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中外教育家的歷史小故事

中外教育家的歷史小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14 14:17:53

⑴ 著名教育家故事

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並責令其到校長室。陶行知簡單地了解了一下情況回到辦公室,見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這個學生,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來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男生:「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行如又說:「據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塊糖給他。

⑵ 中外歷史人物小故事

中國歷史人物小故事(7): 晉文公和介之推

晉文公的名字叫重耳,是春秋時期的另一位霸王。可是在他做
國家元首之前,經歷了許多坎坷,曾因受鱺姬的迫害而在外面
流浪了十九年之久。他流浪時有很多人跟隨他,介之推就是其
中的一個。重耳登基當了晉文公之後,大封群臣,論功行賞,
那些昔日站對了路線的隨從個個得了高官厚祿,可不知為什麼,
文公偏偏把之推忘到了腦後。

這事如果換了別人肯定早就跳高跺腳了,可之推是何等人?!
他非但沒有介意,反而說服老母,跟他一塊兒住進深山,免得文
公找到他們。

如果不節外生枝,文公一時半會大概真的想不起之推了。可是
之推有個鄰居,深深為之推的高風亮節所感動,冒著生命危險,
寫了一封小字報,偷偷貼在朝門上。這封小字報很快到了文公
手裡,他一讀,不由大驚失色:「哎呀!朕咋把救命恩人之推
給忘了呢?當年流亡到衛國的時候,朕沒有東西吃,是他把大
腿上的肉切下一片給朕充飢呀!朕飲水不忘掘井人,一定要厚
厚賞他。」

於是,文公派人到山上去找之推。只見那裡雜草叢生,荊棘遍
野,而且山外有峰,峰外有山,找了半天,連之推的影兒都沒
看著。文公不甘心,一口氣找了好幾天,仍然沒有下落。

直到有一天,文公忽然心生一計,他叫來小兵,讓他們放火燒
山。他的如意算盤是:火一燒,之推為了救老母,一定會背著
她跑出來,這不就成了嗎?哪知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把整座山
都快要燒焦了,之推也沒有露臉。火滅了以後,衛兵們在山頂
的一棵柳樹下,找到了之推和他老母的屍首。文公見狀,放聲
大哭,悔之已晚。

文公吩咐把他們倆藏在山的側面,又令農夫們開荒山,造農田,
並把荒上改名為介山,紀念介之推這位重友情、輕功名的賢士。

⑶ 古今中外教育家的簡短的故事裴斯泰洛齊

裴斯泰洛齊(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是19世紀瑞士註明的民主主義教育家。他熱愛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對教育革新的執著追求,在教育理論上許多獨創的論述,不僅為世界教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為一切教育工作者樹立了一個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

早年受盧梭教育思想的影響,放棄神學研究,38歲開始從事一項教育貧苦兒童的計劃,讓學童一面紡織一面學習,以培養他們的自立能力。他深信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發展機能和受教育的平等權利。這項計劃最後終於失敗了,只是取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由於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他就轉而從事寫作。

1798的,瑞士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海爾維第(瑞士)共和國。在斯坦茲城,由於貴族和天主教教士的煽動,爆發了農民暴動,政府從法國借兵進行鎮壓,受到頑強抵抗。法軍大肆燒殺,禍及無辜,斯坦茲城遭到了空前的浩劫,留下了111個老人和169個孤兒,還有237個兒童無家可歸。

新政府決定在斯坦茲成立孤兒院,裴斯泰洛齊謝絕了友人所薦的高官厚祿,於12月5日毅然接受了政府的委託,負責孤兒院工作。當時他很興奮,說道:「我為實現我一生的夢想,不惜犧牲一切,我的熱情達到了那樣的程度,幾乎可以說:只要讓我開始工作,即使在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上,沒有火、沒有水的地方,都是可以的。」(《教育改革家》英文版第358頁)

裴斯泰洛齊到斯坦茲以後,把修道院改成孤兒院,收容了80個(此數由政府規定)孤兒,這些孤兒「大部分患有嚴重的疥癬,無法行走,頭上長滿潰爛的膿瘡,身上穿著生滿虱子的破爛衣服。個個面黃肌瘦,牙齒暴露,深鎖愁眉,並以猜疑的目光望著人。頭額上的皺紋充分表現了他們飽經憂患與疑慮的生涯。有的養成虛偽等惡習,難以糾正;有的受悲慘環境的折磨,雖然表面意志堅定,卻猜疑、冷酷、膽怯……;懂得ABC的,十個中無法找到一個。」面對貧兒的這般境況,一般人早就會望而卻步;裴斯泰洛齊卻迎難而上,一心撲在了工作上。

除僱用一名婦女做飯以外,裴斯泰洛齊承擔了孤兒院的一切工作。象慈父一樣,他以極大的耐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把整個心靈獻給了孤兒。他說;「從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們中間……,我的手牽著他們的手,我的眼睛注視著他們的眼睛,我隨著他們流淚而流淚,隨著他們微笑而微笑,他們不知有世界、有斯坦茲,只知道跟我形影不離。他們的飲食就是我的飲食。我沒有家園、沒有朋友、沒有僕人,只有他們……,晚上我最後一個就寢,睡在他們中間,陪他們祈禱、讀書,一直到他們睡著;早上我最早起床,替他們換洗臟衣服,並給他們洗滌身上的污垢。」(見《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證著選》第196至199頁)

這位慈父以孤兒院為家,視孤兒們為親兒子,在這個大家庭里,他充分發揚民主,培養孤兒們的道德習慣,並提高他們讀、寫、算的能力。

戰亂再次降臨了。1799年6月8日孤兒院被迫關閉(被法軍征為野戰醫院)。裴斯泰洛齊為此聲淚俱下,但無濟於事。他因傷心與勞累過度,以致吐血。

裴斯泰洛齊在功成名就、成為世界名人之時,竟不顧高官厚祿的誘惑,以其崇高的品質,把整個心靈和愛心都獻給了孤兒,為貧民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這種無私的情懷,這種偉大的精神是常人無法理解的。

⑷ 朋友們,你們知道古今中外哪些教育家的故事呢的答案是什麼

不知道你認為什麼樣的人,雖然是教育家,我是覺得只要可以給人帶來啟示的人,都可以算是教育家,比如說有很多比較有名的作家,他們的書確實給給人有很多啟示

⑸ 列舉一個著名的教育家的故事

四顆糖的故事 陶行知有這樣一則教育學生的故事: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男生驚疑地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男生更驚疑了。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⑹ 古今中外教育家有什麼分別有哪些簡介

教育家
教育家是實踐教育的傑出人士。教育家與教育學家是不同的,對於研究教育的傑出人物才被稱為教育學家。

古代中國著名的教育家有孔子、墨子、荀子、王陽明,近代中國則有陳垣、陶行知、晏陽初、黃質夫、夏丏尊、蔡元培、馬君武、許壽裳、嚴范孫、鄧之誠、胡雨人、胡敦覆、梁漱溟、吳稚暉、梅貽琦、黃現璠、唐國安、徐特立、屈伯川、湯有祥、柳貽征、杜亞泉、武訓、黃乃裳、包煜文、容閎、江學珠、史英、陳清枝、楊茂秀和李雅卿。

古希臘的著名教育家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古羅馬的著名教育家有昆體良。

近代的著名教育家有蒙特梭利、史坦納(Rudolf Steiner)、杜威、尼爾、葛林堡(Rudolf Steiner)等人。

⑺ 中外名人在家受到教育的小故事有哪些

1、 故事1: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總統)的故事
一個小男孩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為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很少與同學們游戲或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在一個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一些樹苗,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父親對孩子們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但看到兄妹們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怎麼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點死去。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後,再也沒去搭理它。幾天後,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歡的禮物,並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家。從那以後,小男孩慢慢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顆小樹。當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里時,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麼。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顆小樹施肥!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幾十年過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雖然沒有成為一名植物學家,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2、故事2:林肯(美國總統)的故事
一個1周歲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輕的媽媽牽著小手來到公園的廣場前,要上有十幾個階梯的台階了。小男孩卻掙脫開媽媽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媽媽也沒有抱他上去的意思。當爬上兩個台階時,他就感到台階很高,回頭瞅一眼媽媽,媽媽沒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裡充滿了慈愛和鼓勵。小男孩又抬頭向上瞅了瞅,他放棄了讓媽媽抱的想法,還是手腳並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臉蛋也累得通紅,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臟乎乎的,但他最終爬上去了。年輕的媽媽這才上前拍拍兒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紅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 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第16屆總統的林肯。他的母親便是南希•漢克斯。

3、 故事3:李四光(中國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始人)的故事
李四光是湖北黃岡人,原名李仲揆。14歲那年,因他學業優秀,被保送去日本學習。在填寫出國護照時,他把年齡「十四」誤填入姓名欄里。怎麼辦?李仲揆靈機一動,把「十」加幾筆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氣了;又在後面加了一個「光」字。從此,他開始叫「李四光」。李四光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兄弟姐妹7人,爺爺又卧床不起。父親是教書先生,收入微薄,媽媽一人種田,日子很艱難。李四光排行老二,年歲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時看到媽媽一人幹活,心裡難過,就千方百計幫助媽媽幹活。天剛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裝得滿滿的;上山砍柴,總要挑得滿滿的才回家。李四光從小愛動腦。他幫媽媽舂米,用腳踩踏板,人小踩不動,他動腦筋用繩子綁在石杵那一頭的踏板上,當腳往下踩時,同時用手使勁拉繩子,這樣石杵就動起來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夥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鬧取樂,半天只能采幾節斷藕帶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幹,他先順葉踩到藕,再用腳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後依著它生長的方向一點點把泥踩去,收獲一根根完整的鮮藕。後來,李四光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官辦小學堂。考試發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學堂,他勤奮攻讀,刻苦鑽研,成為小學堂一位優等生。14歲那年,他被學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學期間,他對地質學發生了興趣,立志探索地質構造的奧秘。幾十年來,他在地質構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質力學的構造理論,並用這個理論去尋找石油天然氣資源、礦產,預測地震,開發地熱,在中國地質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⑻ 列舉一個著名教育家的故事,50字。。明天要交

陶行知,生於1891年10月18日(清光緒十七年九月六日)安徽歙縣的一個清苦農家。他自幼聰明好學,鄰村的一位塾師認定這孩子長大後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讓他免費入塾讀書。有一天下大雪,當他趕到塾館時老師已經開講,他硬是站在門外專心致志地聽老師把課講完。這種學習精神感動了塾館里的每一個人。1906年,他進入本縣的教會學校崇一學堂免費讀書,在這里學習英文、數學、理化等課程,開始接受西方資產階級的新教育。但由於他一直生活在中國社會的底層,所以從童年時代起就對民間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關注中國的農村,立志為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和廣大中國農民受剝削壓迫的悲慘處境去奮斗。因此,在崇一學堂讀書的時候,就寫下了「我是一個中國人,要為中國作出一些貢獻來」的座右銘。
當陶行知1914年以名列第一的優異成績在南京金陵大學文科畢業後,便遠渡重洋赴美國留學。最初攻讀市政,後來覺得沒有真正的大眾教育,就不能有真正的新共和,於是便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主攻教育,期望通過教育來救國救民。

當陶行知於1917年學成歸國的時候,正值國內發起了以民主和科學為旗幟的新文化運動。陶行知滿懷熱情地在這場運動中奔走呼號,積極提倡新教育,改革舊教育。為此,他一方面介紹西方的教育理論,另一方面也反對盲目「儀型他國」,提出要以科學方法進行教育改革和創新,為實現中國教育的普及化和近代化踏出一條新路。

最初,陶行知以主要精力從事平民教育。這期間他深切感到中國教育改造的根本問題在農村。他說:「中國以農立國,住在鄉村的人佔全國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間去的運動,就是到鄉下去的運動。」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須使平民教育下鄉,開展鄉村教育運動。

但是,開展鄉村教育決非易事,它需要有一批有志之士全心全意地為之奮斗。因此,陶行知號召人們加入這個運動,「一心一意地為中國鄉村開創一個新生命。」他還立下宏願,要排除各種困難,籌措一百萬元基金,徵集一百萬位同志,提倡一百萬所學校,改造一百萬個鄉村。他為了建立一支合格的鄉村師資隊伍,1926年與東南大學教授趙叔愚等人一起籌建鄉村師范學校,校址選在南京遠郊偏僻荒涼的曉庄(原名小庄)。這就是後來馳名中外的曉庄師范,由陶行知親自擔任校長。

曉庄師范誕生於北伐戰爭節節勝利的炮火聲中。在曉庄師范,陶行知脫去西裝,穿上草鞋,和師生同勞動、同生活,共同探索中國教育的新路。也就是在曉庄師范,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論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論。其要點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在做中學」。根據生活教育的理論,曉庄師范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開荒,自己建茅屋,做什麼事,就讀什麼書,還走出校門參加村裡的農協會和打倒土豪劣紳的斗爭。這樣就把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及生產勞動結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才乾和創新能力,把學生培養成有農夫的身手,有科學的頭腦,有改造社會精神的鄉村教師。由於生活教育理論基本符合中國國情,所以在當前我國進行的教育改革中仍然可以作為借鑒。

1932年,陶行知通過總結曉庄師范的經驗,在上海創辦了上海工學團。工學團是一個社會教育組織,它既是學校,又是工廠,也是一個小社會。它制定了「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的宗旨,招收當地農民子弟入團,上午學習文化知識,下午參加生產勞動。晚上由兒童團員請當地農友到工學團辦的茶園里談論天下大事,還由兒童團員講故事,當小先生。後來這種「即知即傳」的小先生制在全國的二十多個省市中廣泛推行,在本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普及教育和掃除文盲運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一二九運動的爆發,標志著抗日救國新高潮的到來。這時候,陶行知以飽滿的愛國熱情參與發起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國會、國難教育社,還與宋慶齡、鄒韜奮等著名人士發起成立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1936年7月,他受救國會的委任,擔任「國民外交使節」,出訪歐亞非二十六國,爭取各地華僑和國際友人支持中國的抗日救國斗爭。出國前夕途經香港時,與沈鈞儒、章乃器等聯合發表《團結禦侮宣言》,贊同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呼籲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這個宣言震動國內外,對全國人民是極大的鼓舞,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熱情支持。

抗戰開始後,陶行知發現,許多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因為陷於貧困和屈辱的境地得不到培養的機會。在周恩來和許多共產黨員的支持下,1939年7月他創辦了育才學校。這所學校設在重慶附近,學生都是擇優選拔的有特殊才能的優秀兒童。學校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條件,聘請大批專家學者擔任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他們不僅教學生學習文化課,而且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專業基礎知識教育和革命的思想教育,使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革命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樣就把生活教育的理論運用在培養「人才幼苗」的實踐中,使育才學校成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株奇葩。

抗日戰爭勝利後,陶行知以更大的政治熱情投入反內戰、爭和平、反獨裁、爭民主的群眾斗爭。他在重慶創辦的社會大學成了一座民主革命的堡壘,成為在國民黨統治區向青年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他作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民主教育委員會的主任,發表了《實施民主教育的提綱》、《民主教育之普及》、《社會大學運動》等文章,無情地揭露和抨擊國民黨推行的法西斯教育,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四大方針,這就是民主的、科學的、大眾的、創造的教育。

1946年4月,陶行知來到上海,繼續奮不顧身地進行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並為在上海創辦社會大學和育才學校的遷址問題多方奔波。不久,著名民主戰士李公朴、聞一多被國民黨特務暗殺的消息傳來,陶行知異常激憤,他到處演講,發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號。後來聽說國民黨特務已經把他列為下一個暗殺對象,他無所畏懼,作好了「我等著第三槍」的准備,仍然一次次發出正義的吶喊,始終站在民主運動的最前列。7月25日,陶行知因為勞累過度和受刺激過深,突發腦溢血不幸逝世。

陶行知逝世後,全國開展了廣泛的悼念活動。今天人們仍在研究他的思想,學習他的品德。

⑼ 簡短教育家的小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擔任一所學校校長時,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班上的同學,當即制止了他,並要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王友等在校長室准備挨訓,陶行知卻掏出了一塊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訝的接過了糖果.隨後,陶行知又掏出了一塊糖果放在他的手裡,然後說:"這塊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的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尊重我."王友更驚訝了,眼睛睜的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王友手裡,說:"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遵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王友感動極了,他流著淚後悔地說道:陶.......校長,你.....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我的同學呀!"陶行知滿意地笑著說:"你能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果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完了吧!" 懷著糖果離開校長室的王友,此刻的心情不難想像.

閱讀全文

與中外教育家的歷史小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