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簡介 > 慶陽為何屬於甘肅有什麼歷史淵源

慶陽為何屬於甘肅有什麼歷史淵源

發布時間:2021-03-14 03:04:40

㈠ 慶陽的來歷

慶陽是一塊神奇的高天厚土。慶陽地處祖國大西北、陝甘寧三省的交會處,全市總土地面積27119平方公里,總人口256萬,轄環縣、華池、慶城、鎮原、寧縣、正寧、合水七縣和西峰區。地勢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與2082米之間。山、川、塬兼有,溝、峁、梁相間,高原風貌雄渾獨特。全境有10萬畝以上大塬12條,面積382萬畝。董志原平疇沃野,一望無垠,有13627畝,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土層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黃土原面,堪稱「天下黃土第一原」。子午嶺的400多萬畝次生林,為中國黃土高原上面積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養林,有「天然水庫」之稱。國道211、省道202兩條主幹線縱貫南北。國道309、省道303線橫穿東西,構成「兩縱兩橫」公路主骨架。供電、通訊和廣播電視三大網路覆蓋全境。

慶陽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遠在20萬年以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7千多年前就有了早期農耕。據《史記》記載,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在此曾與中醫鼻祖岐伯論醫,有《黃帝內經》行世,「岐黃故里」由此得名。周先祖不曾率族人「奔戎狄(今慶陽)之間」,與其子鞠陶、孫公劉等「教民稼穡」,「務耕種,行地宜」,開啟了先周農耕文化之先河,史稱「周道之興自此始」。巍巍周祖陵矗立於慶城東山之巔,殿宇巍峨。位於西峰區溫泉鄉的老公殿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華夏公劉第一廟」。
慶陽歷史悠久,夏、商時稱鬼方,為周先祖公劉邑地。西周時稱北豳。春秋戰國為戎狄之地,曾屬義渠戎國。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滅義渠戎國,置北地郡,沿至漢、晉。南北朝西魏時改置朔州,轄彭陽(今西峰區境內)、陽周(今正寧縣境內)、豳州趙輿郡、定安縣、襄樂郡、襄樂縣、獨樂縣(同屬今寧縣境內),北周時廢棄。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慶州,煬帝大業年間改為弘化郡,轄合水、馬嶺、華池、歸德、洛源、弘化、弘德7縣,唐初復為慶州,後改安化郡、順化郡,乾元初(公元758年)置慶州、並升安定軍,統轄順化、合水、樂蟠、馬嶺、同川、華池、延慶、懷安、洛源、方渠10縣;與分設的寧州(轄彭原、彭陽、安定、襄樂、真寧5縣)、原州(轄今鎮原及平涼部分地區)均屬陝西關內道。五代梁時改為武靜軍,後又復為慶州,轄順化、同川、彭原、樂蟠、華池(今合水縣境內),通遠(今環縣境內)、真寧(今正寧)、安定、定平、襄樂、寧州(今寧縣境內)、通遠軍等8縣1州1軍。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50年)置慶州團練,屬陝西路;乾德初復置慶州,慶歷元年(公元1041年)改稱環慶路;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慶陽軍節度,宣和七年(公元1119年)改為慶陽府,轄安化、合水、彭陽3縣,與分設的環州、寧州同屬永興軍路,原州(今鎮原)屬秦風路。金初改慶陽為安國軍,旋改定安節度;皇統二年(公元1142年)置慶原路總管府,慶、環、原、寧4州同屬慶原路。元、明時期仍為慶陽府。明時隸屬陝西布政司,並增慶陽衛,轄寧州及安化、合水、環縣、真寧4縣。清康熙四年分隸甘肅布政司,雍正五年(公元1728年)裁衛歸並郡縣,統轄1州4縣,即寧州、安化、合水、真寧和環縣。民國2年(公元1913年)廢府制,歸屬隴東道(後改屬涇原道);16年(公元1927年)廢道,改隸涇原行政區。民國24年(公元1935年)甘肅省在西峰分設第三區行政督察區,轄慶陽、環縣、合水、鎮原、寧縣、正寧6縣。
1930年前後,劉志丹、謝子長在陝甘邊界一帶開展革命活動。1934年11月7日,在南梁成立了陝甘寧邊區蘇維埃政府。隨之,建立了華池、慶北縣的革命政權,1935年秋又建立了新正、新寧縣的革命政權。同年11月,成立陝甘省,轄華池、慶北等縣;成立關中特區,轄新正、新寧等縣。1936年夏,建立了環縣、曲子兩縣蘇維埃政權。將慶北縣與華池縣合並為華池縣。同年,陝甘省改為陝甘寧省,省址由陝北遷環縣河連灣,冬季又遷曲子鎮,轄華池、曲子、赤慶、固北、定環等縣。1937年陝甘寧省撤銷,成立慶環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華池、環縣、曲子3縣。1940年春,成立隴東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慶陽、合水、鎮原3縣。秋季,慶環,隴東分區合並為隴東分區,轄華池、環縣、曲子、慶陽、鎮原、合水6縣。1949年5月,關中分區改為三原分區,新正、新寧縣歸三原分區。6月,新正、新寧縣改稱正寧、寧縣,劃歸隴東分區管轄。7月27日西峰解放,8月,隴東分區改為慶陽分區專員公署,轄西峰市及華池、環縣、曲子、慶陽、合水、鎮原、正寧、寧縣8縣1市,隸屬甘肅行政公署,12月2日,改屬甘肅省人民政府。1955年9月慶陽專員公署並於平涼專員公署,1962年1月慶陽與平涼分設,復為慶陽專員公署。1968年4月改為慶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10月改為慶陽地區行政公署。1986年元月成立西峰市,慶陽地區行政公署7縣1市。2002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慶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慶陽市。

慶陽有璀璨的古代遺珍瑰寶。世界矚目的「環江翼龍」和「黃河古象」化石,均發掘於境內馬蓮河流域。標志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肇始的華夏第一塊舊石器出土於華池縣趙家岔。新石器時代的仰韶、齊家文化遺址和歷代古建築、石刻、墓葬及古生物化石點有近千處之多。戰國秦長城橫跨鎮原、環縣、華池三縣。古代的「高速公路」秦直道沿子午嶺穿越正寧、寧縣、合水、華池四縣。開鑿於北魏時期的北石窟寺為甘肅四大石窟之一。慶陽歷代名人輩出,各領風騷。東漢思想家王符的《潛夫論》、西晉學者傅玄的《傅子》和明代文學家李夢陽的《空同集》,在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上都具有重要影響,是先賢們留給後世的不朽的精神遺產。

慶陽是甘肅惟一的革命老區。1927年在寧縣建立了甘肅第一個農村黨組織,1931年建立了甘肅第一支革命武裝——南梁游擊隊,1934年建立了西北第一個陝甘邊區蘇維埃政權——南梁政府。陝甘邊是我黨在革命戰爭年代從未丟失過的一塊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根據地。後與陝北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組成西北革命根據地,為北上抗日的紅軍和黨中央提供了落腳點。這片熱土,養育了革命,也造就了一大批革命幹部,原隴東地委書記馬文瑞、專員馬錫五、華池縣長李培福皆為時代楷模。毛澤東曾分別為他們題詞: 「密切聯系群眾」、「一刻也離不開群眾」、「面向群眾」。現存的「南梁政府」舊址、河連灣陝甘寧省府舊址、山城堡戰役遺址,是國家、省、市分別確定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在血與火的斗爭中鑄就的老區精神,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給慶陽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慶陽民俗文化獨樹一幟。刺綉、剪紙、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稱慶陽「五絕」。慶陽民歌享譽「黃土歌魂」,唱遍全國的《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綉金匾》、《軍民大生產》三首革命歌曲,是慶陽人孫萬福、汪庭有等農民歌手的佳作。評劇精品、電影《劉巧兒》講述的就是華池縣農民封芝琴爭取婚姻自主的真實故事。在隴東道情的基礎上孕育誕生的隴劇,是甘肅惟一的新劇種。慶陽剪紙巧奪天工,以香包為代表的民間刺綉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已蜚聲海內外。目前,慶陽已獲得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的中國香包刺綉之鄉、徒手秧歌之鄉、民間剪紙之鄉、窯洞民居之鄉、五蝠皮鼓——慶陽一絕,環縣——道情皮影之鄉、溫泉鄉公劉廟——華夏公劉第一廟、周祖農耕文化之鄉、荷花舞之鄉、中國民俗文化及民間工藝美術調研基地、中國民俗藝術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2004年,在中央電視台和央視國際網路共同組織的西部名城評選活動中,我市從170多座參評城市中脫穎而出,被評為最具藝術氣質的西部名城。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還命名慶陽市賀梅英等48名民間藝人為中國民間藝術大師;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慶陽市馬秀珍等63名民間藝人為甘肅省民間藝術家;慶陽市民間工藝美術協會命名170人為慶陽市工藝美術大師。

慶陽有著豐富的資源。境內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土層深厚,資源富集。慶陽屬乾旱半乾旱氣候,年均氣溫7℃-10℃,年日照2250小時-2600小時,無霜期140天-180天。年均降雨480毫米-660毫米。慶陽是甘肅的石油天然氣化工基地、長慶油田的主產區,石油資源儲量28.47億噸,2003年原油產量為186萬噸;西峰油田已探明三級地質儲量4億多噸,開發前景廣闊。慶陽煤炭藏覆蓋全市,全省1428億噸預測儲量中,慶陽佔1342億噸,是全省預測儲量的94%。千米以淺資源量達84億噸,具備億萬噸級大煤田建設條件。慶陽素有「隴東糧倉」之美譽,盛產小麥、玉米、油料、蕎麥、小米、燕麥、黃豆等特色小雜糧久負盛名,備受推崇。慶陽是甘肅優質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地處全國蘋果生產最佳緯度區。已被農業部列入西北黃土高原蘋果優生帶,紅富士蘋果、曹杏、黃柑桃、九龍、金棗和早勝牛、環縣灘羊、隴東黑山羊、羊毛絨等大宗優質農牧產品享譽國內外。慶陽還是全國最大的杏製品加工基地,全國規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國品質最優、發展面積最大的黃花菜基地,國家特產經濟開發中心確定的全國特產白瓜籽、黃花菜示範基地。慶陽還是中醫葯之鄉,產有甘草、黃芪、麻黃、穿地龍、柴胡等300多種中草葯。慶陽工業以石化、食品、建材、醫葯為主,骨幹企業有長慶油田採油二廠、中石油集團慶陽煉化公司、甘肅通達果汁有限公司、彭陽春酒業有限公司、九連山水泥廠、西峰制葯廠等。

慶陽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快車道。近年來,慶陽市委、市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西部大開發歷史機遇和國家實施宏觀調控政策機遇,深入實施項目帶動、強農富民、工業突破、基礎先行、開放開發、科教興市「六大戰略」,主攻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開發、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特色文化產業開發「一黑一綠一文」三大產業,建設隴東能源石化基地、農畜土特產品加工創匯基地和以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為重點的旅遊勝地三大基(勝)地,全力推進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全面提速、加快發展。2004年,生產總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08.3億元,同比增長12.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1.02億元,增長2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5.93億元,增長16.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2.92億元,增長21.8%;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2.4億元,增長21.6%,小口徑收入完成5.48億元,增長20.44%;農民人均純收入1633元,增長8.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250元,增長11.6%;出口創匯4136萬美元,增長63.9%,農副產品出口創匯居全省第一。

㈡ 甘肅省的來歷

甘肅約有700 多年的歷史;縣的建制早於省的,從春秋時開始萌芽算起,迄今己達2200餘年。北宋初期西夏統治河西時設有甘肅軍司(駐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這是最早出現的甘肅之名。但作為地方行政區劃名稱,元代才正式設置甘肅省。省名的命名,系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張掖市)、肅州(今酒泉市)的第一個字合成。簡稱甘。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隴山之西,故亦稱隴西、隴右,或簡稱隴。

㈢ 慶陽為什麼劃分給甘肅省

慶陽歷史悠久,夏、商時稱鬼方,為周先祖公劉邑地。西周時稱北豳。春秋戰國為戎狄之地,曾屬義渠戎國。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滅義渠戎國,置北地郡,沿至漢、晉。南北朝西魏時改置朔州,轄彭陽(今西峰區境內)、陽周(今正寧縣境內)、豳州趙輿郡、定安縣、襄樂郡、襄樂縣、獨樂縣(同屬今寧縣境內),北周時廢棄。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慶州,煬帝大業年間改為弘化郡,轄合水、馬嶺、華池、歸德、洛源、弘化、弘德7縣,唐初復為慶州,後改安化郡、順化郡,乾元初(公元758年)置慶州、並升安定軍,統轄順化、合水、樂蟠、馬嶺、同川、華池、延慶、懷安、洛源、方渠10縣;與分設的寧州(轄彭原、彭陽、安定、襄樂、真寧5縣)、原州(轄今鎮原及平涼部分地區)均屬陝西關內道。
唐朝,初改郡為州,唐玄宗時又改州為郡,祜肅宗時再改郡為州。按照唐的定製,州分輔、雄、望、緊、上、中、下七等,縣分上、中、下三等。類似這樣的劃分,一直延續到清代。當時甘肅省境共設22州,轄67縣。全甘肅省設置的州是:秦州(今天水市)、河州(今臨夏市)、渭州隴西郡(今隴西、渭源、武山、漳縣)、蘭州(今蘭州市皋蘭縣)、階州(今武都縣)、洮州(今臨潭縣)、岷州(今岷縣和臨潭縣南部)、疊州(今臨潭縣西南和白龍江上游)、宕州(今舟曲以西、宕昌東南)、涼州(今武威市、金昌市、古浪縣)、沙州(今敦煌縣)、瓜州(今安西縣)、甘州(今張掖市、山丹縣)、肅州(今酒泉市玉門市)、涇州(今涇川、靈台、平涼市、鎮原縣)、原州(今平涼市西北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渭州(分原州平涼縣置,今平涼市)、寧州(天寶元年即公元742 年改北地郡置,今寧縣、正寧和鎮原縣東部)、慶州(今慶陽地區大部)、鳳州(今兩當、徽縣和陝西省鳳縣)、文州(今文縣)和狄道府(今臨洮縣西)。
五代梁時改為武靜軍,後又復為慶州,轄順化、同川、彭原、樂蟠、華池(今合水縣境內),通遠(今環縣境內)、真寧(今正寧)、安定、定平、襄樂、寧州(今寧縣境內)、通遠軍等8縣1州1軍。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50年)置慶州團練,屬陝西路;乾德初復置慶州,慶歷元年(公元1041年)改稱環慶路;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升慶陽軍節度,宣和七年(公元1119年)改為慶陽府,轄安化、合水、彭陽3縣,與分設的環州、寧州同屬永興軍路,原州(今鎮原)屬秦風路。金初改慶陽為安國軍,旋改定安節度;皇統二年(公元1142年)置慶原路總管府,慶、環、原、寧4州同屬慶原路。元、明時期仍為慶陽府。明時隸屬陝西布政司,並增慶陽衛,轄寧州及安化、合水、環縣、真寧4縣。清康熙四年分隸甘肅布政司,雍正五年(公元1728年)裁衛歸並郡縣,統轄1州4縣,即寧州、安化、合水、真寧和環縣。民國2年(公元1913年)廢府制,歸屬隴東道(後改屬涇原道);16年(公元1927年)廢道,改隸涇原行政區。民國24年(公元1935年)甘肅省在西峰分設第三區行政督察區,轄慶陽、環縣、合水、鎮原、寧縣、正寧6縣。
辛亥革命以後,廢除了清代的府、州、廳制。民國初期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甘肅共設7 道,下轄77縣,即蘭山道(治皋蘭縣,清蘭州府地)、寧夏道(治寧夏縣,清寧夏府地)、西寧道(治西寧目,清西寧府地)、涇原道(治平涼縣,清平涼、秋陽府、涇州、固州、化平川廳地)、渭川道(治天水縣,清秦、階二州地)、安肅道(治酒泉縣,清肅州、安西二州地)、甘涼道(治武威縣,清甘、涼二州地)。1914年,改省的長官民政長(民國初期稱都督)為巡按使,道的長官道尹為觀察使(後改稱道尹),次年,又改巡按使為省長。

北伐戰爭以後,民國16年(1927年),廢除道的建制,改縣的行政長官知事為縣長。隨著軍閥混戰局面的結束,國民黨政府對行政制度作了一些調整。1928年,劃甘肅西寧道屬之西寧、大通、樂都、循化、貴德、巴燕、湟源等7縣,另建青海省;同時劃甘肅寧夏道屬之定夏、寧朔、靈武、鹽池、平羅、中衛、金積、豫旺(原鎮戎縣,今固原縣)等8 縣和寧夏護軍使所轄的阿拉善額魯特、額濟納土爾扈特2 部地,成立寧夏省。區劃調整分置以後,甘肅省轄64縣,1929年增置到68縣,增設了永靖(1929年析臨夏縣地設置)、和政(1929年析臨夏、臨洮縣地置)、康縣(1928年析武都縣地置永縣,後改康縣)等縣。後來,在少數民族地區原設拉卜楞設治局(1926年析循化縣地設置,1928年改為夏河縣)、康樂設治局的基礎上,又陸續增置洮西設置局(1932年置)、卓尼設治局(1937年置)、肅北設治局(1938年置)。從1934年開始,甘肅省在縣的行政建制之上,又新設立行政督察專員,作為省的輔助機關。這是國民黨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的產物,其目的在於推行和強化法西斯統治,鎮壓各族人民的革命運動。1934年開始在皋蘭、固原、臨夏等地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以後陸續增設。到1944年增加到9 個,即:岷縣(第一)、平涼(第二)、慶陽(第三)、天水(第四)、臨夏(第五)、武威(第六)、酒泉(第七)、武都(第八)、臨洮(第九)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至解前夕,甘肅省共設9 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71縣、1 市(蘭州市,1941年正式設市)、3 局(卓尼、肅北設治局、湟惠管理局)。

1930年前後,劉志丹、謝子長在陝甘邊界一帶開展革命活動。1934年11月7日,在南梁成立了陝甘寧邊區蘇維埃政府。隨之,建立了華池、慶北縣的革命政權,1935年秋又建立了新正、新寧縣的革命政權。同年11月,成立陝甘省,轄華池、慶北等縣;成立關中特區,轄新正、新寧等縣。1936年夏,建立了環縣、曲子兩縣蘇維埃政權。將慶北縣與華池縣合並為華池縣。同年,陝甘省改為陝甘寧省,省址由陝北遷環縣河連灣,冬季又遷曲子鎮,轄華池、曲子、赤慶、固北、定環等縣。1937年陝甘寧省撤銷,成立慶環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華池、環縣、曲子3縣。1940年春,成立隴東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慶陽、合水、鎮原3縣。秋季,慶環,隴東分區合並為隴東分區,轄華池、環縣、曲子、慶陽、鎮原、合水6縣。

1949年5月,關中分區改為三原分區,新正、新寧縣歸三原分區。6月,新正、新寧縣改稱正寧、寧縣,劃歸隴東分區管轄。7月27日西峰解放,8月,隴東分區改為慶陽分區專員公署,轄西峰市及華池、環縣、曲子、慶陽、合水、鎮原、正寧、寧縣8縣1市,隸屬甘肅行政公署,12月2日,改屬甘肅省人民政府。1955年9月慶陽專員公署並於平涼專員公署,1962年1月慶陽與平涼分設,復為慶陽專員公署。1968年4月改為慶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10月改為慶陽地區行政公署。1986年元月成立西峰市,慶陽地區行政公署7縣1市。2002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慶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慶陽市。

都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一定要問個為什麼,除非知道古代當政者當時心裡怎麼想的!

㈣ 平涼、慶陽市的人明明屬於甘肅,為何一直說自己是陝西人

在網上有這樣一個形象的說法,翻開一張中國地圖,甘肅那個位置就像是斜放在西北地區的一隻大羊腿,而這只大羊腿最東邊的那塊肥肉就是平涼和慶陽,但是這塊大肥肉呢又是屬於陝西人的,這是為什麼呢?

㈤ 為什麼會將隴山以東的慶陽劃到甘肅省呢

地理位置上來看,慶陽和陝西為一個板塊,慶陽人和陝西人在飲食、語言、文化等方面都非常相近。加上距離陝西的省會西安距離更近,很多慶陽人無論是購物、看病、求學、做生意等都更傾向於去西安,因為距甘肅省會蘭州太遠了,約500公里,差不多是到西安的兩倍。因此有很多慶陽人其實也很納悶,為什麼不將慶陽劃歸陝西呢?
其實這種違背常理的行政區域劃分大有深意。中央政府為了有效控制地方政府,防止出現割據藩鎮的局面發生,都會採取「打釘子」的方式,也就是通過行政手段劃分區域,使任何一個省份都不能獲得完整的區塊和范圍。與慶陽劃歸甘肅類似的還有通過將漢中劃給陝西,掌控了蜀地的北方門戶。這樣一來傳統上占據漢中就可以坐鎮蜀中而獨立王國的問題就不大可能出現。

㈥ 甘肅的由來!

甘肅建省約有700 多年的歷史;縣的建制早於省的,從春秋時開始萌芽算起,迄今己達2200餘年。北宋初期西夏統治河西時設有甘肅軍司(駐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這是最早出現的甘肅之名。但作為地方行政區劃名稱,元代才正式設置甘肅省。省名的命名,系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張掖市)、肅州(今酒泉市)的第一個字合成。簡稱甘。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隴山之西,故亦稱隴西、隴右,或簡稱隴。
甘肅位於黃河中、上游。遠古時期這里的氣候比現在溫暖、濕潤,是個稀疏的草原環境。低凹地豐富的水源,高山茂密的灌木叢,台地上疏鬆的黃土,灌木、草地上生活的多種動物,為原始人類生存提供了天然適宜的環境。因此,這里是我國歷史上經濟開發,特別是農業墾殖和古代文化發展較早的地區之一,是形成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根據考古發掘的大量文物證明,遠在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我們的先民就在這塊地方生息、繁衍,利用簡陋的石器頑強地同大自然作斗爭。建國以來,先後在鎮原縣姜家灣、寺溝口、黑土梁,慶陽縣巨家塬,環縣樓房子和劉家岔處,發現了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的石器、骨器、動物化石和早期人類用火的遺跡。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跡,己發現的有1000處,其中著名的有受仰韶文化影響而發展起來的以洮河、大夏河和湟水中下游為中心,處於母系氏族公社階段的齊家文化;還有晚於齊家文化,發現己有銅器,己經進入原始社會末期或奴隸社會早期的辛店、寺窪和卡窯文化。古代傳說中的四千年前的炎帝(號神農氏)、黃帝(號有熊氏,又號軒轅氏)也起於西北。近幾年來,我省考古工作者在省境東部秦安縣大地灣發現並挖掘了一處距今7800至4500年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出土文物8000餘件,其中發現的7000年前的地畫、5000年前的混凝土和一座建築面積達450 平方米的原始社會會堂式宏偉建築,系國內首次發現。這處遺址堪與西安半坡村遺址相媲美。這里發現的罕見的三足缽、三足罐珍品,比仰韶文化半坡類型要早1000多年。大地灣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史前史特別是研究古代建築、文字起源和人類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甘肅省行政區劃

㈦ 甘肅歷史的由來是什麼

甘肅省,簡稱甘或隴,省會蘭州,位於我國的西北地區、黃河上游,東邊是陝西省,南邊是四川省、青海省,西邊是新疆,北邊是內蒙古、寧夏,全省總面積45.49萬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末,甘肅省常住人口2647.43萬人。

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三國時期沿襲東漢建制,大部分地方屬曹魏,南部的部分地區屬蜀漢。

西晉時期,隸屬涼州、秦州和雍州。

西晉末到十六國時期,跨境或在甘肅境內先後建立的割據政權有:後趙、前秦、後秦、前涼、西秦、後涼、南涼、北涼、西涼,各佔有約當今甘肅一部之地。

南北朝時期,甘肅先後為北魏、西魏、北周的統治地區。

隋朝時期,省內共設16郡,76縣,公元617年,武威郡鷹揚府司馬李軌舉兵反隋,佔領河西,建大涼國,歸附於東突厥。

唐朝時期,李軌被李淵所滅,甘肅境分屬關內道、隴右道和山南道,共轄22州。公元764年,包括甘肅在內的河西、隴右被吐蕃占據。

公元849年,唐重占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公元851年,張議潮占據包括甘肅在內的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唐朝再次占據甘肅。

北宋時期,西夏統治河西時設有甘肅軍司,這是最早出現的甘肅之名。

元朝時期,設甘肅等處行中書省,轄黃河以西七路二州,黃河以東地區為陝西興遠路。

明朝時期,省境屬陝西布政司、陝西都司、陝西行都指揮使司。


清朝時期,設陝西右布政司,後改甘肅布政司,行政中心從鞏昌(今隴西縣)遷至蘭州市,轄今甘肅、新疆、青海、寧夏省區部分范圍。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甘肅省境又劃分為七道,轄今甘肅、內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東部一些地方、外蒙古西南邊、寧夏。

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道為省,民國十八年(1929年)分出青海和寧夏兩省區。其行政區域大體與今相同。

1950年1月8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截至2019年末,甘肅省下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17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57個縣、7個自治縣。

分別為蘭州市、嘉峪關市、金昌市、白銀市、天水市、武威市、張掖市、平涼市、酒泉市、慶陽市、定西市、隴南市、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㈧ 甘肅省的由來

先秦時期,中國分為九州,甘肅省境大部屬雍、涼二州,舊稱「雍涼之地」,
西周時,秦人的祖先在省境東部,即今天水地區定居下來, 開始了由游牧經濟向農業經濟的緩慢過渡,而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
秦時期,公元前688 年秦國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區,設邽縣(今天水麥積區南)、冀縣(今甘谷縣),這是中國歷史上建立最早的兩個縣。戰國時期,秦國的疆域己達今甘肅的東南部。秦昭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280 年)設置隴西郡,9 年後,即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 年)再建立北地郡。
唐時期,唐代改郡為道,省境分屬關內道、隴右道和山南道,共轄22州。
北宋年間,西夏統治河西時設有甘肅軍司(駐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這是最早出現的甘肅之名。
元時期,設甘肅行中書省,轄黃河以西七路二州,黃河以東地區為陝西興遠路。
明肅王府——甘肅省人民政府
明時期,改省設司,省境屬陝西布政司、陝西都司、陝西行都指揮使司,轄地大部繼承元朝,按照明的定製,衛、所設於邊境和要害地區,在邊境重鎮設行都指揮使司,每省設一都指揮使司。衛、所實行軍屯,屬軍事機關,但後來在邊境地區衛、所也兼理民政。
清時期,設陝西右布政司,後改甘肅布政司,行政中心從鞏昌(今隴西縣)遷至蘭州市,轄今甘肅、新疆、青海、寧夏省區部分范圍。光緒十年(1884)分出新疆。
1912年,省境又劃分為寧夏( 原朔方)、西寧(原海東)、蘭山、涇原(原隴東)、渭川(原隴南)、甘涼(原河西)、安肅(原邊關)七道。轄今甘肅、內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東部一些地方、外蒙古西南邊、寧夏。
1927年,撤道為省,1929年分出青海和寧夏兩省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省境隴東地區屬陝甘寧邊區的隴東和關中兩分區。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肅行政公署。
1949年8 月,成立甘肅行政公署,下轄酒泉、張掖、武威、蘭州、定西、臨夏、慶陽、天水、平涼、武都11個分區(專區、市)、73縣(局)。甘肅行署隸屬於西北軍政委員會(後改為西北行政委員會,1954年撤銷)。
1950年1月8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轄今甘肅、內蒙古西部。
1954年,根據內務部的通知,將撤銷的寧夏省並入甘肅省。
1957年,以1929年的原寧夏省行政區域為基礎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名從元朝相沿至今。
1958年,劃3個專區(自治州)、19個縣市歸寧夏回族自治區管轄。
1962年,專區增加到13個,即蘭州、白銀、慶陽、平涼、天水、武都、定西、臨洮、武威、張掖、酒泉、臨夏、甘南。
1965年,共有12個專區(自治州、市)、81個縣,32個區公所、1559個人民公社,88個街道辦事處。
1975年,全省共設12個地、州、市,82個縣。
1985年,全省共設14個行署(州、市),轄86縣(自治縣、市 、區)。
2004年,全省現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86個縣(市、區)。

㈨ 甘肅的慶陽、平涼兩市為什麼屬於甘肅,有何歷史原因

去看中國地圖多少區域都是突出的,這只是行政劃分的問題。 據說我大慶陽有可能和延安市合並為延慶市。

閱讀全文

與慶陽為何屬於甘肅有什麼歷史淵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