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什么是新历史主义

什么是新历史主义

发布时间:2021-02-02 07:21:47

Ⅰ 历史的主义是什么意思

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新”的文学批评方

法,是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强调文版学本体论的批评思潮权的一种反驳,一种对历史文本加以解释释义的、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
新历史主义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进行了历史——文化转轨,强调从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文化霸权等角度对文本实行一种综合性解读,将被形式主义和旧历史主义所颠倒的传统重新颠倒过来,把文学与人生、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权力话语的关系作为自己分析的中心问题,打破那种文字游戏的解构策略,而使历史意识的恢复成为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原则。

Ⅱ 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急求答案。

首先多元化是当代来艺术审美自的一个首要审美特征;这个多元化包括文化的多元化,或者说是缘于多种文化的碰撞。比如一件美术作品融入了中国元素和西方元素;其次碎片化,是当代艺术审美的灵异特征。对传统的解构,对传统经典的消融。这种例子就更多了,首先山寨流行,其次后现代绘画都可以归入此类;第三在多元化、解构的同时,艺术审美又有回归的倾向,在学术上称为新历史主义,这源于传统被过分肢解之后的空虚感,以致现在我们寻找自己的根来化解这种轻质感,所以有百家讲坛的流行。

Ⅲ NewYear中文是什么意思

NewYear的中文:新年

new读法 英[njuː]美[nu]

1、作形容词的意思:新的,新鲜的;更新的;初见的

2、作副词的意思是:新近

短语

1、New Wave新浪潮 ; 新潮

2、New Kingdom新王国时期 ; 新王国 ; 新王朝 ; 锻练王国新

3、New Sweden新瑞典 ; 城市 ; 街道地址

4、New Historicism新历史主义

5、New Holland新荷兰 ; 纽荷兰 ; 纽荷兰公司 ; 新荷兰公司

6、New Town爱丁堡新城 ; 新市镇 ; 新城

(3)什么是新历史主义扩展阅读

new的词语用法

1、new用作形容词时,基本意思是“新的”。一方面指以前不存在的事物,“新发明的”“新生的”“新制成的”“新近出现的”“新式的”“新鲜的”“新到的”“新就任的”; 另一方面指本来存在的事物,但“初次见到〔听到〕的”“新发现的”“(土地)新开发的”。

2、new也可表示“重新开始的,周而复始的”“精神恢复了的,健康恢复了的”。new还可作“不熟悉的”“不习惯的”“陌生的”“没有经验的”解。

3、new常与the连用,表示“新生事物或人”。

4、new常与介词to连用,表示“对…生疏的”“对…不习惯的”。

new的词语辨析

new, fresh, original, innovative, novel这组词都有“新的”的意思,其区别是:

1、new普通用词,与old相对,指最近的或创新的。

2、fresh指新鲜的、新做的,侧重创新。

3、original强调独创性。

4、innovative强调富有创新和革新精神。

5、novel侧重新事物的新奇和独特。

Ⅳ 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是什么关系

一、首先看看历史诗学
“历史诗学”(The Poetics of History)涉及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它研究“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有两种理解
(1)“关于历史的诗学”,即关于历史的诗性问题的理论,它涉及历史及“历史修撰”在本质上的转义性、文本性、创造性、虚构性、审美性以及意识形态性等;
(2)“关于诗学的历史方法”,即以历史为学科参照和原则方法的诗学。
前者偏重于历史,是以文学及其本质为参照而建构的史学理论。
后者偏重于文学,是以史学及历史原则方法为参照而构设的文学理论。
二、再看看新历史主义
这是近20年来世界文学批评“历史转向”的中坚力量,是当前处在强劲实践中的历史诗学。由于历史修撰过程中“情节编排”、“论证解释”和“意识形态含义”等“创造性”环节不可避免,因此“历史”在本质上是“诗学的”。

三、二者关系
应当说是历史诗学外延远大于新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的诗学观点和批评实践应归入历史诗学,或者说它是一种新历史诗学,因为它试图对历史诗学的根本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
(1)在产生时间上,历史诗学的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新历史主义则是晚近出现的思潮。
(2)在思想承继上,新历史主义是对历史诗学的深化,将历史诗学推进到叙事历史诗学阶段,也使历史诗学"问题化"。

Ⅳ 世界哲学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子的

西方哲学思想发展概况
一、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论争
(一) 德谟克利特[U1] :原子说创始人.马恩称他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课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网络全书式的学者”.列宁把他的唯物主义路线称为“德谟克利特路线”.德谟克利特在哲学上认为原子与空虚是万物的本原,运动为原子所故有,不同形状和不同体积的原子在流淌运动中,以不同的排列次序与位置结合起来,产生各种物体及其性质;在社会伦理观上,宣称幸福为人生的目的;在教育上,强调要遵循自然,注重练习,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③[U2] .
(二) 柏拉图[U3] :在《理想国》、《法律篇》等著作中,阐述了他的政治、道德和教育理论,建立起以理念论为中心的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主张理念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善的理念是一切知识和真理,是一切存在之所本.在教育上,他认为教育应当由国家来组织,目的是要培养统治者、哲学王.
(三) 亚里士多德[U4] :他在哲学上提出关于第一哲学、实体、四因、潜能与现实、第一推动力等学说.他认为构成事物的原因有四种,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并认为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就是潜能转换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恩格斯称他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在哲学上,他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在教育上,他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他是较早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的人.……
二、中世纪的宗教哲学与哲学思想中唯实论和唯名论的论争
(一) 经院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目的在于论证基督教教条的权威,以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常常讨论一些烦琐且无意义的问题而被称为烦琐哲学)
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 在理智和信仰关系上,他主张信仰高于理智,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他把天主教说成是万物的恶“第一推动力”,把世界描绘成为由下而上的递相依属的等级结构.天主则是最高的存在,也是万物追求的最高目标.他把社会不平等的现象说成是天主所预言决定的,肯定政权和教权来自天主,但教权高于政权.他的哲学和神学体系叫做托马斯主义.…….
(二) 、唯实论[U5] :也称实在论,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一个派别,与唯名论相对立.它认为“共相”(即一般)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是独立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个别事物由它派生出并不真实存在.唯实论把“共相”看做是独立存在于事物之外的精神实体,是第一性的东西,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三) 、唯名论:它认为没有离开个别事物的“共相”,“共相”不是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仅仅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或概念;认为个别事物是真实的存在,是第一性的,先于一切的东西,因而唯名论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但它不了解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因而否认一般的客观性,则又含有唯心主义的因素,不能达到唯物主义的彻底性.
唯名论[U6] ,有极端的唯名论和温和的唯名论,前者完全否认一般的意义,后者承认一般表示事物的相似性或共同性,还没有达到对一般的本质的理解.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想
文艺复兴思14世纪~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于意大利,后来扩大到德、法、英、荷等国.它以复兴希腊和罗马文化为标志,提出了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以人道反对神道,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束缚.
(一) 人文主义:主导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用人来对抗神,用人道来代替神道,宣扬人力的伟大,重视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想思维,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其理论基础就是人性论,理性在当时被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文主义的基础是人性,人性的具体表现就是理性.
(二) 崇尚自然:从自然事物中寻求人的发展规律.夸美纽斯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企图以自然事物来说明人的发展规律.卢梭:出于自然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社会就变坏了,以此向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进行了无情的宣战.
四、反映早期资产阶级思想的经验论和唯理论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形成对于后世哲学的发展以及教育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现代西方两大哲学思潮,即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还与经验论和唯理论有着某种思想渊源的关系.反映在教育上的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心理学上的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也同经验论和唯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经验论:也称经验主义.培根是其主要代表人物,马恩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试验科学的始祖”.他在认识论方面主张唯物论的反映论,认为真正的知识只有从对客观事物的研究中,即从经验中才能获得.他是第一个制定归纳法的哲学家.在教育上,夸美纽斯和洛克(“白板说”)都属于经验论者.经验论在发展中又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之分.(唯物主义经验论承认感性认识的唯物主义基础,但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感性认识要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唯心主义经验论把个体的主观经验作为认识的唯一对象,有的还认为经验产生于人的内部心灵活动,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
(二)、唯理论:也称理性主义.它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认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有赖于天赋理念或天赋的思维形式进行推理的结果.笛卡尔是近代唯理论的代表,他提出“天赋观念”说和“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认为一切真知都是由简单自明的观念演绎出来的.理性知识是可靠的,感觉是会欺骗我们的,是靠不住.斯宾诺莎既肯定人们的认识以独立的客观物质世纪为对象,是唯物主义者;又认为理性的认识可以不从感性得来,是由理性直觉和推理而得到的,在这一点上,他又违背了唯物论的基本观点,而陷入唯心主义.
(三)、二元论:康德站在理性主义的立场上,企图调和理性与经验的矛盾.两种因素相结合形成真知:一是知识的原料,来自经验;一是知识的形式,来自理性.这是康德的二元论观点.康德的理性观,对后来的唯心主义(新康德主义)、唯意志论(尼采哲学)等都有重大影响.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U7] 马克思主义
五、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几个主要流派
就其主导思想而言,大致可以概括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两大思潮与经验论和唯理论有着某些历史渊源.从经验主义到实证主义再到科学主义的发展;从理性主义发展到理性的人本主义和非理性的人本主义.)
(一) 从经验主义到科学主义的历史发展
1. 洛克[U8] 经验主义的转向从洛克的哲学思想开始.他肯定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从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把物质的性质分为两类:A广延、体积、形状是物质的第一性质,是客观的,物体自身所固有的;B 色、香、味、声是物体的第二性质,是相同的机械运动刺激人们的不同感官所产生的主观的东西,因人而异,是非客观的.反映出经验主义的局限性.
2. 贝克莱 夸大了洛克在经验主义上的错误,把它导向了主观唯心主义.他断言:物体的第一性也是主观的,与第二性不可分割,也是相对的,因人而异的.得出“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等唯我论(或主观唯心主义)的荒谬理论.
3.休谟 断言:人的认识只能局限于经验的范围,经验之外是否有物质或精神存在是不可知的,那些主张经验之外有物质或精神存在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独断论”.于是休谟便倡导了不可知论和怀疑主义.
4.孔德 法国哲学家 19世纪30年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为适应新形式,他把休谟哲学改造成为以“科学”和“实证”为标榜的实证主义或科学主义哲学.孔德的实证主义(第一代科学主义)
5. 第二代实证主义:马赫主义
6. 第三代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
7. 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
8. 历史主义或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
9. 新历史主义学派: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出现,批判老历史主义.如:夏佩尔、劳丹
10. 结构主义[U9] :20C60Y以后,西方的一个反人本主义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是同结构主义方法论联系起来的一种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二) 、从理性的人本主义到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的历史发展
1. 文艺复兴开始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人道主义和理性问题(见前),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建立和发展,其伪科学的成分越来越多.
2. 黑格尔 理性已从自然主义发展到唯心主义.他把人的理性夸大为宇宙理性,即所谓“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这种“绝对理念”是宇宙和万物的本原,人的理性活动不过是它的外化的一个阶段.(为理性主义转向神秘主义和转向非理性主义开辟了通道)
3. 德国的唯意志主义 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的第一代,其主义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和尼采.前者主张生存意志,后者主张权力意志,前者是悲观主义的意志主义者,后者是行动主义的意志主义者.
4. 生命哲学 第二代,代表人物是狄尔泰和柏格森,把叔本华和尼采的生存意志和权力意志改造成为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并认为宇宙本原就是生命冲动.
5. 存在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 第三代.法兰克福学派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20C30Y在德国出现,50Y60Y在美国及其他各地广泛传播,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尔、阿多诺、马尔库塞、弗罗姆等人.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者”自居,但其学说却因人而异.因他们中的主要人物大多数主张用弗洛伊德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想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故而又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也反映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有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还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前二者可称为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后二者可称为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另外,安徽大学哲学系钱广华教授主编,钱广华、陈闻桐、岳介先、温纯如、李瑜青共同编著的《西方哲学发展史》一书,已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Ⅵ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的“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正是在这个所谓“落后”文化被不断沦为他者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霸权逐渐代替了西方以往对第三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直接控制,因而,与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就成了“后殖民时期长期政治冲突”的主要内容。 (注: Edward Said, "Third WorldIntellectuals and Mctropolitan Culture," Raritan 23.3 (1990), p.31.)严格地说,后殖民主义是个含混的概念,通常有两个指向,首先是指一种理论思潮,其次才是一种有别于殖民地宗主国正统文文学的写作。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其实就是指萨伊德、斯匹瓦克和巴巴这样一些西方理论家对殖民地写作/话语的研究。其理论根源主要是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一些批评概念;所谓后殖民地文学也就是欧洲殖民地诸国的文学,用以区别其与“主流文学”的不同。后殖民地文学内蕴复杂,不同的国家有着自己固有的传统和对殖民主义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这就决定了研究视角和批评策略的多样性。从研究方法来看,该流派具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方法特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打破学术界限的倾向。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那些目前在英美的主要大学任教的第三世界的后裔。这些学者同时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以第三世界批评家自居,不断向主流文化发起攻击,从而为自己寻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他们又沾沾自喜,俨然以第一世界学术圈的成功者的面目活跃在学术舞台上。无论萨伊德、斯匹瓦克还是巴巴都是如此,都经历了从一开始默默无闻到在学界崭露头角这样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
后殖民批评话语的出现,可以说是西方理论界首次把非西方的文化事实作为理论研究的主题并形成热点,使历史未曾受到质疑的西方中心理论在跨文化语境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这一理论所操持的是西方最时髦的思想武器,其中包括福柯、德里达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等。因此,西方学术界不可能像以往对待第三世界文化的态度那样对其熟视无睹。
在不休的争论中,后殖民主义理论异军突起,在理论界独树一帜,成为当今文学批评中的一支生力军。在这一理论思潮的影响下,文学研究的兴趣也明显发生了偏移。许多经典作家的作品也被得以重新解释。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崛起与发展是在一种庞杂繁复的精神氛围中进行的。当今世界是一个越来越多元化或多极化的世界。当代世界文化已经不可能再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处于后冷战时代的今天,民族文化的差异整合性将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探视不同文化的属性问题、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具有的一种共同倾向。他们在重视区域文化、地方性文化的同时,还保持了对欧洲中心主义和父权中心主义的批判。从此意义上讲,后殖民主义确乎可以对当代复杂的文化现象作出某种文化阐释,也可以透过现代杂色纷陈的文化帷幔进一步窥视多元文化的质地。

Ⅶ 文化诗学什么意思是谁,什么时候提出的

在中国进入21世纪的时候,提出"文化诗学"这个命题并不是哪个理论家的突发奇想。"文化诗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恰当的回应。"文化诗学"的基本诉求是通过对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的解析,提倡深度的精神文化,提倡人文关怀,提倡诗意的追求,批判社会文化中一切浅薄的、俗气的、丑恶的和反文化的东西。"文化诗学"的基本追求是:关心现实的文化存在状况;对于现实中存在的负面文化及其表现进行诗意的批评;重视文化发展中的人文维度;将文学艺术问题、诗学问题纳入文化范围。
产生背景
文化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物质文化、有制度文化,有精神文化,当这种三种文化形态它发展不平衡,出现一种畸形的时候呢,那么社会文化道德失范的问题有就产生了。经济的发展,是要有人文精神的引导,先进的精神文化绝对不是那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必然就要在很大的程度上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没有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万万不可的,但是没有社会的健康的精神文化的发展,也是万万不可的,在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人文理想先进的精神文化,我们需要这样的关怀,这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更加重要的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深度的精神文化的引导,经济的发展要体现一种以人为本,如果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人的建设,不利于人性的完善,这个让人们感到机器的压迫,环境的污染,文物的破坏,信仰的失落,欲望无穷地膨胀的话,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所以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并不是总是统一的,它相反这两者的发展,它往往是一种矛盾的,就是说在人类的历史上,工业文明所代表的这种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常常出现一种二元对立的现象。
内涵
在中国当前的学术界,流行一种叫做文化研究,这种文化研究它是西方引进来的一个词,但是,这个词被引进以后,它成为了我们中国当前的一种思潮,这种文化研究,是对现实的一种回应,它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目前的这种文化研究的对象已经从解读大众文化等等现象,进一步地蔓延,比如说去解读环境污染,解读广告,解读模特表演,解读小区热,解读轿车热,去解读网络热等等,结果,解读的对象就离开了文学、艺术作品本身了,那么这样子,这种文化研究这种文化批评,就越来越成为了一种无诗意的,和反诗意的社会学的批评,那么这种批评我觉得它是一种社会学的批评,是一种政治学的批评,像这样发展下去,这个文化研究它就要跟文学、艺术脱钩,要跟文学艺术理论脱钩,那么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了"文化诗学"的一种构想。
提出原因
"文化诗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的回应了,但是"文化诗学"提出的理由是什么,首先,它是诗学的,也就是说它是诗意的,它是主张诗情画意的,不是那种反诗意的,非诗意的,它不能够脱离开文学艺术作品,其次,它的研究和批评的视野呢是文化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发展出现了两次转折,第一次就是80年代初期的所谓的审美的转折,那个时候邓小平提出来,以后我们不再提文学为政治服务了,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一种审美的东西,当时讨论得很热烈,这是一次转向,到了90年代,又说文学艺术这是一种语言,出现了一种语言的转向,那么自审美的转向与语言的转向以后,这个文艺社会学已经沉寂了相当的一段时间了。现在,由于新的文化研究的勃兴,我们似乎看到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我们又关注一些文学以外的似乎这种外部的问题。
实际上,不是现在新兴的这种"文化诗学",跟原来的那个旧的文艺社会学,已经有很大不同,首先就是文化诗学它所面对的对象比过去要宽广得多,过去的文艺社会学它就解读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那些作品,而现代的文学诗学它要解读的对象大大的扩大,包括文学艺术,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作品,包括现在发展起来的、流行的大众文化,影视这些都是我们要解读的对象,所以它对象大大地拓展了,另外观念也更新了,比如说现在有的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这都是一些观念的一些变化,也就是说自从审美的和语言的这种洗礼以后,这个"文化诗学"它找到了一种新的批评方法,那就是紧紧的从作品的语言出发,来揭示作品的思想意义,而不是像那些过去那些批评家那样,脱离开作品的形式和语言,空谈一些意义,已经不是那样了。
基本诉求
那么"文化诗学"的基本诉求是什么呢,那么就是通过对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的文化解析,提倡深度的精神文化,提倡人文关怀,提倡诗意的追求,批判社会文化中一切浅薄的、庸俗的、丑恶的、不顾廉耻的和反文化的东西。深度的精神文化,应该是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界的优秀文化的一种交融的产物,它追求意义和价值,那么这种深度的精神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人文的品格,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保证人的心里的健康,关怀人的情感的世界,促进人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全面的发展。
具体要求
"文化诗学"是具有当代性的一种文艺理论,它的基本要求,分为三点,第一点"文化诗学"关怀文学的现实的存在状态,具有一种现实性的品格,它紧紧地扣住中国的市场化,产业化,以及全球化,折射到文学艺术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呢,要加以深刻地揭示,当前的一些文学艺术作品,随着市场经济漂流,为了赚钱,不惜鲜廉寡耻,一味热衷我刚才说过的所谓"原生态"的性描写,迎合人的那种低级的趣味,把人的感觉给动物化了,或者是宣扬暴力,把抢劫,绑架,斗殴这些东西当成英雄的事业,影响我们的青少年,使我们的青少年不知不觉当中走上了歧途,或者是一些大众文化,流行文化,表面看来是无害的,实际上呢,我觉得是用糖衣裹着毒药,把肉麻当有趣,那么文化诗学呢,它要有一种批判精神,它要义不容辞地对这些东西加以揭露。
当代的文学艺术应该有自己的独特的价值的趋向,这就是历史理性和人文精神这二者之间的一种张力,我始终是认为,作家和艺术家他是在人的感情这块园地里工作的,那么他们跟社会学家,跟经济学家跟企业家等等,是有所区别的,就是说作家艺术家的追求,和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他们的追求是有所区别的,对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这些人来讲,他更加关心的是社会的经济的发展,甚至,认为为了经济的发展,牺牲一些人文的东西,付出一些人文的代价,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历史的进步,打破一些坛坛罐罐,伤害一些人的感情,损害一些人的尊严,甚至牺牲一些人,都是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更加强调的是一种历史理性,往往呢,忽视人文关怀,那么作家艺术家就不是这样,作家艺术家呢,他是伸出两只手,他既要历史理性,也要人文关怀,他不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不,他两个都要,鱼要,熊掌也要,都要,这就是作家和艺术家的一种特性。
第二个要求,"文化诗学"开辟了文化的视野,发现文化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文化视野的内容,包含了许多方面,比如说对作品,我们要进行一种价值的阅读,就是西方学者提出来,阅读文学作品有两种阅读,一种叫做品质阅读,一种叫做价值阅读。品质阅读主要是衡量这个作品的艺术性的高低,而价值阅读主要是要揭示作品所隐含的文化的价值。如果我们对作品进行一种价值阅读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作品里面一些很新鲜的东西。
比如说北大的教授老教授季羡林先生,他就是用一种儒家的文化,去解读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朱自清的《背影》,那么他的发现跟我们不同,按照我们一般人的解读就说朱自清的《背影》写出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但是他用儒家思想解读以后呢,他说这篇作品主要写的父慈子孝,他读出来的是父慈子孝,像"孝"这个东西,英文连翻译都翻译不出来的,这是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这个要翻译呢,大概可以翻译成这样,对父母的虔诚,很罗嗦,英文里边没有这个词,只有儒家文化有这个词,因此我们用儒家文化解读这篇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我们要把作品放到原有的历史语境中去加以解读,这一点,也是文化诗学的一个要求,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文学艺术我们还要着重考虑文学艺术与别的文化形态的一种互动,要研究这种互动的关系,按照德国当代著名的一个符号学家叫卡西尔,他的符号学的文化概念,那么文化的样式在他看来主要是有六种,那就是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六类,实际上我认为还可以包括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教育、民俗等等,那么"文化诗学"呢,可以研究文学与语言,文学与神话,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科学,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哲学,文学与伦理,文学与道德,文学与教育,文学与民俗,等等的相互的关系,这样,我们就能够发现作品的新的意义,我认为文学艺术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一种系统,这一点呢,鲁迅早就说过,他说文学家的话其实还是社会的话,他不过感觉灵敏,早感到早说出来,所以企图摆脱社会文化的这种文学艺术研究呢,也就是孤立的文学艺术研究与批评呢,我觉得呢,总是有缺憾的,所以文学艺术研究批评,需要文学艺术之外的这种参照系,例如文学它是一种文化,历史呢,也是一种文化,那么这两种文化是一种互动的,那么我们进行一种互动的研究呢,就会发现许多有意义的,有趣味的方面,比如说目前流行不少历史题材的小说和电视剧,那么不少历史学家呢,就经常批评这些历史题材的小说,或者电视剧,里面呢,有很多是跟历史事实不符的,我们看了这些批评以后呢,就感到触目惊心,这些小说家,这些编导连起码的历史知识都没有了,怎么能这么乱写了,实际上呢,我不相信这些作家这些编导,连起码的历史知识都没有,他们就敢去写历史小说,就敢去编导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其实文学创作它是属于一种审美文化,它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我们所写的作品,能不能够称为文学作品,关键就看他笔下所写的生活,是不是以情感来评价生活,关键是看这些作品是不是以情感来评价生活,是不是富有诗意,俄国的一个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他曾经说过很有名的一句话,他说创作的主旋之一,就是感受到诗意和没有感受到诗意的这种区别,我觉得他说得是很对的,写历史题材的作品,也不能为了忠于历史,就完全客观的不动感情的完全的照搬历史事实,历史小说和历史剧其中的历史,都是经过作者的感情过滤过的历史,他已经不是历史的原貌。
那么"文化诗学"的第三点要求,就是重视通过作品,比如说语言,来寻找作品的意义,那么和过去旧的文艺社会学不同,"文化诗学"不是仅就作品的内容,抽象出来谈作品的思想感情,它十分重视文学语言的作用,语言这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它所能达到的边界,也就是我们的思想感情所能达到的边界,这个语言它是一种手段,同时它又是一种生活,当生活里面出现一个新的词汇的时候,就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开始了,所以,这个语言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十分重视作品中语言的一种运用,譬如我们读小说,我们可以把许多故事情节都忘了,但是一些话一些人物的话,我们都不会忘,比如说在《三国演义》里面,曹操说的"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就是把一个奸臣的嘴脸暴露无遗。
比如说鲁迅的《狂人日记》里边有一句非常精彩的话,那么我们也要进行细读,《狂人日记》里面有一句话,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中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那么这句话我们要加以细读,不能够像过去旧的文艺社会学那样,它表现的就是旧礼教要吃人,不能够这么一笔带过,我们要问,为什么鲁迅要在这里写,这历史没有年代,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历史是应该有年代的,为什么说这历史没有年代呢?那么我们就会想到,鲁迅想到的是中国封建统治两千年很长,漫长的历史,不是哪一天哪一年,哪一月的事,因此说,没有年代,漫长,在漫长的年代里面。另外,鲁迅为什么要写"歪歪斜斜",每页码斗争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为什么"仁义道德"几个字是歪歪斜斜的,写出来的,"歪歪斜斜"又是什么意思,歪歪斜斜在我们看来就是一种敷衍的,不认真的,所以才是歪歪斜斜写出来,也就讲它那个"仁义道德"封建统治者所讲的"仁义道德是"是敷衍人民的,敷衍老百姓的,不是真的,是假的,所以后面还有一句话,说我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中看出字来,字缝中,为什么是从字缝里面看出来的,为什么不是直接看出来的,是从字缝中看出来的,我们就知道,表面上他还是讲的仁义道德,是透过这个字缝,透过字缝也就是里面真正它讲的是"吃人",这是对封建社会的罪恶的一次宣判,所以像这些句子,我们都要经过我们的一种细读,经过一种细读,所以这个"文化诗学"呢,它是重视通过语言来揭示意义的,这是"文化诗学"所坚持的,"文化诗学"作为一种文学理论的新形态,必将推进我们时代的文学批评,为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我想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Ⅷ 什么是新历史主义和旧历史主义,二者区别是什么

历史主义者、新历史主义者分别把“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时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和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后者的研究方法与前者的也大不相同,更能体现出新历史主义的阐释策略。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新历史主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