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秦統一六國歷史人物

秦統一六國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14 02:52:34

Ⅰ 秦滅六國時,秦國有那些厲害的將領

1、王賁

王賁,生卒年不詳,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之子,秦朝著名將領,是秦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領。

公元前226年,王賁大敗楚軍,奪取楚國十幾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賁水淹大梁,滅亡魏國。公元前222年,王賁奪取遼東,滅亡燕國,繼而消滅趙國殘余勢力。公元前221年,滅亡齊國,自此秦國統一六國,王賁因功受封通武侯。公元前219年,王賁隨秦始皇東巡。其後事跡不詳。

2、李信

李信,生卒年不詳,字有成,槐里(今陝西咸陽興平東)人,戰國末期秦國著名將領。李信在滅燕國之戰中立有大功。後領兵二十萬攻打楚國,先是一路凱歌,後被楚將項燕大敗。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李信率領先遣部隊最先抵達易水河畔,以輕裝騎兵突進大敗燕太子丹,迫使燕太子丹逃入燕都薊城(故治在今北京市)堅守。不久,王翦率領大軍抵達並攻克薊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退保遼東,李信率軍緊追不舍。

代王趙嘉致信給燕王喜說:「秦軍之所以追得這么緊,是想得到太子丹。如果大王能殺太子丹獻給秦王,燕國就能保住。」燕太子丹逃到衍水(今遼寧太子河),當時李信帶著數千士兵追擊燕太子丹到衍水。

此時燕王喜派人斬殺燕太子丹,並將其首級獻給秦國,但李信與王賁卻沒有停止進攻,此役之後李信深得秦王政信任。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軍俘虜燕王喜,燕國滅亡。

3、蒙毅

蒙毅(?―前210年),秦朝時期的將軍,與兄蒙恬同侍秦始皇。在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中,蒙家三代蒙驁、蒙武、蒙恬與蒙毅為秦國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奪得了幾十座城池。

為秦始皇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蒙毅在內為秦始皇出謀劃策,被譽為忠信大臣。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軍事在外統兵,蒙毅掌朝政在內輔佐秦始皇,官拜上卿。

蒙毅深受秦始皇的親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車,居內則侍從秦始皇左右。秦二世繼位後,蒙毅因遭中車府令趙高的讒言陷害,被秦二世囚禁殺害。

4、王翦

王翦(出生和逝世時間不詳),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王翦是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縣)人,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推演,王翦系周靈王太子晉之後,是太子晉的第十八世孫。少年時就喜歡軍事,侍奉秦始皇。

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領兵攻打趙國的閼與,王翦領軍只十八天,便令軍中不滿百石的校尉回家,並從原軍隊的十人中選出兩人留在軍中,結果所留下來的都是軍中精銳。王翦就用這支士氣很高的精銳部隊攻下了閼與,同時一並攻取了趙的九座城邑。

5、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戰國策》作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於用兵,與秦宣太後異父同母長弟——穰侯魏冉的關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

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勛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白起是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傑出軍事家、統帥,《千字文》將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Ⅱ 秦朝統一六國的故事

秦始皇繼承祖輩基業,而且發揚光大,在秦始皇手下,有一批很有才乾的文臣武將,文臣如謀士李斯和尉繚,善於間諜活動的姚賈和頓弱,武將則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賁。秦始皇用「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前後用了十年的時間滅掉了六國,統一了中國。 時間/都城/君王: 最先滅掉的是韓國(國都:新鄭),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韓國割地稱臣,也沒能挽救敗亡的命運。三年後(公元前230年),秦國俘虜了韓王,滅掉了韓國。 公元前229年秦國攻打趙國(國都:邯鄲),前228年俘虜了趙王,趙滅。公子嘉逃到了代郡,稱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代王也被俘,趙徹底滅亡。 在秦王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王翦領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敗了燕、代聯軍。攻佔了燕國(國都:薊城)。燕王向遼東方向出逃。後來,燕王只得殺死了曾經派荊軻刺殺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頭獻給秦軍求和。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燕國最後的一個王——喜被俘獲,燕國也被滅了。 公元前225年,魏國(國都:大梁)也被秦軍滅掉。 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國的秦軍因為兵力太少,被楚軍打敗。秦王又派老將王翦出征,並聽從他的建議,給了六十萬重兵,結果,王翦用了三年時間,終於拿下了楚國(國都:郢)。 最後滅掉的是齊國(國都:臨淄)。在秦國先後對其他五國用兵時,齊國不但袖手旁觀,而且和秦國結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國一樣。因此,齊國沒有做任何戰爭准備。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國都被滅掉後,齊國這才派兵准備抵禦秦國,並和秦國斷交,但為時已晚。秦國大將王賁在最終滅掉燕國後,領兵大舉南下,一戰俘獲了齊王。至此,在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十年統一了中國。 決定性戰役:長平之戰 公元前260年,秦國拉開了與趙國長平之戰的序幕。戰爭經過了上黨歸趙,廉頗與秦堅壁對壘,秦將白起使反間計,使趙孝成王撤換了戰爭經驗豐富的趙國名將廉頗,而啟用了善於「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的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在長平一帶雙方擺開了決戰的架勢。趙括一到長平,就改變了廉頗原定的戰略,反守為攻,主動攻擊。白起裝著敗退,誘趙軍深入,爾後斷趙軍退路,將趙軍分割包圍,然後吃掉。趙軍被圍40天,糧絕無援,奮力突圍,傷亡很大,沒有成功,趙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趙軍45萬人被俘,被秦軍全部坑殺在長平一帶。屍骨遍野,頭顱成山,血流成河,成為古今中外戰爭史上最為殘酷的殺害戰俘的一次戰役。此次戰爭,秦國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為以後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此次戰爭對於研究戰國晚期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變革興衰以及秦統一中國等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Ⅲ 秦朝的歷史人物

秦始皇(前259~前),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嬴姓,名政。13歲即王位,39歲稱帝。戰國末年,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親理國事,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秦王政創立了「皇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隨後,他在全國范圍內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在經濟上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為標准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統一全國幣制。為發展全國水陸交通,又實行「車同軌」,開鑿溝通湘江和灕江的靈渠.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頒行全國。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隨後因求仙葯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四百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咸陽。軍事上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築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遊等等,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難。三十七年,秦始皇病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後不久,即爆發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秦朝滅亡。

=====================================================
李斯,秦朝大臣。原為楚國人,後入秦為客卿。以《諫逐客》一文為秦王政所賞識,由廷尉而至丞相。後來他先後向秦始皇建議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建立焚書,並大力主張「明法度,定律令」,並在統一文字方面做出突出貢獻。但他在秦始皇實行嚴刑峻法方面也充當了幫凶。秦始皇死後,中宦官趙高的圈套,參與宮廷政變,使秦二世上台,最後死於權力爭奪,被趙高殺害。

======================================================
王翦,秦國著名的將領。王翦年少時喜好兵法,後來為秦王政攻打趙、燕和楚三國,戰績彪炳。秦王政曾問王翦和大將李信,攻打楚國要多少兵馬?李信認為二十萬就足夠了,王翦卻說非六十萬不可。秦始皇聽後說:「王將軍已經老了,李將軍果然勇猛。」之後秦始皇便給了李信二十萬大軍去攻打楚國。王翦也因此稱病而告老還鄉。後來李信攻楚失敗,秦始皇便親自趕赴頻陽向王翦謝罪,答應給王翦六十萬大軍攻楚,王翦才重新掛帥上陣。 王翦代替李信後,巧用兵法,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攻佔了楚國的城邑,並俘虜了楚王,殺死了項燕(一說項燕自殺)。後來王翦又帶兵南征百越,立下了大功,被封為「武成侯」

=====================================================
蒙恬,秦朝大將。一家受到秦政府重用。自祖父始連續三代為秦大將,為秦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匈奴是我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長期以來在蒙古高原逐水草而居。戰國末年,匈奴產生第一個首領頭曼單於(相當於國王),並乘戰亂佔領河套地區。秦滅六國後,派大將蒙恬北伐匈奴,奪取河套地區,長年率兵30萬眾戍北邊,主持修築長城。後為趙高陷害,被秦二世賜死。

======================================================

尉繚(?—?) 魏國大梁人。姓氏不詳,只因曾為秦國國尉(主管軍事),後人稱其為「尉繚」。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游說家。傳說尉繚曾拜鬼穀子為師,學成後隱居山林。後為魏惠王招用。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入秦游說,為秦所用。收買六國高官重臣的外交手段是他所提出來的。嬴政對尉繚的才智十分賞識,甚至在服裝飲食等方面,讓他和自己享有同等的待遇。然而尉繚對嬴政的評價卻並不高,他對嬴政的評價是「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尉繚著有《尉繚子》一書,共24篇。表述了他對戰爭的各種看法。

還有:::
秦始皇
呂不韋
嫪毐
李斯
尉繚子
蒙恬
趙高
扶蘇
胡亥
子嬰
陳勝
吳廣
項羽
劉邦
蕭何
韓信
張良
呂後

Ⅳ 速使秦國統一六國的歷史人物

1、羋月。其在位時期秦國國力大增。使武力統一六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2、白起。其在秦國作戰時期,消滅六國士兵150萬,大大減少了六國國力。

3、商鞅。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增。

4、鄭國。鄭國渠的建設,使咸陽周圍成為天府之國,使消滅六國有了糧食上的保證。

5、王翦。消滅六國的主要大將。

6、秦始皇,第一位皇帝,千古一帝。統一六國,沒他不行

7、李斯。丞相。秦始皇的主要幫手。

Ⅳ 秦國哪個皇帝統一六國的

解答:
秦始皇嬴政。
分析:
首先,恕我直言,您提的問題其實是有一些偏離歷史史實的,秦國是周朝時期的諸侯國之一,當時秦國的領袖還不能稱作皇帝,只能說是國君。當後來嬴政統一六國,創立了秦朝後,他居功自傲,認為應該起個獨特的稱號來標榜自己的功績,才想出了「皇帝」這一尊號來稱呼自己。當然,這其實也無傷大雅,畢竟古代的事情誰也說不一定。
另附秦始皇簡介:
秦始皇,中國首位皇帝,中華五千年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和改革家,也是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級人物。他對中國甚至是世界歷史的進程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將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因此被明朝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Ⅵ 秦始皇統一中國介紹了哪個一朝代的哪一歷史人物

秦始皇,趙氏,姓贏,名政,故叫贏政或趙政,是秦莊襄王異人(子楚)的親兒子,這絕對沒有什麼疑問。所謂「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這一說法,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中最大的謊言,根本不值一駁。

自秦至清兩千多年間,除了出於其它目的編造的神話外,無論官方或者民間,還沒有第二例懷孕十二個月生產的記載。現代醫學也證明,沒有那個女人能讓胎兒在自己的肚子里呆這么長時間還能順利生產,秦始皇母親趙姬也不能例外。

為什麼會有這個謊言並世代流傳而無人戳破呢?

一,秦始皇「焚書坑儒」啊。焚書本就很邪惡,還專一焚儒書;坑儒還不夠,還偏偏重用儒家的死對頭法家,這不是明擺著蔑視儒家的學說無用嗎?「士可殺不可辱」啊,你活著,有刀把子,我不敢公開叫板,你二世而亡,我就用我手中的武器一一筆桿子將你搞臭,光批暴政還不足以出惡氣,還要把你人身抹黑,什麼私生子、蜂準、長目、豺聲、摯鳥膺、虎狼心等等的。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於董仲舒先生的高明游說和運作,使急於擺脫「黃老」學說的劉徹將儒家定於一尊,讓原本就式微的其它學說逐漸退出主流舞台,喪失市場,淪為邊角料。知識分子也是人,也要吃飯,也想發展,除了從小鑽研儒家學說,別無選擇。(當然由亂而治,儒學在當時也是最佳選擇)。儒生跟著老師、前輩斥法家為異端邪說,罵秦始皇也就是習慣性連鎖反應,老師說秦始皇是私生子,還能有錯?

三,出於考試需要。隋唐開始,科舉考的就是儒家經典。北宋名相趙普曾洋洋得意的宣稱「半部《論語》」治天下,而提倡入世,宣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張良為楷模、以作帝王師為最高目標的讀書人,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和榮華富貴,都投身儒教門下,法家基本絕後,沒有人為其辯誣。儒家l講傳承,內部誰要是有不合群(為對手辨護)的言論,立即被打入另冊,身敗名裂。

四,儒學是准宗教。經過朝代變遷,至宋朝,儒學經二程注釋和光大,已經占據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了准宗教,而宗教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Ⅶ 統一六國的歷史人物是誰

秦始皇。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鏟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自管理朝政。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繚等人出謀劃策的幫助下制定了 「滅六國,一統天下」的策略。採取遠交近攻,逐一擊破的策略最終滅掉六國,停止紛爭,一統天下。

1、滅韓趙。對待韓國秦始皇採用合並的策略,而對待趙國則採用戰爭。秦始皇聽從李斯之策派間諜到燕趙等國挑撥矛盾,導致燕國和趙國用兵作戰,而秦王則趁機向趙國進軍,前後兩次用兵後最終將趙國殲滅。

韓國在七國中雖然是最小的,但是所處的戰略地位卻是非同小可,地處秦王朝由函谷關東進的要塞,秦始皇要想滅掉六國韓國是最先要被滅掉的,因而秦始皇採用兩國之間的摩擦產生矛盾,進而索要韓國的土地,導致韓國的土地范圍日漸縮小最終吞並了韓國。

2、滅魏楚。國地理上處於黃河下游,糧食產量豐富,很多國家都對其虎視眈眈,因此常年來戰亂不斷,早已是實力大減,秦始皇一舉用兵聲勢浩大,魏國自知無力抵抗,就不斷的求和割地,就這樣魏國的大片疆土都落入秦始皇之手,魏國也因此滅亡。

秦始皇滅掉魏國後,兵力強勁,在短時間內就得到了很好的補充,短暫的休整之後便決定南下滅楚。雖然當時的楚國地處南方,擁有河南西部以及東南部,山東南部,湖北,湖南兩省等......

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決心已定,抱著用兵必勝的決心對楚國採取兩翼攻擊,合而圍之,聚而殲之,最終楚國也因不敵秦國而滅亡。

3、滅燕齊。大家都知道歷史上著名的荊軻刺秦王,這一著名的歷史事件就是發生在秦國大軍攻打燕國的時候。當時燕國太子知道秦國大軍兵臨城下,兩國開戰燕國必敗,因此心生一計派人暗殺秦始皇。

但是刺殺並沒有成功,這也導致秦始皇更加想要滅掉燕國的想法,秦王調遣大量兵力攻入城池最終滅掉了燕國。作為最後一個國家齊國,在目睹了其他五個國家滅亡,也自知國力不如秦國,在長平之戰後也已經奄奄一息,最後滅亡。

秦始皇用了先後長達十多年的時間以韓,趙,魏,楚,燕,齊的先後順序滅掉了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秦王朝。

(7)秦統一六國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為政舉措——首稱皇帝

秦始皇之前的各國諸侯都被稱為「君」或「王」。戰國後期,秦國與齊國曾一度稱「帝」,不過這一稱號在當時並不同行。一統天下的秦始皇,以為這些稱號都不足顯示自己的尊崇,於是下令大臣議稱號。

經過一番議論,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認為,秦王政「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功績「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他們援引傳統的尊稱,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建議秦王政採用「泰皇」頭銜。

然而,秦始皇對此並不滿意。他只採用一個「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創造出「皇帝」稱號。從此以後,「皇帝」就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謂。

Ⅷ 秦統一六國是在那一年,秦朝的建立者是誰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投降,齊亡。至此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秦朝的建立者是嬴政。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秦莊襄王之子, 十三歲即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施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又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把中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了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Ⅸ 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秦國有哪些名將

1、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羋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孫白公勝後代。

熟知兵法,善於用兵,交好秦宣太後和穰侯魏冉的關系很好。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

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賜死於杜郵。

作為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名列武廟十哲。

2、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詳),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

少時喜歡軍事,隨侍秦王嬴政。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地區。統兵六十萬大敗項燕,消滅楚國。聯同兒子王賁,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憑借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司馬遷《史記》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被秦始皇尊為太師。可惜,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後世尊王翦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3、蒙武

蒙武(?—約公元前219年),名將蒙驁之子,蒙恬與蒙毅之父,戰國時期秦國將領。

秦始皇二十三年(楚王負芻四年,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任命蒙武擔任副將,派遣蒙武跟隨主將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打楚國。秦軍與楚軍在蘄地交戰,秦軍大敗楚軍,追擊到蘄地南部時,斬殺楚國軍隊將領項燕,楚軍因此潰敗逃亡,秦軍乘勝奪取楚國的一些城鎮。

秦始皇二十四年(楚王負芻五年,公元前223年),蒙武再度與王翦率領軍隊攻打楚國,秦軍擊敗楚軍,俘虜楚國國君楚王負芻,攻佔楚國全境,滅亡楚國,並在楚地設置楚郡。

4、蒙恬

蒙恬(約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人,秦朝著名將領。

蒙恬出身名將世家,自幼胸懷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破齊國,拜為內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寵,當時與其弟蒙毅號稱「忠信」。

秦統一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率軍修了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

大大促進了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葯自殺。

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據傳蒙恬曾改良過毛筆,因此也被譽為「筆祖」。他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5、蒙毅

蒙毅(?―公元前210年),秦朝(秦國)名將蒙驁之孫,蒙武之子,蒙恬之弟,秦朝大臣。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略地,出生入死,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

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軍事在外統兵,蒙毅掌朝政在內輔佐秦始皇,官拜上卿。蒙毅深受秦始皇的親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車,居內則侍從秦始皇左右。

秦二世繼位後,蒙毅因遭中車府令趙高的讒言陷害,被秦二世囚禁殺害。

Ⅹ 初一歷史秦統一六國的,地點,人物及影響和作用

人物:秦王嬴政
時間:抄公元前230—前221年 (10年時間)
順序:韓、趙、魏、楚、燕、齊 公元前221年 四、秦統一六國
意義:結束了春秋、戰 國長達數百年的混戰局面,在 我國歷史上建立起了第一個統 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 封建國家,把中國古代的歷史 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根本原因:有當時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時局動盪,及商鞅的成功變法後的秦國的強大。。。。
意義在於實現大一統。。。打破了分封制。。。對今後統一各種計量等奠定了基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疆域西至隴西。東至東海。北至長城。南至南海

閱讀全文

與秦統一六國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