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學江昊陽

歷史學江昊陽

發布時間:2021-03-09 12:58:02

A. 昊陽是什麼意思

昊陽的意思是:廣大天空的明亮

昊:拼音:hào

意思是:大(指天):昊天(a.廣大的天;b.喻父母的恩情深重)

陽,就指陽光,男孩指帥氣,女孩指靚麗

(1)歷史學江昊陽擴展閱讀:

「昊陽」常常是為男孩子的名字。古人取名,常著意於名字的道德意蘊和審美意境,取字往往有出處,大多淵源於諸子典籍和文學名篇,甚至有「男必楚辭,女必詩經;文必論語,武必周易」的傳統說法。

姓名作為文字元號並不能像某些算命先生、風水大師所說的那樣決定人的命運,但它沉澱著歷史文化的精神,體現著時代社會的信息,傳承著家族血統的烙印

B. 歷史學的好的進

1.傳說盤古開天闢地到夏朝--原始公社
2.夏商周到戰國中後期--奴隸制
3.秦至清末1912.--封建制
4.新民主主義時期:制度的探索時期
5.1956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為標志--社會主義制

C. 請問誰知道宋仁宗趙禎時的皇史

仁宗趙禎,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封壽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升王,立為太子。乾興元年(1022)即位,由劉太後垂簾聽政,明道二年(1033)太後死,始親政。仁宗在位42年,是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仁宗早年生活在養母劉太後陰影之下,作為一個守成之君,能守祖宗法度,性情文弱溫厚,其武功謀略不及太祖、太宗,在與西夏王朝的長期對峙中表現平平,宋王朝屢戰屢敗,軍事上處於弱勢地位。然而,仁宗知人善任,也想解決當時社會存在的諸多弊端,提拔重用了一大批對當時和後世都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因而其在位時期名臣輩出。總體而言,仁宗算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但其中也不乏悲天憫人的情懷。

國母之爭:生死兩皇後

安排了生母後事,仁宗表面上並未過分追究劉後及其親屬,這大概只是一時權宜之計。事實上,早在太後生前,仁宗與太後之間就已存在極大的沖突,尤其是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仁宗明顯地感到太後的專橫。仁宗最初看上了並非官宦卻富有錢財的王蒙正的女兒,曾向劉太後提起過此事,但武斷的太後根本不予理會,借口這個王姓女子「妖艷太甚,恐不利少主」,硬是將這個「姿色冠世」的少女許配給了劉美的兒子劉從德。劉美即是銀匠龔美,只可惜在劉氏冊封皇太後之前就去世了,留下了兩個兒子,劉從德便是其長子,太後此舉無疑有報答龔美的意味。然而,這一許配卻極大地傷害了少年皇帝。

王蒙正與劉太後連姻時,其父極不贊成,阻攔不住,竟然大罵:我們王家世代為民,從來沒有與外戚通過婚,今後必定要遭受災禍!沒想到此話當真應驗了。10年後,王蒙正與父親的婢女私通,生下了孩子又不承認,擔心其分走自己的財產,被婢女告到官府。經審核,證據確鑿,王蒙正被除名編管,發配嶺南。仁宗特地下詔,禁止其女以國戚身份進入皇宮,其子孫也不得與皇族聯姻,這種處罰大概與仁宗發泄他積蓄多年的怨恨有關。

仁宗喜歡的姑娘被許給劉從德後,太後也准備盡快為15歲的皇帝完婚,選了幾個有身份的少女進宮,作為皇後候選人,其中有已故中書令郭崇的孫女郭氏,已故驍騎衛上將軍張美的曾孫女張氏。當時仁宗一眼就相中了張姓女孩。本來皇帝選中誰就可以立為皇後,但仁宗的意願再次遭到太後的阻撓。原來,經過太後審視,認為張姓女子不如郭姓女子,在未與仁宗商量的情況下,便自作主張以張氏為才人,而冊立郭氏為皇後。這一決定又一次使少年仁宗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進而造成此後長時間內皇帝對正宮的冷漠,也直接導致了廢後風波。

郭皇後有劉太後作靠山,她既不懂得謙讓和寬容,更是逐漸養成了驕橫自恣的性格。太後死後,她依然舊習不改,仍沿用太後時的規矩,壟斷後宮。而仁宗親政,卻力圖要擺脫太後的影響,其中一項重要變化,就是後宮嬪妃紛紛得寵。當時最受仁宗寵愛的兩個美人是尚氏和楊氏。尚美人的父親封官受賜,恩寵傾動京城,引起郭後的嫉恨,幾番與尚氏發生沖突,尚氏自然也少不了在仁宗面前詆毀皇後。一次,尚氏當著仁宗的面譏諷郭後,郭後怒不可遏,上前要抽尚氏耳光,仁宗跑過來勸架,偏巧一巴掌落在皇帝的脖頸上。仁宗大怒,令宦官閻文應傳來宰相呂夷簡,讓他「驗視」傷痕,其實是為其廢後尋求支持。隨後,仁宗下詔,稱皇後無子,願意當道姑,特封凈妃、玉京沖妙仙師,易名凈悟,別居長寧宮。此詔一出,朝廷大嘩,甚至引發了台諫官員在皇帝寢宮門前集體進諫這一前所未有的事件。郭後被廢,名義上是她長時間未能生育皇子,實際上是仁宗發泄對已故太後的不滿。

郭皇後被廢後,仁宗讓宋綬草擬廢後詔書,其中有「當求德門,以正內治」的話,意思是從有教養的家庭中選取秀女。劉太後雖已不在人世,仁宗也已親政,但在選後的問題上他卻一直未能如願。當時,左右領來一個姓陳的女子進宮,頗得仁宗歡心。陳氏是壽州茶商之女,父親靠捐納謀得一個小官,不具高貴的門第。宋綬說:「陛下若以賤者正位中宮,不就與前日詔書所言背道而馳了嗎?」宰相呂夷簡、樞密副使蔡齊等人也紛紛勸說,負責給皇上供葯的太監閻士良頗得仁宗信任,他也勸諫仁宗不要娶陳氏。這樣,在眾人的反復勸說下,仁宗不得不另立中宮,勉強將宋初名將曹彬的孫女選為皇後。

正因為如此,仁宗對這次婚姻似乎也不是很滿意。進入中年以後,仁宗最寵愛的女人是張美人。張美人後進封貴妃,雖然她在死後才被追冊為皇後,但其生前的威勢,並不亞於正宮曹皇後。張貴妃是洛陽人,祖先是吳人,吳越王歸宋,其家遷到河南定居。不幸的是其父張堯封進士及第不久就去世了,母親在齊國大長公主府上作歌舞女,將女兒帶在身邊。大長公主見這個小女孩靈巧可愛,便召入宮中作樂女,那時她才8歲,由宮人賈氏代養。一次宮中宴飲,被仁宗看中得寵。慶歷八年(1048年)十月十七日成為貴妃。張氏在短短幾年內,就由末等嬪妃的才人直升至最高等級的貴妃,距離皇後僅一步之遙,可知仁宗對她特別寵愛。

雖然張貴妃聰明伶俐,深得仁宗喜愛,但在「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的大背景下,她也不能為所欲為,不僅晉封皇後沒有希望,甚至連其伯父張堯佐晉封宣徽南院使這樣虛職的事也因遭到台諫官的猛烈攻擊而作罷。一天,仁宗正准備上朝,張貴妃送仁宗至殿門,拉著仁宗說「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仁宗答道:「放心!放心!」結果在殿上,仁宗正准備下達任命張堯佐的詔書,包拯便站出來上言,陳述不應給予張氏任命的理由,長篇大論,很是激動,唾沫都濺到仁宗臉上。仁宗不得不收回了成命。張貴妃遣宦官探問,得知包拯犯顏直諫。等仁宗回到宮中,張貴妃迎上前去,又想為其伯父美言。仁宗用袖子擦著臉不耐煩地說:「今天包拯上殿,唾沫都濺到我臉上了。你只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諫官嗎?」

皇佑六年(1054年)正月初八,31歲的張貴妃暴病身亡。仁宗感念張貴妃生前的柔情與善良,悲痛無比地對左右說,當年顏秀等人發動宮廷叛亂時,張貴妃不顧自身安危,挺身出來保護自己。天下大旱,為了替他分憂,又是張貴妃,在宮中刺臂出血,書寫祈雨的禱辭。在左右宦官的支持下,仁宗最後決定用皇後之禮為張貴妃發喪。一生都夢想著登上皇後之位的張貴妃,終於在死後穿上皇後的殮服,享受到宗室、大臣們的參拜告奠。由於擔心朝野的反對,仁宗乾脆在治喪的第四天宣布追冊貴妃張氏為皇後,賜謚溫成。正宮曹皇後在世,卻另追冊貴妃為後,於是出現了一生一死兩位皇後,如此逾禮之事,曠古未聞。台諫連續上奏反對,仁宗置之不理。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仁宗下令「禁樂一月」,京師惟一的活動便是為溫成皇後舉喪。

仁宗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生母和愛妃,不顧朝野內外的巨大非議,毅然進行了兩次追冊活動,這種感情是真摯的。同樣,知人善任的仁宗對自己看中的臣子,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會給予相當的信任,這種信任也是坦誠的。但是,早年母後臨朝的陰影和自己不幸的婚姻造就了他文弱、憂郁而又猶疑不定的性格,使得這種信任很難經得起世事滄桑的考驗。

名臣之悲:范仲淹與狄青

仁宗登基以來,宋王朝內憂外患日漸嚴重。范仲淹像至慶歷年間,北宋和西夏開始了全面的邊境戰爭,北宋軍隊三戰皆敗,而國內又出現諸多起義、兵變和叛亂。這種情勢迫使仁宗設法解決這些危機,以鞏固趙宋王朝的統治。要鞏固統治,必須要有人才。仁宗找到了賢臣范仲淹。

范仲淹以推行新政而名滿天下,他與仁宗的相識可追溯到天聖年間。當時,范仲淹初到京城任秘閣校理,就大膽上書給垂簾聽政的劉太後,以為皇帝以九五之尊不應率百官行跪拜之禮為太後祝壽,而應由宰相代之。當時朝中大臣雖均知皇帝上壽行禮之事不妥,但無人敢言。同年,范仲淹又上書太後,請求還政於仁宗。太後未予理睬。范仲淹便憤然請求出外擔任地方官。這給20歲的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第一次真正深切地感受到了臣僚的擁戴。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人,端拱二年(989)生,兩歲時父親便死了,其母改嫁。少年范仲淹雖身世不幸,但卻胸懷大志。他曾經在一座神廟里詢問神靈:「我將來能當宰相嗎?」神說不能。仲淹便道:「不能當宰相,做個良醫如何?」雖說這一記載不甚可信,但這正是范仲淹濟世救人理想的自然流露。正因如此,早年學習條件艱苦,人所不堪,他卻能刻苦攻讀,力學不懈,甘之如飴。范仲淹後來回憶道:「年少時我和一位姓劉的同學在長白山讀書,每天煮兩升粟米粥,等它冷了切成四塊,早晚吃兩塊。把蔬菜切碎,加半杯醋,少許鹽,燒熟當菜,就這樣過了三年。」大中祥符四年(1011),23歲的范仲淹告別母親,來到了號稱北宋四大書院之一的應天書院。他在書院讀書異常勤奮,寒冬臘月,讀書睏倦了,就用冷水澆澆臉,晝夜不停,整整5年就寢時未曾解衣。艱苦的求學生涯不僅使他掌握了豐富的學識,更重要的是磨練了他的意志品質。

由於仁宗對范仲淹的人品已經有所了解,親政後便將范仲淹召回京城,升任右司諫。此時,朝野上下直接或間接地攻擊太後垂簾時政事的人越來越多。范仲淹此前雖然強烈要求太後還政,甚至因此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卻並未借機報復,反而勸仁宗說,太後受先帝遺命,保護您10多年,一些小小的過失,當遮掩的要遮掩,要保全太後的聲名。仁宗聽了很是感動,由此愈發敬重范仲淹,下令不許議論太後垂簾時的事情。也從那時起,范仲淹便成為仁宗心目中能進行全面改革的最佳人選。

慶歷三年(1043),北宋與西夏之間初步達成和議,仁宗迫不急待地將55歲的范仲淹從西北前線召回到中央任樞密副使。同年八月,升任參知政事。在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開始了以整頓吏治為核心的新政,力圖使有才能和德行的人得到提拔和重用,這是范仲淹的理想,也正是仁宗孜孜以求的目標。但是,改革從根本上觸及了許多官員的既得利益,贊成改革的人實際上並不多,施行不久就受到多方面的攻擊。很多人指責范仲淹等人拉幫結派,是「朋黨」。仁宗便召范仲淹詢問:「從來都是小人好結朋黨,難道君子也結黨嗎?」范仲淹答道:「臣在邊疆時,看見勇於作戰的人自結為黨,朝廷也是這樣,邪正各有其黨。唯聖上明察。一心向善的人結為朋黨,對國家有什麼壞處呢?」就在此時,歐陽修也進呈著名的《朋黨論》,表達了對范仲淹的支持。然仁宗對此極為不滿,而朝野上下對此更是一片反對之聲,甚至連同樣得到仁宗信任的宰相章得象也在仁宗面前攻擊范仲淹等人為朋黨。更有夏竦之輩誣稱,當時的名儒石介已為富弼起草了廢舊立新的詔書,即要廢掉仁宗,誣陷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石介等人犯下大逆不道之罪。仁宗此時雖表示不信流言,但卻進一步加深了他對范仲淹等人相互標榜為君子的反感。隨著改革的進行,仁宗不單單聽到了太多反對的聲音,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對朋黨也有著極度的敏感。自太祖立國以來,宋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就下大力氣防範臣僚結黨,恪守祖宗家法的仁宗,無論如何也不能容許自己身邊有一個結黨的政治集團。最後,他不得不做出了痛苦而又無奈的決定。慶歷五年正月,遼、西夏對宋的威脅相繼解除,猶疑不定的仁宗在矛盾和權衡中,先後罷去范仲淹、富弼和認同新政的宰相杜衍,讓他們去擔任地方官,短暫的「慶歷新政」遂告失敗。

11年前,因上書極諫而謫守睦州的范仲淹為東漢名士嚴子陵建造了祠堂並寫下了「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的絕詞妙句。此時,罷相的范仲淹又訪問了一位山間隱士魏疏,直白地吐露了自己的心跡:「我亦寵辱流,所幸無慍喜。進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意思就是寵辱不驚,進退順其自然。此後不久的慶歷六年,范仲淹應好友滕子京之約為岳陽樓作記,留下了爭光日月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對中國士人情懷的完美闡釋,也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實寫照。

仁宗和范仲淹的改革是向宋王朝內部的積弊開戰,目的是解決內憂的困擾。要最終實現這些願望,或許尚可假以時日,而外部邊患的壓力卻是實實在在而又迫在眉睫的。仁宗親政以來,接連出現了西夏元昊的叛宋和南蠻儂智高的入侵,嚴重威脅到北宋王朝的統治,此時無良將可用的仁宗急需傑出的軍事將領。這樣,普通士兵出身的狄青就逐漸進入了求賢若渴的仁宗的視野。

狄青是仁宗最為欣賞和信任的一員武將。後世小說把他塑造成一個戰神的形象,說他從王禪老祖那裡得到兵法和仙術,是受命於天,專門來解除宋朝邊患的「武曲星」,他與當世的「文曲星」包拯,被人們一同視為救宋室於危難之中的一代名臣。

狄青世代為農,寶元年間,元昊叛宋,便應招入伍,投入抗擊西夏軍隊的戰斗。當時宋軍經常打敗仗,士兵普遍產生了畏懼西夏軍隊的情緒,士氣低落,而狄青每次作戰都身先士卒,披散頭發,戴著銅面具,手持利刃沖入敵陣,往往所向披靡,從而大大鼓舞了士氣。在對西夏戰爭的4年中,狄青經歷大小25戰,身上留下了8處傷痕。因作戰英勇,狄青得到了當時主持西北戰事的韓琦和范仲淹的賞識。二人對狄青禮遇有加,范仲淹還送給他一部《春秋左傳》,並告誡他說:「將領若不知天下古今之事,頂多隻是匹夫之勇。」狄青潛心苦讀,研習歷代將帥兵法,自身修養不斷得以提高。

仁宗得知他的威名和事跡後,打算召他進京詢問御邊方略,後因戰事緊迫,狄青難以離開前線,就讓他畫出作戰地圖送至京師。狄青士兵出身,當時臉上仍然留著從軍時的刺字。仁宗曾專門下詔讓他將臉上的刺字印記用葯除去,狄青卻這樣回答仁宗:「陛下以功擢臣,不問門第,臣所以有今日,是因為有這印記,臣願意留著印記,用以激勵軍心,所以不敢奉詔。」仁宗由此更加器重和信任這名愛將。宋夏議和後,仁宗便立刻將狄青升為馬軍都指揮使,後又授以樞密副使。

皇佑年間,廣源蠻儂智高入侵,先後攻陷宋朝數州之地,並圍困廣州達兩月之久,朝廷派遣的增援部隊屢戰屢敗,仁宗感到極度失望,又一次想到了狄青。狄青也在仁宗最需要他的時候主動請戰,並向仁宗保證,有能力平定叛亂,慨然說道:「我起自行伍,要報效國家,唯有上陣殺敵,願親率大軍,前往平叛,誓將賊首捕獲,押至殿門之下。」仁宗聽罷狄青的陳述,非常感動,似乎看到了宋軍勝利的希望,便讓狄青統一指揮嶺南諸軍。

狄青到前線後,最初按兵不動,令大軍休整10天。儂智高得到情報,放鬆了警惕。不料狄青在儂智高防守鬆懈的第二天,一晝夜急行軍,率大軍越過了昆侖關,在歸仁鋪擺好了陣形。儂智高失去了昆侖關天險,只得拚死力戰,其兵勢很盛,宋軍前鋒孫節力戰而死,前陣眼看抵擋不住,諸將大驚失色。這時,狄青從容站起,手持一面白旗向上一揮,他從西北帶過來的蕃落騎兵從左右兩側同時殺出,直插敵陣。至此,儂智高軍全線潰敗,狄青揮軍掩殺50里,直下邕州城。有關狄青與儂智高歸仁鋪之戰,宋人筆記的記載很是豐富,戰況非常精彩,其中尤其強調了狄青善於用智,如在大戰前,狄青為了鼓舞士氣,暗地裡准備好一枚兩面均相同的銅錢,誓師時,便用這枚銅錢當眾占卜道,若得正面,我軍必勝。結果連擲數次,盡得錢的正面,使軍士以為必有神助而信心大增;又如連續三夜大設宴會,命軍士夜裡盡情歌舞,自己則假借醉酒的名義,退席而暗奪昆侖關。其事雖不一定全是事實,但至少表明狄青是一位有勇有謀的戰將。

狄青能順利討平儂智高,除了自身善於用兵,另一方面則離不開仁宗的信任。時人曾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評論:「為將之道有三:曰『智』、曰『威』、曰『權』。觀狄青討伐儂智高,狄青可謂是能施其智而奮其威,在當世都是絕無僅有的。然而狄青之所以能夠有這么好的發揮,是由於仁宗將指揮大權授予了他。這就是得君之權的典型。假使狄青沒有得到君主的專任之權以方便他行事,他何以會創下如此輝煌的戰功。」按宋朝慣例,武將領兵出征,一般要遣文臣為副,以宦官監軍。仁宗卻毅然破例行事,獨任狄青全權負責嶺南軍事。至捷報傳來,仁宗大喜道:「朕常觀魏太祖曹操雄才大略,然而多是譎詐的手段;唐庄宗李存勖也算是豪傑,行軍打仗,基本上沒有失敗的,但即位後,沉迷於游獵而沒有節度,對臣子的賞罰也不講規則。這兩個皇帝,只具備將帥之才,而無人君之量,可惜啊!」顯然仁宗對自己知人善任很是得意,在狄青征南凱旋而歸不到一個月,更是力排眾議,升其為樞密使。

仁宗欲拜狄青為樞密使時,朝野輿論大嘩。宰相龐籍援引了祖宗先例,勸說仁宗道,曹彬戰功卓著,但太祖當時也只是賞賜給他大量金帛,而未予樞密使職位。然而,仁宗居然在大臣們極力反對的情況下,仍將沒有什麼過失的樞密使高若訥罷免,以狄青補樞密使。狄青被拜為樞密使,何以會有如此的轟動?其原因之一是升遷的速度過快,二則是以武人的身份擢升為樞密使。這兩條均與趙宋的祖宗家法相左,完全違背了太祖立國以來防制武人的國策。樞密院為掌控軍政的最高權力機構,在重文輕武的宋代,自太祖、太宗以來,武臣出掌樞密院漸成忌諱,最後形成專以文臣為樞密使的慣例。仁宗這一有悖常理的任命為狄青的人生悲劇埋下了伏筆。

狄青由於仁宗的鼎力支持,得到這一不尋常的升遷。這一現象既未被朝中大臣所接納,也引起朝野上下對狄青舉止的矚目和揣測。一次,狄青家夜間焚燒紙錢祭奠祖先,事先偶然忘記了通知負責消防的廂吏,結果廂吏連夜報告開封府。雖然府吏迅速趕到時,「火」已滅了許久,但第二天,城中便盛傳狄樞密家夜有怪光沖天。顯然,狄青家中的任何異動都會成為控制社會輿論的文人們的談資和口實。家中夜有怪光沖天,這在中國古代涉及到非常嚴肅的政治問題,常被看作臣子有圖謀不軌之心的自然表象,甚至更被視為改朝換代的徵兆。在這種情況下,狄青已然成為功高震主的人物,因而這些謠傳對他具有極強的殺傷力。除此以外,各種類似的傳聞也相繼而起,有人說狄青家裡養的狗也長出了奇怪的角;更有甚者,還有人在京師發大水時,見到狄青身穿黃衣坐在相國寺的大殿上,這無異於給狄青穿上了帝王象徵仁宗像的「皇袍」。這些謠傳除了因為至和、嘉佑年間盛行讖緯巫術外,主要還是基於政治上的不安,朝中大臣甚至包括當年相當賞識狄青的名臣韓琦,普遍擔憂狄青有可能功高震主,篡奪皇位。這種擔憂正是宋代重文輕武的必然結果。

對種種關於狄青的傳言,仁宗雖然並非全信,群臣對狄青的攻擊和猜測,仁宗也一直有所保留,但他畢竟不能無動於衷,因為這些終究都直接關繫到自己的皇位和性命。終於,至和三年(1056),性情文弱的仁宗又一次在極度的矛盾中,在朝野輿論的巨大壓力下做出了無奈的決定,罷狄青樞密使,出外知陳州。據說,狄青將行時,對旁人說:「我此行必死無疑,陳州有一種梨,叫青沙爛,今去此州狄青必爛死。」這表明,狄青似已預感到了不祥之兆,也意識到陳州之行定然不會給自己帶來平安。第二年,狄青因承受不了因朝廷疑忌而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暴病死於陳州,年僅50歲。仁宗得知,悲痛萬分,贈官中書令,並親自題其碑曰「旌忠元勛」。狄青死後得到如此高的榮譽和禮遇,這是仁宗對一代名將的最後交待,更是他內心無限愧疚的流露。

范仲淹、狄青是仁宗時代眾多歷史人物的典型代表,他們的命運與仁宗時期的內憂外患緊密相連。作為文官、武將之傑出者,他們有著某些相似之處,他們都為挽救大宋王朝做出過巨大努力,結局卻都帶有濃濃的悲劇色彩,這大概與仁宗的性格和他們所處的時代密切相關。作為一個守成之君,仁宗堅守祖宗法度,千方百計地防範朋黨,以致他不得不在最後關頭放棄了范仲淹的改革。作為一位性情文弱的帝王,在宋朝防範武人的基本國策下,對自己甚為器重的狄青,他似乎也無法改變狄青的悲劇命運。 回答者:rengzheng - 舉人 四級 7-7 16:22 您覺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1 個人評價 其他回答共 3 條 宋仁宗,名趙禎(公元1010一1063年),原名受益。真宗第6子。真宗病死後繼位。在位42年,病死,終年54歲,葬於永昭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孝義堡)。 趙禎,先後封為壽春王、異王。真宗病危時被立為太子。真宗於公元1022年2月病死,他於同月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天聖」。 趙楨在位期間,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都有所發展。他的生活也較檢點。有一次,時值初秋,官員獻上蛤蜊。趙楨問從哪裡弄來的,臣下答說從遠道運來。又問要多少錢,答說共28枚,每枚錢主幹。趙楨說:「我常常告誡你們要節省,現在吃幾枚蛤蜊就得花費28000錢,我吃不下!」他也就沒有吃。還有一次,趙禎早晨醒來對近侍說:「昨天晚上我肚子餓得很,睡不著想吃燒羊。」近侍問道:「陛下為何不降旨命臣下去采辦?」趙禎說:「我如果一開口,下面就因為這是我的命令,去大肆擾民,所以還是不開口的好。」 諫官王素曾勸諫趙楨不要親近女色,仁宗回答說:「近日,王德用確有美女進獻給我,現在在宮中,我很中意,你就讓我留下她吧。」王素說:「臣今日進諫,正是恐怕陛下為女色所惑。」仁宗聽了,雖面有難色,·但還是命令太監說:「王德用送來的女子,每人各贈錢三百貫,馬上送她們離宮,辦好後就來報告。」講完,他還淚水漣漣。王素說:「陛下認為臣的奏言是對的,也不必如此匆忙辦理。女子既然已經進了宮,還是過一段時間再打發她們走為妥。」趙禎說:「朕雖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樣重感情。將她們留久了,會因情深而不忍送她們走的。」 一天,趙楨退朝回到寢宮,因為頭癢,沒有脫皇袍就摘下帽冠,呼喚梳頭太監進來替他梳頭。太監梳頭時見趙禎懷中有一份奏摺,問道:「陛下收到的是什麼奏摺?」趙禎說是諫官建議減少宮中宮女和侍從的。太監說:「大臣家裡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陞官,還要增置。陛下侍從並不多,他們卻建議要削減,豈不太過分了!」趙禎沒有介面。太監又問:「他們的建議,陛下准備採納嗎?」趙禎說:「諫官的建議,朕當然要採納。」太監自恃一貫為皇上所寵信,就不滿地說:「如果採納,請以奴才為削減的第一人。」趙禎聽了,頓然站起呼喚主管太監入內,按名冊檢查,將宮人29人及梳頭太監削減出宮。事後,皇後問道:「梳頭太監是陛下多年的親信,又不是多餘的人,為何將他也削減?」趙禎說:「他勸我拒絕諫官的忠言,我怎能將這種人留在身邊!」 另一方面,仁宗在位期間,土地兼並逐漸嚴重,官吏、軍隊人數和俸餉大大增加,冗官、冗兵、冗費嚴重,國家財政空虛。西夏和遼不斷進攻,他又屈辱求和,分別以納歲幣或增納歲幣屈服於夏、遼。統治集團內部又矛盾重重,人民起義不斷爆發。為了挽救危機,他任用范仲淹為副宰相,負責進行改革,史稱「慶歷新政」。由於皇親國戚、貴族大臣的激烈反對,趙禎又罷免了范仲淹,使新政沒能實現,逐漸形成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公元1063年3月辛未日,趙禎病死於汴京宮中福寧殿。遺詔由太子趙曙即位,進曹皇後為太後,喪禮必須從簡。趙禎死後的廟號為仁宗。 回答者:峎_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7-7 16:20 宋仁宗,名趙禎(公元1010一1063年),原名受益。真宗第6子。真宗病死後繼位。在位42年,病死,終年54歲,葬於永昭陵(今河南省鞏縣西南孝義堡)。 趙禎,先後封為壽春王、異

D. 江昊陽名字多少分

張浩洋的名字可以打到85分

E. 歷史的問題~

中國歷史最早是在商朝(公元前841年)才有確切紀年的,之前只有零星考古出土版的文字記載權,多是在器皿上的.而即使是在商朝以後,中國的歷史也和神話難以分開.你去讀史記,其實裡面有很多是神話,有一些是傳說,還有以後的史書,也有不少內容並不那麼可靠.更要命的是中國的史書,往往你抄我,我抄你,好象互相映照實際上可能都是出自同一處.

所以年代如此之久的歷史現在是搞不清楚的.也因為這個原因,西方史界只承認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

大禹此人此事神話成分居多,可能就沒有一件事跡是真的.(一般三皇五帝被認為是神話,而大禹按照描述是他們的後代,其實也就是一種神話傳說了.)但是對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一種象徵.並不是說洪水及治水的事就是子虛烏有.

對於古老年代的歷史,世界各地都是這樣,無法和神話分開的.譬如希臘、埃及都是這樣的

F. 昊陽什麼意思

給龍寶寶取名叫張佳昊,好不好是男孩

G. 給兒子起名字~!媽媽姓王,爸爸姓史 要有內涵,有深韻!

史偉祺 偉:偉大 祺 ::吉祥
史榮軒 軒:氣度不凡
史越澤 澤:廣博的水源
史鴻煊 鴻:旺盛,興盛煊:光明
史紹文 紹:繼承
史偉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史子軒 軒:氣度不凡

H. 歷史學名詞、概念

下面都是在網上搜索到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歷史名詞解釋大全(世界史和中國史都包括)http://wenku..com/view/e8b94222192e45361066f59a.html
歷史學基本概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374290100e3vp.html
http://rcs.wuchang-e.com/RESOURCE/GZ/GZLS/LSBL/LSXGS/12837_SR.htm
http://www.pep.com.cn/gzls/jszx/jxyj/jxlw/201001/t20100108_624669.htm

I. 歷史事件

1原始時期
元謀人 · 北京人 · 藍田人 · 金牛山人 ·馬壩人 · 山頂洞人 · 河姆渡人 · 半坡人 · 大汶口

2先秦時期
遠古與三皇時期
盤古開天闢地 · 女媧補天造人(女媧補天、女媧造人) ·伏羲建八卦 ·燧人鑽燧取火 ·有巢氏構木為巢 ·共工怒觸不周山 ·神農嘗百草
五帝時期
禪讓 · 阪泉之戰 ·涿鹿之戰 ·蚩尤 ·倉頡造字 ·黃帝 ·少昊 ·顓頊 ·帝嚳 ·帝摯 ·帝堯 ·帝舜

3夏朝
鯀禹治水 · 塗山之會 ·九州 ·三苗 ·皋陶作刑 ·鈞台之享 ·滅有扈氏 ·太康失國 ·後羿代夏 ·寒浞奪位 ·少康中興 ·五十而貢 ·孔甲亂政 ·鳴條之戰

4商朝
商湯滅夏· 景亳之命·伊尹放太甲·伊尹輔政·九世之亂·盤庚遷殷·武丁中興·神道設教·宗法制·貢納制·分封制·井田制·酒池肉林·羑里之囚·牧野之戰·甲骨文·青銅器

5周朝
西周
武王克殷 · 封邦建國 ·周公輔政 ·三監之亂 ·周公東征 ·成康之治 ·昭王南征 ·穆王西征· 昭穆嬉遊·夷王伐戎 ·厲王專利 (厲王奔彘)·國人暴動·共和行政(周召共和) ·宣王中興 ·烽火戲諸侯 ·犬戎之禍
春秋
前期
平王東遷 · 攜王余臣 ·庄公小霸 ·楚國稱王 ·晉國分裂 ·共叔段之亂 ·王子帶叛亂 ·周鄭交惡 ·東門之戰 ·繻葛之戰·北戎侵齊 ·曲沃代翼 ·齊滅紀之戰
中期
管仲相齊 · 長勺之戰 ·北杏之會 ·齊桓公稱霸 ·九合諸侯 ·尊王攘夷 ·存邢救衛 ·召陵之盟 ·假道伐虢 ·葵丘之會 ·泓水之戰 ·重耳流亡 ·城濮之戰 ·踐土之盟 ·餚之戰 ·秦霸西戎 ·趙盾主盟 ·趙氏孤兒 ·問鼎中原 ·若敖氏之亂 ·邲之戰 ·初稅畝 ·鞍之戰 ·蟲牢之盟 ·華元弭兵 ·鄢陵之戰 ·晉悼公新政 ·湛阪之戰 ·三桓分公室 ·欒盈之亂 ·弭兵之盟
後期
崔慶之亂· 晏嬰相齊 ·子產相鄭 ·兵役制 ·世兵制·伍子胥奔吳 ·王子朝之亂 ·雞父之戰 ·役人暴動 ·刺殺王僚 ·鍾離之戰 ·柏舉之戰 ·墮三都 ·槜李之戰 ·卧薪嘗膽 ·黃池之會 ·田恆弒君 ·越滅吳之戰 ·徐州會盟 ·晉陽之戰 ·三家分晉 ·田氏代齊[4]
戰國
前期
三家分晉 · 士族崛起 ·李悝變法 ·魏滅中山之戰 ·三晉伐齊之戰 ·吳起變法 ·武卒制 ·陰晉之戰 ·田氏代齊 ·戰國七雄與泗上十二諸侯 ·棘蒲之戰 ·韓滅鄭 ·濁澤之戰 ·周分東西(東周公國、西周公國) ·商鞅變法 ·桂陵之戰 ·馬陵之戰 ·徐州相王 ·河西之戰 ·楚滅越
中期
合縱連橫 · 五國相王 ·函谷關之戰 ·秦滅巴蜀 ·齊破燕 ·爭奪九鼎 ·齊秦互帝 ·稷下學宮 ·百家爭鳴 ·胡服騎射 ·宜陽之戰 ·趙滅中山之戰 ·垂沙之戰 ·五國攻秦之戰 ·伊闕之戰 ·齊滅宋之戰 ·濟西之戰 ·田單復國 ·將相和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齊魏滅薛 ·楚辭 ·負荊請罪 ·鄢郢之戰 ·庄蹻入滇 ·遠交近攻 ·華陽之戰 ·閼與之戰 ·陘城之戰 ·都江堰
後期
戰國四公子 · 長平之戰·竊符救趙 ·義不帝秦 ·債台高築 ·秦滅周 ·荊軻刺秦王 ·秦滅六國之戰

6秦朝
秦滅六國之戰 · 皇帝 ·統一度量衡 ·書同文 ·郡縣制 ·馳道·車同軌 ·焚書坑儒 ·阿房宮 ·秦始皇巡遊 ·驪山陵 ·北擊匈奴 ·南戍五嶺 ·秦攻百越之戰·徐福東渡 ·萬里長城 ·靈渠 ·沙丘之變 ·趙高專政 ·大澤鄉起義 ·秦末農民戰爭 ·破釜沉舟·巨鹿之戰 ·望夷宮之變 ·入秦為王 ·約法三章 ·鴻門宴 ·戲亭分封·暗渡陳倉 ·楚漢戰爭(彭城之戰 ·成皋之戰 ·睢水之戰 ·四面楚歌·垓下之戰) [5]

7漢朝編輯
西漢
郡國制 · 布衣將相·漢承秦制·白登之圍 ·和親匈奴 ·消滅異姓王 ·呂後稱制 ·諸呂之亂 ·蕭規曹隨 ·七國之亂 ·文景之治 ·漢武盛世 ·武帝建元(年號) ·張騫通西域 ·絲綢之路 ·夜郎自大 ·漢匈戰爭 ·馬邑之謀 ·漢武帝幣制改革 ·刺史制度 ·酎金奪爵(推恩令、 附益法) ·尊儒尚法·漠北之戰·漢滅朝鮮之戰 ·李廣利降匈奴 ·蘇武牧羊 ·漢宛之戰 ·東甌內遷 ·巫蠱之禍 ·霍光輔政 ·鹽鐵論 ·昭宣中興 ·西域都護府 ·外戚干政 ·昭君出塞 ·王莽篡漢
新朝
王莽改制 · 綠林赤眉起義 ·昆陽之戰 ·劉玄稱帝(綠林軍) ·劉盆子稱帝(赤眉軍)
東漢
東漢統一戰爭 · 雲台二十八將 ·王景治黃河 ·取消都試·光武中興 ·交阯反叛 ·造紙術改進 ·匈奴內訌 ·漢傳佛教 ·白馬寺 ·明章之治 ·白虎觀會議 ·地動儀 ·班超再通西域 ·甘英使大秦 ·戚宦之爭 ·鄧氏稱制 ·鄧騭、梁冀專權 ·黨錮之禍 ·西域長史府 ·漢羌戰爭 ·漢鮮戰爭 ·鮮卑興起 ·黃巾之亂 ·涼州之亂 ·誅滅十常侍·董卓討伐戰 ·群雄割據 ·文和亂武·官渡之戰 ·潼關之戰·赤壁之戰 ·漢中之戰 ·南匈奴解體 ·挾天子令諸侯 ·樊城之戰·曹丕篡漢

8三國
漢末
黃巾起義 · 董卓專權 ·董卓討伐戰 ·群雄割據 ·涼州軍劫天子 ·孫策平江東之戰 ·挾天子以令諸侯 ·唯才是舉 ·屯田制 ·袁術稱帝 ·徐州易主 ·易京之戰 ·官渡之戰 ·曹操征烏桓 ·倉亭之戰 ·赤壁之戰 ·合淝大戰 ·潼關之戰 ·南匈奴解體 ·建安文學 ·益州之戰 ·漢中之戰 ·樊城之戰 ·曹丕篡漢
曹魏
曹丕篡漢 · 九品中正制 ·石亭之戰 ·合淝新城之戰 ·魏滅燕之戰 ·高句麗討伐 ·提倡玄學 ·曹爽專權 ·高平陵之變·司馬氏專權 ·東興之戰 ·壽春三叛 ·司馬昭弒君 ·竹林七賢 ·魏滅蜀之戰 ·司馬炎篡魏
蜀漢
劉備稱帝 · 夷陵之戰 ·平定南中 ·諸葛亮北伐 ·姜維北伐 ·黃皓專權 ·魏滅蜀之戰
東吳
夷陵之戰 · 交州領化 ·石亭之戰 ·孫權建國 ·嶺南開拓 ·夷洲探尋 ·合淝新城之戰 ·呂壹專權 ·二宮之爭 ·諸葛恪專權 ·東興之戰 ·壽春馳援 ·孫峻、孫綝專權 ·孫皓暴政 ·西陵之戰 ·晉滅吳之戰 [7]

9晉朝
西晉
司馬炎篡魏 · 西陵之戰 ·禿發樹機能擾涼州(鮮卑) ·晉滅吳之戰 ·太康之治 ·八王之亂 ·郝散起兵(匈奴) ·齊萬年起兵(氐) ·流民起義 ·《徙戎論》 ·賈後弒君 ·張昌起兵 ·劉淵舉兵(匈奴) ·李雄稱帝 ·杜弢之亂 ·苦縣之戰 ·永嘉之亂 ·衣冠南渡 ·十六國紛立 ·三定江南 ·西晉滅亡
東晉
五馬渡江 · 司馬睿建國 ·王與馬共天下 ·祖逖北伐 ·庾亮輔政王敦舉兵 ·僑置州郡縣 ·士族門閥鼎盛 ·蘇峻舉兵 ·褚裒北伐 ·殷浩北伐 ·桓溫北伐 ·謝萬北伐 ·庚戌土斷 ·北府兵建立 ·淝水之戰 ·王恭叛亂 ·盧循、孫恩起義 ·桓玄稱帝 ·劉裕北伐 ·法顯求經 ·莫高窟 ·義熙土斷 ·東晉平蜀 ·劉裕篡晉[7]

10十六國
五胡亂華 · 永嘉之亂 ·拓跋部內遷 ·胡漢分治 ·石勒稱王 ·北魏建國 ·石虎亂政 ·慕容俊稱帝 ·冉閔稱帝 ·殺胡令 ·苻健稱王 ·張祚稱王 ·莫高窟開鑿 ·枋頭之戰 ·前秦滅前燕 ·前秦滅代 ·呂光西征 ·淝水之戰 ·姚萇舉兵 ·慕容垂稱王 ·拓跋圭復國 ·後燕滅西燕 ·後涼三分 ·慕容德稱王 ·赫連勃勃稱王 ·劉裕北伐 ·參合陂之戰 ·北魏統一北方[7]

11南北朝
南朝
劉裕篡晉 · 元嘉之治 ·宋室內哄 ·河南之戰 ·盱眙之圍 ·竟陵王之亂 ·蕭道成篡宋 ·唐寓之起義 ·永明之治 ·蕭衍篡齊 ·大明歷 ·浮山堰崩塌 ·鍾離之戰 ·元顥入洛 ·神滅論論戰 ·侯景叛梁 ·江陵之戰 ·陳霸先篡梁 ·隋滅陳之戰
北朝
北魏統一北方 · 蓋吳起義 ·北魏毀佛 ·國史之獄 ·雲岡石窟開鑿 ·孝文帝改革 ·均田制 ·三長制 ·龍門石窟開鑿 ·法慶起義 ·天竺取經 ·六鎮之亂 ·關隴起義 ·杜洛周起義 ·鮮於修禮起義、葛榮起義 ·河陰之變 ·孝武西遷 ·北魏分裂 ·沙苑之役 ·河橋之戰 ·邙山之戰 ·玉璧之戰 ·府兵制改革 ·水經注 ·北周武帝滅佛 ·北周統一北方 ·尉遲迥之亂 ·楊堅稱帝 [8]

12隋朝
尉遲迥之亂 · 楊堅稱帝 ·三省六部 ·營建大興 ·隋與突厥之戰 ·統一南北 ·夷平建康 ·開皇之治 ·楊廣奪位 ·開鑿大運河 ·開創科舉制 ·吐谷渾擾境 ·三征高句麗 ·瓦崗軍起義 ·隋末民變[9]

13唐朝
初唐
晉陽起兵 · 武德之治 ·唐朝統一戰爭 ·武德律 ·玄武門之變 ·渭水之盟 ·唐滅東、西突厥之戰 ·唐滅薛延陀之戰 ·貞觀之治 ·昭陵六駿 ·玄奘西行 ·守捉制 ·租庸調制 ·行道制度 ·都護府制 ·羈縻政策 ·兵募制 ·房謀杜斷 ·經營西域 ·文成公主入藏 ·馮盎歸唐 ·市舶司 ·翰林院 ·近體詩 ·永徽之治 ·律疏 ·唐滅百濟之戰(白江口之戰) ·唐滅高句麗之戰 ·二聖並稱(天皇天後) ·唐長安城 ·三彩 ·中亞方孔錢幣(寶文錢制) ·印刷術
盛唐
神都洛陽 · 武則天奪權 ·徐敬業討周 ·武周之治 ·唐朝與契丹、奚的戰爭 ·渤海國興起 ·神龍革命 ·武舉制 ·東突厥復國 ·五王政變 ·三受降城 ·七河地區 ·韋後之亂 ·重俊之變 ·唐隆之變 ·太平公主之死 ·開元之治 ·節度使 ·募兵制 ·唐玄宗封禪 ·李楊專權 ·專任蕃將 ·怛羅斯戰役 ·南詔國興起 ·安史之亂
中唐
藩鎮割據 · 五京制 ·唐朝與吐蕃的戰爭 ·裴度平淮西之亂 ·隴右十八州 ·兩稅法 ·海上絲綢之路 ·唐蕃清水之盟 ·六次出幸 ·涇原兵變 ·平涼劫盟 ·貞元之盟 ·河朔三鎮 ·宦官當權
晚唐
永貞革新 · 元和中興 ·甘露之變 ·牛李黨爭 ·會昌滅佛 ·大中之治 ·歸義軍 ·唐詔之戰 ·唐末民變 ·龐勛之變 ·黃巢之亂 ·白馬之禍 ·火葯 ·飛錢 ·南青北白 [10]

14五代十國
五代
唐末民變 · 白馬之禍 ·割讓燕雲十六州 ·洛陽兵變 ·契丹滅

·郭威滅漢 ·高平之戰 ·鄴都之亂 ·後周世宗滅佛 ·後周攻南唐之戰 ·陳橋兵變 ·北宋統一戰爭
十國
劉䶮稱帝 · 王建建蜀 ·孟知祥稱帝 ·吳越建國 ·李昪稱帝 ·白藤江之戰 ·北漢建國 ·後周攻南唐之戰 [11]

15宋朝
北宋
陳橋兵變 · 杯酒釋兵權 ·李重進之亂 ·交趾獨立 ·北宋統一戰爭 ·禁軍 ·更戍法與養兵彌亂 ·金匱之盟與燭影斧聲·宋遼戰爭 ·白藤江之戰 ·雍熙北伐 ·禁榷 ·咸平之治 ·澶淵之盟 ·割夏靈六州 ·東封西祀 ·劉太後臨朝 ·慶歷增幣 ·慶歷和議 ·儂智高起事 ·宋夏戰爭 ·六穀部抗夏 ·五鬼用事 ·仁宗盛治 ·慶歷新政 ·濮議 ·宋詞 ·交子 ·熙寧變法 ·宋越熙寧戰爭 ·元豐改制 ·王安石變法 ·新舊黨爭 ·元祐更化 ·紹聖紹述 ·收取青唐 ·汴梁 ·六賊當政 ·海上之盟 ·宋江起義 ·方臘起義 ·平州之變 ·宣和北方大暴動 ·海上之盟 ·宣和和議 ·區希范起義 ·徽宗內禪 ·東京保衛戰 ·靖康之難(被俘女性) ·活字印刷術
南宋
建炎南渡 · 黃汪壞政 ·維揚之變 ·苗劉兵變 ·宋金戰爭(郾城之戰 ·宋金川陝爭奪戰) ·順昌大捷 ·紹興和議 ·採石之戰 ·隆興北伐 ·隆興和議 ·乾淳之治 ·紹熙內禪 ·慶元黨禁 ·開禧北伐 ·程朱理學 ·永嘉學派 ·嘉定和議 ·韓侂胄專權 ·史彌遠專權 ·四木三凶 ·端平更化 ·端平入洛 ·賈似道誤國 ·泉州市舶司 ·宋元戰爭(襄樊之戰 ·回回炮) ·文天祥勤王 ·崖山海戰

16遼金夏
遼國
阿保機建國 · 頒制文字 ·取燕雲十六州 ·滅後晉·橫渡之約 ·宋遼戰爭 ·君子館之戰 ·澶淵之盟 ·重熙增幣 ·景宗中興 ·遼夏戰爭 ·重元叛亂 ·十香詞冤案 ·阿骨打稱帝 ·北遼 ·金滅遼之戰 ·西遼(東遼 ·後遼)
金國
阿骨打稱帝 · 猛安謀克 ·海上之盟 ·宋金滅遼 ·宋金戰爭 ·靖康之變 ·偽楚偽齊 ·紹興和議 ·頒制文字 ·海陵王篡位 ·東京兵變 ·採石之戰 ·開禧北伐 ·嘉定和議 ·章宗文治 ·蒲鮮萬奴據東京 ·宗浩北伐 ·紅襖軍民變 ·九公封建 ·三峰山之戰 ·蒙金戰爭
西夏
李元昊建國 · 頒制文字 ·宋夏戰爭(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定川寨之戰) ·慶歷和議 ·遼夏戰爭 ·母黨專權(惠宗、崇宗) ·靈州之戰 ·北宋五路伐夏 ·永樂城之戰 ·金夏同盟 ·任得敬分國 ·李安全篡位 ·蒙夏戰爭 [12]

17元朝
大蒙古國
蒙古統一 · 攻西遼 ·征服花剌子模 ·蒙夏戰爭 ·蒙金戰爭 ·窩闊台攻宋之戰 ·西征歐洲 ·乃馬真後稱制 ·海迷失後稱制 ·高麗蒙古戰爭 ·征西亞 ·蒙哥攻宋之戰 ·四大汗國
元朝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爭位戰爭 · 李璮叛亂 ·宋元戰爭 ·塔拉斯河庫里爾台大會 ·蒙越戰爭 ·元日戰爭 ·元緬戰爭 ·元爪戰爭 ·海都之亂 ·延祐復科 ·南坡之變 ·至正新政 ·元代民變 ·亦思巴奚兵亂
北元
洪武北伐 · 金山之戰 ·捕魚兒海之戰 ·元益宗遇害[13]

18明朝
前期
元代民變 · 鄱陽湖之戰 ·明朝治藏歷史 ·衛所制 ·徐達北伐·洪武北伐 ·洪武之治 ·海運弛禁 ·明初四大案 (胡惟庸案·空印案 ·郭桓案 ·藍玉案) ·南北榜案 ·建文改制 ·靖難之變 ·永樂盛世 ·鄭和下西洋 ·南征安南 ·統治安南 ·貴州建制 ·唐賽兒民變 ·明成祖北伐 ·遷都北京 ·朱高熾監國 ·朱高煦叛亂 ·仁宣之治 ·宣宗廢後
中期
王振擅政 · 麓川之役 ·浙閩民變 ·土木之變 ·午門血案 ·京師保衛戰 ·奪門之變 ·曹石之變 ·汪直擅政 ·鄖陽民變 ·藤峽盜亂 ·哈密之爭 ·固原盜亂 ·弘治中興 ·九邊建制 ·滿倉兒案 ·海運嚴禁 ·劉瑾擅政 ·寘鐇之亂 ·劉六劉七民變 ·川蜀盜亂 ·武宗南巡 ·宸濠之亂 ·南贛盜亂 ·江彬擅政 ·陽明學 ·大禮議 ·佛朗機人(葡萄牙)東來(屯門海戰 ·西草灣之戰 ·雙嶼港 ·租借澳門) ·大同兵變 ·更定祀典 ·世宗崇道 ·岑猛之亂 ·壬寅宮變 ·嚴嵩擅政 ·北虜南倭 ·李福達之獄 ·河套之役 ·庚戌之變
晚期
隆慶新政(隆慶開關 · 俺答封貢) ·江陵柄政 ·萬曆中興 ·萬曆怠政 ·萬曆三大征(寧夏之役 ·朝鮮之役 ·播州之役) ·礦稅之弊 ·東林黨爭 ·國本之爭 ·荷蘭人東來(沈有容諭退紅毛番 ·澎湖之戰 ·崇禎明荷海戰) ·天主教再次傳入(西學東漸 ·利瑪竇 ·聖教三柱石 ·南京教案 ·崇禎歷書) ·明末三大案(梃擊案 ·紅丸案 ·移宮案) ·建州女真叛明 ·薩爾滸之戰 ·奢安之亂 ·徐鴻儒民變 ·魏忠賢擅政 ·王恭廠大爆炸 ·崇禎治亂 ·清兵入塞 ·己巳之變 ·沙普之亂 ·吳橋兵變 ·明末民變(王二起義 ·張獻忠起義 ·李自成起義) ·甲申之變
南明與明鄭
南明紛立(弘光 · 魯王 ·隆武 ·紹武 ·永曆等) ·入關戰爭 ·聯虜平寇·太子案 ·左良玉清君側 ·滿清大屠殺·揚州十日 ·嘉定三屠 ·姜瓖大同反正 ·廣州大屠殺 ·沙定洲之亂 ·聯寇抗清 ·李定國兩蹶名王 ·十八人之獄 ·孫可望投清 ·夔東十三家 ·磨盤山血戰 ·鄭成功北伐 ·鄭成功征台 ·咒水之難 ·明鄭王朝

19清朝
前期
叛明立國 · 薩爾滸之戰 ·八旗制度 ·入侵朝鮮(丁卯胡亂、丙子胡亂) ·進兵蒙古 ·清兵入塞 ·松錦之戰 ·入關戰爭 ·綠營 ·剃發易服 ·清初六大弊政 ·揚州十日 ·嘉定三屠 ·江陰慘殺 ·庚寅之劫 ·反清復明 ·三藩之亂 ·澎湖海戰 ·南北黨爭
中期
康乾盛世 · 康熙歷獄 ·中國禮儀之爭 ·清中期禁教 ·密折制度 ·盟旗制度 ·清朝治藏歷史 ·文字獄 ·攤丁入地 ·火耗歸公 ·軍機處 ·雅克薩戰役 ·多倫會盟 ·改土歸流 ·十全武功 ·乾隆帝南巡 ·中國風 ·平定準噶爾 ·大小和卓之亂 ·撤驛之變 ·鎖國政策 ·大小金川之役(大金川之戰、第二次金川之戰) ·清緬戰爭 ·林爽文事件 ·清越戰爭 ·平定廓爾喀 ·英使禮節爭議
晚期
平定苗疆 · 川楚教亂 ·癸酉之變 ·張格爾之亂 ·嘉道中衰 ·第一次鴉片戰爭 ·七和卓之亂 ·太平天國 (捻亂、廣東洪兵起義、小刀會起義) ·廓藏戰爭 ·雲南回變 ·陝甘回亂 ·新疆回亂 ·貴州苗亂 ·第二次鴉片戰爭 ·辛酉政變 ·同治中興 ·洋務運動 ·天津教案 ·左宗棠戡定新疆 ·伊犁危機 ·阜康錢庄擠兌倒閉 ·中法戰爭 ·丁戊奇荒 ·北洋水師 ·甲午戰爭 ·乙未廣州起義 ·三國干涉還遼 ·新軍 ·中俄密約 ·瓜分中國狂潮 ·戊戌變法 ·己亥建儲 ·唐胥鐵路 ·通商銀行 ·京師大學堂 ·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東南互保、海蘭泡事件) ·清末新政 ·英國侵藏戰爭 ·日俄戰爭 ·立憲運動 ·國會請願運動 ·保路運動 ·戕官事件 ·武昌起義 ·辛亥革命 ·外蒙古獨立 ·麥克馬洪線·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江昊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