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紫砂壺的歷史故事

紫砂壺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14 04:24:24

Ⅰ 仿古井欄壺的歷史典故

此壺色澤赤赭,通體似細桔皮紋,造型古樸、端莊、典雅,短流、圓把,平蓋平底。壺身兩側刻有長篇楷書銘文。一側刻銘款:「維唐元和六年,歲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門澄觀為零陵寺造常住古井闌並石盆,永充供養。大匠儲卿郭通。
「另一側刻銘以偈贊曰:「此是南山石,將來作井闌。留傳千萬代,名結佛家緣。盡意修功德,應無朽壞年。同沾勝福者,超於彌勒前。曼生撫零陵寺唐井文字為寄漚清玩。」銘文內容說明壺形乃仿唐代零陵寺井闌為式。底鈐篆書陽文「阿曼陀室」方印,把下有篆書陽文「彭年」小方印。
楊彭年,字二泉,清乾隆至嘉慶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他善制茗壺,渾朴雅緻,首創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藝,雖隨意製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銘刻、工隸書,追求金石味。他還與當時名人雅士陳鴻壽(曼生)、瞿應紹(子冶)、朱堅(石梅)、鄧奎(符生)、郭麟(祥伯、頻伽)等合作鐫刻書畫,技藝成熟,至善盡美。世稱「彭年壺」、「彭年曼生壺」、「彭年石瓢壺」、聲名極盛,對後世影響頗大。
陳曼生(1768-1830),字子恭,號曼壽、曼公等。清乾隆三十三年生於浙江錢唐,道光十年卒。
陳曼生集書畫、金石、繪畫於一身,又精通文辭。結識了楊彭年、寶年、鳳年兄妹,與紫砂結下不解之緣。他以文人的審美標准,把繪畫的空靈、書法的飄灑、金石的質朴,有機地融入了紫砂壺藝,設計出一大批另闢蹊徑的壺型:或肖狀造化、或師承萬物。造型簡潔,古樸風雅,力掃繁瑣和落俗,使紫砂藝術柳暗花明,出現了歷史上的又一昌盛期。這種設計、製造、刻款、鐫銘多人合作,與圈內作者獨立研製生產出來的紫砂壺,即後人津津樂道的「曼生壺」。

Ⅱ 陶瓷的歷史都有哪些故事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進程--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從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地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片來看,在中國陶器的產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乾後,用火燒出來的,是泥與火的結晶。中華民族對粘土的認識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原始社會的生活中是離不開粘土,他們發現被水浸濕後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曬乾後變得堅硬起來。對於火的利用和認識歷史也是非常遠久的,大約在205萬年至70萬年前的元謀人時代,就開始用火了。他們在漫長的原始生活中,發現曬乾的泥巴被火燒之乾,變得更加結實、堅硬,而且可以防水,於是陶器就隨之而產生了。陶器的發明,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做斗爭的新的一頁,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從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來看,陶器中的精品有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1萬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紅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殼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還有秦代的兵馬俑、漢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產迅猛發展,制陶業趨於沒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種仍然具有獨特的魅力,如宋、遼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壺、琉璃、法花器及廣東石灣的陶塑等,都是別具一格,倍受贊賞。

但是陶器始終是文明初級階段的低級產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註定了它逐漸被歷史淘汰的命運。
瓷器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勤勞智慧的中國先民們點土成金,寫下光輝燦爛的篇章,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亨有盛譽的中華古瓷,已成為世界各大博物館里的明珠,也將越來越廣泛地成為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的研究對象,並受到廣大收藏家和陶瓷愛好者的珍重。

中國瓷器的發明和發展,是有著從低級到高級,從原始到成熟逐步發展的過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國已出現了原始青瓷,再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到東漢時期終於擺脫了原始瓷器狀態,燒制出成熟的青瓷器,這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發展,到了唐朝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的進步促進了制瓷業的發展,如北方邢窯白瓷「類銀類雪」,南方越窯青瓷「類玉類冰」。形成「北白南青」的兩大窯系。同時唐代還燒制出雪花釉、紋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貼花裝飾等品種。

宋代是中國瓷器空前發展的時期,出現了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局面,瓷窯遍及南北各地,名窯迭出,品類繁多,除青、白兩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繪瓷紛紛興起。舉世聞名的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的產品為世所珍。還有耀州窯、湖田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磁州窯等產品也是風格獨特,各領風騷,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好局面,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元代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統理窯務,發明了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燒制出大型瓷器,並成功地燒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紅及樞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燒製成功,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宋、金時戰亂後遺留下來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窯仍然繼續生產,其中龍泉窯比宋時更加擴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龍泉窯的上乘之作。還有「金絲鐵線」的元哥瓷,應是仿宋官窯器之產物,也是曠世希珍。

明代從洪武35年開始在景德鎮設立「御窯廠」,200多年來燒制出許許多多的高、精、尖產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銅紅釉、成化的鬥彩、萬曆五彩等都是希世珍品。御窯廠的存在也帶動了民窯的進一步發展。景德鎮的青花、白瓷、彩瓷、單色釉等品種,繁花似錦,五彩繽紛,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還有福建的德化白瓷產品都十分精美。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發展臻於鼎盛,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景德鎮瓷業盛況空前,保持中國瓷都的地位。康熙時不但恢復了明代永樂,宣德朝以來所有精品的特色,還創燒了很多新的品種,並燒制出色澤鮮明翠碩、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的青花。郎窯還恢復了失傳200多年的高溫銅紅釉的燒制技術,郎窯紅、缸豆紅獨步一時。還有天蘭、灑蘭、豆青、嬌黃、仿定、孔雀綠、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時創燒的琺琅彩瓷也聞名於世。
雍正朝雖然只有13年,但制瓷工藝都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緻,成為與號稱「國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種。
乾隆朝的單色釉、青花、釉里紅、琺琅彩、粉彩等品種在繼承前新的基礎上,都有極其精緻的產品和創新的品種。
乾隆時期是中國制瓷業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到嘉慶以後瓷藝急轉直下。尤其是道光時期的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力衰竭,制瓷業一落千丈,直到光緒時稍微有點迴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清王朝壽終正寢。長達數千年的中國古陶瓷發展史,並至此落下帷幕。

Ⅲ 宜興紫砂壺有什麼傳說

紫砂壺產於哪個年代?紫砂壺,曾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現也有機器大批量製造的。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又名宜興紫砂壺。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製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紫砂壺的特點是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壺壁吸附茶氣,日久使用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得天獨厚的寶貴資源——紫砂壺產於哪個年代?宜興紫砂泥是如何被發現的呢?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宜興丁山(丁蜀鎮)位於太湖之濱,是一個普通而美麗的小鎮。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鎮里的村民早出晚歸,耕田做農活,閑暇時便用陶土製作日常需用的碗、罐。就這樣,他們過著無憂無慮而又簡單平凡的生活。有一天,一個奇怪的僧人出現在他們的鎮上。他邊走邊大聲叫喚:「富有的皇家土,富有的皇家土」,村民們都很好奇地看著這個奇怪的僧人。僧人發現了村民眼中的疑惑,便又說「不是皇家,就不能富有嗎?」,人們就更加疑惑了,直直地看著他走來走去。奇怪的僧人提高了嗓門,快步走了起來,就好像周圍沒有人一樣。有一些有見識的長者,覺得他奇怪就跟著一起走,走著走著到了黃龍山和青龍山。突然間,僧人消失了。長者四處尋找,看到好幾處新開口的洞穴,洞穴中有各種顏色的陶土。長者搬了一些彩色的陶土回家,敲打鑄燒,神奇般的燒出了和以前不同顏色的陶器。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紫砂陶藝慢慢形成了.

紫砂壺所有的器型中,我們不得不提人們說熱愛的」東坡提梁壺「傳說宋朝大學士蘇東坡晚年不得志,棄官來到蜀山,閑居在蜀山腳下的鳳凰村上,他喜歡吃茶,對吃茶也很講究。此地既產素負盛名的「唐貢茶」,又有玉女潭,金沙泉好水,還有「海內爭求」的紫砂壺。有了這三樣東西,蘇東坡吃吃茶、吟吟詩,倒也覺得比在京城做官愜意,但這三者之中蘇東坡還感到有一樣東西美中不足。什麼呢?就是紫砂茶壺都太小,怎麼辦呢?蘇東坡想:我何不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一把大茶壺?對,自己做茶壺自己用!他叫書僮買來上好的天青泥和幾樣必要的工具,開始動手了。誰知看似容易做卻難,蘇東坡一做做了幾個月,還是一籌莫展。

一天夜裡,小書僮提著燈籠送來夜點心,蘇東坡手捧點心,眼睛卻朝燈籠直轉,心想:哎!我何不照燈籠的樣子做一把茶壺?吃過點心,說做就做,一做就做到雞叫天亮。等到粗殼子做好,毛病就出來了:因為泥坯是爛的,茶壺肩部老往下塌。蘇東坡想了個土辦法,劈了幾根竹丬丬,撐在燈籠壺肚裡頭,等泥坯變硬一些,再把竹丬拿掉。
燈籠壺做好,又大又光滑,不好拿,一定要做個壺把。蘇東坡思量:我這把茶壺是要用來煮茶的,如果像別的茶壺那樣把壺把裝在側面肚皮上,火一燒,壺把就燒的烏漆墨黑,而且燙手。怎麼辦?他想了又想,抬頭見屋頂的大梁從這一頭搭到那一頭,兩頭都有木柱撐牢,靈機一動說:「有了!」趕緊動手照屋樑的樣子來做茶壺。經過幾個月的細作精修,茶壺作成了,蘇東坡非常滿意,就起了個名字叫「提梁壺」。

因為這種茶壺別具一格,後來就有一些藝人仿造,並把這種式樣的茶壺叫做「東坡提梁壺」,或簡稱「提蘇」。

Ⅳ 紫砂文化的歷史故事

中國宜興有豐富的紫砂礦藏,在丁蜀鎮黃龍山一帶的岩石之中,有天然化學成分較合理的紫砂等泥,質地細膩,可塑性強,滲透性好,品質極優,色澤紅而不婿,紫而不姥,黃而不妓,墨而不黑。經過加工處理後,就可以直接制坯,熔燒出的成品十分絢麗,赤似紅楓,紫似葡萄,黃似柑桶,俏麗多彩。經過考古發掘,在宜興丁蜀鎮附近,發現新石器時代古窯遺址5處,西漢窯址3處,六朝窯址3處,隋唐五代窯址9處,宋元窯址20處,明清窯址60餘處。宜興的陶製品歷史悠久,古今名士對其贊不絕口,蘇東坡擇居宜興時,曾松風竹爐,提壺相呼,十分摯愛。
宜興盛產茶葉。自古名山出名茶。《宜興縣志》載:境內有名山136座。宜興的國山芬茶始於三國孫吳時代,到唐朝,皇室將宜興名茶列入貢茶之一。唐代最著名的貢茶院設在湖州長興與常州義興(即宜興)交界的顧清山,每年役工數萬人,採制貢茶顧諸紫筍達萬斤以上。《宜興縣志》載:顧清貢院建於唐代宗大歷五年(770年)至明洪武八年(1375年),興盛時期長達650年。宋人蔡寬夫在《詩話》中雲:湖州紫筍茶出顧豬,在常、湖(指常州和湖州)兩郡之間,以其萌苗紫而似筍也。每歲人貢以清明日到,選薦宗廟,後賜近臣。
蘇東坡在《次韻完夫贈之什,某已卡毗鄰與完夫有廬里之約》詩中曰:柳絮飛時筍捍斑,風流二老對開關。雪芽為我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患山。竹葷涼風眠晝永,玉堂制草落人間。應容緩急煩間里,桑括聊同十畝閑。宜興還有煎茶的良泉。宋代從徽宗帝到士大夫提倡品茶,細吸慢飲,鑒別優劣,欣賞品味。認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用宜興的金沙泉水煮的茶,味醇、形美、色翠。因此,金沙泉水也列為貢品,與貢茶同時專程由水路運往京城長安。蘇東坡滴居宜興蜀山講學時,非常講究飲茶,有所謂飲茶三絕的美稱,即茶美、水美、壺美,惟宜興三者兼備。蘇東坡用的茶葉是陽羨唐貢茶;烹茶的水一定要是金沙泉水;茶壺一定要是紫砂提梁壺(即今東坡壺)。蘇東坡在《調水符》的詩序中寫道:愛玉女洞中水,既置兩瓶,恐後復取為使者見給,因破竹為契,使金沙寺僧藏其一,以為往來之信,戲謂之調水符。其詩雲:欺漫久成俗,鬧事有棄糯;誰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古人辨淄混,校若鶴與免;吾今既謝此,但視符有元。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餘;多防竟無及,棄直為長吁。這里說的是,蘇東坡經常派書憧從蜀山到金沙寺去挑水,日子一久,書憧苦於往返勞頓,就從半途的丁山取水回去。可是,丁山的河水烹的茶,蘇東坡一嘗就能辨出來。他為了飲到金沙泉水烹的茶,就想出一個法子,事先與金沙寺老僧商量好,將一塊竹牌一劈為二,為竹製桃符,一交老僧,一交書健,到金沙寺取水,他們必須交換,這樣書憧就無法偷懶了。這種桃符與現代老虎灶使用的水籌,有相近之處,這也是蘇東坡的遺存。
宜興民間有許多關於紫砂壺的傳說,最為廣泛流傳的故事是:宋朝時,宜興有一富戶造屋,當快要完工時,主人發現牆砌得不平不直,就讓工匠推倒重砌,在拆牆時,發現空斗牆內有一把茶壺,原來是有位工匠喝茶時放在牆中的空隙處,一時忘了,砌在牆里。大家把壺蓋掀開一聞,茶葉竟然香醇如故,沒有變味。這樣,紫砂壺泡茶數日而不傻的事實就廣為流傳開來。這個故事雖然無籍可查,但可說明:紫砂壺在宋代已經為人們普遍使用。明代蔡司擺在《霧園叢話》記載:余於白下(今南京)獲一紫砂罐(《先進錄》曰:俗稱壺為罐也),有『且吃茶,清隱'草書五字,知為孫高士遺物,每以泡茶,古雅絕倫。據《松江縣志》稱:孫高士即孫道明,字旺叔,號清隱,華亭(今上海)人,生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在元代生活了70年。這里明確證實:紫砂壺在元代已流傳,並在壺上鎊刻銘文,否定了明代金沙寺僧和供春為宜興紫砂壺始祖的結論。清代乾隆年間的宜興蜀山人潘埠,字士珩,號裔溪,所著《騰帚續集,再考陶壺記》中指出:最早的陶壺創始人不是金沙寺僧及其徒弟供春;而金沙寺僧的制壺手藝是從蜀山三姑夫人廟僧傳授而來,三姑夫人店僧製作的陶壺卻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擇居宜興蜀山時設計的;蘇東坡設計的陶壺式樣,可以從元代大畫家倪璜寫真的《廟僧制壺圖》得到印證。潘摞以其博覽群書,廣輯論據,特別強調指出:口碑載道是勝過捧唱的虛偽石刻及製版文字的。他還記錄了有關陶民對蘇東坡吩咐三姑夫人廟僧作陶壺的傳記及其陶壺的式樣。這一切還不足以證明蘇東坡是宜興紫砂壺的始祖,人們需要有實物遺存佐證。1976年基建施工中,發現宜興丁蜀鎮蠢野羊角山宋代龍窯窯址,發掘中獲得平蓋龍頭雙條把壺、高頸六方壺和蘇東坡設計的提梁壺(亦稱東坡壺)等實物遺存。從而,蘇東坡設計提梁壺得到了實物證實。提梁式紫砂壺是蘇東坡在蜀山講學時親自設計的。他烹茶審味,怡然自得,因此,他寫下了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詩句。每當茶後,他總要捧著這把紫砂提梁壺玩賞一番,過了一陣,壺身久且色澤生光明,更覺神奇,視為珍寶。於是,他又寫下了著名詩句:青煙白菜炒米飯,氏壺天水菊花茶。

Ⅳ 有關茶的典故

烏龍茶的傳說。
很久以前,安溪的深山裡住著一位名叫胡良的獵人。有一天,他上山打獵收獲頗豐,為了遮蓋放在背簍中的獵物,便順手在身邊的一叢小樹中摘了一些枝葉蓋上。由於打獵走的比較遠,胡良翻山越嶺直到太陽快下山才回到家中。回家後點火燒水的時候,突然聞到一陣清香,胡良起身順著香氣尋找,發現清香來自背簍中的那些樹葉。於是他摘下幾片葉子,用開水沖泡,喝到嘴裡,不僅香醇無比,而且覺得口舌生津,煩躁盡消。胡良心想這一定是仙樹,於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深山摘了一大捆枝葉回家。可是胡良用新採摘的葉子沖泡的誰卻又苦又澀。胡良心裡覺得非常奇怪,為什麼從同樣的樹上才來的枝葉,味道不一樣呢?胡良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他便把前一天采來的葉子和新采來的葉子放在一起仔細觀察,發現原先採的枝葉邊緣已經發焉並且變紅,而新才來的葉子卻是舒展的,而這清香正是發焉的葉子才有的。因此,胡良決定自己加工製作香茶。在請教了山外的茶農和自己反復試制以後,他終於找到了要經過晾曬,搓擦,炒烘等過程來製作香茶的途徑。香茶製成後,流傳四方,而胡良的名字也隨之廣為傳頌,人們把這種新茶叫做「胡良茶」。照安溪的方言,「胡良」與「烏龍」語音相近,久而久之,人們就把「胡良茶」叫成了「烏龍茶」,而「烏龍茶」的名字也便流傳了下來。

Ⅵ 《供春壺的故事》是怎樣的

珍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供春壺,是祖國茶文化寶庫中的無價之寶。提起這把供春壺,就不得不提起江蘇宜興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實業家儲南強。1952年,儲南強將英國皇家博物館曾高價購買的供春壺捐獻給國家,其高風亮節,讓人敬佩。儲南強愛女,今年92歲的儲煙水女士,向筆者講述了儲南強從收藏該壺,到慷慨捐獻的故事。
1928年,儲南強偶然在蘇州地攤上見到一把古樸奇特、狀如樹瘤的舊壺,仔細端詳,發現壺把下有「供春」二字篆書,壺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刻款。他立刻不動聲色地花1枚銀圓買了下來。

供春原名龔春,明代弘治、正德年間人。學憲吳頤山的家僮。吳頤山早年在宜興金沙寺讀書,書童供春常看寺僧製作紫砂壺,便「竊仿老僧心匠,亦淘細土,摶坯茶匙穴中,指掠內外」,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鐵」的茶壺,很受歡迎。後以制壺為業,以樹癭壺最為名貴,有「供春之壺,勝於金玉」評語。供春壺開創了宜興紫砂壺的新天地,清末民初仿品甚多。
為弄清這把壺的由來,儲南強趕回蘇州,找到擺攤人詢問,了解到此壺從紹興傅叔和家中流出。他又趕到紹興傅家,被告知壺曾為西蠡費氏所有。再追問到費家,知是吳大贗的收藏。吳則得之於大收藏家沈均和。沈之前已無從考證。
弄清了來龍去脈,儲南強邀請摯友、著名書畫家黃賓虹、徐悲鴻、潘貽曾人等共賞名壺,無不嘆為觀止。遲到數日的錢松?,竟留住一月,觀賞摩挲,久久不釋,贊之曰:「巧拙相融,始成佳品。」此壺為赭土黃色,砂胎,表面七凹八凸,結累如疣,故名樹癭壺。
此壺胎體較薄,十分輕巧。關於這一點,儲老是這樣解釋的,供春制壺,用的不是一般的陶土,而是寺僧洗手缸中沉澱的淤泥,甚至是指紋中嵌入的極細之泥,特別的純凈細膩,雜質少到最低的限度,父親是這樣解釋的。而當代紫砂專家顧景周則另有一說:此壺可能是供春捏制自娛,並不是大窯猛火燒制,而是用小焙爐文火焙燒,火候十分到家,因此輕巧。
此壺的壺蓋也值得一提。儲煙水告訴筆者,當初吳大贗得到此壺已無壺蓋,於是請制壺名手黃玉麟重配。黃以為壺體凹凸如瓜,就配了一個瓜蒂狀的壺蓋。黃賓虹認為樹癭壺身配瓜蒂蓋有點不倫不類。儲老便請制壺名家裴石民重新做了一隻狀如靈芝的壺蓋。在壺蓋的周邊外緣,有儲南強撰寫、潘稚亮雕刻的兩行隸書銘文:「作壺者供春,誤為瓜者黃玉麟,五百年後黃賓虹識為樹癭,重為蓋者石氏,題記者稚君。」

Ⅶ 送紫砂壺有什麼寓意,以紫砂壺為禮有什麼典故

堯臣、蔡襄、蘇東坡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詠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堯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堪稱千古絕唱,講的就是用紫砂陶壺烹茶。當然最講究、最有創造精神的要數蘇東坡了。他總結出「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會不同凡響,更加清醇清遠。 到了明代飲茶的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595年張源撰寫的《茶錄》對沏茶的程序,做了詳盡的介紹: 「探湯純熟便取起,先注少許壺中,祛湯冷氣,傾出,然後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過中失正……兩壺後又用冷水湯滌,使壺涼潔,不則減茶香矣。」 這與今天的沏茶方法沒有什麼不同。 烹茶演變為沏茶,對茶壺的質地要求就相對高了,通過千百年來的實踐,人們發現,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由於紫砂壺能吸收茶葉汁,用的時間愈長,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 於是,紫砂壺也就應運而生,製作紫砂壺的高手、名家、大師也就一個個走到歷史的前台,他們的名字和業績與紫砂壺的興衰交織在一起。
通常的說法,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時的龔春(供春)。 「余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吳梅鼎:《陽羨瓷壺賦·序》) 供春壺,當時人稱贊「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短短12個字,令人如見其壺。 可惜供春壺已不得見,現在流傳的供春壺多是仿品。當代宜興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價格也在20萬港幣左右,足見供春壺的藝術價值多麼珍貴。龔春傳時大彬、李仲芬。二人與時大彬的弟子徐友泉並稱為萬曆以後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時大彬的紫砂壺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雖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獨運,朴雅堅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嘆:「吾之精,終不及時(時大彬)之粗也。」 徐友泉,手工精細,擅長將古代青銅器的形製做成紫砂壺,古拙莊重,質朴渾厚。傳說,徐友泉幼年拜時大彬為師學藝,懇求老師為他捏一頭泥牛,時不允。此時一真牛從屋外經過,徐急中生智搶過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對著真牛捏了起來,時大加贊賞,認為他很有才華,於是欣然授其全部絕活,後來果然自成一家。 以上四人為第一期時代的紫砂壺大師。 第二期紫砂壺大師為清初人陳鳴遠、惠孟臣。 陳鳴遠以生活中常見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薺的造型入壺,工藝精雕細鏤,善於堆花積泥,使紫砂壺的造型更加生動、形象、活潑,使傳統的紫砂壺變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藝術品,充滿了生氣與活動。同時,他還發明在壺底書款,壺蓋內蓋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藝程序,對紫砂壺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陳鳴遠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時,故仿品、贗品大量出現。顧景舟先生說,從少年習藝,直至暮年,半個多世紀中他也只見到幾件真品,收藏家要特別小心以防走眼。 明末天啟、崇禎年間的惠孟臣,長於製作小壺,以小勝大。孟臣壺以竹刀劃款,以器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精品。 第三期紫砂壺大師是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的陳鴻壽和楊彭年。 陳鴻壽,是清代中期的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藝術主張創新,他倡導「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要見「天趣」。他把這一藝術主張,付諸紫砂陶藝。第一大貢獻,是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第二大貢獻,他憑著天賦,隨心所欲地即興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為紫砂壺創新帶來了勃勃生機。他與楊彭年的合作,堪稱典範。現在我們見到的嘉慶年間製作的紫砂壺,壺把、壺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陳鴻壽設計、楊彭年製作的,後人稱之為「曼生壺」。陳鴻壽使紫砂陶藝更加文人化,製作技術雖不如明代中期精妙,但對後世影響很大。 楊彭年首創捏嘴新工藝,他不用模子,信手捏來,隨意而成,頗具天趣。 乾隆以後,伴隨著清王朝的衰落頹勢,紫砂壺的製作也愈來愈不景氣。 值得一提的是嘉道年間的邵大亨,他為陳鳴遠以後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蘭、邵友廷、蔣德休、黃玉麟、程壽珍諸人,則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因循守舊,很少創新,製作工藝也日漸草率荒疏。 當代的紫砂大師,首推顧景舟老先生,顧老潛心紫砂陶藝六十餘年,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名傳遐邇。其餘如朱可心、高海庚、裴石民、王寅春、吳雲根、徐秀棠、李昌鴻、沈蘧華、顧紹培、汪寅仙、呂堯臣、徐漢棠、蔣蓉等也各自身懷絕技,各有專長,皆為一時俊才。

Ⅷ 中國陶藝發展史從哪些方面評價它的美

陶瓷發展史

1.夏、商、周朝時期的陶瓷文化

2.秦漢時期陶瓷文化

3.隋唐朝時期的陶瓷文化

4.五代十國時期的陶瓷文化

5.元朝時期陶瓷文化

6.明朝時期陶瓷文化

7.清朝時期陶瓷文化

8.中國現代陶藝

夏、商、周朝時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虛的遺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種款式,有灰陶、黑陶、紅陶、彩陶、白陶,以及帶釉的硬陶,這些陶器上的紋飾、符號、文字與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關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為貴族享用,廣大民眾的各種生活器皿只能採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藝也得到普遍的發展,帶釉的硬陶在這個時期已經出現了,釉色青綠而帶褐黃,胎質比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時已經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應用范圍較廣,大略可分為日用品類、建築類、殉葬類、祭祀禮器類。朝廷對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視。

秦漢時期陶瓷文化

秦漢-古代的建築多採用木料來架構,不易久存,所以一些偉大的建築,如秦代的阿房宮和漢代的未央宮,都無法完整保存下來,但仍可在殘存的廢墟中發現瓦當及漢磚等遺物,藉以略窺古代建築的規模。

瓦當

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為瓦當,瓦面上帶著有花紋垂掛圓型的擋片。瓦當的圖案設計優美,字體行雲流水,極富變化,有雲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文字紋、動物紋等等,為精緻的藝術品。

漢磚

漢磚上的雕飾,包羅萬象,繁復美觀。無論是彩繪或是浮雕圖像都生動活潑,線條靈活;其中表現的故事都是當時社會的縮影,在四川省彭山發現的漢墓中,有一種壙磚是專供築墓或建隧道使用的,在結構中似乎已經知道應用物理學上的圓柱中空的道理。

自古以來,我國社會崇尚厚葬,陶器可久藏不朽,成了最好的陪葬品,有模型房舍、樂器、鳥獸、以及人俑,秦漢時期的兵馬俑最為有名,最近陸續出土狻為考古學者重視。

兵馬俑

兵馬俑多用模塑結合的方法製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是先燒後接,有的是先接再燒,火候均勻、色澤單純、硬度很高。

鉛釉陶

鉛釉陶是漢代陶藝的一種創新,有黃、褐、綠等色,綠釉較為流行,以鉛為釉的基礎,加上少許的氧化 就可得到青綠色,熔點低只 燒攝氏七百到八網路,,必且可以薄薄的勻掛在胎上。

在南方也盛產青釉陶,火度高,釉質較硬,也是後來發展青瓷的開端。東漢的中後期就有了青瓷,使用「龍窯」提高窯溫,也選用一般瓷器使用的高嶺土。

隋唐朝時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楊堅篡北周並南陳,統一中原,改國號為隋,隋的朝代雖短,但在瓷器燒制上,卻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燒造,白瓷也有很好的發展,另外此時在裝飾手法上也有了創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貼花,就是一例。

唐朝時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製作可為以蛻變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時代。因為陶與瓷的分野,在乎質白堅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關鍵在於火燒溫度。漢代雖有瓷器,但溫度不高,質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發展到唐代,不但釉葯發展成熟,火燒溫度能達到攝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們說唐代是真正進入瓷器的時代。唐代最著名的窯為越窯與邢窯。

越窯

越窯在南方浙江省紹興,主要製造青瓷;邢窯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製造白瓷。越窯的青瓷明徹如冰,晶瑩溫潤如玉,色澤是青中帶綠與茶青色相近。

邢窯

邢窯所產的白瓷,土質細潤,器壁堅而薄,器型穩厚、線條流暢。

唐三彩

唐代最重要的產品是馳名中外的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還受到廣泛的喜好與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麗有黃、綠、青三色鉛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術來製造出美麗的花朵,以及先在坯體上刻花成暗色圖案,變化無窮,彩色斑斕。

唐三彩分布在長安和洛陽兩地,在長安的稱西窯,在洛陽的則稱東窯。唐代盛行厚葬,不僅是大官貴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風氣。

唐三彩種類很多人物、動物、碗盤、水器、酒器、文具、傢具、房屋,甚至裝骨灰的壺壇等等。大致上較為人喜愛的是馬俑,有的揚足飛奔,有的徘徊佇立,有的引頸嘶 ,均表現出栩栩如生的故種姿態。至於人物造型有婦女、文官、武將、胡俑、天王,根據人物的社會地位和等級,刻畫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貴婦面部豐圓,梳成各式發髻,穿著色彩鮮艷的服裝,文官彬彬有禮,武士剛烈勇猛,胡俑高 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壯氣概,足為我國古代雕塑的典範精品。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瓷文化

唐代經過安史之亂,國勢日衰,唐滅元之後五十年裡,面臨分裂的局面,北方由後梁、後唐、後漢、後晉、後周,五個朝代先後統治黃河流域。南方各地存在著前蜀、吳、≥、吳越、楚、南漢、荊南、後蜀、南唐、北漢等許多政權,歷史上稱為五代十國。

柴窯

這個時期較為有名的是後周世宗的柴窯,以天青色為主,世宗評為「雨過天晴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所以有「雨過天晴青」的美稱。陶路上記載「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可略知其製作精美。

秘色窯

越窯到了五代,一度成為吳越王錢氏的御用器皿,臣庶不得享用,因此當時又稱為「秘色窯」,皆屬於青瓷的製造。

宋朝時期的陶瓷文化—集瓷器之大成

後周趙匡胤奪取政權,建立宋朝定都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宋代的陶瓷氏我國的鼎盛時期,「宋瓷」也是聞名世界。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為五大名窯,形制優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製也少能匹敵。

定窯

定窯又稱粉定,定窯在今河北省曲陽縣的靈山鎮,古名定州,所以稱定窯,是繼唐代邢窯之後,生產白瓷最好的窯。

定窯釉分北定、南定,宋室南遷之後,一部份到了景德鎮,一部份到了吉州,稱為南定。在景德生產的釉色似粉,又稱粉定。定窯還有如柿子般顏色的紅定、紫色的紫定、黑色的黑定等等。

一般的裝飾手法有劃花、印花、雕花等各種圖案包羅萬象,其製作細膩精緻、線條流暢、胎質堅細、呈乳白或象牙色,以碗盤較多,胎薄而圓正。為避免燒制變形,多采覆燒,再鑲以金屬作緣。

汝窯

汝窯在河南省臨汝縣,是北方第一個著名的青瓷窯,燒制御用宮中之器,時間很短,數量也少。器型簡單,但釉色溫潤柔和,在半無光狀態下有如羊脂玉,並截取定窯、越窯的裝飾技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晚期在臨汝縣燒造的稱為臨汝窯,其中有「奉華」二字的是宋高宗劉妃的堂號,也有人稱是後人補刻的。

鈞窯

鈞窯在河南省禹縣,古代稱為鈞台,明代稱鈞州,所以命名為鈞窯,傳世不多,評¤慎高。

鈞窯創始於唐代,歷經宋、金至元代,胎質細膩,釉色華麗奪目、種類之多不勝枚舉;有玫瑰紫、海棠紅、茄子紫、天藍、胭脂、硃砂、火 紅,還有窯變。器型以碗盤為多,但以花盆最為出色。

器物底部刻有一到十的號數,相傳一、三、五、單數為紅色,二、四、六復數為青色,但也有人說是數字越小器型越大,只是窯工為方便辨認而作的記號罷了。

官窯

官窯是在宋大觀及政和年間於汴涼所造,青瓷釉色晶瑩惕透,有開裂或呈冰片狀,粉青紫口鐵定是其特色。

宋室南移在△凰山下設立官窯,又稱修內司官窯或內窯,郊壇下設立的郊壇下官窯,器形較多,有直徑大過一尺的大型產品。

哥窯

哥窯創使者為浙江省處州的章氏兄弟,哥哥章生一所燒者為「哥窯」,弟弟章生二所燒者為「弟窯」,又名龍泉窯或章窯。

哥窯主要特徵是釉面裂紋開片,這種裂痕是由於釉與胎的收縮率大小的不同有的稱為魚子紋蟹爪紋,也有的稱為百集碎。釉色有粉青、米色,釉中出現大小氣泡,瓷胎呈黑褐色,口緣顯出一道褐色邊稱為「紫口鐵足」。

龍泉窯

龍泉窯釉色蒼翠,北宋時多粉青色,南宋時呈蔥青色,沒有開片在器皿轉折處,往往露胎呈現胎色,瓷釉厚潤,裝飾上很少刻花、劃花,而流行用貼花、浮雕,例如在盤中常堆貼出雙魚圖案,在瓶身上貼出纏枝牡丹圖案。

宋代瓷業鼎盛,除上述五大名窯外,山西省平陽的平陽窯、陝西省耀州的耀州窯,福建省建安的建窯,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窯,也都燒制相當好的瓷器。

磁州窯在今河北省磁縣,是華北大窯業中心,很受日本重視,歷代都有大量的瓷器銷往日本,日本人也把瓷器叫磁器,是有其原因的。

元朝時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業較宋代為衰落,然而這時期也有新的發展,如青花和釉里紅的興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 泛青,帶動以後明清兩代的瓷器發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樞府窯

元代在景德鎮設計官窯,製作精美,裝飾花紋中常有「樞府」二字,因而又稱樞府窯,景德鎮漸形成全國瓷器製造中心也是從元代開始。

青花

青花是在白瓷上用鈷料畫成圖案燒制而成,只用一種藍色,但顏料的濃淡、層次,都可以呈現出極其豐富多樣的藝術效果。青花簡朴而又華美,既復雜又統一,如同藍印花布一樣,具有質朴、淳厚、典雅的特色,成為瓷器中的主要品種。

釉紅

釉紅是以氧化代替鈷料,做法與青花屬釉下彩繪,由於還原成雪紅色,釉透紅,故名釉紅,元代繼鈞窯之後所出現的另一種紅色表現方法,燒成不易,是燒制瓷器較難的一種,往往呈灰紅色或暗褐色,相當不穩定,產量不多,傳世更少。

明朝時期陶瓷文化

我國的陶藝發展到了明代又進入一個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為主特別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產品,而景德鎮更成為主要的窯廠,規模最大,一直延續明清兩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寫當時盛況為「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

永樂軒德時期為青花瓷器的早期,雖然比不上甜白、脫胎的精緻,但由於蘇泥渤青鈷料的輸入使用,使這時期的青花大放異彩;畫工的藝術修養很高,利用青料的散暈,作末骨花卉的筆法,產生水墨的趣味;有的利用線條上不同濃淡,產生活潑的變化,顯得更為生動有力。元代以來回教的輸入也給此時帶來豐富的圖案,加上中國繪畫的運用,布局內容清晰明朗,感覺出他的雄渾古樸。

成化、正德為青花瓷的中期,此時蘇泥渤青已用完,改用平等青,色淡比不上蘇青的濃郁,更無散暈水墨效果,所以另外朝著加彩或細致的表現方面發展,繪畫手法力求精練,細描勻染,加上白瓷薄胎,達到精緻的目標。

嘉靖、萬曆年間為青花瓷之晚期,回青的使用,給嘉靖諸窯帶來盛況,色彩濃艷而強烈。此時產量較大,並由荷蘭船運往歐洲。

萬曆年間有名的五彩、鬥彩、成為後世彩瓷發展的基礎,甚至日本伊萬里古瓷也是根據這時期的鬥彩發展出來,「萬曆彩」也就在史上成名。同時又有紅地黃彩、藍地黃花、紅地青花、黃地青花五彩、描紅等等各式彩磁及前代各窯之大成,圖案更是千變萬化、增加許多。

明代開始,窯址都趨於集中在景德鎮,無論官窯或民窯都偏向於彩繪瓷器,宋瓷前都以單色釉為主,而明代後走入了彩繪世界,瓷胎也趨向薄、細、白的 求,在坯身上記住款式也從此開始,年代、堂號、人名都有,使研究考據有更確實的辨認。

青花釉紅

青花釉紅的搭配相植,也製造出一些創新的作品。

鬥彩

成化瓷採用鬥彩,先用青花料描出輪廓,釉燒之後,再加上釉上彩,填入五色,增加艷麗,極為有名,成為後世爭相仿製的對象。正德年間採用回青,淡而暗,胎質也欠潔白較不如成化碗盤之類較多,渣斗是其獨特的地方。

清朝時期陶瓷文化

清朝中國瓷器可謂登峰造極。數千年的經驗,加上景德鎮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重視,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愛好與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製作技術高超,裝飾精細華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耀燦爛。

清代陶瓷生產,除以景德鎮的官窯為中心外,各地民窯都極為昌盛興隆,並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風漸進,陶瓷外銷,西洋原料及技術的傳入,受到外來影響,使陶瓷業更為豐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產及仿製成風,畫院追求工細纖巧,雖有驚人之作,但少創意而流於匠氣。

福建省德化白瓷,瑩白而帶透明感,生產佛像相當有名。清代中期,外銷陶瓷發展出來的廣彩,艷麗照人。

粉彩

雍正時期則以粉彩最有成就,粉彩主要特徵是用色調柔和淡雅,比例精細工整,故又稱「軟彩」;採用白粉撲底成立體狀再加色彩,並染成濃淡明暗層次,清新透徹,溫潤平實,深具工筆花鳥之意味及濃厚的裝飾性。

琺琅彩

乾隆時期繼承前清二朝風氣,產生不少秀麗精巧作品,而後則不惜資本,追求創意,綜合各種工藝技法,運用在陶瓷之上,仿其他各種素材的產品也很多。在彩繪上最大的成就就是琺琅彩,最早採用進口的顏料燒制,所以也稱「洋彩」。

琺琅彩所用的材料,色擇晶瑩,質地凝厚,用作裝飾,花紋有微凸堆之感。景德鎮瓷胎運到宮廷,命畫院化工加以彩繪,多屬「內廷秘玩,所以裝飾畫法極為精細,追求華美艷麗,狻具宮廷氣息,加上宮中的「古月軒」作款式,全屬內府,成為有名的古月軒瓷。

紫砂

宜興紫砂到清代產量更大,名家輩出,除宜興壺的製造外,日常各式用品如碗盤、花瓶、花盆等都有,保持胎本色、古意盎然、各種色陶也都具有創意。

織金

「織金」就是用金線溝邊再填彩,相當具有特色,採用景德白胚在廣州加彩出口,也一直延傳到今天。

黑瓷

山東博山的黑瓷,是北方農家流行的生活用品。

石灣塑

廣西石灣塑造人物近年來很受重視,釉色變化萬千,栩栩如生,尤其以故事人物,表情生動有力又具趣味,為收藏家喜好。

中國現代陶藝

從古到今,盡管世界各民族對美的鑒賞千差萬別,但是,卻都能以某種方式獲得對美的享受。遠在九千多年前,中國先民在從事漁獵、農業生產活動的同時,不但開始可最原始的建築活動,並且隨著火的發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長期勞動實踐中,伴隨著無數次時間與成功的體驗,開始製造和使用成為中國古文化之一的藝術創造物陶器,並揭開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石器時代」。

盡管因時代、地區或民族的差異,由於其他條件的種種影響,陶器的形式、風格發生過多樣變化,也各自產生了很多特點,但卻都表達著自己的時代精神,而這種精神在新石器時代首先表現在陶器的器形與紋飾和質地的感覺上。新石器時代中期中國制陶業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藝術,各個地區文化彼此影響、相互交流、或繼承發展,再中國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共同又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

美來自於生活,制陶者正是從表現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間接表現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繪了現實生活的風俗和風貌。以彩陶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後,以山東為中心的龍山文化的另一類文化遺存方式出現。這個時期制陶業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藝術。龍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無益的崇飾。全憑器體自身的黑色取勝,它以「通體漆黑」閃閃發亮為最佳境界,器體有時略加點綴凹凸璇紋或鏤孔與塑造燒制結合,體現出一種單純的質朴美。

進入商代,模仿同時期青銅器紋樣與器型的白陶出現了,在當時它是比青銅器更為豪華的工藝,器形幾乎全是禮器。尤其富有特點的是波狀雷紋、勾連雷紋和一種怪異人形雲雷紋。是人類文化上罕見的工藝美術品。商周時期的制陶工藝沒有顯著的進步,藝術性也沒有多少發展,從戰國時期開始,我國進入了漫長的封建社會。空心磚的生產是戰國陶工的一項重要創造。

由於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土地廣袤,各地因地理位置或其它因素的不同而陶瓷用品也有很大差別,從質地來看,我國東南海沿海一帶的百越地區,盛行灰陶、印紋硬陶和原始陶器,而其它地區則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陶次之。在日用陶器中,主要是泥制灰陶。灰陶的陶土含有一定的砂粒,燒成溫度高,陶質堅硬,多呈灰色或黑灰色。與此同時,在長江下游的地區和珠江流域的廣東、廣西等地區普遍使用著印紋硬陶。但由於印紋硬陶質地粗糙,不宜作飲食器皿,故極大多數是容器。「六王畢,四海一「。

秦漢時期也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秦代陶俑以其完美的藝術形式,生動逼真的神態,深刻揭示了各種人物的內心世界,不僅表明了我雕塑藝術現實主義傳統的久遠和我國古代制陶水平之高,並且還為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深沉雄大的民族風格。

在彩繪風格方面,漢代彩繪陶一改戰國彩繪陶流麗生動,熱烈奔放之作風,轉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韻。畫面鋪天蓋地,色彩富麗絢爛。到了唐代經濟的繁榮發展,政治的長期穩定和民族意志的高昂,是唐代的各個方面無不空前的繁榮和提高,陶瓷藝術最能表達這種盛唐氣象的就是唐三彩釉陶。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就是製造它的那個時代的藝術記錄和唐人生活情趣的風情畫。
參考資料:http://www.ce.cn/kjwh/scpm/tzjb/tc/tcdh/200508/24/t20050824_4514847.shtml

Ⅸ 紫砂壺的歷史故事,短的

乞丐的紫砂壺

從前,有一個大財主特別喜歡喝茶,凡是到他家喝茶的人,無論貧富,只要來,他就好生招待。一天,來了一個乞丐,不言討飯,只說來討茶喝。下人見此,連忙讓他進屋,給他倒一杯茶。乞丐看了一下,說:「茶不行啊。」下人見他懂,連忙換好茶來。他聞了聞,說:「茶好,但水不行,需得某地的泉水方好。」下人知他有些來意,忙取了早有儲備的泉水,再泡茶來。乞丐嘗了一口,說:「水是好水,柴不行,柴需用某山陰面之柴,陽面之柴質松,需陰面質緊堅硬的柴方好。」下人連忙取好柴再烹,並請出老爺。茶重新上來後,老爺與乞丐各飲一杯。乞丐說:「嗯,這回茶、水、柴、火都好了,只是壺不行。」老爺說:「這已是我最好的壺了。」乞丐從懷里掏出一把壺,讓下人重新泡一壺茶來,味道果然不凡。老爺起身作揖道:「我願買你這壺,要多少錢都可。」乞丐連忙倒掉茶,收起壺就走。老爺趕忙攔住,說「我願出一半家產要你這壺」。乞丐不言,只是要走。老爺急了,說「我願出全部家產買你這壺」。乞丐聽了,就笑起來。說道:「我要是捨得這壺,也不會落今天這種地步。

邵大亨的紫砂壺

清代茶壺製作大師邵大亨,為人慷慨豪爽。他所做的茶壺,意氣相投者,免費贈送,語不投機者千金難求。 蘇州某巡撫絞盡腦汁覓得一壺,十分珍惜。一年中秋,坐船出城賞月,一名侍女端盤獻茶,不想船身搖動,侍女站立不住,把「大亨」壺摔得粉碎。巡撫大怒,把侍女吊起來,重重鞭笞。這時,正好邵大亨也和朋友泊般在近處賞月,聞得緣由,就叫巡撫過般來看壺。巡撫過來一看,見16把大亨壺羅列桌上,件件精品。邵大亨力勸巡撫寬恕侍女,並許諾其從16把壺中挑選一件。巡撫從其言。巡撫一走,劭大亨便把餘下的15把壺統統砸碎,悻悻地說:「為了我的壺,竟有人玩物喪命,再不做壺了。」

杯在壺上

一個滿懷失望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法門寺,對住持釋圓和尚說:「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但至今沒有找到一個令我滿意的老師。許多人都是徒有虛名,有的畫技還不如我。」 釋圓聽了,淡淡一笑說:「老僧雖然不懂丹青,但也頗愛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畫技不比那些名家遜色,就煩請施主為老僧留下一幅墨寶吧。」 年輕人問:「畫什麼呢?」釋圓說:「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愛品茗飲茶,尤其喜歡那些造型流暢古樸的茶具。施主可否為我畫一個茶杯和茶壺?」年輕人聽了,說:「這還不容易。」於是鋪開宣紙,寥寥數筆,就畫成了一把傾斜的紫砂壺和一個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壺的壺嘴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水來,注入到那茶杯中去。年輕人問:「這幅畫您滿意嗎?」 釋圓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說:「你畫得是不錯,只是將茶壺與茶杯的位置放錯了,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啊。」年輕人聽了,笑道:「大師為何如此糊塗?哪有茶杯往茶壺里注水的?」 釋圓聽了,說:「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是將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要高,香茗怎麼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澗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脈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和經驗。」
年輕人眼前一亮。

宿命

以前有個秀才,家貧如洗,卻特別喜歡品茶,有一天,一個算命先生指著他心愛的紫砂壺對他說,這個紫砂壺會在某日的正午被木頭打破。秀才不信,到某日快到正午的時候,他在院子的空地上放一張桌子,把紫砂壺放在上面,等著正午的到來。正好,鄰村有人要請他去寫對聯,因為急用,已經來催了幾次了,秀才卻說一定要等正午過了,看木如何克土後再去。他妻子很生氣罵道,「家裡都沒米下鍋了,你還不去幫人家寫對聯賺幾個潤筆錢,成天就對著這個茶壺!」一氣之下,拿起手中晾衣服用的木桿,把紫砂壺打爛了。 這時,正好是正午!

Ⅹ 有哪些與茶有關的典故及民俗

同武平一員外游湖
唐·儲光羲
竹吹留歌扇,蓮香入舞衣。
前溪多曲漵,乘興莫先歸。

相和歌辭·婕妤怨
唐·劉雲
君恩不可見,妾豈如秋扇。
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莫言朝花不復落,嬌容幾奪昭陽殿。

長信宮
唐·劉方平
夢里君王近,宮中河漢高。
秋風能再熱,團扇不辭勞。

和牛相公雨後寓懷見示
唐·劉禹錫
金火交爭正抑揚,蕭蕭飛雨助清商,
曉看紈扇恩情薄,夜覺紗燈刻數長。
樹上早蟬才發響,庭中百草已無光。
當年富貴亦惆悵,何況悲翁發似霜。

揚州雨中張十宅觀妓
唐·劉長卿
夜色帶春煙,燈花拂更燃。
殘妝添石黛,艷舞落金鈿。
掩笑頻欹扇,迎歌乍動弦。
不知巫峽雨,何事海西邊。

同李吏部伏日口號,呈元庶子、路中丞
唐·包佶
火炎逢六月,金伏過三庚。
幾度衣裳汗,誰家枕簟清。
頒冰無下位,裁扇有高名。
吏部還開瓮,殷勤二客情。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陸郎中
唐·盧士政
華堂良宴開,星使自天來。
舞轉朱絲逐,歌餘素扇回。
水光凌曲檻,夜色靄高台。
不在賓階末,何由接上台。

松寺
唐·盧延讓
山寺取涼當夏夜,共僧蹲坐石階前。
兩三條電欲為雨,七八個星猶在天。
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時撥澗中泉。
通宵聽論蓮華義,不藉松窗一覺眠。

雜曲歌辭·妾薄命
唐·盧弼
君恩已斷盡成空,追想嬌歡恨莫窮。
長為蕣華光曉日,誰知團扇送秋風。
黃金買賦心徒切,清路飛塵信莫通。
閑憑玉欄思舊事,幾回春暮泣殘紅。

悲秋
唐·盧殷
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
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偶書五首
唐·司空圖
自有池荷作扇搖,不關風動愛芭蕉。
只憐直上抽紅蕊,似我丹心向本朝。

晦日重宴
唐·周思鈞
綺筵乘晦景,高宴下陽池。
濯雨梅香散,含風柳色移。
輕塵依扇落,流水入弦危。
勿顧林亭晚,方歡雲霧披。



一字至七字詩·茶
唐·元稹
茶,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麹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西山蘭若試茶歌
唐·劉禹錫
山僧後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觜。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驟雨松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
悠揚噴鼻宿酲散,清峭徹骨煩襟開。
陽崖陰嶺各殊氣,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雖嘗未解煎,桐君有籙那知味。
新芽連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頃餘。
木蘭沾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
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為嘉客。
不辭緘封寄郡齋,磚井銅爐損標格。
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
欲知花乳清泠味,須是眠雲跂石人。

投謁齊己
唐·乾康
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
烹茶童子休相問,報道門前是衲僧。

送李明府歸別業
唐·於鵠
寄家丹水邊,歸去種春田。
白發無知己,空山又一年。
鹿裘長酒氣,茅屋有茶煙。
亦擬辭人世,何溪有瀑泉。

贈李太守
唐·於鵠
幾年為郡守,家似布衣貧。
沽酒迎幽客,無金與近臣。
搗茶書院靜,講易葯堂春。
歸闕功成後,隨車有野人。

林居喜崔三博遠
唐·伍喬
幾日區區在遠程,晚煙林徑喜相迎。
姿容雖有塵中色,巾屨猶多岳上清。
野石靜排為坐榻,溪茶深煮當飛觥。
留連話與方經宿,又欲攜書別我行。

睡起作
唐·修睦
長空秋雨歇,睡起覺精神。
看水看山坐,無名無利身。
偈吟諸祖意,茶碾去年春。
此外誰相識,孤雲到砌頻。

解秋十首
唐·元稹
霽麗床前影,飄蕭簾外竹。
簟涼朝睡重,夢覺茶香熟。
親烹園內葵,憑買家家曲。
釀酒並毓蔬,人來有棋局。

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
唐·劉禹錫
看畫長廊遍,尋僧一徑幽。
小池兼鶴凈,古木帶蟬秋。
客至茶煙起,禽歸講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酬樂天閑卧見寄
唐·劉禹錫
散誕向陽眠,將閑敵地仙。
詩情茶助爽,葯力酒能宣。
風碎竹間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隱,緣欠買山錢。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松寺
唐·盧延讓
山寺取涼當夏夜,共僧蹲坐石階前。
兩三條電欲為雨,七八個星猶在天。
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時撥澗中泉。
通宵聽論蓮華義,不藉松窗一覺眠。

新茶詠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舅
唐·盧綸
三獻蓬萊始一嘗,日調金鼎閱芳香。
貯之玉合才半餅,寄與阿連題數行。

即事二首
唐·司空圖
茶爽添詩句,天清瑩道心。
只留鶴一隻,此外是空林。

暮春對柳二首
唐·司空圖
洞中猶說看桃花,輕絮狂飛自俗家。
正是階前開遠信,小娥旋拂碾新茶。

偶詩五首
唐·司空圖
中宵茶鼎沸時驚,正是寒窗竹雪明。
甘得寂寥能到老,一生心地亦應平。

丑年冬
唐·司空圖
醉日昔聞都下酒,何如今喜折新茶。
不堪病渴仍多慮,好向灉湖便出家。

大雲寺茶詩
唐·呂岩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雲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至於解釋,我想大概你能上網上察到。其實茶中最著名的詩不是以上幾首,而是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濃, 軍將射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 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 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裡, 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 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琲瓃, 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 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 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 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 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 墮在巔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 到頭還得蘇息否?

盧仝,自號玉川子。這首詩就是同陸羽《茶經》齊名的玉川茶歌。
全詩可分為四段,第三段是作者著力之處,也是全詩重點及詩情洋溢之處。第四段忽然轉入為蒼生請命,轉得干凈利落,卻仍然保持了第三段以來的飽滿酣暢的氣勢。
頭兩句:送茶軍將的扣門聲,驚醒了他日高三丈時的濃睡。軍將是受孟諫議派遣來送信和新茶的,他帶來了一包白絹密封並加了三道泥印的新茶。讀過信,親手打開包封,並且點視了三百片圓圓的茶餅。密封、加印以見孟諫議之重視與誠摯;開緘、手閱以見作者之珍惜與喜愛。字里行間流溢兩人的互相尊重與真摯友誼。
第二段寫茶的採摘與焙制,以烘托所贈之茶是珍品。
頭兩句說採茶人的辛苦。三、四句天子要嘗新茶,百花因之不敢先茶樹而開花。接著說帝王的「仁德」之風,使茶樹先萌珠芽,搶在春天之前就抽出了金色的嫩蕊。以上四句,著重渲染珍品的「珍」。以下四句,說象這樣精工焙制、嚴密封裹的珍品,本應是天子王公們享受的,現在竟到這山野人家來了。在最後那個感嘆句里,既有微諷,也有自嘲。
以上兩段,全用樸素的鋪敘,給人以親切之感。詩中雖然出現了天子、仁風、至尊、王公等字樣,但並無諂媚之容,而在「何事」一句中,卻把自己和他們區別開來,把自己劃入野人群中。作為一個安於山林、地位卑微的詩人,他有一種坦直淡泊的胸襟。盧仝一生愛茶成癖。茶對他來說,不只是一種口腹之慾,茶似乎給他創造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似乎只有在這片天地中,他那顆對人世冷暖的關注之心,才能略有寄託。第三段的七碗茶,就是展現他內心風雲的不平文字。
反關柴門,家無俗客,這是一種極為單純樸素的精神生活所要求的必要環境。只有在這種環境中,才能擺脫可厭的世俗,過他心靈的生活。紗帽,這里指一般人用的紗巾之類。紗帽籠頭,自煎茶吃,這種平易淡泊的外觀,並不說明他內心平靜。讀完全詩,才會見到他內心熾熱的一面。
碧雲,指茶的色澤;風,謂煎茶時的滾沸聲。白花,煎茶時浮起的泡沫。在茶癖的眼裡,煎茶自是一種極美好的享受,這里也不單純是為了修飾字面。以下全力以赴寫飲茶,而所飲之茶就象一陣春雨,使他內心世界一片蔥翠。在這里,他集中了奇特的詩情,並打破了句式的工穩。在文字上作到了「深入淺出」,或說「險入平出」。七碗相連,如珠走坂,氣韻流暢,愈進愈美。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看似淺直,實則沉摯。第三碗進入素食者的枯腸,已不易忍受了,而茶水在腸中搜索的結果,卻只有無用的文字五千卷!似已想入非非了,卻又使人平添無限感慨。
第四碗也是七碗中的要緊處。看他寫來輕易,筆力卻很厚重。心中郁積,發為深山狂嘯,使人有在奇癢處著力一搔的快感。
飲茶的快感以致到「吃不得也」的程度,可以說是匪夷所思了。這,雖也容或有之,但也應該說這是對孟諫議這位飲茶知音所送珍品的最高贊譽。同時,從結構上說,作者也要用這第七碗茶所造成的飄飄欲仙的感覺,轉入下文為蒼生請命的更明確的思想。這是詩中「針線」,看他把轉折處連縫得多麼熨貼。
蓬萊山是海上仙山。盧仝自擬為暫被謫落人間的仙人,現在想借七碗茶所引起的想像中的清風,返回蓬萊。因為那些高高在上的群仙,哪知下界億萬蒼生的死活,所以想回蓬萊山,替孟諫議這位朝廷的言官去問一下下界蒼生的事,問一問他們究竟何時才能夠得到蘇息的機會!
這首詩寫得揮灑自如,宛然毫不費力,從構思、語言、描繪到誇飾,都恰到好處,能於酣。

閱讀全文

與紫砂壺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