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福建的歷史名人故事

福建的歷史名人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4 10:15:17

① 福建有哪些名人並簡單說一說他的事跡

福建有哪些名人
我來答
熱心網友
2018-11-29
林徽因:原名徽音,1904年出生於福建閩侯。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參與國徽設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庄,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餘杭縣令、曉峰鹽鹼、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漢族,建陽(今屬福建南平)人,與理學大師朱熹同鄉,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縣,唐相宋璟後人,生於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醫學家,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於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鑒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朱熹十九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准。

② 福建有哪些名人

  1. 林徽因:原名徽音,1904年出生於福建閩侯。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參與國徽設計,改造傳統景泰藍,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為民族及國家作出莫大的貢獻。


③ 誰知道福建有那些歷史名人和事跡

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回《兩個家答庭》,此後,相繼發表《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後結集《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你們都不知道什麼情況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怎麼樣?我要睡覺啊,我就覺得這個世界你不懂啊啊啊吧

④ 福建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這個問題如果去網上找肯定能找到很多答案,但是那樣就沒多大意義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福建,我不敢說比誰更了解福建,但畢竟從小耳濡目染,對福建歷史上出過的名人還是有一點點了解的。在此,我就按朝代順序外加一點對他們的認識,來介紹一些我所聽聞過的福建名人(含福建籍)。

林則徐之後的近代名人有很多,在此只列舉幾位不一一介紹了:嚴復、冰心、林徽因、林覺民、侯德榜、陳景潤、葉飛、劉亞樓等,這些都是出現在歷史書中的人物。

⑤ 我是福建省的,家鄉偉人的歷史事跡有哪些呢、

(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號晦翁,雲谷老人,別號紫陽.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影響最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在中國歷史上,遠古有孔子,近古有朱熹,朱熹的理學思想對東亞乃至西方國家的思想文化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是一位享譽世界的,文化偉人.

楊時 (1053-1135)大武夷南平人. 是北宋著名理學家,號龜山,曾受業於程灝、程頤兄弟,最早把二程理學傳入福建,開創理學的「道南系」。楊時之後,有

、朱熹相繼承傳。至朱熹時,發展為與「濂學」、「洛學」、「關學」並稱的「
」。

(1053-1123)大武夷
市麻沙鎮長坪村人,是宋代卓越的理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學家。1083進士,精於吏事,政績顯著。歷官太學博士、教授、
、知州等職。1072,游酢赴河南洛陽,師從理學家
、程頤,為程門四大弟子之一。1093年,游酢、楊時冒著大風雪來到程家,正好程頤在打旽,游定夫與楊時不敢打擾程夫子,只得畢恭畢敬站在旁邊守候,等程夫子醒來時,門外積雪已一尺厚了,這是「程門立雪」的故事,千古流傳,成為尊師重道之佳話。游酢九世孫游以正於元代在村裡建「御史游定夫祠」。著作有《易說》、《中庸義》、《論語雜解》、《孟子雜解》

李侗(1093~1163),字願中,世稱延平先生,劍浦(今福建大武夷)人。從羅公彥學。既而退居山田,謝絕世故餘四十年。高宗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五四),朱熹受業於門。三十二年,又迎謁於建安。孝宗隆興元年卒,年七十一,謚文靖。有《延平問答》及《語錄》行世。清
輯《延平先生文集》四卷,收於《正誼堂全書》。事見《晦庵集》卷九七《延平先生李公行狀》、《文定集》卷二二《延平李先生墓誌銘》、清毛念恃《延平四先生年譜》,
卷四二八有傳。

(1135~1198),字季通,學者稱西山先生,南宋理學家、易學家,
建陽(今屬福建大武夷)人。發子。孝宗乾道間從朱熹學,熹扣其學,以為不當在弟子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尤袤、楊萬里薦於朝,以病辭。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
專政,開偽學之禁。二年,以布衣謫道州。四年,卒於貶所,年六十四。有《律呂新書》等,明蔡有鵾《蔡氏九儒書》輯其詩文為《西山公集》一卷。事見《雲庄劉文簡公文集》卷一一《西山先生蔡公墓銘》、《杜清獻集》卷一九《蔡元定傳》,《宋史》卷四三四、
卷六二有傳。

劉勉之(1092——1149年),字致中,號草堂,時稱聘君,學界稱之為白水先生。南宋理學家、教育家。五夫白水(今屬武夷山上梅鄉)人。以鄉貢入太學。當時
嚴禁元佑書,伊洛之學不傳。劉勉之和
秘藏和傳抄程氏之書,並潛心研讀,後來辭離太學,拜理學家楊時為師,築草堂於故鄉,耕耘自給,淡泊功名,與胡憲、劉子軍講學論道,研究理學.

(1074-1138) 北宋理學家。字康侯,
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父。入太學,以
、靳裁之為師,明經史大義,紹聖四年進士,為太學博士。

羅從彥(1072-1135),字仲素,學者稱豫章先生,羅源(今屬福建)人。我國宋代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始從楊時學。朱熹謂楊時「倡道東南,士之游其門者甚眾,然潛思力行,
詣極如仲素,一人而已。」

廖德明(生卒不詳),理學家.字子晦,別號槎溪先生
人。他少時攻讀宋學者楊時的理學著作,後隨朱熹學習。宋乾道五年(1169)中進士,出任
知縣。

劉子羽(1096-1146),字彥修。建州崇安(今福建
)五夫里(今
)府前村人。秉賦剛毅。10歲精通經史。11歲隨父親、北宋名將劉韋過軍旅生活。戰亂頻仍,他棄文習武,「盛暑嚴寒,必清晨著單衫,入教坊學射矢三百。」青年時代就通曉韜略,武藝超群。

⑥ 福建歷史名人的主要事例

林則徐(1785年-1850年),字元撫,又字少穆、石磷,溢號文忠。早年家境貧寒,受過良內好的教育容。嘉慶十六年賜進士。在為官40年中,他經世自勵,廉潔奉公;又重視水利事業,救災賑民。他最大的功績是領導了中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指揮了抗英斗爭,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尊嚴,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愛國者。同時,他編譯《四洲志》等外文書籍、資料,開創了中國近代學習和研究西方的風氣,是中國近代維新思想的先驅。
嚴復(1853-1921),小名體乾,初名傳初,後改名宗興,字又陵,再改名復,字幾道,生於1853年福州侯官(今福州)的一個中醫家庭。
嚴復為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提供了理論武器,滿足了當時中國人尋找趔,振興祖國的迫切要求,他打開了知識分子的眼界,用時人熟悉的筆調介紹了西方近代的思想。使人們知道世界上還有外國的「孔孟」。梁啟超說:「西洋留學生與本國思想界發生影響者,(嚴)復其首也。」蔡元培更把他推為中國介紹西洋哲學的第一人。

⑦ 泉州的歷史人物故事

鄭成功,原名森、抄幼名福松,襲字大木,號明儼,南安石井人,明天啟四年(1624)七月十四日生於日本平戶市千里濱。父鄭芝龍,母日本長崎平戶市田川氏女。明崇禎三年(1603),成功7歲,自日本回安平(今晉江安海鎮)求學,取名森。成功11歲時曾依塾師「灑掃應對進退」為題作文,寫下「湯武之徵誅,一灑掃也;堯舜之揖讓,一進退也」的驚人之句作應對,其後苦讀經史兵法,習練劍術騎射,15歲考中廩生,21歲入南京國子監,拜名儒錢謙益為師,師為取字大木。

⑧ 福建出了哪些歷史名人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號晦翁,雲谷老人,別號紫陽.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影響最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在中國歷史上,遠古有孔子,近古有朱熹,朱熹的理學思想對東亞乃至西方國家的思想文化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是一位享譽世界的,文化偉人.

楊時 (1053-1135)大武夷南平人. 是北宋著名理學家,號龜山,曾受業於程灝、程頤兄弟,最早把二程理學傳入福建,開創理學的「道南系」。楊時之後,有羅從彥、李侗、朱熹相繼承傳。至朱熹時,發展為與「濂學」、「洛學」、「關學」並稱的「閩學」。

游酢(1053-1123)大武夷建陽市麻沙鎮長坪村人,是宋代卓越的理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學家。1083進士,精於吏事,政績顯著。歷官太學博士、教授、監察御史、知州等職。1072,游酢赴河南洛陽,師從理學家程顥、程頤,為程門四大弟子之一。1093年,游酢、楊時冒著大風雪來到程家,正好程頤在打旽,游定夫與楊時不敢打擾程夫子,只得畢恭畢敬站在旁邊守候,等程夫子醒來時,門外積雪已一尺厚了,這是「程門立雪」的故事,千古流傳,成為尊師重道之佳話。游酢九世孫游以正於元代在村裡建「御史游定夫祠」。著作有《易說》、《中庸義》、《論語雜解》、《孟子雜解》

李侗(1093~1163),字願中,世稱延平先生,劍浦(今福建大武夷)人。從羅公彥學。既而退居山田,謝絕世故餘四十年。高宗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五四),朱熹受業於門。三十二年,又迎謁於建安。孝宗隆興元年卒,年七十一,謚文靖。有《延平問答》及《語錄》行世。清張伯行輯《延平先生文集》四卷,收於《正誼堂全書》。事見《晦庵集》卷九七《延平先生李公行狀》、《文定集》卷二二《延平李先生墓誌銘》、清毛念恃《延平四先生年譜》,《宋史》卷四二八有傳。

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學者稱西山先生,南宋理學家、易學家,建州建陽(今屬福建大武夷)人。發子。孝宗乾道間從朱熹學,熹扣其學,以為不當在弟子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尤袤、楊萬里薦於朝,以病辭。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韓侂胄專政,開偽學之禁。二年,以布衣謫道州。四年,卒於貶所,年六十四。有《律呂新書》等,明蔡有鵾《蔡氏九儒書》輯其詩文為《西山公集》一卷。事見《雲庄劉文簡公文集》卷一一《西山先生蔡公墓銘》、《杜清獻集》卷一九《蔡元定傳》,《宋史》卷四三四、《宋元學案》卷六二有傳。

劉勉之(1092——1149年),字致中,號草堂,時稱聘君,學界稱之為白水先生。南宋理學家、教育家。五夫白水(今屬武夷山上梅鄉)人。以鄉貢入太學。當時蔡京嚴禁元佑書,伊洛之學不傳。劉勉之和胡憲秘藏和傳抄程氏之書,並潛心研讀,後來辭離太學,拜理學家楊時為師,築草堂於故鄉,耕耘自給,淡泊功名,與胡憲、劉子軍講學論道,研究理學.

胡安國(1074-1138) 北宋理學家。字康侯,建寧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胡寅父。入太學,以朱長文、靳裁之為師,明經史大義,紹聖四年進士,為太學博士。

羅從彥(1072-1135),字仲素,學者稱豫章先生,羅源(今屬福建)人。我國宋代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始從楊時學。朱熹謂楊時「倡道東南,士之游其門者甚眾,然潛思力行,任重詣極如仲素,一人而已。」

廖德明(生卒不詳),理學家.字子晦,別號槎溪先生順昌縣人。他少時攻讀宋學者楊時的理學著作,後隨朱熹學習。宋乾道五年(1169)中進士,出任莆田知縣。

劉子羽(1096-1146),字彥修。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里(今五夫鎮)府前村人。秉賦剛毅。10歲精通經史。11歲隨父親、北宋名將劉韋過軍旅生活。戰亂頻仍,他棄文習武,「盛暑嚴寒,必清晨著單衫,入教坊學射矢三百。」青年時代就通曉韜略,武藝超群。

⑨ 福建古代名人的故事

晚唐的頹廢糜爛,正是盛唐開花結果許久以後的爛熟。那是一個輕飄的年代,李商隱寫著他的愛情詩——《無題》,寫著蝴蝶,他自己就是那五彩輕盈的蝴蝶。那是一個虛無的年代,杜牧身在亂世,心懷天下興亡,寫著詠史詩傷今懷古,抑鬱悲涼。那是一個絕望的年代,賈島困在禪房,三年寫著兩句詩,把痛苦咿咿呀呀地隱藏在他的苦吟詩里。

賈島、杜牧、李商隱死時,黃滔分別是三歲、十二歲、十八歲。唐王朝還有幾十年的歲月,但是真正的唐朝在士人的內心已經結束了。唐亡後六年,黃滔死了。黃滔就生活在那樣的年代。在一個無法承受的年代,他用文學作為自己的眼睛,去記錄年代。

公元840年,黃滔出生於福建莆田城東。他的家境窮困,曾在詩里說,如果有水田十畝,他早就歸隱鄉村了。在莆田廣化寺靈岩精舍東峰書堂,黃滔苦讀十年。這十年,在寒窗邊,黃滔是否想起近百年前的林藻林蘊兄弟和歐陽詹?這十年,廣化寺靈岩精舍必定深深影響了黃滔的精神世界。要不歐陽詹為何對這里那樣魂牽夢繞,一定要在臨死前囑咐友人將自己靈柩從長安運回這里。

黃滔的哥哥黃璞也深深影響了他。黃璞是唐昭宗大順年間進士,官至崇文館校書郎。黃璞是個飽學有德的人。他在亂世無法兼濟天下,做官不久就回到莆田隱居。黃巢起義軍進入福建時,黃巢敬仰黃璞的為人,下令屬下不可侵犯他的草屋。

晚唐時代,藩鎮割據,宦官擅權,朋黨紛爭,朝政腐敗,民不聊生。科舉考試被昏庸之人把持,像黃璞這種有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很難取得功名。黃璞多次參加鄉試,卻屢試不第。「易生惟白發,難立是浮名。」三十三歲了,黃璞才在鄉試中考中。他已經等不及了,立即前往長安參加進士考試。

在長安,他等了二十三年。「二紀飄零,三朝困辱」,唐昭宗乾寧二年(895),黃璞考中進士,離歐陽詹中進士一百零三年。這時黃璞已經五十六歲。又過了四年,黃璞才得了個清閑無所作為的官職——「四門博士」。

光化三年(900),昭宗被宦官劉季述幽禁,長安大亂。一年後,他憤然離開長安返回福建。在福建,他得到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的重用,出任監察御史里行、威武軍節度推官,得以施展自己平生的抱負。黃滔頗有政治見識,又直言不諱。他勸王審知勤政、節儉、愛民,開辟海港,招徠海外貿易,禮遇中原流亡名士,興辦學校,傳播文化,安定社會秩序。他還勸王審知「寧為開門節度,不作關門天子」。王審知採納了黃滔這些意見,保持了福建的安定繁榮。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了。一年後,黃滔離開福州回莆田定居。公元911年,72歲的黃滔病逝,有《黃御史集》十五卷傳世。

黃滔一生在六十歲前一直不得志。他家境寒貧,生活艱辛,「萊腸終日掇,霜鬢度年秋」,「還愁把部酒,雙淚污杯中」。他所處的境地,使他的思想感情接近中下層人民,接觸到豐富的社會生活,看到較多的人民疾苦,在文學創作上很自然地繼承了我國古代自《詩經》以來的關懷現實的精神。

他的詩文在一定程度上記錄了晚唐的凄涼景況。在長安期間,他多次離京外游,目睹戰亂的中原,田園荒廢、民不聊生。「大國乒戈日」就是「故鄉飢饉年。」太原節度使李克用兵長安,民眾再次逃亡,剛結婚的夫婦被迫分離,黃滔在《河梁》中寫道:「五原人走馬,昨夜到京師。綉戶新夫婦,河梁生別離。隴花開不艷,羌笛靜猶悲。惆悵良哉輔,鏘鏘立鳳池。」

黃滔留下許多名句,意境醇美,感情真摯。如「青山寒帶雨,古木夜啼猿」,簡單幾個字寫出一個凄清空明的境界。「一聲初觸夢,半白已侵頭」,歲月在頭發上老去,夢想依舊遙遠,不可觸摸。「鳥帶夕陽投遠樹,人沖臘雪往邊沙」,鳥兒可以回家了,可是人卻要在臘雪中前往邊地。後人評他的詩為「清醇豐潤」。南宋詩人楊萬里說:「詩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而御史公之詩尤奇。」

黃滔的散文內容龐雜,形式多樣,主要有三類。第一類為書信、序跋、祭文等。黃滔的書信類作品有《與羅隱郎中書》、《與楊狀頭書》、《與王雄書》、《答陳石番隱論詩書》等,在書信中他表達了自己的政治見解和文學主張。黃滔的祭文,有部分是代閩王所寫,如《祭錢塘秦國太夫人》、《祭南海南平王》等,為所死者歌功頌德,用辭典雅。還有的祭文為好友所作,如《祭崔補闕》是為當時入福建的中原名士崔道融做的,文中佳句很多,如「閩中三月,煙光秀絕。脂轄赴闕,鯤鳳嘈贊,其猶南清魂斷,北梁涕咽」。

第二類是關於當時佛教興盛的記載。代表作有《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丈六金身碑》等。《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對當時泉州開元寺的盛況進行了全面描述,關於開元寺來歷作的記載為後人研究開元寺提供了寶貴資料。《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詳細介紹此塔建造的經過和緣由,文中涉及當時福州許多佛教史實,是一篇研究福建佛教的重要史料。《丈六金身碑》記載了王審知的崇佛情況以及王審知鑄造佛像的規模。

第三類是雜文。此類文章短小精練,貼近社會現實,影響最大。如《巫比》通過層層設問和問答,指出世人愛聽信巫言而不愛聽直言的危害,悲痛如果國家信用忠直的人就不會有禍亂了。《吳楚二醫》用治病比喻治國,並以殷秦亡國教訓來提醒統治者在選用治國人才時,要全面考察德行。

晚唐時期,出現了很多不為參加考試而寫的律賦,這些賦描寫社會千態,抒發人生百感,記錄了晚唐士人的心態和社會人生。黃滔有22篇賦被收進《全唐文》卷八二二。黃滔的賦對工精巧,情感豐富。《送君南浦》開頭寫道:「南浦風煙,傷心渺然,春山歷歷,春草綿綿,那堪送行客。」為送行的場面鋪墊了一種傷離別的氛圍。《陳皇後因賦復寵賦》中雲:「瓊樓寂寂,空高於明月和風;瑤草凄凄,莫輾於金輿玉輅」,給人一種悲涼之感。

借賦寄志,表達對人生的看法,是黃滔賦的一大特色。如《秋色賦》開篇道:「白帝承乾,乾坤悄然,潘岳乃驚素發。感流年,抽采筆,疊花箋,驅走群言,寫抑鬱之懷矣。」黃滔的賦常以歷史諷刺當下,《館娃宮賦》最為著名。

此賦開頭就給人一種歷史滄桑之感:「吳王歿地兮,吳國蕪城;故宮莫問兮故事難名。門外已飛其玉弩,座中才委其金觥。舞榭歌台,朝為宮而暮為沼;英風霸業,古人失而今人驚。」吳王殺忠臣,迷美色,揮霍無度,:「吳王乃波伍相,輦西施。珠翠簇來,居玉堂而澒洞;笙簧擁出,登綺席而逶迤。觸物窮奢,含情愈惑。」終於招致滅國,國破兵敗後吳宮破落凄涼:「往日層構,茲辰古壕,香徑而同歸寂寂,稽山而杳自高高。遺堵塵空,幾踐群游之鹿;滄洲月在,寧銷怨濁之濤?已而西日匆匆,東波浩浩。松楸而駢作荒隧,車馬而輾通長道。」《館娃宮賦》通過吳宮繁華與破敗的對比,抒發對吳宮興廢的感嘆,告誡統治者要以吳王夫差的失敗教訓為鑒。

黃滔在福建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當時人稱為「閩中文章初祖」,是福建的文壇盟主。黃滔的文學成就是傑出的,他的詩文賦代表了晚唐時期福建的文學水平,為推動福建文化的繁榮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⑩ 福建的名人事跡

福建愛國名人
愛國精神,古今共仰,中外同倡,而其表現各隨時地而異。福建多出愛國志士:有如騶無諸、王審知之開疆拓土,傾心向化;有如李綱、陳文龍之抗敵衛民,為國前驅;有如張元干、鄭思肖之激昂悲壯,翰墨寄慨……等等等等。而本書中記述品評未必全部精當,而傳主事跡無疑感人至深。舉例雖百不及一,但見微如著,以小喻大,足可教育今人與後人,華夏一體,自古愛國精神不滅,惠民傳統不墜!讓我們向革命烈士致敬!
1、陳文杞 1904年出生,福建莆田人,黃埔五期,抗日戰爭時任第一戰區八十軍新編二十七師少將參謀長,在1941年五月九日陝西台寨犧牲。
2、王鴻章是建陽縣(今建湖縣)一區湖豐鄉陳圩村人,1898年生。他父親王文茂讀過幾年私塾,後因家貧輟學在家種田。王鴻章在他父親親切的教誨薰陶下,懂得做人的道理與熱愛家鄉和熱愛祖國。 1940年10月10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八路軍和 新四軍在東台縣白駒獅子口勝利會師後,解放了鹽阜地區,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據地,團結各階層人民抗日救國。各縣區都組織了地方武裝,鄉村建立民兵隊伍組織模範班。建陽縣一區區委任命王鴻章為湖豐鄉民兵中隊長。他為了擴大民兵隊伍,首先動員大兒子王傳志、媳婦祁東寶、二兒子王傳中、三兒子王傳愛、侄兒王傳樹、王傳亮、王傳如等參加民兵隊伍。另外還有十多名青年亦被動員參加民兵組織。21名戰士中,王氏家族幾乎佔了一半。因而有「王家將父子兵」的美譽。

閱讀全文

與福建的歷史名人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