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战争 >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各个大学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各个大学

发布时间:2021-03-14 04:02:15

❶ 抗战时期 大学还有人吗

有呀。比较有名的有抗大、联大等 。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内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容,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❷ 抗战时的中国大学现在是什么大学

抗战时的中央大学是现在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陕北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是现在的西北政法大学,然后,还有很多学校都合并消失了,就这些,谢谢采纳

❸ 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

西南联大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

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均学有成就,有的成为举世闻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8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科学家。

著名校友

杨振宁 李政道 朱光亚 谢玮 邓稼先 黄昆 彭佩云

著名教师

吴大猷 周培源 王竹溪 梁思成 金岳霖 陈省身 王力 朱自清

冯友兰 吴有训 陈寅恪 沈从文 陈岱孙 闻一多 钱穆 钱钟书

费孝通 华罗庚 朱光潜 吴晗 赵九章李楷文 林徽因

西南联大纪年表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岳麓山下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危及衡山湘水,师生们于1938年2月搬迁入滇,4月,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课,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西南联大在滇8年。

期间,于1938年春在蒙自建立分校。于1940年8月设叙永分校。1946年5月,上述3校迁回原址,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院,改称昆明师范学院,后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校庆日

1937年11月1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上课。这一天,后来定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庆日。

校训

刚毅坚卓。

校歌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史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别离,绝檄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春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校风

民主自由、严谨求实、活泼创新、团结实干。

专业设置

西南联大共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学院,共26系,另有先修班和体育部。

师生

联大8年,前后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等300余人,他们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泰斗、顶级专家,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近4000人。

联大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共171人(学生92人),其中有杨振宁、李振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2人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宋平、彭佩云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

联大校舍

西南联大先租得蒙自海关、昆明大西门外昆华农业学校、拓东路迤西会馆等处为校舍,总办公处设在城内崇仁街46号,但仍不敷应用。1938年7月,学校以昆明市西北角城外荒地124亩为校址,修建新校舍。

1939年4月,西南联大新校舍落成,有学生宿舍36栋,全是土墙茅草顶结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56栋,为土墙铁皮顶结构;食堂2栋,图书馆1栋,为砖木结构。

834联大学生参军

抗战八年间,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前后一共达到834人,其中不乏主动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联大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之子梅祖彦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担任翻译外,联大学生还参加了远征军和空军。在1942年至1945年间,为了保证空中运输线“驼峰”航线的畅通,1500名中美健儿血洒长空。根据记载,其中就有联大的从军学生。

西南联大当然是名人倍出了啊.不过有许多是后来成名的,当时出名的有如陈寅恪,冯友兰、闻一多,钱钟书、王力、朱自清、沈从文,胡适,记得好像张伯苓当时也是联大的领导呢, 后来出名的多的多拉.象杨镇宁,李政道,邓嫁先等好多人他们也都在联大求过学....自己只记得这多了

❹ 抗战时期中国规模最大的高度学府是哪个大学

抗战时期中国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8年4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从长沙组成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抗日战争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于1937年8月建立,到国立西南联大1946年7月31日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西南联大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为中国以至世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其成就显著,有“内树学术自由,外筑民主堡垒”之美誉。

1946年,三校复员北返,云南师范学院留昆旧址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旧址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❺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介绍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1其前身是“西北抗日红军大学2”,1937年初改为此名。1943年起,校长徐向前,兼任中央处理委员会主任、抗大总学习委员会书记3。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他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❻ 抗战时期进行内迁的高校有哪些

从1937年7、8月起,各高校师生开始带着大量书籍、实验仪器长途跋涉,风餐露宿,迢迢千里从华北、华东迁到内地。当然,说 “内”只是相对的,它不仅指西部内陆,包括本省边远地区,也应包括一定时间内的租界和香港。

除了日后大家熟知的西南联大,当年参与迁徙的几乎囊括所有高校。早在1936年,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就预测“国家的前途将会更危险,教育要有所准备”,开展内迁准备工作,于1937年12月迁到重庆沙坪坝。大部分学校迁入四川、云南等西南几省。如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迁到重庆,武汉大学内迁四川,浙大迁到贵州。一部分大学迁往西北几省,如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迁往西安,焦作工学院迁往陕西天水,东北大学和民国大学迁入山西。还有一部分大学由大城市迁往本省内比较偏远的县镇。如中山大学迁往梅州、山西大学迁往晋南,厦门大学迁往长汀,广西大学迁往柳州,安徽大学迁往沙市,湖南大学迁往辰溪,河南大学迁往鸡公山,这类大学占全国高校的1/4左右。

受战事的超预期发展影响,部分高校内迁次数太频繁,饱受战祸之苦,如同济大学共迁了6次,辗转于沪、浙、赣、桂、云、川等地。据不完全统计:迁校4次以上的约有19所,其中7次的有中山大学、山西大学等5校;8次的有广东省文理学院,各学校所到之处,皆为落后的山区,备尝艰辛。

高校内迁于1939年底基本完成。到1940年,高等学校和在校学生都恢复到战前水平,大学113所,学生52376人。

北大清华南开的内迁

事变之后半月内,主政北大、清华、南开的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及胡适等人被邀请到庐山,参加最高领导人主持的“国事谈话会”,征询战和对策和议定战争爆发后文化教育应对策略。就在三人尚未返回平津之际,北方战局恶化,7月29日,北平陷落,日军进驻清华园,北大清华二年级学生不得不提前结束西苑兵营军训。而天津的南开在7月29日已经迎来“黑色星期四”,日军连续两天用飞机对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小学校园实行轰炸,校舍损失严重。教育部不得不决定让三校搬移到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多年后,蒋梦麟在《西潮》中回忆说:“三个大学有关人士正在南京商议学校内迁的计划,大家有意把北大、清华和南开从北方撤退而在长沙成立联合大学,我经过考虑,勉强同意这个计划”。之后他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家乡去面见老父,临别之言是“中国将在火光血海中获得新生”,表明他立志办好战时教育的决心。

选择长沙,是因为长沙交通便利,又有相对优越的办学条件,也是清华较早做的准备。早在1935年华北告急时,为了做应变准备,清华就在岳麓山下修建了一整套的校舍,1938年就可以完工交付使用,同时秘密运送了好几火车的图书、仪器等等暂存在汉口,随时可运达长沙。长沙条件好也是相对的,毕竟都在战乱中办教育,因住宿条件一事还引发了三位校长的争论,据当时学生汤衍瑞回忆,一天上午,三位常委来巡视宿舍,蒋梦麟看到宿舍破败,设备简陋,认为会影响孩子的身心,不宜居住,张伯苓则认为国难当头,学生应该接受锻炼,有宿舍就应该满意了,梅是张伯苓的学生,未当场表示态度。蒋梦麟于是说:“倘若是我的孩子,我就不要他住这样的宿舍!”张伯苓反驳道:“倘若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要让他住在这宿舍里。”

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教职工家眷学生上千人从平津南下,合组长沙临时大学,蒋、梅、张三人担任常委,杨振声担任主任秘书。同年12月武汉局势紧张,大家意识到抗战已经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临大被迫再次迁徙。三大常委认为教育要搞好,必须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昆明一是离前线较远,二是滇越公路可以从海外采购图书设备,故而选择昆明。

这时临大已经失去了上述办学资源优势,必须在几十栋砖土墙、茅草顶的平房内教学,加上图书仪器等物资在由重庆转昆明的过程中被敌机轰炸,几乎被毁尽,办学难度可想而知。

为解决内迁学生的生活问题,教育部宣布一律免除学费、提供住宿,先后采取了贷金制度和公费制度,不让学生流失。据当时的学生何兆武回忆:在西南联大上学时,大学生不仅免学杂费,还免每天的午餐费。如果仍有困难,可申请助学救济金,且不需要还。

湘黔滇三千里步行

武汉告急后,长沙临时大学遂于1938年1月20日第43次常委会决定,即日起开始放假,下学期3月5日在昆明报名、上课,师生根据个人状况不同选择不同路线抵达昆明,同时给教职员路费津贴65元,学生20元。关于迁校路线,雷树滋老师提出水陆两条路线。水路经广州转香港,乘船到越南海防,由滇越公路入昆明。陆路由湘西经贵州直扑昆明,路上安排采集标本,了解风俗民情。通过身体测试,共有875学生赴滇就学,其中240人选择走陆路,1938年2月,湘黔滇旅行团组建,共有300名学生和11名带队老师(闻一多、曾昭抡等),开始奔赴昆明,4月到达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陆路全程3342里,除了常德到芷江段,晃县到贵阳段外,其余都是步行,共计2600里。步行第一天,走了46里,第二天大家脚上都起泡了。过程中最为艰难的是1938年2月24日,其时为农历春节前后,天气极为恶劣,进入常德境内,一天走了50里,就有一半同学倒下。另外陈岱孙、冯友兰等10位教师走长沙-桂林-柳州过镇南关,再乘滇越铁路,冯友兰在车子经过凭祥隧道时,探臂窗外,遭受骨折。不过,这一队教授还前往桂林采风,闻一多在路途中还发挥其美术特长,到处写生,学生还收集了几千首民歌,增添不少乐趣。

内迁高校落根生芽

大学要内迁,不仅是迁到为止,还要在后方的“落根”和“发芽”,重建教学和研究秩序。各大学从大城市迁往后方后,总体还是在不断发展的。如浙江大学在竺可桢带领下,辗转建德、吉安、泰和、宜山、遵义多处直到最终落脚于湄潭,在战火中成长壮大,一度成为最好的大学之一。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到贵州,惊讶地发现这么贫苦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好的大学,称赞其为“东方剑桥”。

内迁西南的61所院校,有48所集中在渝、蓉两地,以致形成了一些学府毗邻的学苑区,像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北碚夏坝、江津白沙坝,即为名噪一时的大后方“文化四坝”。伴随着大学内迁的是大学的合并,受战争影响,有些学校设施毁坏严重,学生失散比例高,适当减少数量可以使得师资力量更加集中,形成一定的学科优势,大学合并的比例占高校内迁的25%左右。除西南联大之外,安徽大学因学生失散并入武汉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组成东南联大;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北平艺专、国立杭州艺专合组国立艺专。在颠沛流离中,为解决书籍教材匮乏的燃眉之急,许多学校纷纷自编教材,经过教学实践与修订,逐渐锤炼成科学系统的教科书,内迁大学也最终完成了落地生芽。

❼ 1937抗战全面爆发,有哪三所大学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昆明,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及私立南开大学共同组成的一所大学。校务由当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共同管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西南联大解散,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岳麓山下组成了西南联大的前身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随后由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师生们于是在1938年2月搬迁入云南,同年4月,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址现为云南师范大学。1938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开课,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抗战胜利后,三校复员返回平、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师范学院留昆续办,即现今的云南师范大学。

在滇期间,于1938年春建立分校。于1940年8月设叙永分校。1946年5月,上述3校迁回原址复校后,师范学院留云南独立设院,改称昆明师范学院,后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与西南联大一路之隔的云南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在著名数学家熊庆来的主持下也聚集了大批学者,如严济慈、彭桓武等。一些知名学者在西南联大与云南大学两校兼职;许多活动也由两校师生共同参加。

西南联大师生中后来出了至少7位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王希季、陈芳允、屠守锷),171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❽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有哪些大学

交大,复旦百年老校

❾ 抗战时期抗大后来发展为哪所大学

1945年10月,原抗大总校一部分教职学员奉中央军委命令,在副校长何长工带领下向东北进军,1946年2月底到达吉林通化,筹办“东北军政大学”。新中国建立后迁入北京,发展成国防大学。各个分校则组建了华北、华东、西南等军政大学。

随着抗战时期中国文化中心的南移,清华、北大、南开大学等南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大,华中大学迁往喜洲。

(9)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各个大学扩展阅读:

一、创办初期

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红军学校,1933年扩建为红军大学,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改称“干部团”。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红大恢复创建于陕北瓦窑堡,红军干部团和陕北红军学校合并,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不久改称“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周昆任校长,袁国平任政治委员。

1936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校址为保安县)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出席并发表讲话。

二、中国科大与抗大

1958年9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式开学之前,首任校长郭沫若题写了校歌歌词《永恒的东风》。9月17日,郭沫若校长向周恩来总理汇报的时候,总理仅改动了两个字,把校歌歌词中“为共产主义建设作先锋”中的“建设”改为“事业”,使文字的表达更为准确。

经总理审定后,郭校长又邀请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音乐作曲家、抗大校歌作曲者吕骥先生为之谱曲。郭老说:“我们的校歌得到他的作曲,这就使得我们的学校能够有声有色地继承着抗大的传统。”

两天后,郭校长又请吕骥先生来校,在大礼堂里教授全体师生们学唱这首校歌。由一代文史巨匠、音乐家和政治家共同参与创作的、激荡科大人的旋律,从此传唱不衰。

在1958年9月20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学典礼上,陈毅、聂荣臻就明确指示:“科大应该按照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样子来办。”

❿ 谁能告诉我有关抗日大学的一些情况啊

抗日军政大学(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
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是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军大学,教育委员会主席为毛泽东,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抗大的学生开始主要是红军中高级干部,后来也招收从陕甘宁边区外奔向延安的爱国青年。
1936年6月1日,抗日军政大学前身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保安建立。主要干部由毛泽东从红一方面军抽调,包括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训练部长刘亚楼,校务部长杨至成。副校长刘伯承不久调任援西军司令员,并没有负责抗大工作。第一期学员称为红大一期,后来也直接转为抗大一期。一期一科学员是红军军级干部和部分师级干部,由校长林彪抽调。保安校舍是学员自己动手挖的窑洞。
1937年,抗日军政大学迁入延安。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学制都只有半年左右,这些毕业生很快就成为新组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骨干。
1939年,抗大总校、陕北公学等5000人在副校长罗瑞卿带领下迁往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太行根据地)。在陕北留下抗大三分校。抗日战争时期,各个大的根据地都组建了抗大分校,一般由根据地负责人兼任校长。这种做法隐含了和国民党的黄埔军校大搞分校建设进行对垒的意味,国共双方都在积极扩充军校,准备军事干部。
1945年10月,抗大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带领下迁往东北,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政大学”。 各个分校则组建了华北、华东、西南等军政大学。
建制
抗大总校有十四个大队。大队长是团级干部。
一分校
1939年2月,抗大一分校在晋东南的故县成立。校长何长工、副校长周纯全。 1940年1月,迁至山东沂蒙山区。 1941年与滨海师范合并改为滨海建国学院。 即现在的临沂师范学院。
二分校
1938年12月,抗大二分校在晋察冀建立。后更名为华北军政大学,即现在的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三分校
抗大三分校建立于延安,许光达任三分校校长。1941年12月,改为延安军事学院,院长是徐向前。 三分校的俄文队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之一。
四分校
1940年3月,抗大四分校在豫皖苏边区的永城成立。 前身是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后曾改名为雪枫军政大学、华中雪枫大学、华东军政大学、第三高级步兵学校。1952年2月,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即现在的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五分校
1940底,抗日大五分校在江苏盐城地区成立。又叫抗大华中总分校。
六分校
1940年,抗大六分校在山西武乡成立。 1943年结束。后在六分校基础上组建抗大太行大队,后扩建为抗大太行分校,1945年10月,抗大太行分校并入晋冀鲁豫军政大学。
七分校
1941年7月,抗大七分校在山西兴县成立。校长彭绍辉。后于1943年迁往甘肃庆阳东华池。
八分校
1941年5月,抗大八分校在皖东的天长境内建立。

阅读全文

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各个大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