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調查歷史人物的體會

調查歷史人物的體會

發布時間:2021-03-15 07:19:30

『壹』 孔孟之鄉尋訪歷史名人調查心得體會

在(2012年)壬辰龍年春季,掩映在紅牆灰瓦綠草野花之間歷代題詠,吸引著同學們自然而然分布在劉老師周邊,仔細端詳識讀佳句,直面古人思想,吸納領悟書意。在兩幅畫面的一靜一動中,體現著文化傳承,傳遞出生動的學習氣息和人文氣韻,我想大家看過後也會被自己所感動了。
孟廟碑刻:「鄒城南去有名祠,滿地豐碑滿壁詩」,是孟廟碑石林立的生動寫照。280餘塊歷經風雨滄桑碑刻,留下歷代佳作,具有重要的史料和書法價值。其書體有篆、隸、行、楷、草等。文字包括漢、蒙(八思巴文)兩種。內容有歷代皇帝封贈聖旨、孟氏家族譜系、歷代重修擴建記實、文人墨客詩詞等。其中宋《先師鄒國公孟子廟記》碑,元《御制「八思巴」文》碑,清《康熙御制》碑,《乾隆御制》碑等為碑中珍品。在此大家跟隨講解人員身臨其境、經心審讀,穿越歷史,感悟文化。
走進孔孟之鄉 感受儒家文化

『貳』 喜歡歷史人物的調查報告

項羽,李白,朱元璋

『叄』 通過調查了解青州的歷史人物和名勝古跡有什麼感想

青州,古老的城,青春的城,希望的城。 她地處膠濟鐵路中段,東接濰坊,西臨淄博,南茲沂蒙,北望渤海,位於山東半島中部,面積1569平方公里,人口88萬。膠濟鐵路、益羊鐵路、青臨鐵路、濟青高速公路、榮蘭國道等在這里交匯,是齊魯故地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貨物集散地。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是古代「東夷文化」的發祥地,自西漢以來既是歷代王朝的名城重鎮。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這里曾發生過許多驚天動地的事件,產生過無數彪炳史冊的歷史人物,既有叱吒風雲的民族英雄,也有剛直威猛的文官武將,還有成就卓著的科學家、文學家,堪稱藏龍卧虎之地。 「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負海之饒」,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適中的氣候條件,使這里名勝薈萃,風光秀麗。西南峭巒峻峰,綿遠白里;北部沃野膏壤,廣闊富庶。山懷玉、水含珠,青州的山山水水,無不具有誘人的魅力。 「青州」一詞,最早見之於我國古老的歷史著作

『肆』 一個關於中國歷史人物的感想

周恩來同志始終嚴以律己、廉潔奉公,集中表現為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周恩來同志畢生周恩來同志嚴以律己、艱苦樸素,只求奉獻、不思回報。他說:「對自己應該自勉自勵,應該嚴一點,對人家應該寬一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他經常告誡領導幹部要過好思想關、政治關、社會關、親屬關和生活關,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操守和優良作風。他對自己的工作,總是經常進行反思,自覺開展自我批評、自我總結、自我考察、自我完善,從不文過飾非。他身居高位,但從不搞特殊化,凡要求黨員和群眾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他說:「精神生活方面,我們應該把整個身心放在共產主義事業上,以人民的疾苦為憂,以世界的前途為念。這樣,我們的政治責任感就會加強,精神境界就會高尚。」「物質生活方面,我們領導幹部應該知足常樂,要覺得自己的物質待遇夠了,甚至於過了,覺得少一點好,人家分給我們的多了就應該居之不安。要使艱苦樸素成為我們的美德。」他睡的是普通木板床,他的衣服補了又補。他嚴格要求自己的親屬,給他們訂立了「十條家規」,從沒有利用自己的權力為自己或親朋好友謀過半點私利。他身後沒有留下任何個人財產,他和鄧穎超同志一生中的全部工資積蓄都交了黨費,他的骨灰撒在祖國的江河大地上。他說:「我們這一輩子和這一個時代的人多付出一點代價,是為後代更好地享受社會主義幸福」。周恩來同志一生心底無私,嚴以律己,廉潔奉公,是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典範。

『伍』 歷史的人物分析與感想怎麼寫

首先得了解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 然後重點舉出一些事例來看看人物的性格特徵,最好是該人物與眾不同的性格,感想就是自己的真情實感呀。從這個人物身上你學到了什麼 他的那些生命特質最吸引你或者說引起你的共鳴

『陸』 寫一份關於歷史人物的歷史調查報告,如項羽

為什麼人們喜歡項羽呢,我從我自身的角度來解析一下他們對項羽的理解。
在研究《漢書》和《史記》之前,本人一直以為項羽是一個豪氣雲干、為國為民又不乏兒女情長的蓋世英雄的角色。因為出於少年人對於英雄精神的崇拜和盲從,所以我喜歡上了這個垓下之戰英雄氣短,卻戰無不勝的戰勝形象。但當前兩年鄙人有幸拜讀《漢書》和《史記》後,對秦漢年間的歷史了解才推翻以前我對英雄主義的盲目認知與崇拜。項羽?何許人也?下相人也,本名項籍,字羽,或許古代人一直認為讀別人的字是對別人的尊敬,那麼項羽這個詞語出現的程度也遠比項籍出現的多。甚至於劉邦這個小氣的人在項羽死後要降漢的楚人稱其為項籍,不能以「羽」稱之。這是項羽的名字來歷以及流芳百世的原因,在這里且說明一下。
接下來我們論述一下,項羽的性格真如歷史上說的那般英明神武,英雄氣節嗎?讓我們翻開《史記》尋覓那藏在文字中的歷史真相。項羽是怎麼興起的呢?項梁攻陳,攻下了,並殺掉了秦朝丞相李斯的兒子,因此自以為是,放鬆戒備。這時候有一個登場了,他的名字想必悉知《項羽本紀》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叫做宋義,這個人很有些個小聰明,而且他當即作出了一個正確大膽的猜想,他猜想,夜黑風高,秦軍新敗,是否那個名為章邯的人會連夜進攻呢?這時候章邯雖大敗陳勝,打擊了農民起義軍的先頭軍的存在,但是這個人的名頭還不算響亮,軍事才華也沒得到肯定,是故沒有人可以想到他會做一些新奇的軍事行動。而夜晚襲營這個決策又需要很高的魄力的,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夜晚這個時候,是人體力最低的時候,而且身體的五感全部都大大降低,如果一旦對方有所防備,或者料敵先機設下埋伏的話..那麼不光是生命軍力受到威脅,連帶著士氣也定是一蹶不振。
說到這,我們就要說說這個章邯了,章邯是誰?秦末的名將。為什麼說是名將?那是因為當時的秦軍的主要有生力量在兩個地方,而這兩個地方都離都城很遠,正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當時的秦二世慌了,馬上命令章邯統領奴隸軍與起義軍開戰。奴隸軍,看到這個詞,我們難免會想到商末的時候商朝的結局。怎麼個結局?那就是商朝軍力不夠,派遣奴隸軍作為先鋒對抗周武王。可是奴隸們卻臨陣倒戈,讓商朝的軍力打亂,也因此覆滅了一個朝代的存在。所以說,奴隸軍用的好了,就是一支有生力量,卻效果不大,用得不好,那麼就是一支對著自己的長刀。總體上來說,運用奴隸軍作戰就猶如飲鴆止渴,不一定能達到好的效果,卻一定是個隱藏的定時炸彈。但是章邯這個人很厲害,不但靈活的運用了奴隸軍穿插在戰場上,更硬是用這個本就無大殺傷力的軍團爆發出驚天的威力,一出山就把陳勝滅了個體無完膚,門下之將無一人可當其銳。然後轉戰趙地,田單,陳餘,張耳,項梁,一個都成為他戰功的續寫人。甚至有人付出了情感,或者生命的代價。就連對陣韓信這個不可一世的戰術家的時候,在暗度陳倉,攻其不備的情況下仍是苦守了許久方才身亡。這樣一個戰術家在不被重視的情況下,有多可怕?宋義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項梁沒有採用,那麼項梁就成了這么一個戰術家的旗下亡魂。
寫到這里,我們就要提一下一個人,什麼人?項梁聽從范增而立的楚懷王的孫子....實則一個放羊娃。而且還是一個不甘於人下,極具野心的放羊娃。這個人的立與不立,在歷史學的角度存在著極大的爭議,王立群先生在寫《項羽》的時候就提到這個楚懷王的孫子,立得不應該。在這個觀點上我還是比較同意他老先生的,此處暫且不提,我們往下面說,我們說到楚懷王的孫子是一個不甘於人下,極具野心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當項梁一死,作為傀儡的楚王心立馬作出政治決策,打壓項氏集團,推崇劉邦,提拔有點個小聰明的宋義。項羽作為項梁政治上的繼承人,他要求與劉邦一起入關,入關是個什麼概念呢?當時的楚國的集團提出了一個高明的戰略,那就是兵分兩路,一路救趙,一路入關攻秦。
這一戰略的提出與兵書上的「圍魏救趙」有極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而且於當時的情況也適合,結果當然也是成功的。項羽想與劉邦入關,這一想法的提出是項羽人生中少有的政治行為之一,他想藉此奪權,擁兵自重。但是楚王的臣下卻也不是蠢人,他們提出了一個安撫秦朝,派遣長者去安撫秦朝的百姓為由而搪塞了項羽。而是派遣了項羽去了救趙的戰場,不僅如此,甚至還奪取了項羽的兵權,讓宋義作為這個戰略的最高長官,而項羽卻是次之。這里我們再次提到了宋義這個人,前面我們說宋義一個美妙的思想見證了失敗,這里我們再次談起宋義,也再次談起他奇妙的思想和低下的行軍作戰的原則。當達到趙國戰場的時候,張耳被圍攻,而陳餘對解救之事有心無力。
這時候項羽提出他的觀點「直接參加戰場,救趙而擊秦。」但是宋義這個人有點奇怪,他做出的決定卻是「等待張耳部隊消耗秦軍的力量,乘其蔽,再行作戰。」這個戰術有點類似與一個戰術,名為「以逸待勞」,而對於這個戰術觀點,後世的學者也因此大展拳腳,辯個你死我活。我們在此也不進行討論,而更多的是傾向於歷史,歷史告訴我的是,宋義的戰術沒有用,而項羽的積極作戰的方式卻取得了全面的成功。無論宋義的戰術是個如何,高明與否,但這個人的品格卻很值得玩味。
宋義派遣自己的兒子去齊地請求支援,當天下著大雨,兵士們又冷又餓,飢寒交迫,而這個時候宋義在做什麼呢?看過史書,原來宋義這個最高指揮官正在正大光明的假公濟私!大設酒宴,為自己的兒子千里送行。好傢伙,真是個冷血無情的指揮官,無數用來行軍作戰的兵士不給予補給,卻中飽私囊給予自己酒囊飯袋兒子大魚大肉。數萬士兵中登時怨言無數,層出不窮。而敏銳的項羽察覺到這一點,並做出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又為數不多的政治手段。借見宋義之時,將宋義斬於帳前。本就對宋義頗有微詞的士兵們見項羽作出這種事情,個個頓時變得鬥志昂揚。也就是說,項羽這次政治行動,不但給自己爭取到戰爭的主動性,而且讓士兵的士氣從項梁的失敗中開始回升。那麼接下來,就是一場變態到逆天的戰鬥了——「巨鹿之戰」!
如果說項羽的另外兩大戰役的勝利「彭城之戰」和「滎陽會戰」是面對劉邦這個戰術上的白痴而勝之不武的話,那麼這一仗卻是和同時秦末時期偉大的戰術家的一次正面對決,完全沒有任何水分。韓信對陣章邯,也只是雙方軍力在相等位面的情況下勝利,而這一次戰役,卻是以個三萬打四十萬以少勝多的驚天大戰!
無論後世對項羽的評價是說如何的剛愎自用,如何的殘暴無道,甚至於如何的政治白痴,如何的愚鈍晚知,但對於項羽戰術的評價,卻只能用嘆為觀止而形容。這已經不是一場戰斗,而是一副近乎藝術的血腥畫面!楚國的軍士在戰場中絢麗的舞蹈,一道道血痕變成世界上最為優美,高貴的生命結束的句點,軌跡著死亡的印記。殺王離,敗章邯!殺二十萬,坑二十萬,用血腥與暴力書寫對秦王朝最終的宣判。這一戰不僅是推翻了後世學者對戰爭的理解,更是震撼了當時所有坐山觀虎鬥起義軍!直至項羽抵達關中,諸侯個個見他伏地而行,此戰威懾之大,入人心之深,直讓人感慨不已。而後世提及項羽的時候,卻也總與巨鹿之戰難分難離。而我們信仰項羽,推崇備至,也估計著與巨鹿有著莫大的關聯。可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巨大的勝利的後面隱藏不住的是百姓的戰亂之苦和軍士的血流成河....正如一位先人觀阿房宮而長歌當哭所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我們往往只注重了戰爭的絢麗的色彩與功勛的偉大,卻忽視了生命的低吟與哭泣。

『柒』 歷史人物調查報告(800字以內)

你挑幾個吧!【音樂】
嵇康: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祖籍會稽(今浙江紹興),「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詩人與音樂家,玄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從小喜愛音樂,有極高的音樂天賦。他精於笛,妙於琴,善於音律。他創作的《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首琴曲被稱為「嵇氏四弄」,是中國古代一組著名琴曲,與東漢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尤其善於演奏《廣陵散》。
嵇康對那些傳世久遠、名目堂皇的教條禮法不以為然,更深惡痛絕那些烏煙瘴氣、爾諛我詐的官場仕途。他寧願在洛陽城外做一個默默無聞而自由自在的打鐵匠,也不願與豎子們同流合污。他如痴如醉地追求著他心中崇高的人生境界:擺脫約束,釋放人性,回歸自然,享受悠閑。
【詩文】
杜甫(公元712--770),漢族,字子美,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英年早衰,詩聖,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李杜」。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
【醫葯】
李時珍:
字東璧,號瀕湖,湖北蘄州人,漢族。其父李言聞是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肯於向勞動人民群眾學習。在李時珍任職太醫院前後的一段時期,經長時間准備之後,李時珍開始了《本草綱目》的寫作。在編寫過程中,他腳穿草鞋,身背葯簍,帶著學生和兒子建元,翻山越嶺,訪醫采葯,傾聽了千萬人的意見,參閱各種書籍800多種,歷時27年,終於在他61歲那年(1578年)寫成。
【兵法】
孫武
也就是孫子,出生於約公元前552年,字長卿,後人又尊稱孫武子,齊國樂安人,漢族。公元前552年,即孔子出生的前一年,在齊國都城臨淄以北的莒邑,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他就是被後世並稱為山東文武兩聖人之一的武聖,也稱「兵聖」——孫武。
春秋時期最優秀的統帥無疑是孫武,即使在世界上,他也是最偉大的軍事理論家,我曾說過,只要《孫子兵法》存在,世界上一切偉大的兵書都只能是第二流的。《孫子兵法》是無與倫比的。孫武同樣也擅長指揮,柏舉之戰就是中國戰爭史上靈活用兵,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役。
【思想家】
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漢族,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逝世後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儒家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

『捌』 談談你對一個歷史人物的感受和思考800字

一代名將鄧艾的悲劇結局:

鄧艾在伐蜀一戰中,行險而成大功,滅掉蜀國,這足以讓他青史留名了。他作為一位軍事將領,是合格的,但是在政治方面就顯得遲鈍弱智了。綜合起來看,可以說鄧艾的謀逆冤案除了鍾會刻意構陷,和底下差點被他殺掉的部下舉報有關外,自己滅蜀後的一些不恰當言行也有很大關系。
鄧艾傳記里談到一些穩定蜀國局勢舉措,封拜劉禪父子,蜀國原來官員拜為王官,或領艾營官,任命師纂為益州刺史,隴西太守牽弘等領蜀中各郡。這些屬於政治安排,鄧艾在沒有請示魏國帶頭大哥司馬昭情況下作出的,實在是不妥,即使這些措施是恰當的,也不行,程序不合規矩。作為一位權臣的司馬昭,對權力是很敏感的,鄧艾明顯的越權行為,司馬昭是怎麼反應的呢?他以皇帝的名義在給鄧艾的詔書中,首先肯定了他的滅蜀功赫赫戰功,並作出封賞決定:」封鄧艾太尉(魏國三公之一),增邑兩萬戶(就是兩萬戶稅賦作為俸祿),封子二人為亭侯,各食邑千戶。應該說司馬昭對鄧艾父子封賞很豐厚了,算是對得起他了。
而鄧艾給司馬昭的匯報中寫道,厚待劉禪父子,做個榜樣給吳國看,同時一方面組織3萬軍隊煮鹽(籌措軍事開支),同時作舟船,為伐吳作軍事准備。同時派使臣出使東吳,告以利害,作政治宣傳工作,同時開放廣陵(揚州),城陽,接待投降的吳人。所謂"吳必歸化,可不征而定」。
司馬昭對此事很重視,專門派監軍衛瓘去告訴鄧艾:「事當虛報,不宜輒行」其實是明確告訴鄧艾前面那些舉措不經請示,這種處理方式是不對的,後面那句是對他報告的答復,意思是現在施行不合適。
鄧艾政治智商真讓人捉急,司馬昭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了,這個鄧艾不知是沒聽懂,還是「一根筋」的毛病發作,又再次打報告給司馬昭對前面的行事舉措的原因進行解釋,引經據典,」有以安社稷了,利國家,專之可也!「這句話太直了,這個國還是魏國,司馬昭基本掌握了魏國朝局,但名義上還是曹家天下。伐吳不伐吳,更取決於政治需要。鄧艾不明白司馬昭的現在位置很微妙,像周易《乾卦》九四:」或躍在淵「,再進一步就是《乾》卦九五:」飛龍在天「。所以現在最優先考慮的是取代曹氏,建立新朝。

閱讀全文

與調查歷史人物的體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