第二, 仔細閱讀材料, 理清題意, 審好題, 答出原理的具體內容; 第三, 把原理和實際問題聯系起來, 運用原理(一般道理) 分析實際問題(具體) , 說明理論的正確性; 第四, 綜合回答, 首尾呼應, 得出結論, 表明態度。 如: ( 2004 年高考北京卷第 41 題) 運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 2005 年全國高考文科綜合試卷Ⅲ38 ) 運用普遍聯系的原理說明企業理性投資和政府宏觀調控的依據。 ( 2004 北京文綜第 39 題) 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的? 例 2 材料: 就業是民生之本, 各地政府必須把改善創業環境和增加就業崗位作為重要職責。 當前, 政府部門正在引導全社會轉變就業觀念, 推行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 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問: 運用內外因辨證關系原理分析說明個人如何實現就業和再就業。。 參考答案: ①唯物辯證法認為, 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 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 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②就個人而言, 要發揮內因的作用, 轉變就業觀念, 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技能, 為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做好准備; 就政府和社會而言, 要發揮外因的作用, 提供各種就業機遇, 勞動者要抓住機遇幫助自己實現就業。 ③總之, 在內外因共同的作用下來實現個人就業和再就業 XXX 答題時要注意: 1 、 不需要回答「是什麼」 和「為什麼」 ,必 須回答「 」; 2 、 回答時把觀點和材料相結合, 切忌觀點和材料兩張皮; 3 、 回答時注意多角度思考, 把唯物論、 辯證法和認識論結合起來例 3 材料二 湖南江華是全國瑤族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該縣領導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圍繞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步伐的目標, 在聯系實際解決問題上下功夫: 一是朝思暮想人民富, 切實把扶貧工作作為第一要務,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實抓好抓出實效; 二是牢記「兩個務必」, 艱苦奮斗, 勤儉辦一切事業, 特別在關繫到全縣發展的重點大項目工程建設上, 以不增加財政包袱, 不增加農民負擔為前提, 把每件實事辦成「民心工程」 ; 三是深入到矛盾最復雜的地方去, 深入到群眾最困難的地方去, 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 利為民所謀。問: 運用哲學知識, 說明該縣領導是如何為群眾辦實事的? 參考答案: 第一, 該縣領導堅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理論聯系實際, 結合當地實際情況, 圍繞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步伐的目標, 在聯系實際解決問題上下功夫。 第二, 該縣領導重視發揮正確意識. 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牢記 " 兩個務必 " , 艱苦奮斗, 勤儉辦一切事業。 第三. 該縣領導堅持群眾路線, 樹立群眾觀點, 以不增加農民負擔為前提, 把每件實事辦成 " 民心工程" , 深人到群眾最困難的地方去, 切實做到了權為民所用, 情為民所系, 利為民所謀。 第四, 該縣領導善於抓重點, 著力解決主要矛盾, 切實把扶貧工作作為第一要務,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好抓出實效, 以此帶動全縣經濟的發展。

Ⅲ 上述材料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哪些道理

...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 ,是歷史的創造者 ,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內財富的創造者 ——這要求我容們要相信群眾 依靠群眾,目的是要為群眾的利益而奮斗?、
我們老師重點提過:
這點比較特殊 可以答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也可以答歷史唯物主義論
你可以問你老師證實一下哈..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1,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反動作用)
2,主觀能動性
3,認識的根本任務(感性到理性,現象到本質和規律)
4,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深化擴展向前推移
5,群眾觀(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
歷史唯物主義:
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
3,人生價值(含義,實現條件)
4,群眾觀
這是大綱..細的自己再找哈..

Ⅳ (1)材料一體現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10分) (2)結合材料二,請你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談談我國實

(1)①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對人民負責。在當前面臨經濟發展困難的特殊時期,加大對民生的財政投入,注重經濟的平穩增長,是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的體現。(3分)②政府通過經濟調節、經濟服務等履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2分)③政府提供社會保障、增加扶貧資金等,是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2分)
(2)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實踐的主體。要求我們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因此黨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2分)②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正確的價值觀能促進人們的實踐活動走向成功。這要求樹立並踐行正確的價值觀。「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黨民主執政的要求,也是黨倡導並踐行群眾觀的體現。(2分)③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人們的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應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准。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是做到了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價值標准。(2分)

Ⅳ 上述材料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哪些哲學道理

一、生產是歷史一切社會進步的尺度,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人類社會的進程.
二、與生產力一定發展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構成一定的社會形態和經濟結構的現實基礎,他規定著社會形態的主要特徵.
三、一定的社會形態是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一定的上層建築的統一,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變更.上層建築又積極服務和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四、一切社會制度,社會形態都是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無窮的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暫時階段,沒有永恆的社會制度和形態,社會制度的發跡是社會基本矛盾發展的結果.社會關系要在一定的物質條件下從舊社會的基礎中成熟,在它們的所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之前,社會形態是不會滅亡的.
五、現實存在的具體社會形態都是復雜的,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會形態,又存在著其他社會形態的殘余和萌芽.
六、人類社會的一般總規律是從原始社會到奴隸、封建、資本主義再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這是一個自然的歷史發展過程,社會生產力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
七、人類社會歷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客觀發展過程,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人們研究歷史,探索社會規律,必須要從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出發,詳細的佔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種發展形態,揭示其內在聯系,得出相應的結果.
八、人類社會及其構成成分均以總體的體系方式存在,要從研究的對象的整體出發,從研究對象內部的相互作用與矛盾和研究對象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進行研究.

Ⅵ 請回答,材料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哪些道理

1.這是可持續發展,所以體現了發展觀,我們不能看眼前利益,要看長遠利益。
2.發展觀和聯系觀密切關聯,環境對於社會的影響,屬於聯系定觀點。
3.徵求意見體現了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的最終動力。

閱讀全文

與上述材料蘊含了歷史唯物主義哪些道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