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裝備 > 孫子兵法中雜於利害的軍事原理是什麼

孫子兵法中雜於利害的軍事原理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02 18:08:28

⑴ 孫子兵法講究的是什麼軍事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謀攻篇是孫子十三篇的核心篇章,整部孫子兵法都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作為中心,講究謀攻,「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在我國古代漢族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作者為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⑵ 孫子兵法的主要軍事思想有哪些

《孫子》十三篇,字字珠璣,句句經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從政治、經濟、外交、軍事,人力、財力、物力等各方面全面闡釋軍事活動的規律的軍事理論專著。

⑶ 孫子兵法,幫忙解釋下

翻譯:孫子說:用兵的法則是:主將接受國君的命令,動員組織民眾編製成軍隊出征,在難以行軍的地段內不可建造營地,在四通八達的地區應結交諸侯,在不具備生活條件的地區不可停留,遇到道路狹窄進退兩難的地段就要巧出計謀,陷入不迅速奮戰就只有死亡的地區就要堅決奮戰就只有死亡的地區就要堅決奮戰。
道路有的雖可走而不走,敵軍有的雖可打而不打,城堡有的雖可攻而不攻,地方有的雖可爭而不爭,國君有的命令雖可受而不受。
將帥能精通以上各種機變的運用,就是懂得用兵了。將帥不精通以上各種機變的應用,雖然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揮軍隊不知道各種機變的方法,雖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發揮軍隊的戰鬥力。
聰明的將帥的思考,必須兼顧到利害兩個方面,在不利情況中要同時看到有利條件,才能提高勝利信心;在順利情況中要同時看到不利條件,才能解除可能發生的禍患。
要使各國諸侯的力量不能伸展,就要用計謀去傷害它;要使各國諸侯忙於應付,就要用它不得不做的事業驅使它;要使各國諸侯疲於奔命,就要用小利去引誘它。
用兵的法則,不要指望敵人不來打,而要依靠我們有了准備等待它,不要指望敵人不進攻,而要依靠我們有了使敵人進攻不下的力量和辦法。
將帥有五種性格上的缺陷會造成危險:只知死拼會被殺,貪生怕死會被虜,急燥易怒則經不起刺激,廉潔自愛則受不了侮辱,愛護居民則會因掩護居民而遭受煩勞。這五種危險,是將帥的過錯,也是用兵的災害呀!軍隊覆滅、將帥被殺,都由於這五種危險引起,是不可以不警惕的。

⑷ 《孫子兵法》中的辯證法是什麼

辯證法不論在中國,在歐洲,從古代就產生了。《孫子兵法》中的軍事辯證法思想,是繼老子辯證思想的發展與深化,是極其豐富而深刻的。具體說來,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曰:「知彼知己」(《謀攻篇》)。講的是全面觀點。既要知彼,又要知己,缺一不可。這是個傑出的命題。孫子認為,觀察一切戰爭都要了解作戰的雙方,比較、分析雙方的「五事」、「七計」,這是觀察問題的全面性,是辯證思維的最起碼、最基本的要求。

二曰:「有備無患(huàn,災難)」(《九變篇》)。講的是變與不變的辯證法。敵我雙方對壘,是對立統一的。敵人的條件可知,但難改。自己的條件可知,也可備。所以孫子說:「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形篇》)這說的是,從前會打仗的人,先要造成不會被敵戰勝的條件,要等待可以戰勝敵人的機會。自己能做到不會被戰勝,而要戰勝敵人卻在於敵人是否犯錯誤等。所以勝是可以預見的,但切不可強求。他強調用兵的法則是:不要寄希望於敵人不會進攻,而要靠自己有敵人無法攻破的力量。(《九變篇》)他強調在戰略和戰術上都應做到「致人而不致於人」,就是我能制服敵人,而敵人卻不能制服我。這就要「有備無患」,打主動戰,要牢牢牽著敵人的鼻子走,要做到我打敵人,敵人跑不了;敵人打我,打不著。

三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計篇》)。這是講用兵的攻與守的辯證法。辯證法是講變化發展的。攻,不能一味強攻;守,不能一味死守。用兵如神,就要多變戰術。攻擊敵人無備的地方,出乎敵人意外的行動,才能攻守皆勝。這是用兵致勝的秘訣(mìjué),但戰爭千變萬化、必須靈活運用。要攻擊敵人的要害,要用猛虎撲羊的壓倒氣勢進攻敵人,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結束戰斗。

四曰:以虛勝實,以寡(guǎ,少)勝眾,以弱勝強,以逸待動,以奇制勝等。這些是講對立面轉化的辯證法。兩軍對壘,在作戰中必須看到對立面的轉化。孫子在這方面是十分聰明的軍事家。他說:「兵者,詭(guǐ,欺詐)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yì,休息)而勞之,親而離之。」(《計篇》)這就是說,用兵是一種詭詐的行動。所以,能打,裝作不能打;要打,裝作不要打;要向近處打,裝作向遠處打;要向遠處打,裝作向近處打;用小利去引誘敵人,使它混亂而攻取之。敵人力量充實就防備,敵人力量強大就避免決戰。激怒敵人,然後退縮,卑辭示弱,使敵人驕傲。敵人休整得好,要設法使它疲勞;敵人內部和睦,要設法離間它。這就是相反相成的奧妙。這里不僅看到了對立面的轉化,而且認識到通過主觀努力去創造轉化的條件。他還指出「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而後生。」(《勢篇》)這就是說,即使陷入險境,只要指揮得當,激勵士氣,也可轉危為安,轉敗為勝。所以,戰爭是詭詐多端、鬥智手段千變萬化的行為,戰爭的指揮者就要靈活運用對立面轉化的原理,尤其要造成敵軍的過失,強調運用出奇制勝的「示形」、「動敵」的手段。正如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發揮孫子的思想時所指出的:「我們可以人工地造成敵軍的過失,例如孫子所謂『示形』之類(示形於東而擊於西,即所謂聲東擊西)。」

五曰:以少勝多和以多勝少的對立統一。這是講戰略戰術的辯證法。孫子認為在戰略上要以少勝多,但在戰術上要以多勝少。他說:「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qín,捉拿)也。」(《謀攻篇》)這就是說,用兵的法則在戰役上是活的,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可四麵包圍殲滅敵人,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可集中力量進攻敵人,有兩倍於敵的兵力就設法分散敵人。能打勝,就打它,能逃掉就逃掉,能避開,就避開。這樣的戰術才能不戰則已,戰則必勝,避免「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地勢篇》),而成為大敵的俘虜。這種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充分體現了樸素的軍事辯證法。

六曰: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孫武軍事認識論中的辯證法。他說:「敵近而靜者,持(憑)其險(險要地形)也;遠而挑戰者,欲人(誘人)之進也。」「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疑陣)也。」「塵高而銳者,車(戰車)來也;卑(低)而廣者,徒來也。」(《行軍篇》)這是孫子根據長期的作戰經驗能透過某些現象的觀察,了解到敵人的一般情況。而且還能去其假象,看到本質。如「辭卑而益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半進半退者,誘也。」這就是說,敵人派來的使者措辭謙遜卻正在加緊戰備的,是准備進攻;措辭強硬而擺成前進姿態的,是准備後退;沒有約會而來講和的,另有陰謀;敵人半進半退的,是企引誘我軍,所以切不可被假象所迷惑。這是涉及到現象與本質的對立統一。

七日:「雜於利害」(《九變篇》)的辯證法。這說的是,在戰爭的一系列矛盾運動中,首先要抓住貫穿於戰爭全過程的利害矛盾。善戰與好戰就取決於對戰爭之利與害的辯證理解。孫子是善戰的軍師,但不是好戰的將軍。他說:「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以作戰篇》)這就是說,如果看不到用兵的危害性,也就不能看到用兵的利益。又說:「智者之慮,必雜(兼顧)於利害。」(《九變篇》)他要求將帥必須做到全面地看問題,在有利的形勢下要看到不利的方面,在不利條件下要看到有利方面,這樣才能趨利避害,防患未然。這里有了利與害的辯證法。孫子認為戰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它兼有利與害的兩面性,要「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九地篇》)。因而不用戰爭,也可以保國治民的話,就更為上策。因此,他主張:「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謀攻篇》)這就是說,能運用政治外交手段獲勝是上策,而用兵攻城則是不得已的下策。因而善於用兵者,不在於「屈人之兵」,「拔人之城」,「毀人之國」,而在於「兵不頓而利可全」。也就是說,善於用兵的統帥,不經戰斗即能使敵人屈服;不經攻堅即能取得敵人城池;不須長久時間即能摧毀敵國;而在於用謀略,使戰力不受傷害,成果卻能完全獲得,甚至不戰而勝。所以,明智的將帥在考慮問題時,必須同時兼顧利與害兩方面。這就叫「雜於利害」的辯證思考。如雖遇必可打敗之敵,但為集中兵力於其他方面不去打它;雖有必爭之地,但為速決全勝也可不爭;國君的命令若不利於戰爭,也可以不接受,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從,因為要考慮到利與害兩方面。

八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虛實篇》)的多變觀。這說的是對人對物都要持變化的觀點,「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在孫武看來,「兵形像水」,水的流動是「避高而趨下」,因而用兵的規律應像水一樣由高往低處流,避實而擊虛;水的流動會因地形而變化其方向,用兵也要順應敵情變化而克敵制勝。所以用兵之道,沒有固定的法則,就像水一樣因地形而改變其流向;也像金術水火土一樣,相生相剋,不分誰勝;就像春夏秋冬,交替更迭;就像日有長短,月有圓缺。故用兵無常形,避實擊虛,隨時依敵情變化,而變化戰術。只要善於掌握變化的規律,就能變敵之實為虛,變己之虛為實,故「勝可為也」。例如孫武用「我專敵分」,虛張聲勢,使敵人莫測我之虛實,則能做到我兵力集中,而敵人兵力分散,又找不到我之主力,而我方又可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之分散兵力。孫武這種指導戰爭的靈活性,反對一成不變的機械觀點,正是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進步性的思想,這與沒落勢力代表人物常以孤立、靜止、片面的形而上學觀點看待戰爭的思維方法是根本對立的。

九日:君得民心,將得軍心,是勝利之本。他說:「道者(政治),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害怕)危。」(《計篇》)又說:「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俱死。」(《地形篇》)這說的就是將要愛兵,才能官兵一心,要防止「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煩擾)也。」(《九變篇》)這就是說,將要廉潔,是兵之表率,但廉潔的將帥應防止過分清高而經不住侮辱;愛民是取勝之本,但要防止為得民心,只顧眼前與局部的愛民之功,而忽視了長遠的與全局性的戰略目標,那就會被敵人的一些暴行所煩擾,以致顧此失彼。這是十分辯證的。

當然,《孫子兵法》中的唯物論與辯證法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精華,但還只是樸素的、原始的。它雖然論述了決定戰爭勝負在於人事,而人事之本又在於君民一致和官兵一致,但它過分誇大將帥的作用,認為「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作戰篇》)而對人民和士兵卻提倡愚兵政策。孫武說:「愚(yú,愚笨)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犯之以利,勿告以害」,「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九地篇》)這就是說,要蒙蔽士兵的耳目,使其對軍事計劃毫無所知;驅使士兵完成某項任務時,只告訴他們有利的一面,而不告訴其危險的一面;對士兵像驅趕羊群一樣,趕過去,趕過來,使其不知去何方。這顯然是不可取的。而且孫武由於害怕士兵逃散,就主張讓士兵到深入敵國腹地的「死地」去作戰,使其無路可走,以此穩固軍心,拚死戰斗,死中求生。甚至認為將帥的任務,就像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樣,使士兵有進無退。這些主張都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與民眾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表現在將帥與士兵中也存在根本利害的沖突。

另外,在自然觀上,孫武認為發展變化是「終而復始」,「死而復生」,『如環之無端』等,這些都包含著唯心論和形而上學循環論的糟粕。在作戰原則上,他也有些片面的觀點,如過分地強調速勝,說什麼「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之」。這就籠統地把速勝作為一條普遍軍事原則,是片面的,沒能正確地認識速勝與持久的辯證統一關系。

總之,從總體上說,《孫子兵法》對我國軍事思想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國歷代將帥沒有不讀這部兵書的,凡是講武論兵者,皆以孫子的兵學思想為依據。《孫子兵法》在哲學上也有相當的地位。戰國的韓非曾說過:「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五蠹(dù)》)可見,早在戰國時代就已家喻戶曉。漢代時,武帝看大將軍霍去病不好古籍,「嘗欲教之吳孫兵法。」(見《漢書·衛青霍去病傳》)三國時曹操曾稱贊《孫子》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曹操集·孫子序》)唐太宗李世民也贊賞道:「觀諸兵書,無出孫武。」(《李衛公問對》)現代的毛澤東更是高度贊揚說:「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乃是科學的真理。」(《論持久戰》)

猻子兵法》在世界的影響也可見一斑。《孫子兵法》在現代軍事思想史中的價值,已有「世界兵聖」之美譽。

⑸ 《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是什麼

《孫子兵法》歷經了兩千多年而不衰,古今中外的軍事家莫不把它奉為經典。西漢初的名將韓信曾以此書對部將教導諄諄,指揮其軍隊「舉之不斷、行而不迷、進退有據」,使他的軍隊攻無不克、風靡南北。據說拿破崙在戎馬倥傯間也常看此書,他以雄才大略和多謀善勝著稱於世,拿破崙的傑出戰略戰術思想不無借鑒《孫子兵法》。即使在現代,《孫子兵法》仍不失為軍事戰略的指南,他的「不戰而勝」思想已為世人所熟知。解讀《孫子兵法》軍事思想的淵源,對於《孫子兵法》的研究,應當有所裨益。
《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基礎是《老子》哲學,正如《戰爭論》的作者克勞塞維茨軍事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德國古典哲學一樣,《孫子兵法》十三篇始終貫穿著老子哲學思想,它是《老子》哲學思想方法論在軍事領域的具體應用和卓越發揮。
老子原名李耳,具體生卒年代未詳,但他是孔子(公元前551至前479年)的前輩,孔子曾遠道登門「問禮於老子」,終因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去。孫武生長於齊國貴族家庭,和孔子是同一時代的人,吳王闔閭(公元前514年至前496年在位)曾拜授孫武為吳軍統帥,「西破強楚,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武是否到過老子那裡求教,史書沒有記載。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他們倆人哲學思想的比較中,略知《孫子兵法》軍事哲學基礎的來龍去脈。
老子哲學對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均有影響,但對兵家的影響尤大。在老子的主要著作《道德經》五千言中,談兵的字眼就有268字。全書有一部分內容是直接談兵的,還有一部分內容是以哲理來喻兵的,其他內容也貫穿著戰略戰術思想。我們通過比較、評析,可以看到《孫子兵法》對老子哲學在論兵方面的全面承續關系,以及老子哲學對孫武軍事理論和戰略思想的深刻影響。

一、不戰而勝思想老子反對輕率的戰爭,認為「佳兵不祥」,即好戰者不能得到吉祥,「兵者,不祥之器」,他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主張「無為而治」。孫子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他指出:「凡興師十萬……日費千金……」,「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他強調:「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由此可見自古知兵非好戰。

二、出奇制勝思想「無」和「有」是《道德經》中一對很重要的哲學范疇,「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孫武對此發揮得十分巧妙,他指出:「戰勢不過奇正,以正合,以奇勝」,在軍事上,「無」的具體應用就是「奇」,「有」的具體應用就是「正」,「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這些宏論同《老子》哲學中的「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和「有無相生」的原理是一致的。
三、愚兵思想在《道德經》中,似有愚民思想:「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孫武則要求將帥「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犯之以利,勿告以害」,這樣才能如意地指揮作戰。這種思想是他們共同的歷史局限性的反映。

四、上下一心、官兵一致原則老子主張統治者要「以百姓之心為心」,關心民眾疾苦。孫子則要求將帥「視卒如愛子」,他還指出:「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就是「上下同欲者勝」。老子和孫武都十分重視民眾的支持,爭取民心或軍心,把政治和軍事的工作重心放在民眾和士卒之中。可見他們都很注重實際,深知「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五、柔弱勝剛強老子貴柔,認為「物壯則老」,物極必反,所以柔弱勝剛強。他指出:「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在軍事上「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矣」。孫武繼承了這些思想精華,他在兵書中寫道:「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勝者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仞之奚谷者,形也」。並把兵形如水的理論闡述得淋漓盡致。例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中的「不意」、「不備」,就是「虛」,水常居高臨下,避實擊虛,兵也是如此。又如:「聲東擊西」之類的戰略戰術,就是要造成兵勢的高低差,以便形成強大的沖擊力,各個殲滅敵人。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如何以弱勝強、化害為利?孫武主張:「陷之死地而後生,投入亡地而後存」。老子說:「進道若退」,也是這個道理。通過主動陷於絕境來促使矛盾的轉化。歷史上項羽率領的楚軍「破釜沉舟」、韓信的漢軍「背水一戰」,都是著名的以弱勝強戰例。

六、貴「無」思想貴「無」也是老子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無為,則無不治」,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孫子發揮了這一思想,認為只有達到「無」的境界,才能把握戰爭的主動權。他也希望君王處於「無為而治」的地位,指出:「將能而君不御者勝」。他要求將帥要有「形人而吾無形」的戰略戰術思想,主張虛虛實實、實實虛虛、機動靈活,以便造成「我專而敵分」的戰場態勢,這樣一來,「敵雖眾,可使無斗,則勝可為也」。孫武大力宣揚「無形」的好處:「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他認為:「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老子、孫子這些「貴無」的戰略戰術思想即便是在現代戰爭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七、洞察先機、超越平凡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由小到大,由盛而衰,物極而反,貌似強大完美的事物,其實潛伏著危機或困難。老子深刻地指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美好的事物也在不可避免地發生運動和變化,當人們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什麼時,那它已經在向相反的方面轉化,所以就「不善」、不美了。《孫子兵法》在這方面也有類似的論述:「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這里體現了道家以奇用兵的軍事思想。
八、後發制人人的行為客觀上存在著許多制約因素,老子不主張直接探求,而是以退為進、後發制人。他說:「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孫武在軍事學里具體地發揮了這一思想,他在《軍爭篇》中寫道:「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充分利用各種制約因素和各種假象來牽制、迷惑敵人,使敵方在瞬息萬變的戰局中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春秋戰國時期的假道伐虢和楚漢戰爭中韓信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都是著名的戰例,體現了「以迂為直」和「後其身而身先」的戰略思想。

九、游刃有餘在老子看來,「有無相生」,物極必反,因此,處於正面的時候,要考慮到它的反面。他說:「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而)新成」。保持「道」的人,他不要求飽滿,正因為他不要求飽滿、留有餘地,雖然有缺點(蔽通弊),卻能取得新的成功。《孫子兵法》中的「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思想是同老子的這一思想一脈相承的。他的這種思想也符合春秋戰國之際諸侯之間作戰的實際情況,當時的作戰是稱霸和外交的重要手段,並不一定要把敵方滅掉,只要能達到目的就行了。當然,他的這種思想帶有很大的片面性,也是歷史局限性的反映。

十、樸素的總體戰思想《道德經》和《孫子兵法》中都有樸素的總體戰思想。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八章中指出:「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高明的統帥可以通過戰爭以外的手段贏得勝利,這裡面已經有總體戰思想的雛形。孫武則繼承和發展了總體戰思想,他明確地指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孫武認為,對敵作戰首要的是政治手段與謀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其次是外交手段,主要是指縱橫捭闔方面的手段;再次才是軍事手段,攻城則是下策了。戰爭只是政治的特殊表現形式,它是政治的延伸,而又歸宗於政治,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這些基本原理,看來老子和孫武早就發現了。

十一、知己知彼、自勝者強老子和孫武都比較注重全面地看問題。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孫武則引伸到軍事領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識自己的弱點,克服自身的不足,使之立於不敗之地,這是克敵制勝的前提,然後利用敵方在運動變化過程中暴露出的弱點,舉而勝之,這也是軍事戰略的一個重要方面,老子和孫武也有精闢的見解。老子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孫武講得更具體,他認為善戰者應是:「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全面認識和比較敵我雙方力量的大小與分布情況,積極創造我強敵弱的形勢,相機敗敵。這是老子和孫武軍事哲學的又一貢獻,對後世的影響頗大。南宋名將岳飛在總結其軍事生涯時說:「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清代的曾國藩也說:「先求穩當,次求變化」。這些論述,前後間隔兩千餘年,這條軍事的基本法則可謂沒有變。

十二、辯證法思想在老子和孫武的著作中都有較豐富的辯證法思想,用全面的、發展的和能動的眼光看待政治、軍事問題的變化規律,因而,他們提出的不少警句格言至今仍有極大的參考價值。老子認為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發展變化的,僅僅抓事物的正面,反而得不到正面,而善於縱觀全局、把握事物的反面,因勢利導,卻可得到正面。例如:《道德經》中的「將欲斂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老子的「進道若退」也有這個意思,「進」是以「退」為條件的,「退」促進了矛盾事物的轉化。《孫子兵法》的軍事辯證法則,學術界的看法比較一致,全書中的字里行間閃耀著辯證法思想的光芒,這里不再贅述。

從總體上看,《孫子兵法》與《道德經》一脈相承。從文學修辭上看,這兩部書均詞約義豐、說理精闢、邏輯嚴密、文彩飛揚,妙語聯珠;從哲學思想上看,《孫子兵法》直接淵源於《道德經》,孫武和老子一樣也都是無神論者;而在論兵方面,孫武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飽含《老子》哲學精髓的《孫子兵法》不愧為世界兵書中一朵不朽的奇葩。

⑹ 孫子兵法的四個軍事觀點是什麼

這個問題是《馬駿說孫子兵法》中的。這四個觀點是:
1.「利害相輔」的觀點。
2.「有備才能安」的觀點。
3.「慎戰」的觀點。
4.「威懾」的觀點。

⑺ 《孫子兵法》中以謀略致勝為核心的用兵思想是什麼

中心思想乃是慎戰,不戰而屈人之兵。

個人認為慎戰是出於對戰爭所帶來的內危害的深刻認識容!所以才需要謹慎的部署戰爭!

因為已經知道它的害處是多厲害,那麼必然會根據這種害處去盡量避免戰爭。

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思考要雜於利害,是全書的一個主線。

這個對於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深刻的事物道理。

⑻ 孫子兵法在軍事理論上的主要貢獻是什麼

《孫子兵法》在軍事理論上的主要貢獻是
1 從揭示戰爭指導中的「利」和「害」的矛盾運動規律入手,確立了重戰與慎戰相統一的戰爭觀。
2 從揭示戰爭指導中「全」和「破」的矛盾運動規律入手,確立了全勝的戰略觀
3從揭示戰爭指導中「奇」和「正」的矛盾運動規律入手,確立了「文武並重」的詭道制勝觀
4從揭示軍隊建設中「文」和「武」的矛盾運動規律入手,確立了「文武並重」的治軍
孫子兵法內容歸納
《始計篇》第一、講的是廟算,即出兵前在廟堂上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事勝負的可能性,並制訂作戰計劃。《始計篇》也簡稱《計篇》,是《孫子兵法》的第一篇,「計」本義是計算、估計,在這里指戰前的戰略謀劃。作為《孫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視為孫子卓越軍事思想的高度濃縮和精闢概括,它從宏觀上對決定戰爭勝負的政治、軍事等各項基本條件進行比較、分析和研究,並對戰爭的發展進程和最終結局進行預測,尤其強調用兵前的周密謀劃對戰爭勝負的決定作用。其中,「慎戰」是孫子指導戰爭實踐的基本主張,「五事七計」是他用以預測戰爭勝負的基本要素,「兵者,詭道也」則指出了用兵的要領,運用智謀。「慎戰」、「五事七計」、「詭道十二術」等都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戰略概念,屬「廟算」的具體內容。
《作戰篇》第二、講的是廟算後的戰爭動員及取用於敵,勝敵益強。「作」是「製造」「興起」之意。「作戰」這里不是指戰爭,而是指戰爭前的准備和籌劃,屬於「未戰而廟算」的范疇。本篇繼《計篇》之後,在「慎戰論」思想的指導下,著重分析了戰爭與經濟的關系,戰爭依賴於經濟,但會對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
《謀攻篇》第三、講的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採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
前三篇說的是戰略運籌。
《軍形篇》第四、講的是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鬥力的強弱、戰爭的物質准備。
《兵勢篇》第五、講的是指主觀、易變、帶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氣的勇怯。
《虛實篇》第六、講的是如何通過分散集結、包圍迂迴,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劣,以多勝少。
以上三篇是作戰指揮。
《軍爭篇》第七、講的是如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奪取會戰的先機之利。
《九變篇》第八、講的是將軍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
《行軍篇》第九、講的是如何在行軍中宿營和觀察敵情。
以上三篇是戰場機變。
《地形篇》第十、講的是六種不同的作戰地形及相應的戰術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講的是依「主客」形勢和深入敵方的程度等劃分的九種作戰環境及相應的戰術要求。
以上兩篇是軍事地理。
《火攻篇》第十二、講的是以火助攻與「慎戰」思想。
《用間篇》第十三、講的是五種間諜的配合使用。
以上二篇是特殊戰法。
書中的語言敘述簡潔,內容也很有哲理性,後來的很多將領用兵都受到了該書的影響

⑼ 《孫子兵法》中主要提出了哪幾個謀略制勝思想和作戰用兵原則

一、因敵制勝
孫子在《虛實篇》中提出「因敵制勝」的謀略,對於如何正確地選擇作戰目標、作戰方向和指揮軍隊的作戰行動,具有重要的價值。論辯場如戰場。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論辯場同樣風雲莫測;戰機稍縱即逝,辯鋒瞬間逆轉。論辯是破——立的辯證統一。破是攻,立是守;不破不立,邊破邊立。攻要有殺傷力,或正面強攻,或攻其一點,或攻其不備,破是為了立。防守要堅不可摧,觀點鮮明,論據充足,論證嚴密;守不是一味固守,應以攻為守,主動出擊,方能變被動為主動。但不論是攻還是守,都要依據「敵情」而決定取勝的方針,才能「致人而不致於人」。

日本投降後,梅汝作為中國法官的代表出席遠東國際法庭審判日本戰犯。開庭前,為了座次問題,法官間發生了爭議,庭長坐首席,是澳大利亞法官韋伯,右手第一把交椅由美國法官坐,左手第二把交椅成了爭議的焦點。梅汝意識到當時中國雖然是「四強」之一,實則徒有虛名。為了國家的尊嚴和榮譽,他當眾表示:「若論個人之座位,我並不在意,但既然我們代表各自的國家,我還要請示本國政府……。我認為法官座次應按日本投降時各受降國的簽字順序排列才合理。今天是審判日本戰犯,中國受日本侵害最嚴重,而抗戰時間又最久,付出的犧牲也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戰歷史的中國應排在第二位。」法官們雖然眾說紛紜,但因法庭並沒有排座次的原則,梅汝的理由又無可辯駁,所以都沒有提出異議。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開庭前一天預演時,韋伯卻突然宣布了入場順序是:美、英、中……梅汝當即提出抗議,並脫下法袍,拒不登台。他說:「今天預演已經有許多記者和電影攝影師在場,一旦明天見報,便既成事實。既然我的建議在同仁中並無很多異議,我請求立即為我的建議進行表決,否則我只有不參加預演,回國向政府辭職。」韋伯只得召集法官們表決。最後,終於按受降國的簽字順序:美、中、英……排定入場先後和法官座次。

這是論辯中的一個很好的「因敵制勝」的例證,梅汝先故意說「還要請示本國政府」,是一種「退」,實質是「以退為進」的策略,令眾法官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繼而梅汝轉退為攻,義正辭嚴地陳述了中國法官應該坐第二席次的道理。這一招是出人不意,攻人不備的,因為法庭並沒有關於座次安排的章程可循,梅汝佔了局勢的上風。可是沒想到在預演時,韋伯卻讓中國屈居第三席次。梅汝當即抗議並脫去法袍不上台,聲稱「要回國辭職」,這又是巧妙地「退」。但「退」中有「進」,守中有攻,攻守兼備。他建議法官表決——對表決的結果,他早已成竹在胸,根據當時的情況,並沒有別人再提出其它原則。梅汝審時度勢,因敵制勝的做法值得借鑒。

二、利而誘之
論辯是為自己立論,反駁別人的一種語言交鋒。論辯雙方所持的觀點雖然是對立的,但同樣是為了「明是非,審治亂,明同異,察名實,處利害,決嫌疑」。孫子在《始計篇》中提出了「因利而制權」「利而誘之」的謀略思想,戰爭的最終目的,無疑都是為了一個「利」字。論辯的終極目標,歸根結底也是為了一個「利」字。論辯之利,有有形的利、無形的利,眼前的利、長遠的利。在論辯中,如果能以小利引誘對方,往往能使對方因小失大。

美國曾發生過一起訴訟案。原告波芬爾•威特被電梯砸傷了肩膀,聲稱肩功能嚴重受損,無法抬到正常的高度。在法庭上,辯護律師艾哈馬問原告:「你的手能舉到什麼程度,你能讓法官看看嗎?」威特小心地抬起手臂,舉到耳根,就停止了。「那麼,請你告訴我,在你手臂沒受傷之前,大概可以舉到什麼高度?」「可以舉這么高。」說著威特把手舉過了頭頂。威特利慾熏心,在利的驅使下,放鬆了警惕,為了多得到幾個賠償錢結果露出了廬山真面目。辯護律師正是抓住了威特爭利心切這一點利而誘之,使之放鬆了警惕,剝去了其偽裝。威特聰明反被聰明誤,想多訛詐幾個錢的企圖破滅了。論辯中不僅要「趨利避害」,更要「雜於利害」,如果只想到如何得到,其結果往往是佔小便宜吃大虧。

三、避實擊虛
孫子在《虛實篇》中說:「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孫子在《軍爭篇》中又說:「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避實擊虛作為兵家謀略,指在某些情況下,避開敵之強勁,而攻其憊弱,在論辯中運用此謀略,就是要避其鋒芒,抓住對方的弱點,打開缺口,攻其一點,不及其餘,擴大戰果。

1984年裡根在競選總統時與對手蒙代爾進行電視辯論。蒙代爾針對里根的年齡大發動攻勢,指出高齡不適合擔任總統。里根反擊說:「蒙代爾說我年齡過大。我不會把對手的年輕、不成熟這類問題在競選中加以利用。」這風趣而辛辣的論辯語言引得聽眾大笑,在笑聲中,選民們接受了里根。其實,蒙代爾的話無疑有一定的合理性:年齡過大,精力當然就不夠充沛嘛!但是里根巧妙地在論辯中把「年齡大而精力不充沛」的攻擊化為「年齡小而不成熟」的反擊,又宣稱自己不準備利用這一點,與對手的行為形成鮮明的對照。這樣,里根避實就虛,不但在論點上,而且在人品的形象上也反擊了對手,取得了這一回合的勝利。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論辯中如果發現對方有些內容頗有威脅性,那麼巧妙地避開它,換一角度,迅速地找到對方的弱點,果斷地進行反擊,就可以變被動為主動。

四、以迂為直
孫子在《軍爭篇》中提出了「以迂為直」的謀略思想。意思是說:通過迂遠曲折的途徑達到直近的目的。從形式上看,似乎走的是遠路和彎路,但從實際效果和謀略運用看,這種必須走的遠路和彎路,正好是最直、最近的路,是最能盡快達到目的的路。「以迂為直」的謀略運用到論辯中就是通過間接地證明或反駁達到說服對方或讓對方認同的目的。尤其要說服的一方是上級、權威、師長等,採取以迂為直的謀略,往往比正面理論、詰難更易奏效。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

卡耐基為了舉辦一系列的講習會,每季度都要租用紐約某飯店的大廳二十天。一次,飯店通知卡耐基租金要提高三倍,而當時所有的入場券都已賣出去了。

卡耐基當然不同意漲價,第二天找到了飯店總經理說:「接到通知時,我很吃驚,但考慮到你的立場,該為飯店的利潤而努力,否則會被免職。因此我不能責怪你,但我們是否可以共同列表研究漲價對飯店的利弊呢?」

卡 耐基取出紙,從中間畫一條線,標出「好處」「壞處」兩欄。

然後在好處欄內寫上:「大廳可以空出來,租給舞會或集會使用,所得的租金比講習會高得多,所以被利用二十天來講習,的確是飯店的一大損失。」

接著在壞處欄內寫上:「飯店從我的講習會上所得的利益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減少,不僅減少,根本一毛錢都拿不到——因為我無法付出你們所要求的租金,講習會只好易地舉行。再者,參加講習會的大多是知識分子,他們對飯店是一個最好的宣傳。你花再多的錢去作廣告,也不見得有這么多這樣的人來參觀。停止講習不是對飯店有很大的損失嗎?」

卡耐基把這份表交給總經理,說:「請好好考慮這里所寫的利弊,然後把你的決定通知我。」

隔天,卡耐基接到了通知,租金只增加50%,而不是三倍。

卡耐基「以迂為直」,輕而易舉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⑽ 孫子兵法樸素的軍事辯證法思想表現在哪些方面

《孫子兵法》中的樸素辯證法
辯證法是哲學裡面的另一個基本問題,是講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運動規律的。辯證法的主要之點:一是事物內部是可分的,一分為二,負陰抱陽,互為條件,互相依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二是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沒有的。三是事物是永恆發展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沒有的。 四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動力在於事物內部。 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
《孫子兵法》中滲透了樸素辯證法的思想。辯證法是《孫子兵法》的靈魂。

(一)分析事物強調「兩點論」

「兩點論」,是孫武考慮和處理問題的重要方法,體現了《孫子兵法》 的辯證思維。孫武說:「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 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九變篇》)。這句話,可以說是孫武認識和解決戰爭中各種矛盾的一把鑰匙。孫武指出,無論攻守、強弱、勞逸、奇正、虛實、遠近等等戰爭中的對立雙方,都是互相依存的,利害相聯的,可以轉化的。比如防禦作戰時,「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虛實篇》)。「顧此」則「失彼」,不可能天衣無縫,總有弱點,總有疏漏。因此,如果避其實而擊其虛,敵人的主動地位就轉化為被動地位了。所以孫武肯定地說:「敵逸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虛實篇》)。這種關於矛盾轉化的樸素思想,對於以弱敵強、以少敵多,以小敵大的國家和軍隊,無疑是一件銳利的思想武器。

《孫子兵法》的兩點論,還表現在他對陰陽說的靈活運用。孫武說,「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自然之天中,陰陽包括晝夜(晝為陽,夜為陰)、晴雨(晴為陽、雨為陰)等等。曹操對此注曰:「順天行誅,因陰陽四時之制」(《孫子十家注》卷一《計篇》)。可見,軍事上的勝負,與陰陽四時的更替有密切關系。在行軍作戰時,要注意陰陽的利用。 孫武在《行軍篇》說:「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孫武認為,駐扎軍隊應該選擇向陽乾燥的地方,避免背陰潮濕的地方。因為營地在背靠陰濕之地,士兵容易生病。在丘陵和堤防這種地形上,要搶先佔領向陽的一面,並把它作為軍隊的主力或主要翼側的依託。孫武把齊文化中的陰陽說推廣到軍事領域,是樸素辯證法的正確應用,是兩點論的生動體現。

(二)永恆發展的觀點

孫武在《孫子兵法》中運用了樸素辯證的發展觀,指出一切事物都處在不斷變化中。孫武把這些變化比做「 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勢篇》)。他在《虛實篇》中形容說:「夫兵形象水」,「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爭像流動的水,時刻處於動勢之中,水沒有固定的形態,戰爭也沒有固定的格局,都在永恆地變化著。他在《勢篇》還指出:「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與亂,勇與怯,強與弱不是固定的,而是變化的。軍隊的士氣是「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軍爭篇》),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戰爭需要的物資和進行的時間也在不斷變化著,「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虛實篇》)總之,戰爭及與戰爭相關聯的事物,一切皆變。

戰爭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在於敵我雙方的矛盾斗爭。為此,孫武認為:將帥必須善於臨事應變,根據敵變而定我之變。「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九變之利,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九變篇》)指揮員只有根據不斷變化的戰爭形勢,才能促使戰爭向有利於己、不利於敵的方向轉化。

孫武還指出事物發展變化「度」的問題。事物發展都有一定限度,度是事物發展的關節點,超過了一定的「度」,事物就要走向反面。他在講到愛卒不能驕縱時指出,「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地形篇》)他強調對士卒關心、愛護,士卒就會赴湯蹈火;但如果超過了一定的「度」,變愛護為驕縱,那樣便會後患無窮,以至無法用來作戰。
(三)普遍聯系的觀點

孫子分析戰爭,不是單純地就戰爭分析戰爭,就軍事分析軍事;而是運用世界萬物普遍聯系的觀點對戰爭現象、軍事問題加以考察與解讀。

戰爭、軍事與政治是聯系在一起的。孫武說:「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形篇》),這里所謂的「道」,就是「令民與上同意」(《計篇》);所說的「法」,就是加強法制,嚴明賞罰。這就表明政治基礎、民心向背是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這與《軍志》上說的「有德不可敵」(政治清明的國家是不可戰勝的)可謂一脈相承。德國近代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曾論斷:「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則將其深化為「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他們講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戰爭、軍事與經濟密不可分。孫武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又曰:「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作戰篇》)可見一場戰爭,對於國家財力的消耗是何等之巨!如何能夠在戰爭時期避免國力過度消耗,使得百姓免受貧困之苦,這是需要著意解決的問題。

戰爭、軍事離不開外交。在談到外交策略時,孫武說:「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道諸侯意圖的時候,不可與之結交);「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將兵威加到敵人頭上,能使其得不到盟國諸侯的配合策應。)「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於敵,則其城可拔,其國可隳。」(不爭著去與天下諸侯結交,也不使任何國家的勢力強大,相信自己的力量,把兵威指向敵人,就可拔取它的城邑,摧毀它的國家。)(《九地篇》)

(四)矛盾分析的方法

《孫子兵法》的傑出命題「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就是強調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深刻了解、准確把握敵我雙方情況,並找到克敵制勝的途徑和措施。

《軍爭篇》說:「軍爭為利,軍爭為危。」意思是說,軍爭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危險的一面,將帥必須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處理戰事。

在《九變篇》中,孫武對此問題又進一步說明:「是故知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意思是說,明智的將帥考慮問題,總是兼顧到利和害兩個方面。在有利情況下考慮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順利進行,在不利情況下考慮到有利的方面,就可增強勝利的信心。所以,孫武在《作戰篇》中指出,「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五)促進矛盾轉化

在《孫子兵法》中,孫武也進一步指出了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的道理。他說:「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虛實篇》)。意思是說,敵人休整得好,能設法使它疲勞;敵人給養充分,能設法使它飢餓;敵軍駐扎安穩,能夠使它移動。

《孫子兵法》對於虛實的分析深刻而精闢。孫子曰:「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勢篇》,要求「避實而擊虛」,「因形而措勝於眾。」(《虛實篇》)變我虛為實、敵實為虛,勝利就有了希望。

《孫子兵法》在分析取勝的客觀條件時講到:「 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形篇》)。因為敵人發生不發生過失,事在敵人。又說:「勝可知,而不可為」(《形篇》)。勝利是可以預見的,但不能憑主觀願望去取得,是需要一定條件的。

閱讀全文

與孫子兵法中雜於利害的軍事原理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