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圖片故事

歷史圖片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09 12:47:43

1. 真實歷史人物故事的圖片

上網去搜!這很簡單

2. 關於長城的歷史故事;圖片;傳說,謝謝!至少19編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徵集了數十萬民夫,於公元前214年將秦、燕、趙三國北邊的城牆連通、修繕合一,這便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哭倒長城八百里的傳說就發生在那個時候。

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為鄰居,僅一牆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牆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里結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後,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里邊躺著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台望外,奔走相告,村裡人聽說後,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地說:"這葫蘆結在我的院子里,這女娃該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果,後經村裡人調解為:女娃娃屬於兩家共同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並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兩家老人為現已長大成人的孟姜女選了個女婿叫范杞梁,選定良辰吉日,准備成親。天有不測風雲,成親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從門外闖進幾個衙役,一擁而上把新郎范杞梁當民夫抓走了。

原來,當時由於秦始皇在全國各地抽調大批民夫修築長城,日日夜夜拚命干,民夫們被累死、餓死的不計其數,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們又到處抓民夫補充,范杞梁也被發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

轉眼一年過去了,范札梁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後,決定去找丈夫,發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她帶上干糧和給丈夫特製的禦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風吹雨淋、日曬風寒、飢寒交迫、步履艱難,經過千難萬險的萬里跋涉,終於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一打聽才知道,為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並被埋在長城下,屍骨都找不到了。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慟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著長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裡塌到哪裡,足有八百里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管,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一見之後,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札梁的屍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孟姜女戴著孝拜了為築城而死的范札梁墳墓後,宿願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們所傳頌,人們為紀念她,在山海關附近的一個山頭上,給她修了墳、建了廟,取名為"姜女廟"。 孟姜女萬里尋夫送寒衣,哭倒長城八百里的故事家喻戶曉,流傳至今。

2.長城的故事和傳說——望京樓

當年戚繼光任薊鎮總兵官,在譚綸的支持下,親自規劃和督造了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省灤平縣境內)。

此段長城的結構獨特,城牆是用巨大的條石為基礎,以磚包砌而成。金山嶺長城東端高入雲端的老虎山上,有一座望京樓,座落在一千米高的山頂上,樓的兩側是懸崖峭壁,人只能從石縫中攀登而上。據說當年修築時,為了運條石死傷了許多人,但條石仍運不上去。此事感動了玉皇大帝,立即派他的外甥二郎神去運石。當晚,二郎神來到老虎山下,見到成堆的條石堆放在那裡,隨即將他的神刀一晃,立刻變成趕山鞭。他手揮趕山鞭向條石上抽打,同時喊聲"變",那一塊塊條石,馬上變成一隻只大山羊,直奔山頂。到山頂後他數了數,不多也不少,正好夠用。恰逢此時,一個士兵台帳小解,忽見二郎神趕羊,驚叫一聲往回跑。二郎神聽到有人喊叫,也吃了一驚,將幾十塊條石踢下山去,落在東面的山坳里。二郎神隨即騰身上天。

就這樣,修望京樓的條石,就缺了幾十塊。現在登上望京樓時,會看到樓底十二層奠基條石中有五層是碎石塊壘砌的。而那些被二郎神踢下山去的條石,仍然堆放在山坳里,當地人稱此山坳為條石坳。

3.長城的故事和傳說——「玉門關」

古時候,在甘肅小方城西面,有個驛站叫"馬迷兔",又叫"馬迷途"。商隊從邊陲於闐運玉到中原都要經過此地。這里的地形十分復雜:沼澤遍布、溝壑縱橫、森林蔽日、雜草叢生。每當運玉石的商隊趕上酷熱天氣上路時,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總是喜歡晚上涼涼快快趕路。因此,每當馬隊走到這里,總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連經常往返於此路的老馬也會暈頭轉向,難以識途,"馬迷途"的名字就是這樣叫起來的。

有一支專販玉石和絲綢的商隊,常年奔波於這條路上,也常常在"馬迷途"迷失方向。有一次商隊剛進入"馬迷途"就迷路了。人們正在焦急萬分之際,忽然不遠處落下一隻孤雁。商隊中一個小夥子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把它抱在懷里,准備帶出"馬迷途"後再放掉。不一會兒,只見大雁流著眼淚對小夥子咕嚕咕嚕地叫著說:"咕嚕咕嚕,給我食咕嚕咕嚕,能台迷途。"小夥子聽後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為餓得飛不動才掉隊的,便立即拿台自己的干糧和水讓大雁吃個飽。大雁吃飽以後,呼的飛上天空,不斷盤旋,領著商隊走出了"馬迷途",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小方盤城。過了一段時間,這支商隊又在"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隻大雁又飛來在空中叫著:"咕嚕咕嚕,商隊迷路。咕嚕咕嚕,方盤鑲玉。"邊叫邊飛,又引著商隊走出了迷途。只有那隻救大雁的小夥子聽懂了大雁的話語,並轉告領隊的老闆說:"大雁叫我們在小方盤城上鑲上一塊夜光墨綠玉的玉石,以後商隊有了目標,就再也不會迷路了。"老闆聽後,心裡一盤算,一塊夜光墨綠玉要值幾千兩銀子,實在捨不得,就沒有答應。

沒想到下一次商隊又在"馬迷途"迷了路,數天找不到水源,駱駝乾渴得喘著粗氣,人人嘴干舌燥,口渴得寸步難行,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時,那隻大雁又飛來了,並在上空叫道:"商隊迷路,方盤鑲玉,不舍墨玉絕不引路。"小夥子聽罷急忙轉告給老闆,老闆慌了手腳,忙問小夥子到底應該怎麼辦才好,小夥子說:"你趕快跪下向大雁起誓:'一定鑲玉,絕不食言。'。"老闆馬上照小夥子說的,跪著向大雁起誓,大雁聽後,在空中旋轉片刻,把商隊又一次引出了"馬迷途",商隊得救了。到達小方盤城後,老闆再也不敢愛財了,立刻挑了一塊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綠玉,鑲在關樓的頂端,每當夜幕降臨之際,這塊玉便發出耀眼的光芒,方圓數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過往商隊有了目標,再也不迷路了。從此,小方盤城就改名"玉門關"。其實玉門關是漢武帝時所建,因這里是古代我國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從西域輸入和闐玉石就從此入關,故名。

1、孟姜女哭長城,把長城哭倒了。
2,傳說,長城有許多匈奴,為了打統制者,但打不近給活活死在外面.
3、傳說,長城下有許多人的骨頭,說明當時統制者的黑暗統制.
4、嘉峪山的傳說

在很久以前,從祁連山流下來的雪水,不斷匯合成北大河,它穿過河西走廊中段的荒原,澆灌著那一帶的良田,養育著那裡的各族人民。有一天,一個牧童正在荒原上放羊,迎頭碰上一個古怪老頭兒,身上背一袋子石沙,問他去北大河如何走,並說:"這北大河原是我的家,後來被一群百姓搶去,我這次來要用石沙堵住北大河。"牧童聽後非常氣憤,立刻頂撞道:"別說你用一袋石沙,就是把北邊大山搬來,也妄想使北大河改道。"那老頭兒一聽氣炸了,立刻將這袋石沙向左右撤開,驟然間,荒原上突起許多丘陵和一座大山,這座大山就是現在的嘉峪山。原來這個怪老頭兒是龜精變的,只見他口念咒語,企圖推倒嘉峪山來封堵北大河,正在此時,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玉皇大帝派雷神把老頭兒擊死了。在他死的地方,立即隆起了個山包,形狀如龜,這就是現在的"龜蓋山"。

還有更多:
1、明代開國功臣徐達與山海關的故事
2、山海關積極辦學的李英
3、大規模修築邊城的洪鍾
4、愛國名將戚繼光
5、繕邊破敵的詹榮
6、「天下第一關」書寫者明代山海關進士蕭顯
7、疾惡如仇的鄭己
8、被冤殺的守衛山海關名將熊廷弼
9、袁崇煥單騎出關
10、兩次督師榆關的孫承宗
11、被處以斬刑的范志完
12、引清兵入關的吳三桂
13、愛國學者顧炎武與山海關
14、勸農課士蕭德宣等等都與山海關一帶的長城有關。

長城故事

齊長城

修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長城,西半部基本處在齊魯邊界上,東半部則穿莒國而過。齊國、魯國和莒國,歷史上都是文化比較發達的國家,因此從齊長城修建的時代起,這里的勞動人民便圍繞這一宏偉工程,創造了許許多多絢麗多彩的傳說故事。

兩千多年來,有關齊長城的民間傳說故事,包羅萬象,內容十分豐富。既有富於神話色彩的「十個太陽輪流轉」、「老子采葯摘葯山」的傳說,又有具有歷史真實性的「楊廷將軍修雙道長城」、「黃巢義軍駐扎黃巢寨」、「萬曆妹妹長城鋪出家」等傳說;既有關於齊長城修建起因的「南修長城擋大水,北修長城擋大兵」的傳說,又有關於齊長城修建之艱難的「釘頭崖」的傳說;既有戰爭攻伐類的「穆陵關趙匡胤大戰韓通」、「青石關曾國藩抗擊捻軍」的傳說,又有人物傳記性的「常將軍被殺」和「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等等。

這些傳說構思精巧、情節引人、感情豐富、語言朴實,並以其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世世代代在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成為中華民族文學寶庫中的瑰寶。這些傳說故事不僅具有一定的文學性、知識性、趣味性,而且也為我們研究齊長城的歷史、文化、建築、民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資料。

孟姜哭城

河北秦皇島望夫石村孟姜女廟內的孟姜女像

龕上橫匾書,「萬古流芳」,兩旁楹聯上款:「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下款:「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像後有「姜墳雁陣」彩繪壁畫。

圖片來源:中國文化研究院

提起長城,就會使人想起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關於孟姜女的傳說,在民間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是我國流傳最廣泛的民間故事之一,在世界民間故事傳說史上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個傳說故事,是以「杞梁妻哭夫崩城」的故事作毛坯,經過兩千五百多年的藝術加工,成為受人喜愛的文學作品。由於這個故事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民主性,所以歷代文人墨客,總是用偷梁換柱的手法,進行嫁接與克隆,把這個故事裝上自己的意志和幻想,表白自己的好惡,抒發個人的感情。

孟姜出世

從前有兩戶人家,住在壽山的長城嶺下,一家姓孟,一家姓姜,他們是一牆之隔的好鄰居,但兩家都無子女。

有一年,孟家栽了一棵葫蘆,葫蘆長得很旺盛,葫蘆秧都爬到了姜家的屋頂上去了。奇怪的是這棵葫蘆只結了一個葫蘆,葫蘆又正長在兩家共有的牆上。秋天葫蘆成熟了,孟、姜兩家都希望葫蘆歸自家,兩家各不相讓,爭吵不休。最後,在村人的調和下決定每家各分一半。

兩家把葫蘆摘下來,當場就要鋸為兩半,但孟家找到鋸後怎麼也鋸不開,後經木匠師傅指點才總算鋸開。當鋸開後,眾人十分驚訝!裡面竟然端坐著一位俊俏的小姑娘,長得似仙女下凡。兩家一見這小姑娘都不爭著要那葫蘆了,卻搶著要抱那小姑娘。兩家誰也不能說服誰,最後還是由眾人調解,兩家輪流撫養這個小姑娘。

從此之後,這個小姑娘就被孟、姜兩家養活著。一天,孟家對姜家說:「我們給她取個名吧。」經雙方商量便起名孟姜女。從此,孟姜女這個名字就被人們叫開了。等她長大後就出嫁了,沒到兩個月的時間,丈夫便被齊威王徵召為民夫,到壽山後修築長城去了。後來丈夫累死在長城下,又被埋進了長城內,她便哭塌了長城。她的美名就在民間流傳下來了。

故事新說

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約前549年),而當時的齊國正處在泰山之北。也就是說,孟姜女哭的應該是齊長城,而不是秦始皇(前221年——前206年)築的長城。事實上故事出現時,秦長城尚未修築,而齊長城西段已在公元前557年以前完成。《史記·楚世家》正義引《齊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有餘里。」可見孟姜女哭的是齊長城,而不是秦長城。至於山海關附近的孟姜女墓,這已有史可查,是清朝把一座貞女墳改成的孟姜女墓,這就更誤會歷史了。齊長城考察隊對齊長城進行了全面考察後,對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提出了新說。從歷史演變的過程看,孟姜女的原型就是杞梁妻,故居是長清縣長城鋪(村),其夫杞梁故宅在青州市,杞梁墓在臨淄區,都在山東境內,而且都在齊長城一線。齊長城建築年代,據《管子·輕重篇》:「管子曰: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管仲為齊桓公時(前685年——前642年)相,據此,齊桓公時已有了長城。根據我國歷史學家的考證,認為齊長城西段早在周靈王十五年(前557年)就已完成。杞梁妻哭夫的故事最早的記載是公元前549年,這時齊長城西段已建成。孟姜女的故宅就在西段齊長城的長城鋪。據長城村流傳的孟姜女故事,是孟姜女送走丈夫,回到長城鋪,痛哭一場,投紅石江(現有殉情遺址),被王母娘娘救去,後人立廟祀為神靈。通過這個傳說,可以看出孟姜女在長城鋪哭夫,而演化為孟姜女哭長城。

歷史故事產生在山東,齊長城的建築年代又早於杞梁戰死的年代,這時秦長城和其他國家的長城都未建,所以孟姜女哭的長城,只能是齊長城,而不會是其他長城。

齊國孟姜

在泰山西邊崇山峻嶺的峽谷中,自古就有一條由齊國通往魯國的交通要道,在這條大道的咽喉處,南北排列著幾個村莊,最南邊的叫界首,中間的叫皮家店,最再往北的村莊叫鋪子。當時這里正是齊魯兩國的交界點,國力較弱的魯國為了防禦強大的齊國,就在邊界一帶由西向東用又高又粗的木樁修建了一道邊防寨牆,只在路口處留有寨門,並屯兵把守。不久,這里就形成了一個村莊,取名就叫界首。以後為了經商的方便,齊國商人便把貨物運到兩國邊界附近的地方安頓下來,並在這里建商鋪,建客店,很快便形成了村落,村名也就被稱為「鋪子」和「店子」了。

這一年鋪子村中,一戶由齊國都城臨淄遷來的姜姓人家,生了個女孩,取名叫孟姜。小孟姜從小就長得聰明伶俐,十分招人喜愛。隨年年齡的增長,小孟姜不僅長得越來越漂亮,而且手也越來越靈巧,紡線織布,剪裁縫衣,樣樣都會,爹娘一直都把她當成掌上明珠。當孟姜女長到十七八歲的時候,上門求親的人家絡繹不絕,最後爹娘為她選中了一戶也由都城臨淄遷來的萬姓人家的男青年作丈夫,青年的名字叫萬杞梁。

小夫妻結婚後,二人恩恩愛愛,甜甜蜜蜜,真是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但他們結婚不久,齊國為了加強防禦,就在國內大力征調民兵,首先在泰山以西至濟水東崖的邊防線上,開始修築長城。

當時國內的青壯年基本都被征調走了。萬杞梁當然也未能倖免,起先他是在家鄉一帶修長城,雖然又苦又累,但終究因為離家較近,所以孟姜女能隨時到山上探望丈夫,送衣送飯。經過幾年的艱苦修築,在鋪子村的東西山上都建起了十分高大的長城,在鋪子村中間的交通要道上,還修建了一座非常雄偉的關門。

泰山以西的長城修築完以後,萬杞梁又被征調到沂山以東去修築長城,一去好幾年,音信皆無。家中父母掛念兒子,孟姜女對丈夫更是牽腸掛肚,日益思念,這一年冬季天氣特別寒冷,孟姜女心疼在外的丈夫,便連夜趕制棉衣,哭著辭別了公婆和爹娘,沿著長城向東尋去,要為丈夫千里送寒衣。她一路走一路問,不知經過了多少艱難險阻,最後終於在莒國的且於城一帶打聽到了丈夫的消息,待她急急忙忙趕到丈夫修城的地方,才知道丈夫早已勞累而死,並被埋在了長城之內。

孟姜女千里迢迢找到這里,不僅沒有見到丈夫的面,而且連屍體也沒有見著,不禁如萬箭穿心,再也忍受不住心頭的悲痛,一頭撲向埋葬丈夫的城牆邊上,嚎啕大哭起來,直哭得群山為之落淚,日月為之掩面。就這樣,孟姜女撕心裂肺地哭了十天十夜,終於感動了上天,長城崩塌了一大片,自己丈夫萬杞梁的屍體也完好地顯露了出來,她撲上去抱著丈夫的屍體又大哭起來,最後在眾多的民夫和百姓幫助下,她為丈夫穿上了新做的棉衣,並選了背風向陽的地方,重新埋葬。她本想隨夫而去,但念及父母公婆,只得強忍悲痛,告別丈夫墳墓,返回家鄉,但爹娘已先後去世。

為了侍奉公婆,更為了替丈夫盡上孝心,便深深地埋藏了內心的痛苦,盡心盡力地照顧好公婆的一切。但不久公婆從別人嘴裡得知兒子已死的消息,肝膽欲裂,相繼而亡。

孟姜女在萬念俱滅的情況下,投進村東的紅石江而死。

鋪子村的村民,因為這里修建了長城,並出了個哭長城的孟姜女,所以便把村子改名為「長城鋪」。大家為了紀念烈女孟姜女,便在城門閣樓東邊修建了孟姜女廟,廟內正殿坐北朝南三大間,並建有東西配殿,正殿內塑有孟姜女的神像,牆壁上繪有孟姜女和萬杞梁傳說故事的壁畫,廟前還建有三步兩孔橋。以後雖然經過了無數朝代,但長城鋪村孟姜女廟的香火一直不斷,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也就世世代代流傳了下來。

3. 【歷史】圖片講的是什麼故事

是南柯一夢嗎...
典故一:
晉代有個王質砍柴的時候到了這山中,看到有幾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質就到近前去聽。童子把一個形狀像棗核一樣的東西給王質 ,他吞下了那東西以後,竟然不覺得飢餓了。過了一會兒,童子對他說:"你為什麼還不走呢?"王質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時,那木頭的斧柄已經完全腐爛了。等他回到人間,與他同時代的人都已經沒有了
典故二:
傳說在西晉時有個叫王質的青年農民,一次上山打柴,來到王喬仙洞口。王質膽大好奇,心想,人家都說洞里有仙人,我何不進去看個究竟?因洞口很小,只能通過一個人,洞深三丈余,寬余高各丈許。王質剛進洞中什麼也看不見。頃刻之間,洞頂好像透進來光線,只見兩個鶴發童顏的老人正在下圍棋。王質素好下棋,被兩位老人精湛的棋藝一下子給吸引住了。兩位老人好像未發現有人進洞似的,邊下棋邊吃大棗,有時也順手把棗遞給王質吃。看完一局棋後,老人對王質說:「你也該回家了。」王質俯身去拾斧子,想不到斧柯(斧柄)已經爛朽,只剩下鐵斧了。王質回到村裡,怎麼一個人也不認識了,詢問自己的父母,才知道他們已經死去一百多年了,從此,後人就把這座山叫「爛柯山」 。
王質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間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故事因此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人世間的巨變。唐代詩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出逢席上見贈》中 「到鄉翻似爛柯人」一句,就引用了這個典故。詩人用王質自比,表達了他遭貶離開京城二十多年後,人事的滄桑巨變所帶給他的恍如隔世的感覺。
典故三:
傳說在很早以前,王質本是衢城楊家巷人氏,為人善良,盡職孝道,然而其母親視力極差。因家境貧寒,靠王質上山砍柴,勉強維持生活。一日,有兩個生人經過王質家門口,稱肚子餓,就向王母借灶做飯。王質砍柴未歸,老母稱家中無柴,而過路二人並不在意,老母禁不住二人軟磨硬纏,便准許了。二人要煮麵,卻無薪柴,其中一人索性把腿伸進灶里當柴燒。燒了一鍋面條,(傳說神仙下面條下的乃是神仙的鼻涕)其二人各吃一碗,老母生性多疑,心疑其二人所為,又苦於看不清,神仙送她面她也不敢吃。只由得二人糊來了,其實乃神仙故意戲弄,二人吃飽喝足還留下一大碗作酬謝,便告辭而去。待質回家,其母稱有人借鍋煮麵,桌上還有留的,質見桌上有一大碗面,面湯稀如清水,捧起就喝完了。這時才發現家中八仙桌的腿全部燒焦、板凳的腿都不見了,問其母,王母亦不知何故便一五一十如實相告。王炙聽後頓時火冒三丈,聲稱要與二人算帳,拿起斧頭就追出門去了。當聽鄰居說二人剛出城,王質便追出城去,一路詢問,得知二人進山了,王質追到了城南山下也不見人,進山後雖然天色漸晚,但隱約可見有二人好似大家所說之人,便尋了過去。只見有二人正在對弈。王質本來就愛棋,見這兩人下的正興,便坐下來觀棋(神仙也知道王質好棋,此乃故意戲弄之舉)就用斧頭柄往地上一墊,坐在一旁看棋。這兩人一邊下棋一邊吃桃,還掰了半個桃遞給王質,王質邊吃邊看,沒等吃完,扔在地上的桃核已發芽長成桃樹。這時,兩個老人提醒他說:「你還勿回去,看你的斧頭柄都爛了。」王質這時才想起了出門來的目的,低頭一看,大吃一驚,抬頭看時二仙人已經不在了,趕緊下山回家,可是回家的路全都變了樣。他邊走邊問,好不容易走到城裡,卻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家,向街坊鄰居一打聽,才知母親已過世好幾百年。王質感嘆地說:「山中方一日,世上幾千年!」傳說那兩個煮麵條、下棋的人,一個是鐵拐李,一個是呂洞賓。從此,人們就把這座山叫做爛柯山。

4. 歷史故事連環圖片 就是一個歷史圍繞一個事情的圖片!!!

中國歷來史體裁自連環畫在線免費閱讀
http://tui.qihoo.com/21501264/article_989426.html

5. 誰知道這張歷史照片講述的是什麼歷史故事

1968年3月29日,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街頭,馬丁·路德·金博士參與領導罷工回運動。示威者掛著答「I AM A MAN」的標語牌在街頭遊行。美國政府出動國民警衛隊和裝甲車上街。4月4日下午06時01分,馬丁·路德·金在洛蘭汽車旅館陽台上,被一名狙擊手射殺身亡,年僅39歲。馬丁·路德·金被暗殺後,全美爆發大規模騷亂沖突。

6. 中國歷史有名建築圖片故事有哪些

阿房宮、圓明園

7. 具有歷史典故的故事有那些,帶圖片

很多成語就來源於歷史典故,如毛遂自薦、破釜沉舟、朝秦暮楚、揭竿而起、圍魏救趙、兵荒馬亂、出奇制勝等等

8. 【歷史】圖片講的是什麼故事

——《蘇東坡夜遊承天寺

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蘇軾正因「烏台詩案」被貶謫到黃州回任職,晚間答與張懷民一起游於庭院中,排遣煩悶。

張懷民:蘇軾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也被貶到黃州,寓居承天寺。

——————————————————————————————————

錢慧安(1833-1911年),字吉生,祖籍浙江湖州,出生於寶山高橋鎮。錢慧安別號清溪樵子、退一老人,因其畫室名為雙管樓,所以又號雙管樓主。天資聰穎的錢慧安自少年時代就從民間畫師的寫真技藝中汲取營養,早年關註明代仇英、唐寅陳洪綬的畫風,繼而學習費丹旭、改琦、上官周等名家,對清初《晚笑堂畫傳》更是心追手磨,終將諸家之法融會貫通。
閱讀全文

與歷史圖片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