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上一共經歷了多少個朝代

歷史上一共經歷了多少個朝代

發布時間:2021-03-04 13:30:04

中國歷史上一共經歷了多少個朝代

19個希望答案您還滿意中國歷史朝代公元對照

夏 約公元前21世紀-約公元前16世紀
商 約公元16世紀-約公元前1066
周 西 周 約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東 周 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時代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戰國時代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漢 西 漢 公元前206-公元23
東 漢 25-220
三國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吳 222-280
西 晉 265-316
東晉 十六國 東 晉 317-420
十六國 304-439
南北朝 南 朝 宋 420-479
齊 479-502
梁 502-557
陳 557-589
北 朝 北 魏 386-534
東 魏 534-550
北 齊 550-577
西 魏 535-557
北 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國 後 梁 907-923
後 唐 923-936
後 晉 936-946
後 漢 947-950
後 周 951-960
十 國 902-979
宋 北 宋 960-1127
南 宋 1127-1279
遼 907-1125
西 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華民國 1912-1949

❷ 中國歷史上共經歷了多少個朝代

中國的主要朝代

我們社會課上學習了中國的主要朝代:

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可是這么多的朝代,怎麼背下來呢?所以,我提供給大家一個朝代順序歌: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歌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王朝至此完。

中國歷史朝代公元對照簡表

朝 代 起 訖 都 城 今 地
夏 約前22世紀末—約前16世紀初 安邑 山西夏縣
陽翟 河南禹縣
商① 約前16世紀—約前11世紀 亳 河南商丘
殷 河南安陽
周 西周 約前11世紀—前771② 鎬京 陝西西安
東周 前770—前256 洛邑 河南洛陽
秦 前221—前206 咸陽 陝西咸陽
漢 西漢③ 前206—公元25 長安 陝西西安
東漢 25—220 洛陽 河南洛陽
三國 魏 220-265 洛陽 河南洛陽
蜀 221-263 成都 四川成都
吳 222-280 建業 江蘇南京
西晉 265-317 洛陽 河南洛陽
東晉
十六國 東晉 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十六國④ 304-439 — —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齊 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梁 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陳 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 534-550 鄴 河北臨漳
北齊 550-577 鄴 河北臨漳
西魏 535-557 長安 陝西西安
北周 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隋 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唐 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五代
十國 後梁 907-923 汴 河南開封
後唐 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後晉 936-946 汴 河南開封
後漢 947-950 汴 河南開封
後周 951-960 汴 河南開封
十國⑤ 902-979 — —
宋 北宋 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南宋 1127-1279 臨安 浙江臨安
遼 907-1125 皇都
(上京) 遼寧
巴林右旗
西夏 1038-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金 1115-1234 會寧 阿城(黑龍江)
中都 北京
開封 河南開封
元 1206-1368 大都 北京
明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清 1616-1911 北京 北京
中華民國 1912-1949 南京 江蘇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❸ 中國一共經歷了多少個朝代

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宣布退位止,經歷了2132年。封建王朝皇帝總數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有73人。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君王總數有251人。歷代農民起義建元、稱帝者,約100人。封建割據稱帝者,約有60人;還有一個「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中國自秦以降,一共出過九個大王朝,它們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另外,還出過五十幾個小王朝,它們是:三國時的魏、蜀、吳,共三個;十六國時的東晉、前趙、北涼、夏、後趙,鮮卑: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遼西、代、成漢、前秦、後涼、仇池、後秦、前涼、冉魏、西涼、北燕、後蜀,共二十三個;南朝的劉宋、蕭齊、梁、後梁、陳,共五個;北朝的北魏(含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共三個;五代時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五個;十國的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荊南、北漢,共十個;夏、遼、金、南宋,共四個。由於口徑不一,難以有權威的統計。如:一、秦二世三年(楚懷王二年,-207年),二世嬴胡亥卒,嬴子嬰即位,僅稱王。二、漢惠帝七年(南越武王二十年,-188年),惠帝劉盈卒,少帝劉恭即位。但高後呂雉稱制,史家以高後紀年。漢高後四年(南越武王二十四年,-184年),少帝劉恭被廢,少帝劉弘即位,史家仍以高後紀年。三、漢元平元年(-74年),昭帝劉弗陵卒,昌邑王劉賀即位。旋被廢。宣帝劉詢即位。史家不以昌邑王劉賀計入世系。四、漢元始五年(高句麗琉璃王二十四年,5年),平帝劉衎卒。漢居攝元年,孺子劉嬰被立為太子,王莽稱假皇帝。漢初始元年(高句麗琉璃王二十七年,8年),孺子劉嬰被廢。史家仍以孺子劉嬰計入世系。五、漢更始元年(新地皇四年,高句麗大武神王六年,23年),淮陽王劉玄稱帝。漢建世元年(漢更始三年,漢建武元年,25年),劉盆子稱帝。史家不以淮陽王劉玄、劉盆子計入世系。六、漢延光四年(高句麗太祖王七十三年,125年),安帝劉祜卒,北鄉侯劉懿即位。旋被廢。順帝劉保即位。史家不以北鄉侯劉懿計入世系。七、漢中平六年(高句麗故國川王十一年,189年),靈帝劉宏卒,弘農王劉辯即位。旋被廢。獻帝劉協即位。史家不以弘農王劉辯計入世系。八、晉建始元年(高句麗美川王二年,301年),趙王司馬倫受禪即位。旋退位。惠帝司馬衷復辟。史家不以趙王司馬倫計入世系。九、晉建康元年(高句麗美川王二十年,晉太興二年,成玉衡九年,趙光初二年,趙明帝元年,319年),南陽元王司馬保自立。史家不以南陽元王司馬保計入世系。……像上述案例,在歷史上有上百起。此外、歷代起事者,自稱皇帝的,不下數百起,並且難以作全面統計。即使在當代,這種案例還有出現。如:「中原皇清國元年」 (1982年),張清安僭號於四川巴中,旋被擒。「正坤元年」(1986年),晁玉華僭號於山東濰坊。「正坤三年」(1988年),被擒。因此,無論是正統的王朝君主,還是其他政權的皇帝,都難以有權威的統計結果。中國皇帝雖然自命天子,被稱萬歲,但長壽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歲以下的佔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內。其餘約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超過八十歲的只有五位,即最長壽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蕭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81)、宋高宗趙構(80)和五代吳越武肅王錢□(80)。超過七十歲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國吳大帝孫權(70)等。超過六十歲的有38位,包括漢武帝劉徹(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楊堅(63)和漢高祖劉邦(61)等。超過五十歲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40歲到49歲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贏政(49)、宋太祖趙匡胤(49)、南唐後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極(41)等。30歲到39歲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緒皇帝(37)、咸豐皇帝(30)等。20歲到29歲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贏胡亥(23)、順治皇帝(23)等。10歲到19歲的有28位。而十歲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歲的漢質帝劉纘,六歲的元寧宗、兩歲的漢沖帝劉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滿周歲就死去的漢殤帝劉隆。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為。然而,有些皇帝才幾歲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幾十年,而且影響相當深遠。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漢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西夏崇宗53年。在位超過40年的有11位,包括遼聖宗(49年)、明神宗萬曆帝(48年)、梁武帝(47年)、遼道宗(46年)、元順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劉備的兒子阿斗、蜀後主劉禪(40年)。在位超過30年的有19位,包括:秦始皇(36年)、宋高宗(35年)、宋徽宗(35年)、唐高宗(34年)、光緒皇帝(33年)、道光皇帝(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在位超過20年的有31位,包括宋孝宗(27年)、唐太宗(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包括遼太宗(20年)、順治皇帝(18年)、明思宗崇禎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則天(15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後主(13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13年)和咸豐皇帝(10年)等。在位不滿十年的皇帝超過240位,其中五年以下的約兩百位,在位九年有6位,八年有9位,七年有15位,六年有18位,五年有18位,四年有21位,三年有29位,兩年有39位,一年有42位,不滿一年有40位,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從登基到駕崩僅有半天時間。很多皇帝登基時未滿周歲,還在吃奶,下面是這些皇帝登上皇位時的年齡統計。五代十國的楚武穆王馬殷,75歲才登基,堪稱大器晚成。武則天66歲才登基;吳三桂66歲自封周前帝;三國劉備60歲才登極;漢高祖劉邦54歲稱帝;袁世凱52歲自封中華帝。從統計數字看,51歲到60歲稱帝者有25位;41歲到50歲稱帝者有45位;31歲到40歲稱帝者有63位;21歲到30歲稱帝者有73位;11歲到20歲稱帝者有93位;5歲到10歲稱帝者有33位,五歲以下稱帝者有11位。30歲以下登基的皇帝共計210位。康熙七歲登基,做了61年皇帝,68歲駕崩;宋仁宗八歲登基,做了41年皇帝,53歲歿;明神宗九歲登基,做了48年皇帝,57歲卒;秦始皇13歲登基,做了36年皇帝,49歲死;漢武帝15歲登基,做了54年皇帝,69歲卒。他們做了一輩子皇帝,整部歷史就是皇帝史,然而,更多的是幼年儲君一登基便被殺,想長命點還是不要當沒有權力的太子,生在帝皇家未必是件好事,分分鍾人頭落地。每次改朝換代,就是一次血洗宮廷。到底有幾位皇帝能善終?北宋版《百家姓》511個姓中,開頭「趙錢孫李」,乃因為宋朝皇帝姓趙,若明版就一定以朱開頭。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宣布退位止,經歷了2132年。封建王朝皇帝總數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後被追封為皇帝的有73人。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君王總數有251人。歷代農民起義建元、稱帝者,約100人。封建割據稱帝者,約有60人;還有一個「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但據國防大學出版社《中國皇帝史》: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清代宣統覆滅,我國封建社會共經歷了352名皇帝,其中統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時期的皇帝有206名,主要是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期。如果把秦始皇以前歷時840年的東、西周朝和春秋、戰國時代之王、公、侯加進去,就更多了,這些君王總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進去,中國帝王應該有829位。劉(漢、蜀漢、前趙、南朝宋、南漢、北漢)52位;李(成漢、唐、西涼、後唐、南唐、西夏)50位;朱(後梁、明)26位;趙(宋)18位;蕭(梁、西梁)17位;司馬(晉)16位;高(北燕、北齊、南平)12位;王(新、前蜀、閩)10位;石(後趙、後晉)9位;陳(陳)8位;楊(隋、五代十國·吳)7位;張(前涼)7位;馬(五代楚)6位;曹(三國魏)5位;錢(吳越)5位;孫(三國吳)4位;馮(北燕)2位;孟(後蜀)2位;段(西燕、北涼)2位;贏(秦)2位;柴(後周)2位。外族皇帝計有:孛兒只斤氏(元、北元)19位;慕容氏(前燕、後燕、西燕)16位;耶律氏(遼)15位;愛新覺羅氏(清)12位;元(北魏、東魏、西魏)11位;完顏氏(金)10位;元氏之前身拓跋氏(北魏)8位;苻(前秦)7位;宇文氏(北周)5 位;乞伏氏(西秦)4位;沮渠氏(北涼)4位;禿發氏(南涼)3位;赫連氏(大夏)3位;姚(後秦)3位;呂(後涼)3位等。若按此姓氏分布又有380位

❹ 中國至今一共經歷了幾個朝代

14個朝代,分別是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清王朝(1644年—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制國家。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

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佔北京,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清軍入關,打敗大順農民軍;同年清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的統治者。

(4)歷史上一共經歷了多少個朝代擴展閱讀:

唐王朝(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淵建立,定都長安(今西安)。並且設有東都洛陽、北都太原等等陪都。627年,李世民登基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以後,武則天以周代唐,史稱武周,705年神龍革命後恢復大唐國號。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政治清明,經濟雄厚,軍事強盛,四夷賓服,萬邦來朝,開創了全盛的「開元盛世」。安史之亂後,國力日趨衰敗。

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從此中國進入了進入五代十國(五代是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十國指的是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荊南、北漢)時期。

唐朝滅亡原因:

1、邊患不斷(如安史之亂、安南叛亂、外有吐蕃入侵等),藩鎮割據。

2、宦官專權(如李輔國等),黨爭內耗(如牛李黨爭)。

3、長年戰亂嚴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力量,阻礙了經濟發展,引起農民起義與外族入侵。

❺ 從古至今,中國至今一共經歷了多少個朝代

14個朝代,分別是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清王朝(1644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制國家。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

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佔北京,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清軍入關,打敗大順農民軍;同年清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的統治者。

(5)歷史上一共經歷了多少個朝代擴展閱讀:

唐王朝(618—907年),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淵建立,定都長安(今西安)。並且設有東都洛陽、北都太原等等陪都。627年,李世民登基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以後,武則天以周代唐,史稱武周,705年神龍革命後恢復大唐國號。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政治清明,經濟雄厚,軍事強盛,四夷賓服,萬邦來朝,開創了全盛的「開元盛世」。安史之亂後,國力日趨衰敗。

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從此中國進入了進入五代十國(五代是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十國指的是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荊南、北漢)時期。

唐朝滅亡原因:

1、邊患不斷(如安史之亂、安南叛亂、外有吐蕃入侵等),藩鎮割據。

2、宦官專權(如李輔國等),黨爭內耗(如牛李黨爭)。

3、長年戰亂嚴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力量,阻礙了經濟發展,引起農民起義與外族入侵。

❻ 中國歷史上共經歷了多少個朝代

中國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
中國朝代歷史順序表:
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 年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一共經歷了多少個朝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