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望江樓與哪個歷史人物

望江樓與哪個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13 23:49:35

1. 關於望江樓的故事

元稹當時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到成都,在此之前,元稹早聞薛濤大名。新近喪偶的元稹到成都後,急於與薛濤相識,經朋友的介紹,二人相識,一見如故。從此二人詩樂唱和,相互傾吐真情,過著如膠似漆的日子,一幌就是四年。現存薛濤《洪度集》里的愛情詩,大多寫於這段日子。「綠英滿香砌,兩兩鴛鴦小。但娛春日長,不管秋風早。」(《鴛鴦草》)從這些愛情詩里可見當時元稹與薛濤愛得至深,已經到了不可分離的地步。後來,他們因一些小事發生了不快,感情漸漸出現裂痕。薛濤負氣離開了元稹,不久元稹也接到了調令,要趕回長安。此時的薛濤與元稹,心裡都有些後悔,但都沒有將心事說出來。元稹臨行時,薛濤特地到停泊在錦江上的船上去為他送行。薛濤為元稹擺上酒菜,二人相對無言。元稹當時的心情也是十分復雜的,接到調令返回長安,不知前景如何,心中雖然愛著薛濤,又怕連累她,因為薛濤的心太細膩、人也太嬌弱。薛濤深情地望著元稹,一心想和好如初,跟隨他走遍天涯,可一個女子卻難以開口。就這樣,船啟程了,薛濤站在岸邊,默默地看著船的離去,臉上已是淚灑千行。
元稹離開後,薛濤已經沒有了寄託,痛苦纏繞心頭。對自己的行為十分後悔,於是把自己對元稹的萬千思念通通寫在了詩箋上。她用自製的詩箋寫了一百多首情詩寄給元稹,「芙蓉新落蜀山秋,錦字開緘到是愁。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表達了薛濤對元稹無盡的思念之情。元稹接到薛濤的詩後,為薛濤的真情所動,使埋藏到心底的感情又萌生出來。「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表明了元稹依然愛著薛濤。
由於蜀山懸隔千里,元稹再也沒有到成都來。後來,元稹調任浙江,遇到了另一個才女,就與其結百年之好。薛濤得知消息後,痛苦之情無以復加,發誓終身不嫁。薛濤後半身的作品,大多是幽憤的感人之作,主要是她失戀的緣故。
濱臨江邊位於望江樓旁的濯錦樓,在清嘉慶年間修建時,設計成一船舫形狀,就是為了紀念薛濤為元稹送行而建的。薛洪度如果在天有靈,看到千年後,後人對她如此尊重,棲息於錦江邊的靈魂一定是知足了。

2. (三)下列對聯分別指歷史上哪個人物:

身入狼邦壯志匹夫生死外(蘇武) 生死一知己(韓信、蕭何) 鬼狐成性格(蒲松齡)
心存燕國瀟寒易水古今流(荊軻) 存亡兩婦人(漂母、呂雉) 笑罵成文章(魯迅)

青山有幸埋忠骨(岳飛) 三過其門虛度辛壬癸甲(大禹)
白鐵無辜鑄佞臣(秦檜) 八年於外平成河海江淮 (大禹)

名望重三唐是誰敵手陵厲騷壇春樹暮雲競傳白也詩篇上 (杜甫)
遭逢同五代故事回頭從談天寶秋風破屋令我嗚呼感慨多 (杜甫)

3. 望江樓的歷史作文300字

望江公園位於成都九眼橋錦江岸邊,相傳唐代女詩人薛濤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詩簽,留下了許多幽怨動人的詩句。明清兩代先後在這里建起了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築。
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茂盛的竹林,因薛濤一生愛竹,後人便在園中遍植各類佳竹,其中有不少為名品,如人面竹、彌勒竹、方竹、觀音竹、雞爪竹等,品種多達100餘種。其中不乏海內珍品,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四季蒼翠,情趣無窮,徜徉其間,使人俗念頓消。
園內崇麗閣俗稱「望江樓」,高達30餘米,一度成為成都的象徵。薛濤愛竹,公園也以竹為特色,品種多達100餘種。其中不乏海內珍品,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四季蒼翠,情趣無窮,徜徉其間,使人俗念頓消。
望江樓公園最宏麗的建築是高39米的望江樓,又稱崇麗閣,每層的屋脊、雀替都飾有精美的禽獸泥塑和人物雕刻。閣頂為鎏金寶頂,麗日之下,金光閃閃,耀眼奪目。設計巧妙,飛檐翹角,雕梁畫棟,雄偉壯觀。登樓遠眺,高傑櫛比,錦江春色,盡收眼底。此外,吟詩樓四面敞開,三疊相依;濯錦樓兩層三間,狀如舟船。一閣兩樓與毗連的五雲仙館,構成極富四川風格的園林建築群。
望江樓公園坐落在成都東門外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積176.5畝。園內岸柳石欄,波光樓影,翠竹夾道,亭閣相映,是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的古跡和游覽勝地,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園內的崇麗閣和濯錦樓枕江而立,是園里的主要建築。
薛濤字洪度,原籍長安,隨父宦居蜀中,自幼聰穎好學,才智出眾。父喪後,因家貧,十五歲編入樂籍。她能詩善文,又諳練音律,時稱女校書。據記載,薛濤有詩五百首,與她同時的著名詩人元稹、杜枚、白居易等,都對她十分推崇,並寫詩互相唱和。可惜這些詩歌大多散失,流傳至今僅存九十餘首,清末有《洪度集》木刻單行本行世。薛濤晚年曾在住地碧雞坊自製一種深紅色小箋,世稱「薛濤箋」,歷代多有仿製

4. 福建省南平市望江樓歷史

峰山在市區之東南,與車水馬龍的濱江路僅一江之隔,其間且有九峰懸索橋相連。因九座山峰自西北向東南重疊而得名;其橫斷面也有九座山峰,為天然巧合。唐宋明清時,在九峰山先後興建寶雲寺、延平書院、萬福精舍、天慶閣和石塔等,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來此尋幽探古。九峰山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唐代黃巢起義軍入閩攻打南平,曾駐軍於此。南宋文天祥設都督府,扼守九峰,屏障福州。明鄧茂七義軍踞此攻打延平府,戰死九峰山麓。1933年,彭德懷所率的紅軍第三軍團第四、五師占據九峰山和玉屏山,圍城打擊援敵。

飽經戰火的九峰山古建築被毀殆盡,古木不存,雙石塔為惟一倖存者。西塔聳立於九龍岩巔,高約21米;東塔立於隔閩江的鯉魚山山頂,高27米。雙塔隔江對峙,均為七層八角實心青石結構。雙塔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舊說是因為「郡前東西溪交流直射」而元氣散失,故建雙塔鎮之。

與九峰山遙相呼應的是距南平市區10餘公里的省級風景區茫盪山。春秋季節,茫盪山中風力較小,水氣易於凝結,因而雲霧迷朦,變幻神奇,得名茫盪。獨特的地方小氣候,形成以森林為主體的植被生態系統。這里有樹種79科、285屬、678種,占福建省樹木種類總數近一半,比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還多4科161種。喬木品種多於整個歐洲,其中珍貴樹種38種。種類繁多的植物構成豐富的季相變化。杜鵑花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上山頂緩坡,其品種尤為繁多,素有「兩萬畝杜鵑,三十里奇松」之慨嘆。盛夏百合花盛開,花形各異,絢麗多姿。全國百合花品種39種,茫盪山就有26種,還有午時花、惠蘭花等名花異草,爭奇斗妍,構成綠的世界,花的海洋。隆冬,時可見雪,銀裝素裹,宛如北國。「茫茫山中海,盪盪谷生風」。以曠、險、奇、幽、秀為特點的茫盪山風光,早在宋代就有摩崖石刻予以贊美。

5. 望江樓合都江堰對應的是哪些歷史人物

望江樓建於光緒年間,取義於左思的蜀都賦。都江堰是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

6. 成都市望江樓的歷史

望江公園位於成都九眼橋錦江岸邊,相傳唐代女詩人薛濤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詩簽,留下了許多幽怨動人的詩句。明清兩代先後在這里建起了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築。
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茂盛的竹林,因薛濤一生愛竹,後人便在園中遍植各類佳竹,其中有不少為名品,如人面竹、彌勒竹、方竹、觀音竹、雞爪竹等,品種多達100餘種。其中不乏海內珍品,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四季蒼翠,情趣無窮,徜徉其間,使人俗念頓消。
園內崇麗閣俗稱「望江樓」,高達30餘米,一度成為成都的象徵。薛濤愛竹,公園也以竹為特色,品種多達100餘種。其中不乏海內珍品,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四季蒼翠,情趣無窮,徜徉其間,使人俗念頓消。
望江樓公園最宏麗的建築是高39米的望江樓,又稱崇麗閣,每層的屋脊、雀替都飾有精美的禽獸泥塑和人物雕刻。閣頂為鎏金寶頂,麗日之下,金光閃閃,耀眼奪目。設計巧妙,飛檐翹角,雕梁畫棟,雄偉壯觀。登樓遠眺,高傑櫛比,錦江春色,盡收眼底。此外,吟詩樓四面敞開,三疊相依;濯錦樓兩層三間,狀如舟船。一閣兩樓與毗連的五雲仙館,構成極富四川風格的園林建築群。
望江樓公園坐落在成都東門外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積176.5畝。園內岸柳石欄,波光樓影,翠竹夾道,亭閣相映,是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的古跡和游覽勝地,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園內的崇麗閣和濯錦樓枕江而立,是園里的主要建築。
薛濤字洪度,原籍長安,隨父宦居蜀中,自幼聰穎好學,才智出眾。父喪後,因家貧,十五歲編入樂籍。她能詩善文,又諳練音律,時稱女校書。據記載,薛濤有詩五百首,與她同時的著名詩人元稹、杜枚、白居易等,都對她十分推崇,並寫詩互相唱和。可惜這些詩歌大多散失,流傳至今僅存九十餘首,清末有《洪度集》木刻單行本行世。薛濤晚年曾在住地碧雞坊自製一種深紅色小箋,世稱「薛濤箋」,歷代多有仿製。她死後葬於望江樓公園附近。

7. 關於望江樓的歷史、現狀介紹

中國望江樓一共有七座,一般指四川省成都市的望江樓。
成都市望江樓位於成都市望江樓公園內,望江樓公園位於成都市東門外九眼橋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積176.5畝,園內岸柳石欄,波光樓影,翠竹夾道,亭閣相映,主要建築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兩代為紀念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而先後在此建起來的。民國時辟為望江樓公園,成為市內著名的風景點。最能引發人們游興的是品種繁多的萬竿幽篁修竹,因此,享有竹的公園、錦城竹園的別稱。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望江樓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望江樓,又名崇麗閣,是望江樓公園最宏麗的建築,屹立於錦江畔,高39米,共4 層,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下面兩層四方飛檐,上面兩層八角攢尖,每層的屋脊、雀替都飾有精美的禽獸泥塑和人物雕刻,閣基有石欄圍護。朱柱碧瓦,寶頂鎏金。閣廊寬敞,每方四柱,屋面蓋以綠色琉璃瓦,翹角飛檐,雕梁畫櫃,金項耀目,即有北方建築的穩健雄偉,又有江南樓亭的秀麗玲瓏。 因樓身位於錦江邊,故名「望江樓」。崇麗閣之名是取晉人左思《蜀都賦》中的名句「既麗且崇,實號成都」而命名,現已成為成都市的標志物。

以上為有關介紹,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8. 望江樓的歷史背景

泰州望海樓初建於南宋紹定二年(1229)。此後屢毀屢起,大多毀於兵火而起於盛世。
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州守鮑龍重建毀於大火的望海樓,稱「望陽樓」。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望海樓復又倒塌,惟存遺址。清康熙年間再次重建,稱「靖海樓」、「鳴鳳樓」,當地老百姓都喜歡把其稱做「望海樓」,被譽為「江淮第一樓」。抗日戰爭期間拆除城牆時,這座古人看作是「文運命脈」的名樓被拆毀。
泰州之有望海樓,全因本地仕人身居村邑而志存高遠,徘徊泥途而心在滄海,築斯樓也,可時時登高,俯視遐邇,以極目暢懷。歷代登高者,既有本地人士如施耐庵、王艮、鄭板橋、柳敬亭、梅蘭芳,亦有外地人士如陸游、范仲淹、歐陽修、岳飛、孔尚任。更有袈裟如雲,佛號盈耳,高僧大德,不絕於道。雙雙布履,層層石階,天也愈高,地也愈廣,此地何地?曰中華文化一處重要高台之所在也。

閱讀全文

與望江樓與哪個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