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有關歷史人物的四字成語故事

有關歷史人物的四字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13 22:09:30

1. 歷史故事四字成語大全

1、老馬識途
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2、尊王攘夷
齊桓公在成就霸業時,曾得到管仲輔佐。此人在齊桓公繼位前曾侍從齊桓公的政敵,為與齊桓公爭奪王位,曾射過齊桓公一箭。但齊桓公上台後,看重管仲的才於,不計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為相,實施改革,終於國富兵強。春秋時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諸侯王不再聽命於周王,一些強大的諸侯趁機發動兼並戰爭,強迫其他各國承認其霸主地位。管仲輔佐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旗號,使齊國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3、問鼎中原
據說楚莊王在推行霸業的過程,曾率軍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揚威,並遣使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鼎象徵王權,庄王問鼎,表明奪權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5、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6、胡服騎射
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7、負荊請罪
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8、紙上談兵
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9、三令五申
孫武流寓於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後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鬨笑,隊伍亂成一片。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後,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10、圍魏救趙
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田忌採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2. 有關歷史人物的成語故事。

城下之盟
春秋時期,有一次楚王率軍隊對絞國發動進攻。楚軍連連得勝,一直攻到絞國都城的南門。絞國軍隊不出城交戰,竭盡全力把守城池,楚軍幾次三番攻城,都沒有取得成功。


楚國大將屈瑕見此情形,就對楚王說:「絞國國勢弱小,處理事情很輕率而不使用計謀,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弱點,用智謀取勝。」然後,他向楚王獻了一條計策。楚王一聽,認為很好,就依計而行。

第二天,楚國的幾十個士兵扮做樵夫模樣,到絞國都城周圍打柴,來引誘敵軍。絞國將領見到楚人在山上打柴,身後沒有楚軍保護,就派軍隊捕捉他們,結果三十個手無寸鐵的楚人被他們抓住。絞國官兵見這么容易就獲得「勝利」,都高興得笑了起來。

過了一天,又有一群楚兵扮做打柴的樵夫,到山上引誘敵軍。絞兵發現後,沒有等到下命令,就紛紛出城,到山上捉拿楚人。這時,事先埋伏在城北門的楚兵一起沖殺出來,絞國軍隊很快就被打得大敗。
絞國軍隊遭到慘敗,城池眼看就守不住了。在這種情況下,絞國國君為了保住國家,被迫在絞國的城下與楚國簽訂屈辱的盟約。從此以後,絞國貪小便宜吃大虧的事情,便在各國中傳揚開來。

◎成語釋義

常用來比喻抵禦不住敵人的武力威逼,被迫簽訂屈辱性的和約。

◎故事出處

《左傳·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

◎出處譯文

在戰爭中大敗絞國,強迫絞國在城下與楚國訂立屈辱的盟約後返回。

汗馬之勞

漢高祖劉邦起兵反秦,蕭何是他的可靠助手。劉邦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做了皇帝,蕭何便任相國。論功行賞,蕭何第一,首先封為侯,食邑八千戶。

對這一封賞,有些功臣不服氣,便說:「我們拚死拼活,身經百戰,而蕭何未有汗馬之勞,連戰場都沒上過,只會耍筆桿,發議論,封賞為什麼反在我們之上?」

劉邦則回答說:「你們都打過獵,打獵的時候,追殺野獸的是狗,而指示野獸的巢穴、去向,讓狗去追殺的,卻是人。你們只會追殺,不過是『功狗』而已。而蕭何指揮沖殺,是『功人』。並且,你們雖然勇敢,卻多數是單身跟隨我出戰,而蕭何一家幾十口人都參加軍隊作戰,這你們又怎麼能比呢?」

這些人聽了劉邦的話,心裡才服氣,不再發牢騷。

◎成語釋義

在戰爭中立下的功勞,後泛指工作成績。

◎故事出處

《史記·蕭相國世家》:「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

◎出處譯文

蕭何未有汗馬之勞,根本沒上過戰場,只會耍筆桿,發議論,封賞為什麼反在我們之上?

3. 跟歷史人物有關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1、黃羲之·入木三分

[成語解釋]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典故出處]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譯文: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

2、吳起·殺妻求將

[成語解釋]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

[典故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於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

譯文: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君想任用吳起為將軍,而吳起娶的妻子卻是齊國人,因而魯君懷疑他。當時,吳起一心想成名,就殺了自己的妻子,用來表明他不親附齊國。魯君終於任命他做了將軍,率領軍隊攻打齊國,把齊軍打得大敗。

3、廉頗·負荊請罪

[成語解釋]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典故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譯文: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背著荊鞭,由賓客引領,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

4、趙括·紙上談兵

[成語解釋]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典故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5、賈誼·草菅人命

[成語解釋]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動統治者隨意謔殺人民。

[典故出處]《漢書·賈誼傳》:「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

譯文:他看待殺人,就好像把人命看作野草。

4. 關於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5. 關於古代人物的成語故事

蘇秦"刺股"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注〕:從孫敬和蘇秦兩個人讀書的故事引申出"懸梁刺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 他們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好的。
韋編三絕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後,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征北中郎將,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一錘定音
在沂蒙山區的一個小村莊有一個專打銅鑼的鋪子。
工匠師傅已經70歲了,還每天堅持掌錘。他的兩個兒子雖然已幹了十幾年,但每到了鑼心的時候,他們就停止了。這個時候,他們把錘子交給父親,由父親完成最後的一錘。
有人不明白,問老者。老者說,這鑼心的一錘與周邊的錘法都不一樣,鑼心以外的每一錘都只是准備,最後一錘才是定音的,或清脆悠揚,或雄渾洪亮,都因這一錘而定。這一錘打好了,就是好鑼,要打的不輕不重,恰到好處。否則,這只鑼就報廢了。
人們恍然大悟,難怪古語有「一錘定音」之說呢,原來出處在這里啊!
不論多麼優質的銅材,也不論剪裁的尺度多麼合理,更不論一開始打了多少錘,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最後關頭的斷然一擊。
牛角掛書
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囊螢映雪
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主人,我想讀遍你家所有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裡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是孫敬懸梁的故事。

6. 有關歷史人物的成語故事

破釜沉舟——項羽;卧薪嘗膽——越王勾踐;退辟三舍——晉文公;問鼎中原——楚莊王;圍魏救趙——孫臏;紙上談兵——趙括;作法自斃——商鞅;

7. 關於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大全

8. 歷史人物的成語故事

破釜沉舟——項羽;

卧薪嘗膽——越王勾踐;
退辟三舍——晉文公;
問鼎中原——楚莊王;
圍魏救趙——孫臏;
紙上談兵——趙括;
作法自斃——商鞅;
投筆從戎——班超;
以後想到再補充.
其他答案共22條
檢舉2011-12-17 11:34 qinqindewolaie| 八級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
卧薪嘗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
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岳飛)
胸有成竹(文與可)
1002525298| 一級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
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岳飛)
胸有成竹(文與可)
檢舉2012-5-2 15:26 熱心網友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
卧薪嘗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閱讀全文

與有關歷史人物的四字成語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