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南庄鎮歷史名人

南庄鎮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04 10:58:57

『壹』 鄉寧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楊生輝 1914年4月出生,原籍吉縣中垛底帖村,現籍本縣城關人。年入黨,曾任吉縣農救會副主席,1939年12月任決死一縱隊五十七團保衛幹事,1942年在山西沁源縣忠義店戰斗中犧牲。
胡承武 1921年出生,,城關人。1942年參加革命,任二一三旅戰士。 1943年抗日戰爭中在臨汾戰斗中犧牲。
閻應傑 1918年出生,城關人。1943年任太岳軍區戰士,在沁源縣反擊日軍掃盪中犧牲。
張廷傑 1923年出生,城關人。1939年參加革命,任二一三旅連長,1945年在抗日戰爭中因公失足落水犧牲。
韓廷臣 又名韓老六,1900年9月6日生,城關人。1938年3月參加本縣人民抗日自衛隊,(後改為山西省工委政治保衛二支隊,二一三旅五十八團二營),1939年轉移到太岳軍區後,編為決死一縱隊,任五十七團戰士、班長、排長。1945年任五十七團機炮連排長時,在上黨戰役中犧牲於長治北關。
梁玉山 1922午出生,幸福灣人。1945年參加革命,任三縱隊直屬隊排長,共產黨員,1947年7月在廣東省陽山縣戰斗中犧牲。
韓文成 1919年出生,雲泰山村人。1947年參加八縱隊二十三旅,戰士,1947年12月在運城戰斗中犧牲。
閻永安 1909年出生,城關鎮西街人。1941年參加八縱隊二十三旅六十三團,戰士。1948年4月10日在臨汾東關戰斗中犧牲。
鄭德海 1908年出生,城關人。1947年參加四縱隊二十三旅,戰士。1948年6月在河南商水縣多庄戰斗中犧牲。
蘇海生 1915年出生,圪台頭村人。1947年參加八縱隊二十四旅七十一團,戰士。1948年7月在榆次縣南庄戰斗中犧牲。
閻德旺 1916年出生,城關人。1948年參加十三縱隊三十七旅,戰士。1948年7月在大常戰斗中犧牲。
王玉生 1928年出生,營里村人,共產黨員,任八縱隊二十四旅戰士。1948年10月在太原戰斗中犧牲。
賈欠元 1921年出生,緘關人。1947年參加四縱隊二十二旅,戰士。1948年11月在解放戰爭中犧牲。
李更銷 1930年出生,城關人,共產黨員。1948年6月參加十五縱隊六連,戰士。1948年11月在太原戰斗中犧牲。
楊海民 1929年出生,馱腰坡村人。1947年任四縱隊衛生員,1948年11月2日在楊庄戰斗中犧牲。
岳貴元 1914年出生,幸福灣村人。1948年任二十二旅六十四團八連通訊員。1948年12月30日在太原東山戰斗中犧牲。
劉根盛 1927年出生,富家原村人。1945年參加革命,戰士。1948年在淮海戰役中犧牲。
張協生 1930年出生,西廒村人。1947年參加豫西區四縱隊,戰士。1948年在淮海戰役中失蹤。
陳五子 1924年出生,東廒村人。1946年參加革命任八縱隊二十四旅七十一團排長,。共產黨員。1948年在太原戰斗中犧牲。
文明生 1927年出生,柳澗村人。1947年參加革命,任二十二旅六十六團五連戰士。1948年在解放戰爭中犧牲。
連水明 1923年出生,城關人。1947年參加二十二旅教導隊,戰士。1948年在解放晉東南戰斗中失蹤。
馮得利 1925年11月出生,城關人。1947年任十四軍四十一師一二一團副班長,1949年在運城戰役中犧牲。
袁森林 1928年出生,西廒村人。1947年參加四軍十師二十九團三連,戰士。1949年在西北作戰犧牲。
史振發 1927年出生,田家坡村人。1948年任一軍三師九團騎兵營班長。1949年10月在青海大通縣戰斗中犧牲。
王治安 1924年出生,馮家溝村人。1948年8月參加一八一師五四二團一營機炮連,戰士。1951年4月24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
潘牛娃 1931年出生,幸福灣村人。1949年參加二十二旅,戰士。1951年在解放太原時失蹤。
成維連 1930年出生,城關東街人。1949年任六O七團八連班長,1953年7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
曹國鎖 1929年出生,西庶村人。1947年任雲南麗江飛機廠炊事員。1954年在剿匪戰斗中犧牲。

『貳』 衡水有哪些歷史名人

1、孝文竇

孝文竇皇後(?—前135年),清河郡觀津縣(今河北省武邑縣)人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皇甫謐言,雲竇後名猗房。竇猗房是普通的農家女,平民出身。

漢惠帝時竇姬以家人子身份入宮伺候呂太後,後被賜予代王劉恆。劉恆即位後竇姬被立為皇後。景帝即位後尊其為皇太後。建元元年,漢武帝即位,尊其為太皇太後。

竇太後與漢文帝劉恆育有一女二男:長女館陶長公主劉嫖,長子漢景帝劉啟、少子梁孝王劉武。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後去世,與漢文帝合葬霸陵。

『叄』 歷史上姓齊的名人有哪些

1、齊桓公

齊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上古五霸之一,與晉文公並稱「齊桓晉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

齊桓公時代國力富庶強盛,當時的人們為更好的紀念太公望的美譽,傳承姜太公餐飲文化,並深得傳統歷史名吃「太公望紅燜雞」的精髓,把主料雞內雜與太公望膳食古方中的輔料,完美結合,創制出了「鹵煮雞雜」這道歷史名吃,至今依然傳承在日照市安氏一派。

2、齊萬年

齊萬年,西晉時氐族首領。生年不詳,去世於299年。元康七年(297年)正月,齊萬年屯駐梁山,擁有部眾七萬人。梁王司馬肜、夏侯駿派周處率領五千士兵攻打齊萬年。司馬肜、夏侯駿不聽周處的勸告,逼著他出發。

正月初四日,周處與盧播、解系在六陌(今陝西乾縣東)攻打齊萬年。周處軍隊的士兵們還沒有吃飯,司馬肜就催促命令他們馬上進攻,從早上一直戰斗到晚上,斬殺俘獲大批齊萬年軍。周處的軍隊因弓斷箭盡、沒有救兵,最終被齊萬年軍打敗,周處戰死。

3、 齊泰

齊泰,本名德,字尚禮,別號南塘。明太祖賜名泰,明南直隸溧水(現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人,明初著名官員。

齊泰為齊家山人,齊家山在今南京市高淳區滄溪長村埂與雙城交界處。舊府志及溧水縣志稱其為溧水洪蘭人,其實這也並非矛盾,高淳與溧水原為一縣,直到明弘治四年(1491年)才分開。齊家山在淳南門外十里,荒冢壘壘,歷來相傳為齊尚書故宅。

4、齊慎

齊慎, 字三企,號禮堂,新野縣新甸鋪鎮齊家人,從小習武,十六歲中武秀才。 清嘉慶元年,王聰兒領導的白蓮教義軍從湖北襄陽波及河南新野。

嘉慶十八年九月,滑縣木匠李文成領導農民起義,齊慎隨參贊大臣楊芳前往鎮壓,在道口、衛河等地交鋒13仗。後又參與鎮壓三才峽劉二和麻大旗起義軍,歷任西安、陝安兩鎮總兵。

道光元年,升任甘肅捉督。次年,西寧插賬番部騷擾黃河以北地區,齊慎率軍大敗番部,並將他們放回故地,使其安守游牧。

5、齊召南

齊召南(1703年-1768年),字次風,號瓊台,晚號息園。浙江天台人。清代地理學家。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完成最重要的作品《水道提綱》28卷。另著有《寶綸堂集古錄》、《寶綸堂文鈔詩鈔》、《齊太史移居集》、《瓊台集》、《歷代帝王年表》、《後漢公卿表》等。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齊召南完成有「清代水經」之稱的《水道提綱》著作,共28卷。包括全部國土,海,盛京諸水,京畿諸水,運河及山東諸水,黃河及青海、甘肅不入河諸水,入河巨川,淮河及入淮巨川,南運河,長江,入江巨川等。

『肆』 即墨的著名人物

王垓,字漢京。清順治己丑年(1649年)考中進士,授行人,掌傳詔、冊封等事宜。康熙二年(1663年),曾奉旨出使琉球,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並著有《使琉球記》,記載了其出使琉球的經過及琉球國的風土人情等。
周鴻圖(生卒年不詳),字子固,號昌齡,即墨人。著有《長四均哈揭錄》三卷。
黃嘉善(1549~1624),字惟尚,號梓山,明朝即墨城裡人。戍邊二十年,為捍衛北部邊疆作出了貢獻。著有《撫夏奏議》、《總督奏議》、《大司馬奏議》、《見山樓詩草》
周如砥(1550~1615),字季平,號礪齋,章嘉埠(屬段泊嵐鎮)人。1589年考中進士,授庶吉士檢討,後改任國子監祭酒。有著作《青黎館集》傳誦於世。
藍田(1477~1555),字玉甫,號北泉,即墨城人。著有《北泉文集》、《東歸倡和》、《白齋表話》等詩文集,被人們譽為「萬言倚馬才」。
楊良臣(1461~1528),字順卿,號南庄,即墨城裡人。著有《南庄遺詩》。
藍章(1453~1525),字文綉,即墨人。著有《大勞山人遺稿》、《八陣合變圖說》、《西巡錄》等。
王邦直(1513~1600),字子魚,號東溟,明代即墨人,漢諫大夫王吉的後裔。著有《律呂正聲》60卷。
呂讓(生卒年不詳),字克遜,即墨人。曾兩次奉詔出使安南(屬越南)。
張夢鯉(1533~1597), 字汝化,號龍池,明代即墨人。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中進士。歷任戶部主事,開封府知府,江西按察使,大理寺卿。著有《文綉閣詩草》。
徐萬且(生卒年不詳),西漢即墨人,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專家,《太初歷》製作人之一。
郭琇(1638—1715),字瑞甫,號華野,山東即墨郭家巷(屬即墨鎮)人。清朝康熙年間的清官。 薩頂頂:中國大陸女藝人,有蒙古血統,她的父母為山東人;外婆則是蒙古人。原名周鵬,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首屆通俗唱法本科。曾以《自己美》《咚巴拉》紅遍祖國南北。
毛寧:昵稱毛毛。中國著名男歌手,有內地情歌王子之稱。於1969年出生於沈陽,祖籍即墨。

『伍』 周文彬的人物簡介

周文彬((1911—1939年),湖南省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2月受命到文水縣,受文水縣抗日縣長顧永田委派到本縣南庄鎮組建游擊隊,發展抗日武裝。

『陸』 河滘村的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南庄鎮河滘村

河滘村最興盛時期,在三十年代初,即晚清和民國初年。其時有人口3500多人,3300畝耕地、魚塘,有繅絲廠三間,職工2000多人。日寇侵華後,因戰火連天使村民四處逃荒,耕地荒置,民不聊生,到解放前還剩下村民不足1500人,實際耕地面積不足1500畝。
1950年初,人民生活開始穩定,並成立農會開始土地改革工作,公田公地,並成立互助組,在1956年改名為合作社,1958年10月實行公社化,又成立集體飯堂,實行「日食三餐不用錢」,實行工資制,一組勞動力每月工資8元。後在1960年解散集體飯堂,1961年底體制下放,在隨後的十多年裡,農村生產始終停滯不前,到改革開放後才有大發展的機會。 河滘屬革命老區,開展過抗日游擊戰,在此建立了游擊基地,1945年5月,駐守河滘的隊員轉入地下活動,游擊隊員在抗日戰爭期間的主要任務是在這集結、休整、培訓游擊隊員,其時最多一夜間集結千多人。由此,涌現出一批革命者,如霍文、陳英、霍玉(女)、張屏(女)等。他們帶領游擊隊員,打擊「敵、偽、頑」勢力。為此,解放後人民政府將河滘沖口村劃為革命老區,不少原游擊隊員都前往此地視察參觀。
河滘在歷史上也出過一些名人,如潘光鄂,清朝嘉慶年間任廣東學聖(省科舉的主考官)。其孫潘顯桐,是清咸年間考中翰林,原祖居河滘登雲巷,後遷佛山公正路居住,所住的街巷定名為登雲里巷。
著名跌打醫師黎鐸,曾是廣州市四大名醫之一。1920年在廣州市創辦「黎鐸醫院」。1952年將醫院獻給人民政府,後改名為「廣州市荔灣醫院」。黎鐸曾任廣州市工會主席,曾率領廣州市工會代表團趕蘇聯莫斯科參加國際會議。1927年出資在家鄉興辦「天鎮小學」,任名譽校長,免費供子弟入讀,同時為鄉親免費治病。 麻陳荔枝曾是河滘的著名特產,其荔枝肉厚核細、清甜清爽口,用玉扣紙包肉而紙不濕,與增城掛綠可媲美。據一些老人回憶,麻陳荔枝的主人蒙翰臣的父親在美國檀香山經商時,曾與增城掛綠的主人是好友,回國後增城掛綠的主人,送了七棵荔枝樹種給蒙翰臣的父親栽種,其中六棵種在麻陳(地名),一棵種在獨松(地名),可惜抗戰期間,1941年因飢荒所迫,蒙翰臣將七棵成材的荔枝樹砍掉當柴,賣往石灣燒缸瓦換糧以充飢,一代名果就此湮沒。
河滘祠堂有悠久歷史,由於姓氏多,建祠堂也多。所建祠堂基本分為三類:一類是家祠,一類是公祠,另一類是家塾。
由於歷史原因,除蒙氏宗祠當作小學校址外,其餘大、小祠堂均被拆改成「蠶箔室」。
被毀的宗祠堂造工頗為精細,多仿照宮廷建築,多為「兩進」、「三進」,水磨清磚牆,白石基礎,洋木大門,兩邊有青雲巷,天階兩邊有走廊,木結構精細,瓦面有「鰲魚脊」,很有歷史文物價值。
河滘村中也有一些古老的房屋,上有鑊耳室內有浮雕壁畫,陳設古樸。現保存得較好的是橋南細橋街烏石一橫2號的陸群屋,東便大街五巷5號、7號的蒙乃光屋。
河滘村心坊「大街廠」對涌發現一對古墓,建於清代,是一座衣冠冢墓,建築相當講究,現保存較好。
河滘有棵數百年樹齡的木棉樹,五人才合抱樹身,樹高30多米,是河滘的一大標志性的高樹,因兩次遇雷擊而將主幹擊斷,去年村委會出資2000多元,搶救該樹,為其治理傷口。

『柒』 即墨名人

【放大 正常 縮小】 【雙擊滾屏】

即墨歷史名人介紹

藍 田

藍田(1477-1555),是明代即墨名賢之一。字玉甫,號北泉,他自幼聰穎,童輩無人能及。6歲時就日誦千言,並善詩對,8歲隨父入京城,其父藍章的好友翰林孫圭出以長對難之,藍田不待思索就念出奇絕的對句,對字極為確切,被稱為「小聖人」。9歲,侍郎程敏政以《梅花賦》為題試之,藍田揮筆立就。程嘆曰;「吾舉神童時,不能過此子!」當時凡見者,都贊許其為國器學仕。12歲,南直隸督學司馬亮(後為御史)屢次命藍田等人糊名考試,藍田均獲第一等。16歲中舉人,當時山東提學沈鍾奇懷疑藍田的才華,認為他這么年少,哪來的奇才,很可能是記誦舊作,因而,又再三復試才相信。批卷時高興地說:「不期即墨之鄉,而產藍田之玉!」47歲登進士,官授河南道監察御史。
藍田為官剛正敢言,曾在「廷議」中逆鱗強諫,連上七疏,結果觸怒皇帝,挨了「廷杖」幾乎喪生。但他沒有屈服,此後又先後彈劾了多個權貴,這些被彈劾的「豪貴」,對藍田恨之入骨,千方百計地進行報復打擊,他們羅織罪名,加害於藍田,使他遭貶罷歸,藍田回到即墨故里後,在自家後院築了一個名為「可止軒」的小書房,閉門讀書,絕口不言時事,後友人薦他出仕,他謝絕說;「我數十年老婦,何可與紅顏爭艷!」
藍田忠義厚道,仗義疏才。多次施恩與親朋好友。他文思敏捷,一生著述頗多。遺有《北泉文集》、《東歸倡和》、《白齋表話隨筆》、《續筆》等詩文集,被人們譽為「萬言倚馬才」。藍田著述的《北泉集》被收入《四庫全書》之中。
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藍田病逝於即墨故里。

黃 嘉 善

即墨「周、黃、藍、楊、郭」被稱為五大姓。其中,黃姓在明代的代表人物是黃嘉善。
黃嘉善,字惟尚,號梓山,明代即墨城裡(現新建村)人,生於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卒於天啟四年(1624年),終年76歲。(虛齡)。據「墓誌銘」等史料記載,他生而聰敏,並且端莊偉然,讀書過目能誦,試輒高等。萬曆四年,(1576年)中舉人。萬曆五年成進士。初授葉縣令,歷任大同知府、寧夏巡撫、陝西三邊總督等職。後累升至兵部尚書、柱國少保、贈太保、官極一品。
黃嘉善本是文職官員,但他文武兼備。治政,他造福一方;帶兵,他克敵制勝。他具有文官的儒雅,也具有武職的威略。
他剛踏仕途,就將葉縣治理一新。調離時,士民遮道泣留。為立生祠,升大同知府時,正逢撫臣汰贏兵過嚴,而引起兵變,官民不敢出門,引起滿城的恐怖和混亂。黃嘉善隻身單騎直奔營中,喻以利害。以大義說散噪兵。第二天,斬其首惡,迅速果斷地平息了這一事件,從此全郡帖然。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他自西秦引疾東歸,四十四年十月,召任兵部尚書,累辭不受。四十六年十月,後金功陷撫順,即赴任共議兵事。四十八年(亦稱泰昌元前),神宗(萬曆)、光宗(泰昌)兩位皇帝相繼殯天,兩受顧命於柩府,成為朝廷重臣。九月熹宗(天啟)即位,時值主少國疑,內憂外懼,危機交加,他兵柄一身,積日勞累,不安寢食,終於病不能支,再三請求回歸故里。黃嘉善故居座落在即墨城裡中山街中端北側,原臨街門樓懸匾曰:「清宮太保」。今稱此處為「黃家胡同」,還基本上保持著舊有風貌。回家後黃嘉善從此伏枕不問門外事,逾三年病逝。訃聞;熹宗皇帝輟一日視朝,賜祭九壇,外加一壇,造墳安葬,夫人江氏付之;贈太保,蔭一子,崇祀名宦,鄉賢。
或許受「長河落日」、「大漠孤煙」的陶冶,黃嘉善不善官場游戲,也不貪戀錢財,《感懷》詩充分地流露出他的這種品格:「十年奔走一飄蓬,可奈愁腸處處同。未解逢迎從宦拙,何嫌鄉里笑官群窮。……黃金閱世隨波里,白壁投入按劍中。雞肋而今頻自厭,已將心事屬冥鴻。」他的著述也比較多,除了《撫夏奏議》、《總督奏議》、《大司馬奏議》,還有《見山樓詩草》。

許 鋌

許鋌,號靜峰,河北武清人,萬曆六年隻身到即墨任縣令。在任職期間,跋涉全縣,勘察地理,訪問民情,他提出一系列切實有效的彌荒救民,通商文學的方略和措施,他在任共五年,做了許多事情。墾荒田,招流移,築堤壩,通商船,禁衙役,興學校等。即墨第一部縣志也是他親自主持編修的,他著有《即墨縣圖說》、《即墨志•序》等書籍。

楊 良 臣

楊良臣字舜卿,號南庄,是明宏治年間的舉人,即墨楊家的首發其祥者。舊《即墨縣志》傳其「勛績」雲:「初令太平,多惠政,再補黎城,值晉境多寇,良臣五年四撫之,一撫亂民於桑梓鎮,三撫陳遷及河南寇於潞之青羊山,皆以單騎入綏定數萬人,而解澤、汾二守被執者以歸,績尤著,世宗嘉其忠,賜薴絲白金,遷判太原,歿於官。」 楊良臣不僅具有如此沉靜威毅的大將風范,而且還頗有彬彬文采,《嶗山詩乘》收其詩五首,其詩如人如事,有一種軍旅邊關的悲慨之氣。

王 邦 直

王邦直(明代人,生卒年月不詳),字子魚,號東溟,即墨人,漢諫大夫王吉的後裔。王邦直幼時,天資聰穎,文思敏捷,明嘉靖年間,以歲貢出任鹽山(今屬河北省)縣丞。他為官耿直廉潔,任職期間,曾變賣祖產以補充開銷。後上疏嘉靖皇帝,陳述自己的政見,針對時弊,列舉十款,他的見解受到皇帝贊許,但也因此而遭忌妒,不久,被罷官返回故里。
王邦直回鄉後,於自己的院中築一小閣,自居其中,精心研究聲律。他廣泛收集我國歷代音樂著述,進行探索比較,歷時20年,足不出戶,終於編成《律呂正聲》60卷,書中對我國聲律學的發展歷史進行了考證和闡述,同時,對律呂相應等聲樂理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書中還收錄了伯牙學琴、武壬出師。海陽僧人等音樂故事,記有部分琴譜和民謠。該書援引浩繁,說理精闢。
明萬曆年間,翰林周如砥將該書收藏於國史館,清代編入《四庫全書》。

周 如 砥

周如砥(明代人,生卒年月不詳)。字季平,號礪齋。即墨縣章家埠(今屬瓦戈庄鄉)人。幼年喪父,其母也隨之「殉節」其伯父、伯母省吃儉用,供其讀書。1589年(明萬曆十七年)考中進士,授庶吉士檢討。後改任國子監祭酒、禮部右侍郎等職,鄉人慣稱其為「周祭酒」。在任職期間,他嚴於律己,禮賢下士,特別注意培養人才,獎掖後進。有「時天下士多出其門」之譽。他的文章在當時也頗負盛名,《山東通志》稱「如砥文章名天下」 。有著作《青黎館集》傳誦於世。
他年老歸里後,謝絕官場交往,但關心人民疾苦,常評議地方利弊,曾呈請皇帝減免百姓的額外賦稅。

黃 宗 昌

黃宗昌(明末清初人,生卒年月不詳)。字長倩,號鶴嶺,即墨城裡人。
1622年(明天啟二年),黃宗昌中壬戌科進士,授雄縣縣(今廣東省雄縣)令。當時,宦官魏忠賢的黨羽猖獗,黃宗昌到任後,立即將雄縣境內不法的閹黨一一正法。後調任清苑縣(今河北省清苑縣)令。這時,京城附近各縣的官吏,紛紛為魏忠賢建造生祠,獨黃宗昌轄制的清苑縣不建。崇禎時,黃宗昌官授御史,曾上疏彈劾魏中賢餘孽等人數罪。翌年,黃宗昌奉旨巡按湖廣,時岷王被校尉彭待聖和善化王的長子等殺死。參政龔承薦等不具實上履,遲遲未能結案。黃宗昌到任後,很快查明案情,懲辦了兇手,同時上疏彈劾龔承薦等玩忽職守罪。後來,黃宗昌受排擠被降職,隨即回鄉閑居。
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即墨遭清兵圍困,黃宗昌變賣家產作軍餉,率眾護城。交戰中,次子黃基被清兵射死,黃宗昌忍痛指揮士民繼續戰斗,即墨得以保全。
1644年,黃大夏、郭爾標等人倡眾起義,圍困即墨城,即墨縣令倉惶逃走。黃宗昌糾合即墨士紳進行抵抗,起義軍圍城40多天,城不能破。後來,黃宗昌派楊遇吉率20餘騎闖出城外,引來清兵,里外夾擊,起義軍遭鎮壓而失敗。
黃宗昌晚年,於嶗山修築玉蕊樓隱居,尋勝探奇,吟詩抒懷,著有《嶗山志》等文稿數十卷。

黃 培

黃培(1604-1669年),字孟堅,號封岳,山東即墨城裡(現新建村人)。其祖父黃嘉善,明萬曆年間兵部尚書,贈太保銜。黃培在明崇禎朝中為官17年,歷任錦衣衛指揮僉事,提督街道等職。極受明廷器重。清兵入北京後,黃培仍忠於前朝,不為清官並想以身殉國。先使其妻妾安氏自縊,護其母柩運回即墨安葬後,將子托其叔,一切就緒就想自殺。後經其叔黃宗癢開導,打消了殉節念頭,但仍蓄發留須,不著清服,表示蔑視滿清,在憂郁悲憤中度日。
順治九年(1635年),黃培姐夫宋繼澄來即墨,宋繼澄為明朝舉人,極有民族氣節和文采,他與黃、藍等諸姓結為詩社,飲酒賦詩,消遣歲月,懷明反清情緒時溢詩文。順治十八年(1662年)於七抗清起義爆發,黃培在道義和物資上給予大力支持。從順治元年至康熙元年,黃培共作詩280餘首,略加刪改,收錄266首,命名為《含章館詩集》(上卷)。康熙元年,刻版裝訂成冊,分贈親友,從而埋下禍根。
發生在清康熙年間的黃培文字獄一案,是歷時四年的清朝一大要案,清廷前後下過六道諭旨,牽動京、省、州、縣四級官府,涉連217人。堪稱清初中國北方最大的文字獄案。此案由於黃培極力為親友開脫,涉案人員均不同程度的給予免議或一定處罰,唯黃培因系明朝世宦,隱懷反抗本朝之心,刊刻逆書,已屬不法,違反當朝法令,大逆不敬,於康熙八年四月一日康熙皇帝授刑部轉發山東,在濟南對黃培執行絞刑。黃培臨刑從容作詩,笑談自若,自以為死得其所,時年虛齡66歲。

郭 琇

郭琇(1638-1715),字瑞卿,號華野,即墨城郭家巷(今屬即墨鎮)人。1670(清康熙九年中進士,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授吳江縣令。處事精明干練,善斷疑案;徵收田賦時實行「版串法」,以杜絕吏役舞弊自肥之風。在任七年,「治行為江南最」。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由江寧巡撫湯斌舉薦,升任江南道御史。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郭琇上《參河臣疏》,陳述河道總督靳輔在戶部尚書佛倫支持下治河措施不當,致使江南地區困於水患,百姓怨聲載道。由此,靳輔被罷官,佛倫被降職。郭琇升任僉都御史。接著,他又冒著丟官喪命的危險上《糾大臣疏》,彈劾「勢焰熏灼,輝赫萬里」的英武殿大學士明珠及余國柱等,揭發他們結黨營私,排陷異己,貪污受賄等罪行。致使明珠被罷官,余國柱等人被逐回籍。
郭琇由此受到康熙皇帝的器重,不久升任左都御史。次年,他又上《參近臣疏》,彈劾皇帝寵臣少詹事高士奇、原任右都御史王鴻緒和給事中何楷、修撰陳之龍編修王頊齡等植黨營私,以權謀私,徇情枉法,貪污自肥等罪。結果高士奇等一夥權臣被罷官。郭琇的三大疏引起「群黨側目,百端交構。」不久,便遭明珠余黨誣陷,被罷官回鄉。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皇帝南巡,郭琇到德州迎駕。康熙以郭琇為吳江縣令時,政績顯著,且有膽識,復起用為湖廣總督。郭琇到任後,極力整頓吏治,清除弊政,提出將黃州、武昌二府所征軍糧改為折色,以節省運費,減輕百姓負擔;減征江夏等13州縣田賦;豁免江夏、嘉魚、漢陽三縣有賦無田的田賦和清丈土地等建議。均得到皇帝贊賞,得以實行。湖廣百姓大受其益。1710年(清康熙四十年),郭琇曾多次以病請求辭官。康熙以「思一人代之不可得」為由予以拒絕。翌年,郭琇因具保苗民起義情況不實,遭權臣借機排斥,被罷官。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病故於即墨。他在《清史稿》上有正傳,是唯一收入今之《辭海》上的一位即墨人物。

李 毓 昌

李毓昌(1771-1808),字皋言,號榮軒,即墨縣城西閣里人,1808年(清嘉慶十三年)中戊辰科進士,以即用知縣分發江蘇候補。
是年,黃淮泛濫,江蘇淮安一帶洪水成災,清朝廷發放賑銀救濟災民,李毓昌等10人受兩江總督鐵保委派赴山陽縣查賑。山陽知縣王伸漢貪污賑銀,中飽私囊,恐事情敗露,便對前來查賑的官員一一賄賂。被派去山陽查賑的其他九名官員均接受賄賂,沆瀣一氣,知情不舉。唯李毓昌拒受賄賂,謝絕王伸漢為其安排的館舍,獨住於善緣庵。
古歷九月二十九日,李毓昌帶領僕役親赴農村,深入民宅逐戶查核人口及領取賑銀數目,登記造冊,與原山陽縣所報之放賑名冊逐一核對,至十月底即查完兩個鄉,李毓昌掌握了王伸漢虛報戶口、剋扣賑銀的實據後,隨即寫好稟貼,准備上報淮安知府。王伸漢探知李毓昌即將揭發其貪污罪行的消息後,大為驚恐,急忙修書將李毓昌請回縣署,設宴款待。席間,王伸漢對他誘之以利,殷勤地說:「君初入仕途,不知此中關竊耳。慕虛名而失實惠,竊為君不取也!」 李毓昌正色回答:「我非不欲得實惠,顧不忍向垂斃之飢民奪口食耳!此事任君自為之,弟實不敢自污以欺天也!然我將聞之上台。」說完,拂袖而去。王伸漢見李毓昌不為金錢所動,便與親信包祥計議,決心將李毓昌置於死地,以達滅口之目的。王伸漢首先派包祥將李毓昌的三個僕人李祥、顧祥、馬連升買通,應允事成之後酬以白銀500兩,然後親往善緣庵邀請李毓昌去縣署赴宴。李毓昌對王伸漢雖十分厭惡,但礙於情面,只得同往。王伸漢心懷鬼胎,假意殷勤勸酒,致李毓昌帶醉而歸。深夜,酒醒口渴,李祥便將事先准備好的毒葯投入茶水中,奉給主人,李毓昌喝下茶水後,不一會便高喊腹痛,神色驟變,口吐鮮血。李祥等三人遂即用絲帶緊勒其咽喉,登時氣絕。隨後,三人又將李毓昌的屍體懸掛於屋樑上,偽造自縊身死現場,時為清嘉慶三年十一月七日。事後,王伸漢從李毓昌的衣物中搜出揭發其貪污行徑的稟貼,並買通淮安知府王轂,以自縊身亡定案,著其親屬迎柩回故里發喪。
翌年春,李毓昌妻林氏在檢點丈夫遺物時,發現帶有污血的衣服稟貼殘稿一頁,稿中有「山陽冒賑,以利啖毓昌,毓昌不敢受,恐上負天子」等語,遂對李毓昌之死因產生懷疑,由此開棺檢驗,發現死者有明顯中毒跡象,毓昌叔李泰清遂赴北京都察院告狀。此案經嘉慶皇帝親自批示,於1809年7月16日(清嘉慶十四年)將謀殺之主犯王伸漢、王轂、包祥、李祥、顧祥、馬連升等處決,兩江總督鐵保、江蘇巡撫汪日章等被革職流放,與此案有關的官吏亦受到懲處,清嘉慶皇帝親制《憫忠詩》30韻,刻石於李毓昌的墓前,冤案得以昭雪。

『捌』 象山的歷史名人 名勝古跡 地理位置

來象山縣居長三角地源區南緣、浙江省中部沿海,位於象山港與三門灣之間,三面環海,兩港相擁。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立縣,因縣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全縣由象山半島東部和沿 象山海656個島礁組成,陸域面積138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61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25公里,素有「東方不老島、海山仙子國」和天然氧吧之美譽。北部象山港為著名深水良港,南部石浦港是國家級中心漁港和二類開放口岸。全縣轄10鎮5鄉3街道,總人口53.7萬。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23.9平方公里,人口20.7萬人。
旅遊景點:4A級國家旅遊度假區松蘭山休閑度假區、中國漁村和石浦漁港古城以及象山影視城
名人:元曲名家湯式、詩僧梵琦、柯受良、一代鴻儒、國學大師陳漢章、「東南一學者」姜炳璋、「國史院編修」俞述祖、「禮部侍郎」俞士吉、「刑部尚書」錢唐、「一代名士」倪象占、「浙東十四子」邵景堯、「著名政治家」楊王休

『玖』 尤溪縣的名人

林積(?~1091)常平鄉進溪里白泉村(今新陽鎮中心村)人。宋慶歷六年(1046)進士,是尤溪縣有史記載的第一個進士。
朱熹(1130~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上饒市轄),生於尤溪縣,南宋最著名的理學家。
詹榮(1500~1551年)四十九都高士村石龜厝(新陽鎮高士村)人。擅長書法,尤精篆書。明朝靖邊將領。
盧興邦(1880~1945年)生於尤溪縣六都朱源里農家。國民革命軍獨立師長。
羅駿(1896~1985年),字鈺光,尤溪縣城關鎮建設東街人。民國5年,就讀於日本東京大學,並參加中華革命黨。
林松青(1920~1948年)雲源鄉上雲(今聯合鄉連雲村)人。革命烈士。
林正恩(1921~1948年),今聯合鄉連雲村人。革命烈士。
羅春俤(1925~1990年),女,尤溪縣梅仙鎮謝坑村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阮傳成(1933~2003年),1933年8月27日出生於泉州市鯉中區,全國綠化勞動模範。
李記中(1933~1996年),1933年11月10日出生於尤溪中仙華仙村農民家庭,原尤溪縣農業局副局長。
關合義(1921~1995年),1921年8月16日出生於平順縣陽高鄉南庄村,享受廳局級待遇離休。
吳龍駿(1927~1987年),1927年7月出生在尤溪縣管前鎮鴨墓村。
楊忠意(1933~1999年),1933年9月出生,尤溪縣洋中鎮後樓村人,曾任中共尤溪縣委第一書記。

『拾』 從古至今,德安有哪些名人古跡

一、目前江西九江德安縣籍較知名的古今人物主要有三位:

1、袁隆平
1930年9月1日生於北平(今北京),漢族,江西省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在居住在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雜交水稻研究創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當代神農」、「米神」等。

2、李安
1954年10月23日生於台灣,祖籍江西德安,碩士。是一位享譽世界影壇的著名導演,曾擔任第6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獲得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等8個獎項的提名,《喜宴》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
《卧虎藏龍》榮獲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成為迄今唯一一部獲此殊榮的華語電影,且被《時代周刊》評為2000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2006年憑借電影《斷背山》榮獲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也是目前唯一華人導演獲此殊榮。李安為華人影壇做出了極大貢獻,架起了東西方文化的溝通橋梁。

3、呂燕
1981年10月19日出生 江西德安人 著名的模特,1999年正式進入時尚圈,被造型師李東田和攝影師馮海發現並為她造型,拍攝各大時尚雜志封面。
之後應邀前往巴黎發展模特事業,代表中國參加世界超級模特大賽並獲亞軍。先後簽約巴黎、紐約、米蘭、日本多家國際模特經紀公司。在獲得榮譽的同時也因為她的相貌而成為模特界頗受爭議的人物。

二、德安的名勝古跡:
當屬「德安八景」最為有名。
此外還有義峰山公園、德安書畫院、雁家湖植物園等名景。

1、南庄耕叟
位於德安縣城南九仙嶺腳下的桂林村。

2、蒲塘落雁
在德安縣城的南端約半里許,有個蒙上了美麗而神奇色彩的水塘,這就是德安人民歷代相傳的蒲塘。

3、烏石清泉
傳說源於出縣城北門沿博陽河而上約8華里,有東西兩岩相對如門,相傳神禹所開,色黑而質硬,故有「烏石門」之稱。

4、 陽居仙跡
景緻座落在德安縣城正南約七里處,人稱「九仙嶺」,也叫「陽居山

5、義峰聳翠
座落在德安縣城西的義峰山上,這里松柏掩映,綠草如茵,為天然翡翠屏風

6、金帶河流
金帶河流邊,修建了一座乾壽宮道觀。位於現在德安縣寶塔鄉梅橋村。

7、釣台漁唱
座落在德安縣城以南的「牛角灣」。它是一道狀如「C」字的河灣,在河灣的內側,有一條小溪連著池潭,潭深莫測,潭內多魚。

8、湴塘曉鍾
座落於城區金帶河畔,義峰山腳下。

閱讀全文

與南庄鎮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