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外历史 > 中国历史乱与治的比例

中国历史乱与治的比例

发布时间:2021-03-15 04:11:05

1. 中国历史上的和平时期和战乱时期,各占了多大比例

这个问题里面好几个定义不清楚,比如什么是“中国历史”,从哪一年到哪一年?什么是和平时期?什么是战乱时期?如果有一点战争就算战乱时期的话,那么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和平时期,几乎每一年都有战乱,不是和外部敌人有冲突,就是内部有人作乱。
如果标准不是那么严的话,从秦始皇开始到现在一共2000年历史,秦汉400年,唐宋600年,明清600年,共计1600年大约可以算和平时期,从东汉末年一直到隋朝都算战乱时期,大约400年,这样的话,和平时期大约是4/5,战乱时期大约是1/5。当然,这是非常粗略的统计。

2. 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

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

《六韬·盈虚》:“ 文王 问 太公 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

《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3.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乱世多而治世少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追求和谐社会的优良传统和美好愿望,在不同程度上也有所实现,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来看,治乱循环,乱世多而治世少,人民苦难不断,甚至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剧,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事与愿违的状况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甚至是难以说得清楚的,至少不会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但你提到中国人民素来就有追求和谐社会的良好愿望是很有意义的。不但是孔子这样的哲人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一般普通人民也同样盼望着追求着和平幸福的生活。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判断,我们国家的每一个个人都具有美好的生活愿望,正如孟子所坚信的“人性善”。事实就是如此,作为生命个体始终具有追求快乐生活的愿望,这是人类进化走向文明的内在动力,是近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根本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得以不断进步的最深刻的因素。既然“人性本善”,每一个人对社会的愿望都是美好的,那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却又何以那样的悲壮激烈、坎坷不平呢?这才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否则,我们过去也好,现在也好,将来也好,总说一句追求大同理想、建设和谐社会是容易的,但具体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实际事务中,就非常复杂微妙了。举一个最简单的实例,两个朋友很要好,互相帮助少不了。其中一位借了另一位三万元钱买房屋,而且打了借条。过了一段时间,借钱的人积累了足够的钱,有一天便准备好去朋友家还钱,但就在去的路途中碰到了债主,为图省事,便把钱在路上还给了他,至于借条没有带在身上是很自然的事,朋友“信任”,便不把这当一回事,各人忙于工作也不再为此事专门约时间拿回“借条”。时间长了,“债主”朋友的“心”发生了变化,拿着“借条”当作债务讨债,朋友翻脸一直闹到法庭上,各人都请了证人,但法庭重视的是直接证据,最后是还了钱的“朋友”输掉了官司。你想想就是在这么一个很微观的人际关系中,互相以往是要好的朋友,一遇“利害”竟至于法庭上相见反目成仇,“和谐”从何而来?至于说到整个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要科学“和谐”,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可想而知。

——你所举的实例在社会生活当中确实经常出现,这是一个比较微观的人际关系“社会”,其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很难处理得当,很多媒体都报道过这样的问题,甚至是父与子、母与子、夫与妻、兄与弟,姐与妹等等有血亲关系的个人之间,也经常爆发恶性殴打甚至杀人事件,不用说无法“和谐”,就是相对的“稳定”也难以做到。同在一片蓝天之下,同在一片大地之上,个体生命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巨大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有“文明家庭”,也有“冷战家庭”,有“文明单位”,也有“瓜分单位”,有兄友弟恭,也有相煎何急。我想这主要是基于个体生命的遗传结构的健全程度不同,后天的综合教育程度不同。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和谐”因素,也有“好战”因子。这种“和谐”因素可以衍伸到家庭、集体、社会,“好战”因子也同样可以波及到家庭、集体、社会。建设文明社会的动力源泉出于此,破坏文明社会建设的动力源泉亦出于此。但无论是“和谐”因素还是“好战”因子,都是个体生命意志的流露,本质上都表现为一种内在“能量”的外化。比如说朋友借钱一案,他们之间无论怎样辩驳,无论谁对谁错,都是个体内在能量的一种消耗形式,这是毋庸置疑的。

4. 中国历史上的一治一乱的社会原因是什么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吗世界史的情况是怎样的望详细解答!

中国古代早就提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驺狗”,“一乱一治” 的观点。其实用现代科学的热力学观点来思考社会问题,社会发展,人口的增加,最后社会崩溃的天下大乱,究其根本,就是一个“熵”不断倍增,最后不得不通过自然法则将其消除的过程。

人的慈善和悲悯之心虽然是至高无上的人权法则,但本质上却是和“熵”增规律以及“自然选择”规律相违背的。

历朝历代创建时期大治,经历过动乱之后人心思定,而战争和灾荒本生通过残酷的选择竞争淘汰了大批人口,所以这阶段人的基因是相当优秀的。而王朝确立后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加,社会条件好转,则人的基因也在逐渐变化,依靠家族势力或先天条件或社会救济等条件而不劳而获的人口将越来越多。如果考虑到腐败和宗教信仰以及地区分歧等等消极因素,社会的负面因素也就越来越多,这种增加等同于熵值的不可自动逆转式增加,只能通过系统外作用力予以消除。

即便能消除,其代价也是更大系统内熵值的增加,也就是说,在总系统内熵值的绝对数值是不可能降低的。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后来动乱的规模越来越大,科技越进步,死亡人数越多的原因。

春秋五霸时期,不过甲士书千,战车千乘;战国后期则一战坑杀数十万;东汉末年是白骨盈于野,千里无鸡鸣;明末的天下大乱更有张献忠屠尽四川的壮举,到了现代两次世界大战,军队伤亡上百万,平民死亡上亿,再加上核武器的毁灭性因素,人类确实已经几乎到了末世。

屠杀本身的破坏作用和反人类性是毋庸质疑的,出于人类所基本的良知,是必须要反对的。然而,马斯洛说过“战争和饥荒是消灭人口最好的武器”, 从中国历史上来看,这一论断被体现了,但是要明确一点的是,在中国社会一乱一治交替轮回的背后,更多的是掩藏着“人祸”二字,不妨更进一步地说,一个缺乏有效制约而又强大无比的权力,才是根本原因。

5. 请问:在中国历史上战乱的总时间和和平生产的总时间各是多少

以下全部由本人查找资料计算所得,如有不足,谨请指出,以待改进。
1.计算原则:
战乱时间判定,以该统治集团的统治领域(大多数朝代是中原地区)至少一半处于战争为准。这样就排除了白莲教起义等一些小的局部的动乱,同样也就排除了元对日对越南之类的对外征服战争。还有一些如汉匈战争,比较复杂,会以适当比例计算战乱时间。夏商时期,历史记录不完善,各事件时间偏差较大,故本次计算以周朝开始。
2.计算过程:
周(约前11世纪—前256)有约410年战乱(春秋战国是一直打)
秦(前221—前206)有约15年战乱
汉(前206—220)西汉有约50年战乱;东汉并三国有约100年战乱(新朝也在内)
晋及南北朝(265—581)有约220年战乱
隋唐(581—907)有约160年战乱
五代(907—906)有约50年战乱
宋(960—1279)北宋有约30年战乱;南宋也有约30年战乱;另加辽金约25年战乱
元(1206—1368)有约30年战乱
明(1368—1644)有约45年战乱
清(1616—1911)有约20年战乱
民国(1912—1949)有约30年战乱
共计战乱时间有约1215年,上述统计总时间约为3050年。
中国古代(从周开始算)大约共有1215年的时间处于战乱,约有共1835年处于和平生产。
3.另外说明:
上面计算出的共1215年战乱,是指在这1215年间,主要地区生产发展有一定的困难,前进较慢。
我还计算了一个数据,有较大战争的时间(同样从周开始计算,包括对外侵略)共约有1610年,过半数了。
最近又看了一些资料,若上述时间再加上农民起义的时间,估计约有2000年。
顺便说一句,中国还是和平生产的时间多啊,要么着么会有灿烂的历史呢!要珍爱和平。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 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

准确地说,中华几千年历史跟大哀股走势很像。
是夏商开始IPO市场,周代到达科技文化巅峰猛窜到4000点以上,再之后的四五百年秦汉时期到军事巅峰加速干到6100点,永恒的大顶。
然后,大隋猛烈反弹到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接着唐开始吃老本惯性冲到5100点,到宋灭后数次异族窃国如同股灾。
接着民国救市后,搅屎棍操纵市场一熊到底。
至于所谓的一治一乱,那不过是这个拉长走势中的小波段而已。

7. 在 年的历史中,中国经历了多个治、乱、兴、衰的皆段

这是古代任何一个王朝的兴衰历程。。。由最初建国者的辛劳、勤政。后进入盛世,然后进入衰退、灭亡(取而代之)。同样,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哪个朝代、哪个事物能逃脱这个客观规律……

8. 中国的历史一治一乱是谁说的

鲁迅指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一治一乱”的历史

9. 中国历史上自夏朝以来到清末战乱时期与和平时期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这个还真比较难,如果算上小冲突(比如一些持续时间很短的起义,或全国零星的小暴乱),应该还是战乱时间多。整个世界从四大文明开始到现在,战乱与和平的时间比,如果等同一天,23小时都在打仗,1小时才是和平的。

10. 求安史之乱前后中国人口

一、安史之乱前后人口数

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肃宗乾元三年,也就是公历760年,全国各州上报的户口为2933174户,大致为1600万的人口数量,同安史之乱前的玄宗天宝十三年各州上报的人口数量5200万相比,当时人口损失大致也就是3600万这个数字。户数损失率高达67.1%,人口损失率高达67.9%。

二、(10)中国历史乱与治的比例扩展阅读

唐朝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不仅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历史进程由外向型向内向型转变的开始,安史之乱前后持续达八年之久,是中国自魏晋时期的五胡乱华又一次大规模动乱局面。

安史之乱持续的时间很长,波及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等当时的人口稠密地区。长时间的动乱,叛军所到之处,百姓也都遭殃,再加上连年征战,物资短缺。广大百姓都处在流离失所中,饥荒、疾病以及自然灾害让死亡率大大提升。

各个力量为了扩大势力,都强行征召民夫,像杜甫的《石壕吏》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整个北方都处在一片动荡之中,《旧唐书》中记载“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安史之乱不仅仅是中国唐王朝的内乱,同时也夹杂这唐王朝同边境少数民族政权的斗争,为了应对国内的叛乱,西北的军队大都调度到内地平乱。造成西北防守空虚,吐蕃趁虚而入,侵犯唐朝河西陇右地区。

吐蕃军队不仅大肆杀掠百姓,抢夺财物,而且大量掳掠人口为奴,造成河西一带很多地方变成空城。当时西南地区的南诏也同样蠢蠢欲动,和唐朝发生多次战争。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疆域范围也明显缩小,西域地区的统治被吐蕃霸占,同时丧失了河西陇右。

三、参考资料

《通典》卷七 食货七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乱与治的比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