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太湖西山歷史名人

太湖西山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14 19:58:43

『壹』 歷史名人嚴西山畫什麼畫出名

嚴姓的起源有幾種說法,最廣為流傳的是出自庄姓的說法。《史記》雲:「楚之先,出自顓頊高陽氏。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因其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重黎死,其弟吳回繼為祝融,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季連。季連,羋姓,楚乃其後也。周文王時,季連苗裔鬻熊事文王,成王時,封鬻熊之後熊鐸於荊蠻之地,建楚。」 楚第六位國君庄王後代以謚為姓,始有庄。 東漢庄光避明帝諱,改為嚴姓。

『貳』 裘村鎮的歷史名人

秦末漢初「商山四皓」之一,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和夏黃公四人合稱商山四皓,秦朝末年,四皓隱居於河南商丘,漢朝初,為輔佐太子劉盈登位,四皓出山,等劉盈順利登位後,四皓重歸山林,在一路尋覓之後,選擇大里黃賢隱居,黃賢村的村名也由此而來,四皓隱居後,寫詩作賦,采葯救人,時黃賢一帶大疫,夏黃公采黃檗治人,今蒓湖鎮黃檗村即由此而來。
據記載,夏黃公晚年以治病救人為己任,遊走於奉化、鄞州、餘姚一帶,黃賢村早年尚存黃公墓,現有東祠廟紀念之,鄞州區古林鎮內現有黃公廟,為寧波境內最大的古廟,有「高山仰止」、「神醫再世」等碑80餘塊。清初史學家黃宗羲《四明山志》有考略,「黃墓山,其山帶江,有覆船之號,有大里黃公墓,」。太湖西山有黃公井,亦稱黃公泉,其旁居民多姓夏,俗傳即夏黃公後人。 陳肖孫,一名禾誤(黃賢陳氏宗譜載),字伯岩,號勉雲(馬頭陳氏宗譜載),生卒年不詳。其父陳師稷,為當地一鄉賢,詩詞歌賦,無一不會。
淳祐四年(1244年),陳肖孫登甲辰科留夢炎榜,成為一名進士。後進入大理寺,幾年後升至大理寺丞戶部郎中。咸淳元年(1265年),陳肖孫因「以善政事」知嘉興府。幾年後兼浙西提點刑獄公事,第二年兼度支郎官。提點刑獄公事,即提刑官,實際上就是朝廷派駐到一個省的最高的司法監察人員。
南宋末,各地盜賊蜂起。陳肖孫率部鎮壓安吉賊寇作亂,由於措施不當,損失慘重。遂辭官歸家,數月後疾卒,年六十一,墓黃賢山。幾十年後其子陳暠伯亦葬此山。 林逋(967—1028),字君復,家譜載,自五代始,世居福建長樂,傳至11世,鈃、釧、鐶、釴兄弟4人遷居奉化、象山,林逋父釴定居奉化黃賢村。逋系林氏第12世孫,故宅在奉化大脈嶴口(今大茅嶴)。一說錢塘(今杭州)人。少好學,通經史百家。性孤高恬淡,無視名利。及長,漫遊江淮,40餘歲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寺廟,與高僧詩友往來。以湖山為伴,20餘年足不及城市。丞相王隨、郡守薛映均敬其為人,又愛其詩,時趨孤山與他唱和,並出俸銀為之重建新宅。大中祥符五年(1012),宋真宗聞其名,賜粟帛,並詔府縣常加撫恤。人多勸他出仕,均婉言謝絕。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舊稱「梅妻鶴子」。卒謚「和靖先生」,葬孤山故廬側。善繪畫,工行草,尤長詩。詩風淡遠,多寫隱逸生活和閑適心情。《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傳誦頗廣。後人輯有《林和靖詩集》,其中《將歸四明夜話別任君》、《送丁秀才歸四明》等為思鄉之作.

『叄』 誰知道蘇州的歷史情況以及蘇州歷史上有名的人物

【蘇州歷史沿革】
商末,我國西北地區姬姓周氏族首領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讓賢,從陝西歧山下的周原,千里南奔,來到長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蘇梅村),與當地土著居民結合,建立了帶有部落性質的「勾吳之國」。這是蘇州一帶稱吳的最早記載。
公元前11世紀中葉,周滅商,實行分封制。周武王尋得已在吳地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孫周章,封其為諸候。「勾吳」遂成為諸侯國,正式納入西周版圖。
周簡王元年(公元前585年),壽夢繼位稱王,吳國始有確切紀年。從壽夢起,吳國國勢日盛,並開始與中原各國交往,躋身大國爭霸的行列。
周靈王12年(公元前560年),吳國君位傳至二十世孫諸樊,國都南遷至今蘇州城址。周敬王6年(公元前514年)闔閭繼位。
周元王3年(公元前473年),越滅吳,吳地悉歸越國所有。顯王35年(公元前334年),楚滅越,吳、越之地盡屬楚。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楚相春申君黃歇被封於江東,吳地遂成為春申君封地。
戰國末年,秦國在其轄境行郡縣制,隨著佔領區的擴大,郡縣制進一步推行。秦始皇24年(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俘楚王負芻,以長江以北楚國之地建楚郡。次年,王翦逐次攻取楚國在長江以南之地,遂將楚郡分為九江、障、會稽三郡。26年(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正式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吳地屬會稽郡。郡治在吳國故都(即今蘇州城址)。並以郡治所在地設吳縣,為所轄二十六縣之首邑,吳縣之得名自此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項梁、項羽在吳縣起兵反秦。秦亡後,楚漢相爭中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領梁、楚等九郡,會稽郡亦屬楚。
漢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劉邦攻滅項羽,漢將灌嬰乘勝過江,攻破吳縣,略定會稽。同年,劉邦封韓信為楚王,會稽等郡屬楚王封地。次年劉邦降韓信為淮陰候,分其封地東部會稽等三郡五十二城改建荊國,以其從兄劉賈為荊王,領會稽郡,都吳。11年(公元前196年)英布反漢,殺劉賈佔領荊國封地。次年平定英布之叛,廢荊國仍復為會稽郡。同年劉邦封劉濞為吳王,會稽郡遂屬吳國封地。文帝前元9年(公元前171年),故鄣郡並入會稽郡,郡治一度由吳縣移至故鄣(今浙江安吉縣與長興縣之間),7年後復治吳縣。景帝3年(公元前154年),劉濞謀叛伏誅,廢吳國,復為會稽郡,領縣二十四,吳縣仍為首邑。
元封5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分全國為十三州部,每州設刺史一人。會稽郡屬揚州刺史。其時之州尚不屬正式行政建置。
南朝劉宋武帝永初2年(公元421年),廢吳國之名復稱吳郡。南朝政府曾在南方廣置僑州僑郡,宋孝武帝大明7年(公元463年),以吳郡屬僑置南徐州。次年仍隸揚州。蕭梁天監6年(公元507年),析吳郡地置信義郡。大同年間(公元535——545年)置崑山縣,隸信義郡,大同6年(公元540年)改海虞縣為常熟縣,從此崑山、常熟二縣得名。太清3年(公元549年),侯景作亂攻陷郡城,改吳郡為吳州。次年又恢復原置。陳武帝永定2年(公元558年)割吳郡所屬海鹽、鹽官、前京三縣置海寧郡;後又割錢唐、富陽、新城等縣置錢塘郡;割建德、壽昌、桐廬等縣屬新安郡。吳郡轄地驟減,僅領吳、崑山、常熟、嘉興四縣。禎明元年(公元587年),析揚州地增置吳州,以原屬揚州的吳郡、錢塘郡等改隸吳州,於是吳州、吳郡、吳縣三級治所同駐一城。
隋朝建立後,變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開皇9年(公元589年)滅陳後廢吳郡建置,以城西有姑蘇山之故,易吳州為蘇州,這是蘇州得名之始。下轄吳、崑山、常熟、烏程、長城五縣。11年(公元591年),因反叛騷亂頻繁,危及蘇城安全,故楊素於蘇城西南橫山(七子山)與黃山之間另築城廓,州、縣治悉移新廓,至今該處地名仍稱新郭。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復甦州為吳州,3年(公元607年)又改州縣制為郡縣制,吳州復稱吳郡。
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復吳郡為蘇州。7年(公元624年)將隋代遷出的州、縣治遷回原址。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國為十道,蘇州屬江南道。開元21年(公元733年)分江南道為江南東、西二道,蘇州屬江南東道。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蘇州為吳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稱蘇州,並改隸浙西道,節度使署也駐蘇城。大歷13年(公元778年)蘇州被升為江南地區唯一的雄州。
光化元年(公元898年),蘇州成為吳越國的領地,改稱中吳府。後梁開平3年(公元909年),吳越王錢繆分吳縣南部地另置吳江縣,吳江建縣自此始。後唐同光2年(公元924年),錢繆又奏請升中吳府為中吳軍,設節度使,領常、潤等州,直至宋初未有變易。
宋太祖開寶8年(公元975年),吳越王錢俶改中吳軍為平江軍,隸江南道。太平興國3年(公元978年)吳越納土歸宋,恢復甦州建置,轉屬兩浙路轉運使。政和3年(公元1113年)敕升蘇州為平江府,屬江南道浙西路,於是蘇州又有平江之稱。宣和5年(公元1123年)置浙西提舉司,建炎4年(公元1130年)置浙西提點刑獄司,治所均在平江城。
元代始行行省制。至元12年(公元1275年)設江淮行省,置浙西路軍民宣撫司,次年即改宣撫司為平江路,屬江淮行省。18年(公元1281年)昇平江路為達魯花赤(蒙語長官之意)總管府。至元28年(1291年)劃江而治,江南設江浙等處行中書省,蘇州屬之。元貞元年(1295年)升崑山、常熟、吳江、嘉定四縣為州。元末至正16年(公元1356年)張士誠入據平江,建大周政權,一度改稱隆平府,次年張士誠接受元朝封冊,復改為平江路。
明太祖吳元年(公元1367年),改平江路為蘇州府,隸江南行中二書省。永樂19年(公元1421年)遷都北京,南京成為陪都,以江南為南直隸省,蘇州府屬之。
入清以後改南直隸為江南省,置左、右兩布政使。蘇州仍稱府,屬縣不變,隸右布政使。順治18年(公元1661年)將右布政使自江寧移駐蘇州。雍正2年(公元1724年)升太倉州為直隸州。3年(公元1725年)分江南省為安徽、江蘇兩省,於是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蘇州府治和長、元、吳三縣縣治同駐蘇州一城。咸豐10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國李秀成進駐蘇州,以蘇州為省會,建蘇福省,實行省、郡、縣三級制。同治2年(公元1863年)清軍攻陷蘇州,恢復建置如舊。光緒32年(1906年)以太湖西山置靖湖廳,隸蘇州府。
清宣統3年(1911年)10月10日(公歷,以下同),辛亥革命爆發。11月5日,蘇州宣布獨立,原江蘇巡撫程德全自稱蘇軍都督,設都督府於蘇州。12月3日,改蘇軍都督為江蘇都督,實行軍民合治,稱中華民國軍政府江蘇都督府,府所設蘇州。
民國元年(1912年)1月,廢蘇州府,復將長洲、元和二縣及太湖、靖湖二廳並入吳縣,同時將震澤縣並入吳江縣,昭文縣並入常熟縣,新陽縣並入崑山縣。從此,地名稱蘇州,建置稱吳縣。民國3年(1914年),實行省、道,縣官制,分一省為數道,於蘇、常之地設蘇常道,治所蘇州,吳縣屬之。民國16年(1927年)4月,國民政府建都南京,江蘇省會遷至鎮江,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制。同年6月,成立蘇州市政籌備處。次年11月,縣、市分治,在蘇州市政籌備處基礎上,正式建立蘇州市。民國19年(1930年)5月,江蘇省政府以緊縮開支為由,又撤銷蘇州的市級建置,復並入吳縣。
民國22年(1933年),江蘇省分區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作為省的派出機構,吳縣屬於第三區,區署設蘇州。同年十二月,第三區改稱無錫區,區署置無錫。民國25年(1936年),無錫區改稱第二區,仍隸吳縣。
民國26年(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11月19日,蘇州淪陷。次年5月,日偽江蘇省政府在蘇州成立,管轄蘇南地區十六個淪陷縣城,吳縣屬之。
民國29年(1940年),中國共產黨在蘇南東路地區領導堅持抗日,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將東路地區先後劃分為三個級六個行政區,蘇州均隸屬於蘇南第一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9月,蘇州縣人民抗日自衛會在常熟東塘市成立。次年2月,蘇州縣政府成立,蘇州縣人民自衛會撤銷。由於日偽殘酷清鄉,民主政權相繼撤銷。至民國34年(1945年)7月,在蘇兩北行政辦事處的基礎上,吳縣抗日民主政權恢復成立。
民國34年(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偽江蘇省消亡,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蘇州仍稱吳縣,隸屬江蘇省江南行署。後江南行署撤銷,又隸屬第二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直至解放。
1949年4月27日,蘇州解放後,下設13個鎮人民政府,同年9月改設東、南、西、北、中5個區公所;1950年5月各區公所撤銷,由公安部門接管。1951年11月初經蘇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市政府決定按原區公所轄區建立東、南、西、北、中5個區。
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1)蘇州市為省轄市。(2)設立蘇州專區。蘇州專區轄常熟市和常熟、吳縣、吳江、太倉、崑山、無錫、宜興、江陰、太湖辦事處(相當於縣)1市8縣1處,專署駐蘇州市。(3)設立松江專區。松江專區轄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嘉定、川沙、松江、寶山、嵊泗、上海10縣,專署駐松江。同年,太湖辦事處改為震澤縣,蘇州專區轄1市9縣。同年6月26日,嵊泗縣劃歸浙江省領導。1954年,常熟市改為省直轄市,並仍接受蘇州專署督導。1956年,將宜興縣劃歸鎮江專區,原轄鎮江專區的武進縣劃入蘇州專區,轄9縣。
1958年8月25日,原由省直轄的蘇州市劃歸蘇州專區領導;撤銷常熟市,並入常熟縣。無錫縣劃歸無錫市領導,武進縣劃歸常州專區。4月8日,撤銷松江專區,所屬的松江、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6縣劃入蘇州專區。4月12日,原江蘇省松江專區管轄的嘉定、寶山、上海3縣劃歸上海市管轄。11月21日,川沙、青浦、南匯、松江、奉賢、金山6縣,劃歸上海市管轄。蘇州專區轄1市7縣。
1960年,撤銷震澤縣,並入吳縣。1961年,設立沙洲縣(駐楊舍鎮)。1962年,蘇州市改為省轄市;原由無錫市領導的無錫縣劃入蘇州專區,轄8縣。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蘇州地區的常熟、太倉、崑山、吳縣、吳江、沙洲縣劃歸蘇州市領導;常熟縣撤銷,改設常熟市;蘇州市共轄1市5縣4區(平江、金閶、滄浪和郊區)。1986年9月起,經國務院批准,先後撤銷沙洲、崑山、吳江、太倉(1993年)4縣,改設張家港、崑山、吳江、太倉4市。蘇州市共轄5市1縣4區。1993年,蘇州被國務院批准為「較大的市」。
1983年3月1日,江蘇省實行市管縣新體制。撤銷蘇州地區,將原屬蘇州地區的江陰、無錫二縣劃歸無錫市,吳縣、吳江、崑山、太倉、沙洲、常熟劃歸蘇州市。蘇州市領五縣一市。
1983年,撤銷常熟縣,改設常熟市。 1986年,撤銷沙洲縣,設立張家港市。 1989年,撤銷崑山縣,改設崑山市。 1992年,撤銷吳江縣,設立吳江市。1993年,撤銷太倉縣,設立太倉市。 1995年,撤銷吳縣,設立吳縣市。
2001年,蘇州市郊區更名為虎丘區;同年,撤銷吳縣市,分設吳中區、相城區。
2012年,撤銷蘇州市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合並設立蘇州市姑蘇區;撤銷吳江市,設立蘇州市吳江區。
【蘇州歷史名人】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景佑元年(1034)知蘇州時,大水成災,他主持疏浚白茆等五河,導太湖水入江、海,解除了水患,保障了農業生產。他在蘇州還創設郡學,成為蘇州有學之始。范仲淹工詩詞散文,善書法。文章闡述其政治主張,詞多寫塞上風光,風格較為明健。其《岳陽樓記》中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凝聚了范仲淹畢生心志,成為激勵後代志士仁人思想情操的著名格言。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作致能),號北山居士,晚號石湖居士,著名詩人。乾道六年(1170),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學士名義出使金,不畏強暴,敢與金主力爭國權,終於不辱使命,全節而歸,受到當時南宋朝野的稱頌。晚年退居故里,在石湖築「石湖草堂」。范成大工詩,與楊萬里、陸游、尤袤齊名,合稱「南宋四家」。其《田園四時雜興》詩60首,描寫農村風光和民生疾苦,尤為突出。他撰寫的《吳郡志》是一部極有價值的蘇州地方誌乘。

高 啟(1336—1374),字季迪,號槎軒,長洲縣人。元末隱居吳淞青丘(今屬吳中區角直),自號青丘子。與楊基、張羽、徐賁同以詩名,稱「吳中四傑」,洪武五年(1372)蘇州知府魏觀以張士誠府重修府治,被讒受誅,高啟曾為之作「上樑文」,而被腰斬於南京,年僅39歲。其詩作爽朗清逸,部分作品對民生疾苦有所反映。
吳 寬(1435—1504),字原博,號匏庵,書法家,長洲縣(今蘇州)人。少時勤奮好學,「好古力學,至老不倦。」善詩文,為當時文章領袖;擅繪畫,尤長書法。平生學宗蘇軾,書法亦酷似東坡。好藏書,且多親手抄錄。故居在蘇州城區樂橋西尚書里。其待人寬厚,講人情,重友誼,常慷慨解囊救人之困。卒於任,贈太子太保,謚「文定」。
唐 寅(1470—1524),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著名書畫家。少與張靈相善,學畫於周臣;後結交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等,切磋文藝。29歲中鄉試第一,次年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被革黜入獄。後游歷名山大川,致力繪畫,賣畫為生。生性不羈,常用「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印。後皈心佛教,自號「六如」。擅畫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劉松年,兼學元人。工畫人物、花鳥,與沈周、文徵明,仇英齊名畫苑,被稱作「明四家」,又善書法,和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王寵同為明代中期的中興書法家。詩初多穠麗,中年學劉禹錫、白居易,晚年不拘成格,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譽為「吳門四才子」。
王 鏊(1450—1524),字濟之,號守溪,晚年又號拙叟。文學家,吳縣東山陸巷人。明成化十年(1474)鄉試,明年會試均第一,廷試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王鏊秉性耿介,與宦官劉瑾勢力斗爭,與大學士李東揚力救被劉瑾加害幾死的崔璿、姚祥、張瑋、韓文、劉健、謝遷、楊一清、劉大夏等官員,得以免死。但終因劉瑾專橫,禍流縉紳,自己力薄不能救,遂力求告歸。辭官返里後,蟄居東山14年。其間廷臣交相薦舉,終不再出。著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紀聞》、《震澤編》、《守溪文集》等。嘉靖三年(1524)卒於家鄉,墓表坊上鐫有唐寅書「海內文章第一,山中宰相無雙」對聯。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自號枝山、枝指生,長洲縣(今蘇州)人。著名書法家。5歲能書徑尺字,9歲能詩。稍長,博覽群書,詩文有奇氣,當眾疾書,思若湧泉。青年時與文徵明、唐寅、徐禎卿等交遊,世稱「吳中四才子」。工書法,擅直、行、草、章;尤長草書,名動海內。王世貞《藝苑卮言》雲:「天下書法歸吾吳,而京兆允明為最。」有「明代草書第一人」之譽。
馮夢龍(1574—1646),字猶龍,別署龍子猶、顧曲散人、墨憨齋主人等,著名文學家、戲曲家。長洲縣(今蘇州)人。少有才氣,惜懷才不遇。馮夢龍才情跌宕,詩文麗藻,尤明經學。輯有話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世稱「三言」。還編有民歌集《掛枝兒》、《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筆記《古今譚概》等,並改寫小說《平妖傳》、《新列國志》。戲曲創作有傳奇劇本《雙雄記》曾修改湯顯祖、李玉、袁於令等人作品多種,合稱《墨憨齋定本傳奇》。另外還著有《春秋衡庫》、《春秋指月》、《別本春秋大全》、《智囊》、《智囊補》、《七樂齋集》、《情史》、《笑府》等上百卷。兄夢桂、弟夢熊皆有名,稱「吳下三馮」 。
李 玉(1591—1671;一說1596—1676),字玄玉,一作元玉,號蘇門嘯侶,又號一笠庵主人。吳縣人。明末清初著名戲曲作家,為「吳縣派」戲曲作家領袖。明亡後,專事劇本創作。與畢魏、朱素臣、張大復等相友善,研究曲調,從事戲劇創作,形成「吳縣派」。作有傳奇40餘種,今存《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清忠譜》、《麒麟閣》等18種,劇作為戲班所爭演。又編訂《北詞廣正譜》,是研究北曲曲律的重要著作。
金聖嘆(1608—1661),本姓張,名采,字若采,後改姓金,名喟,明亡後改名人瑞,字聖嘆。明末清初長洲(今蘇州)人。明諸生。穎敏絕世,奇才橫溢,為人倜儻高奇,俯視一切,生性不羈。好飲酒。能文善詩,絕意仕進。善衡文評書,議論發前人所未發。曾以《離騷》、《莊子》、《史記》、「杜詩」、《水滸》與《西廂記》合稱「六才子書」,並對後兩種進行批改。他將《水滸》七十回以後的情節全部刪除,並續上他寫的「梁山泊英雄驚噩夢」作為全書的結局。清順治十八年(1661),金聖嘆與一些秀才於順治皇帝治喪期間,控告縣官貪污倉糧,酷刑逼稅杖斃鄉民的罪行,遭巡撫朱國治鎮壓,逮捕諸生5人,金聖嘆等又與一批群眾哭於文廟,以示抗議,朱國治又以大不敬罪逮捕金聖嘆等13人,是為「哭廟案」。
葉 桂(1667—1746),字天士,號香岩,晚號上津老人,吳縣人。著名醫學家,中國溫病學說主要創始人、奠基者。世居蘇州閶門外下塘上津橋,世代業醫。葉桂繼承家學而博採眾長,自成一家。著《溫熱論》,倡溫病衛、氣、營、血的辨證和治療方法,為溫病學說奠定了基礎。其臨床處方精簡,用葯配伍有獨到見解。尤擅治奇經、脾、兒科等病,曾有「天醫星」之譽。與薛生白、繆遵義合稱「吳中三名醫」。
毛宗崗,康熙年間長洲縣人,字序始,號子庵,清初小說評點家(批評家)。其父毛綸,字德音,晚更號聲山,有文才,曾評論過《琵琶記》、《三國演義》,稱《琵琶記》為「第七才子書」。毛綸晚年雙目失明,毛宗崗繼承父業,評刻《三國演義》。毛氏父子對羅貫中原本重新加以修訂,整頓四月,修訂文辭,削除論贊,增刪瑣事,改換詩文,使之更加緊湊暢達,成為至今流傳的120回本,為小說流傳及價值的揭示作出了貢獻。
王周士,元和人,清評彈藝人,善說《白蛇傳》、《游龍傳》。乾隆南巡時,奉召至御前彈唱,賜以七晶小京官之冠,並隨駕回京,在南府中供奉,以說書游公卿大夫間,名著京華。病乞歸鄉後,在蘇州創建光裕公所(後稱光裕社)。
惠 棟(1679—1758),字定宇,號松崖,人稱「小紅豆先生」,著名經學家。原籍吳縣東渚,後遷居蘇州城區元和縣境,故又作元和(今蘇州市)人。祖父惠周惕,本名恕,字元龍,故居在東渚硯溪,故自號硯溪。後徙蘇州葑門冷香溪側,宅有紅豆樹,故又號紅豆老人。父惠士奇(1671—1741),字仲儒,一字天牧,號半農,人稱「紅豆先生」。惠棟傳祖、父之學,搜集漢儒經說,加以編輯考訂,評贍博識,集「吳派」經學之大成,為「吳派」經學的奠基者與領袖。
沈德潛(1673—1769),字確士,號歸愚,著名詩人、詩歌批評家。長洲縣(今蘇州市)人。初學詩於吳江葉燮。中年以前授徒為生,並以詩名。曾築屋居木瀆山塘街,著書作述,後歸居蘇州城區。曾為乾隆帝校《御制詩集》,深受賞識,稱為「江南老名士」。其論詩主「格調說」,拘於「溫柔敦厚」的詩教。其詩多歌功頌德之作,少數篇章也對民間疾苦有所反映。其詩學深邃,曾選編《古詩源》、《唐詩別裁集》、《明詩別裁集》,辨析源流,指出名家得失,為研究古代詩歌發展的重要著作。
薛 雪(1681—1770),字生白,號一瓢,晚號牧牛老叟,著名醫學家。吳縣人早年學詩於吳江葉燮,博學多才,不求聞達。善詩,工畫。尤精於醫,長於溫病,與葉天士齊名,為溫病大家。臨診多奇驗,治學不拘成說。其《濕熱論》系探索研究濕熱病之力作,條分縷析,深切詳明,與葉天士《溫熱論》齊名,堪稱闡發濕熱、溫熱病的姊妹篇。
吳大澄(1835—1902),字清卿,號恆軒,又號愙齋,清末學者,書畫家、金石學家、古文學學家。吳縣人。善書畫,工篆書,精於金石學與古文字學。著《古籀補》、《古玉圖考》、《字說》、《權衡度量實驗考》、《恆軒所見所藏吉金錄》、《愙齋詩文集》等。
俞樾(1821—1907),字蔭甫,號曲園,浙江德清人,後寓居蘇州。著名學者。以小學(文字、音韻、訓詁學)、古文經學,諸子學見長。所著《群經平議》、《諸子平議》、《古書疑義舉例》三書,正句讀,審字義,通古文假借,校正誤文,發明古義,為士林所推重。又擅長詩詞,旁及小說、戲曲;亦工書法,尤長篆隸。其書張繼《楓橋夜泊》詩碑,為其86歲病逝前4月所書,雄渾剛健,被奉為翰墨之寶。
沈 壽(1874—1921)女,初名雲芝,字雪君,後名壽,晚署雪宧。傑出的蘇綉藝術大師。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三日(1974.9.23)生於蘇州。自幼受家庭熏陶,學刺綉。8歲綉制「鸚鵡圖」即顯露了她的藝術才智,得到親友們的稱贊。光緒十九年與余覺結婚。余能詩善畫,夫妻畫綉相輔。沈精心綉事,創造出近10種新的針法。其綉品押印題識,署「天香閣」三字,為士夫爭相購藏。宣統二年(1910)綉制的《義大利王後愛麗娜像》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獲一等獎。民國4年,沈壽借鑒油畫稿所綉的《耶穌像》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一等大獎。
顧頡剛 (1893—1980) 名誦坤,字銘堅,號頡剛,著名歷史學家。吳縣(蘇州)人。早年就讀於長元吳高等小學堂,蘇州公立第一中學堂,民國9年(1920)畢業於北京大學。20年代,他提出了有名的「層累地造成的古史觀」,編纂出版了《古史辨》,轟動了整個史學界。先後主持《資治通鑒》和《二十四史》的校點工作,為整理出版這兩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巨著作出了重要貢獻。
葉聖陶(1894—1988),名紹鈞,字聖陶,著名教育家、作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畢業於草橋中學,先後在蘇州干將坊言子小學、角直吳縣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編輯,出版有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鳥語獸言》,短篇小說集《膈膜》、《水災》、《線下》、《城中》、《未厭集》、《聖陶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倪煥之》,散文小說集《腳步集》、《未厭居習作》、《四三集》、《鄰居》等,以及《十三經索引》,與夏丐尊合著《文心》、《文章例話》等。

『肆』 老北京人說的西山十戾是什麼,分別對應哪些歷史人物

民間所揭幕的西山實力主要指的是大清王朝中的一些權臣——被稱為熊的多爾袞,被稱為湖的慈禧太後,被稱為蟒蛇的曾國藩……

被稱為狐的慈禧太後

說到自己太後,大多數人對她印象十分不好,因為在清朝的晚期都是刺激太後進行吹煉鋅,正當時的傀儡皇帝光緒根本沒有任何的權威,而且八國聯軍侵華支持慈溪業宣布不允許抵抗,最後讓八國聯軍順利的攻佔陵園,對我國的文化發展起到了負面的作用,同時刺激太後的兩面三刀的形象也被人們戲稱為狐!

『伍』 西山驛古代名人

相傳西山驛鎮北約2公里處有一名城,在春秋時,西起五崗村,東到桑元村,長約十華里,是當年宋國的宋襄王居住地,約公元前650年,叫天街城,又叫十里長銜,居住數萬民眾,街市繁華,車水馬龍,店鋪相連,商賈往返,熱鬧非凡,由於街市地處崗壠,夜晚燈火輝煌,遠遠看去,就象一座天街,在天街南約兩華里,宋襄王建一宮,宮名曰:三寶殿,位於我鎮紅山村。大約在公元前430年間,由於宋國被滅,天街城被戰火燒毀,從東到西,相傳火光沖天,煙火迷漫,人叫馬嘶,余火燒約一月有餘,民眾死亡無數,餘生民眾四散潰逃,在天街東有一自然村曰燈籠廟,約有兩千多年歷史,由於當時做各種燈籠,供市民選購,逢年過節,燈籠廟熱鬧非繁,一面展示燈籠的多樣性、藝術性、文化性、娛樂性,一面供遊客觀賞,同時吸引人們的購買率,燈籠廟燈會場面積約百餘畝,在南側現留下一井名曰響井,約兩千多年歷史,井深約180米,打一擔水約20分鍾,沒力氣的人難以打上來,井壇是青石圈的,四圍被長年打水,繩痕磨跡,約幾十條,深約5至10公分不等。一旦吊桶下井聲響聲不絕於耳,如銀鈴碰撞,桶水上來後,仍有餘音陣陣約半分鍾(因得名響井),井水清若燒酒,甘甜醇美,一旦燒開沏茶,香氣陣陣,茶客難以舍杯。此井於1975年農業學大寨時,被平整土地所毀壞,現整個天街地下藏物較多,古磚瓦礫,到處可見,一米深以下,常見古瓶古罐,多為碎物。井水原是王室專用水,後宋國滅,此井水才被民眾所用,當時用水者,一是貴客來用於燒茶;二是逢年過節;三是力氣大的人用多;四是乾旱年群眾來用水,井從未乾過。普通百姓寧願到兩華里外挑水,也吃不了打水之苦。天街城毀壞後,一些極少數餘生故土難離,搬到古郵驛。西山驛居住,西山驛春秋時屬古郵驛,後來成為馬站、驛站,供郵信、皇家送緊急公文,地方有緊急要務需稟報皇上;晌糧晌錢護送的專用線;專供傳遞信息物件的人歇息、換馬。相傳孔子周遊列國,從巢縣西走,一路崇山峻嶺,人困馬乏,到西山驛東邊山上,日已墜地,天已漸黑,聽說山下有驛站,叫從人直至山下歇息,到山下店門口,孔子累得一口氣說:"人到西山,馬到驛,落日巧遇棧歇息。"從此而得名西山驛。西山驛兩千多年,飽經滄桑,幾多輝煌,幾多戰火淪喪,由於西山驛是古驛站,戰略地位高,相傳只要改朝換代,西山驛都要遭一次戰火劫難。多少年來,西山驛地腴物阜,人傑地靈,工賈無數,名人薈萃。宋朝出了個宋狀元,明朝出了個殷進士,康熙6年,也出過昂氏父子雙進士,明末清初,有一大財主,名叫楊連鎖,他家有萬畝良田,西起店埠,東到拓臬,田塘相連60華里,無二家良田相隔。他家有一樣撥塘大約300畝,一桂花倉約200多間,房屋約幾百間,長短工、傭人約幾百號。但戶萬人。我們地方一歌謠"楊連鎖,楊連鎖,驢駝鑰匙,馬駝鎖,鍋巴蓋牆頭,樣撥翻鮮肉,啥時窮掉楊連鎖,梅山崩掉大半個。"最後也遭戰火,家破人亡。

西山驛人們記憶猶新的是抗日戰爭前,東西四里,南北兩里,東到土山腳下程墩,西到回馬橋,東西各一出入門樓,為防強盜入侵,兩門關閉,四周圍牆高丈余,閑人難入,白天兩門大開,集市繁榮,

商賈雲集,百貨齊全,店棧相連,煙館戲院,歌妓雜耍,雜坊四起,品種齊全,剪花貼紙,鐵器名揚百里,五福方圓數百里聞名,當時一名秀才對客商來西山驛購物題了這樣一道詩:"西山驛站西,回馬橋過田,貨購驢難馱,客嫌貨力微。"1937年日本的侵華戰爭暴發,侵佔西山驛地區後,在土山修築碉堡工事,由於新四軍在西山驛地區活動頻繁,炸鐵路,剪電話線,拆電桿,日本鬼採取強烈報復,於1940年土山頭日軍用炮火、飛機對西山驛集鎮狂轟濫炸,然後糾集日偽隊對西山驛實行"三光"政策,繁華的西山驛半月內變成廢墟,圍牆、門樓、街市、客棧、雜坊化為灰燼,舊時的鬧市一去不復返了。

新中國建立後,西山驛雖只剩下幾十戶人家,但名聲在外,合浦路橫穿而過,當時成立過西山驛區,轄6個鄉鎮,56年西山驛區改撮鎮區,62年成立西山驛人民公社,75年西山驛進行一次城鎮規劃,尤其改革開放後,西山驛鎮進行三次規劃,三次改建,把一個破爛不堪的街道建成初具繁榮的小城鎮,原來西山驛地區的很多聞名遐爾的特產,唯獨只剩西山驛大鍬和西山驛五福在方圓百里產生影響。

西山驛五福歷史悠久,唐朝以後的五代十國,後蜀皇帝為改變過年桃木板上刻畫的繁鎖,親自用紅紙寫上一對「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貼在桃木板上,這第一幅春聯貼出後,逐漸影響帶動民間習俗,改桃木畫為春聯。延續了1300多年歷史。據說五福受春聯影響,從宋代開始,人們就用紅紙剪條貼在牆上、門頭上,圖一新鮮吉利,後來改用方紅紙寫大福字貼在門頭,意曰:四方紅紙為一年四季,福字為一年四季合家有福。後來一些文人墨客認為單福不能代表家庭幸福,後又增添福、祿、壽。就是合家人有福,有官做,吃皇上奉祿,還要長命百歲,後來又幾經周折,認為做官畢竟少數人,不是百姓每個家庭的願望,也難以實現,在我們西山驛地區一老秀才提出五福才是百姓的追求:一曰壽,二曰福,三曰康寧,四曰好德,五曰考終命。就是講家庭成員:一要有高壽;二要心想事成,一切順利;三要一年

四季健康安寧;四要有好的品德教育影響人,好行施善;五要家庭所有成員自然而生,自然而死,不要在生命的中途受夭折。這一祝願影響較深,傳播較遠,到明朝就影響全國,原來的五福是剪五張紅紙條貼在大門頭上。後來因紅紙條不美觀,就在紅紙條上剪洞,據說西山驛有一姓盛的老人他把紅紙裁成一長方條,一次下來,能保幾個家庭用春節用福,省時,省工,又好看,過年貼出後,左鄰右舍爭相觀看,第二年,好多家庭都要他做,使他年都未過安,第三年好多家庭提前把紙買好送他家,後來一些人乾脆給錢給他,從他家買,就這樣,盛老第四年教兒子學剔花五福,臘月20到集市上賣,誰知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從此,盛家就做此剔五福專業,很快富起來,辦家業買田地。因此,成了當地有名的財主,他家裡定了一條規矩,傳男不傳女,傳宗不傳親。因此,西山驛的盛姓家家會剔剌五福,成了家庭產業,幾百年來,遠近幾百里都到西山驛買五福。有一民間順口溜:「臘月一到盼西山,不到西山是一憾,五福剪花年年掛,唯獨西山福花燦」。相傳明朝馬氏娘娘串親回南京,路過西山驛,恰逢春節將近,從東到西,賣五福的地攤擺成一條街,到處紅花燦爛,金光閃閃,人頭攢動,人山人海。馬氏娘娘看得眼花繚亂,贊不絕口,叫從人買一車帶到南京,過年整個皇宮到處貼的是五福,朱元璋有過年看春聯的嗜好,這次看到皇宮五福,感到新奇意深,要求南京城百姓過年,今後要家家貼五福,由於南京離西山驛有三百多里,路遠貨少,不夠民用,百姓又怕不貼五福受皇上責怪降罪,第二年就派一些能人來以買五福為名,偷學剔五福是真。就這樣沒過多少年,全國貼五福就傳開了,它的起源應是我們西山驛的傳播。

西山驛的五福從我們記事以來,就有幾次變化,50年代,一到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買幾堂五福,一堂五張,每家大門、後門、房門、廚房。只要安門的都要貼五福,堂福掛在堂匾上或堂屋的第二根桁條上,由於堂福大,一般長2尺5寸至3尺,寬1.5尺至2尺。所以,上面能剔各種圖案:「二龍戲珠」、「龍鳳呈祥」、「福祿壽星」、「仙桃謝壽」等,另剔各種吉祥文字和古詩文。由於堂福大,精緻,花錢多,有的

家庭買來後,用羊油或牛油熬化後,把五福放油中,浸泡後,涼干張貼,這樣,五福貼上後,不掉色,風吹不被撕裂,能保幾年。

春節貼五福根據每家的經濟狀況,經濟條件好的家庭買上10堂至20堂,而且選購大五福,花色多的,不僅貼前後門,各個門窗,都貼上五福,連門前大樹和豬圈,牛棚都貼,經濟條件差的戶,買小一點,最多把大門後門貼上就行,其他門都不貼。五福隨著政治形勢的發展變化,上面的文字也不斷更新,解放後,五福上字「社會主義好」、「新中國好」、「江山多錦綉」、「公社萬年春」,文化大革命後,五福受掃四舊的影響,上面文字全部是政治口號「文化大革命萬歲」、「文化革命風雷動」、「牛鬼蛇無處藏」、「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等等。三中全會後的改革開放,給五福生產帶來生機和活力,不僅品種繁多,樣式不斷翻新,內容豐富多彩,花色五彩繽紛,樣式由原來的一堂五張,改為一堂一張,大小從原有二、三

個型號,改成幾十種型號,由於一堂一張便於花色的設計,上面有吉祥圖案,有花鳥龍獸,有五色彩圖,有貼金鑲彩,文字有歌頌改革開放,承包責任制,歌頌共產黨,歌頌社會主義,歌頌祖國,歌頌富民政策,吉祥文字,應有盡有,有幹部福、老年福、青年福、婚姻福,有激勵學習福、賺錢福、生利福、祝願福、言志福、道德福、頌揚福...

西山驛的五福雖遭多次挫折,但是發展的速度飛快,由原來盛姓一家,現已發展數姓,輻射數里,全鎮幾百人家全部會做,男女老幼人人動手,不少農戶在家務農也好,出外打工也好,只要到農歷十一月都回家剔剌五福,一戶人家少則賺一、二千,多則賺七、八千元,做好的五福,有周邊集鎮來人訂購,勞力多的外出去賣,五福生產競爭較強,只要技術高、設計新穎,賣的快,價格高。現在的五福生產材料,有紅紙,紅蠟紙、金紙、紅塑紙、五色紙,越來越考究。現在的春節,春聯仍老一套,唯獨五福,七彩紛呈,農戶也不像從前那麼小氣,每戶過春節,貼五福都要共上數十元,房屋多的上百元。貼五福是春節的重要內容,只要貼上五福,才都有生氣,才有歡樂,才有吉祥,才有辭舊迎新的感覺,因為五福透花、透光,有色彩,有內容,加上現在的電器音響、燈光調配,一到晚上,家裡家外,燈光閃爍,從五福中透出光彩更是五光十色,暖意融融。

『陸』 與西山有關的厲史名人有哪此

凈明道許遜祖師的十二大弟子稱十二真君分別為:——吳猛、時荷、郭璞、甘戰、周廣、陳勛、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黃仁覽、鍾離嘉。

『柒』 劉萬奎的歷史名人

劉 萬 奎
又名劉振邦,送號劉快腿。寧安縣卧龍河人,農民出身,無文化。民國初年,劉萬奎隨父在鏡泊湖南種地為生,後參加保安隊。民國15年(1926年)任寧安縣保安大隊卧龍河分隊長,民國17年(1928年)升任寧安縣保安中隊長,曾隻身闖入匪穴,招降女匪首花蝴蝶(本名王桂茹),花蝴蝶受降後與劉萬奎結為夫妻,共同剿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劉萬奎懷著一片愛國心拉起隊伍抗日。1932年舊歷正月初三,劉萬奎發現駐寧東三省陸軍步兵第二十一旅旅長趙芷香陰謀投降日軍。他當即率隊嘩變,生擒趙芷香。將趙綁到西山要處決,趙被迫交出兩大缸匣槍和現款。初五,劉萬奎將隊伍拉到五虎林開展抗日活動。舊歷正月二十,劉萬奎獲悉日軍已從哈爾濱出發侵佔了海林站,進而侵佔寧安城。他率隊開到海林近郊,拂曉前向海林站日軍駐地發起攻擊。把日軍從東大街打到西大街,最後將日軍打出海林站。繳獲一大批武器和物資,天亮後劉萬奎率隊回到五虎林。戰後劉萬奎的隊伍有了很大的擴大,從1 000人發展到8 000餘人。舊歷二月,劉萬奎部被編為東北抗日義勇救國軍第四旅,劉任旅長,奉調駐防梨樹鎮。舊歷三月初,劉萬奎旅奉命配合徐、英、郭、單、邢備旅,分四路兩次攻打海林日軍。戰鬥打響,其他各旅虛張聲勢不敢上前,劉萬奎一馬當先沖在隊伍前面猛殺猛打(人稱劉為勇將)。因孤軍深入,被日軍包圍,劉萬奎又率隊沖出敵陣,部隊遭到傷亡,他將隊伍拉到寧安城東花臉溝里休整。這時部隊的彈葯和給養不足,劉萬奎又把隊伍拉到花臉溝口。他帶兩名護兵進了寧安城,到北火磨求他的乾老,火磨經理徐楣五向日本擔保他要投降日本,請日軍大佐到花臉溝去接收他的隊伍。日本大佐信以為真,隨劉萬奎和徐楣五到花臉溝去接收劉的隊伍。劉萬奎事先安排好他的部下,將他和日本大佐都綁上,他的部下說:「我們不聽劉萬奎的,決不投降!」然後又向日軍大佐要子彈和給養,如若不給就槍斃日本大佐。大佐嚇的臉色煞白,急寫了一封親筆信交與徐楣五回城裡去和日軍司令部辦理。日軍只好照大佐信中的指示,給劉萬奎送去了彈葯和給養,換回了日軍大佐。當夜劉萬奎就率領隊伍進了東山密林,日軍追擊了一陣,連個人影也沒見著,放了頓空槍回寧安縣城去了。從1932年3月到年末,劉萬奎率隊攻打寧安城和一面坡站。1933年 1月,日軍集中大批兵力攻打梨樹鎮的劉萬奎旅。劉旅幾乎戰到彈盡糧絕,退到密山縣青溝嶺,又遭密山日軍襲擊,退到楊木林子,當夜日軍又追到楊木林子,與劉旅展開激烈戰斗。劉旅的一個機槍連官兵幾乎全部壯烈犧牲,劉萬奎率余部300餘人退入蘇聯。1933年舊歷臘月二十三,蘇軍將劉萬奎旅的馬匹、槍支全數收繳,將劉旅用火車從金花高麗站送到格斯南亞斯克。1933年 3月15日,蘇軍又將退到蘇聯的東北抗日軍,從西伯利亞大鐵路送到新疆。到了新疆以後,各抗日軍均歸新疆省主席盛世才指揮,劉萬奎的第四旅派到沙灣縣駐防。1933年 4月,盛世才命東北抗日各旅清剿南疆馬仲英匪幫和北疆張子恆匪幫。命劉萬奎旅連夜開進迪化城(烏魯木齊),第二天發給一些土槍洋炮,並命劉旅攻打古城子。劉萬奎因沒發鋼槍而抱槍痛哭,罵盛世才是安心叫他去送命。但因不敢違命只好硬著頭皮於 4月10日去攻打古城子。劉萬奎仍一馬當先率隊猛打,佔領了古城子。但在戰斗中身負重傷,流血過多當晚 6時犧牲。於1933年5月15日葬於迪化城西大橋頭。1977年黑龍江省委、牡丹江地委批准劉萬奎為跟隨中國共產黨抗日愛國志士。

『捌』 西山鎮的著名人物

商山四皓,甪里先生、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是漢初隱居於西山的四個著名長者,因秦末曾隱居於陝西商山,又都白發皓首,故並稱為「商山四皓」。
徐素行,字遜之,號恆齋,宋徽宗朝名宦,西山煦巷徐氏始祖。
夏元富,北宋元豐(1078~1085)間富商,西山慈里人。
王氏宋,靖康間人,居洞庭之消夏灣,年7歲,有奇才,作宮詞700首,傳播四海。
李彌大,字似矩,號無礙居士,南宋吳縣人,崇寧五年(1106)進士,先後曾任顯謨閣直學士、朝散郎、戶部尚書兼侍讀等職。
鳳福清(?~1176),名韜,字濟,號福清,北方望族出身,原任北宋汴京馬步軍副統制。
鄭清之(1176~1251),字廉夫,別號翠坡。鄭清之以國子學錄、王府教授起,官至太師銜,拜左丞相兼樞密使,封齊國公。
馬國珍(1188~1251),字鈞石,朝廷賜號靜逸處士。南宋理學家。
秦儀(1229~1273),字元德,西山秦家堡人,宋代著名詞人秦觀(字少游)八世孫。
蔣騰芳(1232~1318),名棣,號雲峰,蔣堂九世孫,蔣氏遷梅梁里(後埠)的第二世。
俞琰(1258~1314),字玉吾,號全陽子、林屋山人、石澗道人,宋末北方望族出身,後隱居西山小埠里山澗旁,是宋元之際著名的隱士和道教學者,著名的《易》學家。
蔡升(1408~1475),字景東,號西岩,西山東蔡人,明代文學家。
蔡羽(1471~1541),字九逵,號左虛子、林屋山人,明代文學家,吳門十才子之一,西山東蔡人,是古代吳中自學成材的著名人物之一。
陸治(1496~1576),字叔平,號包山子,明代著名隱士和畫家,西山涵村人。
鄭准(1531~1576),字正衡,俗呼鄭御史,明代西山甪里人。嘉靖甲子年舉人,隆慶戊辰年進士。
葉初春(1541~1620),字處元,自號吳西主人,世居西山綺里,明末名臣。

『玖』 歷史中有哪些名人住陋室,像劉禹錫,5個

一、諸葛亮

南陽卧龍崗武侯祠內的諸葛廬名為「南陽諸葛廬」, 是諸葛亮隱居時的草廬,相傳諸葛廬曾居住草廬,躬耕南陽。

唐劉禹錫《陋室銘》:「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明·唐寅《三顧草廬圖》:「草廬三顧屈英雄,慷慨南陽起卧龍。」

清·胡曾《詠史詩·南陽》:「世亂英雄百戰余,孔明方此樂耕鋤。蜀王不自垂三顧,爭得先生出舊廬。」註:南陽,亦稱宛,三國時期代指宛城。諸葛亮躬耕於南陽即宛城。

五、曹雪芹

曹雪芹的一生歷經坎坷,他從一個貴族子弟而淪落為「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落魄文人,在晚年經歷了失去獨子的悲傷後,曹雪芹沒過幾個月即撒手人寰,正是「平生遭際實堪傷」。

曹雪芹是一個很浪漫的人,又是一個桀驁不馴的人。 他最後的10年住在北京西山一帶,生活極為困苦,常常是「舉家食粥酒常賒」、「賣畫錢來付酒家」,即使這樣,他也不向權貴世俗低頭。

曹雪芹的朋友敦敏《贈芹圃》詩雲:「碧水青山曲徑遐,薜蘿門巷足煙霞。」其意思是說曹雪芹住在西山的地方雖然清貧簡陋,但風景很美。

『拾』 歷史上名人的旅遊

東晉的酈道元、高僧法顯、唐代的玄奘、宋代趙汝適、元代周達觀、汪大淵、明代的鄭和、馬歡、費信、鞏珍、徐霞客 烏古孫仲端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旅行家。
我國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1586-1641)以他的雙腳丈量人生,同時也書寫了一個千古傳奇。
《徐霞客游記》作為徐霞客一生的主要成就,以日記體裁詳細地記錄了他一生旅行生涯中的所見所聞,包括山川河流、氣候植被、風俗人情等,既富有文學色彩,又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由他的好友季夢良整理而成。書中對我國石灰岩地區岩溶地貌的記述,詳盡系統,是世界上較早的一本關於岩溶地貌的論著。
徐霞客生活在縉紳富貴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從小就特別喜愛看歷史、地理和游記一類的書籍。書中的一切深深打動了徐霞客幼小的心靈。他暗暗地下定決心,將來要干一番自己所喜愛的事業。然而事不由人,徐霞客畢竟出身於當時中國封建官僚家庭,祖上幾代為官,到了他的父輩雖然「不喜冠帶交」,隱跡田園。但是,當時皓首窮經,走達官仕途之路,仍然是一股不可抗拒的社會風尚和歷史潮流。徐霞客無力也不可能完全擺脫時代的羈絆,然而仕途的大門並沒有向徐霞客打開。當他應舉失敗之後,就下定決心掙脫科舉的枷鎖,重新埋頭於他真正感興趣的書籍之中,並奔向自己嚮往已久的世界——外出旅遊,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是徐霞客邁向旅遊生涯的開端。這一年,他肩負背囊,手持油傘,告別了家人,徒步南行,被譽為「江南明珠」的太湖成了他第一個出遊的地方。碧波萬頃的湖面,銀光粼粼。遠處的山巒,鬱郁蔥蔥,真可謂山清水秀,初出茅廬的徐霞客大飽眼福。他一鼓作氣,游覽了斜插在太湖中的西山和東山,然後滿載著內心的喜悅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至此以後,徐霞客差不多每年都要外出旅遊考察,歷時30餘年。他北歷燕冀,南涉閩粵,西北直攀太華之巔,西南遠達雲貴邊陲,足跡遍及當時14個省,即現在的江蘇、浙江。山東、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雲南16個省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徐霞客在外出旅遊考察過程中,得到了他母親的大力支持。母親激勵他說:「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徐霞客的母親甚至不顧70歲高齡,還滿懷豪情伴同徐霞客游覽了荊溪、勾曲(今江蘇宜興一帶)。每次當徐霞客旅遊考察歸來,向母親和家人談起所見所聞、各地風土人情以及靈怪驚險之舉時,母親總是發出朗朗笑聲,從心底里感到滿足和高興。懷著自己的宏偉志向,加上家庭的大力支持,徐霞客不畏寒暑,游歷了泰山、天台山、雁盪山、黃山、武夷山、嵩山、華山、五台山、落迦山、太和山、恆山、羅浮山、盤山,又邀遊了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星宿海(現青海省境內)等,中華大地名山大川盡收眼底,真可謂「飽嘗河山美,收盡天下奇」。徐霞客在應舉成風的時代,不入世俗,以考察大自然為己任,可算得上我國亘古第一人也。

閱讀全文

與太湖西山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