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遵義歷史人物

遵義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14 05:50:24

Ⅰ 在貴州的歷史里出了那些名人,偉人

1、尹珍

尹珍(79-162),字道真,東漢牂牁郡毋斂(今貴州獨山、荔波境內)人,是貴州最早見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問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學者、文學家、教育家和書法家。

曾任尚書承郎、荊州刺史等職。尹道真是貴州漢文化的傳播人,西南漢文化教育的開拓者,數千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敬仰。川滇黔三省皆留其辦校的遺跡,祭祀廟宇香火綿延。

作為貴州文化教育之拓荒人,尹珍那種不甘落後、奮發自強、熱愛家鄉、回報故土的精神便成為了貴州學人的楷模。

2、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祖籍直隸南皮。

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

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范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湖北武昌蒙養院、湖北工藝學堂、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

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有《張文襄公全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3、楊粲

楊粲,字文卿,小字伯強,系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據播州(即今遵義)的楊氏鼻祖楊端之十三代孫。粲為楊軾之子,幼年過繼給伯父楊軫為嗣。

秉性好學,篤信儒家經典,少年即懷大志。宋寧宗嘉泰初年(公元1201年)襲播州安撫使,執掌播事30餘年,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中興人物。

4、孫應鰲

孫應鰲(1527年-1586年),字山甫,號淮海,謚文恭。貴州清平衛(今凱里)人。先祖孫華原籍江蘇如皋縣。孫應鰲生於明嘉靖六年(1527年),九歲能作文。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舉人第一名。三十二年(1553年)成癸丑科進士,選庶吉士,改戶科給事中,出京為江西按察司僉事。

歷官陝西提學副使、四川右參政、僉都御史。隆慶六年(1572年)建清平山甫書院,吳國倫提學貴州時,親晤應鰲於山甫書院。官至工部尚書。

5、鄭珍

鄭珍(1806~1864)清代官員、學者。字子尹,晚號柴翁,別號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長,貴州遵義人。道光十七年舉人,選荔波縣訓導,咸豐間告歸。同治初補江蘇知縣,未行而卒。

學宗許鄭,治經學、小學,亦工書善畫,還是晚清宋詩派作家,其詩風格奇崛,時傷艱澀,與獨山莫友芝並稱「西南巨儒」。所著有《儀禮私箋》、《說文逸字》、《鄭學錄》等。

Ⅱ 遵義縣茅栗真歷史名人有哪個

茅栗鎮有史記載,自明歷中就有了佛教文化的傳入。清代,有舉人劉之徵等11人,劉之徵官至清任刑部浙江司外部,誥封中憲大夫,共墓地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清末民國年間周浩,晚清末年秀才,早年東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學習,1905年加入孫中山在日本成立的中國革命同盟會,辛亥武昌起義成功,以參贊任職於黃克強總司令部,護國戰爭勝利後,出任北京政府總理府編輯局局長等。周浩先生善於詩、文、書法,其詩被當時文學界譽為繼鄭、莫、黎之後,遵義詩人人中的「白眉」(意為傑出),黔北茂名學者趙愷(乃康)亦大贊:「其詩婉轉含蓄,抑揚激壯之處,多似唐初、盛之間,於」四傑「氣味相近,」吾鄉能詩者,固當為屈一指也「.
1949--2008年,我鎮涌現了大批文人學者,有博士3人,碩士生9人,副教授、高級實驗師、高級記者、高級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工程師等。
新中國成立後,考入各級各類學校的本科生300餘人,專科生150餘人,考入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技術學院的200餘人。到2008年,全鎮已擁有各類科技人員206人,有高級職稱的3人,中級職稱的66人,初級職稱的137人,還有一批」田秀才「、」土專家「活躍在各個生產領域。在科研、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方面,可謂碩果累累,獲國家、省(市)科技獎勵就有4項。[

Ⅲ 遵義會議人物有誰

1、毛澤東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

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

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2、周恩來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伍豪、少山、冠生等,江蘇淮安人,籍貫浙江紹興,是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早年留學日本、法國、德國、英國等地,為旅法共產主義小組骨幹。

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擔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兼第一方面軍政委、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抗日戰爭期間,擔任國軍政治部駐渝辦事處主任。

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擔任解放軍代總參謀長,並代表中共進行北平和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政務院和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直至1976年1月逝世。

3、王稼祥

王稼祥(1906-1974年),原名嘉祥,又名稼薔,安徽宣城涇縣厚岸村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

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對外工作的開拓者之一。革命戰爭時期歷任中共中央黨報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主任、蘇區外交人民委員會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中央三人軍事小組成員、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八路軍總政治部主任、八路軍軍政學院院長、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解放後歷任中國駐蘇聯大使、外交部副部長、中聯部部長。

中央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9年10月下放河南信陽。1970年冬回北京治病,1974年1月25日在北京逝世。

4、劉少奇

劉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譜名紹選,表字渭璜,湖南省寧鄉縣人,祖籍江西吉水,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首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第二任、第三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1956年至1966年,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1969年11月12日,劉少奇病逝。

5、劉伯承

重慶市開州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者之一。

辛亥革命時期從軍,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相繼參加北伐戰爭、八一南昌起義、土地革命戰爭、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建國後,歷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書記。

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4歲。

劉伯承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勛,為我國的國防建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對我軍向正規化、現代化邁進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Ⅳ 遵義會議確立了哪三大歷史人物

高中歷史書上寫:張聞天是總負責,成立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軍事指揮小組。

Ⅳ 貴州歷史上都有什麼名人

張之洞、何應欽、王陽明、楊龍友、周漁璜等。

1、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

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祖籍直隸南皮。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2、何應欽

何應欽(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敬之,貴州省興義人。早年留學日本,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國參加滬軍。二次革命失敗後,再到日本就讀於陸軍士官學校。

1948年5月,任國防部長,次年3月任行政院長,5月辭職,8月去台灣歷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民國聯合國同志會理事長、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主任委員等職。

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

1945年9月,何應欽在南京代表中國政府接受岡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這是一個中國軍人所能享有的最大榮耀!

3、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

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4、楊龍友

楊文驄(1596年—1646年),字龍友,貴州人,明代畫家。流寓金陵(今南京)。萬曆四十七年(1619)舉人,六次會試不中,崇禎七年(1634)選為華亭縣教諭,後遷青田、江寧、永嘉等知縣。

為御史詹兆恆參劾被奪官。楊文驄博學好古,善畫山水。為「畫中九友」之一。生於貴築,獨破天荒,所作台蕖等圖,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結,有元人之風雅去其佻,出入巨然、惠崇之間。

5、周漁璜

周漁璜,清初著名學者,詩人。父親周國柱有四子,漁璜排行第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漁璜22歲鄉試第一。三十三年(1694年),29歲時成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三十六年(1697年)散館,授翰林院檢討。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鄉試正考官。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讀。五十年(1711年)簡任順天學政。

五十一年(1712年)升侍讀學士。五十二年(1713年)晉升詹事府詹理,奉命祭禹陵、明太祖孝陵,檢閱浙江、江南兩省兵。五十三年(1714年),終因操勞過度,年近半百即逝世於任上。

Ⅵ 遵義市史上出過什麼名人

尹珍尹珍(公元79~162),字道真,東漢牂牁郡毋斂(今正安縣)人,今正安縣新州鎮的古毋斂壩,是尹珍居家、講學、墓葬之地。和帝永元十一年(公元99 年),尹珍20歲時,跋涉千里,到京師洛陽,拜著名儒學大師、經學家許慎為師,研習五經文字。學成,於公元 107 年回故里。手建草堂三楹,開館教學,西南地區自此始有學校教育。尹珍從地方事教育,聲譽漸著,後漢朝廷向地方選舉孝廉,地方官以其精通經學,選入文學科目,向朝廷舉薦。桓帝永興元年(公元153 年)學者應奉任武陵郡太守,「興學校,舉側陋,移風易俗」。尹珍就近前往拜應奉為師,學習圖緯,通三才,師生並顯一時。《後漢書??西南夷列隊傳》載:「桓帝時,郡人尹珍,自以生於荒裔,不知禮義,乃從汝南許慎、應奉受經書圖緯,學成,還鄉里教授,於是南域始有學焉。珍官至荊州刺史。」尹珍功成名就,但年老體弱,遂辭官還鄉,將原學館改名「務本堂」,矢志育人。公元 162 年病逝,葬於務本堂後。尹珍是貴州文化教育的鼻祖,「凡屬牂牁舊縣,無地不稱先師。」也是著名書法家。尤精隸書。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引錄南北朝時期宋朝王愔所著《文字志》,所列秦漢以來著名書法家120人中,便有尹珍其名。尹珍在桑梓辦學授徒,盡心竭力,死而後已,其偉業受後世敬仰。明代貴陽三個書院設尹珍專祠,清代遵義府學教授莫與儔創立漢三賢祠中,專設尹珍祠,貴陽扶風山王陽明祠內附設尹道真祠,印江、銅仁等縣之書院中均設尹公祠。四川境現為重慶市的南川縣、綦江縣均建尹子祠。公元 880 年唐人崔礽在今綏陽縣旺草場立尹珍講堂碑。境內新州鎮的尹珍「務本堂」及「漢儒尹公道真先生之神位」碑,遺跡尚存。清代遵義知府趙遵律《尹珍考》,正安知州於鍾岳《尹道真先生務本堂碑記》對尹珍的身世籍貫作詳細考證。民國 32 年(公元1943年)出版的《貴州名賢傳??尹珍傳》載:民國期間,經中央政府批准,將正安縣劃出一部分另置新縣,命名「道真縣」以志紀念

Ⅶ 遵義有哪些名人

楊粲,字文卿,小字伯強,系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據播州(即今遵義)的楊氏鼻祖楊端之十三代孫。粲為楊軾之子,幼年過繼給伯父楊軫為嗣。秉性好學,篤信儒家經典,少年即懷大志。宋寧宗嘉泰初年(公元1201年)襲播州安撫使,執掌播事30餘年,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中興人物。
楊文(?~1265),字全斌,南宋時播州(今貴州遵義)人,抗蒙名將。
陳 鐵(1898-1982)原國民黨陸軍中將。貴州遵義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參加了北伐戰爭。歷任國民黨軍營長、團長、第十四軍第八十五師師長;抗戰時期,任第十四軍軍長、第五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十四軍軍長、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十四軍軍長、第三十六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十四軍軍長、第十九集團軍副總司令。抗戰勝利後,任第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國民黨東北「剿總」副總司令、第八編練區司令、貴州省綏靖公署副主任等。1949年底率部起義。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等。
陳沂,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黨宣傳思想工作的傑出領導人,我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原名陳毅。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被譽為「文化將軍」。1979年6月起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部長,主抓意識形態工作。1983年2月起任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財經委主任。他是中共八大列席代表、十二大代表,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羅再啟少將。貴州遵義市懷仁人。中央軍校第17期畢業。抗戰期間曾任第66軍新編28師84團1營營長,1942年參加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1943年春任軍事委員會滇西戰時工作幹部訓練團隊長,抗戰勝利後曾任第89軍警衛營營長,1949年9月任第89軍獨立第6旅少將旅長,12月26日在貴州仁懷投誠。後任貴州省人民政府參事,貴州省政協委員。
劉端裳 (1891 — 1977) 少將。字樹苑,號莘園,又號山樵,貴州遵義市仁懷魯班鄉桃佳寨人。
陳永思(1907--1981)少將。字鐵肩,貴州遵義市綏陽人。中央軍校高教班第3期畢業。1933年任第25軍特科訓練處主任,1935年任第103師炮兵團團長,在貴州堵截紅軍,抗戰爆發後第86軍103師309旅618團中校團附,參加南京保衛戰,1938年7月升任團長,後任第8軍103師309團團長,參加遠征軍印緬抗戰,1944年任第8軍103師副師長,1946年任第2綏靖區少將高參,未就職,1948年任第49軍249師少將師長,1949年12月10日在貴州普安通電起義。後任貴州省政協委員,民革遵義市委籌備組負責人。
柏輝章(1901---1952)1936少將。號建儒,貴州遵義人。
陳德明少將。字紹康,貴州遵義人,生於1899年10月。
楊顯涵,1949年到台灣,任台灣民防副指揮,憲兵司令部少將副參謀長。1960年起任台中警備司令兼台中師管區司令,憲兵司令部中將副司令。1966年退役。
周世傑(1893.2.15-1929.5.22),字西成(以字行),號繼斌,又號天保山人,,出身於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城東黑神廟(今茅石鄉境)1926年4月任北洋政府貴州省省長。6月1日被北洋政府授予陸軍中將銜,進入貴陽。8月任貴州省政府主席兼國民革命軍第25軍軍長。1927年2月任國民政府貴州省政務委員會委員、貴州省政府主席。7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其後兩次連任)兼任貴州省軍事廳廳長,晉升為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銜。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寧漢分裂後,任國民革命軍25軍軍長兼貴州省政府主席。1928年春任國民革命軍第9路總指揮兼第25軍軍長。

Ⅷ 遵義縣歷史名人

梁宗魯

梁宗魯,字誠一,婁里瓮生台人(現遵義市桐梓縣獅溪鎮境)道光辛巳(1821)舉人專,延至道光己酉(1849)截屬至知縣,忿不赴任,終老84歲。鄉間稱「誠一先生」。咸豐己未(1859)應知縣江炳琳唆請招降鼻孔山農軍梁三同等,「與之盟誓,絕不加害,誠一亦與賊盟乃出,江宦解省百餘人盡殲。」惜哉「誠一」之譽。梁著有《淡淡歌》、《恬退齋詩文集》、《臘梅詩鈔》二卷。民國《縣志》載10首評曰「大抵撫時感事,自抒胸臆,真朴處取法少陵,可稱詩史」。《耆舊詩》收入30首。《詩集成》於《談談歌》302首中選錄165首,《詩鈔》30首,加檔案館雜錄,共載238首。《詩選》選評《樂捐》等5首。

望 雲

望雨雲翻白,望晴雲堆墨;
似此豈無心,不妨用反測;
為問雲中君,胡為空作色。

這是一首借詠物,寓諷刺的古體詩。引農諺反其意而用之,直刺其「當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以痛斥江炳琳殺降冒功,「樂捐」中飽等丑惡行徑。其《談談歌》白話入詩可取,可有的似直成「勸世文」了。

Ⅸ 請問:遵義有哪些歷史人物和歷史事跡

佳答案
紅軍長征事跡: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在中革軍委博古等領導人實行軍事冒險主義、軍事保守主義的戰略指導下,屢戰失利,蘇區日益縮小,形勢日趨嚴重。

1934年10月10日夜間,中共中央和紅軍總部悄然從瑞金出發,率領紅一、三、五、八、九軍團連同後方機關共8.6萬餘人進行戰略轉移,向湘西進發,開始了悲壯的、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

1934年至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征。它那傳奇式的犧牲和堅韌不拔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賴以成功的基礎,它激勵著一個有12億人口的中國朝著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未來前進。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徵。

從1934年10月16日紅軍在江西渡過於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中國工農紅軍從江西到陝北,歷時兩年整,行程上萬里,其間經過無數次激烈的戰斗。幾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路上行軍一共368天,餘下來的100天大多都在戰斗中渡過。據美國著名記者斯諾統計:紅軍一共爬過了18條山脈,其中5條終年冰雪覆蓋;渡過24條河流;經過12個省份;佔領過62座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組織的包圍,此外還打敗或躲過追擊的中央軍。平均每天行軍71華里,一支大軍及它的輜重要在一個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可說近乎奇跡。

長征一開始就遇到了最殘酷的一仗自1930年冬到1933年夏,蔣介石在江西連續發動四次對中央蘇區的"圍剿",均告失敗。他接受了過去的教訓,改弦更張,放棄了長驅直入的作戰方式,調整部署,採取"穩扎狠打,步步為營,修碉築路,逐步推進"

Ⅹ 貴州英雄人物有哪些

1,鄧恩銘

鄧恩銘(1901-1931),又名恩明,字仲堯,男,貴州荔波人。山東中共黨組織的創始人之一。五四運動爆發後,鄧恩銘積極響應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組織學生參加罷課運動。2009年9月,鄧恩銘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2,王若飛

王若飛(1896年10月—1946年4月8日),幼年原名大倫,小名運笙(運生)、蔭生,號繼仁,曾用名王度、雷音,參加革命深入敵後化名黃敬齋,出生於貴州安順,傑出的共產主義先驅、中共領導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

2009年,王若飛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3,周逸群

周逸群(1896—1931),字立鳳,祖籍湖北省蒲圻縣,出生於貴州省銅仁市。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宣傳家、活動家,賀龍同志的入黨介紹人,早期中國共產黨軍隊的締造者之一。

中國共產黨三大革命根據地之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和湘鄂西紅軍的創建者之一。2009年9月14日,周逸群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4,曠繼勛

曠繼勛(1897—1933),男,漢族,原名大勛,號集成,貴州思南縣人。少時只讀過三年私塾,從小好動,愛彈跳,會騎馬,練就了一副輕捷矯健的身軀。輟學後隨父串鄉擺攤賣葯。1919年入川當兵,歷任連長、營長。2009年9月10日,曠繼勛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5,黃大發

黃大發,男,漢族,1935年11月出生,貴州遵義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半坎組人,小學文化,195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大隊大隊長、村長、村支部書記,現任團結村名譽村支書。2017年6月30日,被授予貴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年份英雄」稱號。

閱讀全文

與遵義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