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日本歷史名人

日本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2-09 12:08:51

1. 日本的一些歷史著名人物

豐臣秀吉(1536-1598)
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封建領主,是繼室町幕府之後,完成近代首次統一日本的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為1590-1598年期間日本的實際統治者。法名國泰佑松院殿霊山俊龍大居士。《明史》里稱作平秀吉。
德川家康(1541—1616)
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 生於名古屋附近的岡崎,為岡崎城主松平廣忠之長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後改名元康,最後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
織田信長(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
是活躍於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但後來遭到部將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斷本能寺,織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總見院殿贈大相國一品泰岩尊儀,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時追贈為正一位太政大臣。
毛利元就(1497-1571)
毛利弘元的次子,明應6年(1497)3月14日生於安藝吉田郡山城。母親為毛利同族的福原廣俊之女。幼名松壽丸,又稱少輔次郎。歷任官職:右馬頭(天文2年)、陸奧守(永祿3年)。明應9年(1500),父親弘元將家督之位讓與長子興元後退隱,元就與父親一起移居多治比猿懸城。元就公的母親在他5歲時逝世,而父親也在10歲的時候辭世了。父親離世後元就公跟隨義兄大內義興移住京都,可以說少年時代是在孤獨中默默成長的。15歲那年松壽丸元服,正式得名元就。永正13年(1516),長兄興元病逝,其子幸松丸(時年僅兩歲)繼家督之名。元就以庶家分流為多治比氏。稍傾,與吉川國經之女美伊方成親。

大永3年(1523),9歲的幸松丸亦離開人世。就在同一年,元就與妙玖的第一個孩子,隆元也誕生了。8月10日,元就正式入主郡山城,成為毛利家督。就在毛利氏宗家相繼之時,與尼子家臣龜井秀綱暗通的渡邊、坂一派支持元就的異母弟弟相合元綱,策劃陰謀反對元就。為了對抗這一陰謀,大永5年(1525),毛利氏與尼子氏斷絕主從關系,投入大內氏麾下。

此後,元就大力推行聯姻之策,與尼子方的高橋氏(興元夫人的娘家)、武田氏(中國地方的國人一族)、穴戶氏(元就之女五龍局的夫家)、熊谷氏(次子元春夫人的娘家)、天野氏和平賀氏等鄰近的國人眾結成了相當堅固的同盟。天文9年(1540)9月至次年正月,尼子晴久(經久之孫)率三萬大軍對郡山城發起包圍攻勢,得大內氏援軍,最終擊退了尼子勢。正因受援,在天文11年至12年(1542-43)大內義隆討伐尼子氏時不得不派軍出陣的毛利氏亦受敗軍之苦。

天文14年(1545),在丈夫身邊默默支持了28年的妙玖夫人病逝。次年元就公將家督之名讓於長子隆元,自己於幕後把握實權。天文19年(1550),寄於竹原小早川氏為養子的三子隆景回歸本家沼田小早川氏繼領家督。另一方面,以吉川氏當主興經(妙玖夫人的外甥)與家中宿老的對立為契機,推養子次男元春繼任家督(同年,元春遷入吉川氏本城火之山城,殺害了興經父子)。同時對家中進行肅正,將反抗元就的井上一族誅殺。 相傳元就的三個兒子常常因為血緣關系而不合,為此毛利元就拿出弓箭教導他們要兄弟情同手足,從此毛利家更加團結。這就是日本戰國著名的「三矢之訓」說。

弘治元年(1555),嚴島之戰爆發。小早川氏支配下的能島、來島、因島水軍及村上海賊眾聯手擊破了陶晴賢部。弘治3年(1557)4月,毛利勢擊潰大內義長軍,將周防長門兩國納入毛利氏的版圖。同年11月25日,元就發出「三子教訓狀」,毛利兩川體制的正式形成。

永祿9年(1566)6月,毛利氏開始侵擾北九州地方。11月,尼子氏滅亡。同月5日,在有姻親關系的河野氏幫助下確立了對伊予的支配。

永祿12年(1569)6月,尼子氏殘黨進攻出雲;同年10月大內輝弘(義隆的表兄弟)軍在大友水軍的援助下在周防國登陸;能島村上氏亦背叛;毛利軍在備前的攻略也受到浦上氏的反抗。

面對種種不利因素,元就從九州地方迅速撤離。就在回到本領後不久,即元龜2年(1571)6月14日,元就於吉田郡山城病逝,享年75歲。墓地在今廣島縣高田郡吉田町的郡山城內洞春寺,法名日賴同春大居士。
參考資料:出自《網路》

2. 日本歷史時間段及各時期著名人物

1、舊石器時代 :關於日本列島上被確認過的人類歷史,大約可追溯到10萬年乃至3萬年前。
2、繩文時代:約1萬2千年前左右開始被稱為繩文時代。分為草創期、早期、前期、中期、後期、晩期這6期。這個時候的人們製作繩文式陶器、早期以後邁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豎穴式住居)。使用弓箭狩獵、貝冢漁撈、採集植物等經營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骨角器等等。也進行栽培,後期到晩期間種植稻。
3、彌生時代:公元前8世紀左右至3世紀前後的期間被稱為彌生時代。時代劃分的名稱,是由這個時期被視為代表特徵性的彌生式陶器而來。以種植稻米為中心成立的農耕社會,由北部九州至日本列島各地快速蔓延開。 當時的日本列島被中國稱呼為倭、倭國。
4、古墳時代(公元300年至公元600年)盛行修築古墳的時代。前方後圓的大小古墳,以奈良縣為中心,散布在北起福島縣、南至熊本縣和大分縣的廣大地區。5世紀又從宮城縣擴展到鹿兒島縣。古墳只埋葬部族首長,由部族成員共同修築。
5、飛鳥時代(公元600年至公元710年)飛鳥時代得名於奈良縣的飛鳥地方(現在的明日香村,當時的都城藤原京)。人物:蘇我入鹿、中臣鐮足(藤原鐮足)
6、奈良時代(公元710年至公元794年):以奈良(平城京)為都的時代。自710年(和銅三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延歷三年)遷都長岡京,共計74年。是律令制社會的繁榮鼎盛時期,表現在政治經濟制度、階級關系、文化以及對外關系等方面。此時貴族內部政治斗爭不斷發生。人物:藤原氏四卿、橘諸兄、僧玄昉、藤原仲麻呂
7、平安時代(公元794年至公元1185年)以平安京(京都)為都城的歷史時代,始於794年(延歷十三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終於1185年(文治元年)鐮倉幕府成立,歷經400年。分為三個時期。前期(794-967年)為律令制鬆懈但繼續運用時期。中期(968-1068年)為攝關政治確立與全盛時期。後期(1069-1190)為院政與平氏政權時期。 人物:坂上田村麻呂、醍醐天皇、藤原秀鄉、平貞盛、源賴信
8:鐮倉時代(公元1185年至公元1333年:以鐮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權時代。始於1185年(文治元年)鐮倉幕府成立,終於1333年(正慶二年,元弘三年)幕府滅亡,歷經149年。始期另有1180年說、1183年說、1192年說(源賴朝出任征夷大將軍)。人物:北條時政、源賴朝、北條時宗
9、南北朝時代(公元1334年至公元1392年)後醍醐天皇消滅了鐮倉幕府後,就進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復古,推行新政,史稱建武新政。人物:足利尊氏、三寶院賢俊、持明院統
10、室町時代(公元1392年至公元1573年)足利氏原是上野豪族,而且更是鐮倉幕府將軍源賴朝同族,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開設幕府,是為室町幕府。人物: 足利義政、足利義持、細川勝元、山名持豐(又名山名宗全)
11、戰國時代:15世紀後期至16世紀後期間的時期稱為戰國時代。 是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之間大約百年間政局紛亂、群雄割據的日本歷史。
12、安土桃山時代(公元1573年至公元1603年) 著名人物:織田信長、羽柴秀吉、豐臣秀吉
13、江戶時代 :1603年(慶長8年)至1867年(慶應3年)間被稱為江戶時代,於江戶設置了江戶幕府。人物:德川家康
14、明治時代 :明治年間(1868年-1912年)稱為明治時代。經過王政復古大號令及戊辰戰爭後,擁戴朝廷的諸藩,成立了明治大日本帝國政府。 人物: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
15、大正時代 :大正年間(1912年-1926年)稱為大正時代。明治天皇於1912年駕崩,子嘉仁繼位,改元大正,是為大正時代。大正元年,因為陸軍倒閣而引起了第一次護憲運動(大正民主運動(大正デモクラシー),開始出現政黨政治。大正時代前期,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國力最高峰的盛世。人物:.原敬(第一個平民首相,但他也是第一個被刺殺的現任總理大臣.)
16、昭和時代前期(公元1926年至公元1945年) 在長崎投下原子彈產生的蘑菇雲1945年8月9日
17、昭和時代中期 亦稱日本經濟復活期(公元1945年至公元1972年) 人物:近衛文麿、吉田茂、鳩山一郎
18、昭和時代後期(公元1972年至公元1989年) 人物:田中角榮、鈴木善幸

19、平成時代(公元1989年至今) 昭和天皇於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駕崩,子明仁繼位,駕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稱為平成時代(1989年─)。人物:小泉純一郎、橋本龍太郎

3. 求日本歷史名將或名人的名單

楠木正成(1294—1336),日本南北朝時代武將。
1192年鐮倉幕府成立,幕府將軍掌權,天皇成為傀儡。後鳥羽天皇以後的歷代天皇繼承其志,伺機倒幕。
1324年(日本正中元年),一向企圖打倒幕府、恢復天皇統治的後醍醐天皇授意公家大臣日野俊基、日野資朝等密謀討幕,事泄失敗(即「正中之變」),但討伐北條幕府的秘密活動沒有中斷過。
1331年(日本元弘元年)4月,後醍醐天皇暗中策劃倒幕,事泄,日野俊基被殺(即「元弘之變」)。8月,後醍醐天皇宣布「移駕」,攜帶象徵皇位的三神器和親隨逃往笠置山,分派近臣到近畿諸國號召武家勤王,得到各地不滿北條不公的武家的支持,有著濃厚勤王思想的楠木正成率兵出戰。
最早記載楠木正成的名字是《太平記》卷三,其中寫道:
元弘元年(1331)8月27日天直臨幸笠置山,以本殿為皇宮,向天下招募勤王的武士,但沒有一個人來應募。天皇很覺煩悶,後來不知不覺睡善了,做了一個夢:在紫宸殿的庭院前有一棵常綠樹,枝葉茂盛,伸向南面的那條樹枝長得特別好,在其蔭涼下順次坐著三公百官;朝南的上座,坐墊鋪得很高,沒有人坐。天皇感到奇怪,這是為誰而設的座位呢?正在思量的時候,兩個扎發警的兒童忽然出現,跪在天直面前用袖擦淚說,天下之間暫無皇上棲身之處,但在那樹苗下有朝南的座位,這是為皇上而設,請暫且坐在那裡吧。兩童予說半便向天上飛去。不久天皇夢醒了。
天皇認為這是天托給他的夢,便詳解夢境,在「木」字旁邊加個「南」字,使之成個「楠」字。天亮後天皇便問該寺的僧人,附近有沒有姓楠的武士。僧人說有個人叫楠多門兵衛正成,武藝高強,是敏達天皇四代孫,左大臣桔諸兄的後裔。於是天皇立刻下令將楠木正成召來。
同年9月3日,正成到笠置山行官參見天皇,翌日奉護良親王等返回赤坂,准備迎駕。
不料,北條大將金澤貞冬不久就攻陷了笠置山,天皇等人被捕。接著幕府軍分四路(一路是大佛貞直,二路是金澤貞冬,三路是武田信武、四路是足利高氏)攻打赤坂。赤坂城南面靠山,東南是斷崖峭壁,只有北面一條通道,地勢險要。雖然正成只有數百兵力,但士氣高漲,占據地利,又屢出奇策,使幕府軍的進攻遲滯不前。但幕軍設法切斷了城中糧道,終於攻下赤坂城,護良親王、四條卿、正成等分別潛逃。護良親王亡命大和的十津川。正成逃往金剛山,秘密往來於河內、紀伊、和泉之間招兵買馬,圖謀再起。
元弘二年(1332)3月,北條高時與持明院派系的公家大臣擁立光嚴天皇,廢後醍醐天皇為上皇,流放到隱歧海島,尊良親王被流放到土佐,尊澄親王被流放到贊歧,同年6月,護良親王在伊勢熊野策劃倒幕。同年秋,楠木正成再次舉兵,一舉奪回赤坂城。 此時各國勤王軍奮起,護良在吉野,赤松圓心在播磨,河野一族的得能、土居在伊豫分別舉兵。
閏二月後醍醐天皇在武家協助下逃出隱歧,九州地方的菊池武時、阿蘇惟時,奧羽地方的結城氏也舉兵反對北條氏,勤王聲勢大漲。
楠木正成奪回赤坂城以後,回到金剛山,營造千劍破城(即千早城),以它為根據地與北條氏對峙。後來幕軍攻陷赤坂城,乘勢攻打幹劍破城,楠木軍死戰不退,附近武家又奉護良之命切斷幕軍的糧道,幕軍不得不退卻,千劍破城解圍。
元弘三年(1333)4月,奉北條之命討伐亂黨的源氏統領足利高氏一族臨陣倒戈,歸順天皇。5月8日,足利高氏、赤松則村、千種忠顯等攻下六波羅,收復京都。同月,新田義貞兵分三路圍攻鐮倉,足利的親家、幕府執權·赤橋守時拒絕歸順足利、新田聯軍,力戰而死;26日,北條高時及幕府要臣多數自殺,鐮倉幕府滅亡。6月5日,後醍醐天皇還都,廢光嚴天皇,施行新政,建武中興開始。
後醍醐天皇回京都以後便實行公家一統的理想政治。第一廢除關白(輔佐天皇的大臣),親自處理國政;第二確認後伏見、花園上皇的持明院統轄的領地及各大寺院神社的領地;第三是論功行賞;第四是恢復總攬中央政務的記錄所及新設雜訴決斷所。
關於論功行賞,由特設的「恩賞方」具體施行。楠木正成從後醍醐天皇亡命笠置山到完成復辟,始終忠心耿耿緊跟天皇,為擴大勤王軍而費盡心機,立下大功。但正成極其謙讓,將功勞讓給菊池武時。他說:「元弘忠烈者,勞功之輩雖多,何存身命者也。獨依救詫墜一命者,武時人道也,忠厚尤為第一。」
論功結果,足利高氏為首功,官居從四位,賜名尊氏。楠木正成賜封為河內、攝律、和泉三國守護,非違使兼左衛門少尉,官位是從五位上。有家族武士對這次恩賞表示不滿,而正成毫不計較,仍然輔佐天皇,或在雜訴決斷所處理事務,或保護天皇行幸京都岩清水神社,或討伐北條氏的殘黨。
建武新政並沒有取得後醍醐天皇預料中的效果,他為了保證天皇的權力,杜絕幕府統治的重現,有意偏袒公家勢力,造成勤王武家大族的不滿。
1335年(建武二年)7月14日,北條高時之子北條時行糾合殘黨在信濃起兵,奧州等地武家蜂擁響應,北條軍勢如破竹,攻入武藏等國,後醍醐天皇認為這是提高公家勢力的良機,不顧足利尊氏等武家首腦的反對,命護良系大臣北畠親房率軍征討。護良親王認為足利心懷不滿,非常危險,在京都策劃兵變,企圖討伐足利尊氏,事敗後被天皇逮捕,送交足利看押在鐮倉。不久北條軍攻陷鐮倉,尊氏之弟足利直義在撤退前派人殺死護良,造成了足利與天皇之間不可彌合的列橫北條時行進入鐮倉。足利尊氏對建武新政早有失望,心懷不滿,鐮倉危急時天皇又禁止其出兵救援,鐮倉失守後尊氏再次請求授兵權出征,不果。於是他率領足利家族私兵擅自離開京都前往三河足利封地,迎戰北條。隨後自封征夷大將軍、總追捕使,8月在相模川打敗北條時行,收復鐮倉。
足利尊氏起事以後,對公家一統天下的新政心懷怨恨的武家、忠於足利的各地源氏等勢力立刻集中到尊氏旗下,聲勢浩大。後醍醐朝廷則剝奪尊氏的官爵,調動忠於公家的武家勢力如新田義貞等前往鎮壓,官軍初勝,後在相模箱根的竹下敗於足利軍。
1335年12月底,足利尊氏率領大軍攻打京都,滿朝震驚,公家大臣慌亂無措,各地武家紛紛投入足利帳下,唯有新田、楠木等出兵保衛京師,新田率官軍主力防守正面,楠木率領大和、河內、和泉、紀伊、伊賀各國的軍隊扼守宇治,千種、結城、名和氏防守勢田。
足利尊氏的先鋒與正成軍遭遇,在宇治橋上戰斗五晝夜,結果正成敗退,足利尊氏長驅人京。延元元年(1336)1月尊氏一度攻入京都,後醍醐天皇逃至督山。但此時北畠親房的東征軍及時趕回,與新田、楠木等軍腹背夾攻,打退了足利軍。接著正成和義貞又在攝津國兵庫擊敗尊氏,尊氏和直義逃往九州。
1336年5月,足利尊氏在九州、四國等地武家的支持下卷土重來,號稱20萬大軍,戰船7000條,分水(尊氏)、陸(直義)二路直逼京都。後醍醐天皇大驚失色,立即詔楠木正成回京。
楠木正成認為:以我方劣勢抵擋敵方優勢是無謀之舉,應當暫時避開敵人的銳鋒,讓天皇轉移到督山,自己回河內,把足利尊氏的大軍引進京都,同時封鎖淀川河口,斷絕敵人糧道,阻止物資輸入,使敵陷於困境,然後督山和河內二面夾攻。
這個計劃因為顯得非常沒有面子,遭到坊門清忠為首的公卿大臣的反對,後醍醐天皇也不甘心在尊氏面前退讓,沒有採納,而是令其出戰。在這一刻,楠木正成似乎已經覺察到了自己的命運。他率軍行至櫻井驛,將11歲的兒子正行遣返回鄉,囑咐後事,決心拚死一戰。父子兩人訣別的悲痛情景令人心酸,西鄉隆盛曾作詩雲: 殷勤遺訓淚盈顏,千裁芳名在此間。花謝花開櫻井驛,幽香猶逗舊南山。
新田與楠木聯軍在和田岬-湊川一線布防,足利尊氏制定佯動作戰,令先鋒細川定禪的船隊插上自己從光嚴天皇處獲得的旌旗,冒充帥船通過和田岬以後,突然向神戶方向前進,新田義貞信以為真,放棄海岸陣地追擊,尊氏率兵在新田和楠木之間突入,新田誤認為足利主力已經登陸,認為大勢已去,退到神戶,尊氏的水軍主力乘機在兵庫登陸。
楠木正成預料此戰必敗,但為了回報天皇的恩典,決心死戰到底,他率領700餘騎在湊川的西宿布陣,支援新田義貞。此時新田義貞率領25000騎在和田御崎布陣,迎戰尊氏的主力,肋屋義助以5000人守輕島,夫館氏時以3000多人在燈爐堂的南濱配合,但義貞和正成兩陣之間有兵庫港相隔,無法互相支援。
1336年5月29日,正成、正季兄弟兩人和足利直義在湊川(今神戶市)對戰,經過數次戰斗,直義大軍反而受到楠木正成孤軍的迫擊,直義的坐騎被箭射倒,曾一時陷於險地,最後不得不向須磨的上野方向撤退。 足利尊氏親帥吉良、石堂、上杉等6000騎前往救援。楠木軍與其激戰數小時,傷亡慘重。盡管如此,正成仍然不屈服,率領殘兵繼續抵抗。到最後身負數傷,精疲力竭,無奈跑進湊川北部一村莊的老百姓家裡,檢查身上受傷,竟有11處之多,部署僅剩73人,而且全部負傷,實在不能再戰。
正成向胞弟正季問道:「說來善惡的一生是按臨終的一念來解脫的,九界(佛教十界中除去佛界的九個世界,即菩薩、緣覺、聲聞、天上、人間、修羅、畜生、餓鬼和地獄)當中你的願望是哪一界?」
「我的唯一願望是七生(輪回七次)同樣生於人間,消滅朝廷的敵人。」正季哈哈大笑說。
「罪孽深重的你我都這樣想呀!那樣的話讓我們一起更換生世來達到這個夙願吧!」正成神色非常高興地說。
於是為了「七生報國」,兄弟兩人互刺而死。接著楠木正成一族13人和部下六十人都進入客廳自盡。那天是1336年5月29日,正成42歲。
足利尊氏對正成之死也很感動,派人將其頭送到河內水分的遺族那裡,葬於河內長野市觀心寺。
楠木正成的長子正行(?一1348)在父親戰死的時候是11歲(或13歲),當他接到父親之頭的時候十分悲傷,要想自殺,被母親勸阻,進行庭訓,誓為父報仇。南朝興國年間(1340—1349)正行取名為「帶刀」和「右衛門尉」,繼父家業為河內守兼攝津守。1347年(南朝正平二年,北朝貞和三年)11月在攝津住吉瓜生野及天王寺打敗細川顯氏、山名時氏。足利尊氏接到任吉和天王寺失敗的消息後,便計劃消滅楠木氏的勢力,派高師直、師泰兄弟帶兵六萬攻打河內,正行與弟正時、和田賢秀等一族到吉野參拜天皇,決一死戰。次年即1348年(南朝正平三年,北朝貞和四年)1月2日在四條田激戰,寡兵力戰不勝,最後與弟正時互刺而死。
自古以來,楠木正成的忠誠勤王事跡受到日本人的贊揚和好評,他的死受到後世人的崇拜,這點當然與他的人品分不開的。楠木正成在擔任攝津、河內、和泉三國守護期間,曾推行過減輕賦稅、開墾荒地、興建水利、勸務農桑等政策,這對老百姓帶來了一些好處。
正成雖然和平安時代的人一樣仍舊信仰舊佛教,但不能說他沒有受禪的影響。當時朱子之學已經傳到日本,後醍醐天皇的學問是宋學(朱學)。獨清軒玄惠法印將程朱的新注書籍奉呈天皇及親房、俊基,所以後醍醐天皇和親房、俊基的正統思想是宋學的產物。當時南宋盛行的忠孝思想也通過朱學傳到日本無疑。楠木正成的舉兵勤王以及臨死時的所謂「七生報國」(世世代代報國)思想完全從宋學的正統思想和忠義思想而來。據研究,正成的書法式樣也是帶有「宋風」,與持明院統的「青蓮院派」完全不同,他的宋學是從天台僧玄惠法印那裡學來的。
《太平記》(從軍故事集,40卷,相傳為小島法師所作,成立於1368一1375年)將楠木正成描寫成智仁勇兼備的良將、忠臣義士的楷模。隨著此書的廣泛流傳,楠木正成的名聲大振。後來《太平記評判》、《碧山目錄》、《歷朝要記》、《捕木正成傳》、《大日本史論贊》、《日本外史》等都稱頌了楠木正成的人格和兵法等。江戶時代獨尊朱子學,提倡大義名分論,編纂《大日本史》的德川光國從正統思想(以南朝為正統)出發,於1692年(元祿三年)在湊川重建楠木正成的墓,樹立「嗚呼忠臣楠子之墓」的墓碑。碑高三米,碑身背後有明朝遺臣朱舜水作的贊,京都書法家岡村元春刻。從此以後,楠木正成被日本人當作忠臣的模範,有口皆碑,特別幕末志士都受他的影響,成為推翻幕府建立明治政府的思想基礎。
元治二年(1865)島津久光、慶應三年(1867)德川慶勝、明治元年(1868)東久世通僖等先後建議建造神社祭招楠木正成,終於明治五年(1872)建立湊川神社(在神戶市生田區多聞街,也叫楠公社),主祭楠木正成,附祭其子正行、其弟正季等一族17人。其牌位是明治天皇的辰筆。這樣一來,楠木正成徹底從人變成神,後來被軍閥、法西斯、帝國主義利用,作為忠君愛國的榜樣,驅使人民進行侵略戰爭,為他們去賣命。戰前小學教科書中楠木正成被尊祟為英雄,向小學生灌輸忠君愛國思想。戰後,楠木正成的名字雖然從教科書中刪除,但1952年因湊川神社在戰爭中燒毀,建立比以就更大的神社,規定7月12日為祭日,為死亡戰犯招魂,影響極壞。

平將門
平將門(?-940)日本平安時代中期武將。桓武天皇的五代孫,鎮守府將軍平良持之子。又名相馬小次郎。早年投於朝廷權臣藤原忠平門下。約在930年返回自己的領地下總國猿島郡,經營私田,積聚武裝。935年前後,因婚事叔侄結怨,發生沖突,殺死伯父平香國,擊敗叔父平良兼。939年起兵對抗朝廷,勢力波及常陸、武藏、安房、相模等八國,並以下總國為根據地,自稱「新皇」,以石井鄉為王城,設左、右大臣及八省百官,制訂玉璽,震動京都朝廷。940年被平香國之子平貞盛討伐,中箭身亡,史稱「平將門之亂」
日本自有歷史以來一直到現在唯一的一次公然反叛在京都的天皇朝廷自立皇號者惟獨一人,那就是平安中期之後在關東掀起戰火的平將門。同時也是古日本四大怨靈之二。

太田道灌、北條早雲、上杉憲顯

4. 誰能給我找下日本歷史人物大全

日本天皇
代 謚號或追號 謚號的
日語讀法 就任時間 卸任時間 附註及任內大事
1 神武天皇 じんむ 前660年1月1日 前585年3月11日 日本史上首任天皇,傳為天照大神的後裔,而確證待查。類似中國的黃帝與韓國的檀君。
2 綏靖天皇 すいぜい 前581年1月8日 前549年5月10日 由綏靖天皇到開化天皇共八代,歷史上只有誕生、即位、以及建宮、立後等記載,沒有治績紀錄,故在日本歷史上稱作闕史八代。
3 安寧天皇 あんねい 前549年7月3日 前511年12月6日 闕史八代。一說安寧天皇元年為前548年。
4 懿德天皇 いとく 前510年2月4日 前477年9月8日 闕史八代。
5 孝昭天皇 こうしょう 前475年1月9日 前393年8月5日 闕史八代。
6 孝安天皇 こうあん 前392年1月7日 前291年1月9日 闕史八代。
7 孝靈天皇 こうれい 前290年1月12日 前215年2月8日 闕史八代。
8 孝元天皇 こうげん 前214年1月14日 前158年9月2日 闕史八代。
9 開化天皇 かいか 前158年11月12日 前98年4月9日 闕史八代。一說開化天皇元年為前157年
10 崇神天皇 すじん 前97年1月13日 前30年12月5日 首位在考古學上可考證的天皇。
11 垂仁天皇 すいにん 前29年1月2日 70年7月14日 廢除殉禮
12 景行天皇 けいこう 71年7月11日 130年11月7日 日本武尊東征
13 成務天皇 せいむ 131年1月5日 190年6月11日 在日本國內劃分國、縣、邑等地方行政區域。
14 仲哀天皇 ちゅうあい 192年1月11日 200年2月6日 日本武尊之子,違逆神旨而死。
15 應神天皇 おうじん 270年1月1日 310年2月15日 一說即傳說中的八幡大神(八幡大菩薩)
16 仁德天皇 にんとく 313年1月3日 399年1月16日 聖帝之世
17 履中天皇 りちゅう 400年2月1日 405年3月15日 命諸國設置國史(散逸)
18 反正天皇 はんぜい 406年1月2日 410年1月23日 平定仲皇子之亂
19 允恭天皇 いんぎょう 412年12月 453年1月14日
20 安康天皇 あんこう 453年12月14日 456年8月9日 與輕皇子爭位勝出
21 雄略天皇 ゆうりゃく 456年11月13日 479年8月7日 暴君說
22 清寧天皇 せいねい 480年1月15日 484年1月16日 體弱
23 顯宗天皇 けんぞう 485年1月1日 487年4月25日 市邊押磐皇子遺兒
24 仁賢天皇 にんけん 488年1月5日 498年8月8日 報德不報怨
25 武烈天皇 ぶれつ 498年12月 506年12月8日 殘暴不仁的天皇,仁德帝一脈終絕。
26 繼體天皇 けいたい 507年2月4日 531年2月7日 應神帝五代孫
27 安閑天皇 あんかん 531年2月7日 535年12月17日
28 宣化天皇 せんか 535年12月 539年2月10日
29 欽明天皇 きんめい 539年12月5日 571年4月 崇佛廢佛論爭展開。
30 敏達天皇 びだつ 572年4月3日 585年8月15日
31 用明天皇 ようめい 585年9月5日 587年4月9日 聖德太子之父。
32 崇峻天皇 すしゅん 587年8月2日 592年11月3日 崇佛廢佛論爭完結,崇佛派蘇我馬子獲勝並暗殺天皇,佛教地位奠定。
33 推古天皇 すいこ 592年12月8日 628年3月7日 日本歷史上首位女天皇。
34 舒明天皇 じょめい 629年1月4日 641年10月9日
35 皇極天皇 こうぎょく 642年1月15日 645年6月14日 女天皇。
36 孝德天皇 こうとく 645年6月14日 654年10月10日 645年定年號為大化,創日本年號之始。 推行大化革新,指定官制。
37 齊明天皇 さいめい 655年1月3日 661年7月24日 即皇極天皇,於孝德天皇死後重祚。
38 天智天皇 てんじ 661年7月24日 671年12月3日 天皇制確立。
39 弘文天皇 こうぶん 671年12月5日 672年7月23日 即位紀錄於正史中被抹煞,又稱大友帝
40 天武天皇 てんむ 673年2月27日 686年9月9日 強化天皇中央集權制。
41 持統天皇 じとう 686年9月9日 697年8月1日 天武帝皇後,女天皇。
42 文武天皇 もんむ 697年8月1日 707年6月15日 命藤原不比等等人編法典《大寶律令》,又設置鑄錢司。
43 元明天皇 げんめい 707年7月17日 715年9月2日 女天皇。
44 元正天皇 げんしょう 715年9月2日 724年2月4日 女天皇。
45 聖武天皇 しょうむ 724年2月4日 749年7月2日 設立東大寺
46 孝謙天皇 こうけん 749年7月2日 758年8月1日 女天皇。
47 淳仁天皇 じゅんにん 758年8月1日 764年10月9日 又稱淡路廢帝,明治維新後追贈淳仁之謚號
48 稱德天皇 しょうとく 764年10月9日 770年8月4日 孝謙天皇重祚。與僧道鏡有染。
49 光仁天皇 こうにん 770年10月1日 781年4月3日 天智系一脈
50 桓武天皇 かんむ 781年4月3日 806年3月17日 異稱柏原天皇,遷都平安京,開創平安時代
51 平城天皇 へいぜい 806年3月17日 809年4月1日 異稱奈良天皇,下令遷都—遷回舊都平城京,引發葯子之變
52 嵯峨天皇 さが 809年4月1日 823年4月16日 和文全盛期。允文允武。
53 淳和天皇 じゅんな 823年4月16日 833年2月28日 又稱西院帝
54 仁明天皇 にんみょう 833年2月28日 850年3月21日 異稱深草天皇,承和之變
55 文德天皇 もんとく 850年3月21日 858年8月27日
56 清和天皇 せいわ 858年11月7日 876年11月29日
57 陽成天皇 ようぜい 876年11月29日 884年2月4日 陽狂之帝
58 光孝天皇 こうこう 884年2月5日 887年8月26日 異稱小松帝
59 宇多天皇 うだ 887年8月26日 897年7月3日 臣籍降下,之後恢復皇籍即位
60 醍醐天皇 だいご 897年7月3日 930年9月22日 出生後臣籍降下,恢復皇籍後即位,編纂古今集
61 朱雀天皇 すざく 930年9月22日 946年4月20日 將門、純友之亂
62 村上天皇 むらかみ 946年4月20日 967年5月25日
63 冷泉天皇 れいぜい 967年5月25日 969年8月13日
64 圓融天皇 えんゆう 969年8月13日 984年8月27日
65 花山天皇 かざん 984年8月27日 986年6月23日
66 一條天皇 いちじょう 986年6月23日 1011年6月13日
67 三條天皇 さんじょう 1011年6月13日 1016年1月29日
68 後一條天皇 ごいちじょう 1016年1月29日 1036年4月17日
69 後朱雀天皇 ごすざく 1036年4月17日 1045年1月16日
70 後冷泉天皇 ごれいぜい 1045年1月16日 1068年4月19日
71 後三條天皇 ごさんじょう 1068年4月19日 1072年12月8日
72 白河天皇 しらかわ 1072年12月8日 1086年11月26日
73 堀河天皇 ほりかわ 1086年11月26日 1107年7月19日
74 鳥羽天皇 とば 1107年7月19日 1123年1月28日
75 崇德天皇 すとく 1123年1月28日 1141年12月7日 保元之亂、大怨靈,有贊歧院之稱。
76 近衛天皇 このえ 1141年12月7日 1155年7月23日
77 後白河天皇 ごしらかわ 1155年7月24日 1158年8月11日 源平之爭開始。
78 二條天皇 にじょう 1158年8月11日 1165年6月25日 賓士之亂,源義朝被殺,
其子賴朝被流放,平氏專權。
79 六條天皇 ろくじょう 1165年6月25日 1168年2月19日
80 高倉天皇 たかくら 1168年2月19日 1180年2月21日
81 安德天皇 あんとく 1180年2月21日 1185年3月24日 平氏一族滅亡。
82 後鳥羽天皇 ごとば 1183年8月20日 1198年1月11日
83 土御門天皇 つちみかど 1198年1月11日 1210年11月25日 又稱阿波院、土佐院
84 順德天皇 じゅんとく 1210年11月25日 1221年4月20日 又稱佐渡院,在未期間承久之亂發生,朝廷倒幕軍戰敗,朝廷自此被幕府所控制。後鳥羽天皇、土御門天皇、順德天皇被流放。
85 仲恭天皇 ちゅうきょう 1221年4月20日 1221年7月9日 承久之亂發生後被廢黜,僅在位77日,因此有九條廢帝之稱。
86 後堀河天皇 ごほりかわ 1221年7月9日 1232年10月4日
87 四條天皇 しじょう 1232年10月4日 1242年1月9日
88 後嵯峨天皇 ごさが 1242年1月9日 1246年1月29日
89 後深草天皇 ごふかくさ 1246年1月29日 1259年11月26日
90 龜山天皇 かめやま 1259年11月26日 1274年1月26日
91 後宇多天皇 ごうだ 1274年1月26日 1287年10月21日
92 伏見天皇 ふしみ 1287年10月21日 1298年7月22日
93 後伏見天皇 ごふしみ 1298年7月22日 1301年1月22日
94 後二條天皇 ごにじょう 1301年1月22日 1308年8月25日
95 花園天皇 はなぞの 1308年8月26日 1318年2月26日
96 後醍醐天皇 ごだいご 1318年2月26日 1339年8月15日 南朝第一任天皇。
97 後村上天皇 ごむらかみ 1331年9月20日 1333年5月25日 南朝天皇。
98 長慶天皇 ちょうけい 1336年8月15日 1348年10月27日 南朝天皇。
99 後龜山天皇 ごかめやま 1339年8月15日 1368年3月11日 南朝最後一任天皇。
北朝1 光嚴天皇 こうごん 1348年10月27日 1351年11月7日
北朝2 光明天皇 こうみょう 1352年8月17日 1371年3月23日
北朝3 崇光天皇 すこう 1368年3月11日 1383年10月
北朝4 後光嚴天皇 ごこうごん 1371年3月23日 1382年4月11日
北朝5 後圓融天皇 ごえんゆう 1383年10月 1392年10月5日
100 後小松天皇 ごこまつ 1382年4月11日 1412年8月29日 北朝第六代天皇,在將軍足利義滿的協助下,接收了南朝後龜山天皇交出的傳國神器,統一了南北朝。
101 稱光天皇 しょうこう 1412年8月29日 1428年7月20日
102 後花園天皇 ごはなぞの 1428年7月28日 1464年7月19日 異稱後文德院
103 後土御門天皇 ごつちみかど 1464年7月19日 1500年9月28日
104 後柏原天皇 ごかしわばら 1500年10月25日 1526年4月7日 即位21年後才行即位儀式。
105 後奈良天皇 ごなら 1526年4月29日 1557年9月5日 織田信長(1534年)誕生。(生卒年:1534年—1582年)
106 正親町天皇 おおぎまち 1557年10月27日 1586年11月7日
107 後陽成天皇 ごようぜい 1586年11月7日 1611年3月27日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大名在京都聚樂第覲見天皇。
108 後水尾天皇 ごみずのお 1611年3月27日 1629年11月8日
109 明正天皇 めいしょう 1629年11月8日 1643年10月3日 女天皇。
110 後光明天皇 ごこうみょう 1643年10月3日 1654年9月20日
111 後西天皇 ごさい 1654年11月28日 1663年1月26日
112 靈元天皇 れいげん 1663年1月26日 1687年3月21日
113 東山天皇 ひがしやま 1687年3月21日 1709年6月21日
114 中御門天皇 なかみかど 1709年6月21日 1735年3月21日
115 櫻町天皇 さくらまち 1735年3月21日 1747年5月2日
116 桃園天皇 ももぞの 1747年5月2日 1762年7月12日
117 後櫻町天皇 ごさくらまち 1762年7月27日 1770年11月24日 至今最後一位女天皇。
118 後桃園天皇 ごももぞの 1770年11月24日 1779年11月9日
119 光格天皇 こうかく 1779年11月25日 1817年3月22日
120 仁孝天皇 にんこう 1817年3月22日 1846年2月6日 天保改革(1841年)。
121 孝明天皇 こうめい 1846年2月13日 1866年12月25日
122 明治天皇 めいじ 1867年1月9日 1912年7月30日 實施明治維新(1868年)。發動日中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擊敗中國和俄國,加速日本現代化的步伐。
123 大正天皇 たいしょう 1912年7月30日 1926年12月25日 體弱多病。
124 昭和天皇 しょうわ 1926年12月25日 1989年1月7日 至現時為止日本在位最長和最長壽的天皇。在位期間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與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結盟,發動侵蕐戰爭及太平洋戰爭,結果遭美、英、蘇、中等國組成的盟軍打敗。
125 今上天皇
明仁 1989年1月7日

鐮倉幕府將軍列表

代 姓名 生卒年 在職期間 父 母
初代 源賴朝 1147年 - 1199年 1192年 - 1199年 源義朝 藤原季范女
2代 源賴家 1182年 - 1204年 1202年 - 1203年 源賴朝 北條政子
3代 源實朝 1192年 - 1219年 1203年 - 1219年 源賴朝 北條政子
4代 藤原賴經 1218年 - 1256年 1226年 - 1244年 九條道家 西園寺綸子
5代 藤原賴嗣 1239年 - 1256年 1244年 - 1252年 九條賴經 藤原近子
6代 宗尊親王 1242年 - 1274年 1252年 - 1266年 後嵯峨天皇 平棟子
7代 惟康親王 1264年 - 1326年 1266年 - 1289年 宗尊親王 近衛宰子
8代 久明親王 1276年 - 1328年 1289年 - 1308年 後深草天皇 三條房子
9代 守邦親王 1301年 - 1333年 1308年 - 1333年 久明親王 惟康親王女

室町幕府將軍列表
代 姓名 生卒年 在職期間 父 母 正室 享年
初代 足利尊氏 1306年-
1358年 1338年-
1358年 足利貞氏 上杉清子 赤橋登子 52
2代 足利義詮 1330年-
1367年 1358年-
1367年 足利尊氏 赤橋登子 澀川幸子 38
3代 足利義滿 1358年-
1408年 1368年-
1394年 足利義詮 紀良子 藤原慶子 50
4代 足利義持 1386年-
1428年 1394年-
1423年 足利義滿 藤原慶子 日野榮子 42
5代 足利義量 1407年-
1425年 1423年-
1425年 足利義持 日野榮子 ‐ 18
6代 足利義教 1394年-
1441年 1429年-
1441年 足利義滿 藤原慶子 三條尹子 47
7代 足利義勝 1434年-
1443年 1442年-
1443年 足利義教 日野重子 ‐ 9
8代 足利義政 1436年-
1490年 1449年-
1473年 足利義教 日野重子 日野富子 54
9代 足利義尚 1465年-
1489年 1473年-
1489年 足利義政 日野富子 日野勝光女 24
10代 足利義材 1490年-
1523年 1490年-
1493年 足利義視 日野重政女 57
11代 足利義澄 1480年-
1511年 1494年-
1508年 足利政知 藤原隆光女 日野永俊女 31
10代
(再) 足利義稙
(義材改名) 1508年-
1521年 參考10代 參考10代 ‐
12代 足利義晴 1511年-
1550年 1521年-
1546年 足利義澄 日野永俊女 近衛尚通女 25
13代 足利義輝 1536年-
1565年 1546年-
1565年 足利義晴 近衛尚通女 近衛稙家女 29
14代 足利義榮 1538年-
1568年 1568年 足利義維 大內義隆女 30
15代 足利義昭 1537年-
1597年 1568年-
1573年 足利義晴 近衛尚通女 60

江戶幕府將軍列表
代數 姓名 院號 官位 生卒年 在任期間 與繼任者的關系 父 母 御台所 享年 任職總年數 出身家 墓所
初代 德川家康
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 東照大權現
安國院 從一位
太政大臣 1543年-
1616年 1603年-
1605年 父-子 松平廣忠 傳通院 築山殿
旭姬 73 2 徳川宗家 日光東照宮
2代 德川秀忠
とくがわ ひでただ 台徳院 從一位
太政大臣 1579年-
1632年 1605年-
1623年 父-子 德川家康 西鄉局 淺井達子 53 18 徳川宗家 增上寺
3代 德川家光
とくがわ いえみつ 大獻院 從一位
左大臣 1604年-
1651年 1623年-
1651年 父-子 德川秀忠 崇源院 鷹司孝子 47 28 徳川宗家 日光輪王寺
4代 德川家綱
とくがわ いえつな 嚴有院 正二位
右大臣 1641年-
1680年 1651年-
1680年 兄-弟 德川家光 寶樹院 淺宮顯子女王 39 29 徳川宗家 寬永寺
5代 德川綱吉
とくがわ つなよし 常憲院 正二位
右大臣 1646年-
1709年 1680年-
1709年 伯-侄 德川家光 桂昌院 鷹司信子 63 29 館林徳川家 寬永寺
6代 德川家宣
とくがわ いえのぶ 文昭院 正二位
內大臣 1662年-
1712年 1709年-
1712年 父-子 德川綱重 長昌院 近衛熙子 50 3 甲府徳川家 增上寺
7代 德川家繼
とくがわ いえつぐ 有章院 正二位
內大臣 1709年-
1716年 1713年-
1716年 伯-侄 德川家宣 月光院 八十宮吉子內親王 7 3 徳川宗家 增上寺
8代 德川吉宗
とくがわ よしむね 有徳院 正二位
右大臣 1684年-
1751年 1716年-
1745年 父-子 德川光貞 凈圓院 真宮理子女王 67 29 紀州徳川家 寬永寺
9代 德川家重
とくがわ いえしげ 敦信院 正二位
內大臣 1712年-
1761年 1745年-
1760年 父-子 德川吉宗 深德院 比宮增子女王 49 15 紀州徳川家 增上寺
10代 德川家治
とくがわ いえはる 浚明院 正二位
右大臣 1737年-
1786年 1760年-
1786年 父-子 德川家重 至心院 五十宮倫子女王 49 26 徳川宗家 寬永寺
11代 德川家齊
とくがわ いえなり 文恭院 從一位
太政大臣 1773年-
1841年 1787年-
1837年 父-子 德川家治 慈德院 近衛寔子 68 50 一橋徳川家 寬永寺
12代 德川家慶
とくがわ いえよし 慎徳院 從一位
左大臣 1793年-
1853年 1837年-
1853年 父-子 德川家齊 香琳院 樂宮喬子女王 60 16 徳川宗家 增上寺
13代 德川家定
とくがわ いえさだ 溫恭院 正二位
內大臣 1824年-
1858年 1853年-
1858年 表兄-表弟 德川家慶 本壽院 鷹司任子
一條秀子
近衛篤子 34 5 徳川宗家 寬永寺
14代 德川家茂
とくがわ いえもち 昭德院 從一位
右大臣 1846年-
1866年 1858年-
1866年 伯-侄 德川齊順 實成院 和宮親子內親王 20 8 紀州德川家 增上寺
15代 德川慶喜
とくがわ よしのぶ - 從一位
內大臣 1837年-
1913年 1866年-
1867年 無(末代) 德川齊昭 登美宮吉子女王 一條美賀子 76 1 一橋德川家 谷中陵園

皇室
天皇、皇族
後陽成天皇
後水尾天皇
明正天皇
後光明天皇
後西天皇
靈元天皇
東山天皇
中御門天皇
櫻町天皇
桃園天皇
後櫻町天皇
後桃園天皇
光格天皇
仁孝天皇
孝明天皇
東福門院

平安時代人物列表

皇室

桓武天皇……第50代天皇。
平城天皇……第51代天皇。
嵯峨天皇……第52代天皇。
淳和天皇……第53代天皇。
仁明天皇……第54代天皇。
文德天皇……第55代天皇。
清和天皇……第56代天皇。
陽成天皇……第57代天皇。
光孝天皇……第58代天皇。
宇多天皇……第59代天皇。
醍醐天皇……第60代天皇。
朱雀天皇……第61代天皇。
村上天皇……第62代天皇。
冷泉天皇……第63代天皇。
圓融天皇……第64代天皇。
花山天皇……第65代天皇。
一條天皇……第66代天皇。
三條天皇……第67代天皇。
後一條天皇……第68代天皇。
後朱雀天皇……第69代天皇。
後冷泉天皇……第70代天皇。
後三條天皇……第71代天皇。
白河天皇……第72代天皇。
堀河天皇……第73代天皇。
鳥羽天皇……第74代天皇。
崇德天皇……第75代天皇。
近衛天皇……第76代天皇。
後白河天皇……第77代天皇。
二條天皇……第78代天皇。
六條天皇……第79代天皇。
高倉天皇……第80代天皇。
安德天皇……第81代天皇。

源氏
源義經
源賴朝
源義家
源義仲
源義賢

日本幕末人物列表

孝明天皇
明治天皇
中川宮朝彥親王
有棲川宮熾仁
三條實美
岩倉具視

日本戰國

前三雄」今川義元、上杉謙信、武田信玄

後三雄」之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織田信長(1534年5月12日-1582年6月2日)是活躍於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日本戰國「三天下人」第一位。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勝幡城(一說那古野城)。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大致一統混亂近百年的日本戰國時代,但後來遭到部將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斷本能寺,織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總見院殿贈大相國一品泰岩尊儀,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時追贈為正一位太政大臣。

豐臣秀吉(1537年3月26日-1598年9月18日、舊歷天文6年2月6日-慶長3年8月18日)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自室町幕府瓦解後再次統一日本,最高等級的官位是關白。又名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等

德川家康(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及江戶幕府將軍。其父松平廣忠是三河國大名,母親是岡崎附近松平氏政敵刈屋城主水野忠政的女兒於大之方。幼名竹千代。家康最大的成就就是成立江戶幕府,並維持達200多年統治。現今日本日光東照宮等所供奉的神明東照大權現,就是德川家康

5. 日本有哪些名人

歷史名人:阿倍仲麻呂(公元698~771年):中文名晁衡(或朝衡),於公元717年隨日本遣唐使來中國留學,後在唐朝任從三品秘書監兼衛尉卿,擅長詩文。公元753年,想隨遣唐使回國探親,唐玄宗許之,並命他為回訪使者。他寫了一首「銜命還國作詩」,贈給他的唐朝朋友。他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共乘一舟回國。船山長江口,他仰望明月,又寫了一首「望鄉詩」。後來由於海上颶風,船迷失方向,漂到南海一帶。最後他又返回中國,繼續在唐朝任職。公元771年,在長安逝世,終年七十三歲。

豐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hi,1537~1598):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封建領主,統一全國的武將。生於尾張國中村(今屬名古屋)。始姓木下,改姓羽柴,賜姓豐臣。早年為尾張國大名(領主)織田信長的部將,屢建戰功。1577年信長開始統一全國的戰爭後任征西先鋒,在中國(今本州西部地區)、四國、九州等地指揮作戰,先後平定播磨(今兵庫縣南部)、備前(今岡山縣南部)、美作(今岡山縣北部)、但馬(今兵庫縣北部)、因幡(今鳥取縣東部)五國。1582年進攻中國,包圍高松城(在今岡山市附近),與毛利氏決戰。同年信長被部將明智光秀殺害後,與毛利氏講和,回師討伐光秀,並擁立信長幼孫秀信為繼承人。但信長部將柴田勝家欲立信長三子信孝。1583年,秀吉經賤岳之戰消滅勝家與信孝的聯軍。同年建大阪城,作為統一日本的根據地。1584年與信長次子信雄和德川家康聯軍戰於小牧,失利後媾和,並與家康結盟,確立織田信長繼承人的地位。1585年率10萬大軍平定四國領主長宗我部,出任關白(輔助天皇處理政務的最高官職)。翌年兼任太政大臣,控制軍政大權。1587年興兵30萬進取薩摩國(今鹿兒島縣西部),進而平定九州。1590年出動26萬大軍滅北條氏,平定奧羽地方,完成日本統一大業。1591年將關白職位讓予養子秀次,自稱「太閣」。1593年將北海道正式劃入日本版圖。1592年和1597年兩次出兵侵略朝鮮(見朝鮮壬辰衛國戰爭)。1598年8月因侵朝失敗,郁悶而死。執政期間,丈量農地,增加貢租;收繳武器,實行農、兵分離;統一貨幣,廢除關卡;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領主統治,為幕藩體制奠定基礎。

福澤諭吉(1834-1901):日本近代傑出啟蒙思想家、教育家,日本近代文明的締造者之一,被譽為「日本的伏爾泰」。他早年留學歐美,深受近代科學和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影響,回國後畢生從事教育和著譯活動,為傳播西方文化,推動日本資本主義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一萬日元紙幣上的肖像就是他56歲時的照片。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政治家。長州(今山口縣)人。出身藩士,青年時參加「尊王攘夷」運動。1863年留學英國學習海軍,回國後從事倒幕運動。明治政府成立後,主張開國政策。1882-1883年赴歐美考察憲法,歸國後領導制訂大日本帝國憲法(1889頒布),1885年起四任日本首相,對外奉行侵略擴張政策,是甲午戰爭時侵略中國的主要策劃者和主持人,戰後一度任台灣事務總裁。1909年在中國哈爾濱車站被朝鮮愛國者安重根刺死。

夏目漱石(Natsume Souseki,1867-1916):日本近代文學作家的代表。夏目漱石1867年生於江戶(東京),是家中的幼子,從小對漢文化感興趣,在府立一中讀了三年之後,轉到漢學塾二松學社。形成了他的儒教倫理觀和東洋美學意識。18歲進入大學預科。22歲重新改姓夏目,號漱石。24歲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語系,從這時起開始悲觀厭世,讀研究生時患了重度的神經衰弱。明治二十八年,他突然辭去研究生院的工作,到四國松山中學做了一名英語教師。在松山的一年間,收集了小說《少爺》的素材。第二年,到了熊本,在這里結婚,生活了四年。明治三十三年,作為文部省留學生到英國倫敦留學。明治三十六年回到東京,從此開始大量的文學創作。發表了《我是貓》、《草枕》等作品。他的作品充滿幽默,暢游於美的世界中,被稱為"餘裕派"。1916年因胃潰瘍去世。被喻為"國民作家"的夏目漱石也是批評家、俳人、畫家、學者。日元的千元鈔票上印有他的頭像。

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日本現、當代小說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雙亡,後祖父母和姐姐又陸續病故。孤獨憂郁伴其一生,這反映在他的創作中。在東京大學國文專業學習時,參與復刊《新思潮》(第6次)雜志。1924年畢業。同年和橫光利一等創辦《文藝時代》雜志,後成為由此誕生的新感覺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覺派衰落後,參加新興藝術派和新心理主義文學運動,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早期多以下層女性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寫她們的純潔和不幸。後期一些作品寫了近親之間、甚至老人的變態情愛心理,表現出頹廢的一面。成名作小說《伊豆的舞女》(1926年)描寫一個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傷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國》(1935~1937)描寫了雪國底層女性形體和精神上的純潔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虛無感。川端擔任過國際筆會副會長、日本筆會會長等職。1957年被選為日本藝術院會員。曾獲日本政府的文化勛章、法國政府的文化藝術勛章等。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72年在工作室自殺去世。

井上靖(Inoue Yasushi) 1907年5月6日生,靜岡縣人。1936年京都帝國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畢業,後在《每日新聞》社大阪分社工作。1937年應征入伍到中國。1938年因病回國,重新入《每日新聞》社大阪分社任學藝部和社會部記者,並任過學藝部副部長。後又任東京總社出版局圖書編輯部副部長。在《每日新聞》社任職期間,1949年發表了小說《鬥牛》和《獵槍》,引起了日本學術界的注意。>>

大江健三郎(kenzaburo oe) 1935年1月31日生於愛媛縣喜多郡大瀨村的一個著名武士家族。1947年入新制大瀨中學。1954年入東京大學法國文學系學習,1959年畢業,畢業論文《關於薩特小說中的形象》。大學畢業後,曾訪問過中國、東歐、西歐、蘇聯、美國等地。1960年加入青年日本之會。1974年當選為日本文藝家協會理事。他在創作思想上受存在主義影響,寫作方法受現代主義影響。1955年,他給學校報紙寫的小說《火山》,獲得二等銀杏行道樹獎。1957年,大江在東京大學上學期間發表小說《奇妙的工作》而步入文壇,同年還有《死者的挑剔》、《他人的腳》。他的成名作短篇小說《飼養》,作於1958年,曾獲第39屆日本文學最高獎芥川獎,有「學生作家」之稱。作品還有小說《青年的污名》(1959)、《十七歲》(1961)、《政治少年之死》(1961)、《萬延元年的足球》(小說)(1967)、《個人的體驗》(小說)(1964)和《M/T與森林的奇怪故事》、《空中的怪物阿歸》、《洪水淹沒我的靈魂》(1973);隨筆《核時代之想像力》、《廣島筆記》、《沖繩筆記》等積極觸及時代問題。

6. 在日本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再加上上杉謙信,戰國時代毘沙門天王,與武田信玄不分上下的大名,先後5次的專川中島戰役屬與武田信玄不分勝負。還有武田家臣,名將山縣昌景,馬場信房等人,以及「德川四天王」井伊直政,本多平八郎忠勝,酒井忠次,神原康政。還有一個大名也不得不提,那就是伊達政宗,如果早生幾年,或許統一戰國亂世的不是織田信長,不是豐臣秀吉,也不是德川家康,而是他。發動本能寺之變,殺死織田信長的織田家臣明智光秀也算出名。近現代的就不提了,惡心死了。

7. 日本歷史上最最最有名的人物是誰為什麼

沒有最最最有名一說吧,因為誰也沒有資格去做這個評價,應該說是比回較有名的

比如天朝大神,他是答日本神話的起源,類似我國傳說中的盤古,伏羲等.

再比如神武天皇,是日本的開國天皇,類似我國的堯舜禹.

再比如推古天皇,她是日本歷史評價最高的女天皇.

再比如明治天皇,領導了明治維新,使日本走向強國之路.

還有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等是日本武人的最高代表.

還有大久保利通,明治維新時的一代名臣,歷史地位約等於我國的康梁二為先驅.

還有各朝幕府的首位將軍,從某種角度上說相當與我國各個朝代的開國皇帝.

還有光源氏,隨著日本唯一能稱得上是名著的古代小說<<紫氏物語>>的傳播而成為了日本人人皆知的花花工子,而作者紫氏部同樣因此聞名.

還有鑒真大師,他算是日本歷史上外國人名人的代表了,為日本帶去了我國的文明和宗教的傳承.

總之有日本也有那麼一,兩千年的歷史,出現的有名歷史人物中雖不像我堂堂中華那麼如浩瀚夜空中的璀璨繁星般眾多,但僅僅靠十個手指頭還真實沒法查過來,至於從這里找出來個最最最,也不太現實.如果真的要找,我想應該是武騰蘭吧

注:雖然我了解一些日本的歷史,但是我討厭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

8. 歷史上,日本名人有哪些﹖

豐臣秀吉,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封建領主,統一全國的武將。
福澤諭吉,日本近代傑出內啟蒙思想家、教育家,日本近容代文明的締造者之一,被譽為「日本的伏爾泰」。
伊藤博文
夏目漱石,日元的千元鈔票上印有他的頭像。
川端康成,獲諾貝爾文學獎。
井上靖,著有以西域為題材的作品《樓蘭》、《敦煌》和《絲綢之路詩集》。
大江健三郎
,獲諾貝爾文學獎。

9. 日本古代有那些著名人物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但後來遭到部將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斷本能寺,織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總見院殿贈大相國一品泰巖尊儀,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時追贈為正一位太政大臣。
中文名: 織田信長
外文名: おだ のぶなが
別名: 吉法師,第六天魔王
國籍: 日本
民族: 大和族
出生地: 愛知縣
出生日期: 1534年7月2日
逝世日期: 1582年6月2日
主要成就: 桶狹間之戰
比叡業火
長筱合戰 真田幸村(1567-1615),真田幸隆之孫、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幸之弟、日本戰國末期名將。關原合戰與父親同在西軍,戰後被流放於紀伊九度山,逃脫後,投奔到大阪城。在大阪城戰役中率士兵與德川家康的大軍浴血奮戰,最終寡不敵眾,戰死。因其戰績而被德川家康譽為「日本第一兵」。
中文名: 真田幸村
別名: 真田信繁
國籍: 日本
民族: 大和
出生地: 甲府
出生日期: 1567
逝世日期: 1615
主要成就: 日本第一兵
德川家康(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生於名古屋附近的岡崎,為岡崎城主松平廣忠之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後改名元康,最後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 中文名:德川家康別名:竹千代,松平元信,松平元康國籍:日本出生地:名古屋岡崎出生日期:1543年1月31日逝世日期:1616年6月1日職業:政治家,軍事家主要成就:頒布《武家諸法度》代表作品:《武家諸法度》所處時代:戰國時期重要事件:壟斷造幣權
.明智光秀
明智光秀(1528-1582)是日本戰國名將。織田信長重要將領,全稱明智十兵衛光秀。曾任官職:征夷大將軍、近畿管領、日向守、丹波守護等。關於他的身世在歷史頗有爭論,有許多種歷史傳說。
中文名: 明智光秀
外文名: (平假名)あけち みつひで,(羅馬字)Akechi Mitsuhide
別名: 十兵衛,咲庵
國籍: 日本
出生地: 美濃國可兒郡明智城(今屬岐阜)
出生日期: 1528年
逝世日期: 1582年
職業: 征夷大將軍
主要成就: 征討延歷寺
攻陷龜山城
相關事件: 本能寺之變
風魔小太郎(? -慶長8年〔1603年〕),身高據說有七尺二寸(216cm)。特別是1580年,在跟武田勝賴的黃瀨川之戰中,以在漆黑的夜晚進行的擾亂作戰取得了驚人的成果。是日本著名的忍者之一。二曲輪豬助也是風魔忍者。日本戰國時代的著名忍者,風魔小太郎為風魔之里的首領,據說沒人見過他的真面目,連名字都是繼承的。其中在為北條家工作的100年之間,最有名的是侍奉北條氏政、氏直父子的第五代小太郎最為有名,領導風魔一族最大的戰績是1581年的「浮島之原戰役」。1590年,豐臣秀吉帶領21萬大軍,包圍小田原城時,風魔小太郎的時代也在此閉幕了。在德川家康時期,風魔一族與武田忍者們,互相檢舉告密,最後全部被捕入獄。稱霸一時的第五代小太郎,也於1603年被處刑,風魔一族於是滅絕了。
中文名: 風魔小太郎
外文名: Hu-ma Kotarou
國籍: 日本
出生地: 神奈川縣小田原西方金時山
職業: 忍者
主要成就: 浮島之原戰役

閱讀全文

與日本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