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廣州粵語的歷史故事

廣州粵語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15 06:57:42

『壹』 粵語的起源和發展史!

粵語是怎麼發展而來的
粵語由於是在廣東境內使用,因此很多人稱之為「廣東話」或「廣州話」,其實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這個得從粵語的使用范圍談起,粵語在廣東使用范圍只是限於東延伸至惠州市的惠東縣一帶,西至湛江地區,北至韶關地區的范圍而已。而惠東縣以東的地方人們說的是客家話,潮汕地區說的是潮汕話,由於深圳是移民城市,盡管毗鄰香港,但主要說的是普通話,在北部接近湖南江西地區的幾個縣市人們說的也是一種類似客家話的方言,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從廣西梧州到桂平一帶,南至北海一帶,(南寧近些年移民較多主要說普通話,但郊區主要還是說粵語)人們說的是粵語。到這里可以說明把粵語通稱為廣東話是不太合理的,其實在使用粵語的這一類人群中,人們稱之為「白話」當然有別於讀書所用的文言文。所以「白話」是迄今為止對粵語最恰當的稱呼。那麼,是不是把粵語稱之為廣州話更合理呢?這個是目前大部分人所接受的叫法,不過根據粵語歷史的起源,得出粵語並非來源於廣州,根據城市發展史知道佛山的歷史要長於廣州,是先有佛山才有廣州城,而廣州當時還叫番禺。而端州(現在的肇慶市)的歷史並不晚於佛山,所以說粵語起源於廣州就等於顛倒歷史的秩序,只是因為廣州發展迅速,影響力巨大,才不斷發揚光大而已,不過現在感覺香港粵語的影響力漸漸超越廣州,並雜有西方人英語的口氣。
不懂粵語的人往往分不清廣東話和廣州話的區別,認為是一樣的,其實兩者存在口音差別,相信其他語言的人都會知道因為地區的差別,語言的口音會有一定的差別。在廣州附近珠三角一帶廣東話口音沒什麼差別,但是出了這一帶,差別就逐漸明顯了,比如粵西茂名,湛江一帶人們把「我晤去」說成「我無去」香港人似乎不會發N音,喜歡把「你」「ni」發成「li」「里」;「南」「nan」發成「lan」「藍」在廣西一帶的粵語差別就比較大了尤其是北海一帶,據說有不少廣州人聽不懂北海的粵語,反倒是梧州地區的粵語跟廣州話很接近,不過還是有的口音不太一樣,比如梧州說「過黎」而不說「 過嚟 」這一點更加證明了粵語來源於肇慶而不是廣州。

『貳』 我要一些廣州民間的歷史典故即「廣府故事」急!急!

百歲坊的故事
在廣州中山四路大塘街內,有條狹窄的小巷叫「百歲坊」,說來還有段辛酸故事。且講清朝康熙末年,有位窮書生叫王健寒,他勤奮好學,飽讀經書。為了糊口,就在本街開了間「卜卜齋」(私塾)教學童念書。他盡職盡責、誨人不倦,故經他教出來的學生,很多都中了舉。古代的讀書人苦守寒窗、鐵硯磨穿,就是為求取功名,而求功名的唯一途徑,就是參加科舉考試,王健寒也不例外。但他屢次考試,總是名落孫山,由黑發考到白頭,仍是一介布衣,連秀才也考不上。他卻毫不氣餒,屢敗屢考。直到103歲高齡了,拄著拐杖走路,還要報考。街坊好心勸他說:「老先生,你偌大年紀,還搏什麼功名呢?就算現在送了個官給你,你也做不來,不如死了此心吧!」王健寒長嘆一聲道:「唉,我不是為什麼功名,而是心中不忿呀!」到考試的時候,由於王健寒年老體弱、精神疲倦,一到號舍就睡著了,連出什麼題也不知道,直至監考官巡到他這里,見他還睡,推醒他問:「文章做好了嗎?」王健寒才揉揉雙眼問道:「題目出了嗎?」「哈,人家將近交卷了,你還未知試題?」王健寒一驚,想道:「糟了,這科又是不中了!如交白卷,很丟臉的呀!不如隨便寫吧!」於是問了試題,想到哪句就寫哪句,不像以前那樣精雕細琢、引經據典了,總之快手寫完,好過交白卷就算。怎知這科王健寒竟然中了,與他同場考試的孫子也考中。兩爺孫同中秀才之事被傳為佳話,人們紛紛表示祝賀。王健寒喜極之餘冷靜想道:「為什麼我以前用心去考卻不中,這次隨便寫反而能中呢?啊,是了,因我以前落筆太高超,並以能引用冷僻典故為榮,連試官也不曉,怎會中呢?而這次寫得通俗易懂,反合試官口味。正是『不願文章高天下,但願文章中試官』啊!」王健寒在科場中拼搏了七十載,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朝代,才得秀才之名,此事被傳得沸沸揚揚,稱他為「三朝百歲秀才」,他住的小巷就稱為「百歲坊」了。 織女化神的傳說
廣州黃埔南海神廟最後一座殿叫「昭靈宮」,是供奉洪聖大王的妻子沈氏夫人的。沈氏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家織女,怎會做得尊貴洪聖大王的妻子呢?這里有一段神奇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廣東順德有位姓沈的姑娘,生得美貌如花,種桑、養蠶、織錦樣樣皆能,而且心地善良、助人為樂。有一年順德大旱,田地黽裂、莊稼枯焦,大家都心急如焚。沈氏織女想道:「聽說羊城有間南海神廟,何不前去求雨呢?」 織女說服父母,日夜趕路,到百里之外的南海神廟,跪在洪聖大王神前禱告:「大王,民女求求您了,現今順德乾旱,請普降甘霖,使叔伯哥哥能順利開耕、姐妹們能養蠶織錦。如能所願,等豐收之後,民女定織下最好的綢緞,給您作鋪陳。」洪聖大王見織女風塵僕僕、不顧個人勞苦為村民來求雨,實是難能可貴,定要相助。看官:「鋪陳」本是裝飾的意思,但由於織女聲細又有點沙,洪聖大王誤聽為「夫人」,亦默許了。果然織女走後,順德就下起雨,百姓歡天喜地開耕,獲得豐收。織女按照自己的諾言,用最好的蠶絲,織成最美的綢緞,帶去南海神廟作鋪陳還神了。洪聖大王見織女一片誠心,便對眾神宣布:封織女為「明順夫人」。話音一落,織女便化作一堆泥土。當晚洪聖大王報夢給廟祝,叫他把這堆泥土塑成像,並建殿供奉。織女姓沈,這殿又稱「沈氏夫人殿」。因附近的廟頭村很多人姓岑,「岑」與「沈」之音近似,故村民親切地尊稱織女為「姑婆」。傳說此殿落成不久的一天傍晚,廟頭村許多戶人家的小孩都不見了,四下尋找,找到沈氏夫人殿,見小孩們全都在這里嬉戲玩耍。孩子們說:「姑太婆婆和我們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很開心呀!」村民悟道:「姑婆是很愛小孩的,是小孩的保護神。」故以後每當下田或出外不便帶小孩去時,總是將小孩帶到沈氏夫人殿,拜一拜神像,說聲:「多煩姑婆關照一下。」就可以放下小孩,安心而去。說也奇怪,據村民所說:多年來,在此寄下的小孩從未發生過意外,信不信由你。 洞神坊的由來
廣州龍津東路,有條街叫洞神坊,說來其得名還與一個尚未出世的胎兒有關哩!相傳清朝時,廣州有位書生叫劉秀,有天與懷孕的妻子回娘家探親,回來的路上忽遇大雨,兩人匆匆跑到一間古廟門口躲避,怎知雷聲隆隆,在他們頭上響著。夫妻倆慌了,自問沒做過半點虧心事,為何會觸怒神靈呢?這時,孕婦腹內的胎兒作動了,所蹬的位置正緊靠孕婦手中挽著的一包母親所送的咸鴨蛋!正驚疑時,無意中一望門匾,寫著「康王廟」三個大字,頓時明白了! 原來宋朝時,康王被金兵追趕,慌忙中跑入一間古廟,見有匹馬,不理三七二十一,跳上馬背就走。剛跑過一條河,康王驚魂稍定,一看此馬,咦,為什麼是泥馬呢?怎知此馬仙氣未足,被人一語道破,馬上化回一堆泥土!康王後悔不已,又望見金兵已追到對岸,大驚:「糟了,對岸泥濘地上留下了馬蹄印,如敵兵發現必定追過河來,怎麼辦呢?」正在危急之際,忽然有群鴨子走來,把馬蹄印全部踩沒了。金兵見沒有蹤跡,以為康王沒過河,就沿著岸邊追去,康王才逃過一動。從此之後,康王把鴨子當作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終生不吃鴨,甚至連鴨蛋也不吃。後來康王化為神,百姓建廟祭他,供品中當然沒有鴨,甚至吃了鴨或吃了鴨蛋的人也不能從廟前經過,否則必有災殃。現胎兒作動提醒了孕婦,這包鴨蛋是康王的大忌呀!連忙將鴨蛋丟到老遠老遠,說也奇怪,雷聲馬上停止了。兩夫婦回到家中,不久產下孩子,因這兒未出生時就懂得神意,故取名叫「懂神」。劉懂神自幼聰穎過人,加上勤奮好學,21歲就中了進士,但他見官場黑暗,便無意仕途,返廣州拜一名老郎中為師,以後就懸壺濟世,救活了不少人,對貧者還施醫贈葯,大做善事,很得百姓贊許,說他不僅是「懂神」,簡直是上天派來的活神仙哩!劉懂神去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他所住的那條街叫懂神坊,因「懂」字和「洞」字諧音,「洞」字更覺文雅,「洞神」就是洞天福地之神的意思,漸漸人們就叫為「洞神坊」了。
疍民的婚嫁習俗
疍民的婚嫁,據廣州市地方誌記載,一般不與陸上人通婚,一則受歧視,二則怕被同化。疍民結婚,雖亦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不乏自由戀愛的浪漫色彩,男女青年常常通過對歌形式尋找意中人。如有姑娘待嫁,便在船尾處置一盆花以示招親。對此,清人陳曇有一首《疍家墩》詩詠道: 龍戶盧余是種人,水雲深處且藏身;盆花盆草風流甚,競唱漁歌好締親。「龍戶」指疍民信仰蛇神,故稱;盧余指盧循(?一192年,東晉范陽涿縣,今河北人,曾任廣州刺史),稱今廣州的疍民為盧循之後裔。疍民姑娘出嫁時,與陸上人家一樣(或許受陸上居民的影響),也有哭嫁的習俗。出嫁前由姐妹陪同,哭三天三夜,俗稱「嘆命」。迎娶婚禮,一般都在船上進行。但婚宴除在船上進行外,也有在岸邊沙灘、草地上進行的。如在船上進行,就將十幾只(最多的有數十隻)小艇連在一起,用紅布搭起涼棚,經濟條件好的,雇來樓船紫洞艇,張燈結綵,大擺筵席,熱鬧非常。洞房花燭夜,新郎請來許多能歌善唱又是比較活躍的青年朋友,唱歌逗樂,直至深夜。但舊時水上居民近親結婚的情況非常多,由此所生子女多不健康。加上許多婦女因生活所迫,以娼為業,染上性病和麻風病者也相當普遍。 據《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編)雲:「粵有所謂水雞者,即所謂疍婦也,以其水濱,故名。浮家泛宅,一葉扁舟,以渡人為業,生涯也頗盛。顧此等水雞,則注意於夜市,所撐之艇曰沙艇,裝潢美麗,潔凈非常,每當夕陽西下,則燈火齊明,沿河一帶,如西濠口、長堤、沙基等處,濟濟溶溶,觸目皆是。一般青年疍婦,盛服艷裝,坐以待客,或高唱其鹹水之歌,或嬌呼其喚渡之聲,於是叫艇呀,遊河呀,乘涼呀,過夜呀,一片柔脆聲浪,乍聆之如春鶯出谷,殊令人解頤。遇炎夏時尤多。第見其穿黑綢之衣,長者及膝,著黑綢之褲,短及於脛,赤足盤坐,而露其雪白嬌嫩之膚焉。夜渡之資甚廉,然多麻風之徵,偶一不慎,則禍立隨之矣。」當時的這些情景,廣東省著名作家秦牧在《憤怒的海》一書中也曾寫到,船艙上用上等木材和嵌花玻璃搭成標志的廳房,垂著珠簾,還在船首處圍著矮小的朱漆欄桿,置著桌椅,萬家燈火一亮起來,這里就成為廣州最熱鬧的地方了。如今這些都已成為歷史。

『叄』 有關廣州的歷史傳說或歷史故事(神話、寓言、風俗故事)

中國的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別名。比如廣州吧,就有五羊、五羊城、穗垣的別稱。

廣州為什麼被稱為五羊城呢?這還要從一個古老的傳說說起。

很久以前,廣州發生過一次大飢荒,人們已經幾天沒米下鍋了。可是做官的老爺卻象強盜一樣,照舊向老百姓要糧食。那時候,城裡的坡山腳下住著父子二人,因為交不出糧食,父親被抓走了,官老爺讓兒子三天之內把糧食交齊,不然就要他父親的命。

這少年十分孝順,但是卻沒有一點辦法能救父親,他急得痛哭失聲。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他的哭聲感動了天上的五位仙人。仙人們騎著五隻不同顏色的羊,拿著谷穗,來到了少年的家裡。他們把谷穗交給少年,讓他趕快把穀粒種進土裡,明天天亮時,就能收獲很多的稻穀。他們還告訴少年,以後如果遇到了困難,就到坡山腳下找他們,說完仙人就不見了。少年按照仙人的吩咐種下了穀粒,第二天果然收獲了幾大筐稻穀。

少年把稻穀如數交給了官府。官老爺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感到很奇怪,就板起面孔追問這稻穀的來歷。少年畢竟是個孩子,在他威逼之下,只好如實相告。官老爺聽後心中暗自盤算:如果把五個仙人抓到手,不就可以發大財了嗎?於是,他釋放了少年和他的父親,馬上命令差役去坡山腳下捉拿仙人。

少年感到事情不妙,急忙跑到坡山腳下,告訴仙人們快快離開。仙人們點點頭,感謝少年的關照,然後告訴少年,快把剩下的谷種撒到地里,這樣官府就搶不走了,老百姓就可以有吃的了。說話間,差役們到了,五位仙人騰空而起,差役們一點辦法也沒有。仙人帶來的五隻羊留在了草地上,差役們剛要去抓,五隻羊簇擁在一起,變成了一塊大石頭。

今天,我們仍然能在廣州的越秀山上看到那五頭石羊呢,中間的一隻公羊,口銜谷穗,昂首天外。不過,這不是仙人的五隻羊變的,而是藝術家的傑作。傳說中五隻羊變成的石頭,在坡山腳下的五仙觀里,你不妨前去一看。

這個五羊的傳說是一則廣州的「史前拓殖故事」,通過「五羊銜谷,萃於楚庭」,反映出西周末年,由於諸侯崛起,民不聊生,中原百姓紛紛攜帶家畜、農作物向南遷徙的事實,表達了古代的廣州先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然而,歷史眞實的廣州是這樣產生的。
廣州這塊土地面臨南海,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氣候溫和,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早在新石器時代,即約五千年前,先民們就在這里從速漁獵和原始農業活動。在廣州的龍眼洞、飛鵝嶺等地發現的遠古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石斧、石鑿、石磨和陶器等生產工具,說明已經有流動的漁獵部落在珠江三角洲的廣州地區定居,並逐步發展成為廣州的原始聚落。

後來,人們的耕作和捕獵技術提高了,學會了各種手工藝技術,生產的糧食和打的魚也多了,便開始用剩餘的糧食和魚,去換取別的部落的剩餘產品,交換有用的工具。在物產富饒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出現了各行各業的工匠,他們不必從速耕種,也不需要住在分散的鄉村,而是集中居住。這樣,廣州一帶的各個定居地之間的交往密切起來,變得誰也離不開誰了,慢慢地形成了一個經濟社會,從而奠定了廣州城的基礎。那時候,世界上許多名城,還是獵人彎弓搭箭的森林,或者是漁夫撒網的河澤呢。

在今天.五羊巳成為廣州的城徽標志。細心的遊客會發現,「羊城「這一別稱,已滲透到廣州生活的各方面:書有《羊城古鈔》,刊有《羊城古今》,報有《羊城晚報》,是有「羊城八景」;乃至許多樓字商標、公司社團、名勝古跡均以「羊城」命名;「五仙觀」如今尚存,「仙人拇跡」依然可見;仙湖街、仙鄰巷、五仙門等都還粘有一點「仙」氣——「五羊仙」的神話,可謂影響深遠。

『肆』 廣東話的歷史淵源

粵語,又稱為廣東話、廣府話、白話,是一種聲調語言,屬漢藏語系漢語族。在中國南方的廣東中西部、廣西中南部及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的部分國家或地區,以及海外華人小區中廣泛使用。它的名稱來源於中國古代對南方的稱謂「越」或「粵」。由於在語言學分類上,中國與西方有分歧,故粵語屬於一門獨立的語言抑或是一門方言尚有爭議。注1。

目前全球中,粵語使用人口大約為7千萬。粵語的使用人口在中國國內語言使用人口排名中處於第三位,次於約8億人使用的漢語北方話及約8千萬人使用的吳語,而在全球則排在第十六位。雖然使用人口比官話漢語少,但粵語的使用地區非常廣泛。粵語不僅在海外華人小區中被廣泛應用,而且支持著以香港文化及南粵文化為中心的粵語文化,這使得粵語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和生命力。可以說粵語是目前世界上有較強生命力的語言之一。

廣州話口音是粵語的公認標准口音。但是隨著近年來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廣東境內一些原粵語城市甚至出現外來人口多於本地人口的現象,與之相伴的是漢語北方話使用人群大增,加上近年來香港粵語流行曲、電視電影對中國大陸粵語使用人群的強勢影響,粵語文化的中心城市事實上已經由廣州遷移到了香港。

香港粵語跟廣州話,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有時可以從整體口音上作出區別;但在於個別字詞上,則往往難以區別。
歷史

粵語的歷史發展,自上古時期至現今,經歷了一段頗長的時間。
秦漢時期

自上古時期,嶺南地區便居住著被稱為「南越」的民族,鮮有漢人居住,故當時漢語並不存在。在秦朝,秦始皇派軍南下攻取「百越」之地,數以萬計漢人來到嶺南地區定居,便導致漢語開始於嶺南地區傳播。而至漢代,漢高祖封趙佗為「南粵王」,統治南越之地。此時,許多漢人進入嶺南,便與南越雜居,並逐漸改變了當地土著之生活,同時亦促進了漢語的傳播。當時雖有不少漢人南下,但與當地土著相比,漢人仍然屬於少數。因此,漢語在傳播的同時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土著語言的影響,兩者互相融合及吸收,這便是粵語脫離母體的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長期處於戰亂動盪的狀態,許多中原人為了逃避戰亂,舉家南遷,是為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一次高潮。此時,嶺南地區漢族人口大量增加,大大促進了漢語的傳播與發展。在此時期,粵語與中原漢語已經表現出較大差異,此時期可稱為粵語之成長時期。
唐朝時期

至唐朝,粵語隨著廣東地區漢族人口進一步增加、廣州附近地區原來居住的一部分少數民族已經被漢化、另一部分被迫遷移到廣西等地而有了很大的發展。在此時期,粵語受中原漢語影響,變得更加規范化,進一步形成有一支相對獨立的語言體系、詞彙系統及語法結構的語言。唐朝是粵語日趨成熟的時期。
宋元明清時期

到了宋朝,粵語與中原漢語的差距越來越大,已經自立門戶。元明清時期,粵語進一步發展,進一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伍』 有關廣州的歷史故事

廣州北京路 幾許滄桑事

廣州北京路的名字,與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武漢的漢正街一樣,是最繁華商業區的代名詞,來廣州的商旅沒有不到北京路去過的。這條我們熟得不能再熟悉的北京路,卻藏有幾許滄桑的故事。

「雙門底」故事

在清代,北京路的街名喚作「雙門底」,至今許多老人也還稱這個舊名。以今天的西湖路(當時叫西湖街)為界,以北是雙門底上街,以南是下街,下街延伸至今天永漢電影院的位置,有城門樓一座,名為「大南門」,這是廣州的內城樓之一,城牆就是今天的大南路與文明路一線了。「雙門底」的起源是因著今天西湖路與北京路交界處,原有高樓一座,名「拱北樓」,樓有雙門拱,故街名「雙門底」。樓上設有一座元代銅漏壺,是廣州城鎮城之寶之一,據清人筆記所說「百年不爽」,也就是百年都不差分秒。拱北樓拆除馬路後,銅壺轉存於廣州市立博物館,後來撥調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雙門底在清代是商業重地,故流傳有「雙門底賣貓———裝假」的歇後語。一直在雙門底經營至今的「活化石」,是陳李濟葯廠。該廠前身陳李濟杏和堂創始於明代萬曆年間,鋪面就在今天的「銀座」一帶,近五百年而尚存,也算是北京路歷史的最老見證了。

「永漢路」典故

民國年間北京路那時叫「漢民路」,為的是紀念締造民國的元勛、番禺人胡漢民,後來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又改名「永漢路」,為什麼叫「永漢」呢,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原來當時主政廣東的是楊永泰,他想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廣州的路名上以垂久遠,但當時的規矩是只有已故的歷史人物才可享受此殊榮。楊永泰動了腦筋,就將「漢民路」改作「永漢路」,又將相近的萬福路一段取名「泰康路」,這樣就把「永泰」兩字嵌入了兩條路名之中,這也是北京路歷史上鮮為人知的掌故。

高弟街·「許地」

北京路南段,近年也興旺了不少,尤其是高第街一帶,更是粉飾一新,車水馬龍。

高第街最出名的,首推許氏家族,連街名也叫「許地」,這個由潮汕西遷來的巨族百餘年間人材迭出,甚至近有小說家專門著有《千秋家國夢》來訴說許家的興起。許家的後人曾帶我在許地轉了幾次,指點著殘存的建築告訴我當年這里是某某的居所,看著彎彎的月亮門、百餘年的蚝殼窗、牆頭上依稀的灰批單龍,真令我浮想連翩。最後老先生指著家門口一株種在破缸里的蘇鐵說,他祖母年輕時,這樹就已種了幾十年,現在樹齡差不多百餘年了。看著這乾瘦的樹頭露著懨懨的生氣,彷彿就是許地舊物的典型呢。

高第街上的鋪子,廣州人最熟悉的是綢緞鋪「九同章」和具店「三多軒」,三多軒今已遷到廣州路,老鋪舊地還住著當年店主黃家的後人。摸著那螺旋的木梯扶手,你可以看到那八卦形天窗上篩下的陽光幽幽照在貼金的檐花上,還真有些繁華的余韻!百多歲的老畫人黃金海在這住了七十多年,我見到他時,已不太能清晰說話,可精神還很健,今年初才辭世,享年104歲。如果他能細述北京路的百年滄桑,那該多精彩!老人家的女兒指著舊鋪的外牆說,那兒原來有「三多軒箋扇庄」的水泥字,是民國元老譚延

『陸』 廣州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三元里抗英斗爭、西來初地由來、六二三路與沙基慘案……

『柒』 發生在廣州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1911年1月,黃興、趙聲、胡漢民在香港成立起義領導機關——「統籌部」,並在當時的香港屯門青山農場策劃起義,又派人到廣州附近各地,聯絡新軍、防營、會黨、民軍,以備響應;同時在廣州設立38處秘密機關,刺探敵情,轉運軍火,為起義作準備。
4月8日,統籌部召集會議,會議議定起義時間為4月13日(宣統三年三月十五日),計劃十路大軍攻打廣州:第一路由趙聲率領江蘇軍攻打水師行台;第二路由黃興帶領南洋、福建同志攻督署(兩廣總督張鳴岐駐所);第三路由陳炯明領東江健兒堵截滿界;第四路由朱執信領順德隊伍守截旗界;第五路由徐維揚領北江隊伍進攻督練公所;第六路由黃俠毅領東莞隊員打巡警道;第七路由莫紀彭領軍策應徐維揚、黃俠毅兩隊;第八路由姚雨平率領陸軍響應;第九路由洪承點派隊分途攻守;第十路由劉古善領隊分途攻守[1]。
因同盟會會員南洋華僑溫生才4月8日同天單獨行動,槍殺廣州將軍孚琦,以及吳鏡運炸葯被捕,原定起義被迫改期。
4月23日,起義組織者在兩廣總督署附近的越華街小東營五號設立起義總指揮部,趙聲任總指揮(留守香港),黃興任副總指揮。將原定十路進軍計劃改為四路:黃興率一路攻總督衙門;姚雨平率軍攻小北門;陳炯明帶隊攻巡警教練所;胡毅生帶隊守南大門。
4月27日(宣統三年三月廿九)下午5時30分,黃興率200名敢死隊員分四路攻打兩廣總督衙門、小北門、巡
黃花崗起義紀念碑
警教練所和守南大門。黃興首先發難,連發三彈,率隊攻入總督衙門,決心生擒兩廣總督張鳴歧。不料張越牆逃遁。由於清朝部隊人數眾多,起義隊伍得不到接應,各路隊伍雖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徹夜相攻,但都先後失敗。黃興僥幸脫險。由於實際起義以黃興率部為主,黃興為實際起義領導人。趙聲、胡漢民廿九日率200選鋒隊員出發,三十日凌晨抵達廣州城外,但是大勢已去,遂返回。
事後,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多方設法收殮烈士遺骸72具,合葬於城東黃花崗,後改名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1932年,查得此次死難烈士陳文友等姓名共86人。由於習慣,人們仍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捌』 廣東的歷史故事

歷史概貌

【簡述】 廣東,《呂氏春秋》中稱「百越」,《史記》中稱「南越」,《漢書》稱「南粵」,越與粵通,也簡稱粵,泛指嶺南一帶地方。廣東的先民很早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息、勞動、繁衍。在歷史長河中,廣州、廣東等地名次第出現,逐漸演化成廣東省及其轄境。
【先秦以前】 距今約12.9萬年以前,嶺南出現了早期古人(馬壩人)。商與西周時代,廣東先民便與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經濟文化往來。春秋戰國時代,嶺南與吳、越、楚國關系密切,交往頻繁。歷史上楚庭、南武城的傳說,反映出這一時期嶺南與楚、越的關系。《國語。楚語上》也有「撫征南海」的記載,可見當時嶺南與楚國有軍事、政治關系。
【秦至南朝時期】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佔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郡、南海」3個郡。南海郡轄境是東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轄番禺、龍川、博羅、揭陽、四會5個縣,郡治番禺。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屬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屬象郡,粵西有一部分屬桂林郡,粵北部分地區屬長沙郡。這是廣東歷史上第一次劃分行政區。
秦末,南海郡尉任囂病危,委任龍川縣令趙佗代職。任囂死後,趙佗即起兵隔絕五嶺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際,趙佗武力攻並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當時,廣東除今連州及樂昌北境屬長沙郡管轄外,都屬南越國地盤。趙佗及其後的南越國,都與漢朝一樣實行郡縣制。漢武帝平定南越。漢朝將南越地劃分為南海、蒼梧、鬱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個郡。為了便於監督各郡官吏,漢朝又設立13個常駐監察機構,稱為「十三部」,其中設在蒼梧郡廣信縣(今封開)的交趾部,專門負責糾核嶺南九郡。東漢末,交趾部改為交州,除監察權外,還擁有軍政大權,成為郡上一級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從郡縣二級變為州、郡、縣三級。今廣東省境包括交州轄下的整個南海郡(粵中、粵東),還包括蒼梧郡、和浦郡、荊州貴陽郡和揚州豫章郡的一部。其中南海郡較秦代增置3個縣:揭陽、中宿(今清遠)和增城。
東漢末,赤壁之戰後逐漸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吳國的孫權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步騭把交州州治從廣信東遷番禺。264年(吳景帝永安七年),東吳為便於治理,又把南海、蒼梧、鬱林、高梁4個郡(今兩廣大部)
從交州劃出,另設廣州,州治番禺,廣州由此得名。東吳時期,今廣東省境除廣州轄下的4郡外,還包括荊州始興郡和海南島。
西晉時,今廣東省腹地屬當時的廣州,粵北屬荊州,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屬交州。
南北朝時代,中國政局南北分裂。
南朝時州郡縣增置頗多,廢並頻繁,增設的州、郡、縣也多集中在粵中、粵西、粵北地區,粵東地區設置較少。因為當時粵東農業經濟沒有粵西發達,交通也沒有粵西方便。
【隋、唐、五代十國時期】 隋初,設廣州、循州(今惠州)兩個總管府統領諸州。隋煬帝廢州為郡,改為郡、縣兩級,大加省並,今廣東省境分屬10郡、74縣。
唐初地方設州、縣。嶺南45州分屬廣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個都督府(又稱嶺南五管)。655年以後,5府皆隸於廣州,長官稱為五府(管)經略使,由廣州刺史兼任。756年(肅宗至德六年),升五府經略使為嶺南節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嶺南道劃分為東、西道,東道治廣州,廣東屬嶺南東道,這是廣東省名中「東」字的由來,也是兩廣分為東西的開始。
五代十國時期,嶺南為南漢王劉氏占據,行政區劃基本上繼承唐朝的建制。南漢升廣州為興王府,在州縣稀疏的粵東和粵北,增置1府4州。南漢後期,全境共轄60州、214縣。
【宋、元、明、清時期】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軍)、縣三級。
今廣東省境包括廣南東路14州和廣南西路境內的7州,共61縣。宋朝對唐制有所繼承又有所調整。粵西及海南島裁撤8個州,而粵東、粵北除循唐制外,仍保留南漢所增置的4個州。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廣南路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東路治所在廣州,西路治所在桂州,廣東大部分屬廣南東路,「廣東」即廣南東路的簡稱。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軍)、縣四級,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轉機構。今廣東省境分為廣東道和海北海南道。廣東道道治在廣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廣東道為廣東等處行中書省,並將海北海南道改隸廣東,廣東成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過去長期與廣西同屬一個大區的雷州半島、海南島劃撥廣東統轄,結束了廣東以往隸屬不同政區的狀況,廣東省區域輪廓自此基本形成。終明之世,廣東設10府1直隸州,統轄7州75縣。其中,屬明代新置的有順德、從化、高明、饒平、惠來、大埔、普寧、澄海等22縣。這些新置的縣大多集中在粵東地區,基本形成當今縣制的分布格局。
清初承襲明制,地方行政機關分省、道、府、縣4級,但將明時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稱為省。「廣東省」名稱正式使用,所轄范圍與明廣東布政使司相同。清設總督管轄廣東、廣西兩省,稱「兩廣總督」,初駐肇慶,1746年(乾隆十一年)移廣州。清代廣東省最南的轄境是南海諸島的曾母暗沙。西沙群島(時稱「千里長沙」)和南沙群島(時稱「萬里石塘」)屬於廣東省瓊州府的萬州管轄。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北宋時期中國政府已在此行使主權,清政府更是經常派水師巡視。
1841年,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香港(時屬新安縣)正式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87年,葡萄牙誘逼清政府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侵佔澳門(時屬香山縣)。
【民國時期】 1911年,辛亥革命後建立中華民國,廣東省的名稱和范圍與清代相同,但將府直轄地及州、廳皆改為縣,成為省、縣二級制,並於省、縣之間分區設置綏靖區。1925年7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分為省、行政區、縣和市實行委員制。市的名稱出現始於民國初年。廣東省政府下設廣州、北江、東江、西江、南路、海南6個行政區,每區設一行政委員,代表省政府處理本區事務。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侵佔廣州,廣東省府撤退到粵北(今連州市)
為適應戰時需要,全省設4個行署1940年全省改設為9個區(包括淪陷區),到1941年,復改設9個行政督察區。1945年抗戰勝利後,民國政府把行政督察區分為省府直接督察區和專署行政督察區兩種。省府直接督察的有南海、番禺等12個市縣,專署行政督察區則分為11個區,共轄88個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0月2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1月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省共設珠江、東江、西江、北江、粵中、南路、興梅、潮汕瓊崖等9專區,共轄7市98縣,廣州市為中央直轄市。1952年,廣東省和廣州市由中南行政委員會領導,將北海市及欽州專區劃歸廣西,廣西的懷集縣劃入廣東。1954年,廣東省改由中央直接領導,原由中央直轄的廣州市劃歸廣東省管轄。此後,市、專區、縣幾乎年年都有調整。1979年,原屬惠陽地區的寶安縣改設深圳市,原屬佛山地區的珠海縣改設珠海市,均由省直轄。廣東省直轄廣州、海口、汕頭、湛江、茂名、佛山、江門、深圳、珠海、韶關等10市分設韶關、惠陽、梅縣、汕頭、佛山湛江、肇慶等7地區和海南行政區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共轄14市、9縣、3自治縣。1981年,設立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辦事處,由海南行政區直接領導。1983年以後,開始實行市管縣、鄉鎮管村的新體制。1988年,中央政府將海南行政區從廣東省劃出,另設海南省;同年,廣東開始取消地區設置,另設18個地級市(後增加到21個地級市),全面實行地級市管縣體制,以及鄉鎮管村體制,一直沿用至今。

『玖』 廣東省發生的歷史故事

先秦時期

「粵」作為廣東簡稱,最原始的意義是指代華南百越

千年商都—廣州

(百粵),古文獻中「粵」和「越」互為通假,可隨意互調使用。隋唐以後,「粵」字意義收窄,指嶺南地區,或稱「南粵」。[17]

距今約12.9萬年以前,嶺南出現了早期古人(馬壩人)。商與西周時代,廣東先民便與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經濟文化往來。春秋戰國時代,嶺南與閩、吳、越、楚國關系密切,交往頻繁。歷史上楚庭、南武城的傳說,反映出這一時期嶺南與楚、越的關系。《國語楚語上》也有「撫征南海」的記載,可見當時嶺南與楚國有軍事、政治關系。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佔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3個郡。南海郡轄境是東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轄番禺、龍川、博羅、四會4個縣(據《漢書》記載),郡治番禺。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屬南海郡。此外,粵西有一部分屬象郡和桂林郡,粵北部分地區屬長沙郡。這是廣東歷史上第一次劃分行政區。

秦末,南海郡尉任囂病危,委任龍川縣令趙佗代職。任囂死後,趙佗即起兵隔絕五嶺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際,趙佗武力攻並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當時,廣東除今連州及樂昌北境屬長沙郡管轄外,都屬南越國地盤。趙佗及其後的南越國,都與漢朝一樣實行郡縣制。

兩漢時期

漢武帝平定南越後,漢朝將南越地劃分為南海、蒼梧、鬱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個郡。為了便於監督各郡官吏,漢朝又設立13個常駐監察機構,稱為「十三部」,其中設在蒼梧郡廣信縣(今廣東封開)的交趾部,專門負責糾核嶺南九郡。東漢末,交趾部改為交州,除監察權外,還擁有軍政大權,成為郡上一級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從郡縣二級變為州、郡、縣三級。今廣東省境包括交州轄下的整個南海郡(粵中、粵東),還包括蒼梧郡、和浦郡、荊州貴陽郡和揚州豫章郡的一部。其中南海郡較秦代增置3個縣:揭陽、中宿(今清遠)和增城。

東漢末,赤壁之戰後逐漸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吳國的孫權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步騭把交州州治從廣信東遷番禺。264年(吳景帝永安七年),東吳為便於治理,又把南海、蒼梧、鬱林、高梁4個郡(今兩廣大部)從交州劃出,另設廣州,州治番禺,廣州由此得名。東吳時期,今廣東省境除廣州轄下的4郡外,還包括荊州始興郡和海南島。

魏晉南北朝

西晉時,今廣東省腹地屬當時的廣州,粵北屬荊州,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屬交州。南北朝時代,中國政局南北分裂。南朝統治者對俚人(越族)實行「羈縻」政策,在原地大量封官,導致州、郡數猛增。增設的州、郡、縣多集中在粵中、粵西、粵北地區,粵東地區設置較少。因為當時粵東農業經濟沒有粵西發達,交通也沒有粵西方便。隋初,設廣州、循州(今惠州)兩個總管府統領諸州。隋煬帝廢州為郡,改為郡、縣兩級,大加省並,今廣東省境分屬10郡、74縣。

唐宋時期

唐初地方設州、縣。嶺南45州分屬廣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個都督府(又稱嶺南五管)。655年以後,5府皆隸於廣州,長官稱為

廣東風光(13張)

五府(管)經略使,由廣州刺史兼任。唐朝中期潮州汕頭一帶曾經隸屬福建,屬閩州都督府和福建節度使等。756年(肅宗至德元年),升五府經略使為嶺南節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嶺南道劃分為東、西道,東道治廣州,廣東屬嶺南東道,這是廣東省名中「東」字的由來,也是兩廣分為東西的開始。

五代十國時期,嶺南為南漢王劉氏占據,行政區劃基本上繼承唐朝的建制。南漢升廣州為興王府,在州縣稀疏的粵東和粵北,增置1府4州。南漢後期,全境共轄60州、214縣。後梁貞明三年(917),清海、靖海兩軍節度使劉岩立國,國都廣州。國號初名大越,年號乾亨,次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南漢立國後,承襲唐朝典章制度,並大體沿用唐代官制。升廣州為興王府,在粵東和粵北增置一府四州。啟用幕府士人分領諸州,刺史不用武官,從而擺脫唐後期藩鎮割據之弊。仿唐制開科取士,擴大地方士人的仕途。大規模鑄銅、鉛兩種「乾亨重寶」。這是嶺南首次大規模造幣,促進了嶺南地區商品流通。積極開展對外商務活動;又與鄰國創造良好外交關系。南漢歷四主55年。南漢國的建立,促進了嶺南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軍)、縣三級。今廣東省境包括廣南東路14州和廣南西路境內的7州,共61縣。宋朝對唐制有所繼承又有所調整。粵西及海南島裁撤8個州,而粵東、粵北除循唐制外,仍保留南漢所增置的4個州。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廣南路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東路治所在廣州,西路治所在桂州,廣東大部分屬廣南東路,「廣東」即廣南東路的簡稱。

元明清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軍)、縣四級,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轉機構。今廣東省境分為廣東道和海北海南道。廣東道道治在廣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廣東道為廣東等處行中書省,並將海北海南道改隸廣東,廣東成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過去長期與廣

廣東地區歷史地圖(南漢)

西同屬一個大區的雷州半島、海南島劃撥廣東統轄,結束了廣東以往隸屬不同政區的狀況,廣東省區域輪廓自此基本形成。終明之世,廣東設10府1直隸州,統轄7州75縣。其中,屬明代新置的有順德、從化、高明、饒平、惠來、大埔、普寧、澄海等22縣。這些新置的縣大多集中在粵東地區,基本形成當今縣制的分布格局。南澳島此前屬福建管轄,明萬曆三年(1575年),南澳島分屬福建,廣東,設南澳副總兵,即「協守漳潮等處駐南澳副總兵」,分廣東、福建兩營。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升設南澳總兵,管轄閩南、台灣、粵東海域軍事,直到1915年,南澳全島才劃給廣東。澳門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被葡萄牙人借口船舶遭風浪波濤,請求借地晾曬貨物,並賄賂地方官員,取得澳門的賃居權[18]。

清初承襲明制,地方行政機關分省、道、府、縣4級,但將明時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稱為省。「廣東省」名稱正式使用,所轄范圍與明廣東布政使司相同。清設總督管轄廣東、廣西兩省,稱「兩廣總督」,初駐肇慶,清順治三年(1646),朱元璋後代在廣州稱帝,年號「紹武」,史稱「南明」政權,僅存在40天。1746年(乾隆十一年)總督府移廣州。清代廣東省最南的轄境是南海諸島的曾母暗沙。西沙群島(時稱「千里長沙」)和南沙群島(時稱「萬里石塘」)屬於廣東省瓊州府的萬州管轄。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北宋時期中國政府已在此行使主權,清政府更是經常派水師巡視。明清時期廣東北遷,有「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乾隆年間廣東、福建下南洋。

1842年,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香港(時屬新安縣)正式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並開通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19],1843年6月1

廣東各市風光圖冊2(27張)

8日,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進行會談,7月3日,雙方在望廈村正式簽訂了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又稱《望廈條約》[20]。1843年10月8日,由於英國的要求,中英雙方在廣州和香港繼續商談,又訂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又稱《虎門條約》[21])。1844年10月中法兩國在廣州附近的黃埔(今廣州黃埔區)簽訂了《黃埔條約》[22-23];1858年6月27日正式簽訂中法《天津條約》,另有《和約章程補遺》,增開瓊州、潮州等六口[24],中美簽訂《天津條約》,增開潮州(後改汕頭)、台南為通商口岸[25];1860年8月,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佔領天津、大沽、登州、北海、廣州等處英軍,中國割讓廣東「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26]。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葡萄牙獲「永駐管理澳門」的特權[18],1898年6月9日在北京正式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1860年英國所奪占的尖沙嘴以外的九龍半島的其餘部分租與英國[27];1899年11月16日(光緒廿五年十月十四日),清政府與法國簽訂《廣州灣租界條約》,「中國國家將廣州灣(今湛江市)租與法國國家······定期99年。」法國把租借地范圍內的陸地和海灣,總稱為廣州灣。從此,廣州灣便成為法國的租借地。

中華民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後,各省紛紛響應,宣布獨立。11月9日,廣東便實現「和平光復」。各界代表集議推舉胡漢民為廣東都督,陳炯明為副都督。11月10日,廣東軍

國父孫中山

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同盟會員幾乎占據了軍政府各部首腦的位置。 廣東軍政府執政期間(1911年11月~1913年8月),貫徹了孫中山的思想主張和南京臨時政府的政策法令,實施了一系列具有民主主義性質的革命措施,還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了一些發展社會經濟的政令[28]。1917年9月10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軍政府大元帥,南北形成對峙局面,護法運動正式開始。1921年,成立廣州市政廳。1921年5月建立中華民國政府,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1925年6月24日,國民黨中央議決改組大元帥府,192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7月改廣州市政廳為廣州市政府。國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分為省、行政區、縣和市,實行委員制。廣東省政府下設廣州、北江、東江、西江、南路、海南6個行政區,每區設一行政委員,代表省政府處理本區事務。1927年12月16日,黃紹閎率桂系部隊在梧州誓師討粵,兩廣戰爭爆發。此前,粵系要員在廣州發難,驅逐桂系勢力,釀成廣州事變,桂、粵雙方結怨日深。12月11日,共產黨人發動廣州起義,桂系藉此攻擊汪派「疏於防範」,而且參預逆謀。14日,國民政府下令解除張發奎、黃琪翔等粵方軍政首腦的職務。桂系發動兩廣戰爭後,分兵兩路進攻廣州,先後佔領肇慶、三水、河口等地。粵軍第四軍全力攻佔東江,回師廣州阻擊桂軍。桂軍改變計劃,轉攻東江[29]。1929年,陳濟棠執掌廣東的軍政大權;1936年,還政中央。1938年6月,日本侵佔南澳島。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侵佔廣州,廣州淪陷;廣東省府撤退到粵北(今連州市);為適應戰時需要,全省

廣東嶺南建築(29張)

設4個行署。1940年4月,汪偽政權在廣東成立偽省政府,全省改設為9個區(包括淪陷區),到1941年,復改設9個行政督察區。 1943年,日本又侵佔廣州灣。1945年8月18日,中法簽訂《交收廣州灣租界地專約》。1945年抗戰勝利後,民國政府把行政督察區分為省府直接督察區和專署行政督察區兩種。省府直接督察的有南海、番禺等12個市縣,專署行政督察區則分為11個區,共轄88個縣。1949年,解放軍解放南京後,南京國民政府南遷廣州,李宗仁將其總統府設在現在的華南師范大學內[30]。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廣東古村落(20張)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0月2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1月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省共設珠江、東江、西江、北江、粵中、南路、興梅、潮汕、瓊崖等9專區,共轄7市98縣,廣州市為中央直轄市。1952年,廣東省和廣州市由中南行政委員會領導,將北海市及欽州專區劃歸廣西,廣西的懷集縣劃入廣東。1954年,廣東省改由中央直接領導,原由中央直轄的廣州市劃歸廣東省管轄。1955年,廣西的北海市和欽州專區所屬各縣劃歸廣東省,並更名為合浦專區。1965年,北海市及合浦專區所屬各縣劃歸廣西壯族自治區。1979年,原屬惠陽地區的寶安縣改設深圳市,原屬佛山地區的珠海縣改設珠海市,均由省直轄。廣東省直轄廣州、海口、汕頭、湛江、茂名、佛山、江門、深圳、珠海、韶關等10市,分設韶關、惠陽、梅縣、汕頭、佛山、湛江、肇慶等7地區和海南行政區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共轄14市、92縣、3自治縣。1981年,設立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辦事處,由海南行政區直接領導。1983年以後,開始實行市管縣、鄉鎮管村的新體制。1988年,中央政府將海南行政區從廣東省劃出,另設海南省;同年,廣東開始取消地區設置,另設18個地級市(後增加到21個地級市),全面實行地級市管縣體制、以及鄉鎮管村體制。



廣州的歷史故事,你可以在網路中查詢下。那裡的信息比較詳細點。

閱讀全文

與廣州粵語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