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人類歷史上道德是怎麼出現的

人類歷史上道德是怎麼出現的

發布時間:2021-03-09 04:21:33

❶ 道德的歷史演變

道德起源於實踐,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

奴隸社會的道德,奴隸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階級社會形態.奴隸社會的道德也是人類道德發展史上第一個階級道德的類型。

封建社會的道德,在奴隸制崩潰的廢墟上建立了封建制度,產生了人類道德發展史上第二種階級道德類型――封建社會的道德。

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封建社會末期,資產階級及其對立面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資本主義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這個過程也是資產階級階級道德戰勝封建地主階級道德的過程。

資產階級從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觀點出發,直接訴諸利己主義的原則。資產階級利己主義的道德原則表現在道德意識上,就是獵取財富,追求權力的無窮無盡的慾望。

(1)人類歷史上道德是怎麼出現的擴展閱讀: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說道德的准則是感覺當不為謬誤。

道德的准則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義為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一半正確,一半不正確。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

對幸福一概而論,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現。人的性格是有多樣性的,有的人愛好思考,有的人愛好運動。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體來說,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

這種說法反過來也是正確的,不可以強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富人遵循窮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達國家遵循發展中國家的道德。

❷ 道德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哪些歷史類型

文藝復興時期復,西方一些倫理學制家曾把道德分為野蠻時期、希臘時期、中世紀時期和資產階級時期四種歷史類型。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根據社會的發展狀況,特別是經濟結構的基礎——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把道德分為五種歷史類型:即原始社會道德、奴隸社會道德、封建社會道德、資本主義社會道德、共產主義社會道德。

(2)人類歷史上道德是怎麼出現的擴展閱讀:

就社會歷史階段而言,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都是公有制基礎上的道德形態。但是由於公有製成熟程度不同,兩種道德體系又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和歷史使命。它們與私有制基礎上的幾個道德歷史類型有著本質區別。

具體地分析道德演變的這些歷史類型,揭示各個歷史階段上道德類型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規律,對於批判舊道德,繼承和發揚人類歷史上優良道德傳統,發展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都具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倫理學家有的不承認道德的歷史演變,有的歪曲道德的歷史類型。例如,古希臘有些倫理學家把當時的奴隸社會的道德,說成是人類歷史的唯一道德。西歐中世紀的神學家把宗教道德看做永恆不變的道德。

❸ 道德是怎樣產生的 求確切回答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講 以及社會關系

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里,上頭有一串香蕉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
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而這五隻猴子都會一身濕。
首先有隻猴子想去拿香蕉,當然,結果就是每隻猴子都淋濕了。
之後每隻猴子在幾次的嘗試後,發現莫不如此。
於是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噴到。
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釋放,換進去一隻新猴子A。
這只猴子A看到香蕉,馬上想要去拿。
結果,被其他四隻猴子海K了一頓。
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猴子A會害他們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嘗試了幾次,雖被打的滿頭包,依然沒有拿到香蕉。
當然,這五隻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

後來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釋放,換上另外一隻新猴子B。
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當然,一如剛才所發生的情形,其他四隻猴子海K了B一頓。
特別的是,那隻A猴子打的特別用力(這叫老兵欺負新兵,或是媳婦熬成婆^O^)。
B猴子試了幾次總是被打的很慘,只好作罷。

後來慢慢的一隻一隻的,所有的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動那香蕉。
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去動香蕉會被猴扁。

這就是道德的起源。

-階級的起源-

實驗人員繼續他們的實驗,不過這一次他們改變了噴水裝置。
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體。
然後實驗人員又把其中的一隻猴子釋放,換進去一隻新猴子C。
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別的孔武有力。
當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馬上想要去拿。
一如以前所發生的情形,其他四隻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頓。
不過他們錯誤估計了C的實力,所以結果是反被C海K了一頓。
於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當然也被淋了個透濕。
C一邊打著噴嚏一邊吃著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
A、B、D、E沒有香蕉吃卻也比較快樂,畢竟沒有被淋到嘛。
後來C發現只有拿香蕉的那個才會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
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後被水淋。
B、D、E越發的快樂了起來,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嘛:)

於是五隻猴子有了三個階級。
這下子階級也隨著道德起源了。

-道德的淪喪-

天變熱了,籠子里的猴子們想沖涼卻找不到地方。終於出現了一位反潮流英雄,猴子HERO。HERO在無意中碰到了香蕉,理所當然的引來了一頓飽打。但在挨打的過程中,猴子們享受到了沖涼的樂趣。等身上的水幹了之後,猴子A在無意中碰撞了HERO,使HERO又一次接觸到了香蕉,於是,猴子們享受了第二次沖涼,HERO遭到了第二次痛毆。

在此之後,只要大家有沖涼的需要,就會有一隻猴子X挺身而出,對HERO進行合理沖撞。

大家對HERO的態度也有了明顯的不同,在平時大家會對HERO異常溫和,以彌補在沖涼時為維護規則而不得不對它進行的暴力舉動。

一天,在大家沖涼時,飽受折磨的HERO聞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別的猴子心有旁鶩時將香蕉吃了。而且此後沒有了新的香蕉來填補空缺。猴子們陷入了另一個尷尬境地:沒有沖涼的水,也沒有香蕉,只有HERO。

於是,另一個規則形成了。猴子在煩躁的時候會痛打HERO出氣,HERO不得反抗。
當籠子里的舊猴子被新猴子換掉時,新猴子會在最快的時間內學會毆打HERO。

終於有一天,老天有眼,歷盡滄桑的HERO被另一隻猴子代替了。猴子們失去了發泄的對象,只能任意選取一個目標進行攻擊。從此以後,籠子里的猴子們不吃不喝不沖涼,唯一的舉動就是打架。

這就是道德的淪喪。

-道德的重建-

實驗人員對猴子們的爭斗不休感到不安。為了重建道德秩序,他們決定繼續供應香蕉。

一天,正在混戰的猴子們發現頭頂多了一串香蕉,它們其中的一個A不顧身上的劇痛,把香蕉摘了下來。於是久違的甘露出現了,未曾嘗過甜頭的猴子們先是茫然失措,繼而爭先恐後的加入沖涼的行列。香蕉反而被遺忘了。當猴子B、C、D、E發現A在享受淋浴的同時還吃著美味的香蕉,嫉妒心使它們暫時團結起來,共同K了A一頓,將A吃剩的香蕉奪過來,但是,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懷里的寶玉,得到它的猴子雖然可以享受美味,但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實驗人員不斷放入香蕉,卻發現戰斗比以前更激烈了。分析清楚原因後,他們用木頭做了一個假香蕉扔進了籠子。此時猴子們已經學聰明了,它們知道觸摸香蕉可以享淋浴,而試圖獨佔香蕉則會遭到痛扁。於是,一個新的現象出現了,當猴子們有沖涼的需要時,會有一隻猴子將香蕉拿起來,而當它發現有遭到攻擊的可能時,它會馬上放下香蕉逃到一邊去。這樣,猴子們都能沖涼,但是又不至於再象以前那樣N敗俱傷。

沒有猴子發現那個香蕉是假的。

-信仰的起源-

五隻猴子A、B、C、D、E三個階級快樂地生活了很久。
他們精確的給出了三個階級的定義,即吃香階級、拿香階級和干看著階級。
可惜猴子A由於長期的水中作業無可避免地引發了它肺部功能的衰竭。
一天他在例行的拿香蕉作業中跌倒了就再也沒有爬起來。
於是實驗人員又送進了一隻同樣孔武有力的猴F。
當然他還是對屋頂的香蕉很有興趣。
不幸的是他最終以微弱的劣勢被以C為首的群猴再次海K。
第二天,又到了拿香蕉的時候。
猴子C很無所謂,反正他還要吃香蕉,反正他不會被水淋到。
真正恐慌的是B、D、E三猴。
F是那麼的健壯,他們這些媳婦是熬不成婆了:(
他們將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誰該去步A的後塵?
猴子B、D、E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討論誰最應該做下一個拿香階級。
猴子F很奇怪也很好奇,什麼叫「拿香階級」呢?
猴子B、D、E解釋道:所謂「拿香階級」就是猴子界勇敢者的階級。
需具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無畏精神方能得此殊榮。
猴子F聞聽不禁有些神往,有些躍躍欲試。
當然他最終達到了目的,作了唯一的拿香階級。
再後來,B、D、E三猴陸續被換出局,換來的猴子個個健壯如C。
他們繼續大大出手,不過目標不是香蕉,而是那個唯一的拿香階級。

於是信仰也出現了

-迷信的起源-

後來A終於被好心的實驗人員拉出了苦海。

新來了猴子F。

C覺得有必要維護自己的階級地位,B、D、E則生怕自己頂了A的缸……在各種復雜心情的作用下,B、D、E在C的帶領下爆扁了F一頓,然後強令F做拿香蕉階級。

F開始不樂意,後來慢慢在B等的勸說下等「待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這一宿命。

慢慢的老資格的B、D、E猴子漸漸被淘汰,C發現自己在體力上不再佔有優勢,很難再通過武力讓這一游戲規則繼續下去,覺得十分苦惱。

這時,一隻最有希望升級為吃香蕉階級(暨C的理所當然接班人)也是C謀臣的H向C進言。於是君臣定計。

H開始依靠自己多懂幾種猴語而在其他若干猴面前樹立的權威形象向其他猴鼓吹:「每一隻新來籠子的猴子都是有罪的,這種罪責來自血統。……只有摘香蕉的猴子才能被(實驗人員)送到天堂。」

事實上,因為被水沖很容易得肺炎病倒而被實驗人員淘汰掉,猴子們不知道反而以為被淘汰的猴子真的進了天堂。

漸漸,猴子都相信了這套理論,並且講給每一隻新猴子聽。

然後就這么流傳下去越傳越神奇。以至於後來摘香蕉階級的猴子都為了能摘香蕉而大打出手。……

這些都是C沒有想到,H沒有看到的,那時他們都已經死了。

然而迷信就這么誕生了。,

❹ 人類的道德是怎麼起源和發展的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實為遵循道的規律來自身發展變化的事物。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

「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

(4)人類歷史上道德是怎麼出現的擴展閱讀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范自己行為。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❺ 人類道德的發展是一個什麼樣的歷史過程

人類道德的發展,是一個曲折上升的歷史過程,人類道德發展的歷史過程與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進程大體一致。雖然在一定時期可能有某種停滯或倒退現象,但道德發展的總趨勢是向上的、前進的,是沿著曲折的道德向前發展的。

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表現是:道德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於促進社會和諧與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道德調控的范圍不斷擴大,調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斷豐富、更加科學合理;道德的發展和進步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是人類道德發展合乎規律的必然產物,是人類道德發展史上的一種嶄新類型的道德,是對人類道德傳統的批判繼承,並必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實踐的發展而與時俱進。

(5)人類歷史上道德是怎麼出現的擴展閱讀:

道德的認識論內容在不斷加深。道德也是一種認識。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深入發展,道德在識別社會關系、提供關於人的生活價值和人生目的的客觀知識方面,越來越成為有效的、敏感的工具。

「有尊嚴的生活」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什麼是榮譽,什麼是恥辱,應該樹立什麼樣的榮辱觀,已經引起了人們普遍地反思。長期以來,那些與道德相關的社會偏見、無知盲從在不斷地被打破。這一切都是道德的認識論內容不斷加深的結果。

道德調節的手段在不斷完善。道德是人類精神的自律,是以人們的內心信念、社會輿論和傳統習俗作為調節機制的。改革開放以來,揚善抑惡的道德調節手段在不斷增加和豐富。傳媒的參與,互聯網、微博的發展把社會輿論的監督力量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

歷史證明,當一個社會在全民層面上感受到諸如「信仰危機」、「價值失落」的困惑時,這不僅表明這個社會在實際生活中受到的嚴重挑戰,而且也表明它在精神上的憂患與覺醒。

當代中國人越來越不滿足於單純地履行某種道德義務,而是在自覺地提出和探索更崇高的道德目的,越來越成為追求高尚的道德價值、創造良好的道德關系的主體,這正是道德調節方法在逐步完善的表徵。

個人道德意識的結構和功能在不斷豐富。個人的道德意識是人們的道德關系賴以健全的思想基礎,也是指導人們實現道德行為選擇,進行道德活動的內在動因。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左」的路線的否定,人們在逐步擺脫「行政本位」的束縛、僵化教條的桎梏甚至對「金錢至上」的依從。當代中國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認識到自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現實的社會主體。

個人完善的道德動力、道德需要在提升和拓展。這一切都是人類精神財富的積聚在個人道德世界中的體現,它成為道德進步的一個重要方面。

應該指出,當代中國的道德狀況正在矛盾中發展,在困境中前進。作為主流的社會主義道德,對社會的解放和人的精神完善化產生良好影響的可能性在不斷增長。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科學認識「道德困境」和道德進步規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

❻ 人類為何會產生道德是生存需要嗎

縱觀人類道德文明演繹的歷史長河,人類對於道德的研究可謂橫穿古今,縱貫東西.雖然差異、分歧一直是引起人類各種紛爭和殺戮的基本源頭,但人類在道德的需要和需要的道德方面卻總能表現出驚人的一致,這種共同的需要促使人類最終把道德的探究作為他們共同的主題.於是,一批批傑出的道德文明探索者和詮釋者開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斷涌現出來,逐漸架構起道德文明的基本框架並引領人類道德文明發展的基本方向.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人類為什麼需要道德以及人類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道德就自然成為道德研究的基本問題.
1.「道」字在傳統的古書解釋中,大約有三種意義.1),「道」的本義:道,就是指人世間所行走的道路.如《說文》曰:「道者,徑路也」.2),「道」的引申義:道是指抽象的規律、法則.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孫子說:「兵者,詭道也」.3),「道」的拓展義:道是形而上的意思.如《易.系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2.「德」字在傳統的古書解釋中只有本義和引申義兩種意思.1),「德」的本義為「得」.如《說文》曰:「外得於人,內德於己也」.「得即德也」.2),從「德」的結構與字型看,德包含了從古直字,從心之意.因此,『德」便引申為「品德」,「道德品質」,所以朱熹說:「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者也」.因此,「道」與「德」的詞源含義都明確指向為——應該如何的行為規范.但是,應該如何的行為規范並非都是道德.道德與其他應該如何的行為規范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道德是具有社會效用的行為規范,它和法一樣也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卻又不同於法的肉體強制和行政強制,只是一種輿論強制.
人類產生之初,自然環境極其惡劣,人的生產和生存能力非常低下,在強大的自然界面前,人是一種非常弱小的動物,靠單個的力量根本不可能生存.於是,人類被迫結成一個個群體,以集體之力共同對抗自然之力.社會、人際關系由此產生.但是,人類最初不得已而建立的的這種社會關系卻相當紊亂,集體之力難於有序發揮,社會活動也不能正常進行.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人類在不斷的思考和實踐中逐漸意識到,問題的解決只能依賴於一種嶄新的手段——管理.在各種社會活動的管理中,最先形成的是具有政治性質的權力管理.雖然,政治具有其他管理形式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但它並不是全面而廣泛的管理,只是一種外在的管理形式,靠它並不能解決人們所有行為的規范問題.於是,不同於政治的另外一種行為規范也隨之產生,人們稱之為德治.從此以後,政治與德治也就自然成為人類管理社會活動最有效的兩大手段.
所以說,道德和政治一樣,是以社會更好的存在和發展為前提,以追求個人的利益和幸福最大化為目標的行為規范.換言之,道德是人類通過限制自身利益換得社會利益的保障並最終實現自身利益和幸福的特殊行為規范.即,個人、社會的需要是道德產生的根本原因.
(一)當利益發生沖突時,我們需要「最大利益凈余額」的道德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人總會有不同的需要.道德作為一種行為規范,在同一條件下一般不會發生沖突,但在不同的條件下總會有沖突的發生.如:道德要求人應該誠實,但在小偷面前你必須得放棄誠實而選擇撒謊.所以說,當同一行為在不同的條件下相沖突時,我們只能訴諸於「最大利益凈余額」的原則.即,行為的利害相減後其餘額如果是利,就是正價值,就是我們應該要選擇的行為.反之,就是負價值,就是我們應該要放棄的行為.正如象棋比賽中,當車與帥同處險境時,人們通常都會選擇「舍車保帥」的招數.
(二)當利益相一致時,我們需要「不損害一人地增進每個人利益」的道德
孟子曰:「殺一無辜而得天下,不為也」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不損害一人地增進每個人利益」是道德的終極目標.當利益一致時,道德終極目標自然就具備了完全實現的可能.但是,其目標得以實現是以不能損害任何一個人的利益為前提.在這樣的原則要求下,只要你損害了任何一個人的利益,即使你保全了多數人的利益,都是不應該、不道德的.由此可見,「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以人為本」的提法是否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終極的道德目標?我們現存的道德規范距離終極的道德目標還有多遠?如何才能構建起有效塑造全體社會成員高尚品德的道德規范?如何才能攻克各種道德規范總是流於形式而收效甚微的難題?所有的這一切,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都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投身於道德文明的建設,共同迎接文明道德的明天!

❼ 人類道德的發展是一個什麼過程

人類道德的發展,是一個曲折上升的歷史過程。道德發展的規律是:人類道德發展的歷史過程與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進程大體一致。雖然在一定時期可能有某種停滯或倒退現象,但道德發展的總趨勢是向上的、前進的,是沿著曲折的道德向前發展的。
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表現是:道德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於促進社會和諧與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道德調控的范圍不斷擴大,調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斷豐富、更加科學合理;道德的發展和進步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是人類道德發展合乎規律的必然產物,是人類道德發展史上的一種嶄新類型的道德,是對人類道德傳統的批判繼承,並必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實踐的發展而與時俱進

❽ 道德是怎樣產生的

前道德史的故事:那是一群生活在五百萬年以前的人類先祖,溫熱的氣候給他們帶來充沛的食物,茂密的原始森林是它們躲避天敵的優良屏障,奪取食物和配偶的競爭雖然嚴酷,但還沒有發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除了哺育後代,它們無須向其他個體負責,這是一個富庶的霍布斯的叢林世界,沖突只發生在偶爾出現的利益交集。大約450萬年以前,情況開始發生變化,我們的星球進入了一次新的冰河期,於是一切都變得嚴峻起來,奪取生存資源的斗爭日趨殘酷,許多個體甚至不得不為此付出生命。這是一個獸性張揚的時代,叢林法則讓所有個體跌入「囚徒困境」的煉獄。但這也是黎明前的黑暗與新生的洗禮,正是這種絕望孕育了行為與規則的創新。曾經「衣食無虞」的生靈們發現,單靠個體的力量已經無法戰勝環境。於是,一種有利於協作的行為規則開始崛起。這是個體對自身艱難的超越,是霍布斯叢林世界的否定。我們只能這樣假想這一無法確證的奇跡產生的過程。第一,競爭的個體從家庭成員的協作中受到啟發,把親緣利他擴展到血親以外。第二,純粹的基因突變改變了生物行為,進而導致個體間的協作。那麼,進化就是自然對效率的選擇,漫長的演進傾向於把任何更具效率的小概率事件變成一種歷史的必然。終於有一天,我們可以把這種由進化而來的新的行為規則稱之為道德。無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道德判斷還是康德的道德律令,無論是羅爾斯的正義原則還是海薩尼的履約內驅,人類所有的善行和德性都可以歸入這里,歸於這個引領我們越越囚徒困境的博弈共識(亦稱之為最後通牒博弈,如果參加博弈的雙方都有一個共識,既相信對方不會按照納什均衡行事,也相信對方一定知道自己也不會那樣行事,結果就是困境的消失,合作得以實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妨說,協作或者道德才導致人的產生!汪丁丁曾以美國最新考古學與人類學研究證明這個猜測可以成立:早在工具的使用(250萬年前)之前,即大約450萬年以前,由協作產生的社會交往就已經開始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祖先的大腦結構。我們的祖先在250萬年以前學會了使用工具,而學會鑽木取火則是10萬年以前的事。這些知識與技能雖然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生存能力,但也使那些在冰川期確立起來的行為規則受到空前的挑戰,既然無法獨立生存會迫使個體協作,那麼個體生存能力的強化則會反過來導致協作的渙散。沒有力量來阻止這種道德的反叛,這種惡的能力是除了生命對死亡的畏懼之外無所不能的。最初的宗教意識也許純粹是一種超越死亡的幻覺,但它卻極有益於抑制道德制度的崩潰。前述故事對霍布斯叢林世界的超越是一種具有效率的事件。當宗教意識有利於這種超越時,就會伴隨著效率的提高被自然選擇。制度化的宗教僅僅強化了人類的協作關系,而且大大降低了人們的溝通成本。宗教的這種作用不但體現在經濟活動上,而且還被人類濫用於政治活動和軍事活動。審判布魯諾的宗教法庭、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現代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都是打著宗教的幌子對異教徒實施殘酷的殺戮。宗教的這一墮落使宗教背離了它的初衷。人類需要一種更有效率的制度來確保我們不會再一次陷入霍布斯的叢林世界。這種制度安排就是晚近才在人類歷史上出現的法律制度。宗教審判的衰落和司法制度的興起其實是兩種制度產品的替代。一如道德意識的產生和宗教意識的產生其實是兩種制度產品的互補。功利主義者們會這樣認為:道德、宗教和法律都是效率的產物。上述兩個故事實際表明了這樣的理論框架:主宰霍布斯叢林世界的理性是個體理性,必然會導致囚徒困境式的納什均衡,這種均衡在集體理性層面上是無效率或低效率的。我們把演進的理性看作一種協調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矛盾的產物,一種在動態博弈過程中產生的博弈規則和制度安排。對囚徒困境的超越需要人類形成某種規則性的共識,而道德與宗教都是這種共識的表現形式。相對於沒有共識的霍布斯叢林世界,由道德和宗教所帶來的協作就是一種效率,而進化則是自然對效率的選擇.道德是人類自身和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

❾ 我國歷史上道德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道德一詞在中國古代是分開來講的。道字最原始的意義是表示道路或街道,引申開來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道德兩個字連用是在戰國之前、春秋末期。始見於《管子·君得》篇:「道德定而民有軌也」,以後莊子、荀子也把道德連用,《荀子·勸學》中說「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謂道德之極」。道德主要是指人與人之間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同時也兼指人的道德行為,思想品質和修養境界,具有了我們今天所說的道德的含義。

閱讀全文

與人類歷史上道德是怎麼出現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