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什麼是軍事

什麼是軍事

發布時間:2021-02-03 00:16:15

❶ 什麼是國防,其意義在哪裡

國防是維護國家利益,一是要始終把維護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保衛祖國、抵抗侵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作為國防政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二是要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提供一個和平穩定的內外環境。


意義:1、加強國防教育、樹立國防觀念,是關繫到國家強弱和民族興衰的大事。古往今來, 世界上一些有主權的國家和有遠見的政治家、軍事家,都十分重視國防建設,重視對公民開展國防教育,認為任何一種忽視國防教育的設想都等於是一種自殺。
在我們中國,歷代有作為的統治者、教育家和軍事家,同樣都很重視國防建設,重視對人民的尚武衛國的思想教育,並把它視為立國安邦之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居安思危 」、「有備無患」、「明恥教戰」、「教戒為先」、「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 等就是其光輝國防思想的結晶。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對培養人民的國防觀念,民族精神,更有其獨 到見解,他說,「所謂固國家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為也。」這段話的大意是說,一個國家的國防鞏固與否,不應只以「山溪之險,兵革之利」來衡量,而應看其國民的覺悟程度和精神狀態如何。構築和鞏固全民牢不可破的精神防線,才是保障國家安全的治本措施。古今中外的無數歷史事實也證明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得到生存和發展,有效地防禦外敵入侵,其精神防禦之重要,往往並不亞於物質防禦。一個國家的精神防線鞏固了,在平時,可以不為外部的風吹草動所驚憂,安安穩穩搞建設,並能在國際事務中挺起腰桿做人;在戰時,則能凝聚民心,萬眾協力,去爭取戰爭的勝利。 國防是民族生存之盾,國防觀念則是民族生存之魂。公民國防觀念的強弱,關繫到國家的強弱,民族的興衰。黨政幹部更要領先一步增強國防觀念和意識。

❷ 軍事是什麼意思

軍事 [jūn shì]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與軍隊或戰爭有關的事情
網路釋義
軍事(Military),即軍隊事務,古稱軍務,是與一個國家及政權的國防之武裝力量有關的學問及事務。有人認為,軍事為政治的一部分,但在中國古代,軍、政是分開的。比較正式的說法為,軍事是一種政治延續

❸ 什麼是軍事信息

跟軍事有關的一切信息都是軍事信息

❹ 什麼是國防國防的含義是什麼

1、國防是為了防備和抵抗侵略以及制止武裝顛覆和恐怖分子,從而維護國家的版主權統一和保衛國家的領土權安全所採取的軍事活動,當然也包括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科技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2、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重要的兩件大事就是發展問題和安全問題。國防是人類社會發展與安全所需要的產物,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同時還作為以經濟和科技為主的綜合實力的競爭。

(4)什麼是軍事擴展閱讀

國防的基本特點

1、國防反映國家的綜合國力。國防的主體是軍事力量,但還包括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與國防相關的非軍事力量。

2、國防既是一種國家行為,也是一種國際行為。鞏固國防是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也使得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國際環境。

3、國防具有多層次的目標。從范圍上來看,可分為自衛目標、區域目標和全球目標;而從內涵上來看,可分為生存目標和發展目標。

❺ 什麼是軍事

軍事:有關軍隊和戰爭的事情或事務。
世界各主要大國軍事實力簡介
美國,軍事實力全球第一,軍事科技最發達,擁有全世界最高的軍費開支,最強大的海軍和空軍。美國是世界新軍事理論變革的發起者,軍事力量正在向外層空間發展,企圖獨霸太空,進一步控制世界。目前美國不僅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三位一體」的核進攻能力、陸海空三軍的全球投送能力、全天候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和最先進的軍事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而且還在積極謀求發展世界上最強大的戰略防禦能力。美軍現役部隊人數約140萬人,其中陸軍50萬人,海軍和空軍各35萬人,海軍陸戰隊18萬人。美國目前在海外有850個軍事基地
歐洲一直是世界經濟與科技最發達的區域之一,也是近代空軍和海軍的發源地,其經濟實力和軍工科技足以與美國抗衡。
由於歐盟一體化軍事力量仍處於建設之中,而且「北約」的通信指揮、後勤保障、偵查監視、指揮管理等諸體系的組織與技術保障均處於美國的控制之下,西歐傳統強國遠距離投送能力有限,一旦離開了北約的支持,歐盟就無力在較遠的地方進行較大規模的現代局部戰爭。
英國,工業基礎雄厚,軍事科技發達,軍工業規模水平歐盟第一,是傳統的海上強國,水中兵器、燃氣輪機、探測技術、航空發動機技術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法國,擁有先進、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工業基礎雄厚,能設計製造先進的戰斗機、裝甲車輛、核動力航空母艦、潛艇在內的各種先進武器與各種配套的雷達、電子設備、軍事情報裝置和通信系統、探測系統。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70%的軍力,重工業基礎雄厚,軍事科技發達,軍工體系完備獨立,對外依賴性很小,擁有很強的武器自主開發能力,冷戰結束後其常規軍事實力已經大幅衰退,由於經濟困難,使得俄軍現役的武器裝備長時間沒有得到更新,俄羅斯龐大的核武庫也面臨老化和管理不善的問題,在前蘇聯時期俄羅斯走過彎路,電子技術落後於西方,工藝加工技術落後,武器的質量、壽命、可靠性、可維護性不如西方。近幾年來俄羅斯受益於國際石油價格的上漲,國內政治的穩定,經濟開始復甦,加大了軍備建設上的投入,擴大與西方的軍事技術合作,制定了軍事建設中長期計劃,力求不再捲入軍備競賽。
中國:中國在建國初期國家底子薄,「一窮二白」,受國家政治動亂的影響,國防建設損失很大,特別是「文革」給國防建設造成了特別巨大的破壞和干擾,這一時期軍隊建設極為混亂。
八十年代國家進行戰略調整,二代中央領導提出:「軍隊要忍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幅削減國防開支,軍事建設讓步於國民經濟建設,把有限的資源全部投入到經濟建設上面。大部分國防關鍵項目缺乏資金,陷入癱瘓和半癱瘓狀態,與軍事有關的科研所、設計所、工廠大部分陷入困境,大多數單位開始下海經商,或者轉產,人才流失嚴重。但是國家充分利用八十年代有利的國際政治形勢,引進了很多武器裝備和技術,並且盡最大努力保住了一批軍工重點項目。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蘇聯解體,全球風雲突變,世界格局發生劇烈變動,美國引領的世界新軍事變革極大強化了美國在世界軍事上的領先地位,國際強權政治集團倚仗政治經濟軍事實力上的絕對優勢在全球挑起了數次局部戰爭,影響深遠。
海灣戰爭中國看到了人民解放軍和西方強國軍隊的巨大差距,並認識到了高技術武器裝備的重要性,國家開始逐步調整國防發展戰略,「台獨」分裂勢力的猖狂挑釁,讓國家感到了軍事建設的急迫性,科索沃戰爭中北約一架飛機用導彈悍然襲擊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更讓國家體會到了這個世界並不太平,危機就在身邊,「我們黨和國家深刻認識到在富國的同時實現強軍的極端重要性。」國家開始全面調整國防戰略和國家發展戰略。
中國這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有了充足的資源投入軍隊建設,對外交流渠道相對過去更加寬廣。目前軍隊建設的突出矛盾是「現代化水平與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要求不相適應,軍事能力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要求不相適應」。
現在中國已經擁有了獨立且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但軍工企業整體實力不及西方,技術儲備不足,與西方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例如:材料、發動機製造技術、信息技術、導彈技術等。中國在跟蹤、學習世界先進軍事科學技術的同時,不斷提高,不斷進步,擁有比較強的武器自主研發能力和系統整合及仿製、吸收能力,空間技術和導彈技術是兩個能得跟上世界先進水平強項。中國在國防建設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國防武器規劃發展更趨合理,且更有預見性,重視和平時期的科研項目投入和技術儲備,重視關鍵技術的預先研究,不斷努力提高軍工企業的管理水平,開始從容地進行下一代武器的研發,鼓勵並創造條件讓社會資本進入軍工領域。
解放軍總部有關部門已對外公開宣布:「中國已逐步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主戰裝備、保障裝備和電子信息裝備協調配套的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和獨立完整的國防科技工業體系」。人民解放軍已經度過了二十多年的"忍耐期」, 開始奮起直追。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經過歷次裁軍後(1985年裁軍100萬、1997年裁軍50萬、2003年裁軍20萬)形成了規模適度,組織結構合理的局面,目前擁有230萬正規軍,這是一個符合國情的軍隊規模,因為中國幅員遼闊,周邊環境復雜,受限於現有機械化水平,再繼續裁軍反而會削弱軍事實力。中國的國防動員能力很強,有很強的國土防禦能力。
雖然軍隊建設已經突破了一大批制約已久的技術瓶頸,但是軍隊的發展不平衡,而且軍隊存在很多突出的薄弱環節,例如空中戰略投送能力低下,陸軍航空兵力量弱小(我國目前只有仿製直升飛機的能力,沒有自主研發能力)等。
陸軍與世界先進水平沒有代差,在機械化信息化建設上已經取得了重大成就,空軍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具有全面空戰和有限的對地對海攻防兼備的力量,但是與西方強國相比仍有代差,長期以來國家對海軍建設投入嚴重不足,海軍建設的起點不高,海軍在裝備建設、作戰訓練、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與西方海軍強國相比差距很大。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裝備有一定數量的先進的陸基核彈道導彈,相對於其他核大國只有有限的核威懾能力,按照西方的標准,中國的導彈技術目前仍然比較落後,海基核力量正處於穩步發展中。戰略力量是鎮國之寶,沒有「兩彈一星」就沒有中國現在的國際地位。
國內外環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軍隊承擔的任務比過去更加繁重:國際維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抗擊自然災害、反恐維穩、聯合軍演等。面對日趨復雜的非傳統安全威脅和多樣化的軍事任務,國家給軍隊的建設與發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由於落後的軍事實力與中國日益上升的大國地位不相稱,使得包括部分官兵在內的國人存在浮躁心理,針對這一情況,軍隊加強了思想政治工作、對外交流、對外宣傳工作,例如:增加軍事透明度,進行各種各樣的軍隊開放活動,大力宣傳軍隊建設情況、軍隊文化等。
由於中國的國家安全形勢慢慢好轉,現實軍事壓力有所降低,這使得軍隊的建設發展逐漸走上正軌,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任然面臨著總體裝備水平相對落後、缺乏高技術條件下大規模聯合作戰的經驗等諸多問題。
由於一個國家的科技、工業水平最集中體現在軍隊裝備水平上,人民解放軍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落後於西方強國,目前中國跟美國相比,總體軍事實力差距懸殊,且差距仍然在繼續拉大,所以在中國的綜合國力趕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之前,美國仍將保有對中國的軍事優勢,這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中國人民解放軍任重而道遠。
根據官方公開的規劃:中國人民解放軍目前正處於人力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的關鍵時期,將於2020年實現初步機械化,2050年實現信息化,按照中央軍委提出的「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大力進行信息化建設,在新軍事變革思想的指導下走有中國特色的機械化和信息化復合發展的建軍道路,「建設一支與國家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
我國在綜合國力現對弱小的情況下仍應當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新的國際環境下黨中央提出「國家利益發展到哪裡,軍隊的歷史使命就應延伸到哪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使命是實現現代化,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衛國家的海洋權益。
中國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繼續奉行防禦性質的國防政策,不當頭,不稱霸;即使未來中國強大起來了,也決不稱霸,因為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來之不易,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永遠是一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力量。

❻ 國防的具體概念是什麼

國防,就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恐怖分子等,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活動。

國防,是一門求生學問,也是國家的防務,是指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

國防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服務於國家利益。丘吉爾有一句名言:「我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此言語中的國防直接關系國家的安全、民族的尊嚴、社會的發展。

(6)什麼是軍事擴展閱讀:

世界上的國防類型主要有擴張型、自衛型、聯盟型和中立型四種。

擴張型國防:大國為了維護本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奉行霸權主義,侵略、顛覆和滲透他國。

自衛型國防:主要依靠本國力量,廣泛爭取國際支持,防止外敵入侵,從而維護本國安全、周邊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聯盟型國防:以結盟形式,聯合他國彌補自身力量的不足。可分為一元體聯盟和多元體聯盟,一元體結盟是指有一個大國做盟主,其他國家從屬於他。聯盟型國防還分為擴張型和自衛型。

中立型國防:中小發達國家嚴守和平中立的國防政策,制定總體防禦戰略和寓兵於民的防禦體系,如瑞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防

❼ 軍事是什麼

❽ 什麼叫政治 什麼叫軍事

1、政治

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以國家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總和。

政治是牽動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並支配其行為的社會力量。這個詞一般多用來指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家的行為。

2、軍事

軍事是與戰爭、軍隊、軍人等有關事務的總稱。軍事學與甚多范疇有關,主要與戰爭有關。此外,軍事學本身包含了各種學問。軍事是政治的一部分,戰爭是政治的一種延續,是一國或者集團用暴力手段達到自己目標和目的的方式,而目標和目的往往與利益有關。戰爭是軍事的集中體現,但不是唯一的體現。

(8)什麼是軍事擴展閱讀

政治的本質:就是規范化的社會管理。

這種「規范化」的社會管理主要包括:

規范化的社會管理人員的評價與選拔;規范化的社會管理機構及其管理職能的設置;規范化的社會管理程序的制訂;規范化的社會管理行為的約束;規范化的自然資源配置;規范化的利益分配法則等。

政治是經過「規范化」處理以後的社會管理,之所以要對社會管理進行「規范化」,主要是因為規范化的社會管理往往具有科學而合理的管理程序、公開而透明的管理內容、清晰明確的管理主體與被管理主體、穩定而持久的管理方式,從而具有更高的管理效益、更低的管理成本、更大的管理規模,更廣泛的管理范圍、更持久而穩定的管理力度,更高的可預測性。

經濟是規范化的社會交往,通常情況下經濟占據社會交往的主流部分;政治是規范化的社會管理,通常情況下政治占據社會管理的主流部分。由於社會管理的本質就是「關於社會交往的規則體系」,因此,政治的本質也可近似地表述為「關於經濟的規則體系」。

❾ 軍事是什麼意思啊

軍事就是大到國家所有的國防建設事項和任何戰事,小到軍隊及國家准軍事組織的所有事務。這就是軍事的統稱!
軍事:有關軍隊和戰爭的事情或事務。 軍事科學:研究戰爭的本質和規律,並用於指導戰爭的准備與實施的綜合性科學。又稱軍事學 。 軍事學術 military art:關於戰爭指導和武裝力量建設的理論及其應用的各學科的總稱,是軍事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軍事學術主要包括戰略學、戰役學、戰術學、軍隊指揮學、軍制學、軍隊政治工作學、軍事後勤學、軍事教育訓練學、國防經濟學、軍事運籌學,以及軍事歷史、軍事地理等學科。 軍事技術 military technology:直接運用於軍事領域的技術。是建設武裝力量和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與技術手段。包括各種武器裝備及其研製、使用和維修保養技術,軍事工程,軍事系統工程。有時也專指人們操縱、使用武器裝備的技能,如射擊技術、駕駛技術、電子設備操作技術等。軍事技術是軍事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軍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軍事訓練 military training:軍事理論教育和作戰技能教練的活動。通常分為部隊訓練、院校訓練和預備役訓練(又稱後備役訓練)。軍事訓練在國家武裝力量建設和戰備工作中佔有重要地位,是軍隊平時的主要任務,是戰備的重要方面,許多國家都把軍事訓練列為戰略研究的一項內容。基本任務是:學習軍事理論、戰略戰術和軍事技術,研究和了解有關國家(集團)的政治經濟狀況、軍事思想、軍隊編制、武器裝備和作戰特點,熟悉作戰地區的地形、水文、氣象及其對作戰行動的影響,演練諸軍種、兵種合成軍隊作戰的組織指揮和協同動作,培養軍人堅強的體魄,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目的是提高軍隊的軍事素質和戰鬥力,隨時能遂行作戰任務。 軍事訓練同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軍事技術以及軍隊的傳統、經驗和作戰任務等有密切的聯系。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作戰樣式的變化和軍隊體制編制、武器裝備的變革,對軍事訓練不斷提出新要求,賦予新內容,而軍事訓練的實踐又深刻地影響著作戰,促進軍事理論的發展。 軍事情報學 military intelligence:以軍事情報和軍事情報工作實踐為研究對象的學科。軍事指揮學的分支學科。主要研究軍事情報的本質、特點、原則、方法、內容、范圍及其在國防建設、軍隊作戰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軍事情報工作的建設和管理,產生、發展的歷史和規律等。按應用范圍分為軍事偵察學、軍事情報整理學、軍事氣象情報學和軍事情報自動化理論等分支學科;按作戰使命分為戰略情報學、戰役情報學和戰術情報學等分支學科;按軍種分工分為陸軍情報學、海軍情報學、空軍情報學和戰略導彈部隊情報學等分支學科。研究范圍包括:①敵方的軍事思想、戰略方針和作戰意圖。②敵軍的編制、裝備和部署。③敵方重要軍事人物。④敵方的兵要地誌和軍事目標。⑤敵軍的訓練素質和作戰特點。⑥敵方的戰場裝備、戰爭保障等。 軍事演習 military exercise:按照設想的作戰行動而進行的演練。是部隊在學習軍事理論,完成技術、戰術基礎訓練之後,在近似實戰條件下實施的綜合性訓練,是軍事訓練的高級形式。目的在於提高各級指揮員和機關組織指揮現代戰役戰斗的能力;使部隊熟練掌握各種戰鬥技能,密切諸軍種、兵種之間的協同動作;培養戰斗作風,增強組織紀律性,適應戰時環境,提高實戰能力;檢驗組織編制、武器裝備和條令教材,探討作戰方法。有的國家還利用軍事演習向敵方炫耀武力,以達到某種政治目的;以軍事演習為名,調動軍隊,集結兵力,掩護戰爭准備或發動戰爭的,也不乏先例。演習的類型主要有:①按作戰行動規模分為戰術演習、戰役演習和戰略演習。②按訓練對象分為首長機關演習和實兵演習。③按演習方式分為室內演習或現地演習,單方演習或對抗演習,實彈演習或非實彈演習,分段演習或綜合演習。④按演習的特定目的分為示範性演習,研究性(試驗性)演習,檢驗性(考核性)演習。 軍事偵察 military reconnaissance:為獲取軍事斗爭所需敵方或有關戰區的情況而採取的措施。簡稱偵察。是實施正確指揮,取得作戰勝利的重要保障。通常由各級指揮員和指揮機關組織實施。主要查明有關國家、集團及戰區的軍事和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社會、地理、氣象等情況。按任務范圍分為戰略偵察、戰役偵察和戰術偵察;按活動空間分為地面偵察、海上偵察和空中偵察;按活動方式分為武裝偵察、技術偵察和諜報偵察。採取的手段有:觀察、竊聽、搜索、捕俘、戰斗偵察、火力偵察、照相、雷達偵察、無線電偵聽、無線電偵收、無線電測向、調查詢問、搜集文件資料等。 軍事制度:軍事制度,即組織、管理、發展和儲備軍事力量的制度。簡稱軍制,主要包括:國家的軍事領導體制、武裝力量體制、國防經濟體制、武器裝備發展的管理制度、兵役制度、動員制度、民防制度等,軍隊的組織體制編制、訓練體制、後勤保障體制、政治工作制度、人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稱謂、標志的規定等。一般由國家及其軍隊制定,以法律、法令、條令、條例、規則等規范性文件頒行。軍制是上層建築,由經濟基礎決定,並受社會政治制度、經濟條件、科技水平和戰爭局勢、戰略方針、武器裝備、軍事理論以及民族、歷史、地理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它反映一定階級的意志,為一定的階級利益服務。它的基本作用在於保障軍事建設,以便有效地准備和實施戰爭。軍制隨著國家、軍隊的產生而產生,發展而發展。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隨著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產生了社會主義軍制。 軍事地理學 military geography:研究軍事與地理關系的學科。探索地理環境對國防建設、軍事行動的影響和在軍事上運用地理條件的規律,為制定戰略方針,研究武裝力量建設,進行戰場准備,指導作戰行動提供依據。它是軍事學術的組成部分,也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軍事條約 military treaties:國家間涉及軍事方面的書面協議。其內容一般包括建立維護締約國戰略利益和安全的軍事聯盟或軍事同盟,提供軍事援助,建立和使用軍事基地,結束戰爭狀態或武裝沖突,裁軍和限制軍備以及編纂戰爭法規和慣例等。軍事條約的形式包括:條約、公約、專約、協定、和約、宣言和議定書等。 軍事戰略:指導戰爭全局的方略。它包括國家和武裝力量准備戰爭、計劃與進行戰爭和戰略性戰役的理論與實踐。軍事戰略理論研究戰爭的規律、特點以及進行戰爭的方法,制定準備和進行戰爭、戰略性戰役的理論原則。軍事戰略實踐是根據敵對雙方軍事、政治、經濟、地理等因素,照顧戰爭全局的各方面、各階級之間的關系,規定軍事力量的准備和運用。它包括武裝力量的建設,國防工程設施,軍事裝備和軍需物資的生產和儲備,戰爭動員,基本作戰方向的確定,戰區的劃分,作戰方針和作戰指導原則的制定等。它作為最高軍事統帥機關實踐活動的一部分,產生於遠古時期的中國、印度以及古羅馬和古希臘等奴隸制國家。軍事戰略的性質和內容是受社會政治制度和社會經濟制度制約的。軍事戰略和戰術之間的關系,是全局和局部的關系。隨著敵對雙方力量對比的變化和戰爭發展的進程,軍事戰略包會相應變化。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軍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