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祖墳

歷史人物祖墳

發布時間:2021-02-27 12:36:52

A. 祖墳的挖祖墳事件

相信祖墳有「王氣」稱帝被斬
(摘選自湖北陰陽地理學府)
傳說,漢高祖劉邦手下的韓信,隨便葬母就葬到一塊風水寶地上,便有了後來的官運亨通;明太祖朱元璋葬父,墳址正好選到了龍運真穴,故而有朱姓277年江山。
中國正史上這樣的文字很多。《後漢書·袁安傳》(卷45)記載,在漢光武帝劉秀當皇帝時做過成武令的袁安,葬父時經神人指點,選擇了一塊風水寶地,從此富貴,「初,安父沒,母使安訪求葬地,道逢三書生,問安何之,安為言其故,生乃指一處,雲『葬此地,當世為上公』。須臾不見,安異之。於是遂葬其所佔之地,故累世隆盛焉。」
意思是,做太尉的東晉名將陶侃,早年出身寒微,當年家裡辦喪事時,家裡有頭牛丟了。陶侃出去找,在路上遇到一老人。老人告訴他,牛睡卧在前面的污水塘里,如果親人在此安葬,將來會當大官。老人又指了附近的另一座山,稱「此亦其次,當世出二千石」。說完那老人就不見了。陶侃往老人所指的污水塘,家裡那頭牛果然卧在那,陶家遂下葬於此。
陶侃的事情見於《晉書·周訪傳》(卷58),原來陶侃把另塊次一點的風水寶地,告訴了好友周訪。周訪父親死後便葬於那裡,後來周訪果然當上了可得俸祿二千石的刺史,三代顯貴。
也有不相信風水而掘祖墳的事情。西晉名將羊祜是中國歷史難得的一位軍事人才,不只善打仗,為官也清廉,「祿俸所資,皆以贍給九族,賞賜軍士,家無余財。遺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
有擅長風水術的相墓者告訴羊祜,羊家祖墳有「帝王氣」。這可不得了,如果讓當今皇帝知道了,全家還不遭殃?但相墓者說,「若鑿之則無後」,但「猶出折臂三公」。為了避免禍害,羊祜還是把祖墳給掘開了。後來,羊祜果然從馬上甩下來,把膀臂折斷了,雖然地位顯赫,但沒有兒子,斷了香火。
羊祐不貪祖墳上的「帝王氣」,保全了自己的身家。也有因為相信祖墳葬在龍穴而惹來禍害身亡的。南北朝時,浙江人唐宇之生於風水世家,祖上給自己留了一塊風水寶地,斷定子孫中將出皇帝。唐宇之信以為真,惑弄人心,招兵買馬起義,攻陷了富陽城稱帝。稱帝後,一定按規制辦,還在兒子中設置了太子。朝廷聞訊,立即派遣禁軍征討,剛一交手,唐宇之便被斬殺了。
《南史·虞玩之傳》(卷47)原文記載如下,「富陽人唐宇之僑居桐廬,父祖相傳圖墓為業。宇之自雲其家墓有王氣。山中得金印,轉相誑惑。永明二年冬,宇之聚黨,遂陷富陽。至錢唐僭號,置太子。賊遂據郡,又遣偽會稽太守孫泓取山陰。時會稽太守王敬則朝正,故宇之謂可乘虛而襲。泓至浦陽江,而郡丞張思祖遣浹口戍主楊休武拒戰,大破之。朝廷遣禁兵東討,至錢唐,一戰便散,禽斬宇之。」
不過,也有相信祖墳的風水好,而如唐宇之那樣起事,當上皇帝的。
南北朝時宋始主劉裕就是這樣,劉裕的祖墳在今江蘇丹徒境內,時名為馮恭的風水先生相過之後,認為有「天子氣」。《南史·宋本紀》(卷1)記載,「皇考墓(劉裕祖墳)在丹徒之候山,其地秦史所謂曲阿、丹徒間有天子氣者也。時有孔恭者,妙善占墓,帝嘗與經墓,欺之曰:『此墓何如?』孔恭曰:『非常地也』。」從此發後,劉裕更加自負,覬覦皇帝寶座,於公元420年廢晉建宋。
大唐王朝帝王壞風水破叛亂
祖墳的風水對子孫如此重要,因「挖祖墳」而引起的掘墓扒墳現象,便成了中國古代盜墓史上的一大絕景。
唐朝中期,大宦官魚朝恩便動過挖郭子儀祖墳的歪念頭。魚朝恩與郭子儀素來不和,《新唐書·郭子儀傳》(卷150)記載,郭子儀「遭幸臣程元振、魚朝恩短毀,方時多虞,握兵處外,然詔至,即日就道,無纖介顧望,故讒間不行。破吐蕃靈州,而朝恩使人發其父墓,盜未得。」魚朝恩希望通過盜掘郭子儀的祖墳 ,達到遏制郭氏官運亨通的目的,但沒有成功,反而讓郭子儀告到了皇帝那裡。
隋唐的堪輿術,經過郭璞等魏晉堪輿名人推動後,又進入了一個高峰,出現了楊蕭吉、丘延翰、楊筠松等一批堪輿高人。所以,隋唐時期人們對祖墳的風水特別看重,且有一套新的理論。「挖祖墳」、「壞風水」,同時便成了當朝懲罰叛逆者的一種厲害手段。
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便用此手段懲罰過反臣徐敬業。
唐人張鷟著《朝野僉載》(卷6)記錄了這件事情:唐英公徐績初卜葬,謠曰:「朱雀和鳴,子孫盛榮。」張景藏聞之,私謂人曰:「所佔者過也。此所謂朱雀悲哀,棺中見灰。」後孫敬業揚州反,弟敬貞答款曰:「敬業初生時,於蓐下掘得一龜,雲大貴之象。英公令秘而不言,果有大變之象。」則天怒,斫英公棺,焚其屍,灰之應也。
同樣出自《朝野僉載》,當過唐高宗李治時宰相的郝處俊,也被武則天如此制裁過。郝處俊下葬下,有一書生路過其墓,感嘆道,「葬壓龍角。其棺必斫。」後來,郝的孫子出事,禍及郝處俊,武則天「斫俊棺,焚其屍。」據史書所記,郝處俊死後被掘墳辱屍,應該與風水無關,而是高宗欲遜位於武則天時,時為宰相的郝處俊力諫反對,這才讓武則天懷恨在心。
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軍首領,也是中國盜墓史的狂人之一(見本書《人物篇:最蠢的盜墓者狂人黃巢》)。公元881年攻下唐都長安,建大齊國,改國號金統。在盜唐帝王的同時,其所建的「大齊」風水,便讓朝廷破壞過挖過。事發唐僖宗李儇的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有相地者密報,在金州牛山附近有「黃巢谷」,為黃巢的發跡寶地,若破黃巢天氣子運,當掘此山。據宋人王明清《揮麈後錄》一書所記,李儇真的信以為真,派萬把人去挖牛山,挖個把月,才將牛山破壞。出土了一個石桶,桶內有黃妖獸,桶上有一把三尺長的劍,黃巢不久兵敗自殺(一說被其外甥人謀害)。
實際上這是不可信的,黃巢兵敗,與李儇挖牛山一點也不相干。中和三年時,黃巢的起義軍已經不行,當年的四月初八,唐軍自光泰門入長安,黃巢力戰不勝,焚宮室逃走,從此戰事處處失利,。
唐朝時也有不少人不相信風水的吉凶,唐玄宗李隆基時的名臣姚崇就是其中之一。《新唐書·姚崇傳》(卷137),開元年間太廟崩壞,其時李隆基正打算動身去東都洛陽,身邊人都認為不吉,不宜出行。
姚崇認為,「臣聞隋取苻堅故殿以營廟,而唐因之。且山有朽壞乃崩,況木積年而木自當蠹乎。但壞與行會,不緣行而壞。且陛下以關中無年,輪餉告勞,因以幸東都,所以為人不為己也。百司已戒,供擬既具,請車駕如行期。舊廟難復完,盡奉神主舍太極殿?更作新廟,申誠奉,大孝之德也。」李隆基聽了很高興,「卿言正契朕意。」「風水寶地」不是人人可以葬入。
大宋王朝的皇帝對風水亦迷信
宋神宗趙頊就是一位很講迷信的皇帝。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皇帝如果沒有「龍種」,那更是犯了江山社稷的大忌。趙頊先後生了不少兒子,但接連夭折。有人告訴他,可能是京城開封周邊的墳墓太多,陰氣太盛,影響了皇家風水,壓住了趙姓宗室。於是打算強迫讓民間把這里的墳墓給遷走。
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聽說後上書,諫阻些事,才避免了大規模「挖祖墳」事件發生。《宋史·王安禮傳》(卷327)記載如下,
「帝數失皇子,太史言民墓多迫京城,故不利國嗣,詔悉改卜,無虜數十萬計,眾洶懼。安禮諫曰:文王卜世三十,其政先於掩骼埋胔,未聞遷人之冢以利其嗣者。帝惻然而罷。」
宋人對風水的迷信,不遜唐人。《揮麈後錄》記述了宋人范擇善葬父的故事。
范父去江西上饒,病死於途中的寺廟里。寺里的老和尚聽說後告訴范擇善,「寺後山半適有一穴,不若就葬之,免搬挈之勞。」老和尚懂風水,說這穴風水好,主後人富貴。范擇善葬父後金榜題名,仕途順利。後來,范擇善要把父親遺骸遷回原籍安葬,老和尚聽說後建議不要遷,范堅持遷回。後來,范擇善遭人彈劾,被降職流放,死於外地。實際上,范擇善官運不濟,不礙遷葬,直接原因是得罪了當朝權貴秦檜。
過去人相信命,禍福在天,命里有的會到來,沒有的得到了反而不吉。風水寶地也是一樣,不該得的,祖墳葬了風水寶地主凶。
宋人洪邁所著的《夷堅志》是一部「極鬼神事物之變」的筆記,文筆類似於志怪小說《搜神記》。戊卷中記述了陳魏公父墓的來歷。陳魏公父墓在福建莆田境內南寺的旁邊,本是一有錢人家買下的墓地。但富人入葬後,子孫先後都得了眼疾。風水先生稱這是因為墓地的風水不好,宜搬遷,把這塊墓地賣了,否則後患無窮。陳魏公買下了那塊地,將父墳遷葬過來。有錢人家眼疾沒有了,陳魏公也很快發跡了,當上了宰相,官封少師。
時人認為,風水寶地非有德之人不得葬入,否則反惹禍。實際上這些說法是迷信,欺人之語。
大明王朝天啟年間挖大清龍脈
無獨有偶,大明王朝的皇帝也干過「挖祖墳」的事情,而且比唐僖宗李儇的聲勢更大。
別以為盜墓都是民賊乾的勾當,從中國盜墓史上來看,大規模的盜墓掘陵多屬「官方行為」,有一些甚至是帝王自己策劃的,如武則天挖徐敬業祖墳、郝處俊墳。
明朝的「挖祖墳」事件發生於明末天啟年間,朱元璋的子孫、大明王朝倒數第二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出於泄女真人王氣、挖斷大清龍脈的需要,把位於北京西南大房山系九龍山附近的金國帝王陵寑,全部給搗毀了。

B. 10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

常遇春
(1330~1369) 字伯仁,號燕衡,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
民族英雄,安徽省懷遠縣常家墳鎮永平崗人,明朝開國名將。宋朝南渡時常氏遷來懷遠,到常遇春已經是第七世。其父常六六,母高氏。其妻藍氏生有三子三女。常遇春字伯仁,生於公元1330年(元朝至順元年)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貌奇體偉,勇力過人,猿臂善射。23歲時,適值元末,朝政日非,天下大亂,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常遇春適此嘯聚綠林草澤中,後在和陽歸順了明太祖朱元璋。

相傳,常遇春率軍隊進駐九華山時,適逢天旱無雨,士兵飲水困難。於是,他親自帶領將士在九華山下尋水,忽然在五溪橋南邊挖出了六股泉水,解決了部隊飲水的困難。這六股泉水泉水是否為常遇春所發現,無從查考。但是常遇春結寨六泉口,大戰九華山卻是千真萬確的。後人有詩可證:偏仄旁山行,溪流咽不嗚。何年留古砦,猶復說開平。

據史料記載,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初,朱元璋令常遇春與另一名大將徐達率重兵鎮守池州防備。陳友諒統其兵眾,部署襲取池州。徐達偵悉陳友諒的行動,令常遇春率精兵萬人,設伏於六泉口。陳友諒兵至,全力猛攻池州城,徐達率領守軍開城出擊,常遇春伏兵掩其後,大破陳友諒軍,斬首萬余,擒捉三千,陳友諒敗走江州(九江)。

這次戰役不僅恢復了皖南

軍事要地太平縣,也使漢軍龜縮於武漢不敢再犯。論功行賞常遇春功勞最大。朱元璋誇贊他說:「當百萬眾,摧鋒陷堅,莫如副將軍。」

常遇春當年設伏的地方就在今天九華山的大古嶺、鳳凰嶺一帶,並在百丈潭前留有詩文:赤汗透征袍,何如孝隱高。結廬親冢側,只為報劬勞。

可惜,常遇春只活到40歲,就病死於柳河川。一生為將未曾敗北。自言能將十萬軍橫行天下,軍中有「常十萬」之稱,人美稱他為「天下奇男子」。死後,被追封為「開平王」,故六泉口又有「開平寨」之稱。當地村民為紀念常遇春智勇過人,還在大古嶺下的在百丈潭側建廟祭祀,當時稱將軍廟,廟址所在村落因此得名將軍村。該廟規模壯觀,翹檐飛角,廟內塑有常將軍全身像。抗日戰爭中廟宇為日軍焚毀,但村民仍保留「拜將軍年」的舊俗。

常遇春
傳體貌奇偉,沉毅果敢,長臂善射,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元至正十五年(1355),參加農民起義軍,隨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破集慶(今南京)等地,每戰必先,屢立戰功,升中翼大元帥。十七年,攻寧國(今屬安徽),身中流矢,裹傷再戰。此後連克寧國、池州(今安徽貴池)、婺州(今浙江金華)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之戰中,他奮勇當先,救出被陳友諒軍圍困的朱元璋,旋即率軍封鎖湖口,會同諸將全殲號稱60萬的陳軍。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進攻張士誠,先取淮東,後占浙西,於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因功升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十月,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25萬北上,轉戰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軍繼續北征,攻佔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俘元宗王及將士萬余。七月,回師途中,暴病而卒,追封開平王。他英勇善戰,統軍有方,自謂能以10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為「常十萬」。

面涅將軍——狄青
狄青,生於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干嘉佑二年(1057年),字漢臣,身長八尺有餘約為(1.89米),濃眉大眼,姿態雄偉,胸襟廣闊。汾州西河(山西汾陽)人,北宋大將。狄青出身貧寒,從小就胸懷大志,16歲時,因其兄與鄉人斗毆,狄青代兄受過,被「逮罪人京,竄名赤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在西北稱帝,建立西夏。宋廷擇京師衛士從邊,狄青入其選,任延州指揮使,當了一名低級軍官。在戰爭中,他驍勇善戰,多次充當先鋒,率領士兵奪關斬將,先後攻克金湯城,宥州等地,燒毀西夏糧草數萬,「收其帳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並指揮士兵在戰略要地橋子谷修城,築招安、豐林、新寨、大郎諸堡,「皆扼賊要害」。他每戰披頭散發,戴銅面具,一馬當先,所向披靡,在4年時間里,參加了大小25次戰役,身中8箭,但從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遠的戰斗中,狄青身負重傷,但「聞寇至,即挺起馳赴」,沖鋒陷陣,在宋夏戰爭中,立下了累累戰功,聲名也隨之大振。

薛禮字仁貴(614-683年3月24日),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創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諸方面在軍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勛。
艱苦奮斗三十載,家裡窮苦志不窮
薛禮,字仁貴,山西絳州龍門人,大業九年(614)生,是南北朝時期名將薛安都的後代,屬於河東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輩已經沒落,,父親薛軌早喪,雖自幼家貧,但是習文練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過人.但是生於亂世之中,未有什麼發展,長大務農,娶妻柳氏,生得一副大飯量。到30歲的時候,記載中描寫他窮困不得志,希望遷移祖墳,以希望帶來好運,他的妻子說:「有本事的人,要善於抓住時機。現在當今皇帝御駕親征遼東,正是需要猛將的時候,你有這一身的本事,何不從軍立個功名?等你富貴還鄉,再改葬父母也不晚!」仁貴聽了,覺得有道理,就告別妻子,去新絳城裡找張士貴將軍,應征入伍,開始了他馳騁沙場40年的傳奇經歷。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漢族,字伯陵,廣東韶關市樂昌縣九峰鎮小坪石村客家人。抗日名將,時有抗日「戰神」之稱,一級上將。原名薛仰岳,因生於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乃父起名仰岳以求能效法岳飛成為民族英雄。薛仰岳後改名薛岳,以示不僅仰慕岳飛更將身體力行。

1906年入黃埔陸軍小學,1909年加入同盟會,之後入讀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回粵後曾任孫中山警衛團第一營營長。1922年陳炯明叛亂期間,薛岳曾保護宋慶齡脫險。北伐初期任第一師師長。

呂蒙
呂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將領,仕於東吳的孫權。

郭子儀(697—781),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汾陽。唐代著名的軍事家。武舉出身。安史之亂時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打敗史思明。後連回紇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時,叛將仆固懷恩勾引吐蕃、回紇進犯關中地區,郭子儀正確地採取了結盟回紇,打擊吐蕃的策略,保衛了國家的安寧。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以84歲的高齡才告別沙場。天下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20多年。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時期的著名將領,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漢族,祖籍齊國,山東人。傳說他曾改良過毛筆,是祖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秦瓊(571~638)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唐朝開國將領,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與尉遲恭為傳統門神。兵器:四棱金裝鐧、虎頭鏨金槍。座駕:黃驃透骨龍。濟南五龍潭有其故居。

衛青,中國歷史人物。一為西漢軍事家衛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106年(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他是西漢時期能征慣戰,為漢朝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也是中國歷史上為人熟知的常勝將軍。率軍與匈奴作戰,屢立戰功,但從不結黨干預政事。他對士卒體恤較多,威信很高。另一位衛青(?—?)字明德,松江華亭人。是明代抗倭名將。其子衛子穎。

孫臏是孫武後代。身長七尺約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與龐涓同學兵法,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騙孫臏到魏,用刖刑(即砍去雙腳),被齊國使者偷偷救回齊國後,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久已失傳。1972年山東省臨沂銀雀山出土殘簡,有一萬一千餘字。關於孫臏臏刑其實是錯誤的,在太史公自序這本書中提到「孫子臏腳,《兵法》修列」,講的是孫臏被砍掉雙腳,而不是挖掉膝蓋骨。

C. 一代梟雄袁世凱,為什麼回家葬母不能入祖墳

袁世凱可以說是一代梟雄,在民國時期也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清朝存在的時候平定朝鮮叛亂,創立新軍,後來手握六鎮雄兵,逼迫清帝退位,自己當上了第一任中華民國大總統。按說這樣一個人物走到哪裡都是叱吒風雲,可是回家葬母親卻被人阻攔,就連親生母親連祖墳都不能進入,這是為何?

袁世凱出生於河南項城的大世家,袁世凱的父親袁保中有六個兒子,他們分別是袁世昌、袁世敦、袁世廉、袁世凱、袁世輔、袁世彤,當然在這裡面最有名的是袁世凱,但是在家族裡面袁世凱並不是說話最有地位的,因為袁世凱的母親只是袁保中的一個小妾。

在兄弟六人當中說話最有威望的是袁世凱的二哥袁世敦,因為袁世敦是嫡出,在我國古代家族裡面是非常講究嫡出和庶出的,別管你在外面如何威風,在家裡都得聽這個二哥的,袁世凱聽說母親去世了,回家葬母親卻被二哥阻攔,不但不能和父親合葬 ,而且還不能入祖墳。為什麼這個二哥不給大總統弟弟面子呢?

袁世敦沒有走科舉的道路,而是通過卷捐官得到了一個鹽大使的虛銜,雖然是虛職位,但是也是一個八品官員,後來又憑借著弟弟袁世凱在朝中的威望,一路高升。後來在鎮壓義和團的事情上面「代弟受過」,因為袁世凱的政敵拿袁世凱沒有辦法,只好殺雞儆猴,以袁世敦縱勇擾民,被議除職。

這個時候袁世凱沒有極力維護弟弟袁世敦,袁世敦只好回到了項城老家,心中便對這個弟弟袁世凱心中有了怨恨,因此袁世凱回鄉葬母,才有了所謂嫡庶之爭--袁世敦堅決不讓袁世凱的生母入祖墳與父親合葬。袁世凱無奈,只好另闢新塋葬母於紅冢凹。

不管怎麼說,這件事在袁世凱心中也留下了一個遺憾。歷史上的功與過只好留給後人評說。

D. 蘇州當地哪個歷史名人的祖墓後來成為了賞楓葉的聖地

秋天,一年中最色彩斑斕的季節,自古以來中國人都賞秋的習慣,人們都說一葉知秋,似乎這樹葉對季節的變化是最敏感的,特別的是秋天的楓葉,也是一年之中色彩最豐富,最濃烈,最有層次感的,眾所周知,中國有四大賞楓勝地,蘇州的天平山就是其中之一,一直以來它素有“天平紅楓甲天下”的美名,是姑蘇城裡秋天不可多得的賞秋好去處。

E. 中國偉大的歷史人物

1、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嬴姓,趙氏,又名趙正,然後世多稱之嬴政。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秦始皇]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歲時即王位,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定都咸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與大臣議定的尊號改為「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但卻二世而亡。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秦始皇並不是像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載的是個暴君。

2、屈原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屈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的形象。他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和正義的化身,是中華民族的靈魂。他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撓的斗爭意志,壯懷激烈的氣節和風骨,融注著我們民族偉大而悠久的歷史精神,顯示了民族的無窮力量,也展示了作者強烈的愛憎和戰斗的革命風格。

3、孔子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雖說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後世並尊稱他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認為他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作《春秋》。《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進學堂第一個拜的就是孔子。
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會議結束後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裡汲取智慧。」

F. 中國古代歷史上誰挖了自己的祖墳

道教認為:宋起之地為歸德屬於"商星分野",而太原則屬於"參星分野",自古參商不相見,這樣,當中央政權強盛時,太原地區最後才服從,而當中央政權衰弱時,太原則將最先叛亂,因此,不宜把太原列為方鎮。鑒於上述原因,宋太宗決定平毀太原城。
挖祖墳這種事情之所以在歷史上屢屢上演,主要是因為風水的原因。人們大都相信,一個家族之所以興旺發達,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的家族葬到了一塊風水寶地。相應的,對於帝王家族而言,他們也相信如果他們的祖墳葬在了龍脈上的話,那麼在龍脈的保佑下自己家族的皇位就會千秋萬代。如果龍脈斷了,或者祖墳被挖了,那麼就意味著自己家族和國家的衰落。所以,在古代,不論是王侯顯貴,還是普通百姓,都相信陵墓風水的存在。
正因為有這樣的心理基礎,所以歷史上才會屢次出現挖祖墳的事件,其目的就是使被挖祖墳的家族從此一敗塗地。當然,對於挖帝王的祖墳,其政治目的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從政治和心理上來打擊自己所要反對的帝王。不可否認,挖祖墳的行為和帝王所倡導的道德價值觀是不相符合的,但是在中國古代復雜的歷史背景之下,卻又似乎有著某種合理性。
秦朝一統天下靠霸佔周天子墓穴?
處於西陲的秦國之所以能夠由一個毫不起眼的國家而一統天下,據說是沾了龍脈風水的光。在此基礎上,更為離奇的說法是,秦王占據了周天子的墓穴,所以才使得秦國從此鴻運當頭,最終得以一統天下。關於這一說法,其背後的"理論依據"便是,考古學家在考察咸陽塬上的"周陵"時,竟然發現西周王陵和戰國秦君墓同穴!
考古隊考察了位於咸陽市城北的"周陵",並且探明了周陵外園牆,南陵和北陵共用的陵園園牆以及兩陵各自的墓道,還發現了6處建築遺址、27座外葬坑、161 座陪葬墓。現在的陵墓共有南、北兩座,南陵外形為截錐體(即"覆斗狀"),平面基本為方形。北陵南距南陵為145.8米,外形基本為截錐體,方錐體略圓,平面基本為方形略圓。兩座墓葬形制均為"亞"字形,在封土四面的中部各有墓道一條,平面均為梯形。
一直以來,人們大都相信"周陵"為西周文王、武王墓的合稱,南為周文王之陵,北為周武王之陵。不僅如此,考古人員曾於2004年發現了周公廟遺址群,而且相伴隨著的是出土了一些甲骨文字,價值非凡,也讓考古界更為堅信此處就是西周王陵。
但是,後來隨著新考古成果的不斷發現,先前所作的推斷似乎又動搖了起來。因為考古隊在陵園內的地表發現了散落的大量殘磚塊、瓦片,並在殘瓦片的外表上還發現有粗繩紋、細繩紋、籃紋以及素麵等。根據有關資料推斷,素麵圓瓦曾存在於戰國早期,到了戰國中晚期就已經很少了。結合以往的文獻記載以及此次考古的調查勘探成果,有些考古專家認為所謂的"周陵"其時代應為戰國晚期某代秦王陵,而非傳說中的周王陵。
這些考古專家的理由如下:
第一,歷史上的考古文獻記載傾向於此處是秦王墓。《集解》引《皇覽》曰:"秦武王冢在扶風安陵縣西北畢陌中,大冢是也。人以為周文王冢,非也。周文王冢在杜中。"《正義》引《括地誌》雲:"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陽縣西北十五里也。"《皇清經解》引孫星衍《畢陌畢原考》雲:"畢陌在渭水北,秦文王、武王所葬,即今咸陽之陵,先諸書甚明,其誤自宋人始。"
第二,根據陵園的布局分析,這座墓符合秦墓規制。因為墓為東西方向,東西方向的"亞 "字字形符合戰國晚期秦王墓的特點。此外,根據陪葬坑內所陳列器物的次序比較混亂等情況來判斷,墓葬應該不是西漢時期的。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考古過程當中還發現了一些青銅器,根據其紋路等特徵被專家鑒定為戰國晚秦時期的器物。
鑒於以上理由,這些考古專家認為,所謂的"周陵"其實應該為"秦悼武王或者秦惠文王"的墓。既然"周陵"並非周王陵墓,那麼周陵到底在哪裡呢?
一般來說,周朝之後的陵一般有封土,歷史文獻對此記載也很多。但是,周王陵則是不樹不封的,而文獻對此也少有記載,因此尋找的難度很大。所以,綜合分析這幾種情況來看,最大的可能是,最初的墓穴原址是周王的陵墓,因為他們不樹不封,所以戰國時期的秦王又在其上修建了自己的陵墓,由此便造成了同穴的特有歷史現象。

隨著問題的日趨明朗,一些風水術士也就有了占墓穴討鴻運的說法。而且戰國後期的發展趨勢也似乎印證了這一點,偏安一隅的秦國在不佔據天時、地利的情況下,竟然一舉消滅了其他列國而一統天下。如果真是因為陵墓風水的話,那麼秦始皇真應該謝謝他的老祖宗了。
秦始皇改地名斷"王氣"?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總擔心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被別人給搶了去。當他聽方士說,統治天下者,皆因祖陵葬在龍脈上。於是,為了使他的統治能夠綿延千秋萬代,秦始皇想盡了各種招數在全國各地來挖掘龍脈,以避免有人再度稱王稱帝。但是卻事與願違,造成了天怒人怨,天下大亂。很快,人們揭竿而起,奮起反秦,秦朝也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短命王朝。
那麼,秦始皇又是如何在各地興師動眾亂挖龍脈的呢?
春秋戰國時代,丹陽是楚國的屬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平定楚國江南地帶,並設置會稽郡,管轄今江蘇東南部和浙江東部,丹陽也被改為了雲陽縣。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雲陽縣邑,不知讓秦始皇費了多少心思,甚至不惜代價地來破壞此地的"王氣"。
原來,秦始皇這樣做是有他的原因的。當初,他在東巡路過丹陽境界時,隨從史官便占卜稱:雲陽有"王氣"。因而,秦始皇很是害怕丹陽會出皇帝來爭奪他的江山,所以就立即下旨來破掉丹陽的"風水"。這其中的一個"舉措",就是將帶有"王氣"的"雲陽"縣名改為"曲阿"。第二個舉措,就是將"會稽馳道"經過丹陽的地段改得彎彎曲曲"截直道使曲",也就是故意把直道修成彎道,其目的也是為了破丹陽的"王氣"。
這名字也改了,道路也弄完了,但是方士的預言最終還是不幸應驗了。在秦始皇死後的430年(222年),丹陽出了第一位皇帝--三國吳大帝孫權。孫權原籍浙江富陽,後祖輩移居曲阿(今丹陽司徒鎮),祖父孫鍾在丹陽司徒以種瓜為生,死後被葬於司徒白鶴山,其父孫堅死後被葬於丹陽司徒吳陵港,墓叫"高陵"。到了南朝,丹陽又出了兩代開國皇帝。其中的一位是蕭道成,字紹伯,小名斗將,是南朝齊高帝,丹陽訪仙鎮蕭家巷人,享年56歲,死後被葬於丹陽胡橋獅子灣"泰和陵"。另一位便是蕭衍,字叔達,史稱梁武帝,也是丹陽訪仙鎮蕭家巷人,549年在一場大禍中身亡,享年85歲,被葬於丹陽荊林三村巷"修陵"。
項羽一把火是否燒掉秦朝龍脈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國富力強後,自櫟陽遷都至距現咸陽市東北二十里的古都咸陽。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天下十二萬戶富豪遷到此地,設置成帝都,對都城規模,秦始皇一再擴大,並建造"東西五里,南北千丈"、可容坐萬人,一直到秦朝滅亡也未建完的阿房宮。
在風水學家看來,咸陽城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它以九峻山為祖脈,以渭河平原為明堂,以渭水為朱雀,關住了九峻山的來氣而聚成正穴。這樣,咸陽介於九塔山以南,渭河以北,山水相互映照。同時,由於九峻山主脈的高大特異,加上秦始皇坐天下於此地,於是秦始皇仿效紫微宮,建造宮室145種,著名的有信宮、甘泉宮、興樂宮等宮殿。咸陽宮可謂殿宇林立、樓閣相屬、曲廊幽徑、花香景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征發刑徒七十餘萬人伐運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開鑿北山的石料,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河以南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築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座朝宮便是後來被稱為阿房宮的著名宮殿。秦始皇還把渭水引入都內,象徵天河,以皇宮標示北極星,告知世人咸陽是帝都,宮殿是天子的住所不可動搖,把整個都城建成一個宇宙圖式。不僅如此,秦始皇死後把自己的皇陵選擇建在渭河平原東北的臨潼,南依驪山、北跨渭河,形成氣度不凡的皇家氣派。
但是,有人卻說,秦始皇依靠龍脈,附之以阿房宮等宮殿的宏偉設計卻被項羽一把火燒了個精光,這是真的嗎?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姓項名籍,字羽,古代中國著名將領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時被楚懷王封為魯公,在公元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巨鹿之戰中統率楚軍大破秦軍,之後"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唐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更是以濃墨重彩地描寫了阿房宮後,無限感慨地歌詠:"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為了尋找項羽火燒秦宮的證據,2002年考古學家來到今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的阿房宮遺址上,開始了探索。雖然採用多種先進的設備和方法,但是,結果卻出乎人們的意料:沒有發現阿房宮被火燒的痕跡。會不會因為兩千多年過去了,無數次風霜雨雪的侵襲,已經把大火留下的痕跡抹去了呢?為了進行比較,阿房宮考古隊來到了漢代長樂宮的遺址,東漢末年,長樂宮也和漢代其他宮殿一樣,逃不過被焚毀的命運,兩千多年過去了,這里被火燒過的痕跡卻仍然歷歷在目。
那麼,是不是流傳了兩千年的西楚霸王項羽的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的說法不真實呢?
考古學家發現,人們通常所說的阿房宮遺址實際上是阿房宮的前殿遺址,阿房宮前殿遺址夯土台基東西1270米、南北426米,台基上面西、北、東三面已有夯築土牆,牆頂部有瓦的鋪設;夯土台基上面沒有建築南牆。三面牆裡面沒有發現秦代文化層和秦代宮殿建築遺跡。從路土分布的情況來看,人們是把夯築台基用土從南面運到北面,再從北面開始往南逐漸夯築台基。專家就此大膽地推測,阿房宮的所有工程只有前殿建成了台基,其他工程尚未動工,阿房宮沒有建成,也沒有像史書記載那樣被項羽放火焚燒!
我們翻看歷史可以發現,《史記 .秦始皇本紀》載:"項籍為從長,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咸陽,燒其宮室,虜其子女,收其珍寶貨財,諸侯共分之。"項羽是對咸陽採取了燒、殺、搶虜的政策,然而這里並沒有明確提到火燒阿房宮。《史記.項羽本紀》載:"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在這里也隻字未提火燒阿房宮。火燒的很可能是秦朝的其他宮殿。《史記》中的另一條記載也從側面證明阿房宮並未建成:"四月,秦二世還至咸陽,曰:『先帝為咸陽朝廷小,故營阿房宮。為室堂未就,會上崩,罷其作者,復土酈山。酈山事大畢,今釋阿房宮弗就,則是章先帝舉事過也。""""復作阿房宮。"但是,這年七月陳涉、吳廣就反了。前後就這么點時間,顯然建不成阿房宮。
既然阿房宮連前殿都沒有建成,前殿夯土台基上面沒有宮殿建築,項羽也就沒有必要渡過渭河來放火燒一個沒有宮殿建築的夯土檯子,所以傳說認為項羽燒了阿房宮是錯誤的!項羽雖然沒有燒阿房宮,火燒秦始皇依據龍脈所建的咸陽城其他宮殿卻是不爭的事實。
派人挖了李唐祖墳的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殺父繼位,成為隋朝的第二代皇帝。登上皇帝寶座以後,隋煬帝本性顯露,對民眾實行殘酷的暴政,激起了天下人的公憤。於是,各地起義軍風起雲涌,其中一支便是太原的李淵家族領導的。
在得知李淵家族反隋的消息以後,隋煬帝深知李淵家族實力雄厚,他不去反思自己的暴政,反而幻想用挖斷李淵家族龍脈的方式來打擊李氏,然而,他不僅沒有找到,還落了個死於非命的下場,真是可悲可嘆。
李淵起兵以後,他向長安民眾"約法十二條",除此之外,大隋各項苛刻的法令也都被廢除了。當時,隋大臣陰世師、骨儀等按照凡是犯上作亂者都要發掘他的祖墳、污辱他的祖先的法令,命令京兆尹尋找李淵的五服祖墓所在地,將其全部挖掘開來,並將屍骨拋在野地里。李淵對此非常痛心,每一提及必定流淚。
據說陰世師,頗懂陰陽風水,在派兵士去挖李淵在河東老家的祖墳那天下午,當兵士剛挖開李淵祖父李虎的墳墓,突然,從中躍出一條碩大的青蛇,蛇身有水桶粗,那蛇高昂起頭,"哧哧--"地呼嘯著沖向兵士們,兵士們紛紛閃開,陰世師揮劍上前,不料蟒蛇吐出一團霧氣,陰世師當時便昏倒在地。當時,在蟒蛇身邊還有大小不一的三條青蛇和二隻金蟾,四散逃避,兵士們的趕殺,一隻金蟾跑開了,其餘的則全被隋軍的刀劍殺死了。當李淵的軍隊攻克長安以後,投降的兵士供認了陰世師的惡行,李淵悲憤不已,立即命隴西公李建成把陰世師等人斬殺於朱雀道。
雖然李淵的祖墳被挖掘了,但是隋朝的天下仍然在農民起義和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雙重合力下走向了終結,而最終修成正果的則是李淵、李世民父子。

北宋為釘破太原龍脈,火燒水灌太原城
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病死,七歲的恭帝繼位,時任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的趙匡胤掌握了軍權。翌年正月初,趙匡胤在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發動兵變,黃袍加身。並率軍入開封,脅迫周恭帝禪位,奪取了皇位。因趙匡胤所領的歸德軍駐在宋州,所以建國號為宋,定都於開封。史稱北宋。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局面,使中國又歸於統一並逐漸進入中國經濟、文化、科技的鼎盛時期。唐朝最盛時有五千多萬人口,宋朝人口最盛時突破一億。宋人有曰:"生民以來,能濟登茲者,未有如大宋之隆也。"
在宋朝建立之初,為使宋王朝能長治久安,而不致成為繼五代後的第六個短命王朝,北宋王朝除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針,大力實施"強干弱枝"政策之外,還致力於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特別是當宋太宗聽說,當時仍被北漢統治的晉陽出過好幾個皇帝,是個"龍城"之後,更是親自帶兵攻下太原城,並火燒太原城,再水灌太原城......
太原古稱晉陽,它西依懸瓮山、東臨汾河水,地勢十分險要,城堡十分堅固。晉陽城城池堅固,唐以後的五代,這里幾度被一些野心軍閥作為割據稱雄的堡壘,稱王稱霸,自立為帝。太原經歷了後唐、後晉、後漢、北漢等幾個王朝。
979 年,宋太宗親率大軍,來到太原城下指揮攻城。晉陽城高大堅固,使得宋軍損失慘重,內外馬步軍都軍頭王廷義,殿前指揮使部虞侯石漢卿陣亡,大將李漢瓊、荊嗣、呼延贊、韓起重傷,以下將士傷亡者更多不勝數。當時,主要是由於宋已統一中原,平定南方,傾全力攻晉陽一城,晉陽孤城難守,北漢主才不得已降宋。自此,北漢十州全部歸入宋的版圖。五代十國時期最後一個分裂的小王朝被消滅了。
太原城被攻破之後,宋太宗趙光義決定平毀太原城,這是出於多方面考慮的。首先是晉陽城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宋軍強攻晉陽造成損兵折將,損失慘重,故宋太宗決心徹底平毀晉陽城以消心頭之恨。其次是當時的李唐是從晉陽起兵而奪取天下,到唐末五代一些割據者又據晉陽爭奪天下,或抗衡中原王朝,望氣者認為晉陽有王者之氣,這是宋太宗要嚴加防範的。再次是宋太宗繼位時,多有道教人物相助、道教觀天象認為:宋起之地為歸德(今河南商丘市)屬於"商星分野",而太原則屬於"參星分野",自古參商不相見,這樣,當中央政權強盛時,太原地區最後才服從,而當中央政權衰弱時,太原則將最先叛亂,因此,不宜把太原列為方鎮,應當降低它的等級。鑒於上述原因,宋太宗決定平毀太原城,讓居民遷往汾水東的新城,把新設立的並州府遷到榆次。居民出城後,宋太宗下令放火,"萬炬皆發,宮寺民舍,一日俱盡"。第二年四月,宋太宗又封堵汾水、晉祠水,灌入太原。古太原城經此火燒、水灌,變為一片廢墟。往日被譽為"錦綉太原城",並已逾千年的大都會便不復存在了。
太原舊城被毀後,宋太宗又命將太原治所從榆次遷到唐明鎮(即今太原市)。逃出城的百姓逐漸聚集到這里定居下來。由於此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982年(宋太平興國七年),宋太宗趙光義派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鎮的基礎上,擴大范圍,修築城牆,興建太原城。宋初修建的太原城是一座土城,城池周長5.28公里。築四門:" 東曰朝曦;南曰開遠;西曰金肅;北曰懷德。城西南至現迎澤大街北邊,西至現新建路東邊,後小河、東後小河是當時北面東邊的城壕。據說趙宋在新修太原城街道時,都築成丁字街,取其諧音,"釘"破"龍脈",使太原不再出現"真龍天子",危及趙宋天下。並忌諱使用"晉陽"、"太原"名稱,而設為緊州軍事,派潘美、楊業把守。
金代詩人元好問《過晉陽故城書事》在講到此事時說:"南人鬼巫好機祥,萬夫畚鋪開連岡。官街十字改丁字,釘破並州渠亦亡。"舊的晉陽城平毀了,但太原的戰略地位並沒有變,當時遼據大同,建遼契丹又為游牧民族,其騎兵可以隨時南下太原,太原街道修成"丁"字形對阻遏遼騎兵的馳騁是起了積極作用的。

李自成與崇禎互斷龍脈便宜了多爾袞?
李自成(1606~1645年),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他率領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城,逼死了明崇禎皇帝,建立了大順政權,但不久農民起義軍就在吳三桂和滿清軍隊的聯合夾擊下敗亡,李自成也死於非命。有人說李自成和崇禎的兩敗俱傷是因為互斷了對方的龍脈,才使滿清的多爾袞撿了一個大便宜,這是怎麼一回事?
關於明皇族朱氏的龍脈之說,據《朱元璋系年要目》介紹,朱元璋祖居江蘇省句容縣通德鄉朱家巷。元朝初期,為了逃避官府的苦役,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攜帶全家老小,逃到泗州、盱眙一帶,居住在古泗州城北13里的孫家崗。
王文祿《龍興寺記》記載著這樣一個傳說:楊家墩家有個窪窩,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經常卧於其處。有一次,一個道士路過此處,見了這個地勢說:"葬於此處,後代可出天子。"
道士的徒弟追問原因,道士說:"你若是不信,就拿個枯樹枝栽在這兒,十天之內就能起死復生",朱初一偷偷試驗了一下,果真如此,於是把道士的話告訴了朱元璋的父親朱世珍。十年後,泰定四年(1327年)朱初一病死,如道士所言,葬於此。半年後,朱世珍妻陳氏即懷了朱元璋。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一路登上皇帝之位,1386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標,帶領文武群臣和工匠,到泗州城北楊家墩,開始修建祖陵。以後陸續增修,經過 28年,耗費大量資金,到永樂十一年(1413年)才把他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陵墓全部修建成功。至此,楊家墩改稱明祖陵。李自成攻破此處後,為了破壞明朝的龍脈,將明祖陵破壞的一塌糊塗。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了打擊李自成起義軍,崇禎皇帝竟然也派人挖了李自成的祖墳。
李自成是陝西米脂縣人,從小苦大仇深,和一些窮苦百姓參加了高迎祥領導的起義軍。後來因為作戰勇敢和有智慧,得到高迎祥的賞識,最後,接替高迎祥成為起義軍首領,所到之處,百姓雲集響應,一時間朱家天下搖搖欲墜,李氏"帝王之相"隱隱可見。當此之時,崇禎帝不知聽了何人建議,希冀用伐掘李自成祖墳的辦法斷其 "龍脈",泄其"王氣",以使"賊勢當自破矣",從而挽大廈於將倒。崇禎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八,接到崇禎皇帝密旨的陝西總督汪喬年命延安府米脂縣縣令邊大綬等人進山尋找李自成的祖、父的墓地。

G.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的墓被盜過

多了,哪數的清。
先不說每朝每代層出不窮,且不斷革新技術裝備的職業盜版墓者。大多農民起義權也有挖墳毀陵的現象,這一方面是為了給敵人心理打擊,也是為了尋寶補充軍資。尤其西漢赤眉綠林,挖墳都挖出名了。曹操甚至專門成立盜墓機關,負責盜墓補充軍資。還有各代相互勾心鬥角,互挖祖墳打擊報復等等。
太多了這種事,在古代好像很平常啊。

H. 中國著名歷史人物

中國著名歷史人物有:

1、韜略鼻祖、兵家之宗——呂尚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創建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

2、春秋第一霸的主謀者——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譽,對內政外交政策進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方針策略,被齊恆公任為上卿,尊稱「仲父」。

執政四十年,因勢制宜,分設各級官吏,選拔士子,賞勤罰惰,征賦稅,統一鑄造、管理錢幣,制定捕魚、煮鹽之法;對外採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

他秉政三年,齊國大治,成為「五霸之首」。

3、奇謀成霸業、經商成巨富——范蠡

范蠡(lǐ),字少伯,漢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今河南淅川縣)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

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後至齊,父子戮力耕作,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使為相。范蠡辭而不受,後遷往陶地(今山東肥城湖屯鎮陶山,幽棲寺本名「陶公幽棲寺」,俗稱西幽寺,始建於宋代,緊鄰范蠡墓。)經商積資巨萬,世稱「陶朱公」。

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乃中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4、計關秦王朝興衰成敗——李斯

李斯(約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駐馬店上蔡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千古一相。

李斯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李斯參與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眾議主張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提出並且主持了文字、車軌、貨幣、度量衡的統一。

李斯貢獻巨大,但是害死了韓非,後被趙高所害。

5、輔佐劉邦創建西漢王朝的謀略家——張良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族,潁川城父(今河南省寶豐縣李庄鄉古城村)人。

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脫身。後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後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

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晚年據說跟隨赤松子雲游。張良去世後,謚為文成侯。

《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現出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後世敬其謀略出眾,稱其為「謀聖」。

I. 哪一位歷史名人在天平山修建祖墳

范仲淹。
蘇州市境內的天平山,海拔 201 米,山勢峭峻奇險,古稱白雲山,又內名賜山,系北宋容名臣范仲淹先祖歸葬之地。境內開辟有:天平山風景名勝區,景區佔地近百公頃,向以"紅楓、奇石、清泉"三絕著稱,有萬笏朝天、高義疊翠、萬丈紅霞、玉泉輕吟等十八勝景。"吳中第一山"、"江南勝境"之美譽,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J. 誰怕後人「挖祖墳」

相信祖墳有「王氣」稱帝被斬
(摘選自湖北陰陽地理學府)
傳說,漢高祖劉邦手下的韓信,隨便葬母就葬到一塊風水寶地上,便有了後來的官運亨通;明太祖朱元璋葬父,墳址正好選到了龍運真穴,故而有朱姓277年江山。
中國正史上這樣的文字很多。《後漢書·袁安傳》(卷45)記載,在漢光武帝劉秀當皇帝時做過成武令的袁安,葬父時經神人指點,選擇了一塊風水寶地,從此富貴,「初,安父沒,母使安訪求葬地,道逢三書生,問安何之,安為言其故,生乃指一處,雲『葬此地,當世為上公』。須臾不見,安異之。於是遂葬其所佔之地,故累世隆盛焉。」
意思是,做太尉的東晉名將陶侃,早年出身寒微,當年家裡辦喪事時,家裡有頭牛丟了。陶侃出去找,在路上遇到一老人。老人告訴他,牛睡卧在前面的污水塘里,如果親人在此安葬,將來會當大官。老人又指了附近的另一座山,稱「此亦其次,當世出二千石」。說完那老人就不見了。陶侃往老人所指的污水塘,家裡那頭牛果然卧在那,陶家遂下葬於此。
陶侃的事情見於《晉書·周訪傳》(卷58),原來陶侃把另塊次一點的風水寶地,告訴了好友周訪。周訪父親死後便葬於那裡,後來周訪果然當上了可得俸祿二千石的刺史,三代顯貴。
也有不相信風水而掘祖墳的事情。西晉名將羊祜是中國歷史難得的一位軍事人才,不只善打仗,為官也清廉,「祿俸所資,皆以贍給九族,賞賜軍士,家無余財。遺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
有擅長風水術的相墓者告訴羊祜,羊家祖墳有「帝王氣」。這可不得了,如果讓當今皇帝知道了,全家還不遭殃?但相墓者說,「若鑿之則無後」,但「猶出折臂三公」。為了避免禍害,羊祜還是把祖墳給掘開了。後來,羊祜果然從馬上甩下來,把膀臂折斷了,雖然地位顯赫,但沒有兒子,斷了香火。
羊祐不貪祖墳上的「帝王氣」,保全了自己的身家。也有因為相信祖墳葬在龍穴而惹來禍害身亡的。南北朝時,浙江人唐宇之生於風水世家,祖上給自己留了一塊風水寶地,斷定子孫中將出皇帝。唐宇之信以為真,惑弄人心,招兵買馬起義,攻陷了富陽城稱帝。稱帝後,一定按規制辦,還在兒子中設置了太子。朝廷聞訊,立即派遣禁軍征討,剛一交手,唐宇之便被斬殺了。
《南史·虞玩之傳》(卷47)原文記載如下,「富陽人唐宇之僑居桐廬,父祖相傳圖墓為業。宇之自雲其家墓有王氣。山中得金印,轉相誑惑。永明二年冬,宇之聚黨,遂陷富陽。至錢唐僭號,置太子。賊遂據郡,又遣偽會稽太守孫泓取山陰。時會稽太守王敬則朝正,故宇之謂可乘虛而襲。泓至浦陽江,而郡丞張思祖遣浹口戍主楊休武拒戰,大破之。朝廷遣禁兵東討,至錢唐,一戰便散,禽斬宇之。」
不過,也有相信祖墳的風水好,而如唐宇之那樣起事,當上皇帝的。
南北朝時宋始主劉裕就是這樣,劉裕的祖墳在今江蘇丹徒境內,時名為馮恭的風水先生相過之後,認為有「天子氣」。《南史·宋本紀》(卷1)記載,「皇考墓(劉裕祖墳)在丹徒之候山,其地秦史所謂曲阿、丹徒間有天子氣者也。時有孔恭者,妙善占墓,帝嘗與經墓,欺之曰:『此墓何如?』孔恭曰:『非常地也』。」從此發後,劉裕更加自負,覬覦皇帝寶座,於公元420年廢晉建宋。
大唐王朝帝王壞風水破叛亂
祖墳的風水對子孫如此重要,因「挖祖墳」而引起的掘墓扒墳現象,便成了中國古代盜墓史上的一大絕景。
唐朝中期,大宦官魚朝恩便動過挖郭子儀祖墳的歪念頭。魚朝恩與郭子儀素來不和,《新唐書·郭子儀傳》(卷150)記載,郭子儀「遭幸臣程元振、魚朝恩短毀,方時多虞,握兵處外,然詔至,即日就道,無纖介顧望,故讒間不行。破吐蕃靈州,而朝恩使人發其父墓,盜未得。」魚朝恩希望通過盜掘郭子儀的祖墳 ,達到遏制郭氏官運亨通的目的,但沒有成功,反而讓郭子儀告到了皇帝那裡。
隋唐的堪輿術,經過郭璞等魏晉堪輿名人推動後,又進入了一個高峰,出現了楊蕭吉、丘延翰、楊筠松等一批堪輿高人。所以,隋唐時期人們對祖墳的風水特別看重,且有一套新的理論。「挖祖墳」、「壞風水」,同時便成了當朝懲罰叛逆者的一種厲害手段。
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便用此手段懲罰過反臣徐敬業。
唐人張鷟著《朝野僉載》(卷6)記錄了這件事情:唐英公徐績初卜葬,謠曰:「朱雀和鳴,子孫盛榮。」張景藏聞之,私謂人曰:「所佔者過也。此所謂朱雀悲哀,棺中見灰。」後孫敬業揚州反,弟敬貞答款曰:「敬業初生時,於蓐下掘得一龜,雲大貴之象。英公令秘而不言,果有大變之象。」則天怒,斫英公棺,焚其屍,灰之應也。
同樣出自《朝野僉載》,當過唐高宗李治時宰相的郝處俊,也被武則天如此制裁過。郝處俊下葬下,有一書生路過其墓,感嘆道,「葬壓龍角。其棺必斫。」後來,郝的孫子出事,禍及郝處俊,武則天「斫俊棺,焚其屍。」據史書所記,郝處俊死後被掘墳辱屍,應該與風水無關,而是高宗欲遜位於武則天時,時為宰相的郝處俊力諫反對,這才讓武則天懷恨在心。
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軍首領,也是中國盜墓史的狂人之一(見本書《人物篇:最蠢的盜墓者狂人黃巢》)。公元881年攻下唐都長安,建大齊國,改國號金統。在盜唐帝王的同時,其所建的「大齊」風水,便讓朝廷破壞過挖過。事發唐僖宗李儇的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有相地者密報,在金州牛山附近有「黃巢谷」,為黃巢的發跡寶地,若破黃巢天氣子運,當掘此山。據宋人王明清《揮麈後錄》一書所記,李儇真的信以為真,派萬把人去挖牛山,挖個把月,才將牛山破壞。出土了一個石桶,桶內有黃妖獸,桶上有一把三尺長的劍,黃巢不久兵敗自殺(一說被其外甥人謀害)。
實際上這是不可信的,黃巢兵敗,與李儇挖牛山一點也不相干。中和三年時,黃巢的起義軍已經不行,當年的四月初八,唐軍自光泰門入長安,黃巢力戰不勝,焚宮室逃走,從此戰事處處失利,。
唐朝時也有不少人不相信風水的吉凶,唐玄宗李隆基時的名臣姚崇就是其中之一。《新唐書·姚崇傳》(卷137),開元年間太廟崩壞,其時李隆基正打算動身去東都洛陽,身邊人都認為不吉,不宜出行。
姚崇認為,「臣聞隋取苻堅故殿以營廟,而唐因之。且山有朽壞乃崩,況木積年而木自當蠹乎。但壞與行會,不緣行而壞。且陛下以關中無年,輪餉告勞,因以幸東都,所以為人不為己也。百司已戒,供擬既具,請車駕如行期。舊廟難復完,盡奉神主舍太極殿?更作新廟,申誠奉,大孝之德也。」李隆基聽了很高興,「卿言正契朕意。」「風水寶地」不是人人可以葬入。
大宋王朝的皇帝對風水亦迷信
宋神宗趙頊就是一位很講迷信的皇帝。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皇帝如果沒有「龍種」,那更是犯了江山社稷的大忌。趙頊先後生了不少兒子,但接連夭折。有人告訴他,可能是京城開封周邊的墳墓太多,陰氣太盛,影響了皇家風水,壓住了趙姓宗室。於是打算強迫讓民間把這里的墳墓給遷走。
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聽說後上書,諫阻些事,才避免了大規模「挖祖墳」事件發生。《宋史·王安禮傳》(卷327)記載如下,
「帝數失皇子,太史言民墓多迫京城,故不利國嗣,詔悉改卜,無虜數十萬計,眾洶懼。安禮諫曰:文王卜世三十,其政先於掩骼埋胔,未聞遷人之冢以利其嗣者。帝惻然而罷。」
宋人對風水的迷信,不遜唐人。《揮麈後錄》記述了宋人范擇善葬父的故事。
范父去江西上饒,病死於途中的寺廟里。寺里的老和尚聽說後告訴范擇善,「寺後山半適有一穴,不若就葬之,免搬挈之勞。」老和尚懂風水,說這穴風水好,主後人富貴。范擇善葬父後金榜題名,仕途順利。後來,范擇善要把父親遺骸遷回原籍安葬,老和尚聽說後建議不要遷,范堅持遷回。後來,范擇善遭人彈劾,被降職流放,死於外地。實際上,范擇善官運不濟,不礙遷葬,直接原因是得罪了當朝權貴秦檜。
過去人相信命,禍福在天,命里有的會到來,沒有的得到了反而不吉。風水寶地也是一樣,不該得的,祖墳葬了風水寶地主凶。
宋人洪邁所著的《夷堅志》是一部「極鬼神事物之變」的筆記,文筆類似於志怪小說《搜神記》。戊卷中記述了陳魏公父墓的來歷。陳魏公父墓在福建莆田境內南寺的旁邊,本是一有錢人家買下的墓地。但富人入葬後,子孫先後都得了眼疾。風水先生稱這是因為墓地的風水不好,宜搬遷,把這塊墓地賣了,否則後患無窮。陳魏公買下了那塊地,將父墳遷葬過來。有錢人家眼疾沒有了,陳魏公也很快發跡了,當上了宰相,官封少師。
時人認為,風水寶地非有德之人不得葬入,否則反惹禍。實際上這些說法是迷信,欺人之語。
大明王朝天啟年間挖大清龍脈
無獨有偶,大明王朝的皇帝也干過「挖祖墳」的事情,而且比唐僖宗李儇的聲勢更大。
別以為盜墓都是民賊乾的勾當,從中國盜墓史上來看,大規模的盜墓掘陵多屬「官方行為」,有一些甚至是帝王自己策劃的,如武則天挖徐敬業祖墳、郝處俊墳。
明朝的「挖祖墳」事件發生於明末天啟年間,朱元璋的子孫、大明王朝倒數第二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出於泄女真人王氣、挖斷大清龍脈的需要,把位於北京西南大房山系九龍山附近的金國帝王陵寑,全部給搗毀了。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祖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