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學科證據意識

歷史學科證據意識

發布時間:2021-03-09 14:55:06

A. 歷史核心素養

歷史核心素養是家國情懷。

B. 歷史學科的五大素養是什麼

1.唯物史來觀:是揭示人類社源會歷史客觀基礎及發展規律的科學歷史觀和方法,包含: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等。

2.時空觀念:是指對事物與特定時間及空間的聯系進行觀察、分析的觀念,以歷史紀年、歷史時序、年代尺、階段特徵、歷史大事年表、歷史地圖等形式呈現。

3.史料實證:是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並運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和方法,以史料分類、史料辨析、史料運用、觀點論證的形式進行呈現。

4.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度、能力與方法,以材料整理、對史料的解讀、追溯起源、探討因果、分析趨向、說明影響、判定地位等形式進行考查,培養敘述歷史和形成歷史認識的能力。

5.家國情懷: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該具有的社會責任和人文情懷,包含:優秀傳統文化、民族精神、民主法治、科學精神、世界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聯系現實等。

C. 歷史的學科精神是什麼

所謂精神力量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歷史教學有其特有的靈魂――學科精神作為支撐點。無論是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還是千姿百態的教學方法,都源自於歷史學科本身的內在的學科精神。
一、實證精神
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學科,歷史有其自身的學科規范。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以圖否定歷史的真實性;一些歷史教師和學生也認為歷史課就是講歷史故事而已,絕無真實性可言。「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句出自於胡適先生,筆者以為胡先生此言並非是在贊成對歷史隨便曲解,而是說每個人都可以基於自己的生活環境和角度對歷史作出不同解讀。其實,胡適先生是一個很實事求是的人,他對歷史的態度非常認真,他提倡說話要有證據。歷史需要證據,歷史源於史料,因此,歷史是一門實證的嚴謹學科。
從第一節歷史課開始,筆者便入手培養學生的實證精神。先問學生:「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生活在哪裡呢?」 隨後出示《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布》圖,並特別將元謀人三個字用紅體字標出。繼而設問:「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知最早人類,你知道他們生活在哪裡嗎?為什麼要強調是『已知最早人類』?」第一個問題在書中就能輕松找到,是知識習得與鞏固;第二個問題則從強調歷史語言表達的准確性入手,力圖使學生入門之始便養成正確學習歷史的嚴謹態度。
在解答完上述兩個問題後,筆者接著設問:「遠古人類的歷史距今年代久遠,我們怎樣還原歷史呢?」隨後向學生展示了元謀人考古挖掘圖片、牙齒化石及出土石器的等圖片,讓學生根據這些圖片作答。在講解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時候,筆者引導學生從實物史料來發現歷史,如北京人的「頭蓋骨」、山頂洞人的「骨針」,讓學生根據史料有所發現。筆者最後指出:通過以上過程,我們懂得了歷史研究需要史料支撐、通過史料還原歷史的道理,「門齒化石」「石器」「炭屑」「頭蓋骨」「骨針」等考古發現都屬於實物史料,我們可以從中獲取歷史信息。從而強調了文字史料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史料意識,使他們明白歷史是一門需要實證的學科,論從史出,不能空談,為後續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人教版八年級(下)《中國歷史》主要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的歷史,內容上自成體系,但從整個初中歷史教材來看,八年級(下)的課本內容大多涉及政治史,內容抽象,意識形態化明顯,難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中對中國現代史板塊的教學活動建議如下:訪問家庭和學校附近的老人,獲得對近代社會生活的感性認識;訪問長輩,記錄他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經歷和感受,學習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對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在衣、食、住、行、用五個方面變化進行社會調查,撰寫調查報告,等等。表明歷史史料除了文字史料、實物史料,還應包括口述史料。口述史面向大眾,具有把歷史「生活化」的功能,引導學生深入社會生活中,接觸「沉默的大多數」,傾聽普通人的故事, 通過對普通人生活狀況的了解,建構起原生態的歷史,學會將這些內容放在宏觀的歷史背景中進一步去認識,獲得對社會生活的歷史面貌及其變遷的深刻體驗。例如,學生通過訪問周圍上了年紀的長輩,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服飾變化,就能獲得中國人在以往曾有過一段只穿或藍或灰單色調衣服的歷史知識,進而從如今五顏六色、個性十足、日新月異的新潮服飾中感受到改革開放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沖擊和影響,更具體地認識到我國三十多年來社會生活發展的歷史進程。口述史教學,讓學生對歷史的了解不再浮光掠影,而是深入其中,在參與對歷史的實證過程中真正走進歷史。我們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通過一定的訓練他們是能培養起歷史實證精神的。
二、質疑精神
受篇幅限制,歷史教材只能反映歷史事件或者歷史人物的某個層面,編寫往往是「定論」式的,如果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把歷史教材當成了萬寶書,唯其馬首是瞻,缺失質疑精神,教學中畏首畏尾,不敢超越教材,必然會使學生的歷史學習成為對教材內容的機械記憶,阻礙了思維的發展,甚至終身難以跳出教材「定論」的束縛。歷史是一成不變的嗎?當然不是,歷史沒有萬能的公理,它是一門動態的學科,允許百家爭鳴。
例如,在講解「貞觀之治」的時候,筆者發現人教版教材對此的敘述有失偏頗,只寫了太宗統治好的一面,但是對他的統治不足一面卻完全沒有涉及。唐太宗的統治是否真的是完美無缺嗎?翦伯贊在其《中國史綱要》中對此略有談到,「貞觀後期,唐太宗不再能很好地納諫,逐漸拋棄了輕徭薄賦的政策,他甚至說:『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戰爭和徭役逐漸頻繁起來。貞觀二十一、二十二年,唐東征高麗,西犯龜茲,西南征服了松外蠻,北邊攻滅了薛延陀。同時,太宗又令營繕翠微宮(在今西安終南山)和玉華宮(在今陝西宜君境)為避暑之用;征發江南、劍南民工造船,以備遠侵高麗。劍南一帶, 州縣督迫嚴急,既役人力,復征船庸,『民至賣田宅,鬻子女不能供』。官吏們還擴大征發范圍,役及山僚,終於激起了雅、邛、眉三州僚人的反抗。」
在一綱多本的情況下,其他版本的初中歷史教材對這部分內容的處理又是怎樣的呢?嶽麓版教材雖在條理性上優於人教版,但是其內容也僅僅涉及唐太宗貞觀前期的政策。北師大版教材是三個教材中唯一一個提到了唐太宗晚期統治的瑕疵的,認為「唐太宗晚年滋長了驕傲自滿的情緒……政局大不如前」。對照課標本課對「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評價唐太宗」的要求,三個版本教材在處理上都無不妥,但北師大版教材不足百字的補充卻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全面的歷史情景。基於此,在講解到唐太宗的時候,筆者為學生補充了兩段史料,一段是太宗干預史官修史,一段是太宗晚年統治的不足。然後讓學生通過課本和筆者提供的兩段史料來對唐太宗作出全面評價。筆者認為,學生要創新,就要先學會質疑,而質疑必須是用史實來說話的,即通過不同角度的史料來全面評價歷史人物,分清一個人物歷史的主流和支流。歷史不是一種簡單的定論,而要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理解,教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多方面的史料。歷史課為學生提供了歷史史實,如果學生能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判斷,並敢於質疑,形成獨立見解,這在本質上與史學家並無不同。又如,現行人教版歷史教材,張衡地動儀的介紹出現在七年級上冊中,將地動儀作為東漢時期的主要發明予以重點介紹。原先關於地動儀的工作原理,《後漢書》中的介紹只有語義模糊的196個字,直到1951年,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的王振鐸,借鑒日本地震學者原尊禮的直立桿原理,才設計並復原出1∶10比例的木質「張衡地動儀」模型,這個模型也長期被運用到了歷史教材中。很長時間內,筆者在向學生解釋地動儀工作原理時也採用了直立桿原理的說法。一次,有學生提出這種說法不對,大膽地結合網上查得的資料與筆者爭辯,但是筆者仍然堅持己見,因為教參對地動儀工作原理的解釋就是直立桿原理。然而,地動儀直立桿原理的說法確實存在著錯誤,中國地震局和國家文物局組織專家從2002年開始了新的科學復原研究,新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發現並糾正了過去的誤解,把地動儀的工作原理改為懸垂擺。到了2011年教材修改了地動儀部分內容,對地動儀工作原理的解釋也發生了變化。可見,質疑於完善歷史教學是多麼的重要,必須予以應有的重視。
三、反思精神
歷史課不是單純教給學生歷史知識的,這已成為所有歷史教師的共識。但是,一節課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該如何具體落實呢?很多教師把中國史教學定位於「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民族自豪感」等固然沒錯,但培養學生的反思精神也很重要。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即使是自然科學,中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對人類文明作出過重大貢獻。例如,代表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水平的四大發明,在中世紀末期傳入歐洲以後,改變了整個人類歷史的進程。歷史教材所呈現的就是這樣的歷史,即中華文明在古代比西方發達,只是最近這幾百年落後了。於是在教材中,我們看到的是祖沖之算出的圓周率值要比歐洲早一千多年,趙州橋比西方同類型的橋早七百多年,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四百年……在為古人取得的輝煌成就喝彩的同時,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多地反思:中國後來為什麼漸漸落伍了?於是,在講完「四大發明」後,筆者引用了魯迅在《電的利弊》中「外國用火葯製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一段文字,啟發學生思考。隨後,筆者播放了余秋雨評四大發明的一段視頻,「四大發明實在是不錯,但實在是太早太早了。對祖先的創造發明當然應該尊重……一個民族的創造力就像一個人的生命力一樣,要通過長期的延續來證明。你如果永遠地在說自己幼年時期的聰明和強壯,而後來一蹶不振,聽來聽去會讓人聽不下去的。而且在我看來,中國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創造發明一定不在那四項……一個精耕細作的農耕文明,天文歷法肯定是它的第一發明;一個人口眾多的民族,中醫中葯肯定是它的第二發明。近代以來,我們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早就落後於西方了。不信,大家看一看我們周圍,電燈、投影儀、電腦、手中的圓珠筆、外面的汽車、工廠里的機器、我們家中的電器產品,哪一樣是中國人發明的。再看看我們手中的課本,這也都是西方現代印刷術的成果……這是讓我們汗顏的問題。」兩段文字讓學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有的學生聯繫到了諾貝爾獎,雖然中國作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在諾貝爾獎最重要的科學領域,中國人依然沒有實現零的突破。歷史借鑒、歷史智慧,都不是可以輕松得到的,需要對歷史不斷感悟、理解和反思。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應是反思歷史、尋求借鑒的過程。歷史的經驗只有與學生的認識產生共鳴,通過主觀反思,才能最終內化為學生的智慧。
在最後的結語中,筆者拿出一張白紙,告訴學生:四大發明曾經對世界文明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但是這都已成為過去,無論是在人文還是科技領域,我們與世界最先進水平還有差距。如果我們還沉醉於自己往日的輝煌歷史,只能是夜郎自大。紙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偉大發明,但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現在的一切如同這一張白紙,將來究竟會寫下什麼要依靠每一位當代中國人的努力。今天的一切就是明天的歷史,當後人在看我們現在歷史的時候,我們為他們寫下的應該是中國崛起的新輝煌。
總之,歷史學習過程不僅僅是知識學習,更是史學思維與精神培養過程,不是背過了歷史就學好了歷史,而是看學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史學方法、史學思維,並從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上有所感悟,對自己的人生有所啟發。我們的課堂需要一種精神,我們的教師需要一種精神,我們的學生需要一種精神,它們共同構成了歷史教學的魅力。

D. 增強證據意識有什麼意義求答案,,,速度啊。。

增強證據意識。案件事實是通過證據來證明的,證據在刑事訴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新刑事訴訟法在有關證據的規定中增加了「辨認、偵查實驗筆錄」和「電子數據」等項內容。職務犯罪偵查中應當充分利用刑事訴訟法的這一規定,更好地收集相關證據,增強揭露犯罪、證實犯罪的能力。

1.增強證據合法性的意識。職務犯罪偵查中偵查人員要增強證據意識,既要充分認識證據的客觀性和相關性,更要充分認識證據的合法性。必須依法收集證據。收集證據的主體要合法、方法要合法、程序要合法。不僅不得違法收集言詞證據,杜絕刑訊逼供和暴力取證,而且也不能違法收集實物證據。簡單說,增強證據意識,不單單是重視證據在刑事訴訟中的重要作用,更要重視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增強證據合法性的意識,不僅僅是因為違法的證據要被排除,更重要的是要樹立依法辦案、文明辦案、規范辦案的工作作風和良好司法習慣。

2.增強重視無罪證據的意識。偵查人員的證據意識中既包括重視有罪證據,也要重視無罪證據。刑事訴訟法要求既要收集有罪證據,也要收集無罪證據,特別是新刑事訴訟法第39條規定,「辯護人認為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未提交的,有權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調取。」收集的證據要客觀、全面,整理移送的證據也要客觀全面,特別是要充分注意案件中已經收集的無罪或者罪輕證據的使用和移送問題。總的原則要充分注意無罪證據的作用,當案件中既有有罪證據,又有無罪證據的時候,必須進行甄別,必要時進一步收集證據,排除矛盾,如果難以排除矛盾,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依法作出不起訴處理。

3.增強准確掌握證明標準的意識。新刑事訴訟法第53條第2款規定了案件的證明標准,即為「確實、充分」。同時對「確實、充分」進行了詳細規定,即「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1)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2)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3)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職務犯罪偵查在證據的收集和運用上,必須堅持這一證明標准,確保案件得到依法、正確的處理。

E. 在歷史教學中是怎樣培養學生的求真意識和證據意識

看這篇論文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提出要培養學生重視證據的歷史意識,要從多種渠道獲取歷史信息,用歷史材料解釋歷史。這就要求提高學生分析歷史的能力,以嚴謹、批判的態度對待歷史,堅持實事求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就如何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進行闡述和說明。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證據意識;培養策略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中學生證據意識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對所學歷史事件或者人物產生探究思維,善於去探究證明事物的真實性,辨別所需要史料的真偽,理解以歷史材料為依據解釋歷史的重要意義。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
一、歷史證據意識的概述 從歷史學的角度看,「歷史證據」既屬於史料又區別於史料,它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是指能夠對某個歷史問題有論證價值的歷史材料,是一部分史料,而不是該課題所研究的全部史料,它能夠使歷史事件清晰,證明歷史事件的真實性。而歷史證據意識則是指人的頭腦對於能夠證明某個歷史事件真實性的有關事實或者材料的一種反映,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
二、培養中學生歷史證據意識的意義 1.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是歷史學科的要求
歷史的本質屬性是「真」,因此歷史知識是否真實可靠,就要看考查它的證據是否可靠充分,作為中學生,要勇於追求堅實可信的史料證據,對歷史資料進行搜集、整理、辨別真偽,最終獲得能夠證明歷史真實性的史料,切不可盲目地記憶歷史結論,要有依據地還原歷史的真實性。
2.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是課程理念和目標的要求
在新課程的改革中,教育部明確提出中學生歷史課程標准由課程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兩部分組成,這兩部分都體現出證據意識的重要性。中學生的歷史教學要全面發揮歷史教育的功能,尊重歷史事實,客觀、理性地評價歷史,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倡導教師改變教學方式,更加註重對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 3.培養學生證據意識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我國一直強調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科學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而樹立學生重證據的意識,就是鍛煉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嚴謹求學的態度,重視科學文化的基本素質教育。學生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認識和了解歷史發展進程,更好地認識當代社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社會作出貢獻,實現自身的價值。
三、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證據意識的策略
1.教師要提高重證據的歷史意識,積極創新教學方法 中學生的歷史教學主要通過老師把教材上的知識講述給學生,幫助學生獲取歷史知識,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上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有重證據的意識,要讓學生明白,歷史是發展的、前進的,是過去了的人類社會實踐活動,它不能重演,要靠證據來證明,比如在講原始周口店人時,要告訴學生化石是其主要證據,通過考古工作者發現化石來判斷原始人居住的部落以及當時人類的生存環境。 教師要改變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應選擇「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向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主動探討,積極思考,並保持開放自主,教師可以把教學內容延伸,從教材到史料,如在講授《西安事變》時,教師通過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使學生直接接觸承載歷史信息的史料,把《中央日報》《解放日報》和《大公報》等不同媒體關於《西安事變》的報道進行研讀,進行對比,找出問題,並結合報紙的辦報背景,讓學生形成多角度考慮問題的方式,在閱讀史料的同時也要關注史料的背景,從而做出客觀的判斷。
另外,也可以組織學生在特定的歷史情境下進行歷史話劇的表演,使歷史事件反映到現實生活中,供學生體會和思考,如,在講甲午中日戰爭的時候,就簽訂條約一事,可以編製成歷史劇,分配角色如李鴻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進行排練,搜集資料進行編寫,在真實的歷史情境下,加深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切實地感受歷史人物內心的獨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歷史博物館或者歷史遺址進行考察,搜集故事傳說,補充教材內容,鍛煉學生的考察能力。
2.選用合適的教材和影視資源 當前歷史教材有很多版本,因此選擇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一般情況下,圖片和材料都是從具有可信度高的史料中篩選而來的,並且符合當時的學習階段,框架清晰,歷史時間順序安排合理,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另外還可以選擇一些歷史題材的影視資料,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給學生帶來直觀的感受,通過刻畫某些歷史人物,敘述重大歷史事件,可以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重證據意識。
在學習歷史課程中,教師要樹立求真務實的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通過積極轉變課堂教學方式方法,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重證據意識,善於運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搜集史料、閱讀和運用史料,不斷推動歷史教學的發展。

F. 如何培養學生考察歷史遺址的能力

看這篇論文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提出要培養學生重視證據的歷史意識,要從多種渠道獲取歷史信息,用歷史材料解釋歷史。這就要求提高學生分析歷史的能力,以嚴謹、批判的態度對待歷史,堅持實事求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就如何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進行闡述和說明。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證據意識;培養策略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中學生證據意識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對所學歷史事件或者人物產生探究思維,善於去探究證明事物的真實性,辨別所需要史料的真偽,理解以歷史材料為依據解釋歷史的重要意義。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
一、歷史證據意識的概述 從歷史學的角度看,「歷史證據」既屬於史料又區別於史料,它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是指能夠對某個歷史問題有論證價值的歷史材料,是一部分史料,而不是該課題所研究的全部史料,它能夠使歷史事件清晰,證明歷史事件的真實性。而歷史證據意識則是指人的頭腦對於能夠證明某個歷史事件真實性的有關事實或者材料的一種反映,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
二、培養中學生歷史證據意識的意義 1.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是歷史學科的要求
歷史的本質屬性是「真」,因此歷史知識是否真實可靠,就要看考查它的證據是否可靠充分,作為中學生,要勇於追求堅實可信的史料證據,對歷史資料進行搜集、整理、辨別真偽,最終獲得能夠證明歷史真實性的史料,切不可盲目地記憶歷史結論,要有依據地還原歷史的真實性。
2.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是課程理念和目標的要求
在新課程的改革中,教育部明確提出中學生歷史課程標准由課程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兩部分組成,這兩部分都體現出證據意識的重要性。中學生的歷史教學要全面發揮歷史教育的功能,尊重歷史事實,客觀、理性地評價歷史,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倡導教師改變教學方式,更加註重對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 3.培養學生證據意識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我國一直強調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提高科學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而樹立學生重證據的意識,就是鍛煉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嚴謹求學的態度,重視科學文化的基本素質教育。學生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認識和了解歷史發展進程,更好地認識當代社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社會作出貢獻,實現自身的價值。
三、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證據意識的策略
1.教師要提高重證據的歷史意識,積極創新教學方法 中學生的歷史教學主要通過老師把教材上的知識講述給學生,幫助學生獲取歷史知識,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上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有重證據的意識,要讓學生明白,歷史是發展的、前進的,是過去了的人類社會實踐活動,它不能重演,要靠證據來證明,比如在講原始周口店人時,要告訴學生化石是其主要證據,通過考古工作者發現化石來判斷原始人居住的部落以及當時人類的生存環境。 教師要改變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應選擇「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向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主動探討,積極思考,並保持開放自主,教師可以把教學內容延伸,從教材到史料,如在講授《西安事變》時,教師通過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使學生直接接觸承載歷史信息的史料,把《中央日報》《解放日報》和《大公報》等不同媒體關於《西安事變》的報道進行研讀,進行對比,找出問題,並結合報紙的辦報背景,讓學生形成多角度考慮問題的方式,在閱讀史料的同時也要關注史料的背景,從而做出客觀的判斷。
另外,也可以組織學生在特定的歷史情境下進行歷史話劇的表演,使歷史事件反映到現實生活中,供學生體會和思考,如,在講甲午中日戰爭的時候,就簽訂條約一事,可以編製成歷史劇,分配角色如李鴻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進行排練,搜集資料進行編寫,在真實的歷史情境下,加深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切實地感受歷史人物內心的獨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歷史博物館或者歷史遺址進行考察,搜集故事傳說,補充教材內容,鍛煉學生的考察能力。
2.選用合適的教材和影視資源 當前歷史教材有很多版本,因此選擇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一般情況下,圖片和材料都是從具有可信度高的史料中篩選而來的,並且符合當時的學習階段,框架清晰,歷史時間順序安排合理,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另外還可以選擇一些歷史題材的影視資料,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給學生帶來直觀的感受,通過刻畫某些歷史人物,敘述重大歷史事件,可以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重證據意識。
在學習歷史課程中,教師要樹立求真務實的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通過積極轉變課堂教學方式方法,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重證據意識,善於運用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搜集史料、閱讀和運用史料,不斷推動歷史教學的發展。

G. 對歷史學科的認識

歷史學是歷史學家在對人類以往的歷史進行系統化整理的基礎上,對歷史的本質、歷史的意義所作出的一種理論解釋和精神體驗。我們知道,歷史是由以往時代的許許多多的人及其活動構成的。在歷史學家看來,如果能把歷史上那些看似單個的、孤立的人和事聯系起來,發現其相互間的關系,發現其對後世特別是對當世的影響與作用,無論這種影響與作用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是經驗啟示的還是思想啟示的,那歷史本身於現代人而言,就具有了意義,歷史就不是死亡的過去,而是現實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人類的一種古老的精神活動,歷史學其實也就是每一時代的人類在反思自己往昔經歷的過程中,對歷史之本質和意義的一種理性追問和情感體驗。這種對歷史意義、歷史本質的理性反思與情感體驗,在每一時代人類的精神生活中,都占據著特殊的地位。
從根本上說,追問歷史的本質與意義,探究歷史的變因與動力,在不斷與自己的歷史進行對話過程中,在從對自己歷史的重新體驗與反思中,獲得對自我個性本質與特徵、對自我現實存在狀態的真切認識,乃是人類源自內心深處的一種永恆的精神需求。歷史使我們看清過去的路而得以知道現在的位置。那「我從何處來,現在在哪裡,將向何處去?」的追問,那對「天人之際」、「古今之變」的不懈探究,那對文明之興衰交替、社會之治亂相因的艱難解讀,總是會深深地牽動著每一時代人的精神世界,撥動每一時代人的情感心弦。確實,有主體自覺意識、關注自我的現實存在際遇與未來命運的人,怎麼能不為歷史上那具有昭示意義的無數驚心動魄之往事所吸引,怎麼能不為往昔歲月里那無數生命的歡樂痛苦所牽動。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歷史學存在之價值與意義,在於它對人類而言乃是一種體現人之本質的、對自我精神故園的回歸情感,一種對自我個性特徵作理性和情感認同的尋根意識。由此我們說,歷史是人類的精神故鄉,是人類生命力的活水源頭。在這個精神故鄉里,凝聚著每一個民族先賢祖輩瀝血之路上的光榮與夢想,匯集著每一個民族古聖先哲那經過時間考驗的偉大智慧和情感。藉助於歷史學這一古老而常新的精神形態,人類的智慧、理想、經驗、情感才得以延續下來,積累起來,傳承下去,而不會被滾滾流逝的歲月黑洞吞噬湮沒,現代人也才不會成為迷失故土、無家可歸的浪人。歷史學作為伴隨人類始終的精神追求,每一個民族從這種精神追求中,找到使自己的情感與心靈得以慰藉、得以安頓的庇護所。人們之所以必須守護自己的歷史,正因為人們必須守護自己的故土與家園。人類的文明猶如一條江河,它從遙遠的昨天流淌而來,還要流向明天流向未來,而它之所以永遠奔騰向前,正由於它有著歷史這一永不枯竭的源泉。所謂「欲明大道,必先知史」,沒有歷史,沒有對歷史的承繼與發展,我們並不會比「北京猿人」有更多的智慧。生生不息的歷史,智慧與知識日積月累的歷史,發展與變化著的歷史,使我們得以繼承以往一切時代、一切民族的精神、思想和情感,以此來面對當前的生活,應付未來新的挑戰。同時,對自己歷史的認同與守護,更是每一個民族保持自尊心、自信心的前提。失去與自己歷史聯系的民族,忘記或背叛了自己歷史的民族,必將淪為一個心靈飄泊的精神放逐者,成為一個無家可歸的精神流浪者,這種無根的痛苦是一個民族最大的不幸。

歷史學具有博大的時空胸襟,它是人類超越個體生命時空局限而得以認識感受世界無限豐富性和多樣性的根本途徑。人類的歷史是一個如此漫長綿延的過程,每一個體的人生之旅都只不過是這個歷史長河中的一瞬。而世界之大,使得每一個個體的人生可能的生存空間范圍都不過如同茫茫沙漠之中的一粒沙石。歷史時空的無限性,既是文學、哲學、藝術世界裡永恆的主題,是一代代的詩人、文學家、哲學家體驗生命本質、抒發內心情感的主題,更是歷史學得以顯示它對於人類精神生活和情感需求之重要意義的根源所在。面對無限之宇宙與歷史,有情感有意識的人不能不生發出超越自我、超越當下而去追問無限歷史的內在精神沖動,所謂「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古詩十九首》)。詠史而傷今,每一個時代的人是這樣為歷史而情動神傷,以至「一篇讀罷頭飛雪」(毛澤東《賀新郎·讀史》),讀史而白頭,可知歷史學是一個多麼富於人類情感的世界。面對亘古無際的歷史,你是否會生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那種歷史情感與歷史意識呢?其實,這深沉厚重的歷史情感與歷史意識,正是人性之本質的一個突出方面。我們可以說,試圖對個體生命的這種時間空間有限性困境作出超越與突破的不懈努力,構成了歷史學產生與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在動因。每一個個體的人,盡管他的個體生命是短暫的,他的生存空間是局促的,但卻可以通過歷史這個濃縮著人類以往時代豐富智慧與思想的巨大寶藏,去認識、去感受、去體驗遙遠時代遙遠地域里人類歷史的無限恆久性與豐富性。

總之,通過歷史學,通過歷史學家為我們提供的關於悠悠往昔歲月、關於遙遠異國他鄉的人類生活圖景,我們獲得了無限豐富的人類的知識、智慧,體驗到了其它時代的人們的情感與思想,感受到了遙遠世界其它民族的歡樂與痛苦。歷史學使我們不是簡單地只生活在我們自己的時代、自己的國度里,而是生活在一個更為廣闊更為漫長的「歷史學時空」里,從而得以同過去以往時代、同所有地域的人進行交流對話,汲取全人類的智慧與經驗,把自己短暫局促的個體生命溶入到世界歷史的無限進程中去,獲得對自我的超越和升華。

H. 歷史學家如何確保他們對過去的描述是真實的

沒有絕對的真實,他們根據一些史料和考古發現來推斷出結論,當然很多年來大部分史實都是被人們公認的,只是細節上有出入。歷史學家也不確保那一定是真的,只是學術界公認的。

I. 怎樣培養證據意識

「科學課要體現科學的本質」這一主題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對於科學本質的界定,眾說風雲,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也各領風騷!但一致認同的是:「科學是一種實證系統。」 對於科學教師而言,不懂得科學的本質是「嚴謹和證據」,不懂得科學課的核心目標是「引領學生懂得什麼是證據、怎樣獲得可靠的證據去解釋世界」,就不可能在課堂上引領孩子們真的學科學、學真的科學,也絕對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學課。可證據意識在很多老師和學生的腦海里還是很模糊,甚至被忽視了。 1 數據是科學探究過程中最真實的記錄,是學生探究情況的真實反饋,是學生通過觀察、測量、調查、訪問、記錄等等方式獲得的,是學生探究科學的依據,是學生用以認識和解釋已有知識經驗和客觀世界的依據。因此,它對研究的嚴密性、客觀性、真實性都有極高的要求。可是教學的過程中卻往往被忽略了,諸如課後扔在桌子上的一張張沒有交流、沒有仔細洞察過的記錄單處處可見,實驗記錄單中存在的漏洞更多,而這些卻往往被忽視了! 在聽一位老師執教《磁鐵的磁性》一課,至今讓我記憶猶新:這是一節研究磁鐵各部分磁性強弱的課,在條形磁鐵上取等距離的五個點EDCBA,在各點上首尾相連掛回形針,並根據回形針的數量來判斷磁鐵各點磁性的強弱,教 2 師根據學生的反饋記錄如下: 用條形磁鐵的不同位置吸引回形針,觀察磁鐵不同位置上磁性有什麼區別? EDCBA 吸引曲別針的數量 第一組 6 4 0 4 7 第二組 8 3 0 2 6 第三組 5 6 0 5 5 第四組 5 4 0 5 6 第五組 5 4 0 5 6 第六組 6 3 0 4 6 教師與學生從這些數據中馬上就得出了「條形磁鐵兩端的磁性最強,中間磁性最弱。」的結論!是否真的如此?我們仔細看看這些數據: 「 5 6 0 5 5 」 「 3 3 0 3 3 」 這些數據能得出「磁鐵兩端磁性最強」這樣的結論嗎?這樣的結論是否太輕率!再看學生在《給小車安個螺旋槳》一課中,探究橡筋絞緊的圈數與小車運動時記錄如下: 橡筋絞緊的圈數 小車行使的距離 25圈 16厘米 30圈 15厘米 40圈 20厘米 43圈 20厘米 我們的發現: 橡筋絞緊的圈數越多,小車運動的就越快。 仔細看看這些數據,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嗎?教師在課堂上往往只要是出現了對的結論,馬上給予肯定,急著下了結論,心裡想:這節課的任務總算是完成了!而不考慮學生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什麼?科學難道就是這么隨意嗎?千萬不要忽視了這些細節,對於探究而言,真實是最重要的!科學追求「求真」! 3 2 與其他學科相比,科學課更為關注它語言的科學性,而語言的科學性也是一個科學教師科學素養的體現。可是在科學課堂中,隨意的語言卻比比皆是、處處可見: 也許是教師的科學警惕性不高,也許是在很多教師潛意識中語言的科學性把握不夠,因此語言中就存在很多漏洞。如在《螞蟻》一課中,學生觀察螞蟻尋找食物後匯報: 生:「螞蟻愛吃麵包。」 生:「螞蟻非常喜歡吃死蒼蠅。」 生:「螞蟻也非常喜歡吃餅干。」 師:「是的,你們觀察地很仔細,像麵包、死蒼蠅、餅干這些都是螞蟻非常愛吃的食物。」 螞蟻會吃麵包、死蒼蠅、餅干這沒錯,但一定就是「愛」「非常喜歡」「非常愛吃」嗎?這些是帶有感情色彩的描述,而不是科學的觀察描述。 再如《我的手》學生在觀察並拓印了自己的指紋,和同學交流後匯報: 生:「我的指紋不一樣。」 生:「我的指紋和別人的不一樣。」 師:「對,所有人的指紋都不一樣。」 「所有人的指紋都不一樣。」這句話沒錯,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發現一模一樣的指紋。可是在這節課中,僅僅就班裡甚至只是小組這幾個人的觀察,就能得出這么肯定的結論嗎?是否會犯「以偏概全」的邏輯性錯誤呢?我們在課堂中是否可以用「也許」「可能」這些詞來描述呢?不要把話講絕了。 學生的隨意性語言就更多了,從交流到記錄到匯報到小結,問題語言、不科學的語言隨處可見!如《螞蟻》一課中的「愛」「非常喜歡」「非常喜歡吃」。 再如《健康需要新鮮空氣》中證明吸進和呼出氣體有什麼不同的實驗:「用 4 瓶子收集吸進和呼出的空氣,將燃著的火柴伸進瓶中,有什麼現象?記錄下來。」 學生記錄如下: 氣體類別 實驗現象 吸入的空氣 火柴沒滅 呼出的空氣 火柴滅了 實驗說明: 吸進的是氧氣,呼出的二氧化碳。 在這記錄中,「火柴沒滅」難道是永遠都不滅?「火柴滅了」是馬上滅了?還是過一會在滅?是一到瓶口就滅?還是伸到瓶子裡面再滅掉?火苗滅了,火星還有嗎?火星滅了以後還有什麼發現?難道這就能證明吸進的全是氧氣呼出的全是二氧化碳?……這樣的觀察記錄姑且不說他觀察的不夠仔細,不夠全面,單是他在記錄單所寫的內容就存在太多的不科學性了! 3 真理來源於實踐,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為了尋找科學的真諦,我們必須採取嚴謹的態度。可在事實的觀察、紀錄、取證的過程中,卻存在很多脫離實際的、胡捻亂造現象,盡管人人都知道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可在探究過程中卻依然存在許多偽科學。請看下面這則筆者從網上看到的一則《養蠶》記錄: 「蠶蛾卵就會自動孵出如小螞蟻般的小蠶,每天喂以新鮮的桑葉,半個月左右就會脫一次皮,每脫一次皮蠶就長大一次,經幾次脫皮後,它的身體便會通體透明,這時它不再吃食,就要開始做繭了,一般做完需要半個月左右…… 一隻蠶蛾能產一百多個卵。」這則記錄里漏洞百出:蠶寶寶在適溫條件下,一般1齡3-4天,2齡3天左右,3齡3-4天,4齡4-5天,5齡8-9天,全齡經過25天左右。根本不是半個月左右脫一次皮,而蠶寶寶在休眠的時候是不吃桑葉的。幼蟲到5齡末期,逐漸老熟,吐絲結繭,約2-3天吐絲完畢在繭內化成蛹,約十天後,羽化成為蠶蛾,雌蛾約花一個晚上可產下約500個卵。 由此可見這根本就是一份脫離了真實的、偽編的記錄,連第一手資料都有了這么多是水分,何況是由此而得出的科學結論呢? 而且在探究活動中還有很多 5 被掩蓋了的真實情況。上述《磁鐵的磁性》一課中,當時我剛好坐在第六組的旁邊,我們來看第六組的實驗情況: 真實的實驗數據 3 3 0 4 3 匯報的實驗數據 6 3 0 4 6 我問為什麼沒有如實回答?一個學生說「其他組在我前面匯報,都是兩邊的多,我們肯定是錯的!」另一些同學紅著臉不說話!人雲亦雲,從眾心理!!我再問「在實驗過程中,實驗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他們的頭更低了!他們的記錄是實驗的真實反饋,可他們卻沒有如實面對,而執教老師當時也沒發現這一問題。 張紅霞老師認為科學教育特有的內容是「讓孩子們學習科學對事實的尊重、科學對觀察的依賴、科學對結論的謹慎、科學對錯誤的勇於修正等」。因此,關注考察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是多麼的重要! 上述的一些現象,都在呼籲我們實證意識的培養已是迫在眉睫,呼籲我們讓科學課真正體現科學的本質,關注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實證意識!那麼,在科學教學中,可以在哪些方面落實培養呢? 每門學科都有獨特的思維方法,那麼科學學科的獨特思維方法是什麼呢?喻泊軍老師提到科學的結論是符合邏輯的,我們可以通過推理的方法得出結論。即科學的邏輯思維。科學是為了認識和解釋已有的客觀世界,而且解釋必須是基於通過觀察和實驗獲得的客觀事實。科學的結論是理性的,應該建立在證據的基礎之上,而觀察、實驗、測量、調查、統計等方法收集到的資料是第一證據,對第一證據判斷、整理是審視資料真實、可靠的關鍵,因此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極為重要。如《磁鐵的磁性》一課,就應該對相關的數據進行多方面分析,多角度思考,增強結論得出的可靠性。 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從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入手,關注學生分析與綜合、演繹與歸納、觀察、測量、調查、統計等等能力的培養,建 6 立辯證的思維觀點,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多給學生磨練的機會,發展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一切從實際出發,事實就是,尊重科學的事實。科學結論的得出不僅僅需要邏輯推理,而要用實驗來證明,就是所謂的實證。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G�6�1薩頓在《美國網路全書》中把科學理解為:「科學為系統化的實證知識」。 我國學者郭湛在《中國大網路全書�6�1哲學》中認為:「科學是以范疇、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多種現象的本質和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因此,科學是一種實證的系統。既然科學是實證的,它就可以通過證實的、證偽的方法來得出結果,而且可以重復多次,是可檢驗的。任何結論都得有證據,不能憑空猜測!可是要有去實證的行為,首先得要有實證的意識和動力。因此,我們要提高學生的實證意識。從現在開始,對學生進行實證意識的訓練,那麼學生的科學素養將會不斷提高。 在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離不開對學生質疑精神的培養因為創新的實質就是一個由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重實證,質疑等精神的培養。在教學中,如果能營造出質疑的氛圍,給學生提供質疑的機會,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在探究活動中放開自己的思維,在探索活動中打開自己的視野。培養學生質疑精神,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沒有對「地心說」的懷疑,就沒有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沒有對「上帝造人說」的懷疑,就沒有達爾文的進化論;沒有對牛頓「經典力學」的懷疑,就沒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也是來自他的「為什麼蘋果不往天空飛,而要掉到地上?」。質疑需要思考,質疑需要勇氣!矛盾促進社會發展,質疑推動科學求真!科學需要質疑精神。 總之,科學應該是「求真的一個過程!」要體現科學課程宗旨,要實現培養 7 學生科學素養的目標,我們必須正視現狀,在學生的實證意識和實證能力上下工夫。培養的途徑和方法有很多,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探索、提高!科學可以爭論,也可以存疑,但決不能養成偽科學的習慣。讓我們為真正提高學生與自己的科學素養而不懈追求吧!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科證據意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