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龔歷史名人

龔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2-09 05:34:09

1. 樊姓和龔姓有什麼歷史名人

樊姓:
樊噲:沛(今江蘇沛縣)人,漢初名將。從沛公攻秦,屢先登有功。沛公自咸陽還軍壩上,在鴻門能脫險而歸,噲力為最。及高祖初定天下,累遷左丞相,封舞陽侯。
樊仲華:新野(今屬河南),東漢官吏。少與劉秀游,光武即位,征為侍御史,累遷郡太守。
樊英:魯陽(今河南魯山)人,東漢學者。習京氏易,兼明五經,隱於壺山之陽。著易章句,世名樊氏學。官至光祿大夫。
樊阿: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三國名醫,華佗弟子。擅針灸,主張可深刺,一反當時胸、背、腹不可過四分之二說。
樊遜:河東北猗氏(今山西臨猗)人,北朝北齊哲學家。幼時好學,專心典籍。初為縣主簿,後詔入秘府刊定書籍,時有「文章成就,莫過樊孝謙(樊遜字)」之說。累官至員外散騎侍郎。
樊叔略:陳留(今河南開封)人,隋代名臣。西魏中授都督,北周時,封清鄉縣公,拜汴州刺史,入隋,為晉安定公,遷相州。政績卓著,有歌曰:「智無窮,清鄉公。上下正,樊安定。」後拜司農卿。
樊興:安州(今湖北安陸)人,唐代名將。從唐太宗李世民征戰四方,積功封營國公。貞觀中,討陵州獠,擊吐谷渾,遷左監國大將軍,封襄城郡公。後拜檢校右武侯將軍。
樊宗師: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唐代官吏、學者。歷進諫議大夫。力學多通,作文力求古奇,至不可句讀。
樊敬:鄆城(今屬山東)人,明朝名將。洪武年間進士,督餉征安南(今越南)、攻沙漠,數有功;扶真定,鎮濟寧,終刑部左侍郎。
樊鎮:河南考城(今民權)人,明代官吏。洪武進士,博通經史,性剛直,授監察御史,振肅風,有政績,累官山西右布政使。
樊玉衡:黃岡(今屬湖北)人,明代官吏、學者。由推官擢御史,性強敢直言,累官至刑部主事、太常少卿。著有《智品》。其子維城、維甫俱有名於當時,樊維城著有《鹽邑志林》,樊維甫著有《西霞集》、《三易衍符》、《天機密鈴》等。
樊夢斗:河北文安人,明末清初詩人。明亡後,隱居桐柏山,著有《駐槎詩集》。
樊鎮:通州(今北京通縣)人,清代學者、道士。號煮石山人,主白馬廟,工詩文、書畫。著有《來鶴山房詩集》、《群玉篇》。
樊圻:江寧(今江蘇南京)人,清代畫家。金陵八家之一,山水、人物、畫卉,無不精妙。其兄樊沂及其子樊雲均為當時畫家。
樊鍾秀:河南寶豐人,民國時軍閥。曾被孫中山任命為建國豫軍總司令。一九三零年參加中原大戰,任閻馮聯軍鄧寶珊部副總司令,不久在蔣空軍轟炸許昌時陣亡。

龔姓:
龔灝:字伯言,東漢徐州鄄城人,少機警通達,有權數,而任俠放盪,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然猶常自詡開漢之張子房,興齊之管仲,時人莫之許,惟廬陵袁淮,會稽橋玄異焉。
龔祈:字孟道,南朝宋漢壽縣人,風度翩翩,英俊瀟灑,中書郎范述見了,說:"此荊楚之仙人也。"
龔遂:字少卿,西漢南平陽縣(今山東鄒縣)人。初任昌邑王劉賀的郎中令。劉賀行為多有不端,龔遂引經據典,陳述福禍,諫爭忘己。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時任渤海太守,正逢飢荒,龔遂單車到渤海郡,開倉濟貧,勸民務農。百姓紛紛賣劍買牛,郡內治安大為好轉。
龔郯:字曇伯,南宋寧德人,拜朱熹為師,很注重身體力行。晚年與楊復辯論理與氣先後之學,尤其有造詣。自號南峰居士。
龔勝:(公元前68-前11年)字君賓,西漢彭城人。哀帝時徵召為諫議大夫,多次上書,論議朝政。後任渤海太守。王莽篡政後,他隱居鄉里。王莽數次派人徵召,拜他為上卿,堅持不受,對門人高暉等說:"早晚是要入土的,怎麼能一身給兩個姓的人當官呢!"絕食十四日而死。
龔鼎孳:字孝升,明末安徽合肥人,崇禎七年進士,官兵科給事中。清軍入京後,歷任左都御史、刑部尚書,為人曠達不拘禮俗,博學多聞,能詩善文,與吳偉業、錢謙益齊名,稱清初江左三大家。他的侍妾顧橫波善畫墨蘭,別具一格。
龔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學家。字爾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盦,又號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於世代官宦學者家庭。祖父龔禔身,官至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詩》。父麗正,官至江南蘇松太兵備道,署江蘇按察使,著有《國語注補》、《三禮圖考》、《兩漢書質疑》、《楚辭名物考》等書。母段馴,著名小學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綠華吟榭詩草》。

2. 姓龔的有名人嗎

龔灝
字伯言,東漢徐州鄄城人,始嬰孩時已有奇異,少機警通達,有權數,而任俠放盪,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然猶常自詡開漢之張子房,興齊之管仲,時人莫之許,惟廬陵袁淮,會稽橋玄異焉。 至年十三,太祖聞之欲拜識,既見,即以女妻之,伯言不受。時有白雀瑞,儒林並已作頌,伯言見太祖授紙筆,立令復作。太祖異而奇之。
建安十二年,太祖攻柳城不下,圖畫形勢,為難計策,龔灝進十計,攻城即下也。
武皇帝子鄧哀王沖,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太祖懼伯言之能,暗殺之。
龔祈
字孟道,南朝宋漢壽縣人,風度翩翩,英俊瀟灑,中書郎范述見了,說:"此荊楚之仙人也。"
龔遂
字少卿,西漢南平陽縣(今山東鄒城)人。初任昌邑王劉賀的郎中令。劉賀行為多有不端,龔遂引經據典,陳述福禍,諫爭忘己。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時任渤海太守,正逢飢荒,龔遂單車到渤海郡,開倉濟貧,勸民務農。百姓紛紛賣劍買牛,郡內治安大為好轉。
龔郯
字曇伯,南宋寧德人,拜朱熹為師,很注重身體力行。晚年與楊復辯論理與氣先後之學,尤其有造詣。自號南峰居士。
龔勝(公元前68-前11年)
字君賓,西漢彭城人。哀帝時徵召為諫議大夫,多次上書,論議朝政。後任渤海太守。王莽篡政後,他隱居鄉里。王莽數次派人徵召,拜他為上卿,堅持不受,對門人高暉等說:"早晚是要入土的,怎麼能一身給兩個姓的人當官呢!"絕食十四日而死。
龔鼎孳
字孝升,明末安徽合肥人,崇禎七年進士,官兵科給事中。清軍入京後,歷任左都御史、刑部尚書,為人曠達不拘禮俗,博學多聞,能詩善文,與吳偉業、錢謙益齊名,稱清初江左三大家。他的侍妾顧橫波善畫墨蘭,別具一格。
龔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學家。字爾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盦,又號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於世代官宦學者家庭。祖父龔禔身,官至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詩》。父麗正,官至江南蘇松太兵備道,署江蘇按察使,著有《國語注補》、《三禮圖考》、《兩漢書質疑》、《楚辭名物考》等書。母段馴,著名小學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綠華吟榭詩草》。
關於龔氏的來源,所有古籍的記載都異口同聲,看法一致。譬如,《古今姓氏書辨證》指出:「其先共氏避難,加龍為龔,漢有龔遂」;《姓纂》則指出:「共工後有共、龔二氏」;《萬姓統譜》也指出:「龔氏之先共氏,避難加龍為龔,望出武陵。」一說,黃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龍繼其職,其後為龔氏。據此,龔氏是以祖先的官職及名的一字組成的。
龔氏源自上古共工氏,由上述的文獻看來,是絲毫不容置疑的。同時,在過去漫長的好幾千年時間里,也一直未曾發現他們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記錄。因此,龔氏可以說是一個一脈相傳,血統單純的大家族,所有姓龔的人,不管身處天南地北,統統都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當然,龔姓男女之間的論婚娶,也是一向不被允許的。
共工氏是上古時期一個幾乎與黃帝的姬氏之族分庭抗禮的顯赫家族。4000多年前,他們被列為所謂「四凶」之一,被聖君虞舜流放到現在的河北和遼寧一帶,並且開始以單字的「共」為整個家族的姓氏。然後,經過了若干年代,他們為了避仇,又分別巧妙地改變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原來姓氏「共」的左旁加上三點水,變成了洪氏;有的則在共字的上面加上一個龍字,成為了龔氏。兩個姓氏盡管在外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全都包括有「共」字在內,十足顯示了他們的不忘本源,更明白表露了他們的所自來,真是妙不可言。
由此看來,長久以來在中國各地一直都是族大人眾,很有名氣的龔、洪二姓,實際上根本就是系出一源的同一家人,彼此間的關系親密異常呢!
龔氏,正跟他們誼屬兄弟的洪氏一樣,過去的2000多年以來,一直是以較南方的蘇、浙、皖、贛一帶為繁衍中心,並且很早便播遷到了閩、粵之地。這一點,可以從歷史上找到許多具體的證據。
「二龔」在歷史上名氣響亮,所有的讀書人都知道,指的是漢代的兩位著名高逸之士龔舍和龔勝,而這兩位深受歷來書生心儀的高士,正是距今大約2000年以前漢哀帝年間的江蘇武原和彭城人士,由此可見龔氏在江蘇的悠久淵源。
龔舍是一位精通魯詩的學者,賢名遠播。漢哀帝曾一再徵召他出來作官,可是三番兩次都被他所婉拒,甚至皇帝特別遣派使者親自登門請他出來當泰山太守,他也當了不到幾個月就「上書乞骸骨」。後來又拜他為地位崇高的光祿大夫,他也一樣地不肯接受,視富貴如浮雲,為後世讀書人塑立了不朽典範。
龔勝,也一樣是以好學明經與崇高名節而見稱。他雖然曾於漢哀帝時應詔為光祿大夫,但於王莽秉政時即悄然隱退鄉里。後來,王莽篡國稱孤道寡,仰慕龔勝的高名,曾經奉印綏,安車駟馬,恭恭敬敬地征拜他為上卿,可是,龔勝卻在「吾受漢厚恩,豈以一身事二姓哉」的感嘆聲中,絕食而死,高潔志行,垂誦千古。

3. 姓龔歷史名人

龔遂龔舍

4. 歷史上姓龔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名人龔遂:是見於史籍記載的第一位龔姓名人。西漢時任渤海太守,敢於諫諍。渤海臨郡飢荒時,曾開倉借糧。後世把他和黃霸作為封建「循吏」代表,稱為「龔黃」。
龔舍:武原(今江蘇省邳縣)人,西漢任諫議大夫。重節義,拒不仕王莽新政,與龔勝一同歸鄉,二人並稱「楚兩龔」。
龔寬:洛陽(今屬河南省)人,西漢畫家,善畫人物,尤工牛馬飛鳥。
龔原:處州遂昌(今屬浙江省)人,北宋嘉 進士。曾助王安石變法,頗為盡力。著有《周易新講義》。
龔勝:西漢末年時以好學明經與崇高名節而見稱。漢哀帝時,曾三舉孝廉,後因王莽篡權而歸隱鄉里。王莽數次遣使找他,要拜他為上卿,而他卻在"吾受漢厚恩,豈以一身事二姓哉"的感嘆聲中,絕食而死。
龔賢:清代著名畫家。工山水,兼工詩文、書法。其畫濃郁蒼潤,行草雄奇奔放。為「金陵八家」之一。
龔開:淮陰(今屬江蘇)人,宋末元初著名畫家。擅繪人物,尤精鍾馗像,工畫馬兼山水,亦能詩文。
龔平:淮陰人,宋末元初畫家。擅畫人物,喜作墨鬼,尤以鍾馗像最著名,有「掃盪凶邪」之意。
龔賢:江蘇省崑山人,清代著名畫家。工山水,兼工詩文、書法。其畫蒼潤濃郁,行草奔放雄奇,為「金陵八家」之一。
龔鼎臣:鄆州須城(今山東省東平)人,北宋景 進士。知渠州,倡文教,興郡學,曾上書建議裁汰冗員,節儉開度。著有《東原錄》等。
龔宗元:宋代都官員外郎,德高望重,受人敬慕,與程道、程之奇並稱「三老」。
龔頤正:南宋處州遂昌人,官任秘書丞、實錄院檢討官,預修孝宗、光宗實錄。著有《芥隱筆記》、《續釋常談》等。
龔明之:南宋蘇州崑山(今屬江蘇)人,以孝行聞名於鄉,入朝受宣教郎。著有《中吳紀聞》。
龔鼎孳:安徽省合肥人,明末崇禎進士。為人曠達不拘俗禮,博學能文,與吳偉業、錢謙益並稱「江左三大家」。
龔午亭:江蘇省東台人,清代評話演員。以演說《清風閘》著名。
龔翔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著名詩人,工詩詞,為「浙西六家」之一。著有《田居詩稿》、《紅藕山莊詞》。
龔自珍:龔姓歷史上最傑出的人物。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博覽群書,通曉經學、文字學、歷史、地理等各方面學識。為今文經學派的重要人物。道光年間舉為進士,官至禮部主事。當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時,他曾預見英國可能侵犯,建議加強戰備。其詩、文有較高成就。著作輯成《龔自珍全集》。
龔琴徵:武進(今屬江蘇省)人,清代著名女畫家,以工畫蛺蝶著稱

5. 請問龔氏家族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歷史名人龔遂:是見於史籍記載的第一位龔姓名人。西漢時任渤海太守,敢於諫諍。渤海臨郡飢荒時,曾開倉借糧。後世把他和黃霸作為封建「循吏」代表,稱為「龔黃」。 龔舍:武原(今江蘇省邳縣)人,西漢任諫議大夫。重節義,拒不仕王莽新政,與龔勝一同歸鄉,二人並稱「楚兩龔」。 龔寬:洛陽(今屬河南省)人,西漢畫家,善畫人物,尤工牛馬飛鳥。 龔原:處州遂昌(今屬浙江省)人,北宋嘉 進士。曾助王安石變法,頗為盡力。著有《周易新講義》。 龔勝:西漢末年時以好學明經與崇高名節而見稱。漢哀帝時,曾三舉孝廉,後因王莽篡權而歸隱鄉里。王莽數次遣使找他,要拜他為上卿,而他卻在"吾受漢厚恩,豈以一身事二姓哉"的感嘆聲中,絕食而死。 龔賢:清代著名畫家。工山水,兼工詩文、書法。其畫濃郁蒼潤,行草雄奇奔放。為「金陵八家」之一。 龔開:淮陰(今屬江蘇)人,宋末元初著名畫家。擅繪人物,尤精鍾馗像,工畫馬兼山水,亦能詩文。 龔平:淮陰人,宋末元初畫家。擅畫人物,喜作墨鬼,尤以鍾馗像最著名,有「掃盪凶邪」之意。 龔賢:江蘇省崑山人,清代著名畫家。工山水,兼工詩文、書法。其畫蒼潤濃郁,行草奔放雄奇,為「金陵八家」之一。 龔鼎臣:鄆州須城(今山東省東平)人,北宋景 進士。知渠州,倡文教,興郡學,曾上書建議裁汰冗員,節儉開度。著有《東原錄》等。 龔宗元:宋代都官員外郎,德高望重,受人敬慕,與程道、程之奇並稱「三老」。 龔頤正:南宋處州遂昌人,官任秘書丞、實錄院檢討官,預修孝宗、光宗實錄。著有《芥隱筆記》、《續釋常談》等。 龔明之:南宋蘇州崑山(今屬江蘇)人,以孝行聞名於鄉,入朝受宣教郎。著有《中吳紀聞》。 龔鼎孳:安徽省合肥人,明末崇禎進士。為人曠達不拘俗禮,博學能文,與吳偉業、錢謙益並稱「江左三大家」。 龔午亭:江蘇省東台人,清代評話演員。以演說《清風閘》著名。 龔翔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著名詩人,工詩詞,為「浙西六家」之一。著有《田居詩稿》、《紅藕山莊詞》。 龔自珍:龔姓歷史上最傑出的人物。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博覽群書,通曉經學、文字學、歷史、地理等各方面學識。為今文經學派的重要人物。道光年間舉為進士,官至禮部主事。當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時,他曾預見英國可能侵犯,建議加強戰備。其詩、文有較高成就。著作輯成《龔自珍全集》。 龔琴徵:武進(今屬江蘇省)人,清代著名女畫家,以工畫蛺蝶著稱。

6. 歷史上龔姓的名人!!

1、龔遂,西漢時任渤海太守。

2、龔勝,西漢末年任渤海太守。

3、龔舍,以名節著稱,與龔勝共稱「西漢二龔」。

4、龔茂良,南宋淳熙年間參知政事(副宰相)。

5、龔源,宋徽宗時的工部侍郎。

龔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92位;在當今中國以人口多寡為序的排名中列第99位。

(6)龔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來源:

1、相傳黃帝有大臣名「共鼓」,其子孫以共為姓。

2、相傳堯有大臣名「共工」。其後代以共為姓。

3、出自古「共國」-商代諸侯國;因侵犯西周受到周文王討伐。國亡,遺民以國為氏。

4、出自姬姓,「共伯和」之後。西周有貴族名「和」,封於「共」,為伯爵,故稱共伯和。其子孫以國名為姓。

5、春秋時「共叔段」之後。鄭武公子「叔段」政變失敗,逃至「共」,稱「共叔段」。其後代有部分以「共」為姓。

6、春秋時晉獻公太子「申生」之後。因含冤自盡;其弟「夷吾」晉惠公即位,加謚號為「恭太子」。因古恭、共二字通用,申生後人以其謚號為姓。

7、共氏為避難改姓隱居,部分後人於共字上加「龍」成「龔」;另部於共字旁加「水」成了「洪」氏。故共、恭、龔、洪四姓源出一轍。

8、周昭王有個兒子,名叫翁溢,封官於山東青州鹽官郡。至六十代軒公,貞觀年間,考中甲榜進士,封為閩州刺史,後遷到莆田的竹嘯庄,是翁氏入閩始祖。

五代後期,翁氏後代干度公生了六個兒子,為免戰亂將六兄弟分為洪、江、汪、翁、龔、方 六個姓氏,也就是今天六桂宗親

7. 姓龔的有哪些名人

1,龔玥菲

龔玥菲(Candy),1987年月19日出生於甘肅省蘭州市,中國內地女演員、模特、歌手。2012年12月,參演古裝靜態電影《新金瓶梅》,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2013年4月,發布個人單曲《漂亮女人》。

2,龔琳娜

龔琳娜,1975年8月1日生於貴州省貴陽市,1999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中國新藝術音樂歌唱家、中國新藝術音樂創始人。1980年,5歲的龔琳娜初次登台演唱。

3,龔子棋

龔子棋,1997年出生於浙江省台州市,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2017年,參加優酷視頻進階式beta綜藝真人秀《超次元偶像》;同年,特邀出演劉猛執導的電視劇《雷霆突擊》。

4,龔雪

龔雪是中國大陸女演員,1953年3月16日出生。愛好表演,小學三年級就參加了少年宮的演出。1970年中學畢業後到江西農村插隊落戶,1973年穿上軍裝當了一名文藝兵,1974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話劇團任演員。

5,龔詩淇

龔詩淇,1998年5月5日出生於重慶市,中國內地流行樂女歌手,SNH48 Team NII成員。2013年8月18日,成為上海久尚演藝經紀有限公司SNH48二期生成員;同年11月11日,在星夢劇院進行公演分組並正式成為SNH48 TEAM NII成員。

8. 歷史上有沒有姓龔的大官或皇帝

皇帝沒有,名人如下
龔愈(885-976)
字小韓,號堯夫 。生於唐熹宗光啟元年(885),後唐庄宗同光二年進士(923)進士。一生歷唐、後唐、南唐、宋四朝,官職禮部尚書、金紫光祿大夫、太子太傅,封上柱越國公,賜紫金魚袋,食邑一千七百戶。卒於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享年92歲。

龔灝
字伯言,東漢徐州鄄城人,始嬰孩時已有奇異,少機警通達,有權數,而任俠放盪,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然猶常自詡開漢之張子房,興齊之管仲,時人莫之許,惟廬陵袁淮,會稽橋玄異焉。 至年十三,太祖聞之欲拜識,既見,即以女妻之,伯言不受。時有白雀瑞,儒林並已作頌,伯言見太祖授紙筆,立令復作。太祖異而奇之。
建安十二年,太祖攻柳城不下,圖畫形勢,為難計策,龔灝進十計,攻城即下也。
武皇帝子鄧哀王沖,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太祖懼伯言之能,暗殺之。

龔祈
字孟道,南朝宋漢壽縣人,風度翩翩,英俊瀟灑,中書郎范述見了,說:"此荊楚之仙人也。"

龔遂
字少卿,西漢南平陽縣(今山東鄒城)人。初任昌邑王劉賀的郎中令。劉賀行為多有不端,龔遂引經據典,陳述福禍,諫爭忘己。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時任渤海太守,正逢飢荒,龔遂單車到渤海郡,開倉濟貧,勸民務農。百姓紛紛賣劍買牛,郡內治安大為好轉。

龔郯
字曇伯,南宋寧德人,拜朱熹為師,很注重身體力行。晚年與楊復辯論理與氣先後之學,尤其有造詣。自號南峰居士。

龔勝
(公元前68-前11年)
字君賓,西漢彭城人。哀帝時徵召為諫議大夫,多次上書,論議朝政。後任渤海太守。王莽篡政後,他隱居鄉里。王莽數次派人徵召,拜他為上卿,堅持不受,對門人高暉等說:"早晚是要入土的,怎麼能一身給兩個姓的人當官呢!"絕食十四日而死。

龔鼎孳
字孝升,明末安徽合肥人,崇禎七年進士,官兵科給事中。清軍入京後,歷任左都御史、刑部尚書,為人曠達不拘禮俗,博學多聞,能詩善文,與吳偉業、錢謙益齊名,稱清初江左三大家。他的侍妾顧橫波善畫墨蘭,別具一格。

龔自珍
(1792-1841)
清末思想家、文學家。字爾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盦,又號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於世代官宦學者家庭。祖父龔禔身,官至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詩》。父麗正,官至江南蘇松太兵備道,署江蘇按察使,著有《國語注補》、《三禮圖考》、《兩漢書質疑》、《楚辭名物考》等書。母段馴,著名小學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綠華吟榭詩草》。

9. 歷史上姓「龔」的名人都有哪些

歷史名人
龔 遂:是見於史籍記載的第一位龔姓名人。西漢時任渤海太守,敢於諫諍。渤海臨郡飢內荒容時,曾開倉借糧。後世把他和黃霸作為封建「循吏」代表,稱為「龔黃」。
龔 舍:武原(今江蘇省邳縣)人,西漢任諫議大夫。重節義,拒不仕王莽新政,與龔勝一同歸鄉,二人並稱「楚兩龔」。
龔 寬:洛陽(今屬河南省)人,西漢畫家,善畫人物,尤工牛馬飛鳥。
龔 原:處州遂昌(今屬浙江省)人,北宋嘉

10. 姓龔的歷史上出了什麼大人物

龔自珍
(1792-1841)
清末思想家、文學家。字爾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簡,字伯定版;又更名鞏祚,號定盦,又號權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於世代官宦學者家庭。祖父龔禔身,官至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著有《吟朦山房詩》。父麗正,官至江南蘇松太兵備道,署江蘇按察使,著有《國語注補》、《三禮圖考》、《兩漢書質疑》、《楚辭名物考》等書。母段馴,著名小學家段玉裁之女,著有《綠華吟榭詩草》。

閱讀全文

與龔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