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装备 > 孙子兵法中杂于利害的军事原理是什么

孙子兵法中杂于利害的军事原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2-02 18:08:28

⑴ 孙子兵法讲究的是什么军事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是孙子十三篇的核心篇章,整部孙子兵法都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中心,讲究谋攻,“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在我国古代汉族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⑵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哪些

《孙子》十三篇,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全面阐释军事活动的规律的军事理论专著。

⑶ 孙子兵法,帮忙解释下

翻译:孙子说:用兵的法则是:主将接受国君的命令,动员组织民众编制成军队出征,在难以行军的地段内不可建造营地,在四通八达的地区应结交诸侯,在不具备生活条件的地区不可停留,遇到道路狭窄进退两难的地段就要巧出计谋,陷入不迅速奋战就只有死亡的地区就要坚决奋战就只有死亡的地区就要坚决奋战。
道路有的虽可走而不走,敌军有的虽可打而不打,城堡有的虽可攻而不攻,地方有的虽可争而不争,国君有的命令虽可受而不受。
将帅能精通以上各种机变的运用,就是懂得用兵了。将帅不精通以上各种机变的应用,虽然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挥军队不知道各种机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聪明的将帅的思考,必须兼顾到利害两个方面,在不利情况中要同时看到有利条件,才能提高胜利信心;在顺利情况中要同时看到不利条件,才能解除可能发生的祸患。
要使各国诸侯的力量不能伸展,就要用计谋去伤害它;要使各国诸侯忙于应付,就要用它不得不做的事业驱使它;要使各国诸侯疲于奔命,就要用小利去引诱它。
用兵的法则,不要指望敌人不来打,而要依靠我们有了准备等待它,不要指望敌人不进攻,而要依靠我们有了使敌人进攻不下的力量和办法。
将帅有五种性格上的缺陷会造成危险:只知死拼会被杀,贪生怕死会被虏,急燥易怒则经不起刺激,廉洁自爱则受不了侮辱,爱护居民则会因掩护居民而遭受烦劳。这五种危险,是将帅的过错,也是用兵的灾害呀!军队覆灭、将帅被杀,都由于这五种危险引起,是不可以不警惕的。

⑷ 《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法是什么

辩证法不论在中国,在欧洲,从古代就产生了。《孙子兵法》中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是继老子辩证思想的发展与深化,是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具体说来,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曰:“知彼知己”(《谋攻篇》)。讲的是全面观点。既要知彼,又要知己,缺一不可。这是个杰出的命题。孙子认为,观察一切战争都要了解作战的双方,比较、分析双方的“五事”、“七计”,这是观察问题的全面性,是辩证思维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

二曰:“有备无患(huàn,灾难)”(《九变篇》)。讲的是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敌我双方对垒,是对立统一的。敌人的条件可知,但难改。自己的条件可知,也可备。所以孙子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形篇》)这说的是,从前会打仗的人,先要造成不会被敌战胜的条件,要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自己能做到不会被战胜,而要战胜敌人却在于敌人是否犯错误等。所以胜是可以预见的,但切不可强求。他强调用兵的法则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进攻,而要靠自己有敌人无法攻破的力量。(《九变篇》)他强调在战略和战术上都应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我能制服敌人,而敌人却不能制服我。这就要“有备无患”,打主动战,要牢牢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要做到我打敌人,敌人跑不了;敌人打我,打不着。

三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这是讲用兵的攻与守的辩证法。辩证法是讲变化发展的。攻,不能一味强攻;守,不能一味死守。用兵如神,就要多变战术。攻击敌人无备的地方,出乎敌人意外的行动,才能攻守皆胜。这是用兵致胜的秘诀(mìjué),但战争千变万化、必须灵活运用。要攻击敌人的要害,要用猛虎扑羊的压倒气势进攻敌人,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结束战斗。

四曰:以虚胜实,以寡(guǎ,少)胜众,以弱胜强,以逸待动,以奇制胜等。这些是讲对立面转化的辩证法。两军对垒,在作战中必须看到对立面的转化。孙子在这方面是十分聪明的军事家。他说:“兵者,诡(guǐ,欺诈)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yì,休息)而劳之,亲而离之。”(《计篇》)这就是说,用兵是一种诡诈的行动。所以,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要打;要向近处打,装作向远处打;要向远处打,装作向近处打;用小利去引诱敌人,使它混乱而攻取之。敌人力量充实就防备,敌人力量强大就避免决战。激怒敌人,然后退缩,卑辞示弱,使敌人骄傲。敌人休整得好,要设法使它疲劳;敌人内部和睦,要设法离间它。这就是相反相成的奥妙。这里不仅看到了对立面的转化,而且认识到通过主观努力去创造转化的条件。他还指出“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势篇》)这就是说,即使陷入险境,只要指挥得当,激励士气,也可转危为安,转败为胜。所以,战争是诡诈多端、斗智手段千变万化的行为,战争的指挥者就要灵活运用对立面转化的原理,尤其要造成敌军的过失,强调运用出奇制胜的“示形”、“动敌”的手段。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发挥孙子的思想时所指出的:“我们可以人工地造成敌军的过失,例如孙子所谓‘示形’之类(示形于东而击于西,即所谓声东击西)。”

五曰:以少胜多和以多胜少的对立统一。这是讲战略战术的辩证法。孙子认为在战略上要以少胜多,但在战术上要以多胜少。他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qín,捉拿)也。”(《谋攻篇》)这就是说,用兵的法则在战役上是活的,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可四面包围歼灭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可集中力量进攻敌人,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能打胜,就打它,能逃掉就逃掉,能避开,就避开。这样的战术才能不战则已,战则必胜,避免“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地势篇》),而成为大敌的俘虏。这种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充分体现了朴素的军事辩证法。

六曰: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孙武军事认识论中的辩证法。他说:“敌近而静者,持(凭)其险(险要地形)也;远而挑战者,欲人(诱人)之进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疑阵)也。”“尘高而锐者,车(战车)来也;卑(低)而广者,徒来也。”(《行军篇》)这是孙子根据长期的作战经验能透过某些现象的观察,了解到敌人的一般情况。而且还能去其假象,看到本质。如“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半进半退者,诱也。”这就是说,敌人派来的使者措辞谦逊却正在加紧战备的,是准备进攻;措辞强硬而摆成前进姿态的,是准备后退;没有约会而来讲和的,另有阴谋;敌人半进半退的,是企引诱我军,所以切不可被假象所迷惑。这是涉及到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

七日:“杂于利害”(《九变篇》)的辩证法。这说的是,在战争的一系列矛盾运动中,首先要抓住贯穿于战争全过程的利害矛盾。善战与好战就取决于对战争之利与害的辩证理解。孙子是善战的军师,但不是好战的将军。他说:“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以作战篇》)这就是说,如果看不到用兵的危害性,也就不能看到用兵的利益。又说:“智者之虑,必杂(兼顾)于利害。”(《九变篇》)他要求将帅必须做到全面地看问题,在有利的形势下要看到不利的方面,在不利条件下要看到有利方面,这样才能趋利避害,防患未然。这里有了利与害的辩证法。孙子认为战争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它兼有利与害的两面性,要“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九地篇》)。因而不用战争,也可以保国治民的话,就更为上策。因此,他主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谋攻篇》)这就是说,能运用政治外交手段获胜是上策,而用兵攻城则是不得已的下策。因而善于用兵者,不在于“屈人之兵”,“拔人之城”,“毁人之国”,而在于“兵不顿而利可全”。也就是说,善于用兵的统帅,不经战斗即能使敌人屈服;不经攻坚即能取得敌人城池;不须长久时间即能摧毁敌国;而在于用谋略,使战力不受伤害,成果却能完全获得,甚至不战而胜。所以,明智的将帅在考虑问题时,必须同时兼顾利与害两方面。这就叫“杂于利害”的辩证思考。如虽遇必可打败之敌,但为集中兵力于其他方面不去打它;虽有必争之地,但为速决全胜也可不争;国君的命令若不利于战争,也可以不接受,将在外,君令有所不从,因为要考虑到利与害两方面。

八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虚实篇》)的多变观。这说的是对人对物都要持变化的观点,“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在孙武看来,“兵形像水”,水的流动是“避高而趋下”,因而用兵的规律应像水一样由高往低处流,避实而击虚;水的流动会因地形而变化其方向,用兵也要顺应敌情变化而克敌制胜。所以用兵之道,没有固定的法则,就像水一样因地形而改变其流向;也像金术水火土一样,相生相克,不分谁胜;就像春夏秋冬,交替更迭;就像日有长短,月有圆缺。故用兵无常形,避实击虚,随时依敌情变化,而变化战术。只要善于掌握变化的规律,就能变敌之实为虚,变己之虚为实,故“胜可为也”。例如孙武用“我专敌分”,虚张声势,使敌人莫测我之虚实,则能做到我兵力集中,而敌人兵力分散,又找不到我之主力,而我方又可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之分散兵力。孙武这种指导战争的灵活性,反对一成不变的机械观点,正是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进步性的思想,这与没落势力代表人物常以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看待战争的思维方法是根本对立的。

九日:君得民心,将得军心,是胜利之本。他说:“道者(政治),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害怕)危。”(《计篇》)又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俱死。”(《地形篇》)这说的就是将要爱兵,才能官兵一心,要防止“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烦扰)也。”(《九变篇》)这就是说,将要廉洁,是兵之表率,但廉洁的将帅应防止过分清高而经不住侮辱;爱民是取胜之本,但要防止为得民心,只顾眼前与局部的爱民之功,而忽视了长远的与全局性的战略目标,那就会被敌人的一些暴行所烦扰,以致顾此失彼。这是十分辩证的。

当然,《孙子兵法》中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精华,但还只是朴素的、原始的。它虽然论述了决定战争胜负在于人事,而人事之本又在于君民一致和官兵一致,但它过分夸大将帅的作用,认为“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而对人民和士兵却提倡愚兵政策。孙武说:“愚(yú,愚笨)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犯之以利,勿告以害”,“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九地篇》)这就是说,要蒙蔽士兵的耳目,使其对军事计划毫无所知;驱使士兵完成某项任务时,只告诉他们有利的一面,而不告诉其危险的一面;对士兵像驱赶羊群一样,赶过去,赶过来,使其不知去何方。这显然是不可取的。而且孙武由于害怕士兵逃散,就主张让士兵到深入敌国腹地的“死地”去作战,使其无路可走,以此稳固军心,拼死战斗,死中求生。甚至认为将帅的任务,就像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使士兵有进无退。这些主张都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与民众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表现在将帅与士兵中也存在根本利害的冲突。

另外,在自然观上,孙武认为发展变化是“终而复始”,“死而复生”,‘如环之无端’等,这些都包含着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循环论的糟粕。在作战原则上,他也有些片面的观点,如过分地强调速胜,说什么“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之”。这就笼统地把速胜作为一条普遍军事原则,是片面的,没能正确地认识速胜与持久的辩证统一关系。

总之,从总体上说,《孙子兵法》对我国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历代将帅没有不读这部兵书的,凡是讲武论兵者,皆以孙子的兵学思想为依据。《孙子兵法》在哲学上也有相当的地位。战国的韩非曾说过:“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五蠹(dù)》)可见,早在战国时代就已家喻户晓。汉代时,武帝看大将军霍去病不好古籍,“尝欲教之吴孙兵法。”(见《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三国时曹操曾称赞《孙子》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曹操集·孙子序》)唐太宗李世民也赞赏道:“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李卫公问对》)现代的毛泽东更是高度赞扬说:“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乃是科学的真理。”(《论持久战》)

狲子兵法》在世界的影响也可见一斑。《孙子兵法》在现代军事思想史中的价值,已有“世界兵圣”之美誉。

⑸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是什么

《孙子兵法》历经了两千多年而不衰,古今中外的军事家莫不把它奉为经典。西汉初的名将韩信曾以此书对部将教导谆谆,指挥其军队“举之不断、行而不迷、进退有据”,使他的军队攻无不克、风靡南北。据说拿破仑在戎马倥偬间也常看此书,他以雄才大略和多谋善胜著称于世,拿破仑的杰出战略战术思想不无借鉴《孙子兵法》。即使在现代,《孙子兵法》仍不失为军事战略的指南,他的“不战而胜”思想已为世人所熟知。解读《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渊源,对于《孙子兵法》的研究,应当有所裨益。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基础是《老子》哲学,正如《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一样,《孙子兵法》十三篇始终贯穿着老子哲学思想,它是《老子》哲学思想方法论在军事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卓越发挥。
老子原名李耳,具体生卒年代未详,但他是孔子(公元前551至前479年)的前辈,孔子曾远道登门“问礼于老子”,终因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去。孙武生长于齐国贵族家庭,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年至前496年在位)曾拜授孙武为吴军统帅,“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武是否到过老子那里求教,史书没有记载。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俩人哲学思想的比较中,略知《孙子兵法》军事哲学基础的来龙去脉。
老子哲学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均有影响,但对兵家的影响尤大。在老子的主要著作《道德经》五千言中,谈兵的字眼就有268字。全书有一部分内容是直接谈兵的,还有一部分内容是以哲理来喻兵的,其他内容也贯穿着战略战术思想。我们通过比较、评析,可以看到《孙子兵法》对老子哲学在论兵方面的全面承续关系,以及老子哲学对孙武军事理论和战略思想的深刻影响。

一、不战而胜思想老子反对轻率的战争,认为“佳兵不祥”,即好战者不能得到吉祥,“兵者,不祥之器”,他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主张“无为而治”。孙子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他指出:“凡兴师十万……日费千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他强调:“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由此可见自古知兵非好战。

二、出奇制胜思想“无”和“有”是《道德经》中一对很重要的哲学范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孙武对此发挥得十分巧妙,他指出:“战势不过奇正,以正合,以奇胜”,在军事上,“无”的具体应用就是“奇”,“有”的具体应用就是“正”,“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这些宏论同《老子》哲学中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和“有无相生”的原理是一致的。
三、愚兵思想在《道德经》中,似有愚民思想:“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孙武则要求将帅“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犯之以利,勿告以害”,这样才能如意地指挥作战。这种思想是他们共同的历史局限性的反映。

四、上下一心、官兵一致原则老子主张统治者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关心民众疾苦。孙子则要求将帅“视卒如爱子”,他还指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就是“上下同欲者胜”。老子和孙武都十分重视民众的支持,争取民心或军心,把政治和军事的工作重心放在民众和士卒之中。可见他们都很注重实际,深知“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五、柔弱胜刚强老子贵柔,认为“物壮则老”,物极必反,所以柔弱胜刚强。他指出:“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在军事上“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矣”。孙武继承了这些思想精华,他在兵书中写道:“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奚谷者,形也”。并把兵形如水的理论阐述得淋漓尽致。例如:“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中的“不意”、“不备”,就是“虚”,水常居高临下,避实击虚,兵也是如此。又如:“声东击西”之类的战略战术,就是要造成兵势的高低差,以便形成强大的冲击力,各个歼灭敌人。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如何以弱胜强、化害为利?孙武主张:“陷之死地而后生,投入亡地而后存”。老子说:“进道若退”,也是这个道理。通过主动陷于绝境来促使矛盾的转化。历史上项羽率领的楚军“破釜沉舟”、韩信的汉军“背水一战”,都是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

六、贵“无”思想贵“无”也是老子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孙子发挥了这一思想,认为只有达到“无”的境界,才能把握战争的主动权。他也希望君王处于“无为而治”的地位,指出:“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他要求将帅要有“形人而吾无形”的战略战术思想,主张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机动灵活,以便造成“我专而敌分”的战场态势,这样一来,“敌虽众,可使无斗,则胜可为也”。孙武大力宣扬“无形”的好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他认为:“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老子、孙子这些“贵无”的战略战术思想即便是在现代战争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洞察先机、超越平凡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由小到大,由盛而衰,物极而反,貌似强大完美的事物,其实潜伏着危机或困难。老子深刻地指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美好的事物也在不可避免地发生运动和变化,当人们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什么时,那它已经在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以就“不善”、不美了。《孙子兵法》在这方面也有类似的论述:“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这里体现了道家以奇用兵的军事思想。
八、后发制人人的行为客观上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老子不主张直接探求,而是以退为进、后发制人。他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孙武在军事学里具体地发挥了这一思想,他在《军争篇》中写道:“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充分利用各种制约因素和各种假象来牵制、迷惑敌人,使敌方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春秋战国时期的假道伐虢和楚汉战争中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都是著名的战例,体现了“以迂为直”和“后其身而身先”的战略思想。

九、游刃有余在老子看来,“有无相生”,物极必反,因此,处于正面的时候,要考虑到它的反面。他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而)新成”。保持“道”的人,他不要求饱满,正因为他不要求饱满、留有余地,虽然有缺点(蔽通弊),却能取得新的成功。《孙子兵法》中的“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思想是同老子的这一思想一脉相承的。他的这种思想也符合春秋战国之际诸侯之间作战的实际情况,当时的作战是称霸和外交的重要手段,并不一定要把敌方灭掉,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了。当然,他的这种思想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也是历史局限性的反映。

十、朴素的总体战思想《道德经》和《孙子兵法》中都有朴素的总体战思想。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八章中指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高明的统帅可以通过战争以外的手段赢得胜利,这里面已经有总体战思想的雏形。孙武则继承和发展了总体战思想,他明确地指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武认为,对敌作战首要的是政治手段与谋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其次是外交手段,主要是指纵横捭阖方面的手段;再次才是军事手段,攻城则是下策了。战争只是政治的特殊表现形式,它是政治的延伸,而又归宗于政治,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这些基本原理,看来老子和孙武早就发现了。

十一、知己知彼、自胜者强老子和孙武都比较注重全面地看问题。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武则引伸到军事领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自己的弱点,克服自身的不足,使之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克敌制胜的前提,然后利用敌方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暴露出的弱点,举而胜之,这也是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子和孙武也有精辟的见解。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孙武讲得更具体,他认为善战者应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全面认识和比较敌我双方力量的大小与分布情况,积极创造我强敌弱的形势,相机败敌。这是老子和孙武军事哲学的又一贡献,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南宋名将岳飞在总结其军事生涯时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清代的曾国藩也说:“先求稳当,次求变化”。这些论述,前后间隔两千余年,这条军事的基本法则可谓没有变。

十二、辩证法思想在老子和孙武的著作中都有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用全面的、发展的和能动的眼光看待政治、军事问题的变化规律,因而,他们提出的不少警句格言至今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老子认为事物都是相反相成、发展变化的,仅仅抓事物的正面,反而得不到正面,而善于纵观全局、把握事物的反面,因势利导,却可得到正面。例如:《道德经》中的“将欲敛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老子的“进道若退”也有这个意思,“进”是以“退”为条件的,“退”促进了矛盾事物的转化。《孙子兵法》的军事辩证法则,学术界的看法比较一致,全书中的字里行间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芒,这里不再赘述。

从总体上看,《孙子兵法》与《道德经》一脉相承。从文学修辞上看,这两部书均词约义丰、说理精辟、逻辑严密、文彩飞扬,妙语联珠;从哲学思想上看,《孙子兵法》直接渊源于《道德经》,孙武和老子一样也都是无神论者;而在论兵方面,孙武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饱含《老子》哲学精髓的《孙子兵法》不愧为世界兵书中一朵不朽的奇葩。

⑹ 孙子兵法的四个军事观点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马骏说孙子兵法》中的。这四个观点是:
1.“利害相辅”的观点。
2.“有备才能安”的观点。
3.“慎战”的观点。
4.“威慑”的观点。

⑺ 《孙子兵法》中以谋略致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是什么

中心思想乃是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

个人认为慎战是出于对战争所带来的内危害的深刻认识容!所以才需要谨慎的部署战争!

因为已经知道它的害处是多厉害,那么必然会根据这种害处去尽量避免战争。

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思考要杂于利害,是全书的一个主线。

这个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深刻的事物道理。

⑻ 孙子兵法在军事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孙子兵法》在军事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
1 从揭示战争指导中的“利”和“害”的矛盾运动规律入手,确立了重战与慎战相统一的战争观。
2 从揭示战争指导中“全”和“破”的矛盾运动规律入手,确立了全胜的战略观
3从揭示战争指导中“奇”和“正”的矛盾运动规律入手,确立了“文武并重”的诡道制胜观
4从揭示军队建设中“文”和“武”的矛盾运动规律入手,确立了“文武并重”的治军
孙子兵法内容归纳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本篇继《计篇》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谋攻篇》第三、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前三篇说的是战略运筹。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以上三篇是作战指挥。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以上三篇是战场机变。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以上两篇是军事地理。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以上二篇是特殊战法。
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⑼ 《孙子兵法》中主要提出了哪几个谋略制胜思想和作战用兵原则

一、因敌制胜
孙子在《虚实篇》中提出“因敌制胜”的谋略,对于如何正确地选择作战目标、作战方向和指挥军队的作战行动,具有重要的价值。论辩场如战场。战场情况瞬息万变,论辩场同样风云莫测;战机稍纵即逝,辩锋瞬间逆转。论辩是破——立的辩证统一。破是攻,立是守;不破不立,边破边立。攻要有杀伤力,或正面强攻,或攻其一点,或攻其不备,破是为了立。防守要坚不可摧,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严密;守不是一味固守,应以攻为守,主动出击,方能变被动为主动。但不论是攻还是守,都要依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针,才能“致人而不致于人”。

日本投降后,梅汝作为中国法官的代表出席远东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开庭前,为了座次问题,法官间发生了争议,庭长坐首席,是澳大利亚法官韦伯,右手第一把交椅由美国法官坐,左手第二把交椅成了争议的焦点。梅汝意识到当时中国虽然是“四强”之一,实则徒有虚名。为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他当众表示:“若论个人之座位,我并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的国家,我还要请示本国政府……。我认为法官座次应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合理。今天是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严重,而抗战时间又最久,付出的牺牲也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应排在第二位。”法官们虽然众说纷纭,但因法庭并没有排座次的原则,梅汝的理由又无可辩驳,所以都没有提出异议。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开庭前一天预演时,韦伯却突然宣布了入场顺序是:美、英、中……梅汝当即提出抗议,并脱下法袍,拒不登台。他说:“今天预演已经有许多记者和电影摄影师在场,一旦明天见报,便既成事实。既然我的建议在同仁中并无很多异议,我请求立即为我的建议进行表决,否则我只有不参加预演,回国向政府辞职。”韦伯只得召集法官们表决。最后,终于按受降国的签字顺序:美、中、英……排定入场先后和法官座次。

这是论辩中的一个很好的“因敌制胜”的例证,梅汝先故意说“还要请示本国政府”,是一种“退”,实质是“以退为进”的策略,令众法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继而梅汝转退为攻,义正辞严地陈述了中国法官应该坐第二席次的道理。这一招是出人不意,攻人不备的,因为法庭并没有关于座次安排的章程可循,梅汝占了局势的上风。可是没想到在预演时,韦伯却让中国屈居第三席次。梅汝当即抗议并脱去法袍不上台,声称“要回国辞职”,这又是巧妙地“退”。但“退”中有“进”,守中有攻,攻守兼备。他建议法官表决——对表决的结果,他早已成竹在胸,根据当时的情况,并没有别人再提出其它原则。梅汝审时度势,因敌制胜的做法值得借鉴。

二、利而诱之
论辩是为自己立论,反驳别人的一种语言交锋。论辩双方所持的观点虽然是对立的,但同样是为了“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名实,处利害,决嫌疑”。孙子在《始计篇》中提出了“因利而制权”“利而诱之”的谋略思想,战争的最终目的,无疑都是为了一个“利”字。论辩的终极目标,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一个“利”字。论辩之利,有有形的利、无形的利,眼前的利、长远的利。在论辩中,如果能以小利引诱对方,往往能使对方因小失大。

美国曾发生过一起诉讼案。原告波芬尔•威特被电梯砸伤了肩膀,声称肩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抬到正常的高度。在法庭上,辩护律师艾哈马问原告:“你的手能举到什么程度,你能让法官看看吗?”威特小心地抬起手臂,举到耳根,就停止了。“那么,请你告诉我,在你手臂没受伤之前,大概可以举到什么高度?”“可以举这么高。”说着威特把手举过了头顶。威特利欲熏心,在利的驱使下,放松了警惕,为了多得到几个赔偿钱结果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辩护律师正是抓住了威特争利心切这一点利而诱之,使之放松了警惕,剥去了其伪装。威特聪明反被聪明误,想多讹诈几个钱的企图破灭了。论辩中不仅要“趋利避害”,更要“杂于利害”,如果只想到如何得到,其结果往往是占小便宜吃大亏。

三、避实击虚
孙子在《虚实篇》中说:“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在《军争篇》中又说:“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避实击虚作为兵家谋略,指在某些情况下,避开敌之强劲,而攻其惫弱,在论辩中运用此谋略,就是要避其锋芒,抓住对方的弱点,打开缺口,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扩大战果。

1984年里根在竞选总统时与对手蒙代尔进行电视辩论。蒙代尔针对里根的年龄大发动攻势,指出高龄不适合担任总统。里根反击说:“蒙代尔说我年龄过大。我不会把对手的年轻、不成熟这类问题在竞选中加以利用。”这风趣而辛辣的论辩语言引得听众大笑,在笑声中,选民们接受了里根。其实,蒙代尔的话无疑有一定的合理性:年龄过大,精力当然就不够充沛嘛!但是里根巧妙地在论辩中把“年龄大而精力不充沛”的攻击化为“年龄小而不成熟”的反击,又宣称自己不准备利用这一点,与对手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里根避实就虚,不但在论点上,而且在人品的形象上也反击了对手,取得了这一回合的胜利。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论辩中如果发现对方有些内容颇有威胁性,那么巧妙地避开它,换一角度,迅速地找到对方的弱点,果断地进行反击,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四、以迂为直
孙子在《军争篇》中提出了“以迂为直”的谋略思想。意思是说:通过迂远曲折的途径达到直近的目的。从形式上看,似乎走的是远路和弯路,但从实际效果和谋略运用看,这种必须走的远路和弯路,正好是最直、最近的路,是最能尽快达到目的的路。“以迂为直”的谋略运用到论辩中就是通过间接地证明或反驳达到说服对方或让对方认同的目的。尤其要说服的一方是上级、权威、师长等,采取以迂为直的谋略,往往比正面理论、诘难更易奏效。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卡耐基为了举办一系列的讲习会,每季度都要租用纽约某饭店的大厅二十天。一次,饭店通知卡耐基租金要提高三倍,而当时所有的入场券都已卖出去了。

卡耐基当然不同意涨价,第二天找到了饭店总经理说:“接到通知时,我很吃惊,但考虑到你的立场,该为饭店的利润而努力,否则会被免职。因此我不能责怪你,但我们是否可以共同列表研究涨价对饭店的利弊呢?”

卡 耐基取出纸,从中间画一条线,标出“好处”“坏处”两栏。

然后在好处栏内写上:“大厅可以空出来,租给舞会或集会使用,所得的租金比讲习会高得多,所以被利用二十天来讲习,的确是饭店的一大损失。”

接着在坏处栏内写上:“饭店从我的讲习会上所得的利益不但不会增加,反而减少,不仅减少,根本一毛钱都拿不到——因为我无法付出你们所要求的租金,讲习会只好易地举行。再者,参加讲习会的大多是知识分子,他们对饭店是一个最好的宣传。你花再多的钱去作广告,也不见得有这么多这样的人来参观。停止讲习不是对饭店有很大的损失吗?”

卡耐基把这份表交给总经理,说:“请好好考虑这里所写的利弊,然后把你的决定通知我。”

隔天,卡耐基接到了通知,租金只增加50%,而不是三倍。

卡耐基“以迂为直”,轻而易举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⑽ 孙子兵法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

《孙子兵法》中的朴素辩证法
辩证法是哲学里面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讲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运动规律的。辩证法的主要之点:一是事物内部是可分的,一分为二,负阴抱阳,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二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三是事物是永恒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四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孙子兵法》中渗透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辩证法是《孙子兵法》的灵魂。

(一)分析事物强调“两点论”

“两点论”,是孙武考虑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体现了《孙子兵法》 的辩证思维。孙武说:“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九变篇》)。这句话,可以说是孙武认识和解决战争中各种矛盾的一把钥匙。孙武指出,无论攻守、强弱、劳逸、奇正、虚实、远近等等战争中的对立双方,都是互相依存的,利害相联的,可以转化的。比如防御作战时,“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虚实篇》)。“顾此”则“失彼”,不可能天衣无缝,总有弱点,总有疏漏。因此,如果避其实而击其虚,敌人的主动地位就转化为被动地位了。所以孙武肯定地说:“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虚实篇》)。这种关于矛盾转化的朴素思想,对于以弱敌强、以少敌多,以小敌大的国家和军队,无疑是一件锐利的思想武器。

《孙子兵法》的两点论,还表现在他对阴阳说的灵活运用。孙武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自然之天中,阴阳包括昼夜(昼为阳,夜为阴)、晴雨(晴为阳、雨为阴)等等。曹操对此注曰:“顺天行诛,因阴阳四时之制”(《孙子十家注》卷一《计篇》)。可见,军事上的胜负,与阴阳四时的更替有密切关系。在行军作战时,要注意阴阳的利用。 孙武在《行军篇》说:“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孙武认为,驻扎军队应该选择向阳干燥的地方,避免背阴潮湿的地方。因为营地在背靠阴湿之地,士兵容易生病。在丘陵和堤防这种地形上,要抢先占领向阳的一面,并把它作为军队的主力或主要翼侧的依托。孙武把齐文化中的阴阳说推广到军事领域,是朴素辩证法的正确应用,是两点论的生动体现。

(二)永恒发展的观点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运用了朴素辩证的发展观,指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变化中。孙武把这些变化比做“ 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势篇》)。他在《虚实篇》中形容说:“夫兵形象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争像流动的水,时刻处于动势之中,水没有固定的形态,战争也没有固定的格局,都在永恒地变化着。他在《势篇》还指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与乱,勇与怯,强与弱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军队的士气是“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军争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战争需要的物资和进行的时间也在不断变化着,“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虚实篇》)总之,战争及与战争相关联的事物,一切皆变。

战争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敌我双方的矛盾斗争。为此,孙武认为:将帅必须善于临事应变,根据敌变而定我之变。“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九变篇》)指挥员只有根据不断变化的战争形势,才能促使战争向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方向转化。

孙武还指出事物发展变化“度”的问题。事物发展都有一定限度,度是事物发展的关节点,超过了一定的“度”,事物就要走向反面。他在讲到爱卒不能骄纵时指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地形篇》)他强调对士卒关心、爱护,士卒就会赴汤蹈火;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变爱护为骄纵,那样便会后患无穷,以至无法用来作战。
(三)普遍联系的观点

孙子分析战争,不是单纯地就战争分析战争,就军事分析军事;而是运用世界万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对战争现象、军事问题加以考察与解读。

战争、军事与政治是联系在一起的。孙武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形篇》),这里所谓的“道”,就是“令民与上同意”(《计篇》);所说的“法”,就是加强法制,严明赏罚。这就表明政治基础、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与《军志》上说的“有德不可敌”(政治清明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可谓一脉相承。德国近代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论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则将其深化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他们讲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战争、军事与经济密不可分。孙武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又曰:“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作战篇》)可见一场战争,对于国家财力的消耗是何等之巨!如何能够在战争时期避免国力过度消耗,使得百姓免受贫困之苦,这是需要着意解决的问题。

战争、军事离不开外交。在谈到外交策略时,孙武说:“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道诸侯意图的时候,不可与之结交);“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将兵威加到敌人头上,能使其得不到盟国诸侯的配合策应。)“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不争着去与天下诸侯结交,也不使任何国家的势力强大,相信自己的力量,把兵威指向敌人,就可拔取它的城邑,摧毁它的国家。)(《九地篇》)

(四)矛盾分析的方法

《孙子兵法》的杰出命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是强调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深刻了解、准确把握敌我双方情况,并找到克敌制胜的途径和措施。

《军争篇》说:“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意思是说,军争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危险的一面,将帅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处理战事。

在《九变篇》中,孙武对此问题又进一步说明:“是故知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意思是说,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总是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在有利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在不利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就可增强胜利的信心。所以,孙武在《作战篇》中指出,“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五)促进矛盾转化

在《孙子兵法》中,孙武也进一步指出了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的道理。他说:“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虚实篇》)。意思是说,敌人休整得好,能设法使它疲劳;敌人给养充分,能设法使它饥饿;敌军驻扎安稳,能够使它移动。

《孙子兵法》对于虚实的分析深刻而精辟。孙子曰:“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势篇》,要求“避实而击虚”,“因形而措胜于众。”(《虚实篇》)变我虚为实、敌实为虚,胜利就有了希望。

《孙子兵法》在分析取胜的客观条件时讲到:“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形篇》)。因为敌人发生不发生过失,事在敌人。又说:“胜可知,而不可为”(《形篇》)。胜利是可以预见的,但不能凭主观愿望去取得,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阅读全文

与孙子兵法中杂于利害的军事原理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