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歷史人物孫策什麼將軍

歷史人物孫策什麼將軍

發布時間:2021-03-14 11:19:46

A. 孫策的歷史評價!當時人里眼中的孫策是個什麼樣的少年英雄

陳壽:①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且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②策為人,美資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三國志·吳書·孫策傳》 《漢晉春秋》:策勇冠一世,有雋才大志。 《江表傳》: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 《吳錄》:①策知其無能也,以手戟投之,立死。輿有勇力,虎眾以其死也,甚懼。②或曰:「孫將軍為人,惡勝己者,若每問,當言不知,乃合意耳。如皆辨義,此必危殆。」 張紘:今君紹先侯之軌,有驍武之名。——《吳歷》 曹操:猘兒,謂難與爭鋒。——《吳歷》 袁術:使有子如孫郎,夫復何恨!——《三國志·魏書·袁術傳》 王朗:①策勇冠一世,有雋才大志。張子布……周公瑾……。謀而有成,所規不細,終為天下大賊,非徒狗盜而已。——《三國志·魏書·王朗傳》 郭嘉: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三國志·魏書·郭嘉傳》 許貢: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江表傳》 虞翻:討逆將軍智略超世,用兵如神。——《三國志·吳書·虞翻傳》 晉·傅玄:孫策為人明果獨斷,勇蓋天下,以父堅戰死,少而合其兵將以報讎,轉斗千里,盡有江南之地,誅其名豪,威行鄰國。——《傅子》 晉·楊亮:襄神明器宇,孫策之儔,而雄武過之。——《資治通鑒》 晉·殷仲文:看此山川形勢,當復出一孫伯符!——《世說新語·黜免》 梁·庾信:孫策以天下為三分,眾才一旅;項籍用江東之子弟,人惟八千。——《哀江南賦序》 清·趙翼:人才莫盛於三國,惟三國之主,各能用人,……孫氏兄弟以意氣相投。——《二十史札記》 清·何義門:伯符以勇銳摧破劉繇王朗,然能系屬士民,修其政理,遂創霸業。 盧弼:孫策十七歲喪父,二十六卒,十餘年間建立大業,少年英萬,勇銳無前,真一時豪傑之士!——《三國志集解》 蔣祖勛:孫策在孫吳政權的建立過程之中,是有著不可替代,最特殊的地位和起著最重要的作用的一個人物。——《論孫策在孫吳政權建立中之地位與作用》 黎東方:在三國時代的各方英雄之中,孫策可說是最配得上成為英雄的一位,雖則曹操向劉備說過,「天卞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他得英雄標准,很與我的英雄標准不同,依照我的標准,孫策比起曹、劉二人更夠英雄。——《細說三國》 尹韻公:孫策的歷史功績在於,他為孫氏政權創基立事,粗定河山。孫策之所以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成功地平定江南,為他人瞠目,其主要原因在於:從他們自身來講,孫氏集團是一個戰鬥力強、團結一致的武裝集團。自孫堅死後,他們屈於袁術門下,鬱郁不得志。當孫策決定率領他們重返故土,打他們自己的天下時,天下踴躍百倍,且孫堅舊部大部分人都是江東子弟,他們都意識到,這不僅是為孫氏家族的利益,而且也是為他們整個集團的利益而戰,所以這個武裝的擴張性十分強烈,征服欲十分狂熱。每一次戰斗,每一場戰役,都是「吏士奮激」,「各競用命」,「以齊戰勢」,加上孫策本人是用兵行家,打仗裏手。——《孫權傳》 張作耀:正因孫策善於羅致人才,所以樂為其用的人很多,不幾年,便為孫權留下了文如張昭、張紘,武如周瑜、程普等一批頗有謀略的領導人物。——《劉備傳》 易中天:孫策是個少年英雄,當時吳這個地方的人把孫策和他同年的周瑜呼為孫郎、周郎,就是孫帥哥、周帥哥,而吳郡的太守叫做許貢的,上書朝廷,說孫策這個人非常驍勇,就象當年的項羽,因此孫策得到了一個外號,叫做小霸王,小霸王什麼意思呢?小項羽。但是在我看來,孫策這個人比項羽可愛,我讀史書老實說,沒怎麼發現項羽太多可愛的地方,項羽後來受到人們的同情、喜歡,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都不喜歡劉邦,劉邦這個人太流氓了,所以同情被劉邦打敗的項羽,而在我看來孫策比項羽可愛,孫策人長得非常漂亮,也喜歡漂亮,史書上的說法叫做美姿顏。他第二個特點叫做性格好,好笑語,喜歡說笑話,性闊達就是很大度,所以史書上說啊,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就是一些士人也好,老百姓也好,見到孫策都非常喜歡他,願意為他去死,可見其人格魁力。——《易中天品三國·江東基業》 自我評價(謂孫權曰):若舉江東之眾,決機與兩陣之間,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B. 歷史上孫策是個怎麼樣的人

孫策這個人,有位陳邇冬先生對他有過這么一個評價,說他是一個孝子,是一個佳偶,是一個長兄,就是說他是個好兒子,是個好老公,是個好哥哥,為什麼呢?我們知道孫策是喜歡為了面子殺人的,當時也是為了面子的原因他要殺一個叫魏騰的,這個時候他媽媽知道了,他媽媽就走到一口井的旁邊說:兒子,你這樣亂殺人,總有一天我們家要滅門的,與其老媽眼睜睜地看著你這么亂殺人,不如我現在就跳進去,你只要殺魏騰我就跳進去。孫策說:媽啊,你不要跳,我把魏騰放了好不好。所以這個可以算做是個孝子。 孫策和周瑜二十四歲的時候,娶了當時的美女大喬、小喬為妻,而且孫策跟周瑜說了這樣一句話,說大喬姑娘和小喬姑娘雖然身逢亂世,顛沛流離,但是有我們兩個人來做老公那還是蠻幸福的嘛!所以陳先生說這個要算佳偶。 孫策的父親孫堅去世的時候,他自己十八歲,他的弟弟孫權十一歲,他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孫策把他的老母幼、弟託付給朋友,帶上二弟十一歲的孫權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叫做擦幹了血跡,掩埋了屍體,又上戰場。而且一直把孫權帶在身邊,耳濡目染,使孫權在政治上、軍事上成長得非常快,又給孫權留下了一片好基業,這個應該算是個好哥哥。 但是陳先生說,他那麼年輕,孫策二十六歲去世,讓他的老母親白發人送黑發人,這個不能算是好兒子,讓喬大姑娘年紀輕輕就守寡,這個不能算做是好老公,算來算去只好算他個好哥哥。 其實我說呢,他還應算是個好領導,他應該說是江東集團的好領導。因為江東集團的基業是他奠定的,江東六郡是他平定的,所以陳壽在為他作傳的時候說了這樣的話:「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是他打下的江山,他在七、八年之間做了別人一輩子才能完成的事情,確確實實是一個英雄。他作為江東集團的好領導的第二點,是他尋找了一個好的接班人。當時孫策知道自己也命在旦夕,他要給自己找個接班人把他這個基業傳下去,當時張昭這些人都認為他會選老三,老三叫孫翊,為什麼呢?老三像他,老三簡直就是一個小孫策,史書上的說法是「驍悍果烈,有兄策風」,就是有孫策的遺風。而按照中國傳統的政治規矩是接班人總是希望像自己,我們去看皇帝的這些遺詔,它往往都說皇什麼什麼子某某,深肖朕躬,這個肖什麼意思?就是像的意思,不是孝順的孝,就是他很像我,很像朕,所以傳給他。那麼按照這個慣例,大家想肯定也挑一個像他的,但是沒想到孫策挑選的是孫權,而孫權和他哥哥孫策是很不像的。 但是事實證明孫策的這個選擇是正確的,我們來看兩個事實。第一個,在魏、蜀、吳三國三巨頭當中,孫權的壽命是最長的,孫權71歲,曹操66歲,劉備58歲。第二點,在魏、蜀、吳這三個政權當中,吳的壽命又是最長的,多少年呢?五十一年;魏國存在多少年呢?四十六年;蜀國存在多少年呢?四十二年。也就是在魏、蜀、吳這三家當中,東吳政權是最穩固的,原因之一就是孫策選擇了一個好的接班人。 據說當天晚上孫策找來了張昭等人,說了這樣的話,他說:「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這里說的中國就是指的中原,說中原地方正是一片大亂,我們這個地方是可以相對安定一點來天下的成敗的,請大家好好地輔佐我的弟弟。然後把孫權叫來,把自己的印綬交給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就是率領一支部隊去打天下,弟弟你不如哥哥我;團結自己的部下,鞏固已有的勝利成果,哥哥我不如弟弟你。那麼這段話的意思就很清楚,孫策不但為自己選擇了一個接班人,而且留下了一個治理江東地區的既定方針,那就是保江東、觀成敗。也就是說孫策非常清楚自己的歷史使命是打江山,而以他江東集團的力量,能打下的江山也就是這么大了,下一步要調整政策,變進攻為保守,所以必須找一個老臣謀國,不急不躁,舉賢任能,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夠各盡其心、各盡其力的這樣一個人,事實又證明孫策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C. 三國時的三位「討逆將軍」都是誰他們有何功績

三國時期的三位"討逆將軍“分別是孫策、吳懿和文聘,孫策的主要戰績是平定江東,吳懿的主要戰績是跟隨劉備大軍征討天下,文聘的主要戰績是前期協助曹操鎮守荊州,後期鎮守江夏數十年,一直抵禦孫權的進攻。這三位“討逆將軍”分別在三個陣營中,每一個都有自己的赫赫戰績,都是名副其實的大將。

由此可見,這三位討逆將軍都有各自的功勞,都有一定的戰功。

D. 請問投降孫策的那位將軍是誰

太史慈為什麼投降孫策?
東漢時期的孫策,在神亭的地方與一敵將太史慈相鬥。二人都摔下馬來肉搏,最後還是雙方兵馬上來把二人分別救了回去。後來,在蕪湖山中,孫策用埋伏的計策把太史慈抓獲。他十分贊賞太史慈的武藝,就主動為其松綁。太史慈十分感動,表示願意投降。孫策笑問道:「在神亭那次戰斗中,如果我被你抓住,你能殺害我嗎?」

太史慈不假思索地說:「那可不一定。」

孫策笑了笑,知道太史慈說的是實在話,心裡很高興。

太史慈向孫策說:「我們那邊已是士卒離心,如果四散去了,恐怕不好收復。我想回去把他們都招攏來,投到你的帳下效力,不知道你能不能相信我。」

孫策一聽,站起來謝道:「這正是我的心願呢!我怎麼會不相信。咱們以明天午時為期,到時我在轅門外等你就是了。」

太史慈二話沒說,單槍匹馬地走了。不想太史慈一走,眾人都擔心起來。有人對孫策說:「太史慈一去,恐怕不會再回來了。」

孫策搖頭道:「太史慈是青州名士,一貫重義氣,絕不會欺騙我的。」

第二天,孫策帶領眾將來到轅門外,把一根竹竿立了起來,對眾人說:

「我與太史慈約定是中午相會,你們看著竹竿的日影吧!」

剛好,竹竿的影子指到中午的時刻,太史慈領著對方的兵馬匆匆趕了來。

眾人一見,都很吃驚,暗服孫策知人

E. 歷史上的孫策是個什麼樣的人

孫策 175 ~ 200 三國時期軍事統帥,吳國奠基者。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 孫武後裔, 東漢將領孫堅長 子。父興兵與袁術討伐董卓之時,隨母居舒(今安徽廬江西南),與周瑜等相好。孫堅亡後,遷居江都(今江蘇揚州西南)。 後往丹陽(郡治今安徽宣州),募兵數百,因遭涇縣(今涇縣西)宗族大帥祖郎襲擊受挫。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從袁術,領得孫堅部曲千餘人,受封懷義校尉。繼奉令擊敗廬江太守陸康。同時,與江淮名士張城、孫堅舊將朱治共謀,欲據江東發展。 次年,趁袁術遣將領吳景(孫策舅)攻江東連年無功,自請助戰。任折沖校尉,行殄寇將軍,率眾五六千,至歷陽(今和縣)與吳景會師,又召周瑜合軍。然後,揮軍東渡,擊敗盤踞曲阿(今江蘇丹陽)的揚州刺史劉繇。建安元年(196),引軍渡浙江(今富春江),進至固陵(今杭州東南),迂迴攻克會稽(今浙江紹興),並追擊太守王朗至東冶(今福州)。隨即還師,自任會稽太守,並置丹陽、吳郡太守。次年,指責袁術稱帝,與其斷絕關系,公開獨立。三年,被無力遠顧的曹操表為討逆將軍,封吳侯。繼率軍進至陵陽(今安徽黃山北),擊敗受袁術封官的祖郎,又攻太史慈於勇里(涇縣境),平息了涇西六縣之地。至此據有江東三郡,成功地開創了孫氏基業(見孫策攻取江東)。 建安四年,與周瑜率兵2萬乘虛襲得皖城(今安徽潛山)。又進擊劉表部將黃祖於沙羨(今武漢境),殲敵數萬,得船6000艘。轉而屯兵椒丘城(今南昌東北),迫降太守華歆,取豫章郡。繼置廬江、豫章、廬陵太守,並令周瑜等鎮守。五年,孫策回師,迎擊南侵的廣陵太守陳登後,駐丹徒(今江蘇鎮江東)。乘曹操專力對付袁紹之機,籌謀襲許(今河南許昌),遇刺身亡,年僅26歲。

F. 三國演義 孫策的人物形象評論!!急,在線等啊

孫策(175—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東漢末江東割據豪強。
配偶:大喬

孫策是孫堅長子,孫堅娶錢塘吳姓女子為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孫策、孫權、孫翊、孫匡。
孫堅戰死時,孫策十七歲,孫策去世,時年二十六歲。
孫策是孫堅兒子中最勇猛的一個,力量型選手,勇猛程度超過其父孫堅。每逢作戰總是身先士卒,領兵沖殺。這一點和中國歷史上的西楚霸王項羽很像,所以人稱其「江東小霸王」。但智謀要勝於項羽。是一位將才,但距帥才還有距離。因為他死時才二十六歲,所以謀略不足,有謀,但不夠深。比較年輕氣盛。為人義氣,廣交朋友,性格豪爽,其部下對其很是忠心。江東以後之所以能有赤壁之戰,士兵面對曹操的號稱八十萬眾,能英勇殺敵,也有一部分部隊的風氣都是孫策帶出來的,當然很多部分是其父孫堅帶出來的,其父孫堅作戰同樣勇猛,而且足智多謀,是位帥才。因為孫堅作戰勇猛,人稱「江東猛虎」。只是這父子二人都是敗於沖動。

G. 孫策在歷史上的地位

孫堅號稱「江東猛虎」,他出身縣吏,由鎮壓黃巾起義起家,到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已是長沙太守。孫堅有勇有謀,連當時的董卓都不敢小看,可惜是跟錯了人,跟在小心眼的袁術手下,始終不被信任,後來在打劉表的過程中由於輕敵而陣亡,死時年僅37歲。於是,十八歲的長子孫策接替了孫堅未竟的事業,而《三國演義》中的孫策是一個性急少謀的形象,那麼歷史上的孫策果真是這樣的一個人嗎?孫策又是憑借什麼來子承父業的呢?

孫策是個少年英雄,當時吳這個地方的人把孫策和他同年的周瑜呼為孫郎、周郎,就是孫帥哥、周帥哥。而吳郡的太守叫做許貢的上書朝廷,說孫策這個人非常驍勇,就像當年的項羽,因此孫策得到了一個外號,叫做小霸王,小霸王什麼意思呢?小項羽。孫策人長得非常漂亮,也喜歡漂亮,史書上的說法叫做「美姿顏」。他第二個特點是性格好,叫做「好笑語」,喜歡說笑話,「性闊達」,就是很大度,所以史書上說,「士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就是一些士人也好,老百姓也好,見到孫策都非常喜歡他,願意為他去死,可見其人格魅力。

孫策和項羽不同的一點還在於他善於用人,大家聽過我講漢代風雲人物的都知道,項羽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不會用人,劉邦後來做了一個總結嘛,說項羽就一個范增,還不會用,他哪兒有不失敗的呢?但是孫策很善於用人,孫策的手下有很多的人才,當然有一些是他父親給他留下來的,比方說程普、黃蓋啊,但是他自己也招募了一些人才,吸引了一些人才,比方說周瑜,比方說張昭。張昭是一個很有文採的人,很能乾的人,而且寫得一筆好字,所以張昭到了孫策那裡,孫策讓他當秘書長,把軍務政務都交給張昭。所以當時甚至到這種程度,就是北方的那些文人、士大夫、那些名士都只知道江東有一個張昭,不知道江東有一個孫策,給江東寫信總是把這些功勞都歸於張昭。張昭接到信他就緊張啊,這個事情怎麼辦呢?我把這些信給他看,好像我在炫耀自己,我不吭氣瞞著孫策那我更加說不清楚了,好像我有個人野心,很為難。
孫策知道了以後哈哈大笑,孫策說:你們知不知道齊桓公啊?齊桓公當年是把所有的軍務政務都交給管仲啊,而且稱管仲為仲父,就是叔叔,手下的人到齊桓公那請示工作,齊桓公說你去問我叔,再來請示工作,他說你去問我叔。旁邊就有一個人說齊桓公了,一則告仲父,二則告仲父,為君其易乎?你有什麼事你就問管仲,有什麼事問管仲,你這個國君也當得太容易了吧?齊桓公說什麼呢,這個當國君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沒有仲父之前我是很難的,有了仲父以後我就不困難了。他說國君有難有易,有勞也有逸,勞在什麼呢?勞在找人,國君辛苦在什麼地方?辛苦在尋找人才,一旦找到了人才他就安逸了。孫策把這個故事講了以後對周圍的人,也對張昭說:「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所以齊桓公成就了霸業,張昭就是我的仲父啊,張昭就是我的管仲啊,我有了張昭難道我就沒有功勞嗎?難道我就沒有名聲嗎?哈哈大笑,非常大氣,非常聰明。你要知道一個做臣下的人他最害怕的是什麼呢?功高蓋主,或者准確地說他最害怕被認為功高蓋主,尤其是怕被他的君主認為他功高蓋主。因為我們知道很多人殺功臣,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功高蓋主啊,賞無可賞。而孫策非常清楚地知道,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有人才來輔佐自己,要讓這些人才盡心盡力必須解除他們的思想負擔。孫策所以非常大氣,而且聰明。

那麼這樣的一種作風就使得孫策這個少年英雄英氣逼人,充滿了人格魅力,也使他和其他的英雄惺惺相惜,比方說太史慈。太史慈原來是劉繇的部下,而劉繇是和孫策打仗的。有一次他們狹路相逢,孫策這邊帶了十三個人,太史慈只有一個人,那你敢跟我單打、單挑嗎?單打獨練,行啊!兩個人就打起來了,短兵相接的時候,就發展到近乎肉搏,這個時候孫策手快,一把把太史慈背上戟撥下來了,太史慈也手快,一把就把孫策的頭盔拿下來了,他們有過這樣一段遭遇,當然後來大部隊來了以後兩個人就分開了。那麼在後來的一次戰斗中太史慈做了孫策的俘虜,那麼孫策聽說太史慈被俘了以後,就走上前去親自為太史慈松綁,然後拉著他的手說:太史兄弟,我們又見面了,我問你個問題,如果我做了你的俘虜會怎麼樣?太史慈說:那就不好說了,那可不一定。孫策就笑:行了,行了,我們也不要打了,我們合作吧,共計大事。那麼從此太史慈就成為孫策手下的一員戰將,太史慈他是一個英雄啊,就連曹操都是非常想得到太史慈的,當時曹操給太史慈寄了個包裹,太史慈打開一看,裡面裝了一味中葯,大家猜猜是什麼葯?當歸,就是該回來了,但是太史慈一直跟著孫策,後來又輔佐孫權。
孫策人稱小霸王,作戰非常驍勇,但是他並不是像《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性急少謀,歷史上的孫策是一位不怕功高蓋主而且非常自信的英雄,像周瑜、張昭等江東重臣都是他聚攏來的,這為江東基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很好的人脈基礎。除此以外,孫策還有什麼優點,又有什麼缺點呢?

孫策的優點除了自信以外,還有講政治,有兩件事情可以說明孫策講政治。第一個就是袁術稱帝的時候,孫策和袁術翻臉。我們知道孫堅原來是袁術的部下,所以孫策繼承了父親以後,他也歸了袁術,應該說袁術對他還算可以,也僅僅是可以而已,也不是多好,總歸算是袁術的舊部。但是袁術公然稱帝,孫策馬上就跟他袁伯伯斷絕關系。當然這裡面也有個人恩怨,因為袁術這個人說話不算話,多次對孫策封官許願,到了事後他又不兌現,孫策有怨氣。另外孫策反對袁術稱帝也未必是他多麼忠於大漢王朝,這個我們也要說清楚。但是孫策能夠不稀里糊塗地跟著袁術跑,這個說明他有政治頭腦,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以後,孫策也打了同樣的主意,就是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作戰的時候,孫策曾經准備襲擊許都,迎奉天子。

不過孫策雖然是一個英雄,也有毛病,什麼毛病呢?兩個毛病,一個是喜歡殺人,二是死要面子。這兩條倒是挺像項羽的。據說當時江東有一個隱士叫高岱,這個人是一個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人,而孫策想他討論一下《左傳》,就把他請出來了。這個時候不知道怎麼就冒出一個小人來,這個小人就去跟孫策說:高岱這個人很傲慢,他認為將軍您就是一個武夫,不是文化人,沒學問,根本就不屑於和您討論什麼學術問題,你看吧,他來了以後您問他什麼他肯定說不知道。然後這個傢伙又跑去跟高岱說:你要注意了,孫策這個人死要面子,他最討厭人家跟他討論問題的時候壓倒他,比他說得好,所以你見到他你就說不知道。夠壞的,孫策把高岱請來以後,來討論學術問題,果然高岱就說不知道,再問,不知道,又再問個問題,我不知道,孫策勃然大怒,你果然瞧不起我,不屑於和我討論問題,關起來!這一關起來不得了啊,幾乎所有的那些文化人、那些名人、那些士大夫都出來求情,孫策走到樓上往下一看,黑壓壓的一片,把巷子裡面堵滿了,都是人,孫策想,這個高岱「粉絲」這么多啊,這還得了,殺,就把高岱殺了,為了他的一個面子,殺了一個不該殺的人。

實際上孫策最後死就死在這個地方,吳郡太守許貢上書朝廷,說他是小項羽,許貢同時後面還有話,說像這樣的人必須控制,因此建議朝廷把孫策召到京城去監控起來,不要讓他在外面為非作歹。孫策得到這個消息以後把許貢殺了,這個許貢被殺以後,他的門客就要為他們的主人報仇,有一次孫策出去打獵的時候,這些刺客就刺殺了孫策。那麼這個事情據一些其他的史料記載,說當時也就是把孫策的臉劃破了,並沒有傷到要害,然後醫生來看過以後就跟孫策說,我給你帖點膏葯,靜養百日,即可痊癒,無生命之虞。但是我們前面講過孫策是孫帥哥呀,美姿顏,愛漂亮啊,他要去照鏡子,一照鏡子,臉上貼的,想想我們古代的那些膏葯貼上去是不會好看的,他說我怎麼變成這副樣子了,結果說了這么一句話:「面如此,尚可復建功立事乎?」就是我的臉都變成這個樣子了,我還能建功立業?大吼一聲,創口破裂,流血不止,當夜死亡。這叫什麼?死要面子。

孫策這個人,有位陳邇冬先生對他有過這么一個評價,說他是一個孝子,是一個佳偶,是一個長兄,就是說他是個好兒子,是個好老公,是個好哥哥,為什麼呢?我們知道孫策是喜歡為了面子殺人的,當時也是為了面子的原因他要殺一個叫魏騰的,這個時候他媽媽知道了,他媽媽就走到一口井的旁邊說:兒子,你這樣亂殺人,總有一天我們家要滅門的,與其老媽眼睜睜地看著你這么亂殺人,不如我現在就跳進去,你只要殺魏騰我就跳進去。孫策說:媽啊,你不要跳,我把魏騰放了好不好。所以這個可以算做是個孝子。

H. 關於三國時期的孫策的詳細資料!

孫策(175年—200年5月5日 [1] ),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孫堅長子、吳大帝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孫吳的奠基者之一。

興平二年(195年),孫策徵得袁術許可,東渡長江,進攻樊能、於糜,又在當利口襲擊張英。並以曲阿為據點,與揚州刺史劉繇進行決戰,大敗劉繇。

建安元年(196年),率兵進攻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術僭越稱帝後,孫策與袁術決裂。

同年夏,被朝廷任命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孫策為討逆將軍,並封為吳侯。建安四年(199年),孫策擊敗廬江太守劉勛及劉表部將黃祖。建安五年(200年)初,在奪取豫章郡後統一江東。

同年4月,孫策在丹徒狩獵時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勢力,並於稱帝後,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

(8)歷史人物孫策什麼將軍擴展閱讀:

孫策人物生平

一、年少成名: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孫策之父孫堅被朱儁推薦為佐軍司馬攻打黃巾軍,孫策與家人留在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居住。

孫策十幾歲時就在壽春結交名士,名聲漸漸傳播開了,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周瑜慕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周、孫兩人同歲,且均少年有志,傑出通達。因而於壽春一見如故,便推誠相待。

中平六年(189年),孫堅前去討伐董卓。周瑜便勸孫策攜母親弟弟移居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孫策應允。在舒縣,孫策結交了很多社會上流人物,江、淮一帶的名士都來投奔他。

初平二年(191年),孫堅因攻打荊州而被荊州牧劉表的部下黃祖所殺。孫策當時十七歲,將父親孫堅葬在曲阿(今江蘇省丹陽市)後,孫策一家舉家遷到江都(今屬江蘇省揚州市)。

二、投奔袁術:

初平四年(193年),守孝結束後,孫策到壽春找袁術准備討回之前其父孫堅的舊部創立功業及為父報仇。袁術聽其言語,察其舉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過人之處。但要馬上將孫堅舊部還給他讓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

於是,袁術便說:「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堂兄孫賁為都尉。丹陽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們,召集兵勇。」

因為徐州牧陶謙非常忌憚孫策,而現在孫策的舅父吳景任丹楊太守,於是孫策就帶著母親遷居曲阿,與呂范、孫河一起投靠吳景,並依賴吳景召募到了數百人。後來討伐涇縣(今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山賊祖郎,把祖郎打跑了。

袁術為人反復無常,往往言而無信,他曾許諾讓孫策任九江太守,過後卻改用自己的親信,丹陽人陳紀擔任此職,孫策對此很失望。後來,袁術准備攻打徐州,向廬江(治舒縣,即今安徽廬江西南)太守陸康索求三萬斛軍糧,陸康不給,袁術大怒。

孫策以前在舒縣時曾去拜訪過陸康,陸康看不起孫策,只讓自己的主簿接待,自己不出來相見,為此,孫策懷恨在心。

袁術就派孫策去攻打陸康,並且允諾說:「之前我錯用陳紀,經常後悔自己用錯人了。如果這次你能抓獲陸康,廬江郡就真正屬於你所有了。」孫策奉命出擊,拿下了廬江郡。可袁術卻任用他的老部下劉勛當了廬江太守,這讓孫策對袁術更為失望。

三、創業江東:

興平元年(194年),漢獻帝派劉繇擔任揚州刺史,揚州過去的治所是壽春,而壽春已被袁術佔領,劉繇便在孫策的舅父吳景和堂兄孫賁的協助下南渡長江,在曲阿設立了治所。

這次孫策攻打廬江,劉繇憂心忡忡,因為他知道,吳景、孫賁是袁術任命的,他們又是孫策的自己人,擔心他們與袁術、孫策聯手吞並自己,於是就用武力逼趕他們,吳景和孫賁只好退往歷陽(今安徽和縣)。

劉繇派部下樊能、於麋駐扎在橫江郡,讓張英駐扎在當利口,來與袁術對抗。袁術則任用自己的老部下惠衢為揚州刺史,以吳景為督軍中郎將,和孫賁一起率兵進擊張英,卻一連幾年都未能攻克。

吳郡都尉朱治是孫堅的老部下,過去曾任孫堅的校尉,太傅馬日磾在壽春的時候,任命朱治為副官,後又被任為吳郡都尉。他發現袁術政德不立,就勸說孫策趁機收取江東。於是孫策就去見袁術。孫策對袁術說:「我家舊日對江東人多有恩義,我願帶兵去幫助舅父征伐橫江。

橫江攻克之後,我還可在當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萬人。那時,我再率領他們助您平定天下,謀成大業。」

袁術知道孫策對自己不滿,但他認為,劉繇占據曲阿,王朗占據會稽,孫策未必能有什麼作為,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折沖校尉,代理殄寇將軍,只給他配備一千多的士卒及相應的軍需品,戰馬幾十匹,賓客中願意跟隨者幾百人。

一路上不斷有人來投奔孫策,等到了吳景的駐地歷陽時,孫策的兵眾已發展到五、六千人。孫策的母親已先從曲阿遷來歷陽,孫策又將母親遷往阜陵居住。

然後渡江轉戰,所向勢若破竹,無人敢與他交鋒,而且軍令很嚴整,百姓們都依附他。孫策為人喜好修飾外表,善於談笑,性格豁達開朗樂於接受意見,又善於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對待他,沒有不盡心盡力的,都願意效死於他。

四、決裂袁術:

建安二年(197年),袁術佔有傳國玉璽正式僭越稱帝,孫策給袁術寫信,勸其不可,袁術不聽所勸,兩人於是絕交不再有往來。同年,曹操派議郎王誧攜帶漢獻帝的詔書給孫策,任命他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並命他與呂布、陳瑀等一起討伐袁術。

孫策覺得自己統領這么多兵馬,騎都尉的職務有點低了,想得到個將軍的封號。於是派人向王浦透露了這個意思,王浦當即以皇帝的名義宣布孫策權代明漢將軍。

當時,陳瑀軍駐海西(今江蘇東海),孫策按詔書要求,整頓兵馬,要去與呂布、陳瑀會面,謀劃軍機,參同形勢。但他率軍走到錢塘時,情況卻發生了變化。原來陳瑀想要乘機奪取孫策的地盤。

他派人秘密渡江,拿著三十多個印信給丹楊、宣城、涇縣、陵陽、始安、黟縣、歙縣等地的大帥祖郎、焦已及吳郡烏程嚴白虎等,讓他們作內應,等孫策的部隊一開拔,馬上攻取他的郡縣。

孫策發現這一陰謀,大怒,派呂范、徐逸統兵直撲海西,大破陳瑀,俘獲他的將士、妻兒等共四千多人。陳瑀往北逃奔袁紹。

建安三年(198年),孫策派徐琨趕走袁術所派的丹陽太守袁胤,平定宣城以東各地,迎接剛從袁術處回來的吳景擔任丹陽太守,之後孫策親自進攻丹陽涇縣以西。他先進擊陵陽(今安徽青陽縣東南),擒獲祖郎,又進擊勇里(今安徽涇縣西北),擒獲自封丹陽太守的太史慈。

孫策平定丹陽回師吳郡後,拜太史慈為折沖中郎將,授祖郎為門下賊曹。這時,袁術之前任命的周瑜為居巢長,魯肅為東郡長,但二人知袁術難成大器,在孫策平定丹陽時相繼棄官渡江來投奔孫策,孫策親往迎接周瑜,拜建威中郎將,當即給周瑜增兵二千人,馬五十匹。

又給周瑜鼓吹等軍用樂隊,興建府院住處,所贈賜的東西在軍中無人能比。同年,孫策又向漢廷貢獻禮物,規模是建安元年的兩倍。漢廷任命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

五、襲取廬江:

建安四年(199年),孫策正准備與曹操、董承、劉璋並力討伐劉表和強弩之末的袁術,軍隊已經整裝待發,但是袁術卻得病而死。 袁術死後,袁術的部下楊弘、張勛欲投奔孫策,不料卻被廬江太守劉勛截擊,全體被俘。

而袁術的堂弟袁胤、女婿黃猗等人,也懾於曹操的威力,不敢守衛壽春,抬著袁術的棺木,帶領袁術的家小和部曲男女,到皖城投奔劉勛。孫策以卑微的言辭和財寶勸說劉勛攻取上繚,在劉勛成行後。 孫策率軍繞襲劉勛的大本營皖城,一舉攻破。

又在隨後打敗了救援劉勛的黃射(黃祖之子)。十二月八日,孫策進至黃祖屯兵的沙羨(今湖北嘉魚縣北)。劉表派侄兒劉虎和南陽人韓晞帶領長矛隊五千人趕來支援黃祖。

十一日,孫策率領周瑜、呂范、程普、孫權、韓當、黃蓋等同時進攻黃祖軍,最後黃祖隻身逃走,其妻妾子女共七人被孫策抓獲,劉虎、韓晞並兩萬余部重被殺,跳水溺死者達一萬餘人,孫策繳獲戰船六千餘艘,財物堆積如山。

六、一統江東:

建安五年(200年)初,孫策大敗黃祖後東進豫章,駐軍椒丘(江西新建縣北),對虞翻說:「華歆名聞於世,但絕非我的對手。如果不早歸附,將來金鼓一震,戰局一開,生靈塗炭,在所難免。你先進城去,把我的意思說給他聽。」

虞翻領命進城,見到豫章太守華歆,陳明利害,華歆舉城投降。因劉繇病故於豫章,孫策順便將劉繇的靈柩帶回歸葬,並且帶回其遺孤劉基等諸子,這一舉動受到了王朗的來信稱贊。孫策留中護軍周瑜鎮守巴丘,派遣太史慈為建昌都尉,治海昏,抵擋劉磐,使劉磐不敢侵擾。

這時袁紹的勢力正強大,而孫策又吞並了江東,曹操已無力東顧,嘆息說:「難以與他爭鋒了!」就打算對孫策實行安撫。於是把弟弟的女兒許配給孫策的小弟孫匡,又為兒子曹彰迎娶孫賁的女兒,用禮徵召孫策的弟弟孫權、孫翊,並令揚州刺史嚴象舉薦孫權為茂才。

七、遇刺身亡: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壘相持,孫策暗中盤算襲擊許昌,迎取漢獻帝,便秘密整頓軍隊、部署將領。同年四月四日 ,孫策在丹徒山中打獵。他騎的是一匹快馬,扈從騎兵被遠遠的甩在後面。

這時忽然碰到三個人,這三人是被孫策所殺的吳郡太守許貢的小兒子與門客,孫策問:「你們是什麼人?」三人回答說:「我們是韓當的士兵,在這里射鹿。」孫策說:「韓當的士兵我全部認識,從沒見過你們」。說完向其中一個射箭,那個人隨著弓弦的聲音而倒下。

餘下二人非常恐慌當即彎弓搭箭,向孫策射來。孫策面頰中箭。這時,後面的扈從騎兵尋找到孫策,將刺客全部殺死。 孫策傷勢甚重,自知不久於人世,就請張昭等人,托以後事:「中原正在大亂之中,憑我們吳、越的兵眾,三江的險固,足以觀其虎鬥成敗。你們要好好輔佐我弟弟!」

又招呼孫權,將印綬交予他,對他說:「率領江東兵眾,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到夜間孫策便去世了,時年二十六歲。孫權登基稱帝後,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 為孫策立廟於建業朱雀橋南, 後來派太子孫和前去親祭。

I. 孫策簡介 歷史上的孫策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孫策(175年—200年5月5日 ),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孫堅長子、吳大帝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孫吳的奠基者之一。

興平二年(195年),孫策徵得袁術許可,東渡長江,進攻樊能、於糜,又在當利口襲擊張英。並以曲阿為據點,與揚州刺史劉繇進行決戰,大敗劉繇。建安元年(196年),率兵進攻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術僭越稱帝後,孫策與袁術決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

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孫策為討逆將軍,並封為吳侯。建安四年(199年),孫策擊敗廬江太守劉勛及劉表部將黃祖。建安五年(200年)初,在奪取豫章郡後統一江東;同年4月,孫策在丹徒狩獵時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勢力,並於稱帝後,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

(9)歷史人物孫策什麼將軍擴展閱讀

初平二年(191年),孫堅所殺,孫策舉家遷到江都。在江都期間,孫策數次拜訪揚州名士張紘,和他研究天下大勢。並說出了其立足江東的策劃,第一步從袁術手中索要其父孫堅的部隊,然後渡江南下尋求其舅父丹陽太守吳景的支持,以丹陽為根據地招募軍隊,佔領吳、會稽等郡,進而討伐劉表、黃祖,為其父孫堅報仇,最後建立孫吳政權。該策劃得到了張紘的認同,並在張紘的補充完善下,成為孫策政權建立和發展的既定策略。

建安二年(197年),袁術佔有傳國玉璽正式僭越稱帝,孫策趁機與其決裂。孫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一方面可以擺脫袁術的勢力,攻佔揚州;另一方面進攻劉表,為其父孫堅報仇,最後實現「荊、揚可一」的既定策略。因此孫策上表朝廷要討伐袁術,隨後曹操派議郎王誧攜帶漢獻帝的詔書給孫策,任命他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建安三年(198年),孫策又向漢廷貢獻禮物。漢廷任命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孫策因此在輿論上得到漢政府的承認。

孫策性格豁達開朗樂於接受意見,又善於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都願意為他效死。他嚴申軍令,不得擄掠民間財物,因此受到百姓的歡迎。只用了短短三四年的時間,孫策迅速削平了大量割據勢力,佔有了吳郡、會稽郡、丹陽郡、廬江郡和豫章郡,基本上控制了揚州的廣大地區,為孫吳立國奠定了基礎。孫策不僅是當時幾大政治軍事集團中實力發展最快的一個,而且是魏、蜀、吳三國創業者中最年輕的一個。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孫策什麼將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