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简易历史

中国简易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02 16:08:32

A. 简单的中国历史发展史

http://www.wendian.com.cn/history/zh.html看看了。

B. 简述中国历史(简单一点)

中国历史: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

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

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中国简易历史扩展阅读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后又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断攀升,宋代中国人口突破一亿,清朝时期人口突破四亿,到2005年中国人口已突破十三亿。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有诗词、戏曲、书法、国画等,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则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中国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C. 中国近代史简单概括

中国近代史简单概括:

1、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此时期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

2、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

3、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该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4、前期综述(1840-1919年),此时期又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其性质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外国侵略和该国的封建统治,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政治目的;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标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5、此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止,共约80年间的历史。据教材内容的种种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关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且严谨的知识体系,既能体现出这个时期发展的特点及客观规律,又能涵容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此时期的历史大事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前者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非正义的侵华战争,即中华民族的反侵略的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而后者是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二者又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扩大海外殖民地,以强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等迫切要求中国的市场开放,用战争暴力作为达到它们目的的主要手段,而此时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衰落期。

到鸦片战争前,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清政府统治腐败、经济落后、对内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扼杀新思想、新技术的发展,残酷地剥削人民,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尖锐,对外坚持天朝尊严和闭关政策,最终导致中华民族灾难的到来。虽说在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是民族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由于清王朝的腐败、落后及战争中的妥协投降政策,战争的结局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外来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取得了大量的主权,中国的门户被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其两者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

6、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列强对既取得的侵华权益不能满足,力图全面扩大侵华,并趁清政府处于内战的窘境,以"修约"不成制造借口而发动,英法是主凶,美国是帮凶,俄是既追随英法又单独作案的凶犯。中国又丧失了许多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7、由上可知,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间,中国社会主要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到六十年代又呈现出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但鸦片战争并未解决中外矛盾,更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虽由于时代,尤其是阶级的局限而最终失败,但有着极重大的意义且承担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与一些领导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时代特点(社会性质决定),这是以前农民战争所不曾有过的,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拓展资料:

一、理论依据

1、将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在中国史学界由来已久。20世纪初年,梁启超曾经在《50年来中国进化概要》中,从现代化的视角把近代中国五十年的历史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它们分别代表着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三个层面。一是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经世致用论和自强运动即器物层面的现代化起步;二是从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即制度层面现代化的变革;三是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即文化层面的现代化变革。

2、20世纪70年代末起,由于国家确立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现代化事业成为国家和人民共同关注和进行的主要事业,中国近代史研究者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主张再次提了出来。

3、以现代化为基本线索研究中国近代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个话题很快进入了中国近代史前辈研究者的笔下。199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为纪念建所40周年,举办了以"近代中国与世界"为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4、1949年,毛泽东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是什么,那就是解决近代化问题了。"

5、胡绳认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几代中国人为实现现代化作过些什么努力,经历过怎样的过程,遇到过什么艰难,有过什么分歧、什么争论,这些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题目。以此为主题来叙述中国近代历史显然是很有意义的。"

6、许多学者明确主张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或基本线索。他们认为用现代化史观考察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进程,不仅包纳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且还涵盖了像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这样的改革运动和其他众多的社会变迁,这就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历史的发展,也较接近历史的真实。

D. 关于中国的简易历史

首先“中国”是一个体验性的概念,并不实际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实际上也不存在,叫中华不够资格,毕竟台湾还没有统一,叫共和国没有特色,毕竟共和国只是一种政体。
就从“中国”概念产生的时候说起吧。
上古:母系氏族社会晚期,东亚大地上的一个族群渐渐强大起来,他们的领袖,伟大的发明家、军事家、政治家黄帝打败了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渐渐成为华夏族群的首领。这个时候,“中国”的意识形成了,但是还没有形成概念。
后来奴隶制的夏、商建立,“中国”的概念形成,当时只是中原地区而已。武王伐纣成功之后,封建制的周代替夏、商成为新的诸侯领袖,这一次“中国”的概念成熟了。中国成了东及东海,南及五岭,西及青藏高原,北及蒙古大漠的广大土地的代称。又称华夏。此时也奠定了中国人的基本灵魂核心。后来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帝国,统一文字度量衡,焚书坑儒,设立三公九卿制。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楚汉相争,项羽火烧阿房宫,后汉朝建立,以黄老治国。
中古: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班超通西域,中国实现大一统。前汉因王莽改制失败而亡,光武帝中兴汉室,但不改外戚、宦官专权局面,董卓之乱后,群雄割据,曹操以许都为根据地,以青州兖州为根据地,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包含西域);刘备借荆州而不还,继而得益州,据西南;孙策据吴陵之险,继而得江东,孙权既得江东,统一东南,三足鼎立之势既成。司马代曹,西晋统一全中国,昙花一现之后北方大乱,中国北方开始了一次民族大融合。之后一直到南北朝时期,南方稳定,北方混乱,而江南经济也渐渐赶超北方。北周外戚杨坚灭掉陈国,统一中国。杨广修建大运河,但滥用民力,兵变被杀。分封到山西的晋王李靖力挫群雄,重新统一中国。之后刺史壮大,八年“安史之乱”最终使大唐由强转衰,尔后刺史不断强大,黄巢起义后,最终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唐亡后是五代十国的纷争。而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行为使中国失去了对抗北方民族的屏障,给北宋的灭亡写下了伏笔。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立为皇帝。
近古:统一中国,杯酒释兵权后,中国进入史无前例的文人治国时代,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出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辽军灭北宋后,“中国”偏居江南,但是历史上少有的国富民强时期。元军南侵,中国亡矣!但忠臣孝子层出不穷,文天祥尤为渐强。胡掳横扫欧亚百余年,红巾军首举义旗,朱元璋统一江南,定都应天,建立明朝,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进行北伐,将元顺帝赶出北京,中华复国。明朝虽废掉丞相,但内阁实力渐强,中后期首辅、宦官专权,贪腐盛行,民心涣散。李自成起义灭掉大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大明退守江南,后收复台湾,闽南、西南反复易手,直至施琅叛变,郑克爽剃发投降,中华复亡矣!直至太平天国起义,汉人方有一席之地,左宗棠、曾国藩等成为中国复国的契机。满清最终因“皇族内阁”事件尽失民心,孙中山流亡国外组建国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而后满清出卖路权,四川保路运动后,湖北军调至四川,武昌新军乘隙起义,各省纷纷独立,清帝退位,中华复国,民国成立。
近代:孙先生让位袁世凯后,中国分裂为南北两派,诸侯混战,直到东北易帜,蒋介石成为民国诸侯领袖,中国统一;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后,共党南昌起义,中国再度分裂,中华苏维埃自瑞金迁都延安后据险关内,后来日寇侵华之际,纵横捭阖,力量渐增,抗战结束后夺得东北,遂于民国分庭抗礼。后统一大陆,改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退守台澎金马,大陆文革、台湾党禁报禁。
现代:文革结束,党禁解除,中国民主化改革开始,由于大陆体制化原因,步伐较慢。制止今日,台湾民主化改革过激,一直独立势力上台,后国党复政,至今。

E.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越简单越好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如下: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F. 中国的历史事件,越简单越好!

南京大屠杀

G. 如何能简单快速的了解中国历史

只是简单的了解我建议还是买一本《上下五千年》吧,世界历史就买一本《世界简明通史》就可以了,没必要买什么《二十四史》啊那些东西,太专业了。你不是搞研究的,一套下来好贵的,我觉得没用。太浪费。

H. 简单叙述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常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目前发现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距今约专170万年。中国历史分为几个属阶段,中国大陆官方通常认为夏、商、周三朝是奴隶社会时期,秦朝正式进入封建社会时期,直到清朝灭亡,之后是民主时期的开始,而大陆之外的地区对“封建”的概念和秦至清的社会性质划分并不相同。从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中国基本上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制国家。秦朝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受到了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的极大影响,佛家在中国的影响也很大,但达不到基督教对西方那样的影响,中国历朝政治方针受儒家影响最深。而汉字也使不同地区的人们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一种文字有不容易改变字体的特点,中国各个地方的语音虽然不同,但对这种文字的理解是相同的,所以汉字也成为中国统一的一种有力的工具,而最先是秦始皇下令统一中国的文字。

I. 谁能简单概括的讲一下中国历史!

1.夏2.商3.周(1)西周(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4.秦5.

J. 中国历史简介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10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战初期,日军凭借其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较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在中国战场上是屡打胜仗,以至于狂妄到三个月就可灭亡中国。但是不久之后,日军就遇到了此后一直让他们心惊胆颤的对手——桂军,以至于后来的日军指挥官一看到穿着黄色军服的桂军就头疼不已。

1938年,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全民族的抗战情绪空前高涨,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真正让日军对桂军惧怕的还是桂林保卫战。

桂林保卫战日军出动了近7个师团,15万兵力,300多辆坦克,30多架飞机,大量重炮。反观桂林守军却只有第一三一师1万2千余人,加上后来从桂林各地自参加战斗的民团,总兵力不足2万人。他们没有飞机,没有坦克,只有火炮22门。此战桂林守军1万9千余中,1万2千人战死,其余7000多人因日军释放毒气昏迷而被俘虏。

虽然最终日军还是攻下了桂林,但是他们却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根据日军后来递交给大本营的报告,日军此役阵亡一万三千九百多人,伤一万九千一百多人,失踪三百多人。

几十年后,很多日本老兵回忆当年的侵华战争一直认为在中国经历的最残酷的战役就是1944年的桂林保卫战。甚至日军在战史里这样评价道:“桂系钢七军是中国军队唯一具有武士道精神的军队!”

阅读全文

与中国简易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