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安丘歷史人物

安丘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2-09 08:40:07

⑴ 安丘愛國人物故事三百字

安丘歷史名人

抗英將領劉耀椿
劉耀椿(1784—1858),字庄年,抗英將領,賈戈街道劉家王封村人。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他被提升為福建興泉水道兼金廈兵備道。又捐獻數千兩俸銀修築城防,招募訓練水兵,引進新知識,新工藝,「師夷長技以制夷」,協助閩浙總督鄧廷楨、顏伯燾抗擊英軍,禁止鴉片,始終站在抗英第一線。他賞罰分明,策勵群才,同心協力,組織地方軍民外攘內偵,拔本塞源,為守衛廈門,抵抗英軍侵略做出了貢獻。
1840年六七月間,英艦兩次進攻廈門,在劉耀椿和水師提督陳介平率廈門愛國官兵的英勇抗擊下均告失敗。1841年8月26日,英艦36艘闖至廈門發動進攻。耀椿冒著密集的炮火指揮戰斗,頑強抵抗,激戰數小時,終因兵力不足,敵裝備精良,廈門失守。耀椿退守同安後,積極協同顏伯燾整頓軍隊,籌備火力,徵募新兵團練鄉勇萬餘人,軍民結合,晝夜輪防,主動襲擊英軍。後來,他改做後勤工作,因成績顯著,升四川按察使,未到任即撤回成命,降為候補道。不久削職歸里。居家期間,因協助政府訓練地方武裝有功,朝廷賞他六品官銜。 劉耀椿不但政績卓著,還利用公餘著作,主要著作有:《潁上縣志》、《海南歸棹詞》、《神器圖說》、《庄年治兵書》、《青州府志》等。民國《山東通志》有其事跡。

⑵ 濰坊有哪些歷史上的文化名人最好多一點。

1、馮惟敏,明代散曲、戲曲作家。著有詩文集《馮海浮集》、《石門集》,散曲集《海浮山堂詞稿》4卷,以及雜劇《不伏老》、《僧尼共犯》。

馮惟敏降生在其父馮裕直隸晉州的任所,後,隨父由晉州移南京,由南京遷甘肅平涼,由甘肅轉貴州石阡,在其青少年時代足跡已漫遊大半個中國。馮裕為正德進士,深知讀書甘苦,因此不論是冗雜的公務之餘,還是在勞頓的旅途之中,都親自把教馮惟敏弟兄的學業。

2、張擇端,字正道,漢族,琅琊東武(今山東濰坊諸城)人,居住於東京(今河南開封)。北宋畫家。宣和年間任翰林待詔,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風俗畫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刻畫細致,界畫精確,豆人寸馬,形象如生自幼好學,早年游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

3、王壽彭,字次篯,濰縣西南關人,清末狀元。山東大學創始人之一。出身於城市貧民家庭。幼年在家鄉讀書,後應科舉考試,在縣、府試中名列案首。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鄉試中舉人。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年僅二十七歲連捷進士第一名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入「進士館」學習法政。

4、管寧(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虛縣(今山東省安丘、臨朐東南)人。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著名隱士。

管寧與華歆、邴原並稱為「一龍」。漢末天下大亂時,與邴原及王烈等人至遼東避亂。在當地只談經典而不問世事,並引來大量同是逃避戰亂的人。

管寧就開始做講解《詩經》、《書經》,談祭禮、整治威儀、陳明禮讓等教化工作,人們都很樂於接受他的教導。直到魏文帝黃初四年(223年)才返回中原,遼東太守公孫恭親自送別。此後曹魏幾代帝王數次徵召管寧,他都沒有應命。

5、公冶長(前519—前470),又稱公冶氏,名萇,字子長、子芝。漢族,春秋時齊國人(一為魯國人),今山東諸城賈悅鎮近賢村人。是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賢」之一。

公冶長一生治學,魯國君主多次請他為大夫,但他一概不應,而是繼承孔子遺志,教學育人,成為著名文士。

⑶ 安丘現代名人(作文)急!!!!!!!!!!!!!!!!快!500字!!

趙儷生復,1917年4月25日(農歷)生,山制東省安丘市人。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趙儷生1934年入清華大學外語系就讀,積極參加一二·九運動,1935年加入左翼作家聯盟,建國後,歷任東北師范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教授,甘肅省史學會第一屆副會長。早年從事蘇聯文學翻譯和革命文學創作,以馮夷等筆名發表過不少譯作、劇本和小說。後專於中國土地制度史和中國農民戰爭史。晚年專攻先秦文化,探討中國文化的源頭。先後出版著作16部,發表論文200餘篇。趙儷生先生於2007年11月27日辭世

⑷ 景芝鎮的歷史名人

王筠(1784—1854),字貫山,又字伯堅,號友,清代文字學家,景芝鎮宋官疃村人。1821年(清道光元年)中舉人,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授山西省鄉寧縣知縣,後代理徐溝、曲沃知縣。任職期間為政清廉,勤於政事,訟至立判,卓有政績。
王筠少而好學,喜愛研究小篆與大篆文字。年紀稍長,即博覽群書,經史。一生中,尤其喜愛研究說文之學。他精心研究了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和段玉裁、桂馥的說文著作。他不僅評論了前人著作的優劣,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說:「文字之奧,無過形、音、義三端。古人之造字也,正名百物,以義為本,而音從之,於是乎有形。後人之識字也,由形以求其音,由音以考其意,而文字之說備。」他著《說文釋例》20卷。又以句讀之名,疏解許慎《說文解字》,著《說文句讀》30卷,解決了前人對許慎《說文解字》一書解釋的草率、簡略和混亂。還著有《說文系傳校錄》、《文字蒙求》、《說文補正》、《句讀補正》等。王筠致力於說文之學達30年之多,皆從分析前人諸家之說入手,獨辟門徑,不依傍於人,提出獨到的見解。其成就明顯超過了前人。後人評論時說他對說文之學的貢獻是「許氏之功臣,桂、段之勁敵」。《文字蒙求》一書,解放前曾作為高等小學教材,建國後於1962年、1983年再版。《說文釋例》和《說文句讀》,亦分別於1983年7月和11月由北京市中國書店重新印行,足見其著作的社會效益和歷史價值。他還著有《說文韻譜校》、《說文廣訓》、《四書說略》、《正字略》、《禹貢正字》、《毛詩重言》、《弟子職正音》、《讀儀禮鄭注句讀刊誤》、《清詒堂文集》、《徐溝筆記》等,共50餘種,數百卷之多。
吳金鼎 吳金鼎(1901—1948),字禹銘,著名考古學家,景芝鎮萬戈庄人。在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攻讀人類學專業時,愛上了考古工作。後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任職,攻讀考古學。其間,參加了河南安陽殷墟、山東章丘城子崖、安陽後崗等著名遺址的發掘。1933年赴英國留學,1937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先後在雲南、四川從事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任齊魯大學訓導長、文學院院長、國學研究所主任和圖書館主任等職。1928年3月,吳金鼎對山東章丘縣龍山鎮5里處的城子崖文化遺址發生了興趣,經發掘、研究,命名為龍山文化。這一發現與命名,在中國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1930年至1931年,他與李濟、董作賓、梁思永、郭寶鈞等人又進行兩次發掘,於1934年發表了報告集《城子崖》、揭開了中國遠古文化根源之謎,以大量的資料證明中國遠古文化源於本土,有力地粉碎了中國文化「西來說」的謬論,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並得到了公認,為史書無載的中國史前文化的面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中國考古學史上一座豐碑。在英國倫敦大學留學時,吳金鼎博覽群書,刻苦鑽研,以英文出版了《中國史前的陶器》一書。此書成為當時關於中國史前陶器的最為詳盡的著作,是世界各國學者研究中國考古學的必讀書目。吳金鼎獲博士學位後於1937年回國。時值日本侵略軍大舉入侵,中國考古學面臨極為艱難的局面。他先在中央博物館籌備處,後到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1938至1940年,他到雲南大理附近的蒼洱考察發掘,發現遺址32處,並主持挖掘了數處,撰寫了《雲南蒼洱境考古》一書,奠定了西南地區史前考古學的基礎。1941年至1943年,吳金鼎在科研經費極為拮據的情況下,堅持對四川彭山漢代崖墓和成都前蜀王建墓進行了清理發掘,對漢代和五代十國時期的藝術研究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國大網路全書考古卷》有他的事跡介紹,稱他是最有成就的現代考古學家之一。
景芝鎮-景芝革命烈士紀念碑
在景芝鎮區東南角,206國道東側,有一處陵園,園內松柏蒼翠,枝繁葉茂。在松柏樹的掩映下,一座青色紀念碑巍然聳立,它就是為紀念在「景芝事件」中犧牲的烈士而建的革命烈士紀念碑。這座紀念碑建於1956年5月,當時位於景芝汽車站前的廣場中心偏南。紀念碑通高15米,呈四稜柱形,為磚石水泥結構。碑身分上下兩部分:正面上部鐫刻著「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大字,下部是碑文。背面上部鐫刻著「踏著革命烈士血跡前進」10個大字,下部是陳克烈士傳略。1979年,景芝公社黨委、政府,在紀念碑周圍修建了圍牆和大門,種植了松柏林,並安排專人管理,使它成為一處庄嚴肅穆的烈士陵園,作為對烈士們永久的紀念。同年,這座陵園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芝事件」:根據史料記載1945年6月,景芝一帶解放,建立了中共淮安縣工作委員會。7月,淮安縣政府和縣大隊相繼建立,中共淮安縣工委書記周次溫任縣長,曾任縣大隊政委,原山東軍區十一區團參謀長巫景全(紅軍戰士)任縣大隊長。縣機關駐景芝教堂。8月,淮安縣工委改建為縣委,原萊東縣委代理書記陳克任淮安縣委書記、縣大隊政委,周次溫仍任縣長,劉銘任組織部長,巫景全任縣大隊長。
新建立的淮安縣地處諸城、高密、安丘三縣交界處,國民黨雜牌隊伍和日偽政權統治多年,情況復雜,群眾基礎差。淮安縣大隊成立時,很多偽頑散兵游勇甚至土匪表示棄暗投明,乘機混入,原偽厲文禮部十六團中隊長孫松山參加了縣大隊並當了副排長。當時淮安縣領導力量比較薄弱,沒有來得及對這支隊伍進行全面整頓。
同年8月,縣大隊改編為山東軍區獨立第四旅十團三營,轄七、八、九三個連,十團參謀長巫景全帶領八連駐景芝鎮,七連和九連在外地活動。八連在景芝駐防期間,三排副排長孫松山等認為叛變投靠國民黨的時機已經成熟,就與孫華堂、董志華、陳金祥、於德江等利用隊伍出操或喝酒之機,幾次策劃叛變。對敵人的這一陰謀舉動,淮安縣委和十團領導沒有察覺。
9月15日(農歷八月初十),下午三時許,以孫松山為首,開始了叛變行動:他們派人把住教堂大門,先將曲副連長、王排長、文化幹事用槍逼住,一一捆綁起來押在連隊住處,然後持槍竄到教堂前院陳克辦公的地方,趁陳克、劉銘、巫景全三人談話之機,突然把他們按倒捆綁起來,一同押到後院與曲副連長等關押在一起。叛匪把住教堂大門,放入不放出,前去參加會議的人員進一個抓一個,景芝區委書記曹保善、區長孟迪安以及他們的通訊員就是這樣被捕的。
當日夜間,武裝部副部長楊興等得知八連叛變的消息後,立即帶領部隊跑去救援,但敵人已經走遠,救援未果。被捕人員中有縣委書記陳克、組織部長劉銘、十團參謀長巫景全、專署徵收員劉洪遠、景芝區委書記曹保善、區長孟迪安、曲副連長等重要幹部14人,叛匪帶走槍枝60餘枝。
陳克等主要幹部被押送到濰縣城,交給厲文禮部。以後陳克等雖經我地委、縣委敵工部多方營救,但毫無效果,於1945年冬被敵人活埋,壯烈犧牲。
中共淮安縣委書記陳克,原名朱司春,又名朱茂軒(懋宣),字曙東,1914年1月20日出生於萊蕪市馮家林村一戶貧苦農民家庭。20歲畢業於萊蕪師范學校,後任小學教員。1939年參加革命工作,走上了抗日的道路。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改名陳克。先後任萊蕪縣第五區分區委書記,萊北縣委組織部長,萊東縣委代理書記等職。他在抗日戰爭中勇敢堅定,沉著果斷,在群眾中有很高的威信。
1945年8月,陳克奉調來到新解放區淮安縣任縣委書記。當時日軍剛宣布投降,蔣、日、偽合流,地方上的反動勢力十分囂張。淮安縣地處諸(城)、安(丘)、高(密)三縣交界處,黨的組織還不健全,人民政權剛剛建立,人們的「正統」觀念很嚴重,認為共產黨「靠不住」,國民黨勢力大。陳克到任後,面對嚴峻的局勢,沉著冷靜,日夜操勞,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召開各種會議,廣泛發動群眾。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艱苦樸素,處處與群眾打成一片。由於他工作深入扎實,很快取得了工作的主動權。正當陳克等開辟淮安縣新解放區工作取得初步成績的時候,隱藏在革命隊伍里的一夥反動分子,卻在醞釀著一場反革命事變。9月15日,陳克被敵人逮捕。在登汽車的時候,陳克同志慷慨陳詞,痛斥敵人。
陳克等被捕後,中共昌濰工作委員會,中共安丘縣委敵工部,千方百計全力營救,但都沒有成功。1945年深冬的一天,北風刺骨,陳克等被剝去上衣,雖然遍體鱗傷,但目光炯炯,從容鎮定,與其他同志一起,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跳入敵人早已挖好的土坑,慷慨就義,時年32歲。陳克等英勇犧牲的噩耗傳出後,淮安縣的廣大幹部群眾,無不悲痛萬分,對出賣和殺害他們的階級敵人切齒痛恨,他們利用不同形式對烈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⑸ 安丘歷史名人有誰分別是哪裡人(速)

曹貞吉、吳金鼎、劉耀椿

⑹ 誰是彌河的歷史人物

人民網濰坊11月19日電 據濰坊新聞網報道 前不久,史志辦轉來由張輝光編著的《古鎮豐城》,遍覽之後,頗為慨之。

輝光先生以耳順之年,憑著對生於斯、長於斯的這片土地的無限摯愛,以一己之力,纂成一部洋洋40萬字的方書,這種精神,尤堪贊許。

正在前不久,我與原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劉效武赴化龍,席間隨口談到一個話題,即「西彌河故道文明」,作為這樣一個有關壽光文明史的重要課題,並無人來研究。

「壽光縣,彌河串」,這正是壽光的自然史,壽光的文明史亦是與此相聯系。雖然自古壽光就有十幾條河流,但主河流是彌河,是壽光諸河之「綱」。壽光廣袤的平原,乃主要賴彌河沖積而成。壽光自建國以來的文化工作,賴賈效孔老等的孜孜以求,使深埋於地下曾流經壽光的幾條彌河故道昭然於世。其中靠西的一條即自今青州里爽入壽光境,穿過今文家、豐城、台頭而流入巨淀湖,賈老等在故道兩岸共發現古文化遺址16處。在今豐城北的王莊村,發現了大汶口文化遺址,王莊以北台頭一帶正是遠古時期的海侵線,王莊所在正是由上而來的古彌河入海口附近,在這條故道兩岸,以豐城為中心,高家、埠西、豐城、賈家、韓家、王莊以及以北的南台頭,均是龍山文化以至岳石(夏)、商、周、漢相疊壓的文化遺址。西彌河故道,是青州、壽光兩市的一條重要文明帶。在這條彌河故道兩側,產生了燦爛的文明。故道西岸,1952年才由壽光劃入青州的臧台亦是一處大汶口和龍山文化遺址,這里又是魯國大夫臧武仲所築屯兵台的地方。與臧台同時劃入青州的陽河、趙家營是明戶部尚書劉珝、刑部尚書趙鑒的故里,王莊以北的姚屯村是清台灣總兵姚堂的故里。在現代史、當代史上,彌河故道東岸的張家莊又是壽光黨組織創始人張玉山的故里,張家莊正是壽光黨組織的誕生地。故道以西,從張屯村走出了中國當代紙業旗艦創始人陳永興,從北柴村走出了中國當代縣委書記的榜樣王伯祥。

豐城之地,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封漢高帝劉邦的孫子劉賢為菑川國王(治今紀台),為所轄七縣之饒縣。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豐城所在之饒縣又成北海郡二十六縣之一。魏齊王正始元年(公元240年),司馬宣伐公孫淵,移北遼東豐人於此置南豐縣,因有豐城之名。

豐城所處,正於彌河故道一側,今伏龍河兩側。自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張氏遷來豐城,迄今已近600年矣。書中可知,永樂年從冀州同遷來壽光者共四支,一居侯鎮,二居九巷,三居豐城,四居馬家莊(台頭)。僅豐城一支,600年來張氏居處耕傳,已衍為邑西一大望族,且為古鎮豐城姓族主體,占居民總數96%以上,幾與豐城同名。鎮外還衍及本市、青州、廣饒、臨淄等若干縣市若干村莊。

張姓在中國歷史、中華姓氏上是一個極有意義的姓氏,且張氏之生與彌河文明有密切關系。中國歷史自距今4000年一直上推至4600年號稱龍山時代(以山東章丘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命名),而考古學、歷史學界普遍認為今天的彌河、濰河流域為「典型龍山文化」地區(孫敬明《濰坊古代文化通論》),為海岱文化(龍山文化)的「腹心地帶」(王守功《山東龍山文化》)。早在人類從氏族乃部落乃古國乃方國乃王國的最初國家形態古國時期,壽光彌河中游一帶就產生了3個古國,總人口達到四、五萬人,而當時整個山東境內形成的古國只有8個。上古時期山東境內的先民被稱為東夷,而如上所述,彌河流域正是東夷文化的腹心地帶。東夷之夷字,從大從弓,是說東夷人身材高大(號巨人族),發明了弓箭且為善射族。彌河之彌又寫作弭,彌字的本意是抽下(松弦)弓上的箭,而弭指的又是兩頭有嵌飾的角弓。壽光歷史上還有一個古老的姓氏己(紀之本字),以後演變成了商周之際的一個強大國家己(紀)國。而己字的本意是指用於捆綁箭簇的綸索。當姜太公封齊建立齊國之前的商代,己國已成為中國東方一個強大國家,己國在今臨朐東部的一個城叫駢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在這里出土了駢伯的青銅爵,銘文曰「矢伯」,而矢者箭也。己國位於今昌邑的一個城名鄑城,鄑的本字為晉,而晉在古代正與箭通(高明《古文字類編》「古書箭為晉」)。己國位於今安丘的一個城名牾城,牾的本字為午,午與矢義意相通(許慎《說文解字》「矢之首與午相似,皆象貫之而出也」)。己國靠西的一個城叫雟城,即今臨淄安平鎮,雟通雋,雋意為以弓箭射肥鳥(許慎《說文解字》)。己國靠南的一個城叫章城(今江蘇干於縣),章上從辛(鏨鑿),下為玉,會用鏨鑿雕玉之意,取箭之意而為鏨,鏨乃從箭意引出(許慎《說文解字》)。

與彌河文明有關的還有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傳說即「後羿射日」。羿字為裝飾有羽毛的雙箭桿的摹寫,代表的是遠古時代東夷族的射正之職。益是遠古時代誕生於彌河流域的益族稱謂和首領之稱(伯益),羿為益的諧音字。益的古文是一個燕子(鳥)的象形,所代表的是東夷先民的圖騰。後羿(又稱夷羿)繼伯益為東夷族首領,極善射箭,曾帶領東夷族推翻夏代統治而為夏王朝君主,後羿之後乃為母系氏族社會的孽遺。歷史還記載「逄蒙學射於羿」(逄蒙墓在今昌樂境)。戰國著作《列子?湯問》還記載了一位紀國後裔紀昌,為古代著名射手,「虱以窗上,能射虱心,馬尾不斷」。歷史上正記有一位張姓射手,他是一位與歷史有大功的人,他就是壽光人張瑰,為北宋宋軍軍頭,公元1004年,遼將肖達蘭率遼軍大兵壓城,即時稱澶州的今河南濮陽,正當滿朝驚謊之時,張瑰於陣前發現肖達蘭恃才騎巡,遂發弓弩射中其顱而亡,遼軍大亂,促成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創造了宋遼120年的相安局面。

張姓之生,正與善射族有關。與羿為東夷族射正之職稱一樣,張姓之生正源於弓(射)長(正)之職稱,弓長之為張也。張姓正是源於彌河流域的善射族,後在今冀魯交界的臨清(清河郡)一帶,發展成為張姓第一大郡望。上述壽光四支張姓自冀州遷來,正與此相合。由張姓誕生於弓長之職可知,該姓歷史上即為尚武之族,這與豐城張氏代有軍功將士出、代有尚武傳統相合。如書中所述「大鬧千佛山」,正是精彩一幕。

張姓之起源,肇於前述遠古之古國時期,時彌河中游一代,得於岸北魚鹽之利,經濟發達,文明昌盛,社會繁榮,蓋於山東境內任何其他地區,高度發達的文明和快速發展的人口,使這里的先民迅速遍及於海內各地。張姓歷史上少有長期朝代建立者(卻出過60餘位宰相),但張姓巨為全國姓氏人口第三,總達近億,此可釋然。

豐城張氏自永樂初遷壽邑以來,繁衍生息,代有才俊。特別是進入現代歷史以來,他們有早年投身革命的仁人志士和先烈先賢,有現在仍處在高位的黨政軍要員,有桃李遍天下的教育名家,有懸壺濟世的一代名醫,有卓有建樹的現代企業家,有出入國門甚或僑居海外的傑出學者和專家。一冊在手,華萃盈目,誠張公之力也。

張公輝光先生,乃豐城張氏一位傑出代表。紓家修志,為才俊所為,歷史上頻有楷范。壽光歷史上之康熙《壽光縣志》即安志遠以一家之力,由父子相繼力成而垂世。張公輝光先生所著《古鎮豐城》,讀來使人感到資料詳實,雅趣生動,有沁人草香之感。特別是他在書中保存了許多重要資料,如鎮區各村居住形勢圖,所記載的「六廟十橋五灣」等。尾之「趣事軼聞篇」所記各篇,亦為豐城獨有、雅有意趣、讀而有益之作。其「張雲祥千里尋宗」一篇又可成為中國譜諜文化的精典篇,亦為張公輝光先生砥力於族、砥力於文化、砥力於《古鎮豐城》的生動見證。是為序。(

⑺ 安丘人在中國最大的官是誰

網路中安丘縣的著名人物
吳金鼎

吳金鼎(1901—1948),字禹銘,著名考古學家,景芝鎮萬戈庄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任職,攻讀考古學。1933年赴英國留學,1937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先後在雲南、四川從事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任齊魯大學訓導長、文學院院長、國學研究所主任和圖書館主任等職。
劉大同
劉大同(1865—1952),原名劉建封,又名劉石蓀,民初改名劉大同,字桐階,號芝叟、風道人、芝里老人、天池釣叟等,民主革命先驅,清末秀才,臨浯鎮芝畔村人。年輕時就思想進步,追求真理,痛惡專制的封建制度。
劉耀椿
劉耀椿(1784—1858),字庄年,抗英將領,賈戈街道劉家王封村人。1820年(清嘉慶二十五年)中進士。曾任安徽潁上、阜陽知縣,六安、泗州知州,廬州、安慶、潁州知府和金廈兵備道等職。
王筠
王筠(1784—1854),字貫山,又字伯堅,號友,清代文字學家,景芝鎮宋官疃村人。1821年(清道光元年)中舉人,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授山西省鄉寧縣知縣,後代理徐溝、曲沃知縣。任職期間為政清廉,勤於政事,訟至立判,卓有政績。
黃齊士
黃齊士(?—1946),革命烈士,江西省蘆林縣上富鎮人。魯中軍區第九師二十六團副團長。1946年11月解放安丘城戰役中犧牲。
陳規
陳規(1072—1141),字元則,宋抗金將領,著名軍事家,籍安丘。曾任安陸縣令、順昌知府、樞密直學士等官職,史書載其「好賑施,有政聲」,首用火槍,善守城,在軍事工程方面頗有才能。

從上述簡介來看,(清)劉耀椿和(宋)陳規的官職最大。

⑻ 安丘有哪些名人

宋代著名軍事家陳規
陳規(1072—1141),字元則,宋抗金將領,著名軍事家,籍安丘。曾任安陸縣令、順昌知府、樞密直學士等官職。史書載其「好賑施,有政聲」,首用火槍,善守城,在軍事工程方面頗有才能。1126年末(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入侵中原。當時,陳規為湖北安陸縣令。德安府知府棄城逃跑,陳規代為防守,數次率兵大敗攻城之敵,立大功,升龍圖閣直學士,調任安徽順昌(今阜陽)知府。他到任即修城牆,招撫逃亡民眾,為百姓建立保伍組織。1140年(南宋紹興十年)宋將劉琦領兵赴開封駐防,路過順昌府。陳規出城迎接,尚未坐好,傳來消息說,金兵已經侵入京城。陳規告知劉琦,城裡有數萬斛糧食,願與劉琦死守順昌城。陳與劉登上城牆,剛把城防粗略布置好,金兵已迫近城牆,金龍虎大王率領重兵接踵而至。陳規戴上盔甲,巡城督戰,並用神臂弓射敵。敵人稍有退卻,他出奇兵使用新式火槍,偷襲敵兵營,斬獲多人。金兵告急於兀術元帥,兀術率領10萬大軍攻城。當時正值熱天,陳規命守城士兵,清晨藏匿不出,待金兵在烈日中暴曬至午後體力最疲乏時,出城突襲,一舉擊潰金兵,獲得了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順昌大捷」。陳規以善守城聞名於朝野,得到皇帝表彰,並升為樞密直學士,調任廬州知州,兼淮西安撫使。1141年(南宋紹興十一年)陳規因病去世,皇帝贈他為「右正議大夫」。1172年(南宋乾道八年),詔刻《規德安守城錄》,命守城將領效法。於德安府立陳規廟,賜廟額為「賢守」。追封為「忠利侯」,後加封「智敏」。1132年陳規發明用大竹筒裝填火葯,臨陣交鋒時噴射火焰的火槍,應用於攻守城作戰之中,首開世界上製造管形射擊火器之先河。他撰寫的兵書《攻守方略》是一部總結實戰經驗的軍事著作,在我國古代史上較早提出了「重城重壕」、「守中有攻」及使用新式火槍等城邑防禦作戰的理論和方法,對當時的軍事理論及實踐有重大影響,入《四庫全書》。
清朝閣老劉正宗
劉正宗(1594—1661),字可宗,號憲石,賜號中軒,清朝閣老,興安街道城裡人。生於書香門第。1625年縣歲試第一,1627年鄉試中舉人。1628年(明崇禎元年)中進士。歷任真定府司理、翰林院編修、東宮講讀官、侍講、禮部會試副主考。1644年(清順治元年)為避戰亂,攜眷南下金陵。1645年5月清兵破金陵後,攜眷回歸故里。清朝定都北京後啟用明朝舊臣。劉正宗屢接詔書,於1646年(清順治三年)正月,應詔到北京上任。歷任內翰林國史院編修、禮部會試副主考官、侍講學士、內翰林國史院侍講學士、秘書院掌院學士、吏部右侍郎、翰林弘文院大學士、吏部尚書等職。1657年一品考績期滿,升少傅兼太子太傅,誥授光祿大夫。1658年8月,清廷改院為閣,他以少傅、文華殿大學士兼管禮部尚書之職,參謀朝廷機要事宜。劉正宗不僅是順治帝言聽計從的重臣,也是文墨摯友,其文章與詩詞、歌賦為順治帝所賞識。他博覽群書,學問深厚,尤精五言古詩。他愛好書法,筆法秀妙。順治帝凡得著名書畫,經他鑒別評定後才歸御府收藏。常將所得名人字畫,自己所作字畫及親筆題字賜給他。御府圖書題跋也多出自他手。為顯示榮耀,他在縣城內相府特建「御墨樓「。著作有《逋齋詩集》、《御墨樓詩選》、《木天草》、《雪鴻齋草》等詩集數卷。
著名詩人曹貞吉
曹貞吉(1634—1698),字升六,號實庵,著名詩人,興安街道東關人。少年即有文采聲譽。1664年(清康熙三年)中進士,歷任戶部員外郎、禮部郎中、湖廣提學僉事等職。
曹貞吉在祁門代理縣令時,廢除苛捐雜稅,百姓作《卻金歌》贊頌。曹貞吉是著名的詩詞家。著有《珂雪詞》、《珂雪詩》、《鴻爪集》、《黃海紀游》、《黃山紀游詩》、《朝天集》、《實庵詩略》等。《珂雪詞》、《珂雪詩》入四館,並編入國史。《清史稿》說他「詩格遒練」,提到他的詞說,「吳綺選名家詞,推為壓卷」。《四庫提要》說:「其詞大抵豐華掩映,寄託遙深」。張之洞《書目答問》中所附「清代著述家姓名略」中,詞家獨以貞吉居首位。
《清詩別裁集》卷六有其詩3首,《近三百年名家詞選》中錄有曹貞吉詞5首。「小傳」和「集評」解說:《珂雪詞》雄渾蒼茫,是其本色。而語多奇氣,有不可一世之意。《珂雪詞》在國初諸老中,最為大雅。國朝不乏詞家,四庫獨收珂雪,可見其文章之影響。
文字學家王筠
王筠(1784—1854),字貫山,又字伯堅,號友,清代文字學家,景芝鎮宋官疃村人。1821年(清道光元年)中舉人,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授山西省鄉寧縣知縣,後代理徐溝、曲沃知縣。任職期間為政清廉,勤於政事,訟至立判,卓有政績。
王筠少而好學,喜愛研究小篆與大篆文字。年紀稍長,即博覽群書,經史。一生中,尤其喜愛研究說文之學。他精心研究了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和段玉裁、桂馥的說文著作。他不僅評論了前人著作的優劣,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說:「文字之奧,無過形、音、義三端。古人之造字也,正名百物,以義為本,而音從之,於是乎有形。後人之識字也,由形以求其音,由音以考其意,而文字之說備。」他著《說文釋例》20卷。又以句讀之名,疏解許慎《說文解字》,著《說文句讀》30卷,解決了前人對許慎《說文解字》一書解釋的草率、簡略和混亂。還著有《說文系傳校錄》、《文字蒙求》、《說文補正》、《句讀補正》等。王筠致力於說文之學達30年之多,皆從分析前人諸家之說入手,獨辟門徑,不依傍於人,提出獨到的見解。其成就明顯超過了前人。後人評論時說他對說文之學的貢獻是「許氏之功臣,桂、段之勁敵」。《文字蒙求》一書,解放前曾作為高等小學教材,建國後於1962年、1983年再版。《說文釋例》和《說文句讀》,亦分別於1983年7月和11月由北京市中國書店重新印行,足見其著作的社會效益和歷史價值。他還著有《說文韻譜校》、《說文廣訓》、《四書說略》、《正字略》、《禹貢正字》、《毛詩重言》、《弟子職正音》、《讀儀禮鄭注句讀刊誤》、《清詒堂文集》、《徐溝筆記》等,共50餘種,數百卷之多。
抗英將領劉耀椿
劉耀椿(1784—1858),字庄年,抗英將領,賈戈街道劉家王封村人。1820年(清嘉慶二十五年)中進士。曾任安徽潁上、阜陽知縣,六安、泗州知州,廬州、安慶、穎州知府和金廈兵備道等職。
安徽潁上縣地處淮河流域,境內連年水患。劉耀椿任知縣後,捐俸銀一千兩,組織百姓修築堤壩,治住了水患。阜陽縣內伙匪橫行鄉里,民不聊生,耀椿任該縣知縣後,設法捉住了這伙土匪,百姓感恩不盡,以「青天」相稱,並在其飲過水的泉上建亭,名曰劉泉亭,以作紀念。他因政績卓著,隨即升為安徽六安知州,到任後迅速公正地處理了積案,以致獄無冤民。同時,捐俸銀一千六百兩,修建了六安賡書院。他在地處長江北岸的安慶任知府時,捐俸銀兩千兩組織民眾修堤築壩,免除了年年秋天江水泛濫的水患,百姓稱此堤為劉堤。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他被提升為福建興泉水道兼金廈兵備道。又捐獻數千兩俸銀修築城防,招募訓練水兵,引進新知識,新工藝,「師夷長技以制夷」,協助閩浙總督鄧廷楨、顏伯燾抗擊英軍,禁止鴉片,始終站在抗英第一線。他賞罰分明,策勵群才,同心協力,組織地方軍民外攘內偵,拔本塞源,為守衛廈門,抵抗英軍侵略做出了貢獻。1840年六七月間,英艦兩次進攻廈門,在劉耀椿和水師提督陳介平率廈門愛國官兵的英勇抗擊下均告失敗。1841年8月26日,英艦36艘闖至廈門發動進攻。耀椿冒著密集的炮火指揮戰斗,頑強抵抗,激戰數小時,終因兵力不足,敵裝備精良,廈門失守。耀椿退守同安後,積極協同顏伯燾整頓軍隊,籌備火力,徵募新兵團練鄉勇萬餘人,軍民結合,晝夜輪防,主動襲擊英軍。後來,他改做後勤工作,因成績顯著,升四川按察使,未到任即撤回成命,降為候補道。不久削職歸里。居家期間,因協助政府訓練地方武裝有功,朝廷賞他六品官銜。
劉耀椿不但政績卓著,還利用公餘著作,主要著作有:《潁上縣志》、《海南歸棹詞》、《神器圖說》、《庄年治兵書》、《青州府志》等。民國《山東通志》有其事跡。
著名考古學家吳金鼎
吳金鼎(1901—1948),字禹銘,著名考古學家,景芝鎮萬戈庄人。在清華學校國學研究院攻讀人類學專業時,愛上了考古工作。後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任職,攻讀考古學。其間,參加了河南安陽殷墟、山東章丘城子崖、安陽後崗等著名遺址的發掘。1933年赴英國留學,1937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先後在雲南、四川從事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任齊魯大學訓導長、文學院院長、國學研究所主任和圖書館主任等職。
1928年3月,吳金鼎對山東章丘縣龍山鎮5里處的城子崖文化遺址發生了興趣,經發掘、研究,命名為龍山文化。這一發現與命名,在中國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1930年至1931年,他與李濟、董作賓、梁思永、郭寶鈞等人又進行兩次發掘,於1934年發表了報告集《城子崖》,揭開了中國遠古文化根源之謎,以大量的資料證明中國遠古文化源於本土,有力地粉碎了中國文化「西來說」的謬論,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並得到了公認,為史書無載的中國史前文化的面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中國考古學史上一座豐碑。
在英國倫敦大學留學時,吳金鼎博覽群書,刻苦鑽研,以英文出版了《中國史前的陶器》一書。此書成為當時關於中國史前陶器的最為詳盡的著作,是世界各國學者研究中國考古學的必讀書目。吳金鼎獲博士學位後於1937年回國。時值日本侵略軍大舉入侵,中國考古學面臨極為艱難的局面。他先在中央博物館籌備處,後到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1938至1940年,他到雲南大理附近的蒼洱考察發掘,發現遺址32處,並主持挖掘了數處,撰寫了《雲南蒼洱境考古》一書,奠定了西南地區史前考古學的基礎。
1941年至1943年,吳金鼎在科研經費極為拮據的情況下,堅持對四川彭山漢代崖墓和成都前蜀王建墓進行了清理發掘,對漢代和五代十國時期的藝術研究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國大網路全書考古卷》有他的事跡介紹,稱他是最有成就的現代考古學家之一。
民主革命先驅劉大同
劉大同(1865—1952),原名劉建封,又名劉石蓀,民初改名劉大同,字桐階,號芝叟、風道人、芝里老人、天池釣叟等,民主革命先驅,清末秀才,臨浯鎮芝畔村人。年輕時就思想進步,追求真理,痛惡專制的封建制度。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委勘奉、吉兩省界線,兼查長白山三江之源,劉建封時為勘界委員,並為同事領班,親率測繪生5員、隊兵16名,歷經千辛萬苦,對長白山進行了空前的一次全面勘查,填補了歷史上的空白。他先後寫出了著名的《長白山江崗志略》、《長白設治兼勘分奉吉界線書》、《白山紀詠》3篇著述。還拍攝了《長白山靈跡全影》,繪制了長白山江崗全圖,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史料。1909年11月,劉建封任安圖縣第一任知縣後,招民開墾,發展農業;創設林政局,發展林業生產;重視教育,成立教育公所;力昌商業,建立商務公所;設立郵政機構,開辦郵政業務。任職3年,政績卓著,「歷任東督皆敬重之。」
隨著近代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劉建封萌發了推翻清代專制王朝的信念。1911年10月爆發了武昌起義,消息傳到東北,人心震動。劉建封隨即響應,舉義旗於安圖,成立大同共和國,並通告中外,面對清軍的鎮壓,劉建封毫不畏懼,迎戰敵軍於牡丹嶺。起義失敗後,劉建封東渡日本,奔走嶺南、山東、天津、上海、廣州等地,參加興中會、同盟會,跟隨孫中山繼續從事革命活動,並改名大同。
1925年,他在上海主辦《野語》雜志,進行反封建反迷信宣傳。1933年11月,李濟深等在福建組織反蔣抗日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他通電響應。「西安事變」前後,他於天津法租界主辦《渤海日報》,抨擊蔣不抵抗政策,蔣下令封閉了報館,並派刺客刺殺未遂。日軍侵佔天津後,要他承認滿洲國,他把文件撕得粉碎,厲聲道:「任他風雪十分苦,不受東皇半點恩!」他在《被難自述》一文中說:「予為政治革命,垂四十年,其間抄家二次,引渡二次,通緝七次,懸賞逮捕三次,監視二次,驅逐三次,受審十一次。艱險備經,屢瀕於殆,然從未傷及發膚。……天變地變,而我之救世主義不變,此予之本性使然。……」

⑼ 濰坊歷史人物有哪些

濰坊是中華民古老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南倚山,北臨海,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上不乏對國家和民族作出過重大貢獻的英傑。濰坊文化歷史悠久,從古至今,歷代一些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如管仲、晏嬰、鄭玄、孔融、蘇東坡、范仲淹、賈思勰、李清照、鄭板橋等出生在這里或在這里生活過. 翻開歷史地圖就可驚奇地發現,濰坊的古國竟象今天的各縣區一樣星羅棋布。

爽鳩 季則 逄國 爽鳩是少昊司寇的名稱,又指他的封國,地處今昌樂縣東南部。少昊是父系社會東夷的首領。至堯。舜時代,爽鳩氏為季則氏取代。商代。季則氏又為陵所來,建立起逄國,因陵的爵位是伯,故亦稱公伯陵。商周之際,博興一帶興起了蒲姑氏。逄國又為蒲姑所滅

斟灌 斟(尋)斟灌,據<<續山東考古錄>>卷16"壽光條'說:斟灌國故城在東北四十里,稱灌亭,一稱東壽光城.今基灌店.今壽不 留呂鄉基灌村一帶,即斟灌立國之處.距今約4000多年.斟(尋).據<<讀史方輿紀要>>--濰縣平壽條說:"西南五十里有斟城,古斟(尋)國. 上述二斟是大禹的後代,是夏朝統治者姒姓部落的兩個氏族.自太康失國的到少康中興.為王室的主要依靠力量,在夏朝上留下了極其重要的一章.

寒國距今約4000多年,其統治中心在濰坊市寒亭鎮.寒國是伯明氏所建的古老部落,寒浞不為國君所用,便投靠了後羿.後羿不修民事,寒浞將其推翻,奪取了王位,建立了寒國,為穩定統治局面,他把兒子澆封在過(今掖縣境),把另一個兒子殪封在戈(今河南境). 少康中興,逐步消滅了寒浞的勢力,現在.濰坊市仍然有寒亭,浞河等古地名,有寒鼎,寒浞家等文物古跡.足以說明這里就是當年寒浞的統治中心

諸國 早在夏代.諸城市境內就建立了諸國.初為姒姓國,到春秋時改為彭姓統治.其統治區域在諸城,安丘一帶.

杞國 周朝建立後,求先賢的後代進行分封,從諸城的牟婁尋到大禹的後代東婁公,封在河南,建立杞國.西周末年,由於鄰國的侵逼,杞在河南無法立足,便舉國東遷,回到國君的祖籍(今濰坊市),後來在昌樂,安丘等地建國,現在安丘黃旗堡鎮西南有杞國古城遺址,就是杞都城之一.春秋末年,杞國被楚國攻滅.
淳於國周武王把安丘縣東北部封給淳於公,建立淳於國.淳於公為姜姓,和當時的菜,紀等國為鄰.春秋初年,從河南搬來的杞國不斷侵逼,淳於無力抵抗,國君只好逃到外地避難,淳於國亡.

萊國商代以前,萊國的統治中心在昌樂.臨朐等縣,東部直到黃縣沿海地區.姜太公初封齊國,建都營丘(今昌樂縣境內),離萊都較近,萊候曾多次率眾爭奪營丘.春秋時期,隨著齊國的強大,齊國打敗萊國,佔有今平度縣以西的領士,萊公被迫遷都黃縣,稱東萊.戰國時,東萊亦被齊國吞並.

紀國紀國是商朝在東方的與國,都城在今壽光縣紀台鄉,周滅商,紀國又臣服於周.春秋初年,齊國強大起來,逐步向東發展,紀國成為主要障礙,經過長期戰爭,到公元前690年,紀便被齊國吞並
齊國周朝建立後,封姜太公為齊候,建都於營丘(今昌樂境內),後來齊國又遷都於今淄博市臨淄區.齊國初建時,濰坊西部一些地區便由齊國統轄.隨著勢力的增強,齊國逐步統一了許多鄰國.到春秋末年,今濰坊市所轄各縣區都成為齊國的領土.

秦漢魏晉南北朝秦統一六國後,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度,全國初設36郡,後逐步增至40餘郡,轄1000縣,濰坊分屬膠東,臨淄,琅琊三郡.今濰城,寒亭,坊子三區.昌邑,安丘,高密3縣屬膠東郡,青州市和壽光,臨朐,昌樂等縣屬臨淄郡,諸城屬琅琊郡.西漢除襲秦的郡縣制外,還實行封國制,國越封越小,到西漢末, 全國有130個郡國,1500個縣,僅濰坊市就分屬3郡2國,51個縣.東漢時,濰坊市境內有20個縣,分屬青,徐二州和北海國,樂安國,齊國和琅琊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隨有變動,但均屬青,徐二州.

隋唐五代宋金隋朝濰坊市地屬三郡十四縣,有些縣已與現在各縣相符了,北海郡移治益都縣,原平壽縣改稱北海縣,治所在今濰城,下密縣治所在今寒亭區,壽光縣,臨朐縣治所在今該兩縣縣城,都昌縣漢所在今昌邑縣城,營丘縣治所在今昌樂營丘,高密郡治所在諸城縣,另轄安丘縣,高密縣,治所在今該兩縣縣城,吾城縣治所在今安丘縣西部,東莞縣在今諸城一帶,唐承隋制,地方行政區劃為州縣兩級,州設刺史,縣設縣令五代十國時期,形成道.州, 縣,基本沿襲唐代.北宋改道為路

⑽ 濰坊出過哪些名人

公冶長,管仲,鄭板橋,李清照,蘇軾,劉墉,曹鴻勛,王壽彭

閱讀全文

與安丘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