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初中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教案怎麼導入

初中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教案怎麼導入

發布時間:2021-02-27 12:40:56

『壹』 初中歷史:新中國成立的標志是什麼

新中國的成立在中華名族復興道路上有何歷史意義:1、國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版了帝國主權義壓迫中國、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結束了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治中國的歷史。
2、國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20世紀世界和平歷史進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貳』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導入新課的幾種方法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入是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它要求教師能迅速創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情境和課堂氛圍,把學生帶進一個與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想境界。
上課伊始,學生的注意力還沒有充分集中,因為初中的學生活潑好動,課間十分鍾休息過後仍不能安定下來,一些偶發事件,更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加之學生自身對歷史不重視,還有家長的因素,因此對歷史老師來說,採用適當的精彩的導入,比如通過形象化的語言敘述、直觀性的視頻畫面和啟發性的問題等方式給學生一些恰當的、較強的信息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之收斂與學習無關的思緒和活動,把興奮點轉移到新的學習任務上,迅速從非學習狀態進入學習狀態,調動其學習熱情和責任感,從而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下面我結合自己的體會,簡單介紹幾種導入新課的方法:
一、復習導入法
這是我平常上課採用的最多課堂教學導入方式,這種方法特別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它不僅有利於學生對舊知識的鞏固,而且能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例一:我在講授《第二次鴉片戰爭》一課時,設計的導入語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麼?這場戰爭的結果如何?這場戰爭後簽訂了一系列的條約,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有沒有達到完全打開中國市場的目的?學生回答完後,我總結:因為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法沒有達到完全打開中國市場的目的,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樣的導入語既達到復習了上一節內容,而且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把兩次鴉片戰爭的內在聯系緊密地結合起來,由此順利地進入到新課的學習當中。例二:在講《秦朝的統治》時,首先要求學生回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進行變法,主要內容有:①建立縣制,加強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②廢井田,開阡陌,以法律形式確立土地私有制;③統一度量衡,統一賦稅制度,促進封建經濟的發展。變法後,秦國逐步強盛起來,為實現統一奠定了基礎。設問:你們知道秦朝統一全國的原因除了商鞅變法的影響外,還有哪些原因?秦朝又是如何鞏固統一的?為什麼秦朝存在的時間會這么短?大家想知道秦朝的興衰歷史嗎?我們這節課就學《秦朝的統治》。
二、設問導入法
設問法是結合教材重點,把新課中最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用設問存疑的形式誘導學生,給學生以極大的懸念,扣住學生的心弦,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如《秦的統一》一課中,我設計了「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是誰嗎?」、「為什麼他要稱自己是皇帝呢?」、「為什麼秦朝要修建長城?」。這幾個疑問,像磁鐵一樣緊緊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地引入到新課中;再如講《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一課,可以這樣設問「你們知道人是怎麼來的嗎?我國古代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古代埃及人認為人是創造力之神努用水和泥土造出來的,基督教認為人是上帝造出來的,也有人認為是人由猴子變來的,這些都是不科學的。那麼人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經這樣一渲染,大家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下面所講的內容上。
設問法的最大優點是通過寥寥數語,就能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並且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一種渴求答案的強烈願望,從而產生自覺的主動的學習要求。
三、圖片導入法
圖片導入就是上課前把相關的歷史圖片出示給學生來增強歷史課的直觀性。例如我在講九年級上冊第四課我是先出示美國的國旗,讓學生觀察圖案有特點?上面的星星的橫條各代表什麼?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13條紅白相間的橫條帶象徵美國獨立前的13個殖民地,50顆小星星象徵美國現在的50個州,紅色象徵強大和勇氣,白色象徵純潔,藍色象徵警惕、堅韌不拔和正義。然後設問,如今美國是世界頭號強國,可200多年前它卻是英國的殖民地,北美13個殖民地是如何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而贏得獨立的呢?通過這樣導入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下面的內容,自然有著興趣。
四、故事導入法
歷史是對過去人物活動及重大歷史事件的記述,具有很強的故事性。中學生大多愛聽故事,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有時候我就利用了學生這一心理特點,事實證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大變革的時代》時,我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古代,我國有個改革家在推行變法前,擔心人們不相信,就在城南門豎了一根木頭,如果有人把木頭搬到北門,就賞給十金。人們感到奇怪,只是觀望,沒有人去搬。這位改革家下令把賞金增加到五十。有人把木頭搬到北門,果然獲得五十金的重賞。表明政令一旦下達,就堅持執行。這位改革家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鞅。
有時候我利用學生所熟悉的許多成語故事,作為導入的材料。例如:用「一鳴驚人」導出楚莊王問鼎中原,用「紙上談兵」導入長平之戰,用「朝秦暮楚」導入「合縱與連橫」。在講到赤壁之戰時,我用成語「草船借箭」、「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來導入,請學生講述赤壁之戰的大致經過,講到淝水之戰,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成語來導入。這些成語故事雖然為學生所熟知,但是究其來源卻大多鮮為學生所知,故利用成語導入,頗有新鮮感,而且饒有興味,可以使學生迅速地產生求知慾。
五、歌曲導入法
歌曲是最富感染力的藝術手段,通過讓學生在課堂中欣賞歌曲或者讓學生唱歌曲的方式來導入新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這種導入法在課前一般由教師准備好錄音帶、音頻、視頻。如講「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一課時,可以先放《春天的故事》,教師提問:「這首歌歌頌了哪一項英明政策?」學生回答:「鄧小平對外開放的英明政策。」由此教師可順勢導入本節的學習;在講「九·一八」事變前,可以先放《松花江上》這首歌,悲憤沉重的音樂把每個學生的思緒帶回了那恥辱的歲月,如泣如訴的呼喊激發了學生了解事件的慾望。教師提問:「這首歌反映了當時什麼歷史事件呢?」學生回答:「九·一八」事變。教師就可以接著過渡到「九·一八」事變的學習。
六、影視音樂導入
影視音樂導入就是運用多媒體演示視頻、音樂,引導學生觀察、聆聽,進而提出相關的問題,切入到本課教學,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上課之初就從情緒上和思想上進入到歷史的情境中。例如在學習《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課時,前不久電視熱映新版三國,我想到學生對三國比較熟悉,但是對戰役不感興趣,如何導入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呢?我就從網上下了一些三國的圖片和三國的主題曲,把三國的圖片製成影集連續放映,並播放主題曲,學生聽著動聽的歌曲,欣賞著美麗的圖片,如痴如醉,把學生帶入到遙遠的三國時期,然後提出問題:「你知道這是哪部電視劇的主題曲?這部電視劇中你最喜歡的人物是誰?說出你的理由。」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一個個高舉著小手要求發言。可以說這節課的導入是相當成功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詩歌導入法
一首詩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果學生能齊讀,效果更佳,可以振奮精神,活躍課堂氣氛。例如,《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一課的教學,我採用的是毛澤東的一首詞《沁園春·雪》里的內容「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進行導入,讓學生齊讀這首詞,回答:秦皇漢武指的是誰?你對他們了解多少?學生很喜歡這首詞,加深了對他們的文學熏陶,也引入了要學習的歷史知識。比開門見山地說「今天我們學習第15課《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效果要好得多。
八、節日導入法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些特殊日子,用這些特殊的日子作為導入語,在教學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用3月12日植樹節導入孫中山關注民生的學習;用8月1日導入「南昌起義」的學習;;用7月1日導入「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學習;用10月1日導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學習。也可以用6月26日國際禁毒日導入「鴉片戰爭」的學習。當然,世界歷史上也有一些特殊的日子,如:用7月4日美國獨立日來導入「美國獨立戰爭」的學習;用7月14日導入「法國大革命」的學習。
以上是我對初中歷史教學導入方法的認識和實踐,在運用材料設置情境的導入方式中,有用於渲染烘托氣氛,已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目的。當然有些還不夠全面和深入,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進一步總結和完善。總之,引之有法,引無定法。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採取靈活多變的創新方式,恰如其分地設計導入,一定能使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順利開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叄』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3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教案在哪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能力培養
1、學會運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辯證關系原理分析歷史問題。
2、通過贖買政策的學習培養學習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
3、培養學生歸納史實、分析原因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1、過渡時期總路線;2、「一五」計劃的制定;3、三大改造的完成;4、經濟建設成就;5、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
(三)情感教育
1、認識中國共產黨改造舊社會,建立新社會的決心和勇氣。
2、說明社會主義制度解放了生產力從,而使學生提高對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認識。
3、認識憲法充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二、板書設計
過渡總路線
1953 一化三改造
指 導

「一五」計劃
1953~1957 重 農
工+工 社會主義改造
業 商
落 實

一屆人大(1954)
社會主義類型憲法 建設 三大改造
1953~1956 農業:互助組 合作社 建設 農:完成計劃

手工業:互助組 合作社
工:開始改變落後面貌
保護 資工商業:公私合營(贖買) 成就 交:鐵路、公路建設
標 志

社會主制度基本建設(私有制→公有制)
三、教學導入
回顧前兩節內容導入
1、從新中國成立到1952年,黨和政府領導人民通過哪些措施鞏固了人民政權,恢復了國民經濟?
(基本解放大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運動;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穩定物價;統一財經;合理調整工商業;工礦企業民主改革和生產改革;農村互助合作、興修水利)
2、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為國家開展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准備了條件……
四、內容教學
(一)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度
1、問:過渡時期是哪一歷史階段,過渡時期的根本任務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2、問:完成這一任務的基本前提條件是什麼?
(人民政權鞏固;國民經濟好轉)
3、問:怎樣才能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1953年,黨制定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它有哪些主要規定?
(學生閱讀回答。略)
4、導:「相當長的時期」。當時估計至少要用15年的時間(實際上只用了3年)。這說明當時黨犯了右傾保守錯誤嗎?(不是,新中國生產力水平不高,經濟基礎不雄厚,黨充分估計了建設困難,做到了實事求是)
5、導:總路線中「一化三改造」體現了什麼哲學原理?
(發展生產力和變革生產關系的有機統一。「一化」和「三改造」相互關聯,相互促進,不可偏廢)
6、1949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從思想和理論上解決了新民主義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重大問題;1953年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則已在實踐上推進了這個轉變。根據總路線,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建設社會主義的「一五」計劃(要求學一閱讀計劃內容並觀察圖表,認識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必要性)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1、過度:總路線是照耀新中國各項工作的燈塔,「一五」計劃是具體實施「一化三改造」的藍本。那麼,在工業建設的同時,國家是怎樣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呢?
(學生用10分鍾閱讀本目,教師用談話法弄清問題,加深理解)
2、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1)1953年以前新中國農業狀況如何?
(封建土地制度已消滅,個體小農經濟大量存在)
(2)為什麼要改造農業?
(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分散經營,個體勞動束縛農業生產力發展,制約了工業化步伐和城市建設。直接原因:出現「糧荒」
(3)如何改造的?
(方針:積極發展,穩步前進;原則:自願互利;方法:典型示範,逐步推廣;步驟:農業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釋:初級:土地入股,統一經營;高級: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
3、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教師略提,與農業步驟大體一致即可)
4、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重點和難點)
(1)回顧:新中國政府對私人資本主義曾採取過哪些政策和措施?
(保護私營工商業的合法經營;通過「五反」打擊不法資本家;合理調整工商業,使其有計劃發展)
(2)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為什麼不採取如同對官僚資資本企業那樣沒收的政策,而是贖買呢?
(原因: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具有一定先進性,實行改造有利於發揮其積極作用;民族資本主義在歷史上是先進生產力代表,其實業救國實踐有益於民族經濟的振興;民族資產階級是民主革命的動力之一,為中國地命作出過貢獻;民族資本階級原意接受社會主義改造,擁護黨的領導)
(3)贖買政策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重要創舉,其步驟是從實行初級國家資本主義到實行高級國家資本主義再到全行業公私合營。
教師指導學生看圖:被譽為「紅色資本家」的上海紡織業巨頭榮毅仁第一個把榮氏紡織企業捐獻給了國家。
(4)導:三大改造的實質是用生產資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採取和平手段實現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取代舊的生產關系的革命。
(5)觀察「1956年國民經濟中公私經濟成分的比較」。反映了什麼現象?如何認識這一現象?
(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占絕對優勢,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但單一的公有制形式,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從長遠看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三)經濟建設計劃的超額完成
1、學生閱讀本目,按工業、農業、交通運輸三方面歸納建設成就。
2、要求學生觀察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思考:成就有何特點?
(建立了東北重工業基地;交通建設成就巨大)
3、分析: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工業成就突出的原因有哪些?①過渡時期總路線和一五計劃制訂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要求加強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②黨選派大批優秀幹部領導、參加工業建設。③經過民主改革和生產改革,工人積極性空前高漲,熱火朝天地開展勞動競賽和技術革新運動④廣大農村和各行各業大力支援工業建設。⑤科技人員的努力奮斗。⑥蘇聯的援助。
(四)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誕生
1、要求學生聯系政治常識回答,現行我國社會主義根本制度是什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003年國家修改憲法,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是什麼時候制定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何時確立的呢?
2、學生閱讀本目,教師指導學生把握:①憲法的內容;②憲法制定的意義;③政協職能的變化;(小字)

『肆』 北師大八年級歷史上冊教案

第一單元 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 第一課 鴉片戰爭的烽煙探究預習習題: 1.設計「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影響簡表」。(必做) 2.請你為中國開葯方。(選做) 3.辦小報:「珍愛生命,拒絕毒品。」(選做)探究預習提綱: 講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簡述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了解魏源、嚴復等人的主要思想。〖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鴉片走私對中國的危害,知道林則徐廣州禁煙的史實,講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知道《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進而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拓展和遷移。了解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過程與方法 收集有關毒品及其危害的文字、圖片資料。 收集有關虎門銷煙的信息,講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 初步了解香港問題的由來,對比香港被割讓與香港回歸。 設計「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影響簡表」,學慣用表格方式陳述歷史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認識到毒品的危害,樹立「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信念。 通過對虎門銷煙的了解,認識到林則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學習他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剛正不阿、坦盪無私的品質。 通過對比150多年前香港被割讓與1997年香港回歸,認識到弱國無外交的道理,感受到祖國今天的強大,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信念。〖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虎門銷煙;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影響。 難點 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進步性和局限性。〖教學准備〗 學生情況分析 霍山二中八年級學生有的來自城鎮,有的來自城鄉結合部,有的來自農村,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但通過一學年的學習,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較濃,對歷史知識有強烈的求知慾,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這一課在中國歷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上承古代史,下啟近代史。經過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鋪墊,學生對近代西方列強的崛起和中國近代前夜的危機已有了一些感性認識。但經過暑假後,學生對前面的知識難免有些遺忘。為了便於本單元內容的學習,有必要用一課時的時間對相關內容進行簡要復習,分析第一單元的前言,布置收集材料的任務和課前預習的問題。 教具准備 1.教師課前和學生一起收集有關毒品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 2.人民英雄紀念碑「虎門銷煙浮雕圖」;電影《林則徐》片斷。 3.香港回歸的錄像資料。 4.根據收集的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板書設計〗 第1課 鴉片戰爭的烽煙 一、虎門銷煙 1.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 2.林則徐廣州禁煙 虎門銷煙 二、中英《南京條約》 1.中英鴉片戰爭 2.中英《南京條約》 割地:香港島――領土完整遭破壞 賠款:2100萬元――增加財政負擔 五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自然經濟被解體 關稅協定――喪失主權 三、魏源和《海國圖志》 「師夷長技以制夷」〖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毒品的文字、圖片資料。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多渠道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資源共享,並解決少數學生缺乏資料來源的問題) 學生根據資料介紹: 1.常見的毒品有哪些? 2.毒品有什麼危害?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珍愛生命,拒絕毒品。 (設計意圖:對學生進行遠離毒品的思想教育) 一、虎門銷煙 教師設疑: 鴉片等毒品嚴重損害人類的身心健康。可是,150多年前,英國卻向中國輸入鴉片。這是為什麼? 學生合作探究: 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 (設計意圖: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體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學生代表發言: 英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需要掠奪廉價的原料,還需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而清朝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和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英國工業品在中國的銷售。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 (設計意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教師設疑: 閱讀以下材料,分析、討論鴉片走私給中國帶來的危害。多媒體課件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癮至,其人涕淚交橫,手足委頓不能舉,即白刃加於前,豹虎逼於後,亦惟俯首受死,不能稍為運動也。故久食鴉片者,肩聳項縮,顏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俞蛟:《夢廠雜著》 材料二:當鴉片未盛大行之時,吸食者不過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流毒於天下,則為害甚巨。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林則徐 材料三:(鴉片)槁人形骸,蠱人心志,喪人身家,實生命以來未有之大患,其禍烈於洪水猛獸。 ――魏源 材料四:不是嗎,「奴隸貿易」比起「鴉片貿易」來,都要算是仁慈的。我們沒有毀滅非洲人的肉體,因為我們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們的生命;我們沒有敗壞他們的品格、腐蝕他們的思想,也沒有毀滅他們的靈魂。可是,鴉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後,還殺害他們的肉體。 ――(英)蒙哥馬利馬丁 學生合作探究並回答: 給國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傷害;大量白銀外流,造成清朝的財政危機;官員吸食鴉片,愈加腐敗;士兵吸食鴉片,喪失戰鬥力。 (設計意圖:培養和提高學生多角度分析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師引導: 由此可見,鴉片走私給中國造成了嚴重後果。如果你是清朝的統治者,會怎麼做? (設計意圖:體現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突出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 學生: 禁止鴉片走私。 多媒體課件展示電影《林則徐》片斷: 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和虎門銷煙。 教師過渡: 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可是,英國卻以此為借口,悍然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二、中英《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 多媒體課件展示「鴉片戰爭英軍入侵路線圖」,教師據圖講述鴉片戰爭的經過。 (設計意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 中英《南京條約》 教師指導學生看書並歸納《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歸納能力,指導學生用關鍵詞來記憶歷史知識) 學生回答《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多媒體課件展示《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割地:香港島 賠款:2100萬元 五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關稅協定:喪失主權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其影響。 學生回答: 領土完整和主權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通過《南京條約》的內容來分析鴉片戰爭的影響,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拓展和遷移,學會論從史出,防止死記硬背) 學生回答的同時多媒體課件動態展示: 割地:香港島――領土完整遭破壞 賠款:2100萬元――財政負擔增加 五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解體 關稅協定――主權喪失 思維拓展: 鴉片戰爭給中國近代社會造成了哪些影響? 學生合作探究並各抒己見:略。 教師引導、歸納: 鴉片戰爭前,中國在政治上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經濟上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社會性質是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後,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開始解體,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社會的最主要矛盾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中國人民開始肩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革命任務。因此,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教師設疑: 中國為什麼會在鴉片戰爭中失敗? 學生回答略。 思維拓展: 請為中國開一劑葯方。 (設計意圖:創設歷史情境,拓展思維,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回答略。 教師講授: 當時有一位開明的思想家叫魏源,就為中國開了一劑葯方,寫了一部書叫《海國圖志》。他提出的救國之策是什麼呢? 學生回答: 「師夷長技以制夷」。 教師提問: 「師夷長技以制夷」是什麼意思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追問: 「師夷長技」能「制夷」嗎?為什麼? 學生合作探究略。 教師總結: 由此可見,中國近代史既是中國落後挨打,被西方列強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英勇抵禦外來侵略的抗爭史,又是不斷尋找救國強國之路的探索史。 總結 1.教師簡介香港問題的由來。 2.多媒體課件展示錄像《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3.學生合作探究:150年前中國在鴉片戰爭中的失敗和香港重回祖國懷抱的強烈對比說明了什麼道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代中學生該怎麼做?〖教案點評〗 此教案大膽跳出教材,結合現實,以毒品的危害為切入點導入新課,引發學生對英國走私鴉片原因的探求欲,並進一步激起學生對罪惡的鴉片貿易的痛恨,對殖民者卑劣行徑的痛恨,突出體現了歷史學科情感和價值觀教育的功能。縮短了教材與現實生活的距離,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探究本課知識的興趣。 藉助多媒體課件的現代教學手段,用形象生動的形式,直觀表現虎門銷煙的民族豪情,鴉片戰爭失敗的民族恥辱,能激起學生對國家、民族命運的反思,引導學生形成適應社會變化,與時俱進、面向世界的人生態度。既有血和淚的感性認識,又充滿了理性的反思;既有教師的循循善誘,又有學生的合作探究;既有歷史的沉重與悲傷,又有現實的光榮與自豪,還有對未來民族復興的責任與夢想。 教學形式多種多樣,重視對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歷史信息能力的培養。教學過程體現了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注意突出教師的組織、引導作用,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發揮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1課 鴉片戰爭的烽煙 教學設計: 《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本節課的要求:能講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簡述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了解魏源、嚴復等人的主要思想。依據此要求,確立如下教學目標。(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了解林則徐廣州禁煙的史實,講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知道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南京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進而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培養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知識遷移的能力。 了解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作用。過程與方法: 收集有關虎門銷煙的信息,編寫虎門銷煙的故事講稿,講述虎門銷煙的故事。 想像一下假如自己是林則徐怎樣禁煙最有效。是否有歷史責任感,做一名人民愛戴的民族英雄。 觀察「鴉片戰爭形勢圖」中香港島和五個通商口岸的位置特點,討論導致這一位置特點(位於東南沿海)的原因;組織討論這些地區的開放與今天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設計「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影響簡表」,學習採用多種方式(包括表格方式)陳述歷史問題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虎門銷煙的史實的了解,認識林則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學習其在禁煙中表現出來的剛正不阿、坦盪無私的品質。 通過學習,認識英國發動戰爭是無恥的、非正義的;受到戰敗求和的刺激,一些愛國的知識分子開始開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學習主張,這是對閉關自守的傳統觀念挑戰。 通過學習,認識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通過學習,培養適應社會變化,與時俱進,面向世界的人生態度。(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虎門銷煙的有關史實、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注重學生的閱讀、語言表達、知識遷移等能力的得到提高。 難點: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三)教學准備學情分析: 、 學生大都看過電影《鴉片戰爭》《林則徐》或有關通俗讀物對鴉片戰爭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節都很熟悉,很容易進入歷史情境。 初二學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維仍起重要作用,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雖已顯著地發展起來,但認識能力還不高,仍帶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個性方面,學生的自我意識有了迅速的發展,要求獨立自主,有自我教育的要求。學法和教法: 鑒於對《標准》的理解和對教材、學生等因素的分析,確定教師在本課文中的教學方式以啟發、引導為主,課件演示為輔助手段,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的思維由集中到發散到集中;學生的活動形式以情景想像,故事敘述,討論等為主,給學生充分的發散思維空間,培養個性並初步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學生課前准備: 編寫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講稿。 帶著以下問題預習課文:(1)英國為什麼要向中國走私鴉片?(2)鴉片走私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危害? 設計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影響的表格。表格不僅可以是方形,還可以是圓形、三角形、梯形、樹狀等。鼓勵學生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收集有關鴉片的特性及有關鴉片對人類的危害,了解世界反毒斗爭的資料。可以上網查詢,可以看書查找。教材分析: 就世界史的范圍來說,鴉片戰爭是當時已經完成產業革命的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對一個正處於封建主義遲暮中步履蹣跚的古老國家----中所發動的侵略戰爭;就中國史范圍來說,它引起了中國社會一系列的變化,在歷史上形成了一個從來不曾出現過的局面。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和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起點,也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教材的重組與選材: 從本節課內容看,基本體現了《課程標准》的要求,要求學生能夠敘述林則虎門銷煙的故事,使學生了解鴉片戰爭性質是英國發動的侵華戰爭,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正義戰爭,除了林則徐,還有許多民族英雄,如:關天培、陳化成、葛雲飛等,須教師准備許多資料供學生參考,體現人民的反抗侵略的精神。 教材的重大變化。新教材打破了舊教材的編年體描述歷史的慣例,以主題的方式再現了歷史,體現了課程改革的理念。由於這一節內容幾乎把舊教材兩節課的內容都融入一節課文學,內容多了一些。所以我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前預習,學生有了一定知識儲備,也就了有自信,就可以創設一種平等、和諧、互動的參與式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以平等身份參與教學活動,還給學生一個自由探索的空間。教學方法: 談話、討論、演示、啟發、閱讀指導等綜合教學方法。板書設計: 第 根本原因:英看中了中國的市場價值 一 課 直接原因和借口:虎門銷煙 鴉 片 戰爭的性質和戰敗的原因 戰 爭 戰 《南京條約》內容和影響 的 爭 烽 影 煙 新思想:魏源著有《海國圖志》 響 教學過程: 本課要求 要求學生把准備的資料,設計的表格等內容貼在自己的展板上。確定小組的序號,說明評比項目包括:小組發言 3 分,資料准備充分,處理得當 4 分,故事敘述流利,情節入情入理 3 分。鼓勵同學踴躍發言,為組掙分。 導入新課 師: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第一單元《列強的侵略和中國人民抗爭》,同學們閱讀第一單元引言,閱後思考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什麼樣的歷史? 學生:活動略。 師:1840 年----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中國近代史。中國社會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一部受盡侵略的屈辱史,也是一部體現人民反抗侵略的歷史,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事件《鴉片戰爭的烽煙》。 講授新課: 第1課 鴉片戰爭的烽煙 師:引起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和借口是什麼呢? 生:回答略。 師:對了,是林則徐虎門銷煙。 1、林則徐虎門銷煙 師:林則徐為什麼銷煙? 學生可能回答為: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危害太大。 師:英國為什麼要向中國走私鴉片? 生:紛紛回答略。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 英國在 17 世紀中期, 18 實現了資產階級革命, 世紀 60 年代以開展了產業革命。19 世紀初,英國的工業,首先是棉紡織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到 19 世紀中期,機器大生產取代了手工業生產,生產效率和質量大大提高,強大的工業生產能需要尋找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正是英國理想的侵略對象。起先,英國商人主要向中國輸毛織品和印度棉花,而從中國輸入茶、絲等物品。由於中國社會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加上政府在對外貿易中實行限制和防範的閉關鎖國政策,英國商人未能在中國為自己的商品打開市場,因而出現貿易逆差。後來,英國商人發現鴉片可以獲得比成本高得多的利潤。由於 鴉片的激增,中英間的貿易逐漸發生了變化,英國由貿易逆差(即入超)變為順差(出超) 。 師:鴉片有什麼特性? 生: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回答。 (略) 師:閱讀課本的大、小字部分有內容,進行分組討論:鴉片走私給中國社會造成什麼危害? 生:活動過程略。 師:展示現代影片《中華之劍》,鴉片輸入後當時有關圖片,進行總結:損害身心健康;吏治敗壞,軍隊戰鬥力下降;白銀大量外流,造成政府統治危機等。正是因為鴉片私嚴重威脅到清政府的統治,所以,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去廣州查禁鴉片。 假如你是林則徐,想像一下你怎麼禁煙最有效? 生:活動過程略。 師:禁海口,禁吸食的禁煙方法,都很難徹底禁絕鴉片泛濫。經過調查研究,林則徐決定從禁貨源入手。禁貨源就是要把英國鴉片販子囤積在廣東海面躉船上的鴉片查繳,以徹底禁絕鴉片,這一禁煙方法無疑是最有效的,但也是最需要勇氣和決心的。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用自己的語言對課文內容進行重組。概述林則徐廣州禁煙的史實。活動略。 師:在學生概述後,總結為:(1)決心堅定。 (2)措施有力。查繳鴉片,嚴懲販運,虎門銷煙。 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大家的語言表達能力,請同學們講述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體會林則徐愛國主義精神。 學生:活動過程略。 師:虎門銷煙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林則徐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民族英雄。可是虎門銷煙卻成了英國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借口。 中英《南京條約》 生:在教師引導下自由討論「鴉片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總結:虎門銷煙是戰爭的直接原因和借口,根本原因在於英國看中了中國潛在而巨大的市場價值。 師:利用多媒體演示「鴉片戰爭英軍入侵路線圖」 從 對戰爭過程進行介紹。 1840年 6 月,英國艦隊侵入廣東海面戰爭爆發,到 1840 年 8 月英國艦隊北上天津大沽口為第一階段;1841 年 1 至 5 月,從英國攻佔香港島開始到《廣州和約》訂立為第二階段;1841 年 8 月至 1842 年 8 月,英艦隊從廣東海面北上直至《南京條約》簽訂為第三階段。戰爭以中國戰敗求和簽訂屈辱的《南京條約》而告終。 有的學生可能問(給學生質疑空間,迸撞智慧火花) :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原因? 教師:鼓勵學生討論。 學生:活動略。 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總結:鴉片戰爭是英國發動的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也是中華民族反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中國這場正義戰爭中戰敗受辱的原因主要有經濟落後,政治腐敗,武器落後, (圖示《裝備齊全的清軍》)道光皇帝戰和不定,舉止失措等。 1842 年 8 月,英軍用武力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現在大家互相看看展板,關注下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影響簡表。越有創新越好。 生:分組評選優秀者在全班展示,評選時,注意表格形式的創新,表格內容的正確。重點內容必須記憶。 師:我做的表格供大家參考: 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影響簡表項目 主要內容 影響割地 ①中國的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中國.

『伍』 求初中一年級到三年級歷史教材的word文檔或電子書。就是從元謀人開始的,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又到中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上面有相關的資料,不過需要慢慢整理哦

『陸』 初中歷史 北師大版 教案 下載網址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1604
八年級下冊歷史全套教案[北師大版]

第1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課程標准〗

講述開國大典的史實,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簡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實。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識目標: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及主要內容;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理解分析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具體過程,認識西藏和平解放的意義。
能力目標:(1)通過小組合作,繪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主要決定簡表??學會利用表格的方法歸納歷史事件的能力。(2)教師指導學生搜集國旗、國徽、國歌、開國大典和西藏和平解放等資料,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資料的能力。(3)通過小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767
八年級下冊歷史全套教案[北師大版][八年歷史教案]
八年級下冊歷史全套教案[北師大版]第1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課程標准〗講述開國大典的史實,認識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簡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實。〖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知識目標:了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及主要內容;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理解分析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具體過程,認識西藏和平解放的意義。能力目標:(1)...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362
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七年歷史教案]
第一課隋朝的統一與大運河教案示例本課重點:隋朝大運河;暴君隋煬帝本課難點:科舉制度的創設教學過程:一、導入復習提問:(1)北周是什麼時候統一北方的?(2)(展示楊堅的圖片),581年,這個人奪取了北周政權,建立了隋朝,他是誰?二、講授新課1、隋朝統一南北南北朝經濟的發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強經濟交流,結束分裂割據局面。而廣大人民經過長期的戰亂,人心嚮往統一...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67

北師大版初三歷史教案[九年歷史教案]
第1課 向人性扼殺者宣戰〖課程標准〗知道《神曲》,復述達•芬奇的主要活動,初步認識文藝復興對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所起的作用。知道莎士比亞的主要作品。說出《最後的晚餐》的作者和藝術風格。〖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但丁《神曲》創作的歷史背景、主要內容、風格特點、歷史作用和藝術成就等基本內容。講述達•芬奇的主要成就和藝術...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2868

北師大版九年級世界歷史下冊教案 1-11課[九年歷史教案]
北師大版九年級歷史下冊1-11課教案第l課俄國向何處去第2課蘇聯的崛起第3課國際新秩序的建立第4課「大蕭條」與「新政」第5課追憶列寧——學習與探究之一第6課邪惡的軸心第7課瘋狂的戰車第8課正義的勝利第9課小小軍事指揮官——模擬二戰經典戰例——學習與探究之二第10課「冷戰」與「熱戰」第11課夢幻超級大國俄國向何處去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俄國二月革命和兩個政權並...

閱讀全文

與初中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教案怎麼導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