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唐朝玄武門之變歷史事件

唐朝玄武門之變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9 11:50:59

㈠ 李世民為何發動玄武門之變其歷史意義是什麼

起因

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

經過長期的斗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占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最終李世民搏命一擊,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歷史意義

唐太宗繼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貞觀之治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1)唐朝玄武門之變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1、唐太宗即位後,因親眼目睹大隋的興亡,農民戰爭瓦解隋朝的過程,認識到了農民階級對君主專制統治穩定的重要性,所以常用隋煬帝作為反面教材,來警誡自己及下屬。

2、吸取隋亡教訓,糾正前朝之弊端,調整統治政策,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以緩和階級矛盾,穩定社會秩序,恢復經濟。

3、由於唐太宗勵精圖治,在政治上加強對西域等地區的管轄,在外交上加強與亞洲各國的友好往來,在軍事上積極平定四夷,在民族關繫上對待少數民族「愛之如一」,貞觀年間,唐代版圖空前遼闊,超過漢宣帝在位時期。

㈡ 玄武門之變詳細過程

玄武門之變經過: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一說為長孫無忌、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

程知節、秦瓊、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人入朝,並在玄武門埋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細,也一起入朝,騎馬奔向玄武門。

此時,高祖已經將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來,准備查驗這件事情了。李建成、李元吉來到臨湖殿,察覺到了變化,立即掉轉馬頭,准備向東返回東宮和齊王府。

李世民跟在後面呼喚他們,李元吉心虛,先張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於心急,一連兩三次都沒有將弓拉滿,箭沒有射中。李世民卻搭弓射向李建成,將他射死了。

尉遲恭帶領騎兵七十人相繼趕到,他身邊的將士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馬來。可就在此時,李世民的坐騎受到了驚嚇,帶著李世民奔入玄武門旁邊的樹林,李世民又被林中的樹枝掛住,從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時爬不起來。

李元吉迅速趕到,奪過弓來,准備勒死李世民,就在這時尉遲恭躍馬奔來大聲喝住了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對手,趕緊放開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尋求父皇庇護,但尉遲恭快馬追上他,放箭將他射死了。

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翊衛車騎將軍馮立得知建成身死,嘆息道:「難道能夠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禍難嗎!」

於是,他與副護軍薛萬徹、屈直府左車騎謝叔方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的精銳兵馬兩千人,急馳趕到玄武門,准備為太子和齊王報仇。張公謹臂力過人,他獨自關閉了大門,擋住馮立等人,馮立等人無法進入。

雲麾將軍敬君弘掌管著宿衛軍,駐扎在玄武門。他挺身而起,准備出戰,與他親近的人阻止他說:「事情未見分曉,姑且慢慢觀察事態的發展變化,等到兵力匯集起來,結成陣列再出戰,也為時不晚。」

敬君弘不聽從,便與中郎將呂世衡大聲呼喊著向敵陣沖去,結果全部戰死。把守玄武門的士兵與薛萬徹等人奮力交戰,持續了很長時間,薛萬徹擂鼓吶喊,准備進攻秦王府,將士們大為恐懼。

此時,尉遲恭提著建成和元吉的首級給薛萬徹等人看,東宮和齊王府的人馬頓失戰心,迅速潰散,薛萬徹與騎兵數十人則逃入終南山中。馮立殺死敬君弘後,對部下說:「這也可以略微報答太子殿下了。」於是,他丟掉兵器,落荒而逃。

至此,政變以秦王李世民的勝利而告終。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中最為重大的轉折點,它將李世民一舉推上了大唐帝國的權力巔峰,同時也將他推上了一個彪炳千秋的歷史制高點。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個骨肉相殘的悲劇事件無疑也使他背上了一個沉重的道德包袱——終其一生,李世民也未能真正擺脫玄武門之變留下的心理陰影。

這樣的一種負罪感在某種程度上被李世民化成了自我救贖的力量,成為締造盛世貞觀的潛在動力之一,但是與此同時,這種強烈的道德不安也驅使著李世民把權力之手伸向了他本來不應染指的地方。玄武門之變是秦王李世民主動的、蓄謀已久的奪權行為。

唐太宗觀史以後,偏偏對玄武門之變的記載提出異議,也正說明了他一直放心不下的症結所在。精明的唐太宗清楚地知道,對於這件至關重大,盡人皆知的流血事件,靠一些「微隱」的「浮詞」加以掩蓋,不僅是不可能的,而且還會適得其反,欲蓋彌彰。

㈢ 玄武門之變講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在統一戰爭不斷取得勝利、全國趨於平定、李唐皇朝的統治日漸鞏固的情況下,最高統治集團內部開始出現矛盾。這個矛盾的焦點是以太子建成為一方、秦王世民為另一方爭奪皇位繼承權的斗爭。建成沒有參加晉陽起兵,但在晉陽起兵以後至奪取長安這一段時間,他和世民一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李淵稱帝以後,建成取得了太子——皇位合法繼承者的地位,而世民卻在東征西討、南征北戰中屢建功勛,並不斷擴大了自己的實力和影響。於是,嫡長子繼承皇位的傳統,同秦王擁有最高的功勛、最強的實力這個現實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建成對世民有猜忌之心,世民對建成亦並非無取代之望。武德五年(622年)起,這種潛在的矛盾終於發展成公開的爭奪和激烈的較量。這年的十一月,建成一反常態,主動向李淵提出要率軍去鎮壓劉黑闥第二次起兵。他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增加他同秦王世民較量的砝碼。

在太子與秦王的矛盾斗爭中,齊王元吉是站在太子一邊的。他曾明確地建議太子除掉秦王,並說他將親自下手。有一次,世民隨李淵至齊王府,元吉就打算派人乘機刺殺世民。可能建成考慮到當著李淵的面不好乾這種事,於是制止了元吉。兄弟之爭,已到何等地步!

武德七年(624年)六月,慶州總管楊文干發動叛亂,事情涉及太子建成。

李淵急令世民率兵討伐,並向世民許諾平叛之後立其為太子。但事後,李淵聽了元吉、妃嬪和大臣封德彝的意見,又改變了主意。李淵的這種態度和做法,在客觀上只能加劇建成和世民的矛盾、斗爭。

武德九年(626年),太子和秦王都在加緊策劃消滅對方。有一次,「建成夜召世民,飲酒而鴆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數升」,因淮安王李神通扶送秦府而得救。這次謀殺事件,激怒了秦府屬官。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都主張秦王採取措施,除去太子。建成、元吉鴆殺世民未成,又用計收買和調走秦府武將,也都沒有達到目的,但在李淵的支持下卻把房玄齡、杜如晦趕出秦府。恰在此時,突厥南侵,建成向李淵提議由元吉代世民出兵北征,得到李淵同意。元吉又提出調秦府大將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秦叔寶同行,並調撥秦王所率精兵歸其指揮。這里的陰謀是露骨的,但也沒有受到李淵的阻攔。太子建成與齊王元吉密議:准備在建成、世民為元吉餞行時,派壯士刺死世民。太子手下一個名叫王晊的官員向世民報告了建成、元吉的密謀。於是秦府上下為之嘩然,世民決定先發制人。

六月三日,世民向李淵報告了建成、元吉的陰謀。李淵答應次日早朝追查此事。鑒於以往李淵對建成的態度和做法,世民當然不會相信李淵會對建成採取果斷措施。因此,六月四日一早,世民率秦府將領埋伏於玄武門之內,以待建成、元吉入朝。當建成、元吉入玄武門行至臨湖殿時,察覺氣氛不對,當即掉轉馬頭打算退回東宮,但已經來不及了。這時,世民大呼趕來。元吉張弓射世民,三射而不中,而世民則將建成射死。隨後,尉遲敬德率七十騎趕到,射殺元吉。建成、元吉手下將領率東官、齊府精兵攻玄武門,守門兵已被世民收買,故為之力戰。尉遲敬德以建成、元吉頭顱出示,東宮、齊府兵見大勢已去,立刻潰散。事態發展到了這一步,李淵也只好接受蕭瑀、陳叔達的建議:立世民為太子,委之以國事。

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玄武門之變。在這次事變中,建成諸子與元吉諸子都因受到牽連而被殺。李世民靠著秦府文臣、武將的權謀和刀劍給自己開辟了通向皇帝寶座的道路。

㈣ 唐朝的玄武門之變故事50字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李淵暗示李世民太子之位讓李世民南征北討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最終於虎牢關一戰大敗竇建德王世充,統一全國,功高震主後李淵自創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

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聽從魏徵的引導,收服被李世民重創的竇建德嘗試拿回兵權,李淵也嘗試任用裴寂,最終導致大敗,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領兵。

經過長期的斗爭,李淵的偏袒下,功臣集團無罪被貶,太白經天李淵的猜忌愈加嚴重,以李世民為首的功臣集團,為求自保,在玄武門發動兵變,李世民親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後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禪讓皇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開啟了22年的「貞觀之治」。

從古至今 ,大部分歷史學家對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持理解、同情甚至贊賞的態度。

《舊唐書‧太宗本紀》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賢,失愛於昆弟,失教於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堯不能訓丹朱,斯前志也。當神堯任讒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顧分崩,變故之興,間不容發,方懼「毀巢」之禍,寧虞「尺布」之謠?……」

《舊唐書太宗本紀贊》曰:「昌、發啟國,一門三聖。文定高位,友於不令。管、蔡既誅,成、康道正。貞觀之風,到今歌詠。」

㈤ 唐朝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的天策上將、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市)大內皇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結果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得立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李建成、李元吉的兒子全部被賜死。

參考來源:http://ke..com/view/3483.htm

希望幫到你!!

㈥ 唐初的玄武門之變改變了唐朝的歷史,這場變故是不是必然發生

唐初的宣武門之變在唐朝的歷史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認為這場變故必然發生,理由有三個:

第一,李淵在立皇儲的優柔寡斷導致了必然要發生玄武門之變。

唐高祖李淵在隋朝末年屬於風雲人物,從太原起兵,達到長安滅了隋朝。李淵的歷史地位是很高的。但是李淵在繼承皇位上犯了很多錯誤。

李淵想避免隋文帝楊堅的錯誤,本來楊勇是太子,最後被楊廣奪了太子的地位。所以李淵早早的就立了李建成為太子,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而且李建成的能力也很強,完全可以勝任太子的位置。

但是李淵又知道李世民的能力,又不想這幾個兒子互相殘殺,就把李世民放到了長安,李世民在自己身邊總不會造反吧。即使李世民有反心,有李淵在,李世民也不敢搞得太過了!

李淵的這種優柔寡斷的矛盾心理,讓李建成和李世民都不舒服,都在防範對方。

這就是歷史的魅力,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朋友們收獲!

㈦ 玄武門之變的真實歷史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等人入朝,並在玄武門埋下伏兵。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細,也一起入朝,騎馬奔向玄武門。此時,高祖已經將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來,准備查驗這件事情了。

李建成、李元吉來到臨湖殿,察覺到了變化,立即掉轉馬頭,准備向東返回東宮和齊王府。李世民跟在後面呼喚他們,李元吉心虛,先張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於心急,一連兩三次都沒有將弓拉滿,箭沒有射中。李世民卻搭弓射向李建成,將他射死了。

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翊衛車騎將軍馮立得知建成身死,嘆息道:「難道能夠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禍難嗎!」於是,他與副護軍薛萬徹、屈直府左車騎謝叔方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的精銳兵馬兩千人,急馳趕到玄武門,准備為太子和齊王報仇。

張公謹臂力過人,他獨自關閉了大門,擋住馮立等人,馮立等人無法進入。雲麾將軍敬君弘掌管著宿衛軍,駐扎在玄武門。他挺身而起,准備出戰,與他親近的人阻止他說:「事情未見分曉,姑且慢慢觀察事態的發展變化,等到兵力匯集起來,結成陣列再出戰,也為時不晚。」

敬君弘不聽從,便與中郎將呂世衡大聲呼喊著向敵陣沖去,結果全部戰死。把守玄武門的士兵與薛萬徹等人奮力交戰,持續了很長時間,薛萬徹擂鼓吶喊,准備進攻秦王府,將士們大為恐懼。

此時,尉遲恭提著建成和元吉的首級給薛萬徹等人看,東宮和齊王府的人馬頓失戰心,迅速潰散,薛萬徹與騎兵數十人則逃入終南山中。

馮立殺死敬君弘後,對部下說:「這也可以略微報答太子殿下了。」於是,他丟掉兵器,落荒而逃。 至此,政變以秦王李世民的勝利而告終。

(7)唐朝玄武門之變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

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

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

經過長期的斗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占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最終李世民搏命一擊,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據傳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㈧ 唐代初期的玄武門之變的真實情況

從來不支持用道德問題代替實際操作的技術問題,所以,此篇玄武門之變的論述,希望以此為原則與大家進行交流: 第一、關於玄武門事件操作者的實際人數: 《舊唐書列傳第十八》:「六月四日,公謹與長孫無忌等九人伏於玄武門以俟變。及斬建成、元吉,其黨來攻玄武門,兵鋒甚盛。公謹有勇力,獨閉門以拒之。以功累授左武候將軍,封定遠郡公,賜實封一千戶。」《舊唐書列傳第十八》:「六月四日,建成既死,敬德領七十騎躡踵繼至,元吉走馬東奔,左右射之墜馬。太宗所乘馬又逸於林下,橫被所繣,墜不能興。元吉遽來奪弓,垂欲相扼,敬德躍馬叱之,於是步走,欲歸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殺之。」從這兩條可看出:殺建成、元吉時的實際操作人數應該在八十一人左右,這個數字包括唐太宗在內(如不是敬德領七十騎躡踵繼至,人數就是十人之內)。事實上,當時的唐太宗是很兇險的,他不致喪命只是一些偶然性起作用。「太宗所乘馬又逸於林下,橫被所繣,墜不能興。元吉遽來奪弓,垂欲相扼,敬德躍馬叱之……」如果敬德來遲,歷史將沒有唐太宗。從李世民要親自參與廝殺,從另一側面反映出人數的少。 我們再來看其他典籍: 《資治通鑒第191卷》:「建成、元吉至臨湖殿,覺變,即跋馬東歸宮府。世民從而呼之,元吉張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殺之。尉遲敬德將七十騎繼至,左右射元吉墜馬。世民馬逸入林下,為木枝所絓,墜不能起。元吉遽至,奪弓將扼之,敬德躍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殺之。」 《新唐書列傳第十四屈實尉遲張秦唐段》:「隱太子死,敬德領騎七十趨玄武門,王馬逸,墜林下,元吉將奪弓窘王,敬德馳叱之,元吉走,遂射殺之。」 從以上兩條,皆可支持實際操作人數在八十幾人的說法,很明顯,這更像一次刺殺,不像一次戰斗。 我們來對此進行考究: 《新唐書列傳第十四屈實尉遲張秦唐段》:「隱太子死,其徒攻玄武門,銳甚,公謹獨閉關拒之。以功授左武侯將軍,封定遠郡公,實封一千戶。」 《舊唐書列傳第十八》:「其宮府諸將薛萬徹、謝叔方、馮立等率兵大至,屯於玄武門,殺屯營將軍。敬德持建成、元吉首以示之,宮府兵遂散。」 《資治通鑒第191卷》:「翊衛車騎將軍馮翊馮立聞建成死,嘆曰:「豈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難乎!」乃與副護軍薛萬徹、屈咥直府左車騎萬年謝叔方帥東宮、齊府精兵二千馳趣玄武門。張公謹多力,獨閉關以拒之,不得入。雲麾將軍敬君弘掌宿衛後,屯玄武門,挺身出戰,所親止之曰:「事未可知,且徐觀變,俟兵集,成列而戰,未晚也。」君弘不從,與中郎將呂世衡大呼而進,皆死之。君弘,顯俊之曾孫也。守門兵與萬徹等力戰良久,萬徹鼓噪欲攻秦府,將士大懼;尉遲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宮府兵遂潰,萬徹與數十騎亡入終南山。馮立既殺敬君弘,謂其徒曰:「亦足以少報太子矣!」遂解兵,逃於野。」 從這些可以看出:當建成、元吉被殺死之後,其宮府兵立攻玄武門,並殺守將。從「馮立既殺敬君弘,謂其徒曰:『亦足以少報太子矣!』」可知,君弘是關鍵人物,殺了他,足以報太子矣。為何君弘如此遭東宮府兵之痛恨,因為他也是兇手之一,只不過,他是一個沒有動手(殺建成、元吉時)的兇手。 從陳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論述稿》中,言:「唐代之北軍即衛宮之軍,權力遠在南軍即衛城之軍之上。……唐太宗之所以得勝,建成、元吉之所以致敗,俱由一得以兵權據玄武門即宮城之北門,一不得以兵入玄武門之故也。」 由此可得結論:這是一場集體謀殺案,不止是謀殺的實際進行者,連同所有的旁觀者都是兇手。玄武門的駐軍既是旁觀者,也是殺害建成、元吉的兇手,當然包括戰死的屯營將軍君弘和中郎將呂世衡。 「東宮、齊府精兵二千不得入」,雖張公謹多力,但從「守門兵與萬徹等力戰良久」來看,守門的兵馬中歸順秦王的人也不少,應接近東宮、齊府的兵力(二千人),方能抵擋當時被復仇的怒火焚燒的心情激動的東宮、齊府死士猶其是英勇悲奮的薛萬徹。要知道薛萬徹是唐的一代名將,從滅竇建德到以後的滅薛延陀,征高麗等,其英勇是不容置疑的。《舊唐書·薛萬徹列傳》稱其「籌深行陣,勇冠戎夷」。 所以當我們計算這場事變的實際操作者的人時,我們就有完全的理由肯定,不止八十幾個人了,而是八十幾個人加上玄武門歸順秦王的能抵擋兩千人進攻的守軍的人數。這樣計算起來,人數就可能上千了。正是有這么多人的參與,李世民才膽敢發動這起事變。 第二、關於陳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論述稿》關於玄武門之變進行論述上所存在的問題。 1、陳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論述稿》在引述《舊唐書列傳第十八》:「六月四日,公謹與長孫無忌等九人伏於玄武門以俟變。及斬建成、元吉,其黨來攻玄武門,兵鋒甚盛。公謹有勇力,獨閉門以拒之。」時,《舊唐書》錯當為《新唐書》,作為一個大學者,這是非常不應該的。而作為後人,這么久也沒人為他指出,更不應該,不嚴謹不是做學問應有的態度。 2、陳寅恪在巴黎圖書館見到李義府撰的常何墓誌銘,向學術界展示新史料可「補釋舊史所不能解之一端」。是的,這常何墓誌銘的最後一句寫得很清楚。「……九年六月四日令總北門之寄。」九年毫無疑問是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陳寅恪認為常何當時任屯守玄武門之職,並說他是為李世民所利誘而轉戈參與戮殺建成。但我在此想列出以下的疑點: (1)李義府撰常何碑所言:「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賜金刀子一枚,黃金卅挺,令於北門領健兒長上,仍以數十金刀子委公賜驍勇之夫,趨奉藩朝,參聞霸略,承解衣之厚遇,申繞帳之深誠。九年六月四日令總北門之寄。」《新唐書》卷四十九上《百官四上》:「唐親衛、勛衛置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翊衛置車騎將軍。武德七年,改驃騎將軍為中郎將,車騎將軍皆為郎將,分左右。」《新唐書》卷四十九《百官四·上》:「左右監門衛有左右翊中郎將府中郎將」可確認:玄武門之變前,常何的官職是中郎將。 《貞觀政要·君道第一》載:「馬周,博州茌平人也。貞觀五年,至京師,舍於中郎將常何之家。」可見李世民登基五年後,常何的官職還是一成不變的中郎將,若作為當時在李世民最凶險和至關重要的一役給他以幫助的人,李世民作為一個賞罰分明的君主,絕對不會不對常何進行論功行賞。 事實上,李世民在貞觀五年,賜給常何帛三百段,見《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三「帝以何得人,賜帛三百段」,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唐太宗命百僚上書言得失.中郎將常何不善文墨,乃請家客馬周代草奏事二十餘條。常何上奏後,事皆合旨意。太宗感到蹊蹺,因常何乃一個武夫,不通文墨,何至有如許卓識,遂追問原委,常答,"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具草也。"太宗即日召見馬周,未至間,遣使催促者四。接見交談後,深為滿意,馬上授官門下省,最後累至中書令。而常何也僅僅因為說了一句老實話推薦了一個人,就得到了豐厚的賞賜(帛三百段),可想而知,如果常何真為玄武門之變的關鍵人物,唐太宗會如何對他進行封賞?唯一的可能就是常何根本沒有參加當日的玄武門之變。 (2)如果常何真是玄武門之變的關鍵人物,而《新唐書》《舊唐書》等正史也不會不對常何進行記載的。根本無須陳先生從一個墓誌銘上尋找蛛絲馬跡。 (3)此墓碑出自李義府之手,觀李義府一生之卑劣所為,此人之言絕不可信,所以常何碑的可信程度也值得懷疑。《舊唐書·李義府傳》:「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權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謂之「李貓。」顯慶元年,以本官兼太子右庶子,進爵為侯。有洛州婦人淳於氏,坐奸系於大理,義府聞其姿色,囑大理丞畢正義求為別宅婦,特為雪其罪。」像這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作姦犯科,沒有誠信的人,為何我們偏偏不信正史而去相信他呢?事實上我們今天所說的笑裡藏刀的成語就是來自李義府本人原型。 綜上所述,常何碑所載不可信,陳寅恪的觀點無法成立。 陳寅恪是我林俏龍最敬佩的學者之一,他歷史感覺敏銳,要知道這點是治學最關緊要的,沒有敏銳的歷史感覺,只會做一個平庸的學者。事實上,陳之所以能成為大家,一方面源自於知識的淵博,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的歷史感覺敏銳。他的確是一個值得敬佩的學者啊。
編輯本段其他
唐朝歷史上的四次玄武門之變 唐朝有國近300年。讀與之有關的史籍(新、舊《唐書》和《資治通鑒-唐紀》等),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從高祖開基到玄宗朝之前的93年中,發生了四次宮廷政變,而這四次政變卻都牽涉到當時的皇宮城牆的北面正門——玄武門。 第一次政變發生於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是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之間皇位繼承權之爭的總爆發。世民和建成、元吉同為高祖原配竇皇後所生,建成為長子,世民次之,元吉排行第四。在唐高祖統一全國的過程中,世民先參與策劃了太原起事,而起事之後,在討平群雄的戰爭中,他又立功最大。但因為世民不是嫡長子,按照傳統習慣,皇位應由嫡長子繼承,所以,唐高祖即位後,便立建成為皇太子。而由於李世民能征慣戰,智勇兼備,已成為唐軍事實上的最重要的領導人,武德四年,唐高祖特任命世民為「天策上將」,位在諸王之上,並兼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還詔令在秦王府中設置官屬。世民自恃才能和顯功,在府中開置文學館,延攬四方文學之士,禮遇甚隆,這些人都成了世民的謀臣策士。此外,世民南征北討,逐漸在天策府中網羅了不少勇將猛士。擁有了如此眾多的謀士與勇將,秦王世民的周圍自然形成了當時政壇上一個強有力的政治集團,直接威脅到太子建成。建成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確保未來皇位的繼承,就聯合因同樣有政治野心而對世民不滿的齊王元吉,採取曲意聯絡唐高祖的妃嬪以為內助、加強自己的軍力、收買世民的部下等策略來強化自己並削弱世民的勢力,甚至發展到在召世民飲酒時在酒中下毒的地步。到了武德九年,建成、元吉和後官妃嬪更是常常在高祖耳邊說世民的壞話,使高祖漸漸對世民產生了猜疑,局勢對世民十分不利。秦王和僚屬憂懼萬分,遂定計發動政變。6月4日(公歷626年7月2日),世民率長孫無忌等人經玄武門入皇宮,埋伏在臨湖殿附近,突然射殺了准備入朝的建成和元吉,然後聲稱「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並派親信「宿衛」高祖,迫使高祖接受了既成事實。三天後,高祖立世民為皇太子,詔令軍國庶事一切委太子處決。八月,高祖傳位於太子世民,自稱太上皇。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這就是史稱的「玄武門之變」。 第一次玄武門之變,表面上看是四個參與者,高祖、太子、秦王和齊王,但實際上背後的矛盾只有一個,那就是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之間的儲君之爭。而作為皇帝和父親的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前後都持消極態度,齊王李元吉則站在太子一邊。 由於矛盾只有一條線,所以當李世民閃電般的同時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後,這個矛盾就解開了,李唐王朝未來的繼承者註定是李世民。除非想要推翻李唐建立新的政權,否則繼續與李世民為敵已經毫無利益可言了,不僅是原先的太子成員,就是一心忠於李淵的人,也沒必要得罪未來的主子。 說起來也好笑,玄武門之變中,傷亡最慘重的,既不是秦王府,也不是東宮和齊王府,而是駐守玄武門的屯營。太子和齊王遇襲身亡後,馮立和謝叔方分別率領東宮和齊王府護兵趕往玄武門營救,結果執掌屯營兵的雲麾將軍敬君弘與中郎將呂世衡在兵力尚未集結的情況下倉促出戰,被打得一敗塗地,等大隊屯營兵趕來時,發現敬、呂二位主將已雙雙戰死。最令人奇怪的是,時至今日,後人也沒有搞清敬、呂二人為何參戰。有人猜測他們早已為秦王所收買,不過如果他們事先得到消息的話,又怎會倉促出戰以至兵敗身死?敬、呂二人死後,形勢一度危急,此時尉遲恭割下太子和齊王的首級示眾,東宮和齊王府的衛士們見狀散去,企圖進攻秦王府的薛萬徹部在接到李淵聖旨後也完全潰散。李世民趁勢將李建成和李元吉各五子全部殺死,徹底消滅了競爭對手。 至此,李世民已然是萬眾歸心,從第二天開始,原先太子身邊的有識之士相繼歸降。武將中,在玄武門之變中率領東宮和齊王府衛士奮戰的馮立、謝叔方和薛萬徹等人,兵敗後一度逃亡,不久陸續回來請罪,李世民一一赦免,並封以高官厚祿。除了薛萬徹晚節不保,因為謀反被高宗所殺外,其餘二人後來都被視為忠義之楷模。文官中,太子近臣魏徵投降,最終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耿直之臣。魏徵早年投奔瓦崗軍,兵敗後歸唐,後被竇建德俘虜,又降了竇建德,竇建德兵敗後重新歸唐,成為李建成的近臣,李建成死後又歸了李世民,算起來,他已經換第五個主人了。按說魏徵不是怕死的人,所以他轉投李世民應該很說明問題,類似他這樣識時務的人很多。總之,轉眼間太子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也就不需要李世民清洗了。 參戰人數,其實討論這個意義不大,因為無論怎麼算,秦王府的軍事實力都處於絕對的劣勢。李世民肯定是收買了玄武門的守將,不過究竟收買的是誰,目前還無定論。並且收買的原因是為了他的特種小分隊能夠順利潛入進行埋伏,而不是利用玄武門的守軍與東宮和太子的將士戰斗。事實證明,屯營兵根本不堪一擊。另外從「俟兵集,成列而戰,未晚也」這句話來看,敬君弘和呂世衡事先根本沒有準備,連兵馬還沒有集結起來就倉促出擊了。最終瓦解太子的是建成和元吉的頭顱以及隨後來到的李淵的聖旨,而這些都應主要歸功於特種小分隊的斬首行動。 第二次政變發生在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一月,其時武則天稱帝已經十四年,年老病重,一些久已對她的「武周革命」不滿、希望恢復唐朝社稷的官員,在鳳閣鸞台平章事(即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的率領下趁機起事。張、崔與左羽林衛將軍敬暉等帶領左右羽林兵五百多人佔領玄武門,並把太子李顯從東宮迎來,然後一同闖入皇宮,直至武則天所寢的迎仙宮,斬殺了武則天寵任的麟台監張易之、春官侍郎張宗昌,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太子李顯重即帝位,復唐國號。 第三次是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太子李重俊的政變。唐中宗李顯復位後昏弱無能,而皇後韋氏強悍,她與武三思內外勾結,把攬朝政。韋後因太子重俊不是自己親生,很不喜歡他。三思也很忌恨重俊,並縱容其子駙馬左衛將軍武崇訓和子婦安樂公主時常陵侮重俊,甚至呼重俊為奴。崇訓還教公主去對中宗請求廢黜太子,立自己為皇太女。重俊終於忍無可忍,於景龍元年七月聯合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假稱奉詔,率左羽林和千騎兵三百餘人沖入武三思和武崇訓的府邸,殺了三思和崇訓,隨即又發兵包圍了皇宮,索要韋後和安樂公主。韋後聞變,挾持中宗登上玄武門門樓,調兵鎮壓。重俊率軍攻到玄武門前,中宗對軍士宣布重俊謀反,於是軍士倒戈,殺了李多祚等,重俊的黨羽立時潰散,政變一下子土崩瓦解了。重俊逃到終南山,被追獲斬殺。 第四次則是唐中宗景龍四年(公元710年)李隆基的政變。其年六月,韋後和安樂公主等密謀毒死了中宗李顯,立溫王李重茂為帝。韋後想效仿武則天,於是在京畿要害部門安插韋氏子弟,廣聚黨眾,准備廢黜重茂自立,但又害怕相王、太尉李旦反對,故欲尋機殺之。相王之子、臨淄王李隆基接到密告,即聯合太平公主等先發制人,假意傳旨,羽林衛軍統領衛軍韋璿、韋播等出來應旨,哪知中計,結果被李隆基一幹人都所斬殺,李隆基佔領了玄武門,隨之縱兵闖入皇宮,又斬殺韋後和安樂公主。相王李旦和隆基父子二人掌握了軍政大權,後來威懾少帝重茂讓位,相王登基,是為唐睿宗。 這四次政變有個共同之處,就是各次政變成敗的關鍵均在能否控制玄武門。在政變中,凡控制玄武門的一方即屬勝利者,凡沒能控制玄武門的一方最後都失敗了。可見玄武門在唐代前期這四次政變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要明白玄武門為什麼會在唐朝前期歷次政變中具有決定成敗的地位,就必須知道唐代皇宮的規制。在唐朝,都城的皇家宮殿是帝王居住和聽政的主要場所,亦即政治權力中樞,所以太極、大明兩宮和洛陽宮城的宮殿建築格局完全一樣,都是沿著南北向軸線對稱排列,分為外朝、內廷兩部分。外朝主要是皇帝聽取朝政、舉行宴會的宮殿和若干官署,內廷則是皇帝和後妃的寢宮和花園,是帝王後妃起居遊憩的場所。而最關健的是,外朝位於皇宮南部,內廷則處在皇宮北部。因此,皇宮城牆北面諸門就對內廷的安全起著主要的作用,這其中,作為北面正門的玄武門,就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唐代皇宮城牆各門都由宮廷衛軍把守,而玄武門外就設有兩廊,宮廷衛軍司令部駐在這里,稱為「北衙」,有著堅固的工事和雄厚的兵力。據此,政變發生時首先控制玄武門的意義就不言自明了:因為控制了玄武門便可以控制內廷,而控制了內廷也就可以控制皇帝,從而控制中央政府,乃至整個國家。

㈨ 唐朝有過幾次玄武門之變介紹一下

唐朝只有過一次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李淵暗示李世民太子之位讓李世民南征北討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最終於虎牢關一戰大敗竇建德王世充,統一全國,功高震主後李淵自創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

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聽從魏徵的引導,收服被李世民重創的竇建德嘗試拿回兵權,李淵也嘗試任用裴寂,最終導致大敗,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領兵。

經過長期的斗爭,李淵的偏袒下,功臣集團無罪被貶,太白經天李淵的猜忌愈加嚴重,以李世民為首的功臣集團,為求自保,在玄武門發動兵變,李世民親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後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禪讓皇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開啟了22年的「貞觀之治」。

㈩ 玄武門之變發生在什麼時候,對唐朝的歷史有什麼影響

公元六百一十七年,轟轟烈烈的隋末大起義愈演愈烈,隋煬帝的表兄,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向關中進軍。十一月,李世民帶兵攻入長安,李淵擁立留守長安的代王楊侑為帝,自己成為了“大丞相”,加九錫,封唐王。

次年五月,見隋王朝大勢已去,李淵逼迫楊侑退位,定國號為“唐”,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李唐王朝”建立了。

公元七百零五年,武則天病重,在一些支持李氏的大臣的操作下,“神龍政變”發生了,武則天身邊的近臣被誅殺,唐中宗李顯復辟,武則天退位。

公元七百一十年,唐中宗李顯被皇後韋氏毒殺,同年六月,相王李旦在兒子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的支持下,發動“唐隆政變”,殺害韋皇後、唐殤帝,李旦登基即位……

閱讀全文

與唐朝玄武門之變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