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台灣的歷史人物

台灣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09 12:30:15

A. 台灣的名人有哪些

鄭成功

B. 收復台灣歷史人物

鄭成功,原名鄭森,字明儼,號大木,後由南明隆武帝賜國姓朱,名成功,世稱國姓爺。禮部尚書、東林領袖錢謙益的得意弟子,22歲任南明隆武帝御營中軍都督。1646年秋,清兵進攻福建,其父鄭芝龍投降清朝,鄭成功遂與父決裂,收拾殘部,募兵抗清。1651年到1652年在閩南小盈嶺、海澄等地取得3次重大勝利,殲滅駐閩清軍主力。1656年,在廈門圍頭海域殲滅清水師約3萬人。1658年,鄭成功統率水陸軍17萬北伐,次年入長江,克鎮江,圍南京,中清軍緩兵之計,損兵折將,敗退廈門。1660年,在福建海門港殲滅清將達素所率水師4萬餘人,軍威復振。1661年鄭成功親率將士2.5萬,戰艦120艘,在金門料羅灣誓師,東進收復_灣。經過激烈的海戰,鄭軍擊沉荷軍主力艦「赫克托」號,收復了「赤嵌樓」。在近一年的爭奪中,荷軍傷亡近2千人,損失慘重。1662年二月一日,荷蘭殖民總督揆一簽字投降,被侵佔達38年之久的台灣終於重歸祖國懷抱。同年五月鄭成功病逝,享年三十九歲。兵法要領三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注釋】 1.詭:詭計,欺詐。 2.示:顯示。 【譯文】 用兵作戰,就是詭詐。所以有能力打仗要裝作沒有能力,攻打要假裝不攻打,想攻打近處要裝作想攻打遠處,攻打遠處要裝作想攻打近處。 【小故事】 鄭成功收復台灣 明朝末年,荷蘭殖民者侵佔了台灣。明將鄭成功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將台灣收回來。 鄭成功知道荷蘭人認為中國實力弱小,他決定先麻痹敵人,再尋找機會進攻。鄭成功給荷蘭殖民者寫了一封信,信上說中國人很重視與荷蘭朋友的友好情誼,不打算將台灣收回來。荷蘭人看信後果然中計,他們驕傲地認為:中國在軍事上是沒有反抗能力地,所以他們想保持與我們的友情。就這樣,荷蘭人放鬆了警惕。他們還不知道,鄭成功正在暗地裡練兵,靜靜地等待著進攻時機地到來。 不久,鄭成功聽說荷蘭人的軍隊回國了,就立即率領部隊進軍台灣。鄭成功的軍隊是有備而戰,而且是民心所向,所以很快就趕走了荷蘭殖民者,收回了台灣。 【國學講堂】 用兵打仗要懂得運用計策,正所謂兵不厭詐。隱藏實力,顯示給敵人假象,然後再暗中_備,等待時機,打敵人個措手不及。來源:鄭成功

C. 在台灣的歷史上有那些傑出的民族英雄

鄭成功
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回金門進軍台灣。答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佔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斗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台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

劉銘傳
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定,法軍被迫撤出台灣。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佔,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斗,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

D. 關於台灣的一些著名人物

鄭成功趕走荷蘭人

登陸成功、連戰皆捷的鄭成功,開始實施攻佔赤坎城計劃,派出「右武衛」周全斌、「中衛鎮」蕭拱辰、「宣毅後鎮」吳豪等部負責此事。

荷蘭人感到勝利無望,寄望通過談判保住荷蘭在台灣的利益,賴在台灣不走。荷蘭人很快收到鄭成功的回信:「然台灣者,中國之土地,久為貴國所據,今吾既來索還,該土地自當歸我。」並且表示,如果願意投降,則生命財產安全將受到保障;否則,到那時必土崩瓦解,玉石俱焚,悔之晚矣!鄭成功的信明確表示,荷蘭殖民者只有投降一條路。

荷蘭人繼續玩弄花招,圖謀賴在台灣。5月3日,荷蘭使者秘書韋恩·利普倫和檢察官伍德·豪斯威爾,帶著通事小彼德爾來到鄭成功大營,提出願意支付一筆賠款給鄭成功,但鄭成功必須退出台灣;荷蘭人可以退出台灣,但必須繼續居住大員。鄭成功在領土和主權問題上沒有做交易,明確堅持要麼荷蘭人全部撤離台灣,要麼武力解決。荷蘭殖民當局見談判沒有成果,只得交出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的普羅文查城,以保在台灣的最後一個據點--熱蘭遮城。

第二天,即1661年5月4日,描難實丁同意投降。第三天,他帶著230名士兵退出普羅文查城。鄭成功進駐這位代理司令的府邸,殖民者第二大據點如今回到中國人的手中。

收回普羅文查城後,鄭成功的大軍開進大員市區。揆一在決定撤出大員市區的同時,下令上尉哈豪維爾拆除裝在市區的4座大炮,把市區的所有荷蘭人遷往熱蘭遮城中,同時燒毀工廠、作坊、貨棧、糧倉,給中國軍隊留下一座廢墟。事至今日,殖民者還在行凶作惡。

面對殖民者的暴行,鄭成功率軍突襲哈豪維爾的營地,斷荷蘭人的退路。荷蘭方面在中國軍隊的進攻之下,數百名荷軍和奴僕被殺被傷,哈豪維爾帶著殘余軍隊,殺開一條血路逃入熱蘭遮城,放火焚城計劃失敗,鄭軍在民眾的歡迎之中,進入大員城。

佔領台江、攻佔赤坎計劃實現後,鄭成功開始實施最後一項,即包圍熱蘭遮城。5月25日,鄭成功進攻熱蘭遮城失利,決定採取圍而不打戰術。荷蘭人插翅難逃,只有投降。

台灣作戰勝利之時,也迎來了從廈門趕來的後續部隊,兩軍會師,鄭軍信心大增,民眾歡欣鼓舞。

勝利在望的鄭成功開始實施長期固守計劃,在佔領區設立行政管理系統。最高行政機構為承天府,後改為台灣府,府治設在赤坎樓;分為東安、西安、宋南、鎮北四坊;由楊朝棟為承天府府尹。北路天興縣,南至新港溪,北至雞籠,縣治設在大目降和新港之間(今新市鄉),由庄文烈為知縣。南路為萬年縣,縣治設於二贊行(今台南縣仁德鄉二行村),由祝敬任知縣。這是中國人在島上設立的第一套行政管理機構。

同時,鄭成功出於長遠考慮,同時出於解決糧草供應和長期包圍熱蘭遮城、把台灣建成軍事基地的需要,決定實施「寓兵於農計劃」。除了包圍熱蘭遮城的部隊外,其餘軍隊奔赴大員南北進行屯墾;同時,也從閩粵沿海地區招募移民,開發土地。鄭成功的軍事屯墾和移民政策,形成新一波的開發熱潮。

荷蘭殖民當局在重兵包圍下極不穩定,內部並沒有忘記爭權奪利。此時巴達維亞總裁莫斯契爾聽信前台灣艦隊指揮官韋德拉恩、前台灣總督費爾堡和卡薩的情報,認為揆一謊報軍情,管理不善,任命檢察官赫爾曼·克林科接替揆一出任台灣總督。克林科躊躇滿志帶著兩條戰艦上任時,見到的是台江四周和大員附近都是中國軍隊的旗幟,熱蘭遮城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如此接任豈不是接替揆一充當替死鬼嗎?嚇得他根本沒有上岸,就繞道日本回巴達維亞去了。投降在即,克林科當然不會充當替死鬼。

揆一終於等到增援部隊。8月中旬,東印度公司總裁莫斯契爾根據台江5月海戰中逃走、在海上飄泊50餘天才回巴達維亞的「瑪利亞號」提供的消息,確知台灣已有中國軍隊登陸,所以立即派出援兵。派出的增援艦隊到達台江外海。艦隊由「庫克肯號」、「克登霍夫號」等12艘戰艦、725名士兵組成,雅科布·考烏(Jacob Caeuw)任指揮官,副指揮官是當年鎮壓郭懷一起義、屠殺中國人的劊子手君士坦丁·諾貝爾。這批侵略者趕來台灣,根本沒有把只有木帆船的中國軍隊放在眼裏。

荷軍出師不利,剛到台江外海不久,遇到風暴,「約克號」當場沉沒,其餘艦只開往澎湖避風。過了約20餘天,這支艦隊在搶光了澎湖島上民眾僅有的糧食、家禽家畜後回到大員,登岸進入熱蘭遮城。兩軍會師,准備與鄭軍決一死戰。

休整多日後,9月16日,揆一和考烏決定兵分三路向中國軍隊進攻,希望一舉打退鄭軍防線。

三路進攻,三路敗北。北路軍由軍艦「庫克肯號」率領兩艘戰艦,直撲鹿耳嶼、北線尾,鄭成功部將左虎衛鎮陳沖迎戰。結果「庫克肯號」被燒毀,另外兩艘戰艦被擊傷向澎湖方向逃竄。後被澎湖守將陳璋、洪暄擒獲,成為鄭軍的戰利品。

台江江面上的戰斗也是如此。攻打台江江面上鄭軍水師的是「克登霍夫號」戰艦領頭的7艘戰艦。迎戰的鄭成功部將陳澤把自己的指揮船作為誘餌,駛向淺水區,噸位遠大於鄭軍水師船隻的「克登霍夫號」求勝心切,不知是計,緊追不放,結果擱淺,被陳澤的副手宣毅前鎮副將林進坤身帶炸葯包攀登上艦將其炸毀。另外三艘當場投降,又成為鄭軍的戰利品。

第三路是大員城。荷蘭一艘戰艦沖進一鯤鯓附近的海面,與熱蘭遮城中的荷蘭守軍合擊進攻大員市區,也被包圍熱蘭遮城的鄭軍所打垮。

等待多日、一直在尋找殲敵戰機的鄭軍,收獲甚豐,擊沉荷蘭兩艘大型指揮艦及另外幾艘戰艦,繳獲3艘戰艦和俘虜艦長1人、士兵100多人;擊斃荷蘭艦長1人、尉官2人和士兵128人。收獲之大,超過登島初期的作戰。

三路出擊失利,荷蘭殖民當局的敗局已定,再無進攻的實力,內部也開始分裂。12月間,考烏借與福建清軍聯合攻取廈門為名,率領艦隊離去,不久帶著2艘逃回巴達維亞,增援行動全部失敗。

再度獲勝的鄭成功,為向荷蘭總督揆一施加促降壓力,於1662年1月25日組織了進攻熱蘭遮城的主要周邊陣堡——烏特利支堡的戰斗。戰鬥打響後,鄭成功指揮30多門大炮連續發射2500餘發炮彈,整個城堡變為一片廢墟。倖存的7、8個荷蘭士兵死不投降,引爆地窖裏僅存的4桶炸葯自殺,白白放棄了投降求生的希望。

形勢對揆一更加不利,周邊城堡被攻克後,熱蘭遮城暴露在鄭軍的火力威脅之下。為加速敵人的失敗,鄭成功切斷城堡賴以生存的從東南山上流下來的泉水;同時,在烏特利支堡廢墟上架起6門火炮,轟擊熱蘭遮城。揆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距離作出最後決定的時間越來越短。

殖民者當中也有覺悟者。在金廈海岸被陳永華俘獲的一位荷蘭船長拉迪斯,願意出面對揆一進行勸降。拉迪斯寫給揆一的勸降書,告知了卡烏已經逃走的消息,並稱贊鄭成功軍隊是仁義之師,提出只要投降就能確保生命財產安全。隨勸降信送給揆一的還有第二封信,這封信是一張只有簽名、沒有內容的白紙。揆一見到此信,頓時明白空白信的含義。它預示著荷蘭人如果拒絕投降,則將是一場無法估量的災難,揆一覺得作出最後決定的時間到了,中國人已不允許他這個外國總督繼續拖下去。

荷蘭殖民當局按照內部程式,於1662年1月27日召開「台灣評議會」決定命運。29名成員中只有4人反對議和,25人同意立即投降。

根據台灣評議會的決定,揆一的秘書韋恩·利普倫和檢察官伍德·豪斯威爾在會後立即來到鄭軍大營,交上議和書。9個月前他們二人來談判時拒絕了鄭成功提出的荷蘭人必須投降的建議,如今兵臨城下他們只有投降。

對於荷蘭方面的議和書,鄭成功指出,荷蘭方面必須明確表明是「獻城投降」,必須降下荷蘭三色國旗;屬於公司的財產如軍械、彈葯、糧食、物品及一切財產必須交出,屬於私人的財產除了巧取豪奪的珍貴文物外可以帶走。最後,荷蘭人的投降條約是18條,鄭成功方面提出的是16條,主要內容一樣。此外鄭成功還同意了談判代表的最後一個要求,即要在撤離時「擊鼓、鳴金、荷槍、揚旗」。這恐怕已無勝利的的含意,只是失敗的紀錄,鄭成功同意了他們的這一請求。

歷史應該記住這一天:1662年2月1日,鄭荷雙方代表在大員市鎮的稅務所完成協議的換文。

歷史應該記住這一天 :1662年2月9日,在台江邊的沙灘上,戰旗飄揚,鼓聲陣陣,受降儀式正式舉行。熱蘭遮城鐵門打開,揆一帶領荷蘭官員走出來。揆一向鄭成功交出了城堡的鑰匙,並獻上一把象徵權力的西洋寶劍。當天正午,隨著陽光下旗桿影子的消失,熱蘭遮城內降下了已經飄揚了38年的荷蘭國旗。殖民統治結束了,中國人第一次把佔領自己領土的外國侵略趕出去。

收復台灣的愛國英雄鄭成功,在接受荷蘭殖民者投降後,喜不勝收,題詩道:

開辟荊棒逐荷夷,

十年始克復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客,

茹苦閭關不忍離。

鄭成功收復台灣,奠定了台灣開發和社會發展的基礎;他也成為中華民族的英雄。

孽子阪臣一稚儒,

填膺大義抗強胡,

豐功豈在尊明朔,

確何台灣入版圖。

這是愛國英雄張學良將軍在90歲參觀台南市延平祠時所作的詩,「確何台灣入版圖」道出了鄭成功功在何處,也說出了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

E. 跟台灣有關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抗日保台的愛國志士―丘逢甲

抗法抗日的民族英雄―劉永福

領導反日起義的辛亥志士―羅福星

鄭成功,蔣介石.

F. 跟台灣有關的歷史人物有

第一次明確記載是孫權打夷州,當時吳國大臣都不同意的,最有名的是版陸遜,結果孫權還是派權人去打,結果失敗了!
後來隋煬帝也曾派兵攻打台灣,有宋一代也是互有往來,元世祖開始在台灣設立政府機構!
明朝時期,由於航海技術的進步,我們才能更好的控制台灣!明末清初,鄭成功從西班牙手中奪回了台灣,康熙帝派施琅成功收復台灣,並建立了成熟的政府管理體制!
清末,台灣被日本佔領,後來蔣介石又逃到台灣!
歷史人物更多的是清朝更多一些,例如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劉永福等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G. 台灣都有哪些出名的政治人物

連戰 謝長廷 馬英九 吳伯雄 金溥聰
1.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湖南省衡山縣,1952年隨家人移居台灣。1967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72年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赴美留學,獲美國紐約大學法學碩士、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政治履歷:國民黨副秘書長,政務委員,法務部長,台北市長
2005年,當選中國國民黨黨主席
2007年,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2008年台灣地區領導人

2.連戰

1957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1965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系博士學位。歷任台灣「交通部長」、「外交部長」、「行政院長」、台灣省主席,台灣地區副領導人。
2001年起擔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現任國民黨榮譽主席。

3.宋楚瑜

湖南湘潭人,獲喬治城大學政治系哲學博士學位。歷任中國國民黨秘書長,台灣省主席,台灣省長。2000年參選地區領導人失利後,成立親民黨,任該黨主席。2004年「總統」選舉,宋楚瑜與國民黨主席連戰搭檔參選正副「總統」,以些微票數落敗。2006年10月17日宣布以超黨派獨立參選人身分,投入年底台北市長選舉,2006年12月9日,由於台北市長選舉宋楚瑜的得票數僅53281票(得票率約4.14%),因此宋楚瑜召開記者會,宣布從此退出台灣政壇。

4.郁慕明

郁慕明,上海人,國防醫學院葯學系畢業(1963),新黨主席(2002-)、台北市台滬交流協會理事長(2001-)、國際脈絡集團董事長(1999-)。

曾任國防醫學院生物形態系講師(1969-1974)、副教授(1975-1979)、主任教官(1979-1981),台北醫學院解剖學科教授(1976-1981),「台北市市議員」(1982-1989),「立法委員」(1990-1999),新黨秘書長(1996-1997;1998-1999)等職。
現任中國台灣新黨主席。

7.台北市長郝龍斌

於1952年8月出生,國民黨元老郝柏村之子。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畢業,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食品營養學博士。1995年8月加入新黨,同年10月獲新黨提名當選為第三屆「立委」,任「立法院」科學技術協進會會員。1998年當選第四屆「立委」。曾任新黨召集人。在2001年3月,郝龍斌在連任新黨召集人一周後,接受當局的任命,出任「環保署長」。2003年辭「環保署長」,由張祖恩接任。2004年4月15日任紅十字會秘書長。2006年12月9日當選為台北市市長。

8.吳敦義

1948年1月30日出生,台灣南投縣人,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
1994年12月當選第1屆高雄民選市長,2001年12月當選第5屆區域「立法委員」。2004年12月當選為第6屆區域「立法委員」。 2007年1月10日,接替詹春柏擔任國民黨秘書長。

政治主張:主張「大陸不武、台灣不獨」。認為「不論統一或獨立,都不是當前應該實行的事情,而是一個長遠的問題,有待將來解決。」

高金素梅(泰雅族名吉娃斯阿麗),女,1965年9月21日出生,青年高中影視科畢業,先後當選第五、六屆 「立法委員」。在從政前的名字為金素梅,曾為歌手、演員、主持人,現為台灣「立法委員」,屬無黨團結聯盟。高金素梅的父親金德培祖籍安徽,母親高香妹是泰雅族的台灣原住民。其主演的《梅珍》一片曾榮獲聖地亞哥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還曾主演李安導演的《喜宴》,以及《將邪神劍》、《梅珍》等影視

李登輝(1923年1月15日- ),祖籍福建永定,出生於台灣台北縣三芝鄉。

江丙坤,國民黨中常委、副主席。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1959年台灣省立法商學院地政學系畢業。1971年獲日本東京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江丙坤1982年至2000年長期在台灣經濟部門任職。曾任國民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1997年8月在國民黨第十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常務委員。2001年7月在國民黨第十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常務委員。2003年3月30日,在國民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第二次大會上當選為國民黨副主席。2009年5月4日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向馬英九提交了辭呈,表示要辭去海基會董事長職務,這在台灣引起了很大關注。

蕭萬長,1939年出生,台灣嘉義人,基督徒。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長與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在政壇上有「微笑老蕭」之稱。曾於2000年時與連戰搭檔代表國民黨參選2000年大選,2007年6月23日,受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邀請,二度成為國民黨副候選人,參選2008年大選,2008年3月22日,成功當選為台灣地區第十二任領導人副手。

蘇貞昌(1947年7月28日—)台灣省屏東縣人,前任「行政院長」。學歷為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律師高考及格。個人經歷有台灣省第七、八屆省議員、民主進步黨創黨黨員、民主進步黨第一屆中常委兼組織部長、中國比較法學會理事兼秘書長、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副會長、台北市國際青年商會會長、屏東縣長、民主進步黨第四屆中常委兼秘書長、第三屆立法委員。

H. 歷史上收復台灣的英雄有哪些人物

歷史上收復台灣的英雄有5位,如下:

1、施琅

施琅原本是鄭成功的手下,因為施琅殺了鄭成功的一個心腹,施琅家人被鄭成功殺了,於是施琅投降清朝,被康熙皇帝任命為福建水師提督,積極備戰收復台灣。

公元1682年,施琅率領福建水師在康熙帝的命令下進攻台灣,1683年,施琅指揮水師在澎湖海戰中大敗鄭氏水師。

收復台灣後,施琅上書康熙帝《恭陳台灣棄留疏》,詳細的描述了台灣的重要性,作為清朝的東南屏障,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促使康熙帝留下台灣,時隔多年,台灣再次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2、鄭成功

鄭成功原本是南明的大將軍,但是南明僅僅存在了18年就被滅亡,鄭成功率部在東南沿海一直抵抗清軍。

由於明末中原大亂,荷蘭殖民者趁機佔領了中國台灣,而且還派人賄賂鄭成功,但是鄭成功深知台灣是中國的領土,於是在積極准備後,於公元1661年率幾百艘戰船,數萬大軍橫渡台灣海峽,在經歷了8個月的斗爭,終於將荷蘭殖民者驅逐。

3、劉銘傳

劉銘傳是安徽合肥人,早年對戰太平軍有功,成為淮軍的重要將領,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清政府派劉銘傳督辦台灣軍政要務。

劉銘傳到台灣後積極備戰,接連擊退法軍對台灣的進攻。中法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在台灣建立行省,劉銘傳成為台灣的第一任巡撫。

擔任巡撫的劉銘傳積極發展台灣,他將許多漢人遷往台灣,促進了台灣的民族融合和經濟發展。

4、姚瑩

姚瑩字石甫,安徽桐城人,公元1807年,他22歲就考中舉人,次年考中進士,得以入朝為官。

鴉片戰爭爆發後,姚瑩正在台灣擔任兵備道,英軍進犯台灣,他與當時擔任台灣總兵達洪阿堅決抵抗,先後五戰五捷,擊退了英軍的數次進攻,俘虜英軍300多人。

陳友冰先生在《文武兼備、''皆堪大用''的一代奇才--經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三十一》中說到:「姚瑩是鴉片戰爭時期,領導台灣軍民英勇抵抗英軍侵略,取得五戰皆捷的著名軍事家」。

奈何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英方要求嚴懲台灣的抗英領導人,姚瑩被撤職入獄。

5、連橫

連橫是台灣台南人,出生於書香門第,他本人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是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腐敗以及列強對台灣的侵略,寫下了《台灣通史》一書。

全書內容從隋朝大業元年開始寫起,止於清朝光緒二十一年,一共1290年,有紀四、志二十四、傳六十。

從最早到達台灣的開拓者,到清中後期抵抗日本侵略的志士將領,書中詳細記載了台灣的政治、軍事、經濟、物產、風俗、人物等等。

(8)台灣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為改善海峽兩岸關系,兩岸達成九二共識

1992年11月,中國兩會就解決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找到了解決辦法,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在「九二共識」中,雙方都表明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態度;

對於「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海基會表示「認知不同」,海協表示「在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做了求同存異的處理。

換言之,「九二共識」是在雙方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態度的前提下,暫時擱置了對「一個中國」政治含義的分歧。

正是在此基礎上,兩會成功地舉行了汪辜會談,建立了制度化的協商與聯系機制,進行了一系列商談,開啟了兩岸政治對話,為改善和發展兩岸關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九二共識」雖然是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的共識,但其過程和內容均有明確的文件和文字記錄,是任何人、任何政治勢力都否定不了、歪曲不了的。

我們要求台灣當局領導人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就是要求他回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上來,求同存異、擱置政治歧見、面向未來、務實談判。

參考資料:網路-九二共識

I. 跟台灣有關的歷史名人的故事

我建議你去看來看一本書《張自學良大傳》,我看過,受益匪淺,很多地方提到關於台灣的史實。另外,多看一些近代台灣的史實,如甲午中日戰爭的台灣等等。對於人物類,建議從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派人到台灣開發起了解,到明時鄭成功,清時鄭克爽,以及施琅與鄭經的關系,以及台灣當局現在各派別與大陸的關系。

J. 跟台灣有關的歷史名人有哪些要3個

鄭成功:收復台灣;
蔣介石:退居台灣;
汪道涵:汪辜會談。

閱讀全文

與台灣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