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廣西歷史名人劉永福

廣西歷史名人劉永福

發布時間:2021-03-04 09:17:41

Ⅰ 廣西有哪些名人

前言:

廣西歷史悠久,淵源流長,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無論是古代歷史、近代歷史、還是現代歷史,都涌現出了無數的能人名士。他們有的有著經世之才,令國家強盛,百姓安樂;有的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有的能征善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一·古代歷史:

1.譯吁宋:

(1)先秦時期,今廣西屬於嶺南百越地區,存在著西甌(西越)、駱越這兩個百越分支部族。而且西甌(西越)、駱越都曾建立起國家,其中駱越國的國都位於今南寧市武鳴區,西甌國(西越國)的國都位於今玉林市興業縣賣酒鎮。

(2)而譯吁宋正是西甌國(西越國)的國君,《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中記載:'蠻夷中,西有西甌,眾半公式,南面稱王”。因此在歷史上,譯吁宋又稱為“南面王”。譯吁宋的著名,在於他是秦始皇南征嶺南百越的堅決抵抗者。

(3)秦始皇以屠睢為主帥,發兵五十萬南征百越。秦軍主力在西甌國(西越國)遭到了譯吁宋組織的聯軍英勇抵抗,屠睢和譯吁宋都先後戰死。可以說,秦始皇南征嶺南百越,是 秦始皇統一中國戰爭中最艱難最激烈的一仗。

2.儂智高:

(1)儂智高,是北宋時期廣南西路(即今廣西)的傳奇人物。儂智高本是北宋廣南西路邕州(州治今南寧)下屬廣源州(位於今廣西越南邊境一帶),的壯族首領。其父儂存福,曾任職官居“邕州衛”。 (2)儂智高之所以被稱為廣西歷史上的創奇人物,是因為他曾先後三次建立國家:

第一次,儂智高與父親儂存福反抗交趾的侵擾掠奪,建立起長生國。父親儂存福稱“昭聖皇帝”,兒子儂智高稱“南衙王”。後被交趾攻滅,儂智高的父親儂存福被殺害於交趾都城升龍府;

第二次,儂智高為了給父親儂存福報仇,建立起第二個國家大歷國。儂智高再次被交趾打敗,而且也和父親一樣被抓拿到交趾都城升龍府。幸運的是,儂智高並沒有被殺死,而是神奇的被交趾王李德政放了回來。

第三次,不甘於失敗的儂智高第三次建立起了國家“南天國”,又稱“大南國”,儂智高這次稱“仁惠皇帝”。勢力范圍最鼎盛時曾橫跨廣南西路(今廣西)、廣南東路(今廣東),並且兵圍廣州城。最後儂智高敗於北宋名將狄青之手,而最為傳奇的是這次儂智高還是沒有死,逃到了雲南大理,後成了廣西農氏的祖先。

3.瓦氏夫人:

(1)瓦氏夫人是明朝中期廣西田州人,家族世襲田州土官。當時明朝東南江浙沿海倭寇侵襲、騷擾、掠奪嚴重,明朝在多次鎮壓圍剿無果後,遂調令素有“能打敢戰”之名的廣西狼兵,前往江浙沿海抗倭鎮壓圍剿。

(2)時已58歲高齡的瓦氏夫人,親率6000多廣西狼兵輾轉多地抵達江浙沿海抗倭一線。歷經三次大戰役,並且三戰三勝,殲敵無數,沉重打擊了倭寇,扭轉了抗倭局面。廣西瓦氏夫人也被江浙人民稱為“抗倭巾幗英雄第一人”!可以說,廣西瓦氏夫人是中國最早的抗日名將。

2.韋國清:

韋國清,廣西河池市東蘭縣人。民國時期,是容縣有著廣西“將軍縣”之稱,新中國後則是東蘭縣有著廣西“將軍縣”之稱。韋國清參加了著名的百色起義、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新中國後歷任中央軍委常委、全國政協副主席。

結尾語:

1.譯吁宋、儂智高、瓦氏夫人、馮子材、劉永福、“桂系四傑”、程思遠、韋國清……限於篇幅,這些只是廣西眾多名人中,最為著名、最為傑出的一部分。

2.各位讀者,關於“廣西有哪些名人”?你們覺得還有誰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關注。

Ⅱ 劉永福的人物生平

1837年9月11日( 清道光十七年)劉永福出生於廣東欽州防城司古森垌小峰鄉(現為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扶隆鄉小峰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親劉以來,叔父劉以定從博白遷到防城,初居十萬山腹地古森恫小豐村。原名建業,號淵亭,排行第二,俗名劉二,被人尊為劉義。「永福」是他轉戰越南時改用。
1841年,叔父劉以定結婚成家,兄弟分居,劉以來攜妻兒遷北雞村(今防城扶隆鄉北基村)謀生。
1842年,劉永福5歲時,他就能自製釣魚桿,在離家不遠的小河裡釣魚,為自家的飯桌增添一些「美味」。
1845年,劉永福8歲時,因家庭破產,永福隨父母從小峰遷居廣西上思州新圩八甲村(現上思縣平福),以種地為活。
1850年,劉永福13歲就開始在船上當水手。做工之餘,他仔細觀察,非常熟悉何處水深,何處水淺,哪裡行船安全,哪裡行船危險。
1852年,劉永福15歲時,他成了一名熟練的水手,被船主雇為「灘師」(引航師傅)。同時,他還拜一些武術高手為師,學得了一身好武藝。
1854年,劉永福17歲那年,由於貧病交加,父母親和叔父在幾個月內相繼病故。埋葬完幾位老人,劉永福已經一無所有,連住的地方都沒了,只好借了一間茅屋暫時落腳。他白天出去做工,換口飯吃,夜裡回到茅屋棲身,日子過得極為窮困。據說,劉永福有一天上山砍柴,累了就躺在山間的石板上午睡。睡夢中,忽然走來一位長髯老人對他說,自己是虎將,應該反清,自己是陳近南之後。
1857年,咸豐七年時年20歲的劉永福加入天地會,投身於農民起義的行列,走上反抗壓迫剝削的道路。最初,劉永福在天地會首領吳凌雲的部屬鄭三手下任先鋒。他率部打垮巫必靈為首的地主武裝,隊伍迅速擴大。後來,清朝政府大舉清剿農民起義軍,天地會首領吳凌雲壯烈犧牲。
1863年,劉永福已27歲,時吳凌雲已犧牲,余部由劉永福和張三率領,轉移至廣西靖西、那坡一帶活動,約一年後劉永福投入黃澤宏部。 1866年,劉永福帶領余部200多人同另支起義軍首領吳鯤匯合,經過擴充整編,組建一個旗,劉永福被任為旗頭。由於劉永福「膽藝過人,重信愛士」,深得部下愛戴和擁護,不久便成為吳鯤農民軍中坐第三把交椅的「三哥頭」。劉永福著手操使士兵,整肅紀律,選擇人才,統一軍令。當時他扎營於歸順州(今靖西)安德圩的北帝廟,看見北帝廟神像旁邊的周公像手執著一面繪有「北斗七星」圖案,鑲有狗牙白邊的黑色三角旗,就仿造黑旗作為自己隊伍的旗幟。從此以後,這支隊伍就舉黑旗作戰,稱為黑旗軍。
1867年秋,清政府派廣西提督馮子材調集兵力重點進剿桂西南農民軍,拉網掃盪,農民軍傷亡慘重,軍需銀晌難以為繼,加上農民軍首領在艱難時期意見不一,只得分道揚鑣,各自率領所部轉移到越南。劉永福舉義之日,正值越南多難之秋,內憂外患,國無寧日。1867年法國侵略者強行侵佔了越南的南半部之後,瘋狂地發動越南北部進攻,夢想滅亡越南,進而從西南入侵中國,建立一個所謂「偉大的法蘭西東方帝國」。 1873年11月20日,法國當局派安鄴帶兵180名和兩艘炮艦突然轟擊河內。劉永福見義勇為,挺身抗暴,親自率軍2000人,翻越宣光大嶺,日夜兼程,南下抗法。12月21日黑旗軍在河內郊外羅池與法軍開戰,擊斃了法國主將安鄴這個不可一世的戰爭狂人,其部屬百餘人也成了黑旗軍刀下鬼,取得了「誘斬安鄴,覆其全軍」的羅池大捷。法軍被迫退出河內。這是劉永福捍衛國疆,支援友邦抗法的首次戰功。越王擢升劉永福為三宣副督,又賜印信一顆,文曰:「山西、興化、宣光副提督英勇將軍印」。以彰表功績,並命劉永福扼守紅河兩岸。
1874年 8月,在興化等地助剿黃崇英有功,獲授正領兵官。越南王正式允許黑旗軍在保勝設關收稅,以補軍用。同年10月,越南政府進剿黃崇英,命劉永福權充三宣副提督,督率四路大軍。
1882年4月,法國又進攻越北,直窺我國雲南。劉永福率黑旗軍三千人。兩軍相遇於河內西面的紙橋,劉永福見敵人在武器上占優勢,決定採用伏擊戰,取得紙橋大捷。越南國王晉升劉永福為三宣提督,一等男爵。
1883年農歷三月初八,唐景嵩同志作為天朝派來的「聯絡員」進駐黑旗軍,成了劉永福的軍師,為其出謀劃策——可以說:這是黑旗軍從流寇成為正規軍的第一步的開始——而且讓劉永福歡欣鼓舞的是:唐景嵩給他帶來了可以恢復他和他的部隊大清國國籍的確定回答——「天朝寬大為懷,凡我華夏子孫,但能御外侮,衛國疆者,皆是大清的好子民。」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8月,清政府正式對法宣戰以後,收編了黑旗軍,授予劉永福記名提督。1883年法國國會任命李威利為總司令,率領法軍2000人先後攻佔河內和南定。接著又分兵進犯越南國都順化及北寧、山西。劉永福滿懷「為越南平寇,為祖國屏邊」的宏願,於5月6日率領黑旗軍3000人挺進河內,發揮近戰、夜戰的優勢,誘敵深入,使法兵腹背受敵,陷入重圍。這一仗打死李威利及以下軍官30多名,打死法兵200多名,奪得軍械彈葯無數。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紙橋之役。越王為了表彰劉永福紙橋大捷的軍功,晉升他為三定提督,加賜一等義勇男的爵號。
1883年取得紙橋大捷。中法戰爭爆發後黑旗軍在越南的山西等地抗法,翌年,劉永福接受清政府給的「記名提督」頭銜,成為清朝的官員。
1885年,清政府為了逼劉永福率部回國,一個月內就連下九次上諭,採取脅迫利誘,恩威兼施的手法,賜予劉永福「依博德恩巴圖魯」和「三代一品封典」的榮譽。
1885年8月,劉永福被迫率領黑旗軍三個人從越南保勝啟程入雲南省文山縣南溪,於同年10月,劉永福率3000黑旗軍入關回國,清政府下令將黑旗軍裁減大半,只留1200人。
1885年正月,黑旗軍在左育與法軍援師血戰,予敵重大殺傷後敗潰。同年劉永福回廣西博白祭祖,慈禧太後賜「福」字大匾掛於華尖嶺劉家祠堂。
1886年4月,任劉永福為南澳鎮總兵。此後,黑旗兵又被歷年裁撤,最後只剩300餘人。
1886年春清政府委任劉永福為閩粵南澳鎮總兵。
1887年 5月,調署碣石鎮總兵。8月任職。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命劉永福赴台幫巡撫邵友濂辦理防務。8月,劉永福率黑旗軍赴台北,後又奉命駐守台南,並先後在潮汕、台灣等地招募新兵,將黑旗軍擴充至八營,決心為保衛台灣血戰到底。
1895年4月,清政府戰敗求和,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把台灣、澎湖列島割讓日本。為了迫使台灣人民投降,日本派北白川能久親王率領日軍主力近衛師團,於5月27日從沖繩出發,分兵兩路進攻台灣。其中一路日軍從貂角強行登陸,攻佔基隆。接著,又進犯台北。巡撫唐景崧等人畏日如虎,紛紛逃回大陸。6月7日台北被日軍攻陷。這時劉永福在台南發出聯合抗日的號召,表示為保衛國土「萬死不辭」,「縱使片土之剩,一線之延,亦應倉促,不命倭得」。6月28日,台南地方紳民推舉劉永福為台灣民主國總統,領導抗日斗爭。劉永福堅持不受,仍以幫辦之職,統率防軍與台灣義軍抗敵保台。
1895年8月中旬,戰爭轉入台中。為了保衛彰化,黑旗軍和台灣義軍在大甲溪一帶同日軍展開激戰,取得全勝,繳獲日軍槍械甚多。後來,日軍不甘失敗收買奸細帶路,偷襲黑旗軍後路,大甲溪遂為日軍占據。大甲溪失守後,日軍步步進逼,攻佔台中等地。劉永福被迫率軍退守彰化。
1895年8月28日,日軍以強大兵力進攻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軍和義軍與日軍展開肉搏戰,擊斃日本號稱最精銳的近衛師團一千餘人,打死少將山根信成。在這場悲壯的血戰中,義軍首領吳湯興中炮犧牲,劉永福部將吳彭年英勇戰死。劉永福黑旗軍的精銳七星隊三百餘人也壯烈殉難,彰化失守。爾後,雲林、苗栗亦相繼淪陷,接著嘉義告急,劉永福命令黑旗軍統領王德標迅速率領所部七星隊北上增援,又派部將楊泗洪率黑旗軍各營及各地義軍密切配合,並親赴嘉義前線坐鎮指揮。由於黑旗軍與義軍的英勇善戰,在劉永福的指揮下,各路義軍協力作戰,此役獲大勝,殺敵近千人。並相繼克復雲林、苗粟、反攻彰化。但黑旗軍和義軍在連續苦戰之後,斷晌缺械,劉永福派人回大陸求援,清政府不但不予救濟,反而將內地募捐援台款項強烈扣留,並下令嚴密封鎖沿海,斷絕對台增援。劉永福痛心疾首,發出「內地諸公誤我,我誤台民」的悲嘆!
1895年9月11日,日本又派第二師團增援台灣。嘉義一戰,日酋近衛師團長北白川能久中將重傷斃命。10月15日,日軍進攻台南東南的打狗港。劉永福的養子劉成良率軍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後來守衛炮台的兵士飢餓不能戰,劉成良率部退守台南。這時,據守曾文溪的黑旗軍和義軍將士,與進攻的日軍展開白刃格壯舉,孤軍不敵,台南最後一道防線失守。
1895年10月18日,劉永福召集部將會議,商討戰守之計,未得結果,次日,日軍大舉進攻安平炮台,劉永福親手點燃大炮,轟擊敵艦。當晚,日軍攻城益急,城內彈盡糧絕,在艱苦的惡戰中,士兵筋疲力盡,至不能舉槍揮刀。當時城內大亂,劉永福欲沖回城內,部屬極力勸阻。劉永福見大勢已去,仰天捶胸,呼號哭說:「我何以報朝廷,何以對台民!」當天深夜,劉永福帶領養子劉成良等十多人乘坐小艇,然後搭上英國商船「迪利斯」號內渡廈門。21日台南陷落,台灣全境被日軍占據。 1897年春回欽州閑居。劉永福對腐敗無能的清廷投降賣國行徑早已心懷不滿,遂萌發了革命念頭。次年,粵督譚鍾麟電催回穗任軍械局職,委辭不幹。
1899年回南寧招募營勇,重建黑旗福軍四營。回穗後幾次奉令出兵鎮壓農民械鬥而不行,力陳「並無作亂之事」真情,採取說服教育調解,使百姓免遭禍殃,深得眾人稱頌。
1899年冬,義和團革命斗爭席捲北京。劉永福奉調入京鎮守而遲遲不行,後經多次催促方始起程。但隊伍抵衡州時,又奉電調回廣東惠州、潮州彈壓農民革命軍。劉永福率軍轉回韶關後靜觀形勢,直至事態平息始返廣州。廣東巡撫德壽又命令劉永福前往辦理善後,永福以不熟悉情況而拒絕接受任務。劉永福同情農民,支持革命之心緒已在實際行動中顯現出來。
1902年,粵督陶璜調永福署瓊州鎮,永福以情況不熟,地僻山荒難以適應,請改調碣石鎮,獲准。陶璜對劉永福德高望重,兵多將強早就畏懼三分,千方百計削弱劉永福兵力。
1903年,下令將劉部張來營調回省城。劉永福手下僅剩兩營,已無足輕重,於是稟請銷差。經兩廣總總督岑春煊批准,遣散為農,自己變成空名鎮守。
1904年,劉永福乾脆以風濕病發作三請辭職,粵督李鴻章批曰:「聲望素孚,威揚中外,縱有微恙,卧治也可,」不予批准。只好回廣州沙河劉家祠休養治病。廣州是孫中山革命黨人宣傳活動的中心之一,劉永福接受革命思想越來越多,認識越來越深,思想起了深刻變化,於是,從同情支持革命到積極參與革命,成為民主革命先軀者。
1905年9月,越南革命志士潘佩珠與王族阮述來至廣州沙河劉家祠拜訪劉永福,邀請劉大將軍出任策劃越南革命的軍事行動,劉永福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並且答應越南革命軍組成後,派黑旗軍原部將吳鳳典組織欽廉和左江一帶壯漢族子弟兵編為別動隊,與越南人民並肩作戰。阮述留在廣州,經常與劉永福聯系策劃。潘佩珠與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是知交,孫中山對他影響很大。他在越南組織領導民主革命運動與中山先生互為呼應。越南革命黨人經常來往於劉家祠堂,對劉永福的民主革命思想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劉永福對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黨人也逐步有所認識和了解。時年雖已古稀,仍祈望能參加民主革命營伍,為創建民國「貢獻餘力」。
1907年,劉永福的晚年,仍關心國事,體恤民瘼。欽州三那(那思、那麗、那彭)群眾在劉思裕的領導下,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捐運動,劉永福對此予以同情和支持。
1908年,孫中山派遣黃興、王和順領導欽州三那(那思、那彭、那麗)農民抗捐斗爭失利,劉永福把王和順藏於堂內,清軍統領郭仁璋帶領清軍前來搜捕,劉永福親自出面坐在堂中,怒斥郭仁璋為「小人」,不許輕舉妄動。郭仁璋無可奈何,只好領兵退走,王和順免於遭難。當晚深夜,令兵丁帶上二千光洋,護送王和順經十萬大山轉往越南河內,並秘信通知其妻黃美蘭在雲南河口的內弟黃茂蘭送兩挑光洋至河內支援孫中山先生革命,積極籌劃河口起義。孫中山任命黃明堂為總指揮,王和順、關仁甫為副總指揮,指揮部就設在黃茂蘭家。黃茂蘭是劉永福內弟、黑旗軍部下,清政府縮編黑旗軍時回雲南河口老家任清軍管帶,革命黨人通過劉永福的關系取得了他的信任,同意在他家設立起義總指揮部。劉永福對河口起義作出了應的努力。
1911年7月,在王和順等介紹下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劉永福不顧年邁體弱,與留粵的革命黨人聯絡活動,積極響應革命,10月30日赴港。11月9日廣東宣告獨立,11月14日返穗,應廣東都督胡漢民之請,出任廣東省民團總長,節制廣州十數萬民軍。劉永福就任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整理營伍,發布通告,分兵巡守,維護社會秩序,為鞏固新生的革命政權作出了重大貢獻。越兩月,全省革命秩序大體安定後,永福即請辭去民團總長職務,告老返鄉,住在欽州三宣堂。
1915年,竊國大盜袁世凱為了鞏固自己「大總統」的地位,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不惜犧牲國家民族的利益,來換取日本侵略者的支持,企圖復辟帝制,劉永福聞訊後,義憤填膺,即拍電上京,請纓抗日,反對復辟,獲得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擁護。
1917年元月9日,劉永福走完了一生的歷史途程,在欽州老家溘然長逝,終年80歲 ,葬於惠州城內西湖畔。 予起跡田間,出治軍旅,一生惟以忠君愛國為本。無論事越事清,皆本此赤心,以圖報稱。故臨陣不畏死,居官不要錢,雖幸戰績頗著,上邀國恩,中越均授以提督之職,居武臣極地,亦可謂榮矣。然予心惕惕,終不以官爵為榮,只知捍衛社稷,不使外洋欺我中國為責任。此身雖老,熱血常存。現今國事日危,外強虎視,若中政府不早定大計,任選賢將,練兵籌餉,振起綱維,各省督軍不知和衷共濟,竭力為國,以救危亡,因循坐誤,內亂交作,蠻夷野性,必乘機入寇,割據瓜分,亡國奴隸,知所不免。吾今已矣,行將就木,恨不能起而再統師干,削平丑類,以強祖國。兒曹均已成立,各宜發奮為雄,抱定強種主義,投軍報效,以竟予未了之志。倘為國用,自宜竭力馳軀,不惜以鐵血鑄山河,強大種族,以期臻於五大洲最強美之國。若不能見用於時,亦宜將於之遺囑,遍告當軸名公,求其人告大總統,務以尊賢任能為急務。遠小人,賤貨色,嚴邊防,慎取捨,旁求山林逸才,延攬智謀健將;惜民力以裕財源,養民氣以威夷狄;集群策群力,以鞭笞天下,則天下之尚力者,自然入我范圍而不敢抗。如是,則國基鞏固,國勢富強,吾雖死,九泉之下,亦將額首而頌太和。

Ⅲ 廣西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1、楊秀清

李濟深(1885年11月6日—1959年10月9日),字任潮,原名李濟琛。廣西梧州市龍圩區人。黃埔軍校副校長;原國民黨高級將領。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領導人之一。

(3)廣西歷史名人劉永福擴展閱讀:

廣西,簡稱「桂」。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首府南寧市。得名於古地名「廣信」,兩廣以廣信為分界,廣信之西謂廣西。與廣東、湖南、貴州、雲南相鄰,並與海南隔海相望,南臨北部灣,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

廣西地處中國華南地區,介於北緯20°54′-26°24′,東經104°26′-112°04,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大陸海岸線長約1595千米,是全國三大僑鄉之一。

參考資料:網路-廣西

Ⅳ 廣西名人榜

儂智高(1025-1055),反宋起義將領,「大南國」皇帝,廣源州(今南寧)人。 瓦氏夫人(1498~1557), 明代抗倭英雄,廣西歸州(今靖西縣)人。 蔣 冕(1462~1532),明朝大學士、內閣首輔,廣西全州人。 石濤(1641~約1718),清初著名畫家,廣西桂林人。 陳宏謀(1696~1771),清朝大學士、理學家,廣西臨桂人。 鄭獻甫(1801-1872),清代著名學者,廣西象州人。 韋昌輝(1823-1856年),太平天國「北王」,廣西桂平縣金田村人。 蕭朝貴(?—1852.9.12),太平天國開國功臣和傑出將領,廣西武宣縣東鄉人。 石達開(1831~1863),太平天國軍事統帥之一,廣西貴縣人。 李秀成(1823-1864),太平天國後期主將,廣西藤縣人。 陳玉成(1837~1862),太平天國後期主將,廣西藤縣人。 秦日綱 (約1821—1856),太平天國將領,廣西桂平人。 劉永福(1837-1917),清末黑旗軍首領、抗法抗日名將,廣西上思人。 馮子材(1818.7.29~1903.9.18),清代抗法名將,廣西欽州人。 岑毓英(1829-1889),清代抗法民族英雄,廣西西林人。 唐景崧(1841~1903),清末台灣巡撫、台灣民主國大總統、首創桂劇,字維卿。廣西灌陽人。 況周頤(1859~1926),清季詞人,廣西桂林人。 岑春煊(1861年-1933年),清末民初中國政治家,廣西西林人。 李宗仁(1891.3.13—1969.1.30),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廣西桂林人。 白崇禧(1893.3.18—1966.12.2),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廣西桂林人。 陸榮廷(1859-1938),桂系軍閥,廣西武鳴人。 陳濟棠(1890~1954),國民黨軍隊將領,廣西防城人。 李濟深(1885—1959),黃埔軍校副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廣西蒼梧人。 韋拔群(1894—1932),廣西農民運動的先驅、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廣西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領導者,廣西東蘭人。 梁宗岱(1903~1983),中國現代詩人,廣西人(辭海:廣東新會人,誤)。 梁漱溟(1893-1988),國學大師、「中國最後一個大儒」,廣西桂林人。 馬君武(1881-1940),著名教育家,廣西桂林人。 雷沛鴻(1887年-1967),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廣西南寧人。 高致嵩(1899—1937),國民黨將領,廣西岑溪人。 羅爾綱 (1901-1997) ,太平天國歷史學家,廣西貴縣(今貴港市)人。 雷經天(1904—1959),黃埔軍校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解放軍將領,廣西南寧人。 石覺(1908-1986),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廣西桂林人。 甘乃光(1897—1956),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教官、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副秘書長,廣西岑溪人。 甘麗初(1901—1950),國民黨高級將領,廣西容縣人。 羅奇(1901—1975),國民黨高級將領,廣西容縣人。 黃錦輝(1903—1928),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軍事幹部之一,廣西桂林人。 覃異之(1907— ),民革中央常委,廣西宜山人。 黃紹竑(1895—1966),民革中央常委,廣西容縣人。 李明瑞(1896~1931),百色起義、龍州起義領導者之 一、革命烈士,廣西北流人。 譚壽林(1896~1931) 中國共產黨廣西地方組織早期領導人、革命烈士,廣西貴縣(今貴港)人。 王力(1900~1986),語言學家、教育家,廣西博白人。 程思遠(1908~2005.7.28),著名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廣西賓陽人。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年4月5日出生(證件標明日期為1926年4月5日,誤),「新武俠鼻祖」,廣西蒙山縣人。 白先勇,1937年生,當代著名作家,廣西桂林人。 梁凱遠,1941年10月生,高級農藝師,廣西桂平人。 盧嘉祥,1946年生,同聲翻譯奇人,廣西平南縣人。 郁鈞劍,1956年生,著名歌唱家,廣西桂林人。 凡一平,本名樊一平,男,1964年7月生,現為廣西民族大學駐校作家,自治區政協委員,二級作家,廣西都安縣人。 李寧,1963-9-8,體操王子、「本世紀最佳運動員」之一,廣西柳州人。 周蜜,1979.2.18,著名羽毛球運動員,廣西南寧人。 莫慧蘭,1980年7月11日出生,著名體操運動員、創造「莫式空翻」,廣西桂林人。 朱芳雨,1983.01.05,籃球運動員,廣西柳州市。 ………………

Ⅳ 廣西名人

儂智高(1025-1055),反宋起義將領,「大南國」皇帝,廣源州(今南寧)人。

瓦氏夫人(1498~1557), 明代抗倭英雄,廣西歸州(今靖西縣)人。

蔣 冕(1462~1532),明朝大學士、內閣首輔,廣西全州人。

石濤(1641~約1718),清初著名畫家,廣西桂林人。

陳宏謀(1696~1771),清朝大學士、理學家,廣西臨桂人。

鄭獻甫(1801-1872),清代著名學者,廣西象州人。

韋昌輝(1823-1856年),太平天國「北王」,廣西桂平縣金田村人。

蕭朝貴(?—1852.9.12),太平天國開國功臣和傑出將領,廣西武宣縣東鄉人。

石達開(1831~1863),太平天國軍事統帥之一,廣西貴縣人。

李秀成(1823-1864),太平天國後期主將,廣西藤縣人。

陳玉成(1837~1862),太平天國後期主將,廣西藤縣人。

秦日綱 (約1821—1856),太平天國將領,廣西桂平人。

劉永福(1837-1917),清末黑旗軍首領、抗法抗日名將,廣西上思人。

馮子材(1818.7.29~1903.9.18),清代抗法名將,廣西欽州人。

岑毓英(1829-1889),清代抗法民族英雄,廣西西林人。

唐景崧(1841~1903),清末台灣巡撫、台灣民主國大總統、首創桂劇,字維卿。廣西灌陽人。

況周頤(1859~1926),清季詞人,廣西桂林人。

岑春煊(1861年-1933年),清末民初中國政治家,廣西西林人。

李宗仁(1891.3.13—1969.1.30),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廣西桂林人。

白崇禧(1893.3.18—1966.12.2),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廣西桂林人。

陸榮廷(1859-1938),桂系軍閥,廣西武鳴人。

陳濟棠(1890~1954),國民黨軍隊將領,廣西防城人。

李濟深(1885—1959),黃埔軍校副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廣西蒼梧人。

韋拔群(1894—1932),廣西農民運動的先驅、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廣西右江革命根據地的領導者,廣西東蘭人。

梁宗岱(1903~1983),中國現代詩人,廣西人(辭海:廣東新會人,誤)。

梁漱溟(1893-1988),國學大師、「中國最後一個大儒」,廣西桂林人。

馬君武(1881-1940),著名教育家,廣西桂林人。

雷沛鴻(1887年-1967),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廣西南寧人。

高致嵩(1899—1937),國民黨將領,廣西岑溪人。

羅爾綱 (1901-1997) ,太平天國歷史學家,廣西貴縣(今貴港市)人。

雷經天(1904—1959),黃埔軍校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解放軍將領,廣西南寧人。

石覺(1908-1986),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廣西桂林人。

甘乃光(1897—1956),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兼教官、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副秘書長,廣西岑溪人。

甘麗初(1901—1950),國民黨高級將領,廣西容縣人。

羅奇(1901—1975),國民黨高級將領,廣西容縣人。

黃錦輝(1903—1928),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軍事幹部之一,廣西桂林人。

覃異之(1907— ),民革中央常委,廣西宜山人。

黃紹竑(1895—1966),民革中央常委,廣西容縣人。

李明瑞(1896~1931),百色起義、龍州起義領導者之 一、革命烈士,廣西北流人。

譚壽林(1896~1931) 中國共產黨廣西地方組織早期領導人、革命烈士,廣西貴縣(今貴港)人。

王力(1900~1986),語言學家、教育家,廣西博白人。

程思遠(1908~2005.7.28),著名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廣西賓陽人。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年4月5日出生(證件標明日期為1926年4月5日,誤),「新武俠鼻祖」,廣西蒙山縣人。

白先勇,1937年生,當代著名作家,廣西桂林人。

梁凱遠,1941年10月生,高級農藝師,廣西桂平人。

盧嘉祥,1946年生,同聲翻譯奇人,廣西平南縣人。

郁鈞劍,1956年生,著名歌唱家,廣西桂林人。

凡一平,本名樊一平,男,1964年7月生,現為廣西民族大學駐校作家,自治區政協委員,二級作家,廣西都安縣人。

李寧,1963-9-8,體操王子、「本世紀最佳運動員」之一,廣西柳州人。

周蜜,1979.2.18,著名羽毛球運動員,廣西南寧人。

莫慧蘭,1980年7月11日出生,著名體操運動員、創造「莫式空翻」,廣西桂林人。

朱芳雨,1983.01.05,籃球運動員,廣西柳州市。

Ⅵ 廣西主要的歷史人物代表有哪些

李宗仁 白崇禧 陸宗銘

Ⅶ 廣西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譯吁宋 秦代西甌部族聯盟酋長 桀駿 秦代西甌部族聯盟軍事首領
黃乾曜 唐代黃峒部版族首領 黃少卿 唐代西原農民權起義領袖
曹唐 《全唐詩》收錄詩最多的廣西人 曹鄴 唐代廣西第一大詩人
趙觀文 唐代廣西第一大詩人 儂智高 宋代農民起義領袖
蔣冕 明代理學名臣 瓦氏夫人 明代抗倭巾幗英雄
袁崇煥 明末著名軍事家、政治家、詩人 石濤 中國清代畫家
陳宏謀 清朝大學士 鄭獻甫 晚清抗法名將
馮子材 晚清抗法名將 岑毓英 晚清抗法民族英雄
劉永福 晚清民族英雄 楊秀清 太平天國著名將領
石達開 太平天國諸王之一 李秀成 太平天國著名將領
蕭朝貴 太平天國諸王之一 蒙得恩 太平天國諸王之一
韋昌輝 太平天國諸王之一 盧六 太平天國第一位烈士
譚紹光 太平天國諸王之一 陳玉成 太平天國著名將領

Ⅷ 歷史英雄劉永福的故鄉是哪裡

1837年9月11日( 清道光十七年)劉永福出生於廣東欽州防城司古森垌小峰鄉(現為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扶隆鄉小峰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親劉以來,叔父劉以定從博白遷到防城,初居十萬山腹地古森恫小豐村。

Ⅸ 歷史上廣西出過哪些名人

1、馮子材

馮子材(1818年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號萃亭,漢族,生於廣東欽州沙尾村(今屬廣西欽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

2、蔣冕

蔣冕(1462年-1532年),字敬之,一字敬所,號湘皋。縣城北隅(今廣西全州鎮北門一帶)人。蔣冕是明朝弘治、正德兩朝及嘉靖前期重要政治人物,官至首輔內閣大學士(正德年間代廷和為首輔僅兩月),是全州有史以來朝中最高職務者。兄昪(即蔣昪),南京戶部尚書,以謹厚稱。

5、況周頤

況周頤(1859~1926),晚清官員、詞人。原名況周儀,因避宣統帝溥儀諱,改名況周頤。字夔笙,一字揆孫,別號玉梅詞人、玉梅詞隱,晚號蕙風詞隱,人稱況古,況古人,室名蘭雲夢樓,西廬等。

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寶慶。況周頤,咸豐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歲補弟子員,11歲中秀才,18歲中拔貢,21歲以優貢生中光緒五年(1879)鄉試舉人。一生致力於詞,凡五十年,尤精於詞論。與王鵬運、朱孝臧、鄭文焯合稱「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風詞》《蕙風詞話》。

Ⅹ 廣西的歷史文化名人有誰

譯吁宋,秦代西甌部族聯盟酋長。秦甌戰爭時期,帶領西甌人抗擊秦軍的部族聯盟領袖。
桀駿,秦代西甌部族聯盟軍事首領。
黃乾曜,唐代黃峒部族首領。
黃少卿,唐代西原農民起義領袖。
曹唐,《全唐詩》收錄詩最多的廣西人
趙觀文,廣西最早的狀元。
曹鄴,唐代廣西第一大詩人。
儂智高,宋代農民起義領袖。
蔣冕,明代理學名臣、內閣首輔,是廣西全州有史以來朝中最高職務者。
瓦氏夫人,明代抗倭巾幗英雄。為保國安民立下了赫赫戰功,被明嘉靖皇帝封為二品夫人。在中華民族抗擊外敵入侵的歷史中,瓦氏夫人堪稱「巾幗英雄第一人」。
袁崇煥,明末著名軍事家、政治家、詩人。
石濤,中國清代畫家。明藩靖江王朱守謙後裔,清初「四僧」之一。
陳宏謀,清朝大學士。是清代廣西籍官員中,官位最高,任官時間最長,任官歷經省份最多的一位清官、名臣。
鄭獻甫,清代名學者。
馮子材, 晚清抗法名將,民族英雄。
劉永福, 晚清民族英雄。
岑毓英,晚清抗法民族英雄。
楊秀清、李秀成、陳玉成等,太平天國廣西籍著名的將領。
盧六,太平天國第一位烈士、後被追封為嘏王。
石達開,太平天國翼王
蕭朝貴,太平天國西王。
韋昌輝,太平天國北王。
譚紹光,太平天國慕王。
蒙得恩,太平天國贊王。
林鳳祥,太平天國北伐主將。
李開芳,太平天國北伐主將。
黃鼎鳳,清代農民起義領袖。
吳凌雲,清代農民起義領袖、建「延陵國"
劉永福,黑旗軍首領、清末抗法、抗日名將。
唐景崧,晚清名臣,中法戰爭後歷任福建台灣道、台灣布政使,署理台灣巡撫。清朝割棄台灣後,被台灣軍民推為民主國大總統,領導台灣軍民抗日。唐景崧、唐景崇、唐景封——廣西唯一的同胞翰林。
況周頤,清代詞人。與王鵬運、朱祖謀、鄭文焯齊名,時人稱為「清代詞學四大家」。
蔣昪、蔣冕,明代廣西唯一的兄弟尚書。
馮京,廣西第一個「三元及第」者。
王正功,最早詠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人。
陳繼昌,中國最後一位「三元及第」者
陸榮廷,中國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及軍閥,舊桂系首領。
岑春煊,兩廣總督,清末三屠之一。岑春煊專屠貪官。
盧燾,黔軍總司令兼貴州省長。
李濟深,黃埔軍校副校長,高級將領,民革中央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
陳濟棠,中國國民黨一級上將,曾長時間主政廣東,政治上與南京中央政府分庭抗禮,有「南天王」之稱。
李宗仁,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黨「桂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新桂系早期三巨頭是李(李宗仁)、白(白崇禧)、黃(黃紹竑)。晚期三巨頭是李(李宗仁)、白(白崇禧)、黃(黃旭初)。
黃旭初,曾任廣西省主席。
白崇禧,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軍事家,有「小諸葛」之稱。
黃紹竑,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曾任廣西省主席、浙江省主席、湖北省主席、 中華民國政府內政部長、交通部部長。
馬君武,中國教育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廣西大學的創建人。
梁漱溟,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之稱。
黃現璠,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之一,八桂學派領袖,無奴學派導師。
韋拔群,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毛澤東、彭湃、韋拔群)之一,廣西農民運動的先驅。
李明瑞,桂系名將,廣西北流人,中共百色和龍州起義領導人。
俞作豫,廣西北流平政鎮嶺垌村人,龍州起義領導人,左江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紅軍第八軍軍長。
王力,語言學家、教育家。
鄧穎超,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會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周恩來總理夫人。

閱讀全文

與廣西歷史名人劉永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