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石雕

歷史人物石雕

發布時間:2021-02-09 09:25:48

❶ 臨沂歷史名人石雕,位於臨沂人民廣場

臨沂人民廣場上有以文傳世的王羲之、曾子、荀子、匡衡、劉洪和以武傳世的諸葛亮、蒙恬、顏真卿、王祥、左寶貴十大臨沂歷史名人的雕像。

❷ 鑄銅歷史名人雕塑都有哪些

歷史名人的雕塑比較多,這幾年各地都在挖掘歷史文化,每個地方的歷史名人機版會在當地都有雕塑。不過不一權定是鑄銅的,因為鑄銅的造價比較高。雕塑的材質比較多,如銅、玻璃鋼、不銹鋼、石等,任何一種材質都可以做出表面一樣的雕塑出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❸ 雕塑歷史典故主題人物雕塑成語故事雕

鬼斧神工,讀音:guǐ fǔ shén gōng,漢語成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形容建內築、雕塑容等藝術技巧高超 ,像是鬼神製作出來的。《莊子·達生》:「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憂鬼神。」

❹ 校園中的古代名人雕塑一般是哪些

名人雕塑一般都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人物,而特定存在的,一來,是為了宣揚他們的文化精神,二來,也是他們生命的另一種延續。名人雕塑一般在校園里,或者博物館,名人紀念館等地比較常見。

校園裡面的名人雕塑,一般材質多為石雕,人物,一般會根據學校的創辦背景,選用一些知名的文學靈魂人物,比如,魯迅,張衡,吳玉章,諾貝爾,喻傳鑒,張伯苓等。一般,校園名人雕塑對於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是他們學習和繼承的目標。

石雕名人雕塑是目前比較熱門的一種雕塑材質。因為材質堅固猶如高樓大廈,風吹日曬耐久不化,足以在歲月的洗禮下,屹立不倒。使用壽命長,並且,經久不衰。名人雕塑優點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室外,廣場,公園,主題場所等大型的雕塑構建中。名人雕塑是吸取民族傳統的精彩實踐,是對創作的最佳滋潤方式,事實上不少雕塑家已經在名人雕塑創作中做過。可以斷言,幾千年的傳統寶庫曾經、正在並繼續哺育名人雕塑的不斷演繹。

古代雕塑家最能發揮現實描寫才能的是供養人,羅漢次之,然後是菩薩,創作自由最為有限的是主佛。大足石窟中各種經變故事中的普通人物更為生活化,現實化,不少作品也完全可以被視為普通人的肖像以及名人雕塑。名人雕塑廣泛用於廣場、校園、城市、鄉鎮、寺廟、公司企業、園林公園等大型場所。

❺ 世界著名雕塑人物

界十大雕塑是世界著名的十座雕塑。比較經典的說法包括:擲鐵餅者、大衛人體、斷臂的維納斯、雅典娜神像、夫婦像、復活島雕塑、羅馬母狼銅雕、獅身人面像、漢謨拉比碑刻、思想者。

十大雕塑有很多種說法,還有一種頗受爭議的說法是:自由女神像、抱鵝的少年、自殺的高盧人、吻這四個是十大雕塑中的其中四個。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世界十大雕塑

外文名
The world's ten sculpture

類型
雕塑

體現意義
雕塑藝術的最高境界

個數
10

展開全部
作品介紹
擲鐵餅者
(作者:米隆)

世界十大雕塑
世界十大雕塑
高約152 厘米, 原作為青銅,米隆作於約公元前450 年。羅馬國立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特爾梅博物館均有收藏。原作已佚,現為大理石復製品。

雕像選取運動員投擲鐵餅過程中的瞬間動作,這正是鐵餅出手前一系列瞬間萬變動作中的暫時恆定狀態,運動員右手握鐵餅擺到最高點,全身重心落在右腳上,左腳趾反貼地面,膝部彎曲成鈍角,整個形體有產生一種緊張的爆發力和彈力的感覺。

形體造型是緊張的,然而在整體結構處理上,以及頭部的表情上,卻給人以沉著平穩的印象,這正是古典主義風格所追求的。

大衛人體
(作者:米開朗基羅)

世界十大雕塑
世界十大雕塑
這尊雕像被認為是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雕塑,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 高5.5米,米開朗基羅創作於公元1501-1504年,現收藏於佛羅倫薩美術學院。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

不僅如此,《大衛》是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贊美,表面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復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徵。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斷臂的維納斯
世界十大雕塑
世界十大雕塑
(作者:亞力山德羅斯)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俗稱《米洛斯的維納斯》、《斷臂的維納斯》、《維納斯像》等,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 亞力山德羅斯創作於約公元前150年左右,現收藏於法國巴黎盧浮宮。

從雕像被發現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認為是迄今為止希臘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

這尊雕像還

❻ 歷史上最高最大的人物雕像是具體數據

樂山大佛
目錄·【簡介】
·【發鬈用石塊嵌就】
·【兩耳以木為之】
·【排水系統布全身】
·【胸部有殘碑】
·【氣候條件】
·【主要景點】
·【相關介紹】
·【周邊】
·【旅遊服務】

【簡介】

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雲」之說,世界著名的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岩壁上,為彌勒坐像。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至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載。

1996年12月6日,峨嵋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82年2月24日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眼長3.3米,肩寬28米 ,手指長8.3米,腳背寬8.5米,可圍坐百人以上,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為世界第一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雲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

據唐代韋皋《嘉州凌雲大佛像記》和明代彭汝實《重修凌雲寺記》等書記載,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713年),完成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達90年。一千多年來,樂山大佛閱盡多少人間春色,經歷多少朝代更迭,依舊肅穆慈祥,心旌不搖。

樂山大佛開鑿的發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貴州人,離鄉別家,來到樂山凌雲山下當和尚。凌雲山下乃三江匯聚之處,每當汛期,山洪暴發,洪水便似脫韁的野馬,橫沖直撞,常常毀壞農田,傾覆舟楫。

為了制服江水,海通和尚立志開鑿一尊大佛來鎮住水妖。首先便是資金問題。海通和尚為了籌集資金,四處化齋,積少成多,經過數年努力,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開鑿之日,萬眾矚目,喜形於色,但地方官吏卻趁機刁難,聲稱要收取建造和保護費,否則不讓開工。海通和尚十分氣憤,斬釘截鐵地說:「你們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走佛財!」地方官吏面帶嘲弄的神色說:「你要真給我們眼珠,我們就不要你的佛財!」海通和尚馬上拿出尖刀,自剜其目,用盤接住,捧到官吏面前。地方官吏大吃一驚,嚇得趕緊逃離現場。海通和尚忍住劇痛,一揮手,大佛立刻開鑿。海通和尚死後,他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修造,經過90年的努力,樂山大佛終於聳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匯流之處。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通高70餘米,頭高約15米,頭項上可置圓桌。耳長7米,眼長3.3米,耳朵中間可站兩條大漢。肩寬28米,可做籃球場。它的腳背上還可圍坐百餘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

前幾年,有遊客發現樂山大佛背後的山像睡佛,樂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處,寓意更加深刻。

人們觀賞這尊歷時90年的唐代佛像,往往只看到依山鑿就的外表,看到他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而對他的部位結構則看不真切。其實,細究他的形體結構,是很有趣味的。

【發鬈用石塊嵌就】

大佛頂上的頭發,共有螺髻1021個,這是1962年維修時,以粉筆編號數清的。遠看發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單塊螺髻根部裸露處,有明顯的拼嵌裂隙,無沙漿粘接。螺髻表面抹灰兩層,內層為石灰,厚度各為5-15毫米。1991年維修時,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遺存螺髻石3塊,其中兩塊較完整,長78厘米,頂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兩耳以木為之】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一深約25厘米的窟窿,維修工人從中掏出許多破碎物,細看乃腐朽了的木泥。這說明南宋范成大在《吳船錄》中記載「極天下佛像之大,兩耳猶以木為之」,是真實的。由此可知,長達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鑿就,而是用木柱作結構,再抹以錘灰裝飾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發現窟窿,內則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樑,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不過,這是唐代貞元十九年(803)竣工時就是如此,還是後人維修時用這種工藝修補,已不可考證了。

【排水系統布全身】

清代詩人王士禎有詠樂山大佛詩「泉從古佛髻中流」。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9層、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分解表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長9.15米、寬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互未鑿通,右洞深16.5米、寬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寬0.95米、高1.1米。這些妙的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千百年來對保護大佛,防止侵蝕性風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左右互通的兩洞,由於可匯山泉,內崖壁上凝結了厚約5-10厘米的石灰質化合物,而佛身一側 崖壁仍是紅砂原岩,而且比較乾燥。那左右不通的兩洞穴,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顯然,這是由於洞未貫通的緣故。不知道當年修建者為何不把它打通。

【胸部有殘碑】

據1962年維修的負責人黃高彬和羅伯介紹,當時發現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臟洞。開洞一看,裡面裝的是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而封門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膝、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後毀。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這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千古之謎,誰人能解?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師洞里保存,可惜1966年被人毀掉了。

【氣候條件】

樂山地域處於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的過渡地帶,地形呈西南低、東北高,高差懸殊,在特定地理環境條件下形成了多種氣候類型。因地域處在北緯29度附近,全市屬中亞熱帶氣候帶,具有四季分明的特點,雨量豐沛 ,水熱同季,無霜期長,農業氣候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在16.5-18.0度之間,大於或者等於0℃積溫為6100-6500℃,大於或者等於10℃積溫5269-5662℃,大於或者等於20℃積溫2930-3376℃,年平均無霜期長達300天以上,年平均霜日4.2-9.4天,年平均降雪日數僅1.0-2.7天,是水稻、小麥、油料、糖料、水果、棉花等多種農副產品的高產區。西南山區氣候垂直差異明顯,從山麓至山巔依次分布著中亞熱帶一暖溫帶一溫帶一寒溫帶的完整氣候帶,小氣候條件十分復雜,是地域內發展農業綜合經營和立體農業區域,是木材、茶葉、中葯材等的主要產區,也是寶貴的旅遊資源。
受季風影響和地形的抬升作用,氣候濕潤,雨量豐沛 。年平均降水量絕大多數地區在1000毫米以上,峨眉山市達1500毫米以上,僅峨邊、金口河少於1000毫米以下,降水有季節性變遷,夏秋季雨量佔全年的80%左右,冬春季只佔20%,降水的年際差異較大,年最少降水量多在900毫米以下,部份地區年最多降水量達2000毫米以上。
全市氣象災害以低溫、乾旱、洪澇為主。低溫危害以春季低溫影響最大,能造成小麥凍花、水稻爛種爛秧;乾旱以春早、夏旱為主,乾旱嚴重時,部份地方人畜飲水均發生困難;受地形影響,樂山是暴雨的多發區,降水強度又大,峨眉山市93年9月29日降水量達525毫米,創全省之最,加之又處於三江匯合處,洪澇影響較大。

【主要景點】

樂山大佛、巨型睡佛、東方佛都、靈寶塔、凌支禪院、佛國天堂、海師洞、九曲—凌雲棧道、麻崖浩墓、烏尤山等

【相關介紹】

樂山大佛,位於凌雲山上,以人文遺產精粹和自然遺產的有機結合為特色,山水交融,與峨眉山遙相呼應。開鑿樂山大佛的發起人是海通和尚,他當時結茅於凌雲山上,他見三江(即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江水匯聚山下,驚濤裂岸,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於是他發宏誓願,逢岩開鑿彌勒大佛,欲仰仗無邊法力,「易暴浪為安流」。從此,海通歷盡艱辛到江淮兩湖一帶募化錢財,於公元713年開始動工,經三代工匠精心雕刻,至公元803年歷時90年時間才完工。

樂山大佛比例勻稱,通高71米,坐身高59.96米,肩寬2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彌勒石刻大佛。1989年一位廣東遊客在大佛附近發現了一尊巨型睡佛,且樂山大佛端坐於睡佛的心胸中,這是大自然無意的巧合,是天造地設的奇跡,一睡佛、一坐佛,一天然生就、一人工鑿成,

樂山大佛發源於川北大雪山的岷江,帶著大量的雪水,滾滾南下。當它進入成都平原,來到樂山城下,已經是一條水面開闊的大江了。在這里,它同波濤洶涌的大渡河,水流湍急的青衣江匯合。就在這三江匯合得地方,坐著一尊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樂山凌雲大佛。

這座佛像鑿塑於岷江南岸凌雲山棲鸞峰臨江一面的崖壁上,和樂山城隔江相望。它面對著滾滾東流的江水,體態雍容,深情自若。

這尊雄偉的佛像高71米,也就是快有北京飯店新樓這么高了,數十里外都可以看到。它的頭長14.7米,寬10米。頭頂上每一個螺髻都可以放入一張大圓桌。他的耳朵長7米,耳朵眼裡可以鑽進兩個人。它的腳背寬8.5米,可以圍坐100多人。它比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最高的大佛要高出三倍,過去認為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巴史安大立佛,高53米,而樂山大佛比它要高出18米,樂山大佛真是大的驚人。遊人們在瞻仰它的時候,莫不對我國古代的雕塑師們在設計和塑造這尊佛像時所表現出來的偉大魄力和高度的智慧,表示贊嘆和欽佩。

據新華社1990年報道,在樂山大佛外圍,發現了一尊全身長達4000餘米,有幾座山體組成的「巨型睡佛」。這尊睡佛四肢齊全,體態勻稱,面目清秀,安詳地漂卧在青衣江山脊線上,仰面朝天,慈祥凝重。著名的樂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臟部位。巨佛的頭、身、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和龜城山三山連襟組成。佛頭由整個烏尤山構成,山上的石、翠竹、綠蔭、山徑、亭閣、寺廟,分別呈現為巨佛的發髻、睫毛 鼻樑、雙唇和下顎;佛身由凌雲山構成,山上九峰相連,猶如巨佛寬廣的胸膛、渾圓的腰和健美的腿;腳板翹起的佛足是龜城山的一部分。佛的整個體態十分逼真、自然、和諧,猶如天造地設,毫無人工刀跡斧痕。現觀看卧佛的最佳位置就在樂山市濱江路「福全門」。

無獨有偶,此後不久樂山市又發現一尊形態逼真長3000米的巨型「女卧佛」,它由三龜山、東岩山構成。下龜山為女佛的頭,下、中龜山間為其頸,中龜山一峰凸起猶如其胸,上龜山、東岩山為其雙腿。兩佛抵足相連。觀看女佛在「福全門」上游百米之內。

這座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713年),由凌雲寺的海通和尚發起造像,工程一度中斷,直到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才由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完成,歷時九十年。

令人驚異的是,在沒有科學儀器的情況下,古人是用什麼方法保證它的各個部分之間比例適當、體態均稱的呢?

細心的遊人會發現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鑿有縱橫的排水溝,一場大雨後,積水很快就通過這些排水溝排走了,使佛像不至為雨水侵蝕。這座大佛,經過一千多年仍能保持完好,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這套科學的排水系統。1990年國家撥款對大佛進行了比較徹底的維修。同時增加了一些配套設施及服務設施。把這一旅遊點建設得更加完善。

大佛背靠山崖,面臨大江。當遊客們觀賞大佛時,同時也就游覽了凌雲山的勝景。

大佛背靠得這座凌雲山早在隋唐時就是著名的風景區和佛教勝地。

【周邊】

凌雲勝景

凌雲山並不高,它共有9個山峰,最高峰也不過平地拔起140米。但是,由於它峰巒錯落,臨木蔥蘢,俯視浩瀚三江,氣勢磅礴;遠望峨嵋三峰,歷歷在目,再加上合峰上建有寺廟,因此,一千多年前就受到人們的稱贊。宋代文人邵博曾贊美說:「天下山水之冠在蜀,蜀之勝曰嘉州,嘉州之勝曰凌雲。」嘉州就是樂山。凌雲山各峰上的寺宇,現在還保存的有棲巒峰的凌雲寺和靈寶峰的靈寶塔。凌雲寺規模頗大,大佛就鑿於離寺不遠的崖上。在這里憑欄看佛,可以仔細觀賞大佛頭部各個部位的細微之處。從這里可以沿一條鑿於懸崖邊上的陡直小路,下到大佛的腳邊。因為大佛鑿於凌雲寺前,所以大佛也就稱為凌雲大佛。而凌雲寺也因有了這尊大佛,而被人們稱為大佛寺。凌雲山有了大佛,山更增色,大佛在凌雲山上,大佛也就更出名了。游凌雲山主要是瞻仰大佛,而只有游覽了凌雲山才能更好地領略大佛得奇妙之處。

凌雲山周圍還有東坡樓、競秀亭等亭台樓閣。東坡樓也叫東坡讀書樓。山上還有很多漢崖墓,有的懸崖深達十多米,周圍有精細的雕塑,裡面還有陶佣之類的陪葬品,這是四川特有的古跡。

風景佳妙的烏尤寺

和凌雲寺毗鄰有一座烏尤山,兩山之間隔一水,有吊橋相通,和凌雲山合成一個完整的風景區。山上有烏尤寺,建築順山勢設計,曲折高低,玲瓏雅緻,別具一格。除了佛殿以外,還有曠怡亭、聽濤軒、爾雅閣等精巧建築。

【旅遊服務】

游覽樂山大佛和凌雲山,可以從成都搭公共汽車或旅遊車前往,成都至樂山全長167公里,從樂山至峨嵋山只有30多公里,也通公共汽車。因此,游覽樂山,觀賞大佛,可以和游覽峨嵋山安排同一遊程。

至樂山交通:
外省來成都的遊客可從成都新南門(旅遊客運中心)汽車站乘坐直達巴士,全程高速公路,2個多小時可以到達。
自駕車的遊客可以從,成都永豐立交橋進入成雅高速公路(成樂在中途分道)。

樂山也通火車和輪船,成昆鐵路經過樂山、從昆明方面來的客人,可乘火車,樂山港客輪直發重慶、宜賓等沿江各地。
樂山在成昆線上有兩個站——樂山站(夾江,可在此觀看摩崖石刻——千佛岩)以及峨嵋站。

❼ 歷史這個雕塑以及雕塑歷史人物是誰有什麼故事

美杜莎死在劍下,珀爾修斯得到了雅典娜和赫爾墨斯的幫助,並拿著內雅典娜之盾容(雅典娜之盾並沒有名字,是宙斯在雅典娜未出生時賦予雅典娜的)殺死了美杜莎,並將美杜莎的頭獻給了對美杜莎嫉妒成恨的雅典娜
具體參考http://ke..com/link?url=-GAM8CP7SQjkTLvz-OF9_-dN2

❽ 石雕的來歷

歷史源流
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舊、新石器時代,石器加工是嶺南原始先民謀生的手段。在珠江口的香港、澳門、珠海發現多處岩刻,以復雜的抽象圖案為主,採用鑿刻的技法,尤以珠海南水鎮高欄島岩刻為巨,最大的一幅高3米、長5米,明文鑿刻,線條清晰,從復雜的線條中還可辨認出人物和船刻。
據研究,該處岩刻年代約為公元前1000年,是青銅時代的作品。南越王宮署遺址發現有多根四方基座八角稜柱形石欄桿,是中國建築史上已知最早的石欄桿構件。南越國御苑遺址,以石板作冰裂紋精工鋪砌的石池、蜿蜒曲折的石渠、巨大石板架設的石室以及多種石構件,為中國秦漢遺址所首見。南越王趙昧墓,是迄今所知嶺南規模最大的石室墓,墓室巨石重達2.6噸。墓中出土的244件(套)的玉器,其中包括71件玉壁以及兩件青玉圓雕舞女、1件浮雕卷雲紋的青白玉雕角杯,還有絲鏤玉衣、龍虎並體玉帶鉤,龍鳳紋重環玉佩、獸首銜壁,均可謂精美絕倫的珍品,反映了當時加工玉石的高超工藝水平,可見南越國已掌握了開料、造型、鑽孔、琢制、拋光、改制等手法以及鑲嵌工藝。在南越王墓中,還發現滑石烤爐、耳杯、豬、枕以及石硯、研石。礪石及磨製精細的石斧等。說明石雕也是被重視的工藝。
從人類藝術的起源就開始了石雕的歷史。可以說,迄今人類包羅萬象的藝術形式中,沒有哪一種能比石雕更古老了,也沒有哪一種藝術形式能工巧匠它更為人們所喜聞樂見、萬古不衰。
石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從那時候起,石雕便一直沿傳至今。在這漫長的歷史中,石雕藝術的創作也不斷地更新進步。不同時期,石雕在類型和樣式風格上都有很大變遷;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審美追趕求,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制度,都在制約著石雕創作的發展演變。石雕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也是文化內涵豐富的歷史,更是形象生動而又實在的人類歷史。

❾ 由歷史人物石雕組成的景點,好像在河南

應該是在河南靈寶

❿ 中國古代雕刻家名人

泥人張
天津泥人張始抄於張長林(1826――1906),他是清末工藝家、雕塑家,字明山,後字行祖籍河北省深州,定居天津。父輩善作泥塑,明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技藝更精,時人稱為「泥人張」。泥人張的彩塑人物形象逼真,性格鮮明,注意表現人物的心理,尤其擅長為人作小照。據說他只須與人對坐面談,不動聲色,暗中在袖口內籠泥作塑,很短的時間內即可完成。作品人物面孔雖小,但形神畢肖,栩栩如生。泥人張曾為京劇演員須生余之勝塑像,置於商店櫥窗。因形神刻畫惟妙惟肖,頗受觀者嘆賞。泥人張善畫,有一定文學修養,作品富於書卷氣,大量取材於民間傳說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如《水滸》、《紅樓夢》等。其彩繪善用粉色和重色相結合的方法,風格典雅,明快秀麗。代表作有《漁樵問答》、《蔣門神》等。
泥人張第二代張兆榮(1863――1954),字玉亭,藝承其父而有新創。早期藝術風格寫實工整,後略加誇張。作品多描繪平民生活,所作像衣紋簡練,概括性強;線條奔放,挺拔有力賦色簡淡;重視總體效果,不求細節,善於表現動態。代表作有《吹糖人》、《 三娘教子》、《漁歸》、《鍾馗嫁妹》等。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石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