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在上東上班的歷史人物

在上東上班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14 13:22:55

『壹』 1953年在上東退伍的抗戰老兵,去年去世了,老兵的妻子能享受國家的待遇嗎

這個好像不可以,可以去當地民政局問問,可能有些地方有這個政策

『貳』 九月九日憶上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忘記了,求會的人賜教 謝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叄』 你好,我以前在上東上班,後來自離了,現在隔了六年左右,請問住房公

不管是你什麼情況離職的,你的公積金都是可以領取的,要是你的戶口不在公積金繳納地的話,那就直接離職提取,要是你在其他的地方也有公積金繳納,那就直接把公積金轉移過去就可以了。

『肆』 晉城鎮的小鎮名人

庄蹻
(?—公元前203年)楚國人,「楚莊王之苗裔」,楚國的將軍。約公元前298年,庄蹻率領一隻數千人的隊伍,從楚國國都郢(今湖北江陵)出發,選擇「濟湘沅以南征」的路線,由湘西進入貴陽以東的且蘭到達貴州西部的夜郎,再沿今滇黔路進入滇池地區。他們到達滇池地區時,當地的「靡莫之屬」已在滇池周圍開墾大片肥沃的土地,同姓相扶。庄蹻「以兵威」降服了當地的「靡莫之屬」各部落。正當他要歸報楚國時,公元前280年,秦將司馬錯攻克了黔中,阻斷了歸路。庄蹻加入了當地民族社會,「變服從其俗,以長之」,定都晉寧晉城鎮,成為有史記載的「滇王」。庄蹻作為內地第一個開發西南邊疆的歷史人物,把楚國的先進文化和生產技術帶到了滇池地區,加速了當地社會的發展,促進了民族交流、借鑒和融合,為秦漢時期在雲南設置郡縣創造了條件,推動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故史稱「今西南諸夷,庄蹻之後。」「自夜郎、滇池以西,皆庄蹻之裔」。自庄蹻至嘗羌共十代滇王,歷時189年。
擔當
擔當和尚,原名唐泰(1371—1435)字大來,法名普荷,又名通荷,號擔當,今晉寧縣晉城上東街人。曾祖金,字子南,明嘉靖戊子(1528)舉人,曾任邵武府同知。祖堯官,字廷俊,嘉靖辛西(1561)解元,屢試不第,絕 意仕進,閉門著書,有《玉龍山人全集》行世。父懋德,字世修,明萬曆癸卯(1603)舉人,曾任陝西臨洮同知,著有《十海詩集》。唐泰曾集其曾祖、祖父所著,合編為《紹箕堂集》。
唐泰幼年即長於寫詩,被譽為「滇中第一人」。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考貢生名列第一。天啟五年(1625)獲歲薦,從昆明到北京應廷試,入太學。後遨遊於大江南北,與江南「復社」諸名士結識,拜當時著名書法家董其昌為師,並向著名畫家陳繼儒學習,而又參合元黃公望、倪瓚兩家筆法,自成一家,風格枯淡。其畫以潑墨山水為主,兼及人物,代表作有《一筇萬里圖卷》等。
擔當的詩作,生前刻印的有《翛園集》8卷,收錄他13—50歲的作品;《橛庵草》7卷,收錄他50—70多歲的作品;《拈花頌百韻》收錄他80—81歲的作品;《罔措齋聯語》由其門生廣廈刊行,收集擔當楹聯386幅。據他在《橛庵草序》中說:「除年來患難焚溺之外,又除有類偈頌者不入,有類香奩詩余者不入,有悲歌慷慨,觸及時忌者不入,不啻十去九矣「。最後一類未入,令人惋惜。盡管如此,兩本詩集二千餘首,足見其詩作之豐富。唐泰去世後,葬於大理感通寺後山。
方樹梅
方樹梅(1881—1968)字臞仙,號雪禪,一號梅居士,又號和衲山人,晚號紅豆老人,晉城方家營村人。21歲時,應州、府、院試入邑庠,22歲讀完先秦諸子。篤好師范(荔扉)等人的典籍文獻。1905年入高等學堂習經文策論,次年入優級師范,1907年考入博物班。
他還歷盡十年艱辛收采晉寧文獻,寫成《晉寧詩文征》20卷。1938—1939年,任《雲南通志長編》編纂審查員,負責漢至元耆舊傳、地理、文藝、詩文錄、人物列傳及叢書的編纂,撰寫了《漢至元耆舊傳》。1941—1943年任雲大文史教授時,寫成《滇王莊蹻考》、《雲南省名考》。其間,他卓議續修《晉寧州志》任總纂,州志之記、閣、表、略、錄等共30卷,系他一手編成。1943年,雲南大學將其所編通志藝文考滇人著述部份錄成單編《明清滇人著述書目》收入《西南研究叢書》。自述《學山樓詩集》與所編叢書百卷《滇詩叢錄》編就待印。同時,寫成與《茶花小志》同性質的《滇南紅豆集》贊揚雲南特產。其後又寫成《續滇南碑傳集》9卷,補1卷。
其編著甚多,包括《師齋隨筆》、《晉寧咸同兵事記》、《學山樓題詞錄》、《滇會夢痕錄》、《近代滇人著述書目提要》、《滇池雜談》、《學山樓書目》、《碑記匯錄》、《滇南學士書扎合冊》、《陳榮昌年譜》、《臞仙年錄》等。

『伍』 關於《史記》

軒轅天子 出自《史記·五帝本紀》
網開一面 出自《史記·殷本紀》
囊血射天 出自《史記·殷本紀》
酒肉池林 出自《史記·殷本紀》
左支右絀 出自《史記·周本紀》
焚書坑儒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指鹿為馬 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拔山扛鼎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先發制人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破釜沉舟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鴻門宴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沐猴而冠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霸王別姬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四面楚歌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無顏見江東父老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一敗塗地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約法三章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運籌帷幄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高屋建瓴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卧薪嘗膽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鳥盡弓藏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一狐之腋 出自《史記·趙世家》
招搖過市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韋編三絕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鴻鵠之志 出自《史記·陳涉世家》
積毀銷骨 出自《史記·張儀列傳》
毛遂自薦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脫穎而出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歃血為盟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因人成事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一言九鼎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
完璧歸趙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負荊請罪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怒發沖冠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刎頸之交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膠柱鼓瑟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紙上談兵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一字千金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奇貨可居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圖窮匕見 出自《史記·刺客列傳》
背水一戰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肝腦塗地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多多益善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雞鳴狗盜 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
狡兔三窟 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

你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故事 再在網路里搜就行了

『陸』 《史記》中的歷史故事(寫出2個)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軍大將章邯攻打趙國。趙軍退守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並被秦軍重重包圍。楚懷王於是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率軍救援趙國。 宋義引兵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後,接連46天按兵不動,對此項羽十分不満,於是要求進軍決戰,解困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兩軍交戰後待秦軍力竭之後才進攻。 但此時軍中糧草缺乏士卒困頓,而宋義仍舊飲酒自顧,項羽見此忍無可忍,進營帳殺了宋義,並聲稱他叛國反楚。於是將士們則擁項羽為上將軍。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 隨後,他率所有軍隊悉數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巨鹿之圍。項羽在全軍渡黃河之後他下令把所有的船隻鑿沉,打破燒飯用的鍋,燒掉自己的營房,只帶三天干糧,以此表決一死戰,沒有一點後退的打算。 正是這樣已無退路的大軍到了巨鹿外圍,並包圍了秦軍和截斷秦軍外聯的通道。楚軍戰士以一當十,殺伐聲驚天動地。經過九次的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而前來增援的其他各路諸侯卻都因膽怯,不敢近前。楚軍的驍勇善戰大大提高了項羽的聲威。以至戰勝後,項羽於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各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項羽。 後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為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戰,決心很大。

卧薪嘗膽
說的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力圖雪恥,激勵自己,在屋內懸一苦膽出人、坐卧都要嘗嘗,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覺時不用床鋪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國之痛。經過這樣多年的磨礪,終於使越國強盛起來,打敗了吳國。 但是,卧薪嘗膽的典故始於何時?據有關吳越史料的書籍,戰國時期的《左傳》中「定公」和「哀公」篇中,有越王勾踐和昊王夫差的詳細記載,而沒有勾踐卧薪嘗膽之記錄。另一戰國時的著作《國語》中,也無勾踐卧薪嘗膽之說。 至東漢期間,《越絕書》和《吳越春秋》著作中,只有在「勾踐歸國外傳」中,有勾踐「懸膽於戶,出人嘗之,不絕於口」之句,而無「卧薪」之說。 「卧薪嘗膽」作為成語,最早見於北宋大文豪蘇軾所著的《擬孫權答曹操書》游戲性的書信體裁文中,設想孫權在三國鼎立之時,曾經「卧薪嘗膽」,但這與勾踐毫無關系。到了南宋,呂祖謙在《左氏傳記》書中,曾有吳王夫差「坐薪嘗膽」,但只是「坐薪」,不是「卧薪」,只是「夫差」,不是「勾踐」。到了明代,張博在《春秋列國論》書中,也是「夫差即位,卧薪嘗膽」,雖有「卧薪嘗膽」,但亦是指夫差。後來,在真德秀的《戊辰四月上殿奏扎》,和黃震的《古今記要》、《黃氏日抄》兩書中,才開始有勾踐「卧薪嘗膽」之說。明末,梁辰魚所著《浣沙記》劇本中,將勾踐「卧薪嘗膽」作為傳奇,加以渲染。馮夢龍也在《東周列國志》中多次講到勾踐「卧薪嘗膽」之事。清初,吳乘權編的《綱鑒易知錄》,亦有「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卧薪嘗膽」之句。從此,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之故事,就愈傳愈廣,成為我國的成語典故了。

『柒』 上東呂南明要在初八上樑,他沒在這天上,可能在12日上,請大家注意。

雅麗潔老闆呂南明這下丟人丟大了,陪了夫人又折兵。全村人都知道你賄賂村官,強占民地。網上搜,產品超差

『捌』 《三國演義》先主執意東行伐吳.武侯為何言「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也」.法正

因為法正是劉備的頭號軍師,(孔明當時是管理國家的,在二線,真正陪劉備在外出謀劃策的是法正),劉備對法正才是言聽計從。
而當時的夷陵之戰時,法正已經死了,而劉備不聽孔明的,所以他才這莫說。

『玖』 誰知道上東省、濟南市、濟陽縣盧大人的墳墓在哪

據我所知:應該在濟陽縣回河鎮舉人王村,因為那裡有他老人家的故居。

閱讀全文

與在上東上班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