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初一歷史兵家為什麼好300

初一歷史兵家為什麼好300

發布時間:2021-03-14 22:37:41

A. 為什麼學歷史300字答復

古人雲,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學習歷史的作用在於讓我們借鑒前人經驗,通過歷史理解今天,分析未來。通過歷史發展的具體歷程闡述人類社會發展的多樣性和統一性,普遍性與特殊性,必然性與偶然性,揭示歷史發展的本質和客觀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學習歷史對加深對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開拓國際視野,形成國際意識,培養適應國際化社會的公民素養,具有重要的理智價值。
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先生在其《國史大綱》的第一頁上曾說:「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隻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雲對本國史有知識。)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以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以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備具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否則其所改進,等於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對其國家自身不發生關系。換言之,此種改進,無異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縮與消滅,並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皇。)

B. 初一歷史問題(關於科舉制的創立)

隋朝,興起於唐朝,明清是鼎盛時期。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贊。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我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鄉貢,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宋朝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范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范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制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制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乾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制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譽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治者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譽錄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譽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僅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於防止主考官徇情取捨的確發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於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於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熙寧八年,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斗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明朝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

元代開始,蒙古人統治中原,科舉考試進入中落時期,但以四書試士,卻是元代所開的先例。

元朝滅亡後,明王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

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蔭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通過科舉做官。

參加鄉試的,除監生外,還有科舉生員。只有進入學校,成為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為科舉生員。明代的府學、州學、縣學、稱作郡學或儒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學院,故稱這級考試為院試。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生員分三等,有廩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廩膳生員,簡稱廩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科稱增生;於廩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於諸生之末, 稱為附學生員,科稱附生。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幹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師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許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所以,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演變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是維護封建專制治的工具,同進也把科舉考試制度本身引向絕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二十一史廢"。又說:"愚以為八股之害,甚於焚書。"

清代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滅亡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清代科舉在雍正前分滿漢兩榜取士,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特殊的優特,只考翻譯一篇,稱翻譯科。以後,雖然改為滿人、漢人同試,但參加考試的仍以漢人為最多。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於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於消亡。

我國科舉制度古已有之,作為一種選拔人才的制度,據記載始於漢代。以下各朝,在此基礎上,或繼承,或變化,但大體都有一套較為完整的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

明、清兩代的科舉制度大致相同。下面只就清代的科舉制度加以簡單的敘述。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生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統稱為儒學)。儒學和孔廟在一起,稱為學宮。生員「入學」後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清初生員尚在學宮肄業(有月課和季考,後來變成有名無實了),又稱為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

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額,由公家發給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額;新「入學」的稱為附生。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試,(2)會試,(3)殿試。

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於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參加鄉試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鄉試考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後一般要舉行復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餘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特設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范進中舉」這個片斷選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凶查捷報」。這一回寫的是范進中舉的故事。小說描寫廣東學道周進,到廣州上任,先考兩場生員,考完兩場以後,第三場是南海、番禺兩縣的童生來進行考試。童生里就有范進,范進考完這場考試後就進了學,取得了第一名,人們稱他為「相公」。范進進了學以後想進一步考舉人,考上舉人後人們就會稱他為「老爺」。中舉是科舉考試的一個過程,在我們講評這個故事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清代的科舉考試制度。

清代的科舉考試制度分兩個階段,一個是科舉的初步考試,一個是科舉的正式考試。科舉的初步考試有這么三種,一種叫童試,一種叫歲試,一種叫科試。童試,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開始應初試的時候稱做「童生」,童生經過一定的考試選拔,在縣裡面選拔了以後到督學進行考試,督學考試合格就可以稱做「秀才」了。范進是多年的童生,最後終於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這也是一個選優的過程,這叫「歲試」。每三年還要參加一次大的考試,叫「科試」。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為了推舉舉人考試的資格,通過這個考試的提名,便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范進剛好趕上童試這一年也是科試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試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這是科舉的初步考試。

接下來是科舉的正式考試,它也有三種:鄉試、會試、殿試。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這四個年中的八月舉行鄉試。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為舉人,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舉制度規定,舉人可以到吏部注冊,可以取得一定官職,可以當縣官、縣太爺了。當然這個職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額。舉人的名額很少,那麼舉人當中候補做官的人就更少了,這樣就往往有候補官。這是第一種鄉試。接下來是會試。會試是緊接著鄉試,在第二年的二月份舉行。鄉試是頭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試,叫「春試」,這就是會試。會試如果考中了,稱為進士,進士每年的名額大概有300名左右。會試考完以後還要進行第三場考試殿試,在會試以後的第二個月,大概在4月份前後。殿試是皇帝在太和殿親自考試,考中後就是欽定的進士,可以直接做官了。這是清代的科舉考試制度,自明代開始形成的一套很嚴格的科舉考試制度。

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里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後來又叫八股。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繫到一個人能不能陞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陞官。所以在小說中說:「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人們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C. 關於初一歷史的問題

殷墟文物——見證中華歷史的滄桑歷程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3000多年前,氣魄剛健的商人在洹水之畔縱橫捭闔、卓然稱雄。然而,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領導的那場引發朝代更迭的戰爭,讓這里迅速淪為「麥黍漸漸,麥秀離離」的廢墟。星紀之運,無時而止。時光的偉力將這里從亞熱帶氣候遷變為暖溫帶氣候,殷商文明也一同深埋地下,湮沒無聞。

當世人的目光再次聚集這里的時候,已是3000年後。1928年10月13日,受當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委派,董作賓與臨時工作人員開始對殷墟進行試掘,中國現代考古學由此發軔。從那時起至今已是八十載,殷墟發掘幾未中斷,其時間之漫長、規模之龐大、成果之豐碩、影響之深久,為世界考古遺址發掘所罕見。

一、一個王國的縮影

殷墟是中國第一個有文獻記載並經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都城遺址。甲骨文的發現和殷墟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構建了中國古代早期歷史的框架,使傳統文獻記載的商代歷史成為信史。

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已知中國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它以象形為基礎,有4500個單字和固定的語法結構。源於殷墟甲骨文的中國漢字,其書寫形式雖然經過了3000多年的變化,但是以形、音、義為特徵的文字和基本語法保留下來,至今仍為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使用,對中國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以青銅器、玉器為代表的殷墟文物,製作精美、工藝精湛、紋飾神秘,是溝通人、神關系的祭祀禮器。以司母戊鼎為代表的殷墟青銅器,採用獨有的片范鑄造法和復雜的鑄銅工藝,達到了古代東方青銅鑄造技術的高峰。以婦好墓玉器為代表的殷墟玉器,採用圓雕、俏色、雙勾陰線為主要技法,表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形象,堪稱世界玉雕藝術寶庫中的精華。

二、發現甲骨文

那些甲骨上的文字

1899年的一天,清朝國子監祭酒、金石學家王懿榮瘧疾發作,所喝的中葯必須用「陳年龜甲(又叫龍骨)」做葯引。正當他將龜甲碾碎放入葯中時,另一位學者劉鐵雲剛好來探望他。劉鐵雲驚奇地發現,這些做葯引的龜甲上依稀有像中國古文字的符號,而王懿榮曾研究過青銅器上的銘文,他發現這些龜甲上的文字與青銅器上的銘文十分相似。這個無意中的發現,成就了一個考古奇跡。後來經多方打聽才知道這些龍骨來自於安陽的一個小山村。

安陽的小屯村漸漸熱鬧起來了,奸詐的商人、夢想發財的盜墓賊和興奮的學者紛紛來到這里,所有人的目的都是要得到那些碎片,曾經十分廉價的龍骨變得昂貴起來。直到1928年,這種混亂狀況才得到遏制。傳說中的殷墟終於迎來了第一次現代考古發掘。

1936年6月12日,在殷墟的第13次發掘中,意外地發現了一個龐大的甲骨窖穴,堆放了一萬多片甲骨,這是殷墟歷次科學發掘以來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這個甲骨窖穴因此被人們稱為「中國最早的甲骨文檔案庫」、「是甲骨學史上的一大奇跡」。在這個甲骨窖穴中,人們還發現了一個完整的人骨架。考古學家猜測,他可能是當年負責看管這個窖穴的一名官員。

新中國成立後的考古發現有了更多的收獲。1973年,在小屯南地發現了擁有5000多片刻辭甲骨的窖穴;1991年,又在殷墟花園庄村東地發現一個甲骨坑,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有刻辭的574片,內容主要涉及祭祀、田獵、天氣和疾病等方面。

三、源自與神靈的對話

在甲骨文發現之前,史書上關於商王朝的記載還是一段被質疑的歷史,而現在,那些久遠的年代都在甲骨文中得到了印證。這些文字都被清晰地刻在動物的甲骨上。甲骨主要有烏龜的甲和牛的肩胛骨。從書寫的角度說,在骨頭上刻字並不比在別的物體上刻字更容易,商代的人們為什麼要選擇動物的骨頭來做書寫的工具呢?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在這些骨頭的背面都有一些小孔,還有灼燒過的痕跡。很顯然,這和遠古神秘的巫術相關。

殷王武丁貞問婦婡患疾刻辭卜甲

在現在中國彝族人中,還流行著一種巫術。他們灼燒動物的甲骨,根據燒出的裂紋的長短和方向來判斷神的諭旨。那麼,3000年前的人們是否也用這種方法和神靈溝通呢?當甲骨開裂,一種神秘的「噗噗」聲傳入人們的耳朵,在庄嚴的儀式上,這種聲音就像是神和祖先在回答人們的問題。明天會下雨嗎?明天會有雷電嗎?即將的征戰會取得勝利嗎?王後的孩子會是男孩嗎?那月蝕會是不吉利的象徵嗎?所有疑問都在和神與祖先的對話中得到了答案。當一些事情應驗了神靈的答案後,巫師就把占卜的結果刻在甲骨的正面。文字就這樣被流傳了下來。

殷王武乙(文丁?)貞問祭祀先公先王卜骨

目前,殷墟共出土甲骨15萬片,單字約4500個。但是,大部分甲骨文讓現代人感到費解,經過100多年來中國學者艱苦不懈的努力,已經破譯了1500個單字。然而,這只佔了發現文字的三分之一左右。不管怎樣,這些神秘古怪的文字,總能引發出人們的思古悠情,以至於美國的一個計算機軟體公司也以甲骨文命名。有了文字,遠去的歷史就不再那麼晦澀了,正是文字使得我們更好地和先人交流。文字的誕生和成熟意味著中華文明的成熟,殷墟不再是一座遠古都市的廢墟,它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也是當之無愧的人類古文明的聖地之一。

動物學家對殷墟出土的動物骨骼做了鑒定,他們找到的很多動物如今在這里再也不可能看到了。那時的殷墟不像現在這么乾燥,而是一塊雨水充足、氣候溫暖的樂土,在繁茂的樹木和成片的沼澤中,隨處可見悠閑踱步的大象和姿態優雅的丹頂鶴。

根據考古資料和史書結合,考古學家推定,在公元前1318年,偉大的盤庚帶領他的人民,在溫暖濕潤的平原上,建立起一座雄偉的大都市。

四、甲骨文與中國文字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體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為代表的中國古漢字體系,歷經數千年的演變而承續至今,書寫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史。

最早對甲骨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的四位學者是:郭沫若(1892-1978)、董作賓(1895-1963)、羅振玉(1866-1940)、王國維(1877-1927),因其字和號中都有一個「堂」字,被稱作「甲骨四堂」。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歷法、醫葯等科學技術。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1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3000多年以來,甲骨文雖然經過了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不同書寫形式的變化,但是以形、音、義為特徵的文字和基本語法保留至今,成為今天佔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的方塊字,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審美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五、璀璨的青銅文明

在商代貴族的眼裡,奴隸和戰俘並不是同等意義上的人,而只是他們的財產。人們把奴隸和戰俘成批地殺害或活埋,和牛、狗、馬一樣,作為祭祀的禮品或者陪葬的物品。

這是一個充滿血腥的時代,但也是人類文明閃爍出璀璨光芒的時代。除了成熟的文字體系外,商代人還創造了舉世矚目的青銅文明。

司母戊大方鼎

這件大鼎高達133厘米,重量832.84公斤,是至今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銅器鼎。1939年,一個農民在自己的農田裡發現了它,為了躲避日軍的搜捕,銅鼎曾被多次轉移和掩埋。

在鼎的內壁發現了銘文「司母戊」三個字,由此得名司母戊大方鼎。人們推測,這個鼎是一位商王為祭祀母親而定製的。司母戊大方鼎造型龐大雄渾,但製作工藝非常精巧,紋飾精美細膩,鼎身以雷紋為底,上面刻著浮雕的龍和饕餮紋樣,是中國青銅器文化中的瑰寶,它的鑄造技術和藝術水平,代表了商代青銅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

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殷墟遺址的西部邊緣系統發現了大規模「鑄銅」遺址,面積達到3萬平方米,司母戊大方鼎也許就是在這里鑄造的。3000多年前,一件青銅器的鑄造往往需要幾百個人同時工作,通過取土、拌土、鑄造和加工等復雜的程序,才能最終完成。

殷墟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包括禮器、樂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藝術品等。和古埃及人不同,商朝人似乎天生地對黃金缺乏興趣,商朝人語言中的「金」就是指青銅器。不過,青銅器最主要的用途並不是生活用品,而是祭祀用具和兵器,當時的人們認為,只有上天和鬼神的眷顧,才能造出這樣的鬼斧神工之作,普通人是無權享用青銅器的。

海外流失文物

形制繁復的青銅器實際上和繁復的禮儀聯系在一起,青銅器中的禮器便用於王家的祭祀。 青銅器成為那個時代權勢和力量的象徵,一種特殊的禮儀文化造就了商代青銅文明的輝煌,也達到了中國青銅時代發展的巔峰。

六、玉經雕琢方成器

除甲骨文和青銅器之外,玉器也是殷墟具有代表性的文物種類。殷墟玉器是中國古代玉器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上承夏及商代早期玉器的優良傳統,下啟西周玉器的先河,經200多年的生產實踐,提高了設計水平和雕琢技術,創作了很多精美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殷墟玉器的色澤瑰麗多彩,晶瑩光潤。以婦好墓的玉器為例,以深淺不同的綠色最多,黃褐、棕褐次之,淡灰色、白色(包括乳白)、黃色的較少。多數雜有與主色相異的玉斑,純色的較少。

殷墟出土的玉器,其原料大都為新疆的和田玉和遼寧的岫玉。為何在相隔千里的殷墟會出現這兩地的玉石原料呢?有人推測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經有兩條通往新疆和江南的「玉石之路」了。通過這兩條玉石之路,不僅是加工玉器的原料,就連加工青銅器的原料,也可以源源不斷地運送到殷都。所以有人斷言,就是這條玉石之路奠定了後世絲綢之路的基礎,這可要比開始於公元前2世紀的「絲綢之路」早1200多年。當然,這些都只是猜測,謎團真正的解開需要更多的考古發現來自圓其說。

D. 中國歷史上的兵家是什麼回事

中國春秋戰國時的學派之一,學派分三教,九流。三派指,儒,道,墨;九流指,法家,兵家,縱橫家,陰陽家,小說家,雜家,醫家,農家,浮屠家(即佛家)

E. 孫武簡介300字孫武兵學思想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長卿,齊國樂安人,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

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該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孫子兵法》短短的13篇5000字,體現了孫武完整的軍事思想體系。他強調戰爭的勝負不取決於鬼神,而是與政治清明、經濟以展、外交努力、軍事實力、自然條件諸因素有聯系,預測戰爭勝負主要就是分析以上這些條件如何。孫武不僅相信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運動變化著,強調在戰爭中應積極創造條件,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促成對立面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轉化。正是因為孫武在軍事科學這門具體科學中概括和總結出了異常豐富、多方面的哲學道理,確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與孔子、老子的並列地位,被並稱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顆明亮的星體。孫武的軍事理論並非沒有缺點、錯誤的東西,但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見識深深影響了後世,受到古今中外軍事家的廣泛推崇。

F. 七年級上冊歷史學習體會三百字

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知識
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的起源
第1課 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1、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

2、遠古居民的三個代表圖:

代表文化

距今時間

發現地點

元謀人

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雲南省元謀縣

北京人

距今約七十至二十萬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

山頂洞人

距今約一萬八千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

3、山頂洞人比北京人的進步圖:

代表文化

距今時間

體質形態

工具製造

用火

觀念

社會組織

北京人

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徵

打制粗糙的石器

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群

山頂洞人

距今約一萬八千年

模樣與現代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鑽孔技術

人工取火

懂得愛美死後埋葬

按血緣結合起來的氏族

第2 課 原始的農耕生活

1、 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兩個代表:

原始人類

距今時間

發現地點

生產活動

生產工具

住房

用具

穿著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約七千年

長江流域

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村

種植水稻,飼養豬狗牛羊

骨制耒耜,已使用磨製石器

干欄式房屋

製造陶器

學會紡織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約五六千年

黃河流域

陝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種植粟和蔬菜,飼養豬狗;漁獵

普遍使用磨製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

第3課 華夏之祖

一、「炎黃子孫」

1、炎帝、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黃帝部落聯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敗蚩尤,從此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後的華夏族。華夏族也就是漢族的前身,中華民族的主幹部分。

2、炎帝、黃帝對中華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二、禪讓制

堯、舜、禹時期,用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叫「禪讓制」。

第4課 夏、商、西周的興亡

一、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時間

滅亡時間

都城

開國君主

亡國之君



約公元前2070年

約公元前1600年

陽城







約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幾次遷都,盤庚時把都城遷到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鎬京

周武王

周幽王

東周

公元前770年

洛邑

周平王

二、夏商周的政治

1、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2、夏朝設置了各種國家機構(包括政府機構、軍隊、刑法和監獄等)是奴隸主階級壓迫平民和奴隸的工具。

3、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鞏固統治

(2)分封制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給親屬、功臣,封他們為諸侯。
②諸侯的義務: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

(3)分封的意義: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使西周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

第5課 燦爛的青銅文明
農業、畜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形成了我國夏、商、西周燦爛的青銅文明。

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商周青銅鑄造的特點:規模大,品種多,工藝精,分布廣。

二、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

三、奴隸的悲慘生活

1、沒有人身自由,可以被隨意轉讓和買賣。

2、人牲:商朝奴隸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殺大量奴隸做供品。

3、人殉:奴隸主死了,還要把奴隸殺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第6課 春秋戰國的紛爭

一、春秋爭霸

1、諸侯爭霸的目的:迫使各國承認他的首領地位,成為「霸主」。
著名霸主: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

2、齊桓公和晉文公成為霸主的共同原因:

①前提:王室衰微

②實力:通過發展生產、訓練軍隊、整頓內政,齊晉迅速強大起來。

③威望:通過「尊王攘夷」或戰爭樹立威望。
3、爭霸戰爭的影響:

(1)給社會帶來種種災難;

(2)在爭霸戰爭中,有些諸侯國被消滅,出現了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

二、戰國七雄

1、戰爭的目的:兼並和統一

2、戰國著名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長平之戰,趙軍大敗,東方六國從此再也無力抵禦秦軍的進攻)

第7課 大變革的時代
一、經濟

1、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

2、著名的都江堰

①設計建造者:秦國蜀郡大守李冰

②地點:岷江

③意義: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農田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飢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

二、政治上——商鞅變法
①時間: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展變法。
③目的: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以便在群雄爭霸中保持不敗地位。
④內容和影響:

內容

影響

獎勵耕戰

獎勵生產(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經濟發展,國富

總之,商鞅變法確立封建制度,使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國家,為秦國統一全國奠定基礎。

獎勵軍功(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軍隊戰鬥力增強,兵強

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強中央集權

三、文化上——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並互相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

第8、9 課 中華文化的勃興

一、文字的演變

時間



商周

西周晚期

戰國

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竹書、帛書

材料

龜甲、獸骨

青銅器

竹簡、絲帛

二、天文、歷法、醫學和文學的成就

分類

成就

天文

商朝甲骨文有許多關於日食、月食的記載,經現代科學家驗證,都很可靠。

歷法

相傳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歷法(夏歷),商朝的歷法更為完備

戰國時期,測定出一年24個節氣

醫學

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一直為中醫沿用

文學

屈原和他的代表作《離騷》

三、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

學派

時期

代表人物

著作

思想內容

儒家

春秋

孔子

《論語》

政治思想——「仁」:「愛人」,「為政以德」。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謙虛好學、溫故知新。

戰國

孟子

仁政治國、輕徭薄賦

道家

春秋

老子

《道德經》

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相互轉化。

戰國

莊子

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墨家

戰國

墨子

」兼愛」:希望人們互助互愛。

「非攻」:反對侵略戰爭、支持正義戰爭。

法家

韓非子

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兵家

孫武

《孫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第10課 「秦王掃六合」

一、秦的統一

統一時間:公元前221年 都城:咸陽 開國皇帝:秦始皇嬴政

意義: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長達數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據、混戰不已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從此,統一始終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

二、鞏固統一的措施

措施

影響

政治

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在我國沿用了兩千多年,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經濟

統一貨幣、度量衡

對於促進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文化

統一文字

焚書坑儒

摧殘了文化,制約了人們的思想。

軍事

北築長城、開發南疆

秦朝疆域廣大,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第11課 「伐無道,誅暴秦」
一、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和賦稅

②嚴酷的刑法

秦朝的暴政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和苦難,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陳勝吳廣起義

1、時間:公元前209年

2、起義地點:大澤鄉

3、經過:

(1)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

(2)起義軍在陳建立政權,陳勝自立為王。

(3)由於秦軍的強大,起義被鎮壓,陳勝、吳廣被部下殺害。

4、意義: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三、農民起義軍推翻秦朝
項羽:巨鹿之戰,大敗秦軍主力。
劉邦:直逼咸陽,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第12課 大一統的漢朝

一、楚漢之爭和西漢的建立

1、楚漢之爭(西楚霸王項羽VS 漢王劉邦)

2、西漢的建立
時間:公元前202年
都城:長安
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

二、文景之治

1、原因

①漢初的形勢:經濟蕭條、國家貧困。

②總結秦朝亡於暴政的教訓。

2、措施

①注意發展農業生產,減輕人民的負擔
②提倡節約

文帝景帝統治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百姓富裕,國家富強起來,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的統治稱為是「文景之治」。

三、漢武帝的大一統

背景

措施

效果

政治

漢初分封的諸侯國,還有相當的勢力

頒布「推恩令」,削弱封國勢力。

諸侯國再也無力與中央對抗

思想

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還很活躍,他們批評皇帝的政策,指責中央,對中央集權很不利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舉辦太學,以儒家的五經為主要教材。

儒家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

漢武帝時期,西漢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進入鼎盛時期,這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

四、東漢的建立
建立時間:公元25年
都城:洛陽
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

第14課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

一、冒頓統一蒙古草原

1、匈奴的生活習俗:過著游牧生活,逐水草遷徙。

2、冒頓單於第一次統一蒙古草原

3、匈奴族生產的發展(畜牧業興旺發達;學會農耕,開始墾田種谷)

二、匈奴與漢朝的和戰

時間

西漢初年

漢武帝時期

漢元帝時期

形勢

經濟蕭條、國家貧困

經過文景之治,國力強盛

匈奴分裂,其中呼韓邪單於向漢朝稱臣

政策

和親:把皇室女子作為公主,遠嫁匈奴,每年送給大量穀物和紡織品。

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

昭君出塞

效果

匈奴騎兵年年揮師南下,和親沒有根本上解決匈奴的威脅

漠北之戰,匈奴受到沉重打擊,無力再與西漢對抗 。

為漢匈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15課 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一、張騫通西域

1.西域: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今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

2、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時間:公元前138年
使命: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
意義:了解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願望

3、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時間:公元前119年
使命:與西域各國進行友好政治經濟交往。

4、西域都護的設立
時間:公元前60年
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絲綢之路
1、陸上絲綢之路
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

2、海上絲綢之路

第16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一)

一、紙的發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

1. 紙的發明(時間:西漢早期)

2.蔡倫改進造紙術(蔡侯紙)

二、《九章算術》和地動儀

1、《九章算術》(總結了春秋戰國到東漢時期的數學成就)

2、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

三、名醫輩出

人物

美稱

成就

華佗

神醫

麻醉葯劑「麻沸散」、「五禽戲」

張仲景

醫聖

《傷寒雜病論》,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

第17課 昌盛的秦漢文化(二)

一、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

1、佛教的傳入
①起源於古印度
②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
③東漢明帝時,興建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
④教義:人死後能夠轉生來世,人的今生能忍受苦難,虔誠地信佛,來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2、道教的興起
①道教是土生土長的宗教
②創始人:張陵
③東漢時在民間興起
④教義:主張修身養性,煉制丹葯,以求長生不老和得道成仙。

二、司馬遷和《史記》
魯迅對《史記》的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學成就:
①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②成為後世紀傳體史書的典範

文學成就:
文筆簡潔,語言生動,刻畫人物栩栩如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

三、轟動世界的秦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第18課 三國鼎立

一、官渡之戰

1、形勢: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生產遭到嚴重破壞。

2、時間:公元200年

3、作戰雙方:袁紹VS曹操

4、結果: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軍,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二、赤壁之戰

1、形勢: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想要統一全國;南方劉備、孫權勢力有所發展。

2、時間:公元208年

3、作戰雙方:曹操VS孫劉聯軍

4、結果: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三、三國鼎立的形成

國號

時間

都城

開國君主



220年稱帝

洛陽

曹丕



221年稱帝

成都

劉備



222年稱王

建業

孫權

四、三國經濟的發展

魏國: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北方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

蜀國:絲織業興旺,蜀錦行銷三國;
吳國:造船業發達,吳國船隊曾到達夷洲(現在的台灣),加強了內地和台灣地區的聯系。

第19課江南地區的開發

一、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

1、西晉的統一

①魏滅蜀;

②265年,西晉代魏;
開國皇帝:司馬炎
都城:洛陽

③280,西晉滅吳,實現了統一。

2、內遷的各族

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

3、西晉的滅亡
①原因:統治集團腐朽,西晉皇族為爭奪皇位,混戰了十幾年,耗竭了西晉的國力。
②西晉的官僚地主殘酷壓迫內遷的少數民族,激起他們的反抗。
公元316年,內遷匈奴人的一支武裝力量滅亡了西晉。

二、淝水之戰

1、形勢:
①南方:司馬睿重建晉朝,都城在建康,史稱「東晉」。
②北方:氐族人苻堅建立的前秦政權強大起來,統一了黃河流域。

2、時間:公元383年

3、作戰雙方:前秦VS東晉

4、結果: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前秦統治瓦解,北方地區重新陷入割據混戰狀態,東晉取得暫時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江南經濟的發展

1、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區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
②南遷人口,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
③江南戰爭較少,社會比較安定。
④南北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表現:
①大量的荒地被開墾為農田。
②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
③農業技術的進步:開始使用綠肥,牛耕和糞肥得到推廣。
④小麥推廣到江南地區。

3、影響:為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第20課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統一
439年,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統一了黃河流域。

二、民族大融合

1、黃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長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觸和頻繁的交往,在生產技術和生活習俗上相互影響,逐漸融合。

2、北魏孝文帝改革

遷都洛陽,以更好地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

漢化政策:學漢語;穿漢服;用漢姓;與漢族聯姻;採用漢族的官制、律令;學習漢族的禮法。

意義:北魏孝文帝的這些措施促進了民族融合。

第21、22課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類別

朝代

代表人物

著作

貢獻

數學

南朝

祖沖之

《綴術》

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後的第七位數字,領先世界一千年。

農學

北朝

賈思勰

《齊民要術》

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

地理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

以注錄水道系統為綱;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

書畫

東晉

王羲之

《蘭亭序》

寫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飄若浮雲,矯若驚龍」,《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後人稱為是「書聖」。

繪畫

東晉

顧愷之

《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石窟藝術

北朝

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

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G. 初一歷史...

契丹族!
關於契丹族興起的傳說,在關於青牛白馬的故事裡已有體現。其實,契丹族的興起遠不像故事裡講的那樣簡單。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有關契丹族興起的歷史。

契丹族是我國北方很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原來屬於東胡族系,論起源則是源自東胡的一個支系:鮮卑。而鮮卑中又有一個宇文部,契丹就是這個宇文部的分支之一。契丹這個名稱最早在我國史書中出現是在公元四世紀的北魏時期。在當時分布在遼水流域以北的潢河(今西拉木倫河)與土河(今老哈河)一帶,過著漁獵畜牧的氏族部落生活,以逐水草游牧為主。在北魏後期,契丹形成了古八部,八部之間互不管轄,也沒有什麼聯系。各部獨立地和北魏政府保持著朝貢關系。到了隋朝,由於突厥勢力擴張,對各部族征伐不止,契丹各部為防衛突厥,開始互相聯系,互相支援,後來形成了初期較為鬆散的部落聯盟。到了唐初,契丹就形成了以大賀氏為首的部落聯盟。其體制是在八部酋長中共同選舉一人為首領,或者叫盟主。任期三年,到期改選,但大賀氏的人有世選的特權,這時的首領,已經有了管理權力。契丹首領後來率部歸入唐朝,唐太宗授予旗鼓,以表示對首領權威的承認。唐朝又在契丹地區設置了行政機構,即松漠都督府,任命其首領為都督。

唐玄宗時期,大賀氏部落聯盟瓦解之後,重建了遙輦氏部落聯盟,在被回紇統治一段時期後,又趁回紇內亂之機重新歸附唐朝,而唐朝後期的衰落又給契丹的獨立發展提供了良機。

遙輦氏聯盟後期,由於唐朝末年的中原混戰,使得北方漢族人紛紛逃入契丹地區,躲避戰亂。漢族的先進生產及其他技術對契丹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而在契丹八部中迭剌部又離中原較近,所以發展最快,勢力超過了其他七部。迭剌部的夷離堇(即部落的酋長或聯盟的軍事首長)一直由耶律氏家族世襲擔任,這個家族從阿保機的八世祖耶律雅里重新整頓契丹部落聯盟,擔任夷離堇之後,就進入了契丹社會的上層,而且從七世祖開始就掌握了聯盟的軍權,地位僅次於聯盟首領。到了阿保機的祖父勻德實擔任迭剌部的夷離堇時,本部落已有了發達的牧業和農業,勢力強大,社會的發展也很快,開始由氏族制度向階級社會的國家過渡。

到10世紀初,契丹族傑出的首領阿保機,統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國,都城在上京。阿保機就是遼太祖。(關於契丹第一次改稱遼的時間,說法不一,今從《遼史·太宗記》,947年改契丹為遼,983年遼復稱契丹,1066年又稱遼)

契丹建國後,勢力不斷南擴,遼太宗時,佔領了幽雲十六州。與中原政權的沖突加劇

下面還有一段更為詳細

紅山人--東胡人-契丹人---赤峰人

(赤峰歷史一萬年)
一、新石器時期 1、 距今約一萬年前 赤峰地區人類最早的活動遺跡在翁牛特旗山嘴子鄉上窯村一個洞穴中發現。洞穴地處距地面高100餘米的老虎洞山頂,洞穴附近發現了人類使用過的原始打制石器,以及經過燒烤、食用過的腫骨鹿骨骸。經考古學界鑒定,應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活動遺存,距今約一萬年至八千年。這一發現揭開了赤峰地區人類歷史的序幕。 2、距今約八千年前 在今赤峰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就有人類聚落。考古界和史學界定名為新石器時代「興隆窪文化」。興隆窪聚落是一處規模壯觀、構築嚴密的原始建築,在180餘米的橢圓形圍壕內,整齊地排列著十餘排100餘座房屋,座落在聚落中心位置的大房子,面積達140平方米。興隆窪文化時期的出土遺物極其豐富,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獨具特色,其中陶器器表,大多壓印,刻劃3~5種不同紋飾,從口、肩、腹三個部位分列,極為雅緻大方。漁獵所用的魚鏢,多帶「倒刺」,刃部鑲有細石器,堅實鋒利。 興隆窪文化遺址除敖漢境內發現外,考古人員還在林西縣白音長汗、克什克騰旗南檯子等地發掘了相應的遺存,所有這些,表明八千年前西遼河上游今赤峰地區,正處在中國遠古社會由氏族階段向國家進化的轉折點,社會組織、防衛設施、意識形態、宗教禮儀也正在按著國家的要求孕育、發生。這是赤峰先民對中國八千年文明史的卓越貢獻。1982年進行首次發掘。1983年秋至1984年末,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興隆窪文化遺址進行7次大規模發掘。1992年和「八·五」期間被列入全國10大考古新發現之一。199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2000年被列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而永載史冊。 3、距今約七千年前 趙寶溝文化先民生息、定居於今赤峰市敖漢旗境內。趙寶溝聚落址,位於今敖漢旗趙寶溝村西北約1公里的漫崗上,佔地9萬平方米。198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正式進行發掘,清理房址17座,對祭壇也作了局部解剖。從發掘所獲得的陶器、石器、骨器等,顯示了當時生產技術和工藝水平,在北方諸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中居領先地位。 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在《中國文明起源新探》一書中指出:「在距今7000年的趙寶溝文化遺址,發現刻有豬龍、鳳鳥和以鹿為原型的麒麟陶尊,充分說明社會分化已很明顯,而在中原,這類最早的『藝術神器』,是距今6000年的河南濮陽西水坡的龍虎堆塑,要比內蒙古地區晚上一千餘年。」 4、距今約六千至五千五百年前 紅山文化先民遺存,在今赤峰紅山後(北)發現。海撥750餘米的紅山,位於英金河畔,面積近10平方公里。紅山文化先民遺跡主要分布於紅山後一帶,除居住聚落址外,尚有墓葬等遺存。 紅山文化有著廣闊的分布范圍,以西遼河上游赤峰為中心,西至張北,南抵京津,東越遼河,北跨大興安嶺。近年周邊地區陸續發現的紅山文化遺存,大大豐富了紅山文化的內容,為復原紅山文化的社會歷史提供了更多的考古材料。在這些新發現中,"玉器"的發現尤為引人注目。地處西拉木倫河南岸的翁牛特旗,從1972年以來,先後出土、發現早期的玉石龍、黃玉龍和碧玉龍,圓雕精細,造型古樸,被譽為「華夏第一龍」,是中國尚玉文化和崇龍傳統的發端地。巴林右旗那斯台遺址出土數十件成組玉器,除龍型器外,尚有玉蠶、玉鳥、貓頭鷹等,這又表明赤峰地區遠古時期就是產玉、制玉的基地,玉文化從北國草原播撒華夏各地,形成了數千年博大精深的玉文化傳統,這是赤峰先民智慧的結晶,也是赤峰後人的驕傲。 5、距今約五千三百年前 我國北方森林、草原文化先民遺跡,在今巴林左旗烏爾吉木倫河畔富河溝門發現,學術界定為富河文化。在富河溝門聚落建築中,共發掘房址37座。這些房屋均順山坡地勢而建,平面布局呈簸箕形,各房之間有土坎相連。 富河文化首次在巴林左旗發現後,在西拉木倫河以北其他地區,以及近鄰哲里木盟也有發現,據地下發掘的碳化物經C14測定,距今約5300餘年,是繼紅山文化以後,赤峰北部草原地區出現的一種新的原始文化類型,它和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一樣,都是新石器時代氏族成員創造的遠古文化,共同推進著北國遠古文明的歷史進程。6、距今約四千五百餘年前 小河沿文化。1974年敖漢旗小河沿遺址開始發掘。小河沿文化有一組特徵明顯的陶器群,陶質細膩、質地堅硬、表面磨光、平整光滑的"黑陶"在這里首次被發現。考古界認定為小河沿文化、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前。 7、距今約四千三百年前 中國北方早期青銅時代先民遺存,在今赤峰市松山區王家店鄉夏家店村發現,其年代相當於中國歷史紀年的商朝早期或夏代,考古學界命名為赤峰夏家店下層文化,距今約4300年。夏家店下層文化以赤峰為中心,有著廣泛的分布范圍,東至遼河,西抵張家口,南達京津,北越西拉木倫河,處在赤峰的居民,當與燕、山戎先祖有關,他們是中國北方早期青銅文明的開拓者,也是商、周中國青銅器鼎盛時期的奠基者。 敖漢旗大甸子鄉夏家店下層文化,列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載入史冊

二、夏商時期
1、距今約四千三百年前 早商時期,西遼河上游赤峰地區存在一個城邦奴隸制社會形態。考古人員在今敖漢旗,松山區陰河、英金河流域等地發現大批規模宏偉、建築堅森、布局嚴密的石築城堡,大多建在高山頂或山坡間,今民稱「城子山」(或城子地),城內大小住房密布,城垣石築,辟有多道城門和城樓(敵魯)。敖漢旗石匠溝、松山區水地八家、遲家營子、孤山子等城堡最為典型。這些高山型城寨,已引起考古界、史學界的廣泛注意。 2、距今約四千二百多年前 夏、商之際,西遼河上游赤峰地區當為商世侯國或方族封地。在今克什克騰旗土城子天寶同、松山區五三鄉以及翁牛特旗梧桐花頭牌子等地,先後發現早商時期大型青銅禮器--銅鼎。中國考古界鑒定距今約4200年左右。 3、公元前21世紀 商族先民「邑於紫蒙之野」(今老哈河流域),至公元前20世紀初,遷居於「砥石」(今西拉木倫河上游克什克騰旗南部山川)。至夏代,商族先民由西遼河上游,越過內蒙古高原,進發中原,滅夏建商,開創了先秦時期鼎盛歷史文化,為中華文明作出重大貢獻。 4、公元前19世紀前後 「天之驕子」東胡族發祥在今赤峰老哈河一帶,並以土方、屠河、徒河不同稱謂見諸於中國史籍。

三、西周至春秋時期 周惠王十一年 (公元前666年) 林西縣官地鎮,開始了對銅礦的開采、冶煉。考古發現的遺存表明,它與湖北銅綠山古銅礦並列為中國南、北地區時代最早、規模最大、采冶工序完整的兩座銅礦,在中國古代礦產采冶和科技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四、 西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
(一)戰國秦漢時期 1、燕昭王十二年 (公元前300年) 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地處北方,國弱地小,常受鄰國、鄰族,特別是東胡的軍事威脅。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國國君昭王招賢納士,富國強兵,轉守為攻,派大將秦開率軍北伐,一舉擊破東胡,東胡卻地千里,退居西拉木倫河流域草原地區。燕國屯田戍守,修築長城並設右北平郡(郡址即今寧城縣甸子鄉黑城村。也是赤峰歷史上首次設立郡縣)。燕國長城東起襄平(今遼陽)西止造陽(今張北),經赤峰南部,境內長300餘公里,是中國歷史上最早修築的長城之一。 2、秦始皇帝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 秦滅六國,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設立郡縣,推行統一措施。今赤峰屬秦國遼西、右北平郡所轄。 3、秦始皇帝三十二年 (公元前215年) 一統天下的秦國,為繼續鞏固政權,擴大統一事業,開始修繕、擴建、連接「三國(秦、燕、趙)邊於匈奴(東胡)」的長城--秦國萬里長城。西起臨洮(甘肅)、東止遼東(遼陽),經赤峰南部松山區的當鋪地、王家店、水地、安慶溝及敖漢一帶,境內長250公里,沿線有多處烽火台、戍守城堡。 4、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209年) 活動在黃河河套、陰山山脈一帶的匈奴再度崛起,並於公元前209年舉兵東征,大破東胡。生息在西拉木倫河流域的東胡部落聯盟,迅速瓦解,殘部分為兩支,一支退居烏桓山,稱烏桓部;一支退居鮮卑山,稱鮮卑部。此後,今赤峰大部分地區屬匈奴左地。 5、西漢元朔元年 (公元前128年) 漢武帝為安定北疆發動了長達10年的漢匈戰爭,小戰數十次,大戰十餘次,遼西、右北平(今朝陽、赤峰)一線戰事尤為激烈,今寧城南部山區是當時重要的戰場。漢先後出兵百餘萬擊匈奴,匈奴傷亡近30萬眾。 6、西漢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漢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兵5萬騎,出右北平,擊破匈奴左地。西漢王朝為了阻止匈奴再度南下,修築了東起遼寧丹東西止甘肅以西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萬里長城」。今赤峰地區正扼漢長城中段,在喀喇沁、寧城南部山區,烽火台密布,遙遙相望,城堡堅森。在赤峰境內漢長城約150公里。 7、新王莽始建國元年 (公元9年) 王莽新政開郡國鑄錢之例,今寧城縣甸子鄉黑城,成為東漢初期中國北方規模最大的郡國鑄錢基地,主要鑄造「大泉五十」和「小泉直一」流通幣,由中央主管鑄錢的官吏(鍾官工)主持監造,並有郡國鑄錢編號。 8、東漢建武二十五年 (公元49年) 烏桓部眾部分南遷,另一部分留居原地歸屬鮮卑。是時,五郡塞外地遂為鮮卑所據。直至三國時期,遼西烏桓大人郝旦等率千餘人,內附接受漢帝冊封。漢廷在其轄境復置護烏桓校尉。 9、東漢建武三十年 (公元年54年) 鮮卑內附,漢廷令居烏桓故地。鮮卑大人入朝,接受漢帝封賞。 10、東漢延熹九年 (公元166年) 鮮卑首領檀石槐分其地為三部,今赤峰為東部宇文鮮卑居地,亦即契丹先祖,《耶律羽之墓誌銘》在追述契丹先祖時明確記載:「其先出石槐,歷漢、魏、隋、唐以來世為君長」。(二)、西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 1、西晉初期 (公元220年前後) 南遷的東部鮮卑,先後崛起段部、慕容部和宇文部三個強大部落,其中宇文部系鮮卑化的匈奴人,建牙帳於紫蒙川(今老哈河流域),地域遼闊,部眾強勁。其居地東抵柳城(今朝陽)、西至濡水(今灤河上游)。今赤峰地區為宇文部活動的中心。
2、東晉康帝建元二年 (公元344年) 魏晉之後,赤峰地區先後崛起庫莫奚和契丹兩部族。庫莫奚,後單稱奚,為東部宇文部之別種。契丹,原為鮮卑部種,曾長期與宇文、庫莫奚部雜處游牧。由於其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部族日眾,於公元344年從鮮卑部族分離獨立,自號"契丹"。其地在庫莫奚以東、和龍以北數百里(今西拉木倫河下游南部)。這是契丹民族發展史上第一個里程碑,標志著契丹將自立於民族之林。 3、東晉隆安四年 (公元400年) 游牧於潢水(今西拉木倫河)、土河(今老哈河)流域的契丹族,由原來的青牛、白馬兩個部落,逐漸發展壯大為八部落(徂皆利部、乙室活部、實活部、納尾部、頻沒部、內會雞部、集解部、奚 部),今翁牛特旗東部海爾金山(遼稱木葉山)為其發祥地。

五、隋唐五代十國時期 1、隋開皇元年 (公元581年) 契丹始祖涅里,首次在契丹部族內部實行卓有成效的社會改革。 2、唐貞觀二年 (公元628年) 契丹大賀氏部落聯盟長摩會叛突厥,率各部降唐。其後,奚、室韋等十餘部眾,先後降唐。 3、唐貞觀四年 (公元630年) 突厥衰落,唐營州(今朝陽)都督薛萬淑遣契丹酋首摩會說服奚、室韋等10餘部降唐。 4、唐貞觀十九年 (公元645年) 唐太宗征高麗,大軍從長安逶迤東北,出盧龍口經今赤峰地區,曾宿營於奚王牙帳(今寧城縣老哈河畔),奚族首領率部從征。 5、唐貞觀二十二年 (公元648年) 唐在契丹地設松漠都督府(故址在今林西縣雙井店鄉櫻桃溝),以契丹大賀氏酋長窟哥為左領軍將軍兼松漠都督,封無極男,賜姓李。在奚地設饒樂都督府(故址在今寧城縣大明鎮),以奚可度為右領軍將軍兼饒樂都督。這是唐王朝對北方草原地區少數民族實行「羈縻」政策設置的建制。 6、唐顯慶五年 (公元660年) 十二月 唐遣大將薛仁貴、辛文陵等,率軍攻伐契丹,大軍進入草原,戰於黑山(今巴林右旗小罕山),俘松漠都督阿不固,解至洛陽。 7、唐儀鳳元年 (公元676年) 唐高宗時期,西方佛陀波利來到中國,並首次到今巴林左旗召廟傳播佛教,這是赤峰地區最早關於寺院和游僧的記載。 8、唐開元四年 (公元716年) 契丹王李失活、奚王李大酉甫,率所部附唐。唐玄宗封失活為松漠郡王兼都督,大酉甫為饒樂郡王兼都督。翌年,玄宗賜奚王李大酉甫妻辛氏固安公主號。以東平王外孫女楊氏為永樂公主,下嫁契丹王李失活。這是唐王朝首次對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首領推行「羈縻」性質的聯姻。 9、唐至德元年 (公元756年) 契丹再次附唐,在白雨別部之地設居延州(今巴林右旗查干木倫河上游)。 10、唐天復二年 (公元902年) 契丹第一座私城、農業和民族手工業聚落建成,故城在今巴林左旗查干哈達伊斯營子(今查干哈達中學所在地)。為契丹城市建設和城市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六、遼朝時期 1、遼太祖神冊元年 (公元916年) 春,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了奴隸制國家,自稱皇帝,國號契丹,後改「大遼」,亦稱「大蕃」、「上國」。建元「神冊」,表示自己的國家是接受了上天神的冊封,建都臨潢(今巴林左旗林東鎮南),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南北朝局面。 2、遼太祖神冊三年 (公元918年) 以漢官禮部尚書康默記為「版築使」,由韓延徽、賈去疑等人共同主持,營建草原上第一座皇都臨潢府。其後在遼天顯元年(公元926年)又展郛郭、建宮室,起開皇、安德、五鑾三大殿,擴建天雄寺、新建斷腕樓,至遼天顯七年(公元932年),新建昭德、宣政殿,以及寺院和後妃住宅等,至遼會同元年(公元938年)太宗得燕、雲16州,正式定名皇都為上京臨潢府。 3、遼太祖天贊年間 (公元922~925年) 契丹立國後,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鞏固新生政權。這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意義和深遠影響的改革,是契丹的創舉。 4、遼太祖天顯元年 (公元926年) 年初 耶律阿保機採用佐命功臣韓延徽建議,「分市裡,以居漢人之降者」,擴大並完善頭下州組織,在遼國推行部族奴隸制與中原封建制相結合的「頭下制度」。「頭下制度」顯示出:(一)頭下州為合法的地方奴隸制集團,直屬王室或宗室貴族,奴隸及財產歸於私有;(二)相對集中,採用奴隸制生產方式,保持著嚴密的奴隸制殘余;(三)頭下州主要成員、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奴隸,多為漢民(遷徙者或受降者),尤以燕、薊漢民為多;(四)生產技術較高,是遼國主要經濟支柱。 春 由述律後主持營建祖陵(今巴林左旗石房子),翌年「治祖陵畢」。 5、遼天顯八年 (公元933年) 西域回鶻第一個使團到達遼國,其後使團不斷到遼,交往逐漸擴大。宗教、文化、藝術乃至西域土副特產傳之遼地,豐富了北方草原居民和契丹人的物質精神生活。 6、遼天顯十二年 (公元937年) 上京開悟寺塔(今巴林左旗古城南塔子溝塔)峻工落成,八角七級密檐式磚築,通高25米,須彌式座,樸素典雅。塔身每面嵌有赭色石質浮雕立佛、飛天、加陵頻迦、菩薩、小塔等,雕刻粗獷有力,造型生動,是遼國早期塔構、雕刻藝術珍品。 7、遼會同元年 (公元938年) 十一月,太宗下詔,契丹國改國號為大遼,改元會同,改皇都為上京,府仍為臨潢。 8、遼會同三年 (公元940年) 遼國從中原將唐代歷法引入契丹後,即在上京臨潢府南面朝官中設立了司天監,下有太史令、司歷、挈壺正、五官正、丞、主薄、五官靈台郎、保章正、監候、司辰、刻漏博士、典鍾、典鼓等,其規制與唐、宋相近。天文機構的進一步健全、完善,推動了遼國天文學的發展。 9、遼會同四年 (公元941年) 東丹國中台右平章事、太尉、太傅、東平郡開國公、東丹國左相、上柱國兼東京太傅耶律羽之卒,安葬於今阿魯科爾沁旗罕蘇木朝克圖裂縫山之陽。1995年耶律羽之墓葬挖掘是近年國內考古重大新發現之一。 10、遼應歷三年 (公元953年) 太祖述律後病歿,安葬於今巴林左旗哈達英格石房子村遼祖陵。 11、遼統和元年 (公元983年) 契丹北部的游牧腹地潢水(今西拉木倫河)、土河(今老哈河)流域部分地區開始了農耕,分布在上京的臨潢府、定霸縣(今巴林左旗南波羅城北),中京的恩州(今喀喇沁旗西橋鄉)、松山州(今赤峰市松山區西南)。是研究游牧的契丹族發展農業的重要史料。 12、遼統和五年 (公元987年) 遼聖宗母承天太後肖綽率軍南下,大破宋軍,除在上京開龍寺做佛事月余,飯僧萬人外,並在中京大定府所在地首建感聖寺(今寧城大明附近),以賀大捷。 13、遼統和二十二年 (公元1004年) 燕、雲16州入契丹後,宋朝把「收復失地」作為基本國策,但屢次對北用兵均遭失敗。是年,遼聖宗及其母肖太後,轉守為攻,率軍南進,大軍進逼"澶淵"(今河南濮陽),兵臨城下,宋、遼之間簽訂了"澶淵之盟"。宋朝每年向遼輸銀10萬兩、絹20萬匹,作為遼軍北撤的條件,結束了兩國間長期對峙的戰爭狀態,使中國北部邊境出現長達100餘年的安定局面,「四方無事,百姓康樂,戶口蕃庶,田野日辟」,「子孫共守」,「傳之無窮」,在中國古代史上堪稱佳話。 14、遼統和二十五年 (公元1007年) 遼國最大的陪都、中後期首都中京大定府在七金山下落成。這是一座規模宏偉壯觀、建築布局嚴謹、城市設施齊全、人文內涵豐富的大都市。在遼國中後期契丹民族歷史上曾起過重要作用。 15、遼統和二十七年 (公元1009年) 遼聖宗母蕭太後卒。 16、遼景福二年 (公元1032年) 遼在慶雲山下營建慶陵(今巴林右旗索布日嘎蘇木北),同年建慶州於慶陵南為奉陵邑。分別葬聖宗、興宗、道宗及其皇後。慶陵分東、西、中三個陵區,規模宏偉,構築華麗,陵中保存的漢文、契丹文哀冊及大量壁畫,是契丹人留給後代的珍貴文化遺產。 17、遼重熙十三年 (公元1044年) 十一月 北宋監察御史、龍圖閣學士包拯(俗稱包公、包青天)奉命出使契丹,賀遼正旦節。 18、遼重熙十八年 (公元1049年) 位於慶州城內的釋迦如來舍利塔峻工落成,八角七級、樓閣式磚木混合建築,塔高73.27米。全塔造型玲瓏優美,外觀挺拔秀麗,時為漠北草原一大人文景觀,也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優秀的藝術傑作。

19、遼重熙二十三年 (公元1054年) 八月二十八日 北宋著名文學家、翰林學士、吏部郎中、知制誥、史館修纂歐陽修出使契丹,賀遼道宗即位,先後到達中京、上京。期間作《虜中詩》若干,其中《奉使契丹道中五言長韻》、《邊戶》等最有文學史料價值。《邊戶》雲:「家事為邊戶,年年常備胡;兒童習鞍馬,婦女能彎弓……自從澶州盟,南北結歡娛。」 20、遼咸雍八年 (公元1072年) 秋 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蘇頌出使遼國。蘇頌考證了歷代盟誓、聘使、禮幣、儀式等制度,寫成了有關外交方面的專著《魯衛信錄》。使遼後除有《行程錄》傳世外,還有《使遼詩》(或《北語詩》),是研究遼地歷史的珍貴資料。其中《過土河》、《契丹帳》、《游中京鎮國寺》、《牛山道中》廣為傳頌。《契丹帳》詩:"行營到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乘車;千里山川無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生動描繪了遼地風光和契丹人豪放的游牧生活。 21、遼大康元年 (公元1075年) 北宋著名科學家、史學家、考據家沈括(存中),以「回謝國信使」出使遼國。他由河北白溝河(今拒馬河)出發,經古北口、富峪館(今寧城縣甸子鄉)、到遼中京、松山州(今松山區城子鄉),過潢水(今西拉木倫河),直達單於庭(道宗行在兔兒山,今巴林左旗烏蘭壩一帶)。這是一次使命莊重的出使,直接目的是為代北蔚、雲、應三州(今山西境內)重劃地界。回國後撰寫了著名的《熙寧使虜圖抄》(《永樂大典》卷10877),凡遼國山川之夷險遠近,卑高縱橫之殊,道途之陟降,紆曲南北之變,乃至風俗、車服、名秩、政刑、兵民、貨食、都吧、音譯(語言)覘察變故之詳,集上之外另為圖抄二卷,轉相補發,以備行人,以周知天下。《圖抄》記述詳備,考證精確,史料價值極高,是研究宋、遼關系、遼朝歷史地理的珍貴史料。 22、遼大安元年 (公元1085年) 權臣耶律乙辛與宰相張孝傑,預謀演出了一場遼國歷史上最大的冤假錯案。年輕賢惠、多才多藝的懿德皇後,被誣告與宮中樂人趙惟一私通,道宗惱羞成怒,賜皇後自縊,皇子被害,一批敢於直諫陳事的忠臣遭貶、流放,受誅遷連,一時?quot;宮廷內外,朝野上下,鴉雀無聲,震驚遼廷"。著名學者、觀書殿學士王鼎,秉筆直書,在其《焚椒錄》中作了如實的記述和公正的評論。道宗感悟,處死乙辛。至天祚(皇孫)時期,徹底為乙辛所誣者平反昭雪,並以國禮改葬追謚宣懿皇後。 23、遼大安四年 (公元1088年)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轍使遼。回國後除著有《論北朝所見於朝廷不便事》這份重要的外交文件外,還根據沿途所見遼地風光,作《虜帳詩》28首,其中《出山》描繪遼地奚和契丹人的生活情景:「燕強不過古北闕,連山漸少多平田;奚人自作草屋住,契丹駢車依水泉。」 24、遼壽昌四年 (公元1098年) 中京大定府感聖寺塔(今寧城縣大明塔)峻工落成。八角十三級密檐式實心磚築,塔高80.22米,是遼代最高大的建築,為今國內第二高塔。全塔建造端莊、凝重,浮雕刀法簡潔有力,線條流暢自如,神態優美逼真。塔身內自上而下,安置網狀木拉筋,並有垂直柏木枋和橫梁,塔體以抗高壓的溝紋砌築,白灰漿砌,磨磚對縫,工藝精湛,具有極好的抗震性能,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有著重要的科學、藝術價值。

H. 兵家的歷史地位

1.是經軍治國的重要流派,對古代治國思想有著重要的影響;
2.兵家的出發點是軍事,他們的政治、經濟、倫理等方面的主張歸根結底也都是為了軍事服務。3.兵家將治軍與治國緊密結合,順應了時代要求。

I. 以《為什麼要學歷史》為題的300字作文

其實痛苦並不是別人帶給你的,而你自己的修養不夠,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內你硬要把容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把簡單的東西想的太復雜,那樣子你會很痛苦。學會放下,放下一些所謂的思想包袱,坦然面對一切,讓一切順其自然,這樣你才會讓自己輕松自在。

J. 兵家在歷史的不足和缺點

兵家是最講究實際功效的一家。兵家的目的很明確:取勝。以戰屈人之兵也好,不戰屈人之兵也好,火攻也好,用間也好,所有一切手段都為著一個清晰的戰爭目的:勝利。在生活、學習或者工作中,常常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對目標沒有清晰的認識,經常兜圈子,轉來轉去,精力被分散,不能全力以赴,遲遲不能解決問題。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必要把任務或目標當成一個項目來看待,當作一場戰爭來處理,應當追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打贏戰爭。將軍帶兵打仗,與經理帶領員工做項目,二者之間沒有區別。從兵家的思想裏尋找管理學的因素,能有很多新的發現。
在非戰爭時期,戰爭的威脅依然時刻存在。任何國民均不可喪失警惕。《司馬法》說:「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漢唐時期,中國絕不缺乏陽剛之氣。宋明兩朝,沒有什麼出息。有人說,北宋是中國古代最好的時候,北宋人很富有,北宋人的生活豐富多彩。但是國家屢屢受辱,嚴重影響了國民性格。
人可貧賤,不可受辱;可富有,不可糜爛。國民不必好戰,但必有血性與陽剛。見義不為,無勇也。丈夫胸有浩然之氣,雖仁愛,不失剛強。故《司馬法》說:「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君子「以仁為本,以義治之」,故君子必不敢忘戰。

不足之處在於功利性過強,一直為儒家所詬病,乃平世之道,非治世之道。
但是我認為治世法家 兵家道家 三位一體較適合。

閱讀全文

與初一歷史兵家為什麼好30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