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傣族历史多久

傣族历史多久

发布时间:2021-02-04 21:07:00

Ⅰ 傣族的由来

傣族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哀牢人。哀牢人是云贵高原的古人类之一。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哀牢人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创立了达光等部落联盟国家。公元前二世纪末,达光王国开始与汉朝接触,因当时的达光王叫“哀牢”,汉朝开始把达光王国称作“哀牢国”。

在这之前,因哀牢人善骑大象,生活环境又与汉朝南方的越人相似,被汉朝误以为是越人的一支,把达光王国称作“滇越乘象国”。

公元一世纪开始,位于达光王国东面的滇王国与其宗主国(汉朝)冲突不断,大量滇人(因其吸收了越文化,也称“滇越人”)涌入哀牢境内,哀牢人吸收融合了滇人后,初步形成现代傣族的雏形。

(1)傣族历史多久扩展阅读

傣族节日习俗

1、泼水节

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

节期一般是3天。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节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装到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之后,妇女们各挑一担水为佛像“洗尘”。

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泼水祝福。接着成群结队四处游行,泼洒行人以示祝福。西双版纳每年过泼水节的时候,傣族群众都要在澜沧江举行声势浩大的龙舟赛,赛后就将龙船拆散放进佛寺的竹楼里保管,待第二年泼水节到来之前,再把拆散的龙船拼装起来,拼装龙舟就称之为“旱黑”。

2、花街节

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节日的花街热闹非凡,身着盛装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长队,款款走过花街,竞妆比美,风情无限;小伙子们则瞪大眼睛寻找意中人。

如果情投意合,两人就相约到凤尾竹下荔枝丛中,姑娘解下腰间的秧篾饭,掀开青翠的芭蕉叶,只见喷香的糯米饭用鲜花汁染成了一半金黄一半鲜红,以芭蕉叶相隔一层又一层盛满猪脊肉、油炸干黄鳝、腌鸭蛋等美食。两人一起吃着,说着情话。吃完秧蔑饭,提亲成婚的大事也就定下了。

3、关门节、开门节

在这两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从关门节到开门节的3个月内,是“关门”的时间,为一年中宗教活动最频繁的时期。

礼佛,听佛爷讲经,7天一小赕。晚上要放火花、爆竹、高升(孔明灯),举行“赶摆”。关门期间,男女青年可以谈情说爱,但不能结婚,不能外出;待“开门”后方能结婚和外出。

Ⅱ 傣族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傣族抄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滇越”。早在公元1世纪的汉文史籍中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近年的考古研究证明,远古时,傣族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东以西至伊洛佤底江上游沿岸至印度曼尼破坡广阔的弧形地带。

Ⅲ 傣族史的中国傣族

傣族地区历史悠久。迄今为止,傣族聚居区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出土了数百件遗物。西双版纳在景洪澜沧江沿岸的台地上,先后发现了曼蚌囡、曼允、曼景兰、曼厅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出石斧、石锛、石刀、鱼网坠等石器以及陶器、骨器和贝壳等遗物。德宏在瑞丽江畔的芒约和陇川芒胆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发现了夹沙红陶、夹沙黑陶、印纹陶片、石斧等遗物。陇川江流域的梁河勐养、潞西五岔路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澜沧江中游的云县忙怀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打制双肩石斧。孟连娜允古城旁的南垒河岸,曾先后发现5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打制石器、手制陶器、动物化石等珍贵的历史文物。
据傣文史籍记载,在周威烈王二年(公元前424年),就有关于傣族部落战争的记述。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发西南地区,建置益州郡。公元69年,增设永昌郡。当时,傣族先民的首领曾多次派遣使者,带着音乐师和魔术家来到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奉献乐章,表演新颖的技艺,博得了东汉王朝的赞赏与欢迎,被赐予金印、紫绶,其首领还被封为“汉大都尉。蜀汉时属庲降都督所辖南中七郡之永昌郡。两晋南朝属宁州永昌郡。
9世纪的汉文史籍记载,傣族在农业生产中用牛和象耕田,大量种植水稻,并有了相当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手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用木绵织布,挖卤矿煮盐,用金属制作武器,并用黄金和白银捶成薄片套在齿上作为装饰品,因而唐代以来对傣族有“金齿”、“银齿”等称呼。
随着生产的发展,西双版纳傣族首领叭真(即帕雅真)统一各部,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以景龙(今景洪)为中心建立“勐泐”地方政权,称“景龙金殿国”“景龙”有上百万的人口,还有大量的白象和马匹。“景龙”以“天朝皇帝”为“共主”。叭真即位时,还受到南宋的封号,发给“虎头金印”,“命为一方之主”。叭真子继其父为“景龙”国主时,也受南宋赐封为“九江(澜沧江)王”。“景龙”一直与内地保持着从属关系。
元代在云南南部傣族地区设置了车里军民总管府,管辖西双版纳等地;西部傣族地区设置金齿宣抚司,管辖德宏等地傣族。明代在元代的基础上加以巩固,在西部设麓川平缅宣慰司;在南部设车里军民宣慰司,并设较小土司区,全面推行土司制度。在广大傣族地区任用世袭的土司、土官,大大加强了元、明王朝对傣族地区的统治。这一时期,汉、傣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更加密切,特别是大量汉族人民迁居边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科学在傣族地区广为传播,迅速促进了傣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元初的记载表明,当时德宏地区的傣族仍然使用奴隶从事劳动。元明之际各地傣族地区先后进入了封建领主制社会,社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铁器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农作物亦增加了新的品种,棉花已经普遍种植。手工业也有新的发展,出现了珍贵的“干崖锦”、“丝幔帐”等优美的手工艺品。商业活跃,出现了车里等较大的商业城镇。1570年车里宣慰使把辖区划分为“十二版纳”(傣语称十二为“西双”,“版纳”意为千田,每千田为1个征收封建负担的行政单位),从此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名称。
西部傣族曾以今德宏瑞丽江河谷为中心建立了勐卯地方政权,即勐卯果占壁王国,11至15世纪一度称雄于世。北宋时代(约公元11世纪),勐卯与勐生威、勐兴古、勐兴色联合,建立了“勐卯果占壁”王国。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在今德宏一带设置土司制度,将傣人首领思汉法分封为麓川路军民总管府总管,后又赐封麓川路平缅宣慰使等官衔。元至大三年(1310年),芳罕次子混依翰罕继位,并以猛虎曾跃过头顶而自号“思汉法”,建都姐兰。元统六年(1340年),思可法继位“勐卯王”,曾建都于姐兰和广贺罕。他不断征服周边领土,建立了强大的“麓川王国”(傣语仍称“勐卯果占壁”)。其辖地东至今泰国清迈,西至印度阿萨姆邦,南至曼德勒,北至澜沧江的大部分地区。从明宣德(1426—1435年)开始,麓川王思任法不断向四境扩张,云南边疆的稳定及明王朝的统治一度受到威胁。1441年至 1448 年之间,明朝派军三征麓川,果占壁王国覆灭。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以麓川城为基础筑平麓城(今勐卯城),大兴屯田,并派将镇守。思氏战败后退居孟养。直到万历三十二年(1604 年),缅甸军队大举入侵,思轰在抵抗侵略战争中兵败身死,其后裔放思祖逃入内地,寄食于干崖,至此,长达近五百年历史的勐卯果占壁王国势力彻底结束 。
清代,基本上沿袭元明旧制,但在社会经济较为先进的内地傣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委派流官进行直接统治。至民国时期,云南边远的傣族地区还基本保持了元代以来的土司制度。有车里宣慰使司,辖区相当于今天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设有宣慰使(傣语称召片领)、都笼八大臣(召景哈、都笼告、都笼萨扒、都笼回廊满空、都笼回廊蛮旺、都笼回廊庄往、都笼纳花、都笼纳笋)等官。司廊也称“议事庭”,是最高行政机构,设议事庭长一人,即召景哈,下设昏贝、章罕。车里宣慰司下的行政单位分勐、火西、贯三级。此外各地还设有南甸宣抚使、干崖宣抚使司、陇川宣抚使司、勐卯安抚使司、芒市安抚使司、遮放副宣抚使司、盏达副宣抚使司、潞江安抚使司、耿马宣抚使司、孟连宣抚使司。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在边疆傣族地区成立县和设治局,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加深了傣族人民的苦难。1949年前,德宏傣族已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受南甸(今梁河)、干崖(今盈江)、盏达(今盈江)、陇川、勐卯(今瑞丽)、遮放、芒市七个土司统治。
傣族地区地处边疆,在帝国主义的入侵当中首当其冲。帝国主义不仅进行经济侵略,大量掠夺资源、倾销商品,而且还进行政治、军事、文化侵略,派遣间谍、特务,借探险、考察、旅行、传教等名义,深入我边疆地区,搜集情报,测绘地图,拉拢民族上层,破坏民族关系,甚至进行赤裸裸的武装入侵,使傣族人民进一步陷入苦难的深渊。为了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傣族和汉、景颇、佤等族人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展开了多次武装斗争。这些斗争配合了全国人民反帝运动,有力地打击了侵略者,挫败了帝国主义妄图侵略我边疆地区进而侵吞云南的阴谋。
抗日战争期间,傣族人民又与全国人民一道,并肩投入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武装斗争,为保卫祖国边疆神圣领土作出了贡献。1938年修筑滇缅铁路,耿马土司罕富廷和孟定土司罕万贤率领所辖的傣、佤等大小民族头人亲自指挥民工,参与修建铁路的毛路。1942年5月3日起,日本侵略者7天之内便相继侵占了怒江以西的畹町、芒市、龙陵、腾冲约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至此,云南由抗日的大后方变成了抗日的前沿阵地。日军占领滇西后,各民族的抗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其中有杨炳南为首的傣汉青年救国团、傣族土司刀京版领导的滇西边区自卫军、耿马土司罕裕卿组建的耿沧支队等。抗日战争中,滇缅公路是中国接受外援物资最重要的通道,被称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动脉”,傣族人民多次参与对滇缅公路的抢修,保证了道路的通畅。1944年,滇西抗战转入大反攻,终于在1945年1月20日,将日寇逐出国门畹町,最终夺取了滇西抗战的胜利。滇西抗战被誉为“创全歼守敌之典范,开收复国土之先河”,为全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从边疆到内地各傣族聚居区,所处历史条件不尽相同,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社会组织结构与政治形态也互有差异。在景东、新平、元江等地区,傣族和汉族交错杂居,吸收了汉族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生产力发展较快,较早地进入了封建地主经济。西双版纳、德宏等边疆地区傣族社会的发展则相对缓慢,特别是西双版纳地区,到新中国成立前,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封建领主经济。
西双版纳自元、明、清各封建王朝设置土司制度以来,被中央王朝册封为“车里宣慰使”的“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世代成为西双版纳的最高领主和统治者。在这里,所有的土地、山林、水源等,都属于召片领所有。召片领又分封其宗室、亲信为一个区域内的统治者,称为“召勐”(意为“一片地方之主”),世袭领有境内的土地和人民。在封建领主大土地所有制下,土地的一部分为领主直接占有,成为私庄和赐给家臣的薪俸田,另一部分为农奴的份地。份地为村寨集体占有,领主利用历史上残存下来的农村公社分配土地的形式,通过村寨头人把土地分配给农奴耕种。农奴领种份地必须承担各种封建负担,这种封建负担是领主剥削农奴的主要手段。
新中国成立前,由召片领、召勐、“波朗”(由召片领或召勐派出,监督辖区内各级官员并强制农民承受封建负担的官),以至村社当权头人等各级领主构成领主集团,约占总人口的7%。农村中除占农民总户数5.7%的由领主集团分化出来的“自由农民”——“召庄”以外,领主把广大农奴划分为“傣勐”和“滚很召”两个等级。傣勐(意为“本地人”或“建寨最早的人”)约占总户数的55%,是最早的居民,其地位较其他等级农奴为高,占有较多土地——“寨公田”。滚很召(意为“官家的人”或“主子家内的人”)约占总户数的39%,这是一个因各种社会原因丧失了土地和人身自由而隶属于领主的农奴集体,社会地位最低,所受剥削也最重。农奴除负担沉重的官租和无偿耕种领主的私庄田和薪俸田外,傣勐等级农奴还要负担修路、架桥、兴修水利等各种无偿公役。滚很召等级农奴则被强迫承担领主的各种家庭劳役,诸如养马、养象、煮饭、抬轿、划船以至削大便棍、哭丧等,名目多至百余种,分寨包干,世代相承。
为了镇压广大农奴的反抗,领主有一套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机构。在召片领之下有“议事庭”,是权力机构和议事机构,负责处理一切日常事务。各勐有“议事庭”。勐以下是“火西”,管理若干村社,其首领称为“叭火西”。“火西”以下是村社,设有“叭”、“鲊”、“先”各级头人。此外还拥有军队、法庭和监狱。
西双版纳以外的德宏、孟连、耿马等边疆傣族地区和西双版纳大体一致,基本上属于封建领主经济,但是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占有的份地渐趋稳定,甚至可以世袭占有,实物地租也普遍出现。在芒市、盈江等地,由于与汉族接触较多,所受影响较大,地主经济发展较快,富农经济也发展起来了。地主、富农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大土地所有制趋向解体,村社组织已经瓦解,其社会经济形态比西双版纳前进了一步。
封建制度的压迫和剥削,引起了傣族人们持续不断的反抗。傣族人民以无比的憎恨诅咒着封建制度:“你是水,我们不喝;你是路,我们不走;你是太阳,我们不晒谷子;你是佛,我们不拜!”19世纪中叶,德宏轩岗坝的傣、景颇等人民在“布幸额门”的领导下,举行了反抗芒市土司残暴统治的联合起义。斗争坚持了3年,最后被土司和清朝统治者镇压下去,但人民的反抗火焰并未熄灭。不久,在芒市一带又爆发了以著名歌手“混依海罕”为首的各族联合起义。他用歌声揭露封建领主的罪行,激发农民的阶级仇恨,号召大家起来反抗,四周农民听到他的歌声,纷纷参加起义队伍,拒绝交纳官租。起义失败后,土司杀害了“混依海罕”。但傣族人民永远怀念着这个英勇的歌手,把他奉为“歌神”。近百年来,傣族人民与封建土司、头人的斗争屡见不鲜。

Ⅳ 傣家竹楼算不算老房子竹楼有多少年的历史

傣家人住竹楼,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考了,这是南亚的湿热气候造成的。唐代樊卓所著《蛮书,名类第四》中曾有简略记述:“茫蛮部落……楼居,无城郭,或漆齿。皆衣青布裤,藤篇缠腰,红缯布缠髻, ……妇人报五色婆罗笼。”这里所指的茫蛮部落即今西双版纳一带。
傣家人的竹楼是坝区类型,由于天气湿热,竹楼大都倚山傍水;村外榕树蔽天,气根低垂;村内竹楼鳞次比,竹篱环绕,隐蔽在绿荫丛中;景洪县的曼景兰寨和橄揽坝就是坝区傣家竹楼的标准型。
过去,傣家竹楼按社会阶级分为官家(召)竹楼和百姓竹楼两种。官家竹楼宽敞高大,呈正方形,屋顶带三角锥状,颇类西方的“哥特式”建筑,用木片复顶。整个竹楼用二十至二十四根粗大的木柱支撑,木柱建在石墩上,有的横梁上雕刻花纹呈ù形或弓形,这是受佛教文化影响的结果,特别是缅寺和亭阁都有这种ù 状花纹。屋内横梁穿柱,结构简单。上木梯后即为“掌房”,正屋为客室,中置火塘,侧旁分隔为二至三间,是主人夫妇和孩子的卧室。官家竹楼客室约有三十平方米大小,能容纳一二十人就座。掌房用篾席铺地,是乘凉和妇女纺织的地方。
百姓竹楼与官家竹楼相同,只是较为狭小,屋顶用茅草覆盖,木柱不准用石墩柱脚,也不准用横梁穿柱,不准雕刻花纹。
为什么傣家人都爱住竹楼不愿住平房呢?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中已经作了答复,该书说:“金齿百夷……风土下湿上热,多起竹楼,居濒江,一日十浴。”原来竹楼的妙用是下可避湿,上可避热,濒临江畔,还可一日十浴。

Ⅳ 傣族的历史沿革

傣泰的自称从古至今都未发生过大的变化,自称均介于“dǎi”与“tài”之间的发音,但周边民族对傣泰的称呼却是多种多样,并随着他们对傣泰认识的改变而改变。
最早有傣泰先民记载的民族是汉族,在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称傣泰先民为“哀牢”、“掸”;隋朝、唐朝(南诏)、五代十国(后南诏)时期,汉族称傣泰先民为“哀牢”、“乌蛮”、“白蛮”;宋朝(大理)、元朝时期,汉族称傣泰先民为“白衣”、“金齿”、“黑齿”;明朝、清朝时期,汉族称傣泰先民为“白夷”、“僰夷”、“摆夷”。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暹罗王国(今泰王国)的推动下,国际社会开始把分布于各国的傣泰统称为“泰族(Thai)”。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泰分别命名,在泰国、 柬埔寨、越南等国仍被命名为“泰族(Thai)”,在老挝被命名为“佬族(Lao)”,在缅甸被命名为“掸族(Shan)”,在印度被命名为“阿萨姆族(Assam)”,在中国则被分别命名为“僰族(Bo)”和“泰族(Tai)”,1953年以后才合并命名为“傣族(Dai)”。
此外,跟傣泰往来比较多的缅族(缅甸第一大民族),称呼傣泰为“shan”,国际上因此也把傣泰称作“shan”,中国音译过来为“掸”。 傣泰源于云贵高原西部(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哀牢人。哀牢人是云贵高原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哀牢人活动的怒江、澜沧江中上游一带,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古遗址,其中的“蒲缥人”遗址,经鉴定至少有80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哀牢人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创立达光王国。公元前二世纪末,达光王国开始与汉朝接触,因当时的达光王叫“哀牢”,汉朝开始把达光王国称作“哀牢国”。在这之前,汉朝只能通过滇、昆明、嶲等部族层层转述了解到哀牢人,因哀牢人善骑大象,生活环境又与汉朝南方的“百越”诸民族相似,被汉朝草率地归为“百越”一类的民族,把哀牢人称作“滇越”,把达光(哀牢)王国称作“乘象国”。
公元一世纪开始,位于达光(哀牢)王国东面嶲、昆明、滇等部族与其汉朝冲突不断,大量嶲人、昆明人、滇人涌入达光(哀牢)王国境内,哀牢人吸收逃亡而来的嶲人、昆明人、滇人充实人口,同时吸收随之而来的汉朝文化,初步形成傣泰民族的雏形。 傣泰先民自古就生活在云贵高原上,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居住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泰先民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部落联盟国家,这些部落联盟国家中以达光王国势力最大。
公元前二世纪末,汉朝征服达光王国东面的雟、昆明、滇等部族和国家,占领达光王国东部领土,将势力延伸至达光王国中心地区。之后,嶲、昆明、滇等民族接连反汉,大量人口流入达光(哀牢)王国境内,哀牢人吸收大量嶲人、昆明人、滇人充实人口,形成势力庞大的民族集团。
公元一世纪中后期,达光(哀牢)王国受到汉朝的挤压,被迫将王城由怒江东面迁到怒江西面,怒江东面的领土被汉朝占领设置郡县。傣泰先民被怒江一分为二,怒江西面的傣泰先民继续忠于达光王国,怒江东面的傣泰先民成为汉朝的属民。而后几年,西迁的达光政权不断向南伸展,再次崛起并称雄于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被汉朝称为“掸国”。为避免汉朝(东汉)的进一步打压,达光(掸)王国选择与汉朝交好,汉朝也作出友善的回应,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关系。
公元三世纪初期,达光(掸)王国为抵抗骠人的进犯,将王城南移至伊洛瓦底江中游的蒲甘姆(缅甸境内)一带。此后数百年,傣泰势力不断向南伸展,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的很多部族被达光(掸)王国兼并。
公元六世纪中期,达光(掸)王城被骠国大军攻陷,达光(掸)政权土崩瓦解,达光(掸)北部的混鲁、混赖兄弟在勐卯(瑞丽)组织傣泰军民抵抗骠人进犯的同时统一了傣泰各部,开创了另一个傣泰政权——果占璧王国(前果占壁)。
公元七世纪时期,怒江西面的傣泰在果占璧王国(前果占璧)的统治下日益强大;怒江东面的傣泰也在中原汉族势力退出后形成了蒙舍(南诏)、蒙嶲等大大小小数十个邦国。
公元八世纪时期,洱海南部的傣泰小邦蒙舍(南诏) 通过战争兼并了洱海地区的其他小邦,之后吞并怒江西面的前果占璧王国及云贵高原上大大小小的部族,建立了以傣泰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傣泰势力开始延伸至云贵高原每一个角落。强大起来的蒙舍(南诏)与唐朝、吐蕃战战合合数百年,客观上促进了傣泰民族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
公元十世纪以后,傣泰先民失去蒙舍(南诏)政权,各部分崩离析。离洱海较近的傣泰被河蛮人(白族先民)建立的大理王国纳入统治;远离洱海的傣泰犹如一盘散沙,不断受到外族的侵扰,怒江、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傣泰不断被缅人侵扰,澜沧江中下游的傣泰则陷入孟人的统治。
公元十世纪中期,伊洛瓦底江、怒江流域地区的傣泰在前果占璧王族的主导下,恢复了果占璧王国(后果占璧)。
公元十二世纪初期,蒙舍的傣泰首领率傣泰军民南下抗击孟人,统一了澜沧江流域地区的傣泰各部,并脱离大理王国在景洪建立勐泐王国。
公元十三世纪中期,蒙古大军入侵傣泰地区,后果占壁王国及勐泐王国先后被蒙古大军占领,导致傣泰大量南迁西徙,间接增强了南部、西部傣泰小邦的实力。阿洪王国统治了今印度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兰纳王国统治了今泰国西北部、缅甸东北部地区,素可泰王国统治了今泰国中部、北部地区,缅甸北部的傣泰也控制了缅族创立的蒲甘王国,成为今缅甸中部及北部实际统治者 。
公元十四世纪时期,勐卯的傣泰脱离蒙古人建立麓川王国,在与蒙古人的战争中逐渐占据优势,统一了今云南西部、西南部及缅甸西北部等广大地区;琅勃拉邦的傣泰借助高棉人势力统一了今老挝大部分地区;控制蒲甘王国的傣泰分裂后又再次统一,建立阿瓦王国统治着今缅甸中部及北部地区;勐泐王国也在蒙古人衰败后,恢复对云南南部及老挝北部、缅甸东北部的统治。

公元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各地傣泰政权开始走向衰弱。汉族明王朝三次出兵麓川王国,缅族东吁王国吞并了傣泰的阿瓦王国、兰纳王国、澜沧王国、勐泐王国、阿瑜陀耶王国,阿洪王国开始了印度化进程。
公元十六世纪中至十八世纪中,北部傣泰完全被汉族明王朝控制,之后又被满族清王朝控制;南部的阿瑜陀耶王国则脱离缅族东吁王国再次崛起,兰纳、澜沧成了阿瑜陀耶王国的属国。
公元十八世纪中后期,缅族贡榜王国兴兵入侵阿瑜陀耶王国,占领兰纳、澜沧,南部傣泰又陷入缅人的奴役统治。1767年,披耶郑信将军赶走缅军,在吞武里建立“吞武里王国”,兰纳、澜沧也趁机脱离缅族独立。1782年,披耶却克里推翻吞武里政权,在曼谷建立“暹罗王国”,统一了吞武里王国、兰纳王国、澜沧王国等南部傣泰政权。
公元十九世纪,傣泰的阿洪王国因宗教冲突元气大伤,逐渐衰弱。1822年,缅人趁机出兵攻占阿洪王国,两年后,英国人又将缅人赶走,将阿洪王国收为自己的殖民地。1885年,英国征服缅人后,占领缅北的傣泰地区。1893年,法国强占了暹罗的属国澜沧(此时已分裂为琅勃拉邦、万象、占巴塞、川圹四国)。
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企图统一傣泰地区的暹罗与日本结盟,出兵占领缅甸北部的傣泰地区。原澜沧琅勃拉邦王也利用日本势力,宣布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治下的傣泰独立,建立老挝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缅甸北部的傣泰与缅甸南部的缅族联合组建了“缅甸联邦”,并由傣泰贵族苏瑞泰出任缅甸联邦第一任总统;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区(印度东北)的傣泰被独立后的印度统治;原勐泐、麓川的傣泰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成立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各级地方自治政府;老挝因世界冷战爆发,成为东西两大阵营角力的场地,在1975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更名为“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已改名为“泰王国”的暹罗成了美国最主要的盟友,君主立宪制得到巩固和发展。

Ⅵ 帮我介绍一下傣族的起源和历史

傣族历史

傣族是红河州10个世居民族之一,也是红河州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红河州傣族共有98164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郾37%。居住区域呈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弥勒、元阳、红河、石屏、建水、泸西、个旧、河口、绿春等市县,蒙自、开远、屏边等市县也少量分布。傣族历史悠久,自称和他称较为复杂,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居住区域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

一、历史源流

傣族历史悠久,与属壮侗语族的壮族同祖,与水族、布依族、黎族、毛难仡佬族等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一同来源于古代“百越”族群,以“文身断发”为共同习俗,而且相互杂处,“各有种姓”,秦汉时期傣族先民就已经繁衍、生息在红河地区。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开发西南夷地区,建立政权,设置益州郡,其西南边疆一线正是傣族居住地区。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朝在哀牢山设置永昌郡,并同时期在“滇越”或更广大的区域里已经存在傣族先民的政治组织“掸国”。公元一、二世纪傣族先民被称为“掸”人,而“掸”人与永昌郡的“鸠僚”有着共同的族源关系。“掸”人有一部分是居住在今越南广治省及老挝和泰国北部一带,也是当年曾向东汉王朝“贡献”,并与东汉王朝建立了隶属关系。
唐代时期称“金齿”、“银齿”、“黑齿”等。“白衣没命军”参加南诏军队进伐安南都护府,为今红河州境内傣族的一部分。据《新唐书·南蛮传》说:“大中时(公元847~860),李琢为安南经略使,苛墨自私,以斗盐易一牛,夷人不堪,结南诏将段酋迁陷安南都护府,号白衣没命军。”这里的“白衣没命军”是指“白衣”组成的军队,他们因不堪忍受安南都经略使李琢的苛刻剥削,于是结南诏段酋迁陷安南都护府,不再与安南都护府往来。他们就是汉晋以来兴古郡内居住的“鸠僚”,分布在安南都护府北部和南诏的东南部即今越南北部与文山州和红河州南部接壤地带,与滇西永昌郡一带的“金齿”、“茫蛮”等是同一民族。南诏国之后的大理国时期,聚居在滇西和滇南地区的傣族被称为“金齿”、“银齿”、“黑齿”、“茫蛮”等。居住在红河流域一带的傣族被称为“白衣”。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说:“安南国……西有陆路通白衣蛮。”赵汝适《诸蕃志·交趾图》说:“西通白衣通”。此时“白衣”分布在大理国东南部和南部地带。《元史·本纪》记载至元十五年夏四月丁丑招降临安白衣城寨;二十五年四月“……自发中庆,经罗罗,白衣入交趾,往返三十八城”。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在今文山州、红河州至越南北部一直有傣族居住,同时也有“和蛮”(哈尼)等民族交错相居。
有文献说,此时期傣族地区已跨入了比较成熟的阶级社会,经济生产有了明显发展,为其壮大政治力量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南诏后期“金齿”等贵族势力崛起,傣族部落不断扩大发展。《元史·地理志》“金齿”等处宣抚司说:“……及段氏时,白夷诸蛮渐复故地,是后金齿诸蛮浸盛。”“威远州……其后金齿、白白夷蛮酋阿只步等其地。”红河地区的傣族在宋代向新平、墨江、蒙自、建水等地迁居。这时傣族的分布区域扩展到红河、元江及盘江一带,成为云南少数民族中较为强大的一个民族。
元代称“金齿”、“白夷”。李京《云南志略》说“西南之夷,白蛮最盛,北接吐蕃,南抵交趾,风俗大抵相同。”“黑水以外,澜沧江以东,红河以北百夷最盛。”即今西藏与印、缅交界处往东南到越南南北部地带都有傣族居住。民国《泸西县志》第二卷记载:“……元初内与齐民杂处,男女青年裹头,花饰五色线,编竹丝帽……。”又据《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十五年(1278)夏四月丁丑,云南行招降临安路白衣、和尼分地城寨一百九所。”可见,今红河两岸傣族与其他民族交错而居的状况,公元十三世纪以前即初步形成。
明、清两代沿称“百夷”。清代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在沿袭明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继续和发展“改土归流”政策。具体地说,于清雍正四年开始,清王朝在西南地区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改土归流”运动,并具体实施“江外宜土不宜流,江内宜流不宜土”方案。于是红河傣族地区同红河其他民族地区一样,江内傣族土司制度彻底“改土归流”,甚至瓦解。而江外傣族土司虽保留了土司制度,并仍实行封建土司制度,但也是“改土”“设流”进行统治。这个时期,红河傣族居住环境已基本定局,很少有迁徙和流迁现象。据清《临安府志·土司志》卷十八载,明洪武十五年(1382)西南设大小土司委管,其任职世袭,其中就有亏容司、阿邦司(包括曼车)。清代后称“摆夷“,解放后统称为傣族,按居住地和服饰分别称为“水傣”(白傣)、“旱傣”(包括花腰傣)。
另外,有傣族历史文献记载,傣族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并以傣族历史记录划分年代。第一时期他们称为“滇喇萨哈”。又称“橄榄时期”。根据傣历对照的公历推算,大约在公元前540年左右,这个时期是傣族社会无官、无佛寺、无剥削的时代。第二时期叫“摩喇萨哈”,又称“食米时期”,大约从公元前540年~公元700年之间,这个时期已有官、有佛寺,但没有剥削。第三时期叫“弥喇萨哈”,大约从公元700年~1950年,这个时期傣族社会是有官、有佛寺、有剥削的时代。虽然这一传说的年代并非准确,但也概括了傣族远古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二、族称

(一)历代傣族称谓
傣族自定居红河起,到今自称和他称,因居住区域和风俗习惯以及迁徙线路的不同而复杂纷纭。在汉文史籍中记载的傣族称谓有:“僚族”、“鸠僚”、“白衣”、“百夷”、“金齿”、、“银齿”、“黑齿”、“绣面”、“茫蛮”、“棠魔”、“傣”、“大傣”、“小傣”、“大百夷”、“小百夷”、“摆衣”、“大摆夷”、“小摆夷”、“旱摆夷”、“水摆夷”、“旱傣”、“水傣”等。
1、“僚”。即“僚族”,是从“百越”族群部落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据《后汉书·西南夷·夜郎传》记载:“夷僚咸以竹王(夜郎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可见,夜郎王统治区域以“夷僚”即僚族为主。当时的郡十七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其地区包括今贵州的黄平县以西地带、云南的曲靖地区、红河州北部和东南部、文山州及广西的百色县以西地带,在这个广阔的区域范围内,普遍有夜郎王的辖民“僚人”部落。可见,作为傣族先民的“僚族”,西汉时期就分布在红河境内了。
2、“鸠僚”。“鸠僚”是从“僚族”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兴古郡,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置,属县十一,……多鸠僚、濮……。”蜀汉初年设置的兴古郡在今文山州、红河州南部一带,并与“濮人”等杂居于此地。也就是说,东汉时期从“僚族”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称为“鸠僚”。尤中在《云南民族史》说:“新出现的‘鸠僚’显然是从僚族中出来的。所以名称上仍然带有‘僚’。这部分‘鸠僚’只能是文山州、红河州境内傣族人的先民。”
3、“白衣”。张九龄在《敕安南首领爨仁哲书》中记有“僚子首领阿迪”。阿迪所辖的僚族,居住在接近安南都护府的地方,即今文山州、红河州南部一带,属于汉晋时期兴古郡内的僚族。但到唐朝中期及其以后,鸠僚出现在原地,被称为“白衣”。
4、“金齿”、“银齿”、“漆齿”、“绣面”、“茫蛮”。据《云南民族史》记载,汉晋时期兴古郡内的僚和鸠僚的分布区,是东部的僚和鸠僚。南北朝及其以后,西部的永昌郡,当地的鸠僚闭关自守,当时的汉族对傣族知之甚少,故不见记载。南诏把原来的永昌郡再统一之后,其内部的鸠僚即被称之为“金齿”、“银齿”、“漆齿”、“绣面”、“茫蛮”等。当时,这些族群一部分就已居住在红河境内了。
5、“棠魔”。《蛮书》卷四里有“棠魔”分布在“去安南管内林西原十二日程”处。林西原即今越南老街省。则去“林西原十二日程”的“棠魔蛮”即在金平县至越南莱州省一带。有人说,“棠魔”乃“僚勐”的对译。“僚勐”是傣族中的一部分,因傣族大多自称“傣族”。
6、“傣”。据《云南民族史》说:“傣族则自唐朝以来就自称为‘傣’。元朝时期亦然。‘金齿’、‘百夷’,仍然是汉族对傣族的称呼。”今居住在河口县的傣族和元阳县部分傣族自称“傣”。
7、“大傣”、“旱摆夷”、“小傣”、“水摆夷”。此称乃近代以来对德宏州境内居住的“傣德”为“大傣”或“旱摆夷”,对西双版纳州境内居住的“傣泐”为“旱摆夷”或“水傣”,或者“水摆夷”。今红河境内的傣族中也有称“旱摆夷”和“水摆夷”。
从以上傣族的称谓看,各地傣族自称“傣”,而其他称谓都是某些史学家就傣族文化生活中的某些表面现象对傣族的称呼。
(二)现代傣族称谓及其人口分布
现在红河境内的傣族自称和他称复杂纷繁。有“傣”、“傣尤”、“傣拉”、“傣朗”、“傣卡”、“傣尤倮”、“傣倮”、“鲁傣鲁南”、“傣娄”、“傣洛”、“傣端”、“布莽”、“傣雅”、“摆夷”、“摆依”、“把依颇”、“阿簇啪”、“阿簇”、“依”、“比玉”、“朴丹”、“黑傣”、“白傣”、“普洱傣”、“水傣”、“旱傣”、“水摆夷”、“旱摆夷”等20多种自称和他称。
1、“傣”。自称“傣”,红河各地傣族先民的自称。居住在河口县桥头乡傣族和元阳县部分傣族,至今仍自称“傣”。自称“傣”的傣族,共有14个自然村,人口约1400人。
2、“傣卡”。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傣族称汉族为“卡”,“傣卡”为汉族融合而来的傣族。居住在石屏县异龙镇五朗沟河流域、新城乡花龙河流域和绿春县骑马坝乡渣吗河流域的傣族,至今自称“傣卡”。自称“傣卡”的傣族,共有51个自然村,其中汉、彝、哈尼等族杂居的有14个自然村,人口近万人。
3、“傣拉”。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傣拉”是“傣朗”的别译。居住在红河县勐龙傣族乡勐甸村委会、大羊街乡新村村委会的傣族,至今仍称“傣拉”,共有5个自然村,1200多人。
4、“傣尤”。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居住在红河县勐龙傣族乡的勐龙、勐甸、大黑公、元阳县的乌湾、丫多、者那、麻栗寨、大瓦遮、马龙、杨系、芒铁、芒巩、逢村岭等傣族,至今仍称“傣尤”,共有64个自然村,1300多人。
5、“傣尤倮”。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居住在元阳县马街乡的牛街和中寨傣族,至今仍称“傣尤倮”,约700人。据调查,他们与居住在石屏县五郎沟河的傣族,其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基本相同。
6、“傣倮”。是“傣娄”、“傣洛”、“傣罗”的别译。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居住在红河流域和藤条江流域的傣族,至今大多自称“傣倮”,并与自称“傣尤”的傣族交错定居。共有30多个自然村,人口约1700人。
7、“傣泐”。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居住在金平县勐拉乡新勐村委会的普洱上寨、普洱中寨、普洱下寨等三个自然村傣族,至今自称“傣泐”,人口约1140人。
8、“鲁傣鲁南”。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为水的儿女。居住在金平县的金水河镇、勐拉乡、者米乡、老勐乡等大多数傣族,至今仍称“鲁傣鲁南”,共有34个自然村,人口约1440人。
9、“摆依”。是“摆夷”的别译。原本是他称,现已成自称。居住在建水县的曲江镇、甸尾乡、南庄镇、陈官镇、个旧市的倘甸镇、鸡街镇、乍甸镇、弥勒县的弥阳镇、巡检司镇、朋普、,泸西县的午街铺镇等傣族,至今仍称“摆依”,共有111个自然村,其中:与彝、汉、壮、苗等族杂居的有76个自然村,人口38800余人。
10、其他。“把依颇”是红河县彝族尼苏颇支系对当地傣族的称呼,意为“生活在河水边的人”。“阿簇”是红河县哈尼族对当地傣族的称呼,含义不详。“阿簇啪”是元阳县哈尼族对当地傣族的称呼,含义不详。“依”是河口县桥头乡苗族对当地傣族的称呼,含义不详。“比玉”是河口县桥头乡瑶族对当地傣族的称呼,含义不详。“朴丹”是河口县桥头乡壮族对当地傣族的称呼,含义不详。“黑傣”和“白傣”是金平县当地汉族对傣族的称呼,以服饰着装称呼。“普洱傣”是金平县汉族对当地部分傣族的称呼,意思是他们来自西双版纳。“水傣”和“水摆夷”是金平县汉族对当地自称“鲁傣鲁南”、“白傣”、“傣泐”、“普洱傣”和红河县汉族对“傣拉”等3个傣族支系的称呼,因他们大多生活在河水边,故名。“旱傣”和“旱摆夷”是石屏、红河、建水、个旧、金平、元阳等县汉族对当地自称“傣尤”、“傣倮”、“傣卡”及个旧、弥勒、泸西自称“摆夷”的傣族的称呼,因他们大多生活在离河水稍远的地方,故名。
以上20多种自称和他称、其他称带有大民族主义的民族歧视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党的民族政策,不仅废除了大民族主义歧视性的他称,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而且“名从主人”的原则,依据广大傣族人民的意愿,决定统称为傣族。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红河州成立了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州县,也成立了红河县勐龙傣族乡和元阳县南沙傣族乡(现已撤乡设镇)。同时,傣族人民同其他兄弟民族团结一致,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迎来安定、团结、平等、繁荣的生活。

三、流迁状况

红河境内的傣族因居住区域不同,又自称和他称有异。居住在南盘江上游的建水、个旧、弥勒、泸西等市县自称“摆夷”的傣族,明末清初就和汉族杂居在一起了。清乾隆《弥勒州志》记载:“摆夷性温良,依水而居,平地而耕。通汉语,风习亦近似。”可见,这一带的傣族文化,被汉文化逐渐同化。据《泸西县志》记载:“泸西傣族系南诏、大理国时期由永昌西南迁入定居,至今已有600余年。”
居住在红河县勐龙傣族乡坝罕村自称“傣拉”的傣族陶氏家族老人说,他的祖先是南诏、大理国时期,从大理迁入石屏县牛街镇虾洞(红河流域北岸),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一部分从坝罕迁往罕龙和元江县境内。
居住在红河县勐龙傣族乡刺通寨、曼版、旧寨等地自称“傣尤”的傣族阮氏家族和刀氏部分家族,据传,他们的祖先是从越南老街省迁入个旧市蛮耗镇,经元阳县南沙,顺猛龙河而上,在勐甸定居至今。
居住在元阳县傣族据《元阳县志》记载,“多为公元1278年前后,自西双版纳一带迁入”。可从当今傣族地名中的“勐”和传说中的“大象”、“孔雀”等得到证实。
居住在石屏县异龙镇五郎沟河自称“傣卡”的傣族,据他们家谱记载,从广西太平府江州县湘州所分支,经浙江金华府浦江县,又经江苏松江府金山县、山东云府文山县、陕西甘泉县、陕西阻谷县、安徽庐江县、云南临安府曲江镇、峨山县、石屏城东,最后定居在此地。而范氏家族,清嘉庆十八年,一部分留居在此地,一部分从此地迁往本县者那新寨,还有一部分从此地迁往今绿春县骑马坝乡定居。据《石屏县志》载:“1957年刀志过老人说,刀姓是明代从(元江县)因远坝迁来的。最先是刀姓的插播、渴爱两兄弟迁出,途中,一个死于(元江县)三马头。两范姓则是从建水迁入,最后迁入的是柏姓。又据上了年纪的石屏县文人说:石屏异龙湖畔有鞍摆夷(傣族)居住,据康熙《石屏州志》所载村名有“百夷龙井”、“百夷寨”、“百夷冲”,这些村寨,疑先前即为傣族居住的地方。
居住在金平勐拉乡普洱上、中、下三个自然村的傣族,据考证,他们从西双版纳一带迁徙而来。居住在金水河、曼棚、南窝等傣族村寨,是从越南莱州省孟来县和清河县迁徙来的。总之,红河境内的傣族来自于四个地方,如自称“傣尤”的傣族来自保山地区和越南老街省;自称“傣卡”的来自广西太平府;自称“傣泐”的傣族来自西双版纳;自称“鲁傣鲁南”的傣族来自越南莱州省孟来县和清河县。

Ⅶ 傣族文化历史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
书籍作者:华林
图书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2
傣族史书傣文《泐史》该书所记从傣历五四二年(宋淳熙七年,1180)一世帕雅莫起,至傣历一三一二年庚寅(1950)四十四世或作三十六世召孟罕勒(汉名刀世勋)止,共七百七十年事。详记各世召片领姓名、生卒年、在位时间及其配偶、儿女与封地、俸禄等,对于制度、历史大事及与泰、老、缅等邻邦关系,也有所记述,颇类边疆土司的谱牒,为研究中国西南边疆地方史和傣族史的重要史料。现存的汉译《泐史》有:①《泐史》(1947),繁本,李拂一译,。②《车里宣慰世系考订》(1947),简本,李拂一著,。③《车里地方志》,繁本,傅懋勣、刀忠强译,1962年云南省历史研究所有油印本。。④《叭真以后各代的历史记载》,简本,刀国栋、吴玉涛、张亚庆译,。⑤《西双版纳傣族近百年大事记——续泐史》,繁本,张公瑾译,以上三种,于1982年编入西双版纳傣族社会调查资料丛刊第三辑出版发行。另外,还有《西双版纳召片领世系》和《西双版纳召片领四十四世始末》。

《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2)》~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 (编者),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 (编者)

Ⅷ 傣族从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公元前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版载。公元前权109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属益州郡管辖。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至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
其先民汉晋时期被称为“滇越”、“掸”、“擅”、“僚”、“鸠僚”,同时其分布地区亦被称之为“乘象国”;唐宋时期被称为“茫蛮”、“金齿”、“银齿”、“白衣”等;元明时期被称为“白衣”、“百夷”等;清以后被称为“摆夷”或“摆衣”。“傣”为本民族自称。按分布地区又有“傣力”、“傣雅”、“傣那”、“傣绷”、“傣端”等自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称为傣族。此外,不同地区的傣族,因其风俗习惯、服饰特点的差异,分别被称为“旱傣”、“水傣”和“花腰傣”。

Ⅸ 傣族的历史

公元1180年左右,今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在叭真的带领下统一了傣族的各个部落,建立了景龙金殿国。勐泐政权的建立,标志着西双版纳傣族的主体傣泐人正式形成。

元明时期,汉、傣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更加密切,特别是大量汉族人民迁居边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科学在傣族地区广为传播,迅速促进了傣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了捍卫祖国领土,傣族和汉、景颇、佤等族人民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展开了多次武装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傣族人民又与全国人民一道,投入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武装斗争,为保卫祖国边疆神圣领土作出了贡献。

(9)傣族历史多久扩展阅读:

傣族习俗

1、关门节、开门节,关门节,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在这两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

2、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

3、花街节,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

Ⅹ 傣族的历史与由来

傣族起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在傣族先民活动的澜沧江、怒江中上游一带,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古遗址。

其中的“玉水坪遗址”(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经鉴定至少有一万多年历史、“塘子沟遗址”(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经鉴定至少有八千多年历史;从出土的房屋遗迹、用火遗迹、劳作工具、动物化石等各类实物可以看到傣族先民翔实厚重、形象鲜明生动的无字史书。

至少在三千多年前,傣族先民已经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建立若干个小国,其中“勐掌”势力最大;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中将“勐掌”记为“乘象国”。

公元前五世纪,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族小国以“勐掌”为中心组成联盟国家,“勐掌”君王成为整个联盟国家的共主,各国民众称其为“诏隆”、各国君王称其为“哀隆”,“勐掌”也逐渐被称为“勐达光”。

《华阳国志》、《后汉书》等汉文典籍将这个傣族联盟国家记为“哀牢国”,傣文典籍则记为“勐达光”(音译“达光国”、意译“中心国”)。

公元前109年,汉朝吞并滇国(滇池、抚仙湖周边)后,征讨滇国以西的“昆明”、“嶲”等部族,顺势进入更西边的“勐达光”(哀牢国)领土设置军事据点(县);

之后百余年,“滇”、“昆明”、“嶲”等族多次反汉,皆被汉朝追入“勐达光”(哀牢地);傣族先民吸收了大量“滇”、“昆明”、“嶲”等族人口,最终形成势力庞大的民族集团。

傣族人的习俗: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

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10)傣族历史多久扩展阅读

傣族的饮食文化:

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糯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傣族是一个居住在海拔较低,地域平垣开阔之地(俗称“坝子”)的民族。居住在坝子上的傣族,因气候、气温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饮食文化最显着的特点是喜酸,故有“酸摆夷”之称。

在傣族闻名遐迩的菜谱中,其名菜几乎都离不开酸。作为调料的“酸”既有植物性的,如竹笋、酸橙;也有动物性的,如酸蚂蚁;还有经化学反应制成的,如醋(自酿)。

傣族饮食嗜酸,一方面与其生活地域有关,傣族居住地都较燥热,酸性食品不仅能消食,而且能刺激食欲,预防中暑。

傣族嗜食酸,这是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克服气温高等自然因素而逐渐形成且保留的,是一个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最朴素、最直接、最有效的一个习俗,也是傣族饮食文化中最显眼的亮点和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一种反映。

阅读全文

与傣族历史多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