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中國民國歷史名人

中國民國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14 14:12:47

Ⅰ 中國民國史中的傳奇人物

孫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將陵墓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Ⅱ 民國時期文化名人

魯迅
蔡元培
胡適
馮友蘭
聞一多
王國維
田漢
郭沫若
曹禺

Ⅲ 民國時期的名人故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抄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袁世凱為第一任正式的大總統。現在就為你講講發生在民國時期一些不太為人所知的歷史小故事。
1,平泉縣警察局長單某為謀求陞官發財,特地在平津搜羅多名交際花做姨太太。然後送到上司–奉系軍閥湯玉麟處。此事被湯的兒子和孫子知道後,也讓單某把姨太太送去伺候他們。於是乎,這些姨太太把湯,湯的兒子,湯的孫子一並給伺候了。

Ⅳ 從清到民國的歷史名人

顧炎武,黃宗羲,林則徐,左宗棠,曾國藩

Ⅳ 中國民國時期(1912-1949)有哪些愛國人物求他們的生平事跡

1、【王國維】
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省海寧人,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後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平生學無專師,自辟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雇車前往頤和園,於園中昆明湖魚藻軒自沉。 清廢帝溥儀事後賜王國維謚號為「忠愨」。
2、【郁達夫】
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作家、革命烈士,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在文學創作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其文學代表作有《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懷魯迅》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達夫被日軍殺害於蘇門答臘叢林。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郁達夫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證書。

Ⅵ 民國名人有哪些

民國的著名人物大致為以下幾種分類:

政治及軍事:國民黨(同盟會)方面:孫中山,黃克強,汪精衛,蔣介石,宋子文,宋慶齡,宋美齡,宋藹齡,孔祥熙,陳璧君,何應欽,陳果夫,陳立夫......

共產黨方面: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十大元帥......

軍閥:袁世凱,蔡鍔,劉湘,李宗仁,閻錫山,張作霖,張學良.....

文藝:文學家:魯迅,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老舍,郭沫若......

藝術家:光未然,冼星海,聶耳,田漢

Ⅶ 民國時期有哪些英雄人物

1、孫中山:

孫中山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 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斗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反清事業,自詡「洪秀全第二」。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宣統三年)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暗中聯絡,決定當天晚上起義。

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2、袁世凱:

袁世凱早年發跡於朝鮮,歸國後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清末新政期間積極推動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溥儀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3年鎮壓二次革命,同年當選為首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1914年頒布《中華民國約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此舉遭到各方反對,引發護國運動,袁世凱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後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歸葬於河南安陽。

3、張作霖:

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就將其招安。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逐步提升,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

成立東三省陸軍整理處 。與孫中山、段祺瑞及盧永祥結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 。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訂賣國條約。1928年因前線戰事不利,張作霖被迫返回東北。

4、張學良:

1920年畢業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先於奉系軍中擔任要職,「皇姑屯事件」之後,他繼任為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

後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陸軍一級上將。西安事變後遭蔣介石父子長期軟禁。1990年恢復人身自由,1995年起離台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於檀香山,享年101歲。

張學良積極主張抗日,反對內戰,曾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國共二次合作,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另外,他風流倜儻,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稱「少帥」。他和趙四小姐的愛情也成為一段佳話。

5、馮國璋:

馮國璋字華符,一作華甫,直隸河間縣西詩經村人,直系軍閥的首領,與王士珍、段祺瑞並稱為「北洋三傑」。馮國璋早年畢業於北洋武備學堂,曾任北洋步兵學堂總辦兼督練營務處總辦。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馮國璋任中央練兵處任軍學司正使,後歷任統制和第一軍總司令。

其為人亦首亦尾,但聰明好學、勤奮刻苦。辛亥革命時率領北洋軍鎮壓武昌起義。後曾奉命率軍進攻南京,鎮壓「二次革命」。

又出任江蘇都督,坐鎮東南。袁世凱稱帝後曾任命他為參謀總長,後來又讓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總司令,他均未上任。並聯合五將軍發出逼迫袁世凱取消帝制的通電。

Ⅷ 民國時期比較著名的歷史人物

孫中山(1866~1925)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名文 ,字德明 ,號日新,後改逸仙;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化名中山樵。廣東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生於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斗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

黃興
黃興是中國近代傑出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於1874年10月25日出生於湖南善化縣龍喜鄉涼塘村,原名黃軫,號杞園,字廣午,曾自署名竟武、琴五、近午、慶午等。黃興這個名字是他在從事革命活動後改的,字克強,被後人沿用至今。

袁世凱
袁世凱,字慰庭,號容庵。河南項城人。年輕時兩次鄉試未中,遂決計棄文就武,依靠淮軍統領吳長慶。1882年(光緒八年)8月,朝鮮發生「壬午兵變」。當時朝鮮和中國有宗藩關系,吳長慶受命前往鎮壓,袁世凱由李鴻章奏舉,任駐漢城清軍「總理營務處,會辦朝鮮防務」。至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夕,化裝逃出漢城,回到天津。1895年12月,袁世凱由榮祿、李鴻藻等奏派擴練駐天津小站的定武軍,更名為「新建陸軍」,並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親信,以加強對全軍的控制。

蔡鍔

蔡鍔(1882-1916),中國軍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陽人。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入長沙時務學堂,從梁啟超學習。 1900年參加自立軍起兵,失敗後留學日本士官學校。1904年歸國,先後在江西、湖南、廣西、雲南訓練新軍。1911年(宣統三年)擢雲南三十七協協統。武昌起義爆發,與雲南講武堂總辦李根源在昆明舉兵響應,建立軍政府,任雲南都督。並派唐繼堯進軍貴州,由唐接任貴州都督。1913年被袁世凱調至北京,暗加監視。1915年11月潛出北京,12月在雲南組織護國軍起兵討袁,與袁軍激戰於四川瀘州、納溪。袁世凱死後任四川督軍兼省長,因病赴日本就醫,不治逝世。有《蔡鍔集》、《蔡松坡集》。楹聯主要收於《蔡松坡先生聯語》。

張作霖

張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奉系軍閥首領。早年投身綠林。1902年被官府收編。武昌起義後,仍效忠清廷,任「奉天國民保安會」軍事部副部長,打擊革命力量。後被袁世凱任命為第27師師長,鎮壓反袁的國民黨人。袁稱帝,被封為子爵、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巡按使;袁死後,被北京政府任命為奉天督軍兼省長、東三省巡閱使,在日本幫助下控制了遼吉黑三省,成為奉系首領。此後,張作霖以東北為基地,向關內擴張勢力。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前,與直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直奉戰爭失敗後撤回關外,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宣布東北三省「獨立」、「自治」。1924年9月挑起第二次直奉戰爭,占據山東,一度擴展到蘇、皖,直至上海。他聯合吳佩孚、閻錫山、張宗昌等,合力對馮玉祥的國民軍作戰,重占天津、北京。1926年,任安國軍總司令,宣言「反共討赤」,封閉進步報館,殺害李大釗等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1927年6月在北京成立安國軍政府,自稱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企圖以黃河為界南北分治。1928年初,蔣介石統率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各路軍北上,直逼京、津。張作霖眼看大勢已去,於5月30日下總退卻令。因懾於東北人民的反日浪潮,對日本的侵略要求未予全部承諾,而激怒日本軍方,6月4日清晨,張乘車由北京回奉天經過沈陽西郊皇姑屯車站附近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葯炸成重傷,當日逝世。

張學良
張學良,字漢卿,號毅庵,偉大的愛國者,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之長子,國民黨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安事變的組織者。1901年6月4日出生於遼寧省台安縣。1919年3月,入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第一期炮科,畢業後歷任奉軍營、團、旅、師、軍、軍團長、空軍司令等職。1928年6月,其父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後,由奉系元老推為首領,出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12月,不顧日本和親日派的阻撓,宣布東北「易幟」,服從南京國民政府,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等職。1930年10月,就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職。

馮國璋

馮國璋(1859~1919),中國直系軍閥首領。字華甫(符)。河北河間人。1890年在武備學堂畢業,留堂任教習。1893年入淮軍將領聶士成幕府。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曾隨軍參加抗擊日軍。後出使日本,他留心考察日本軍事,編成兵書數冊。1896年回國後,將所編兵書送呈袁世凱,頗受重視,袁任用其負責訓練新軍,興辦軍事學堂。經馮之手,培養了一大批有北洋派系觀念的軍官。袁世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馮統領禁衛軍兼充總統府軍事處處長,雖支持袁世凱的獨裁統治,但對袁帝制心存疑慮,並借口有病拒不進京就任參謀總長。袁世凱死,黎元洪繼任大總統。10月國會選舉馮為副總統,當時北洋軍閥集團分化為直系和皖系,馮為直系首領。1917年7月黎元洪去職,馮以副總統代理大總統,就任後與皖系首領、國務總理段祺瑞間的權力之爭日漸加劇。皖系控制的安福國會以馮代理總統期滿,於1918年10月選舉北洋元老徐世昌為總統 ,將馮攆下政治舞台。徐世昌為了平息馮的不滿,特准馮仍節制北洋第15、16兩師。次年12月,馮國璋卒於北京。

曹錕
曹錕(1862~1938),中國直系軍閥首領。字仲珊。天津人。生於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卒於天津。1885年入天津武備學堂。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隨軍去朝鮮,戰後投袁世凱,次年升管帶。武昌起義後,移駐京郊南苑附近。1912年2月,曹錕縱兵嘩變,焚掠北京內外城,為袁世凱製造拒絕南下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借口。1915年袁謀稱帝,曹上書請求改變國體,被授虎威將軍,再封一等伯。護國討袁軍興,曹率軍入川鎮壓,1916年3月與護國軍戰於敘(州)瀘(州)間,受創敗退。9月任直隸督軍。1917年7月張勛復辟,曹任西路討逆軍總司令。孫中山南下護法,曹錕曾通電附和段祺瑞反對恢復舊國會、反對護法軍政府。1918年2月曹南下漢口,以吳佩孚代理第三師師長兼前敵指揮,率部入岳州、占長沙、取衡陽。1919年12月馮國璋病死,曹錕被奉為直系首領。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起,直系勝,曹錕與吳佩孚等控制了北京政府。1923年10月,曹錕以賄選手段當上了總統。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直系失敗,曹錕被軟禁。1926年4月,馮玉祥軍將領不滿北洋政府臨時執政段祺瑞與奉系勾結,發動驅段兵變,將曹錕釋放。

吳佩孚
吳佩孚(1871~1939)中國北洋軍閥直系首領。字子玉。山東蓬萊人。1939年12月4日卒於北平。光緒二十四年(1898)投淮軍。日餓戰爭爆發,赴東北刺探俄軍情報,因「功」以幫統記名。1906年任北洋陸軍曹錕部管帶,頗得器重。後升任旅長。護國討袁運動興起,隨營入川鎮壓蔡鍔領導的雲南護國軍。1917年7月,任討逆軍西路先鋒,參加討伐張勛復辟。同年孫中山組成護法軍政府。段祺瑞派曹錕、張懷芝帶兵南下討伐,吳任第三師代理師長兼前敵總指揮。因湖南督軍席位為皖系張敬堯所得,吳僅獲空銜,十分氣憤,遂發出罷戰主和通電。

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中國皖系軍閥首領。原名啟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1885年考入天津武備學堂炮兵科。1889年畢業後赴德國學習軍事。次年回國。1896年調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陸軍炮隊統帶兼武衛右軍各學堂總辦。1903年清廷成立練兵處,段成為袁世凱擴編北洋軍的重要幫手。段與馮國璋、王士珍被人們稱為北洋三傑。1909年調充第六鎮統制。次年調任江北提督,加侍郎銜,駐江蘇清江。

黎元洪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黃陂縣夏店(今屬大悟縣)人,寄籍江夏縣(今武昌縣),祖籍江西南昌。

張勛
張勛(1854-1923)北洋軍閥。字紹軒,江西奉新人。行伍出身。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投靠袁世凱,任管帶。1899年後任副將、總兵等職,1911年升為江南提督,率巡防營駐南京。武昌起義後,在南京屠殺民眾數千人,頑抗革命軍,敗後退至徐州一帶。為表示忠於清王朝,所部禁剪辮子,被指為「辮子軍」。1913年奉袁世凱命,進攻討袁軍,重佔南京。因縱兵搶掠,誤傷外僑,調往徐州,任長江巡閱使。1916年袁世凱死後,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不久為安徽督軍,繼而擴充至十三省同盟,陰謀為清室復辟。1917年6月率兵入京,解散國會,逼走總統黎元洪,7月1日與康有為宣布復辟。至12日為皖系軍閥段祺瑞所擊敗,逃入荷蘭公使館,被通緝。後病死天津。
徐世昌(1855~1939)
中國清末官僚,北洋政府總統。字卜五,號菊人,又號?齋。直隸(今河北)天津人。1879年徐與袁世凱結為盟兄弟,得袁資助北上應試。先中舉人,後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1897年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成為袁的重要謀士,此後累獲擢升。1907年東北改設行省,徐被任命為東三省總督,曾多所舉措,冀能鞏固清政府在東北地區的統治。1911年5月,清廷設皇族內閣,徐任協理大臣。辛亥革命爆發,徐力主起用袁世凱鎮壓革命。同年11月袁組織責任內閣,徐改任軍諮大臣,加太保銜。1912年3月,袁世凱繼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徐力辭太保,觀望時局變化。1914年5月袁世凱任命徐世昌為國務卿,次年袁公開推行帝制,徐以局勢難卜求去,退居河南輝縣水竹村。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帝制,恢復民國年號,起用徐為國務卿。徐在公私兩方面為袁盡力。因要求討袁護國軍停戰議和遭到拒絕,徐任職僅一月即力薦段祺瑞繼任。11月,徐以北洋元老資格應邀抵京,先調解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間的權力斗爭,後又調解直系首領馮國璋和段祺瑞的矛盾。1918年10月徐世昌經皖系操縱的安福國會選舉為總統。他標榜偃武修文,下令對南方停戰,次年2月召開南北議和會議,但無結果。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徐被迫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的職務,以緩和全國輿論的反對。為了阻止新文化運動的高漲,徐極力鼓吹尊孔讀經以為抵制。在北洋軍閥各派系的斗爭中,徐世昌慣以元老身分和居間調和者的角色因勢操縱。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後,直系控制了北京政府,曹錕、吳佩孚逼徐去職。徐被迫回天津。晚年,藉助僚友門客編撰書籍20餘種。
蔣介石
蔣介石(1887~1975)中國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名中正,字介石,學名志清。1887年10月31日生於浙江奉化,1975年4月5日卒於台北。
汪精衛
汪精衛(1883-1944)原中國國民黨副總裁,親日派首領,後為漢奸。名兆銘,字季新。生於廣東三水。 1903年官費赴日本留學。 1905年參與組建同盟會。一度主編《民報》。 1905-1906年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期間,發表一系列文章,宣傳革命主張,抨擊清政府和改良派,產生了積極影響。 1907年隨孫中山赴南洋。 1910年3月,謀炸清攝政王載灃,事泄被捕,被判處終身監禁。

閱讀全文

與中國民國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