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初一歷史知識總結作文

初一歷史知識總結作文

發布時間:2021-03-09 08:32:57

Ⅰ 急求一篇500字初一作文《我的歷史課》

記一節有趣的歷史課
已是初中生的我們,接觸到了一些新的課程。歷史就是其中的一門。
由於歷史是副課,再加上咬人死記硬背的一個個歷史事件,是本來就不正視復課的我們就更不喜歡歷史了!可是一個老師的出現立刻把大家帶進了歡樂的歷史之洋。
今天,就有一節歷史課,讓我們走進課堂,一起乘知識之舟在歷史的海洋中乘風破浪吧!
吳老師的歷史課通常分為三個環節。今天,也不例外。好,首先讓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才藝表演。雖然表演的時間只有五.六分鍾,但它足以讓台下的觀眾一飽眼福。這樣既鍛煉了台上表演同學的能力又能使台下觀眾豐富豐富課外知識,真是一舉兩得。這就是吳老師歷史課的特點之一~~非常有創意。
第二個環節是「溫故」。子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聖人都是大力宣揚「溫故」那麼我們當然要溫故了。可見吳老師的課非常經典,有道理。所謂「溫故」便是讓同學們回答老師的問題。一般的問題答對了給十分,難一點的問題答對了給二十分。今天可能是吳老師太高興了,一下子竟然忘了請同學來板書和記分了!這一下教室里可炸開了鍋。有叫十號的,有叫四號的~~~,大家們都希望自己這組的人上台去記分和板書,那樣自己這組又可以多得十分了。為了公平,吳老師隨機報了一個學號,報到的同學跟中了五百萬似的高興得跳了起來。隨著一個個問題的到來,比分漸漸的拉開。這次我們是幸運兒,老師連續點了六.七個同學都在我們組,大家都樂哈哈的。吳老師的課總是給人一種非常愉快的感覺。
溫故而知新,沒有新的知識再怎麼溫故也是成不了才的所以第三個環節肯定是知新了。吳老師一般是讓同學們自己學習,然後再出現問題考我們。答對了都給分加,最後再給我們講解。這樣既培養了我們自學的習慣又教了我們新的知識。真是「一箭雙雕」。其實在「知新」的過程往往或多或少有點溫故的內容。只要有我們學過於新知識有關連的知識,吳老師都會幫我們溫習一遍。比如今天學的隋唐文化里其中書畫部分可以聯系前面我們所學的漢朝書畫的知識。這樣我們又可以加強自己的記憶,又可以更好的學習新知識。
最後吳老師會幫我們算出分數最多的大組,給一個五角星。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創紀錄的拿了220分,真是不可思議!
就這樣我們在知識之舟品嘗著學習的快樂!

Ⅱ 求初一歷史作文

戰火硝煙,只為皇帝寶座;白發漁樵,飽覽秋月春風;歷史淪落,盡現忠臣叛逆。
1402年6月初八,歷史的淪落。


王驅兵直逼南京城下。李景隆負責守金川門,見此,開門投降。於歷史淪落中,留下遺臭萬年的千古罵名!
燕王於一群親信和降臣擁戴之下登上覬覦多年的寶座。方孝儒,追恩於先帝、惠帝之殊遇,耿耿效忠於惠帝而拒絕投降。燕王令方孝儒起草繼位詔書。方孝儒於燕王之前,不屈不撓,大罵「燕賊」。大呼「寧死不從也。」燕王怒:「汝不從,則滅汝九族矣!」方孝儒怒目相斥,大罵「汝殺我十族又何矣?」。怒書「燕賊篡位」四字扔在朱棣面前。方孝儒神情凄涼,滿目流淚,頭發散亂,滿室亂竄,高呼「忠臣發奮兮,血淚多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隨後從容就死,年僅46歲,受株連者多達873人。
方孝儒在歷史淪落中,挺直了脊樑。榮華富貴,誅滅十族,他無悔地選擇了後者,留下了對惠帝的無限忠誠;一揮衣袖,忘卻了燕王朱棣對他的誘降。他揮手告別了生命與榮華,歷史的黃卷卻銘記下了這永恆的悲壯。
李景隆在歷史淪落中,徘徊於榮華富貴與捨生取義之間,最終選擇了賣主求榮。於歷史的檔案中,留下了遺臭萬年的千古罵名!
故有詩雲:
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
又有詩為證:
歷史淪落只一時,忠臣叛逆由此識。
飽覽春風秋月後,方知歷史少英雄。
耿耿忠臣方孝儒,留得美名萬年傳。
亂臣賊子李景隆,千古罵名千古流!

0 0
添加評論(0)
nk0205
09-08-04
今天看到一位網友的留言,很是感慨,雖然以往也曾有此種感慨,但一直沒有把這種感慨訴諸文字,現在覺得有必要寫一些文字來表述我的感想。

有些人對現實的分析往往是依據錯誤的經驗和理論,而這種經驗和理論往往是依據錯誤的歷史觀和史料作出的。要了解現實,就必須了解歷史,然而歷史並不是想我們理解的那樣:我們可以了解一個有絕對真實的歷史。歷史的真實是相對(當然不能落入絕對的相對主義的陷阱)。歷史是三極體系的,歷史真實,認識主體(即探索歷史的人),中介(就是歷史資料,歷史遺產),對於歷史真實,由於人類局限性和物質條件的局限性,是不可能重構真正的歷史真實的;而作為歷史的認識主體的人,有自己的主觀意志、利益驅使或者是偏見;而作為人們認識歷史的中介的歷史資料,也可能收集不全,真實性較差。我們能夠說,在這樣的一種無法改變的條件下,我們現在了解的歷史就是真正歷史嗎?在中國,歷史成為一種工具,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當然,歷史虛無主義也是錯誤的,歷史的真實的真實性是相對的,但如果把相對的真實當作絕對的真實當作判斷歷史發展進程的依據,將會得到一個荒謬的結論!

有的歷史往往是根據一個預設的真理來進行進行編輯的,就是說,這些歷史不是歷史的真相,而是一種觀念,價值取向的附庸;這些歷史陳述的可能都是真實的事實,但我們不能夠說,這就是歷史!因為歷史是不可能重現的,即使是真實的事實,也只是整個歷史的一部分。有一位歷史學者說過,歷史只是記載那些我們認為有價值的事實。而那些我們認為沒有價值的事實,往往是不會記錄下來,而是以實體的形式流傳下來,或者是其他方式,在歷史研究中,學者總是避免受到現存的思想的約束來研究歷史,以便盡可能地反映歷史。部分的真實代替歷史的整個真實,也是是一種最為卑鄙的篡改歷史的手段。我們在生活往往受騙卻不知道,我們是被那些說真話的騙子騙了。雖然騙子說的都是真的,但騙子是用真實來創造一個虛假的事實(這比那些滿口都是謊言的騙子,或者是以九句真話來掩護一句謊言的騙子要高明多了)。我們對日本與中國的歷史了解大體上沒有太多的歪曲,但有太多的掩飾,如果比較一下中國與俄羅斯的歷史關系,再看看蒙元,滿清屠殺漢人的歷史,你就明白了。同樣不可原諒的罪惡,我們對日本的罪惡很了解,而對俄羅斯呢?

我也是歷史的初學者,對歷史的真正了解也不是很多,也曾經走過一些彎路。我以往喜歡看一些歷史傳記,戰爭紀錄等,我不喜歡人物傳記,歷史小說,因為我認為這不真實。但到後來才發現自己和那些喜歡看人物傳記,歷史小說的人一樣犯了同樣的錯誤。如果對歷史僅僅是一般的興趣,把歷史作為一種知識,作為一種文化消遣,看人物傳記,歷史小說也許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對歷史很執著,把歷史作為一門職業,或者借鑒歷史,或者是在歷史中尊求歷史的歸宿感,僅僅看一些歷史資料時不夠的,還需要從歷史理論入手,進行專業的歷史學習。把不要以為看基本歷史傳記,人物傳記,歷史記錄,就以為了解歷史了,要學習歷史,還是從理論上入手,而這些理論的依據往往可以上升到哲學,而哲學的依據往往與一個人的信仰有關。我以前也是任憑自己的興趣,找一些歷史書籍看,完全不知道歷史的目的,本質。後來接觸到的資料和思想多了,原來的知識和思想的正確性受到自己懷疑,因為原來的知識體系和思想體系根本經不起專業的歷史理論,哲學理論的質疑。

在對歷史的學習中,我和許多學習歷史的人深切體會到,歷史是一門求真的學科,真實是歷史的生命線,是歷史的靈魂。沒有真實,歷史就淪為普通的藝術(在歐洲,在歷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之前,歷史是一門修辭學)。為了真實,史官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春秋戰國,魯國發生過許多起弒君的事件,一位魯國史官和他的兩各弟弟因為忠實紀錄而被殺,而被尊為聖人的孔子卻不敢提到。要維護歷史的靈魂,代價是高昂的,沒有多少人能夠情願作出這種犧牲,所以,歷史的靈魂往往是粘著灰塵的。我們不能把蒙灰的歷史當作真實的歷史,必須靠我們知識和才華,方法和努力,撫去歷史的塵灰。

Ⅲ 初一歷史總結反思作文學生

初一歷史教學反思——期末考試結束了,回想在三中一年來的教學工作,不管是半期還是期末,每當看到成績和那高低不一的分數,
還有孩子們考後不同的神情,我思索了很多...關於初一歷史教學反思,我們一起來分享和參考吧!

作為歷史老師我要教給孩子們什麼,怎樣教給他們?多年來的教學工作告訴我,要讓孩子們學好你所教的學科,就得讓他們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而在三中這塊教學沃土上,語、數、外幾乎站領了孩子大部分時間,他們會對歷史感興趣嗎?我該怎麼做?一邊教學、一邊嘗試、一邊反思,使我逐漸領悟到,只有愛學生,並懂得怎樣去愛,當他們願意與你交流,喜歡聽你講課時,說明他們已經對你所教的科目感興趣了。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習興趣,可以產生高度的注意力和較為穩定的學習情感,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尤為重要。

作為老師愛學生天經地儀,特別是愛好學生一點不難,但要愛學困生,與你頂撞,又不會尊重同學老師的學生,我們就要有耐心,要下一番功夫了。老師要對不同的學生選好切入口,如:了解他們的家庭,關心他們的學校生活,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尊重他們,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愛,這樣他們就會慢慢與老師親近,願意與老師交流。

要提高歷史成績,除了讓孩子們對歷史學科感興趣外,還應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

前一時期從課堂教學看,我有意強化課堂情景化,趣味化,以調動學生興趣,注重對基礎的分析與講解,學生有了一定的興趣,但歷史學科注重以考定教,強化知識點的識記及練習,由於識記、鞏固復習、督促不到位,導致學生不能靈活運用。加之學生不會合理的安排時間,歷史課餘一般不會復習歷史,針對此,我又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督導,重視落實檢查;同時,提高課堂的高效性,向課堂要質量。歷史知識積累,僅限於每周的兩節歷史課是遠遠不夠的,歷史試卷要拿高分,必須要對教材有足夠的掌握,要達到爛熟於胸的程度,因此要教會學生合理的安排復習時間,做到多看、多讀、多背。如果功夫下不到,多容易的試題也會是"難於上青天"。

針對新課程背景下試題較為靈活這一特點,我在今後的歷史教學工作中有如下設想:

1、平時抓好培優轉差,對學困生應多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情況,多鼓勵,幫助他們理清知識點,讓他們看到希望;幫助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耐心的教給他們學習歷史的方法;且建立幫扶對象,兵教兵,好帶差。80分以上的作為培優對象,嚴格要求他們掌握好知識點,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歷史的機會,自己給自己訂一個可行的目標,並為之而努力。

2、多學習、多鑽研。取他人之長,多聽課,包括其它學科的,學習他們的長處,好的教學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難點,根據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切實可行的教案。

3、教會學生學習歷史,在書上作圈、畫、勾、點、旁批,學會積極關注新聞、社會熱點,把最新信息與課本聯系起來,增加見識。

4、在自己平時讀書過程中,有意識的收集資料,積累命題素材。這樣,每次作業可以布置可供選作的自主命題。此題較為靈活,讓學生見之,熟悉題型增強能力。

5、積極接受學生意見,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例如有學生提出多總結,多講解題的思路。只有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是好的教學方法。課改,不是等改只能是努力的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扎扎實實的去努力,去嘗試,去探索!,

6、後期加大力度進行強化訓練,對每一課的知識點進行過關,要求優生的正確率達99%左右。

7、更加註重學以致用的原則,在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學生運用知識解題的能力。

初一歷史教學反思僅供各位老師參考和分享,希望各位老師的工作車呢估計越來越好!

Ⅳ 求七年級上冊歷史總結作文,高分懸賞!

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採菊……他們選擇了永恆,縱然諂媚誣蔑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這是執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屍,魂歸狼煙,只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身清苦,終日難飽,也願怡然自樂,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在一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
回眸處,歷史的光芒明亮耀眼,照耀到每個人心裡。我似乎可見遠古的蠻荒處誇父那如飛的箭步,踏破塵土,踩碎氣象,朝著那火紅的太陽永不停息地奔跑著。奔跑的力量震烈了山河,震出了世界,那不曾停下的步子帶領著人類走出了矗立的谷,萬尺下的深淵,走出了文明之路。
跟隨知識的腳步,明白原來女媧造人只是傳說而已,170萬年前的元謀縣,向我默默講述了一段段古老的文明。工具和火的使用,從那時起成了人的專利。周口店和龍骨山向我又揭示了北京的一個燦爛文明。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社會在發展,文明在超越。禹,你到底是對是錯。夏,公元前2070年你是否在發光。
你向我展示了殘忍的祭奠,你讓我看見了千年前的文字。殷,已成廢墟,昨日的輝煌,是不是也要長眠地下?
血其實並不濃於水,因為它會隨著時間消磨。姬發,不要太過相信別人,即使是自己的親人,小心埋下禍根。
又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女人。褒珦怎麼說也是一代忠臣,他如果知道周幽王會因為他而腐敗,恐怕也不會活在世上了吧。
大混戰的時期。春秋戰國。桓公的開明,文公的得知恩,庄王的一鳴驚人,闔閭的好鬥,勾踐的嘗膽。
笨鳥先飛不是沒有道理,齊楚燕韓趙魏秦的秦,便是最好的例子。秦孝公和商鞅的變法,奠定了大秦的出現。輝煌一時的大秦王朝,雖然只有十四年,但嬴政,你還是創造了一個奇跡。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愧是文明古國,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李冰也因此名垂千古。鄭國渠卻陰差陽錯的加速了秦的統一。
……
其實,學歷史是一件快樂的事。從元謀到北京,再到山頂洞,在都炎黃子孫,再到王朝;從奴隸到封建,從禪讓到王位世襲,從封閉到開放……那麼多的人,獻出了最珍貴的東西甚至生命。如張騫,如商鞅,如屈原,如司馬遷……他們在或外交,或文學,或歷史方面獻出了自己的一生。南方經濟發達的原因是什麼?秦兵馬俑為什麼被稱作世界奇跡?秦長城到底有多長?什麼事諸子百家?孔子有什麼貢獻?漢字是怎樣來的?青銅何時才出現?漢怎樣對外交流?中國古代科技是什麼水平……一本薄薄的書,向我解答了一切。這個學期,我沒有白來。

水平實在有限……只能蒙到這個程度了……不過借鑒應該還可以。不過說實話,歷史其實真的很有意思的,你好好學學真的會有這樣感覺。還是建議你自己去寫,這樣不僅是復習,還是鍛煉寫作能力的好機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吧。

Ⅳ 初一歷史上冊考試後的反思作文400

我想對自己說:成績與理想 首先,考前准備不充分是原因之一,在月考的前幾個晚上,我也很努力的復習著,但學習的效率似乎並不是很高,總是時間過了一大半,復習到的知識點卻很少,並且掌握的不太牢固,不能靈活的舉一反三,造成了復習的總知識面不廣,重點難點理解的不夠透徹。其次,課堂上的知識點總是停留在老師所講的知識范圍內,不能擴展開來,加以探究,上課雖然認真聽了,但對老師講的重難點內容和試題總是持一種「半懂半不懂」的思想,所以自己做類似題目的時候總是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這也是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最後,也是最根本的原因,總是沒有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和正確對待學習的態度,學習方法很單一,考試時總是粗心大意,丟了不少分,自己明明可以達到的目標,考出來卻差了一大截,當然,反思歸反思,說出來了就要做到,行動才是言語的最好表現形式。為此,我為自己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幫助更快更高效提高學習成績:第一,在課堂上,保證認真聽講的前提下,多開動腦筋,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不懂的問題一定要提出來,不要總悶在心裡,還有就是在討論問題方面,多聽取聽取別人的意見和看法,更客觀全面的解決問題,第一輪總復習已經全面展開,這是中考沖刺的第一步,我的弱項是理科,在這方面我要多下點功夫,當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書本上的知識過一道很重要,老師們也時刻強調著,我在課前預習和課後溫習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今後一定要改善,時刻提醒自己做到全面復習,不丟三落四,加強基礎練習,提高探究能力,向全能發展。第二,在家裡,放學回家後堅決抵制電視,多看書寫作業,晚上復習時不浪費一分一秒,堅持完成每天該做的任務,各科課本都要提前去復習一遍,要比老師「快一步」,一定要自己獨立完成作業,提高學習效率,做到合理分配時間,做好時刻應屆畢業會考的准備。努力努力再努力,相信,有汗水就會有回報,有總結就會有進步,中考,我准備好了!理想的成績奠定夢想,成績的理想奠定未來!!!

Ⅵ 七年級歷史小作文 急求~~

魏晉南北朝時代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與南方中原漢族文化大融合大碰撞的時代,這期間北魏孝文帝的漢化

運動掀起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北魏的前身為北方少數游牧民族鮮卑族,該民族自東漢以來,經常與漢人接觸,不僅占據匈奴故地,而且據有東起遼東,西至隴西大遍土地,由於拓跋氏的掘起,統一了北方,建立了由少數民族為主人的北魏政權。那麼,為何統一北方後的北魏政權要實行漢化過程呢?這還得從其鮮卑族歷史起源和歷史背景說起。
鮮卑起源於北方的游牧民族。1980年7月,我國考古學家在內蒙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的大興安嶺北部內麓,發現了鮮卑拓跋氏原始居住的石室(嘎仙洞),由此證明鮮卑起源於此。最初拓跋部處於原始社會末期,自拓跋圭後的強大,原始社會解體,步入了奴隸社會時期,又由於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在奴隸制沒有充分得到發展的情況下,很快就過渡到封建社會了。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外因是事物變化條件,內因是事物變化依據」。拓跋氏本系游牧為生,由北向南推進中,接觸到漢人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在從游牧業轉向農業的同時,亦必然棄逐水草而居轉向漢人的定居農業生產生活方式,於是乎,為進一步改變落後統治制度,吸納接受漢人先進的文明,向漢人學習,在孝文帝時代掀起漢化運動的高潮,亦就成順理成章之事了。
北魏的漢化運動主要倡導實施者為孝文帝,他登上位之後勵精圖治,在統一的北方大膽的實行漢化運動,其主要的內容有遷都、改革官制、禁止胡語、胡服、改鮮卑姓為漢姓、禁止同族通婚、禮樂刑法等六方面進行漢化改革。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孝文帝遷都的目的和意義,自拓跋圭定都平陽以來,這里一直是北魏的首都,但是平陽地位偏北,很難控制整個北方,加之北方柔然的騷擾,在軍事戰略上對北魏政權的鞏固很不利,再者常年發生自然災害,水旱疾病肆虐,公元487年,皇帝下詔言道:「春旱至今,野無青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賣兒賣女,流浪逃亡者甚多,可謂民不聊生也!加之北方均為少數民族貴族居多,保守勢力強大,不遷都不改革將不利於北魏政權的發展。於是乎孝文帝於公元493年借口南伐遷都至洛陽。孝文帝在對任城王元澄說道:「國家興自北土,從居於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興文,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由此可見孝文帝的宏圖大志之心。
再次進行官制的改革,孝文帝依照魏晉設置三師、三公、尚書、中書、四征、四鎮和九卿等中央的文武官吏;地方上設刺史、郡設太守,且設縣令,杜絕了官姓家族的發展,是一項懲制官吏腐敗的良好措施,另外,取消王宮貴族世襲所設假爵位。
在孝文帝實施漢化運動過程中,最重要莫過於禁止胡語胡服而宣導民從說漢語,穿漢服了。
作為一國之君的為了強國富民,他帶頭講漢語,穿漢服,這可從孝文帝對胞弟咸陽王禧談到漢化重要記載中可見一斑,「自上古以來,及諸經窮,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禮乎?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語……。如此漸習,風化可新;若仍舊俗,恐數世之後,伊洛之下,復成被發之人。」於是公元495年,孝文帝下詔令,制定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的制度。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說漢語,才能更好學習漢人的經典著作。
在改制胡服方面,孝文帝改制漢人的衣冠,經能工巧匠六年完成,無論男女均需改為穿漢裝。一次,孝文帝至鄴城考察,他看見一位婦女在車上沒有穿漢服,他責令返,尚書何為不察,澄曰:「著才猶少,帝曰:任城欲令著乎?」可見孝文帝對於禁胡服,穿漢裝之重視程度。
孝文帝在改鮮卑姓氏和通婚方面實施了重大舉措,孝文帝率先將拓跋姓氏改為元姓,加速北魏政權的漢化過程。公元496年,孝文帝改帝室拓跋氏為元氏,北魏太祖以來的作大著姓,皆改為漢姓;在通婚方面,孝文帝下令禁止鮮卑同姓內部通婚的陋俗,並且孝文帝自己帶頭積極倡導和推行鮮卑貴族與漢族大姓通婚,他自己即以范陽盧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之女,以充後宮,又以隴西李沖之女為夫人,孝文帝眾多兄弟和一些鮮卑貴族亦娶漢家女為妻為妾,並將皇室公主和鮮卑貴族的女兒嫁給中原士族,這樣通過異族間的通婚關系,進一步融合了鮮卑族與漢民間的關系,也使鮮卑貴族和漢人名望士族緊密的結合起來了,不僅消除了雙方存在的民族予盾,而且使二者血統達到融合,支持北魏的封建政權的統治。
孝文帝在上述漢化改革的基礎上對刑法亦進行了改革,廢除了斬刑之前的男女皆除衣裸體之法,北魏刑律制訂上承漢晉,並且由國君親自製定律令,據《魏書.李沖傳》所載:「及義禮儀律令潤飾辭旨,刊定輕重,高祖雖自下筆,無不訪決焉」,這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也由此可見孝文帝重視禮法制度的程度,嘔心瀝血,潛心漢化用力之勤也。
孝文帝對漢族的文化藝術也有很大興趣。他從小就接受漢族文化的教育,不僅「五經之義」能拿過來就講,史書傳記、諸子百家涉獵頗多;對漢族的詩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僅改革鮮卑貴族的生活習俗,還教育他們學習漢族文化,從更深的文化層次改造他們。孝文帝對自己民族的落後有清醒的認識,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虛心學習。他積極創辦學校,傳播文化知識,還搜集整理天下書籍,使因戰亂而衰落的北方文化開始復興。在他的帶動下,鮮卑人進步很快。
孝文帝對北魏宗教藝術的發展也有很大貢獻。孝文帝的父親獻文帝就是個極其虔誠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統治期間,佛教迅速發展起來。佛教的發展推動了佛教藝術的發展。當時最重要的佛教藝術形式,就是石窟藝術。我國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陽龍門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遷都洛陽那一年開始開鑿的。另外,馳名中外的少林寺也是孝文帝於太和十九年為遠道而來的印度高僧跋陀修建的。也是在孝文帝時期,五台山的佛教的以興盛。

Ⅶ 怎樣才能高效地學習好歷史500字作文初一,急~~~~

首先,要學會聽課: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3、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4、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就只能等著擁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試分數了。

其次,要學會記憶:

1、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復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3、藉助高效工具。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

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最後,要學會總結: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蒙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秘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不解要知道這題怎麼解,還有知道這一類型的題要怎麼解)。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閱讀全文

與初一歷史知識總結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