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我们党的历史是什么关系

我们党的历史是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1-03-13 02:28:29

A.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是什么

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是党的历史活动的主要轨迹和脉络。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也就抓住了党的历史的“纲”,纲举才能目张。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不懈奋斗,这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领导核心。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不仅关系到正确认识和评价党的历史,而且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意义。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要完成的重要历史使命。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之所以成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是由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对中国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和渗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就必须完成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任务紧密相连,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条件。为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以挽救中华民族危亡为出发点,中国社会各阶级、各党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但由于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把中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都不能改变中国人民的境遇和命运。而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两大历史任务的重任就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从而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辟了通向胜利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个历史阶段是近代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建国初期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1952年年底,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国既要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又要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

1956年,我国创造性地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虽然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我国是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社会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的历史,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历史。

高度重视偏离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问题

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就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党的历史,看待党所走过的路。近年来,一些人打着“反思历史”的幌子,诋毁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等等。对于这些偏离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告别革命论”。“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只起到破坏作用,阻碍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从而把革命和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主张以“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这种观点的实质,就是要否定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尤其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否认,革命往往以暴力的形式,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打破原有的社会秩序,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生命财产以及社会文化的破坏程度、冲击程度比较大。但革命的发生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以来,中国多次尝试过改革途径,但事实证明这种道路根本走不通。只有进行革命,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才能为实现现代化提供前提。中国近代以来的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尽管都未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伟大的民族复兴扫除了制度障碍。因而,否定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历史的“告别革命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片面夸大党的历史错误的倾向。有些人不顾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片面夸大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错误,否定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完全否定新中国前29年的成就。他们的根本要害是通过否定党的历史来否定党的领导。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艰辛的探索历程中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失误,遇到这样那样的曲折,甚至付出惨痛的代价。但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主要的,是主流。不能因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失误和挫折,就否定和丑化党的历史,刻意渲染和夸大党的历史上的错误。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所经历过的失误和挫折,并善于从中总结和汲取教训,不断增长本领。“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中国共产党正是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才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才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才经受各种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对人民、对民族负责任的党,是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把权力斗争作为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观点。有些人把党的历史描绘成党的领导人之间为争夺权力而残酷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有党内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党的领导干部都是经过长期认真选拔的,权力斗争不是也不应该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将经验教训转化为不断开拓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党的历史不仅同党的过去相联系,还同党的现在和将来相联系。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总结中国共产党围绕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的经验教训,就要将其转化为不断开拓的智慧和力量,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必须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担当起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也取得辉煌成就。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以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共产党以其先进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因此,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仅是历史的选择,而且是现实的需要。

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历史反复说明,什么时候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国家就会富强,人民就会富裕;什么时候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国家发展就会延缓,人民生活就会下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她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当代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推动科学发展,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不移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必须大力扩大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争取民主作为奋斗目标。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结束了长期以来受压迫和欺凌的历史,第一次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立在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的,我国又缺乏民主法治传统,加上社会主义民主建立的时间还不长,人民民主的具体制度和实现形式还不够完善,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还受到各种因素限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要走很长的路。我们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保障人民能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必须大力推进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共同富裕既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绝对平均主义,而是全体人民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共享发展成果。党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曾经搞过绝对平均主义,结果导致共同贫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贫富差距问题也十分突出,已经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成为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些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充分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B. 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如何认识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工人运动的关系

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工人运动是我们跨入了共产阶级的历史转折点。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当时的中国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如何求解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之道成为中国一切进步力量的“最大公约数”。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不懈、艰苦卓绝的持续探索。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时至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光明前景。在向奋斗目标发起冲锋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要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顺利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1、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者

总结历史中国共产党是民族复兴的主心骨。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在建党后的28年里,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上海走向全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经过浴血奋战。

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华民族也由屈辱走向独立,由支离破碎走向团结统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历史昭示,中国共产党无愧历史使命和人民重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担当者。展望未来,民族复兴更需艰苦奋斗。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通往胜利的道路依然布满荆棘,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梦想越远大、使命越崇高,任务就越艰巨。中国共产党正在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而阔步前进。

但党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困难和矛盾不可低估。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如何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些也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拿出新的理念和办法。

2、指向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

1944年夏天,在纪念张思德的大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也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内涌现出一大批张思德式的优秀党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在这种精神指引下迎来了曙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贡献力量。初心激励前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诺言和担当。

进入新时代,继续为伟大复兴奋斗,要求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增强“四个自信”,推进伟大事业。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实干才能兴邦。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实现民族复兴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

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我们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离梦想从未如此接近。同时也要看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只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勠力同心、不懈追求、接力奋斗。

我们就一定能够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担当成就梦想。当前,我们党正带领全国人民走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征途中,将会面对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使命,只有切实提升政治素质和履职本领,才能不辱使命,作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3、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四个伟大”

奋斗目标确立后,关键在于从整体上谋划实现奋斗目标的宏观路径和基本思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具备了坚实基础。面对新情况、新矛盾、新难题,党的十九大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

明确了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引领全局的总蓝图、谋划工作的总坐标。“四个伟大”是党对自身历史使命认识的新高度。为此,要理解好把握好“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和辩证关系。相互统一的整体。“四个伟大”既是我们党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实践经验过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又是带有治国理政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整体性特征的一项重大谋划。“四个伟大”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共同构成了实现伟大梦想总目标的战略支撑。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伟大梦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需要攻坚克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提供强大动力,也需要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打造坚强领导主体力量以提供组织保证,还需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确保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每一个“伟大”都蕴含着特定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反映了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民族复兴。

强调的是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途中以昂扬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本领克服艰难险阻。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就是要解决实现民族复兴的领导核心和政治保障问题,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具有先进性、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推进“四个伟大”中起决定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四个伟大”相互作用、彼此契合。“四个伟大”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伟大梦想指引正确方向,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提供领航导向;伟大斗争昭示担当精神,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扫除障碍,提供牵引;伟大工程锻造领导力量。

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坚强保证;伟大事业宣誓道路旗帜,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前进路径。“四个伟大”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一个需要贯通起来理解、结合起来把握、协同起来贯彻的整体,具有覆盖、指导、引领全局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4、在实践中统揽“四个伟大”

“四个伟大”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四个伟大”的有机统一决定了在实践中必须要统揽“四个伟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使命,将使命融入血液、化作行动,要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把全面从严治党摆到更加重要地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使命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精神指引。

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的最高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体党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注重创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牢记宗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充分认识到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如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在国际国内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掉以轻心。

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导致矛盾风险挑战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使小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大的矛盾风险挑战,局部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系统的矛盾风险挑战,国际上的矛盾风险挑战演变为国内的矛盾风险挑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矛盾风险挑战转化。

为政治矛盾风险挑战,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进行伟大斗争,就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人民利益、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就必须提高斗争本领和能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伟大的道路、人间正道。

又是伟大的事业、时代伟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要辨明历史方位,顺应发展大势。

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时代新要求、人民新期待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对国家和社会实行总的全面的统一领导,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党经受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我们党更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C. 党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党史
(一九二一年—一九四九年)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党的历史?
 认识党领导下的中国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伟大历史进步和辉煌成就,坚定地跟党走。
 牢记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前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做出的艰苦奋斗和流血牺牲,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
 回顾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学习党史
 带着一颗纯净的心去学;(而非世俗)
 带着一颗宁静的心去学;(而非浮躁)
 带着一颗崇仰的心去学;(而非轻蔑)
 带着感情去学;(而非冷漠)
 带着信仰去学;(而非投机)
……引子
中国历史纪年:
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
 燧人氏,即“燧人”,有讲是三皇之一,约公元前10000年前,距今约12000年。
 五帝:少昊、颛顼(zhuan xu)、帝喾(ku)、尧、舜(伪《尚书序》)。
 尧,公元前2357年~前2286年。
 舜,公元前2285年~前2225年。
 禹,生年不详,约距今4000多年。
 14—16世纪,欧洲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和人文主义兴起。此时,元朝刚开始21年。文艺复兴结束时,明朝还剩下45年。
 17、18世纪,欧洲处于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并开始工业革命,科学和资本主义现代文化产生并迅速发展。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清朝4年后方建立。
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清朝正在安享康乾盛世。
18世纪中,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清朝还有6位皇帝等待出场。
 19世纪30、4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完成工业革命,欧美资本主义建立稳固统治。中国爆发鸦片战争,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第二次产业革命,进入重工业时代;中国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从那时起,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国侵略者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但都归于失败!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 戊戌变法!失败。封建统治者不允许。以和平方式走立宪制的道路行不通。
 辛亥革命!失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允许。以革命方式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也行不通。
中国的前途究竟在哪里?
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九一九年五月—一九二三年五月)

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 五四运动
 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2,中国的工人运动发展,各地共产主义组织成立。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党的“一大”(1921.7.23—31)——《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4,党的“二大”(1922.7.16—23)——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
(一九二三年六月—一九二七年七月)

 歌曲:《北伐歌》(《国民革命歌》)
《工农兵联合起来》

1,党的“三大”(1923.6.12—20),确定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2,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3,5月,设在广州黄埔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开学(黄埔军校)。
4,党的“四大”(1925.1.11—22)——提出工人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5,东征、北伐。
 1925年2—12月,国民革命军先后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南征,消灭了军阀。
 北伐战争(1926年7月—1927年3月)。
6,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 农民运动掀起高潮
 工人运动出现高潮。如“五卅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7,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和党内严重的右倾退让政策
8,蒋介石背叛革命,大革命失败。
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了
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中。
土地革命时期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九三七年七月)

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 秋收起义(1927年9月)
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
 起义均告失败。
抗日战争时期
(一九三七年七月—一九四五年八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部分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一九四五年八月—一九四九年九月)

 抗战胜利后,人民期望和平,中国共产党呼吁建立联合政府。
 重庆谈判
 1946年6月,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 在人民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1949年3月,毛主席在西北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两个务必”的警示: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政治前提。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即将到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党的八大历史作用是什么

我党八大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它既总结了历史,肯定了成绩,又提出了问题,设想了方向。八大还对未来提出了设想,提出了问题。这些设想为七八年的三中全会做了思想准备,为“改革开放”的迅速展开、顺利发展储备了理论武器。这些成为改革开放潜台词的总结与分析形成了几条重要的历史线索:
①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的成功实践,即共产党(工人阶级)胜利地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条发展为今天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为我们党“驾驭”市场经济,即“驾驭”多种所有制,“驾驭”多种阶级阶层的决心与信心。
②直接的线索来自八大之前,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既认真学习又有独立见解的摸索。这一条发展为今天的“宏观调控”下的市场配置资源。
③国际因素来自斯大林去世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变化,尤其是赫鲁晓夫现象反映的一系列矛盾。党的八大主张把学习苏联经验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使思考产生升华。这种升华的结果,发展为今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迷信苏联模式,也不迷信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探索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可以说,从实践上,从具体路径和政策上,我党搞社会主义的决心、信心自八大始。
八大前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尤其对土地的改造奠定了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基础。并且使民主革命牺牲两千万烈士的巨大历史成本转化为国家的经济“资本”。转化为后来搞改革开放的自由空间。这是八大对改革开放的贡献之一。
八大对改革开放的贡献之二,就是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提出了重心转变。
八大对改革开放的贡献之三,就是对“自由市场”的尊重。
八大对改革开放的贡献之四,就是扩大民主。这一条发展为今天的民主法制建设。

E. 在中国近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有过怎样的关系其历史启示是什么

1923年1月12日,共产国际执委会根据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的基本原则,作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决议明确地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同国民党建立反帝统一战线,而建立统一战线的途径是“党内合作”,从而对我党的国共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后不久发生的二七惨案更加深了党对国共合作必要性的认识.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会议听取了陈独秀的报告,传达了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精神和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总结了中共二大以来党的工作和经验教训,着重说明了关于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依据和过程.代表们围绕着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和形式问题,经过两天的激烈讨论,决定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孙中山把国民党改组成民主革命联盟,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和政治上的独立性.中共三大所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标志党关于国共合作策略思想基本形成.其主要内容有:(1)明确提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党“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2)为了完成国民革命,“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因此,中国共产党遵行共产国际的指示,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3)决议强调,“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决议还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目的是:第一,改组国民党为左翼的政党;第二,在共产党不能活动的地方扩大国民党;第三,把优秀的国民党员吸收到我们党里来.党的“三大”最终确立了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国共两党的合作,从而开始了中国现代史上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共三大,是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思想的开端.中共三大以后,党积极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是国民党以党内改组方式实行联共的一次大会,大会确认了共产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这样,就使国民党能够容纳革命分子,基本上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国民党一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全面的合作,共产党从政治上组织上推进了国民党新的政治纲领的实现,坚定他们反帝反封建的立场,并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军事斗争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008年国民党当局后,两岸关系的别是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国民党重量级人物纷纷来到大陆访问,两党、两岸关系较前期发生了很大变化.

F.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1、1921年7月,中共一大。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上海)
2、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党的二大通过的决议案提出把党建设成为一个革命的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忠实代表,旗帜鲜明地展示了党的先进性。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章程。
3、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国民党一大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国民党一大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4、北伐战争:1926年至1927年,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先头部队出兵湖南。7月9日,正式出师北伐。在沿途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北伐军势如破竹。北伐战争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结出的丰硕成果。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
5、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突然在上海向革命群众举起屠刀,发动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持续三年多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后失败了。
6、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标志着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
7、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兰花坪。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8、在各根据地不断发展的情况下,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瑞金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8、“围剿”与“反围剿”:经过艰苦的斗争,到1930年夏,全国已有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约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约10万人。工农红军经过3年游击战争,迅速发展壮大。红军和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震惊。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
9、长征:“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的恶果,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4月中旬,国民党军队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中央根据地的北大门广昌。经过十八天血战,广昌失守。10月初,国民党军队推进到根据地腹地,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8.6万人,分别自瑞金、鄠都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1936年10月9日和22日,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部胜利结束。
11、1937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迁驻延安。此后,延安成为指引中国革命方向、照耀中华民族前程的红星。1937年9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辖23个县,人口约150万,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12、1937年开始的全国抗日战争,既是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13、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七大的历史性贡献。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是党总结中国近代特别是建党以来经验作出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决策。
14、抗日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上签字。两国军队鏖战八年,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党在抗战中发展为有120多万党员的大党,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260多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
15、全面内战爆发:中华民族经过浴血奋战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面临着建什么国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力图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中国。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用内战的方式来剥夺人民已经取得的权利,使中国社会退回到抗战前一党专制独裁的反动统治。一场关系中国走向光明还是黑暗的大决战不可避免。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22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中国人民的小米加步枪能够战胜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党中央和毛泽东所阐明的必须从战略上藐视敌人、敢于同敌人斗争、敢于夺取胜利的思想,增强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信心。
16、解放战争:1948年9月—11月2日,辽沈战役。解放战争敌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长春、锦州、沈阳)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战役。为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直捣南京奠定胜利基础。(江苏徐州、安徽宿县双堆集) 1948年12月—1949年1月,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地区。人民群众在战略决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支前民工达886万人,出动担架36万余副,大小车100万余辆。(张家口、天津、北京)。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北京)
18、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帝国主义扩大侵略的野心,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世界上的分量。
19、1950年冬,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完成。这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主义斗争的历史性标志,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北京)
20、1951年12月—1952年下半年,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纯洁了党的队伍,加强了党和政府的廉政建设,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天津 刘青山张子善案)
21、1956年底,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 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要决策 ,开始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北京)
22、“大跃进”运动从1957年底开始发动,1958年全面展开。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23、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陷入严重的混乱局面中。(北京)
24、1976年10月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国家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说江青集团就要提林彪集团。)(北京)
25、1978年10月,小岗村耕地包产到户。突破“左”的农村政策的大胆尝试。(安徽凤阳 四川等地)
26、1978年12月18日—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北京)
27、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召开。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8、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召开。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四川汶川)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1924年1月30日
北伐战争1926年7月-1927年3月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
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
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
遵义会议:(1935年在遵义召开)
红军的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
一二九学生运动 1935年12月9日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1937年9月23日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
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6日
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
中共七大1945年4月
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
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30日
三大战役辽沈、 淮海、平津1948年9月-1949年1月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村召开。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
南京解放 1949年4月23日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鲜参战,抗美援朝。
1950年冬——1952年春 土地改革
1953年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 一五计划
1956年9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 北京召开。
1956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底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1960年冬 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 。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年 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六届会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一切合法席 位。
1976年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在中国,南京大屠杀往往是民族主义的重要关注点。而在日本,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存在着广泛不同的情绪及观点,尤其是日本部份极右份子,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被夸大、甚至是凭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认为否认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修正主义、否认主义的表现。由于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意见着广泛的分歧,因此视乎讲话者的观点,南京大屠杀可能被称为“南京大虐杀”、“南京虐杀”、及“南京事件”等。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是中日外交及人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南京大屠杀一般英译为nanjing massacre(南京屠杀)或rape of nanjing(南京的洗劫、南京的强奸)等字眼,但总体上人民对其的认知往往远不如对纳粹的种族灭绝过程的认知。
亲历和目睹“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经不可多得了,能作见证的人亦即将与时俱逝。但是,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惨案还悬而未决,让我们活着的,尤其是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的一代,有责任把“南京大屠杀”这件在第二次中日战争中最突出的惨绝人寰的日军罪行,彻底澄清,以对祖先,以儆子孙,更为“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34万同胞伸冤。
日期与地点:在南京审判(1946年1月至1948年11月)时,亲历“南京大屠杀” ,曾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的梅奇牧师(返美后任耶鲁大学驻校牧师)、贝德士教授(金陵大学历史教授,后任该校副校长,返美后任纽约联合神学院教授) 及南京红十字会副会长等出庭作证。贝德士说∶“南京失陷后在两礼拜半到三礼拜的期间恐怖达于极点,从第六礼拜到第七礼拜的期间恐怖是严重的。”另外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司库和秘书金陵大学社会学教授史迈士也对南京审判法庭说∶“在最初的六个礼拜中,曾每天提出两次抗议。”于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才有“在日军占领后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20万人以上” 的裁定。据此,学者及一般人多沿用“南京大屠杀”只为期六个星期。“南京大屠杀”不只是六个星期,虽然这六个星期的屠杀最为严重。
如果我们需要确切说明“南京大屠杀”的最严重阶段,那应该是从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沦陷至1938年2月5日,新任日本南京守备司令官天谷直次郎到任。两天后,日本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曾下令恢复南京秩序。尽管有松井上将和天谷少将的允诺,日军在南京的屠杀、奸淫、掠夺、放火并没有显著的改善。当时纳粹德国驻华大使馆政务秘书乔治·罗森于1938年2月10日自南京发往柏林外交部的电报还说∶“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统治已达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于3月4日的电报更清楚地分析日本人暴行的情形∶“二月份及本月近几天南京及其周围的形势已有些稳定……日本人的暴行在数量上已有减少,但在性质上没有变化。”罗森还提到直到他动笔写信那一天(3月4日),南京还看不到一家中国商店 。史迈士教授在其1938年出版的《南京战祸写真》中说,南京市区在1938年3月份,有许多大门还是封着的。再有蒋介石的德国顾问团团长法尔肯豪森,当时留在南京在德国大使馆工作,其遗稿中记有“一个日本兵于三月十九日在美国教会院内强奸一女孩”。上述留在南京的西洋人所报道的南京二三月的恐怖情形完全符合很多留京的中 国人所作之记述。南京失陷后未及逃出的野战救护处处长金诵盘及其科长蒋公谷两 位医生于1938年2月15日搭美侨李格斯的汽车作南京陷后对市区的首次巡示 ,蒋氏于其《陷京三月记》有如下之记载∶“出新街口,经太平路,夫子庙,转中山路,沿途房舍,百不存一,……行人 除敌兵外,绝对看不到另外的人,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令我们不忍再看。”
蒋介石的卫队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的郭岐营长于南京沦陷后三个月逃出,著有《陷都血泪录》,连载于1938年8月之《西京平报

G.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第一,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不成功,呼唤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近代以来,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在这样一种积贫积弱的民族危难情况下,许多的仁人志士进行了奋勇的斗争。流血的革命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比如太平天国起义,还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另外还有改良运动的推动,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但是无论是流血的革命还是不流血的改良运动最后终归于失败,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没有一个先进的用科学理论武装的政党的领导。
第二,近代以来中国工人阶级不断的发展壮大,到1919年前夕,中国的工人阶级队伍已经达到200万左右,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雄厚的阶级基础。
第三,新文化运动的掀起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于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开始,这场运动的掀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对封建专制思想、封建文化进行了极大的冲击,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而为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打开了闸门。
第四,20世纪的国际环境为我们党的创立提供了外部条件。在20世纪初的世界史上有两件事情值得注意:第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充分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矛盾和各种腐朽的现象,使得原来许多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向往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失望,从而开始思考,接受走别的道路的问题。最后选择了中国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应该仿照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第二是20世纪初,在世界历史上还有另一件重大的事情,也就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俄国的国情和中国十分相似,俄国的工人、农民能够挣脱国内反动统治的压迫,取得革命的胜利,这就为中国人民树立了一个榜样,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成为当时很多追求进步的中国人的一个目标、一个方向。
以上四个方面,为党的创立提供了四个条件,或者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四个大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张太雷等先后加入,成员大多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骨干。
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开会议,正式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推选包惠僧为书记。
1920年秋,施存统、周佛海等在日本东京建立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施存统为负责人。
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春,在与无政府主义者组织的“共产党”分道扬镳后,陈独秀等重新组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有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等,陈独秀、谭平山先后任书记。
1921年,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等在法国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学生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张申府为负责人。
这些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叫“共产党支部”或“共产党小组”,它们的性质相同,都是组成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后来被通称为“共产主义小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发起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工人刊物,开办工人学校,领导工人成立工会,开展工人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

H. 党的光辉历程是什么

党90年的历史,可以划分为1921年至1949年、1949年至1978年、1978年至今三个历史时期。三个历史时期,分别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紧紧依靠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新的历史纪元。

第二件大事,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艰苦奋斗,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探索,虽然经历了很多曲折和磨难,但正如胡锦涛所说,变革是“最广泛最深刻的”,广大人民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件大事,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不懈探索,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一跃成为全球经济第二大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8)我们党的历史是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从革命、建设到改革,三件大事,浓缩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史,展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寻找适合中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探索史。

“三大成就”源于历史,根植现在,通向未来,是我们党奋力开拓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共同选择和努力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三大成就”奠定了今天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础,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阅读全文

与我们党的历史是什么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