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山東臨沂歷史名人故事

山東臨沂歷史名人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9 02:46:02

⑴ 臨沂都有哪些古代名人

臨沂
古稱琅琊,有抄悠久的歷史,曾產生襲了許多歷史名人.一代名相諸葛亮、書聖王羲之、大書法家顏真卿、算聖劉洪以及曾子、荀子、匡衡、王祥等歷史名人都出生在這里,孔子72賢徒,臨沂佔12人,著名24孝,臨沂佔7孝。還有三國大將臧霸,民族英雄左寶貴.我就是臨沂的,我為自己是一個
臨沂人而驕傲!

⑵ 誰知道歷史上臨沂的名人

1、劉洪:字元卓,東漢泰山郡蒙陰縣(今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人,東漢魯王劉興後裔,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珠算發明者和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理論發現者,被後世尊為「算聖」。

劉洪自幼聰慧好學,博覽六藝群書,學識淵博,尤精於天文、歷法;在年輕時即踏入仕途應太史令徵召赴京城洛陽,被授予郎中,後遷常山國長史。

2、蒙恬: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人 ,秦朝著名將領。蒙恬出身名將世家,自幼胸懷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破齊國,拜為內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寵,當時與其弟蒙毅號稱「忠信」。秦統一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

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率軍修了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大大促進了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葯自殺。

3、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襄陽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

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4、王導:字茂弘,小字赤龍、阿龍。琅玡郡臨沂縣(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時期政治家、書法家,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王導出身於魏晉名門「琅邪王氏」,早年便與琅玡王司馬睿(晉元帝)友善,後建議其移鎮建鄴。

又為他聯絡南方士族,安撫南渡北方士族。東晉建立後,先拜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封武岡侯,又進位侍中、司空、假節、錄尚書事,領中書監。與其從兄王敦一內一外,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王敦之亂」時,王導拒絕王敦欲廢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

5、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⑶ 山東臨沂有什麼歷史著名人物

一代名相——諸葛亮
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號卧龍,漢族,琅邪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理論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以「隆中對」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出任丞相。六齣祁山攻魏未果,病逝於軍中。被後代推為智慧化身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君典型。傳曾革新連弩,製造木牛流馬。著有《諸葛亮集》。
書聖——王羲之
(303-361)逸少,琅琊臨沂人,東晉書法家、文學家,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習稱王右軍。精通書法,備精諸體,尤善楷行,博採眾長,自成一家。書風勁健遒美,為歷代所崇尚,世稱「書聖」。所作《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書。
王獻之,
字子敬,漢族,書法家、詩人,祖籍山東臨沂,生於會稽(今紹興),王羲之第七子。死時四十三歲。以行書和草書聞名後世。王獻之幼年隨父羲之學書法,兼學張芝。書法眾體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於創新,不為其父所囿,為魏晉以來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貢獻,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王韶之
(380~435)字休泰,山東臨沂人。曾祖父王暠,晉驃騎將軍。祖父王羨之,鎮軍掾。父親王偉之,郎中令。韶之家貧,父為烏程令,因居縣境。好史籍,博涉多聞。初為衛將軍謝琰行參軍。偉之少有志尚,當世詔命表奏,輒自書寫。泰元、隆安時事,大小都記錄下來,韶之因此自己編寫《晉安帝陽秋》。既成,時人說宜任史職,即除著作佐郎,往後接著寫。他善於敘事,詞彙豐富。遷尚書祠部郎,任在西省,也叫西省郎。轉中書侍郎。劉裕命令王韶之及皇帝左右毒死了晉安帝司馬德宗。晉恭帝司馬德文即位,王韶之遷任黃門侍郎,領著作郎,西省如故。所有詔奏,都出自他之手。
顏延之
(384~456)南朝宋文學家。字延年。祖籍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東晉末,官江州刺史劉柳後軍功曹。劉裕代晉建宋,官太子舍人。少帝時,出為始安太守,文帝時,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所以後世也稱他為顏光祿。
顏延之和陶淵明私交甚篤,在江州任後軍功曹時,二人曾過從盤桓;其後出任始安郡,路經潯陽,又與陶淵明在一起飲酒,臨行並以兩萬錢相贈。陶淵明死後,他還寫了《陶徵士誄》。
書法家——顏真卿
(708-784)字清臣,祖籍琅琊臨沂(今費縣)人。唐代大臣,書法家。為官耿正,不畏權勢。安史之亂中,起兵抗敵,被推為盟主。後為叛軍李希烈所害。楷書端莊雄渾,世稱「顏體」;行草書縱橫跌宕中具凝煉厚之勢。《祭侄季明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顏杲卿
(692年—756年),字昕,唐朝長安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 顏杲卿唐朝官吏。初任范陽戶曹參軍,旋升為營田判官,假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祿山叛亂,應其從弟平原太守顏真卿之約,聯合起兵斷祿山後路,設計殺祿山部將李欽湊,擒高邈、何千年。河北響應的有十七郡。次年常山為史思明所破,他被執送至洛陽安祿山處,遭殺害 .
顏之推
(529—595年),字介,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北齊文學家。出身於官僚世家,學有家傳。其父顏協、兄顏之儀並為知名文學家,有詩文傳世。所著《顏氏家訓》一書,是北朝後期重要散文作品;《北齊書》本傳所載《觀我生賦》,亦為賦作名篇。
24孝之一——王祥
(185-269)字休徵,西晉琅琊(今臨沂)人,歷漢、魏、西晉三代。東漢末年隱居20年,仕晉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稱,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鯉」的主人翁。「書聖」王羲之五世祖王覽的同父異母兄。
算聖——劉洪
(140-206),字元卓,蒙陰人,東漢天文學家,曾任郎中、上計掾、太守。編制了我國第一部引進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的《乾象歷》。與文學家蔡邕續補《漢書.律歷志》。首創珠算。著有《七曜術》。
荀卿——荀子
(約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戰國思想家、教育家。趙國人,游學於齊,三為稷下學宮祭酒(學長)。繼赴楚國,為蘭陵(今蒼山蘭陵鎮)令。著書終老其地。著有《荀子》。
愛國將領——左寶貴
(1837-1894),字冠廷,平邑人。回族。清末將領,官至總兵、提督。甲午戰爭中,率部東援朝鮮,守平壤玄武門,登城督戰,雖受槍傷,猶裹創指揮,中炮陣亡。與丁汝昌、鄧世昌並稱甲午三英。
宗聖——曾子
(前505~前436),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平邑縣人,一說山東嘉祥縣人)。生於東魯,移居武城,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曾參以他的建樹,終於走進大儒殿堂,與孔子、孟子、顏子(顏回)、子思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
秦朝猛將——蒙恬
(?—前210年),秦始皇時期的著名將領,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漢族,祖籍齊國,山東人。初任獄官,後為將。秦統一六國後,率兵北擊匈奴,並築長城,修直道。傳說他曾改良過毛筆,是祖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⑷ 臨沂的歷史文化名人

諸葛亮

諸葛亮,三國名相,今沂南人。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輔佐劉備建立了政權,出任丞相。被後世推為智慧與鞠躬盡瘁的忠君典型。

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文學家,今臨沂人。他精通書法,備精諸體,尤善楷行,博採眾長,自成一家。書風為歷代崇尚,世稱「書聖」。其作品《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書。

顏真卿

顏真卿,唐代書法家,今費縣人。其楷書端莊雄渾,世稱顏體,行草書尤其縱橫跌宕凝練有燎原之勢。

王祥

王祥,西晉人,民間流傳「二十四孝」中,有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被後人推為孝的典範。

劉洪

劉洪,今蒙陰人,東漢天文學家。其首創了珠算,編制了我國第一部月球不均勻性的《乾象歷》。

荀子

荀子,戰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著有《荀子》一書流傳於世。

左寶貴

左寶貴,清末名將,費縣地方(今平邑)人。甲午戰爭時,率部東援朝鮮,親自指揮作戰,中炮身亡。

曾子

曾子,春秋時期學者,今平邑人,孔子學生。以孝著稱,奉行忠恕,被後世成為「宗聖」。

蒙恬

蒙恬,秦朝名將,今蒙陰人。秦朝統一六國後,率兵北擊匈奴,築長城,修直道。

匡衡

匡衡,西漢名臣,今蒼山人。少年勤學,曾「鑿壁偷光」,成為歷史上家貧而苦學的典範。

⑸ 臨沂市的歷史名人

一代名相——諸葛亮 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號卧龍,漢族,琅邪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理論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以「隆中對」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出任丞相。六齣祁山攻魏未果,病逝於軍中。被後代推為智慧化身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君典型。傳曾革新連弩,製造木牛流馬。著有《諸葛亮集》。 書聖——王羲之 (303-361)逸少,琅琊臨沂人,東晉書法家、文學家,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習稱王右軍。精通書法,備精諸體,尤善楷行,博採眾長,自成一家。書風勁健遒美,為歷代所崇尚,世稱「書聖」。所作《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書。 書法家——顏真卿 (708-784)字清臣,祖籍琅琊臨沂(今費縣)人。唐代大臣,書法家。為官耿正,不畏權勢。安史之亂中,起兵抗敵,被推為盟主。後為叛軍李希烈所害。楷書端莊雄渾,世稱「顏體」;行草書縱橫跌宕中具凝煉厚之勢。《祭侄季明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24孝之一——王祥 (185-269)字休徵,西晉琅琊(今臨沂)人,歷漢、魏、西晉三代。東漢末年隱居20年,仕晉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稱,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鯉」的主人翁。「書聖」王羲之五世祖王覽的同父異母兄。 算聖——劉洪 (140-206),字元卓,蒙陰人,東漢天文學家,曾任郎中、上計掾、太守。編制了我國第一部引進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的《乾象歷》。與文學家蔡邕續補《漢書.律歷志》。首創珠算。著有《七曜術》。 荀卿——荀子 (約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戰國思想家、教育家。趙國人,游學於齊,三為稷下學宮祭酒(學長)。繼赴楚國,為蘭陵(今蒼山蘭陵鎮)令。著書終老其地。著有《荀子》。 愛國將領——左寶貴 (1837-1894),字冠廷,平邑人。回族。清末將領,官至總兵、提督。甲午戰爭中,率部東援朝鮮,守平壤玄武門,登城督戰,雖受槍傷,猶裹創指揮,中炮陣亡。與丁汝昌、鄧世昌並稱甲午三英。 宗聖——曾子 (前505~前436),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平邑縣人,一說山東嘉祥縣人)。生於東魯,移居武城,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曾參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曾參以他的建樹,終於走進大儒殿堂,與孔子、孟子、顏子(顏回)、子思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 秦朝猛將——蒙恬 (?—前210年),秦始皇時期的著名將領,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漢族,祖籍齊國,山東人。初任獄官,後為將。秦統一六國後,率兵北擊匈奴,並築長城,修直道。傳說他曾改良過毛筆,是祖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西漢經學家——匡衡 生卒年不祥,字稚圭,東海丞(今蒼山縣)人。西漢大臣,官至丞相。家貧,當過僱工。少年勤學,「鑿壁偷光」的故事,成為家貧而苦讀的典故。能文學,善說《詩》。終成為經學家。

⑹ 臨沂市的歷史與名人事跡

最有名當屬諸葛孔明,他是沂南人士,其次就是王羲之,顏真卿等,現代有朱時茂等

⑺ 山東臨沂的名人有哪些

1、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參(shēn),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後代。

倡導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至今仍具有極其寶貴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曾子參與編制了《論語》、撰寫《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作品。

2、匡衡

匡衡(生卒年不詳),字稚圭,東海郡承縣人,西漢經學家,官至丞相。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他「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廣為稱頌。

3、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卧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4、王祥

王祥(184年,一作180年-268年4月30日 ),字休徵。琅邪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西孝友村)人 。三國曹魏及西晉時大臣。

王祥於東漢末隱居二十年,在曹魏,先後任縣令、大司農、司空、太尉等職,封爵睢陵侯。西晉建立,拜太保,進封睢陵公。泰始四年(268年)去世,年八十五(一作八十九),謚號「元」。有《訓子孫遺令》一文傳世。

5、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說321—379),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⑻ 臨沂有哪幾個比較有名的歷史人物

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陽都(今沂南縣)人。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以「隆中對」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出任丞相。六齣祁山攻魏未果,病逝於軍中。被後代推為智慧化身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君典型。傳曾革新連弩,製造木牛流馬。著有《諸葛亮集》。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臨沂人,東晉書法家、文學家,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習稱王右軍。精通書法,備精諸體,尤善楷行,博採眾長,自成一家。書風勁健遒美,為歷代所崇尚,世稱「書聖」。所作《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書。

顏真卿(708-784),字清臣,祖籍琅琊臨沂(今費縣)人。唐代大臣,書法家。為官耿正,不畏權勢。安史之亂中,起兵抗敵,被推為盟主。後為叛軍李希烈所害。楷書端莊雄渾,世稱「顏體」;行草書縱橫跌宕中具凝煉厚之勢。《祭侄季明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王祥(185-269),字休徵,西晉琅琊臨沂人。歷漢、魏、晉三代,先後任縣令、大司農、司空、太尉、太保等職。事後母孝,民間流傳「二十四孝」有王祥卧冰求鯉故事。今故里孝友村有「王祥卧冰處」。

劉洪(140-206),字元卓,蒙陰人,東漢天文學家,曾任郎中、上計掾、太守。編制了我國第一部引進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的《乾象歷》。與文學家蔡邕續補《漢書·律歷志》。首創珠算。著有《七曜術》。

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戰國思想家、教育家。趙國人,游學於齊,三為稷下學宮祭酒(學長)。繼赴楚國,為蘭陵(今蒼山蘭陵鎮)令。著書終老其地。著有《荀子》。

左寶貴(1837-1894),字冠廷,平邑人。回族。清末將領,官至總兵、提督。甲午戰爭中,率部東援朝鮮,守平壤玄武門,登城督戰,雖受槍傷,猶裹創指揮,中炮陣亡。與丁汝昌、鄧世昌並稱甲午三英。

曾子(前505-前436),名參,字子輿。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今平邑)人。孔子學生。以孝著稱。奉行忠恕。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相傳《大學》為其所著。後被尊為「宗聖」。

蒙恬(?-前210),蒙陰人。秦朝名將。世代為秦重臣。初任獄官,後為將。秦統一六國後,率兵北擊匈奴,並築長城,修直道。傳其曾以兔毛改良過毛筆。

匡衡(生卒年不祥),字稚圭,東海丞(今蒼山縣)人。西漢大臣,官至丞相。家貧,當過僱工。少年勤學,「鑿壁偷光」的故事,成為家貧而苦讀的典故。能文學,善說《詩》。終成為經學家。

⑼ 山東歷史名人故事

1、孔子: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

義利之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即子貢),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為。

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孔子的另一學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獲救者為了表示感謝送了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2、孟子 :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去世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孟子的母親對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視,管束甚嚴,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為賢。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樣子。孟子的媽媽說:「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孟子的媽媽又帶著孟子去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學起了買賣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依然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在此居住了。

3、孫武,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

孫子晉見吳王之後,呈上所著兵書十三篇。吳王看後,贊不絕口。為考察孫子的統兵能力,吳王挑選了100多名宮女由孫子操練。孫武把宮女分為左右兩隊,指定吳王最為寵愛的兩位美姬為左右隊長,同時指派自己的駕車人和陪乘擔任軍吏,負責執行軍法。

但宮女們不聽號令,捧腹大笑,隊形大亂。孫武便召集軍吏,根據兵法,斬兩位隊長。吳王見孫武要殺掉自己的愛姬,馬上派人傳命說:寡人已經知道將軍能用兵了。沒有這兩個美人侍候,寡人吃飯也沒有味道。請將軍赦免她們。

孫武毫不留情地說:「臣既然受命為將,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孫武執意殺掉了兩位隊長,任命兩隊的排頭充當隊長,繼續練兵。當孫武再次擊鼓發令時,眾宮女前後左右,進退迴旋,跪爬滾起,全都合乎規矩,陣型十分齊整。闔閭失去愛姬,心中不快。

孫武便親見闔閭說:「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這是兵家的常法,為將治軍的通則。對士卒一定要威嚴,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聽從號令,打仗才能克敵制勝。」聽了孫武的解釋,吳王闔閭怒氣消散,便拜孫武為將軍。在孫武的訓練下,吳軍的軍事素質有了明顯提高,最終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4、王羲之,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

入木三分:

傳說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裡面去了。

他削進三分深度才見底,木工驚嘆王羲之的筆力雄勁,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從這個故事中得出來的。

5、王祥,琅邪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西孝友村)人 。

三國曹魏及西晉時大臣。王祥繼母朱氏一次想吃鮮魚,當時天寒冰凍,王祥脫下衣服,准備砸冰捕魚,忽然冰塊融化,跳出兩條鯉魚,王祥拿著鯉魚回去孝敬母親。繼母向王祥說很想吃燒黃雀,不久就有數十隻黃雀飛進屋帳內,王祥得以給母親吃。鄰居都驚嘆這是王祥的孝道感動上天。

⑽ 臨沂有哪些歷史名人

第一位:諸葛亮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陽都(今沂南縣)人.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以"隆中對"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出任丞相.六齣祁山攻魏未果,病逝於軍中.被後代推為智慧化身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君典型.傳曾革新連弩,製造木牛流馬.著有《諸葛亮集》.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臨沂人,東晉書法家,文學家,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習稱王右軍.精通書法,備精諸體,尤善楷行,博採眾長,自成一家.書風勁健遒美,為歷代所崇尚,世稱"書聖".所作《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書
顏真卿(708-784),字清臣,祖籍琅琊臨沂(今費縣)人.唐代大臣,書法家.為官耿正,不畏權勢.安史之亂中,起兵抗敵,被推為盟主.後為叛軍李希烈所害.楷書端莊雄渾,世稱"顏體";行草書縱橫跌宕中具凝煉厚之勢.《祭侄季明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王祥(185-269),字休徵,西晉琅琊臨沂人.歷漢,魏,晉三代,先後任縣令,大司農,司空,太尉,太保等職.事後母孝,民間流傳"二十四孝"有王祥卧冰求鯉故事.今故里孝友村有"王祥卧冰處".
劉洪(140-206),字元卓,蒙陰人,東漢天文學家,曾任郎中,上計掾,太守.編制了我國第一部引進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的《乾象歷》.與文學家蔡邕續補《漢書·律歷志》.首創珠算.著有《七曜術》.
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戰國思想家,教育家.趙國人,游學於齊,三為稷下學宮祭酒(學長).繼赴楚國,為蘭陵(今蒼山蘭陵鎮)令.著書終老其地.著有《荀子》.
左寶貴(1837-1894),字冠廷,feixian ren ,回族.清末將領,官至總兵,提督.甲午戰爭中,率部東援朝鮮,守平壤玄武門,登城督戰,雖受槍傷,猶裹創指揮,中炮陣亡.與丁汝昌,鄧世昌並稱甲午三英.
曾子(前505-前436),名參,字子輿.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今平邑)人.孔子學生.以孝著稱.奉行忠恕.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相傳《大學》為其所著.後被尊為"宗聖".
蒙恬(?-前210),蒙陰人.秦朝名將.世代為秦重臣.初任獄官,後為將.秦統一六國後,率兵北擊匈奴,並築長城,修直道.傳其曾以兔毛改良過毛筆.
匡衡(生卒年不祥),字稚圭,東海丞(今蒼山縣)人.西漢大臣,官至丞相.家貧,當過僱工.少年勤學,"鑿壁偷光"的故事,成為家貧而苦讀的典故.能文學,善說《詩》.終成為經學家.

閱讀全文

與山東臨沂歷史名人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