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名勝古跡的歷史事件

名勝古跡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9 00:04:11

A. 黑龍江省的歷史遺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

黑龍江省人文歷史

歷史概況*
黑龍江省是我國最東北的省份。早在距今三至四萬年的舊石器時期,此地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期,這里分布著肅慎、

B. 新疆名勝古跡歷史故事或傳說

樓蘭古城
地理位置位於今天中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處。景點特色樓蘭古城曾經是人們生息繁衍的樂園。她身邊有煙波浩淼的羅布泊,她門前環繞著清澈的河流,人們在碧波上泛舟捕魚,在茂密的胡楊林里狩獵,人們在沐浴著大自然的恩賜。

C. 有關中國著名歷史、名勝古跡、英雄人物、愛國詩人、對中國做出重大貢獻人物的故事。

岳飛幼年喪父,由母親養育成人。傳說其母透過在他的背上刺「盡忠報國」[1]四個字,讓他銘記國仇家恨。曾經拜周侗為師學習武藝。

1124年21歲從軍為宗澤部下,屢建戰功,嘗以八百岳家軍大破萬五金兵,聲名大噪。歷官御前忠武統軍、鄂州駐答諸軍都統制使、河陽等三鎮節度使。

1126年靖康之變,金兵攻破開封,北宋覆亡。1134年(紹興四年) ,岳飛首次伐金,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1136年(紹興六年)再次北伐,占伊陽、洛陽,後因孤軍作戰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飛在這次北伐中壯志未酬,寫下《滿江紅》。

1140年(紹興十年)春,金兀術南侵,岳飛出兵大破金兵,收復鄭州、洛陽,兵臨朱仙鎮(今河南開封南20公里),直迫金國首府汴京。岳家軍士氣高昂,高喊「直搗黃龍」。主和派秦檜向宋高宗獻計,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岳飛退兵前,長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結果岳飛的北伐因為政治原因而失敗。之後岳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由於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最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於紹興十一年(1142年)農歷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被賜死。。

至紹興三十二年(1153年),宋孝宗即位,准備北伐,便下詔平反岳飛,追封鄂王,謚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並立廟祀於湖北武昌,額名忠烈,修宋史列志傳記

如何評價岳飛,我認為應當站在國家利益和整個中華民族這個層次,把我國歷史上為國家利益做出犧牲而又代表正義的各民族傑出人物列為整個國家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把那些為一己之私損害本國利益導致敵方受益的各民族卑鄙人物列為整個國家和中華民族的叛徒。從這個角度來講,岳飛是整個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之一。評價岳飛是否為民族英雄,應當弄清三個問題,其一是岳飛所代表的英雄精神和中華民族的概念是否沖突?其二是否定岳飛是否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其三是通過"民族戰爭"這種歷史戰爭的分類來評價歷史人物是否正確?

否定岳飛為民族英雄的一個邏輯是根據民族英雄的定義和中華民族形成的時期導出的。即民族英雄是指在一個民族或民族國家抵禦外來侵略或獨立解放過程中產生的英雄人物,據此,岳飛要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就必須出現在中華民族民族國家抵禦外來侵略或獨立解放的時候,然而,岳飛是宋朝將領,而有些人認為中華民族形成的重要標志,即行政、經濟文化一體化在元朝才開始,因此,岳飛不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英雄。

該邏輯的錯誤是用一個不斷發展的民族觀念來否定以特定人物為載體的民族英雄精神。中華民族是在當前我們所生存的這片土地上,由眾多族群通過不斷的融合而形成的一個民族概念,因此,無論是就地域還是就族群的多少來說,中華民族都是一個向前發展、向後包容的一個族群。中華民族這種發展和包容的特徵在民族英雄方面就表現為:肯定歷史上作為民族精神和信仰載體的英雄人物的存在。族群和英雄人物都是實體,會隨歷史而消亡,而積極、優秀、正義的英雄精神則可以千古流傳並為所有民族共享。清朝康熙給袁重煥平反和乾隆為史可法立祠,為何?與其說尊敬對方不如說是出於統治的需要,教育子民效法這些英雄人物為國家服務。因此,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實中,人們維護英雄、抨擊叛徒的言論和行為,本質都是在維護本民族的精神信仰,這種精神信仰對於維護當前民族的現實利益至關重要。從這個角度上講,一個不斷前進、優秀的中華民族當然需要岳飛所代表的英雄精神。

否定岳飛是中華民族英雄的另一個理由是基於現實的需要,即有利於當前國內族群的團結。這個觀點在一部分人群中非常有市場,其依據主要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戰爭是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是"兄弟鬩牆,家裡打架",因此,認為岳飛是民族英雄是狹隘的民族英雄主義,否定"家裡打架"的代表人物岳飛有利於維護中華民族的團結。

其錯誤有三個:一是用否定一個族群的歷史人物取代維護中華民族團結的基石--平等,二是岳飛僅僅是漢人的英雄,對於整個中華民族則是狹隘的、有害於團結的,三是將現實需要置於歷史事實之上。堅持族群平等是維護中華民族團結的基石,而且也是我國政府的職責。政府應當是超越族群之上的,從我國的漢、唐、宋、明到大清帝國,無不是多族群國家並堅持族群和睦的政策。堅持族群平等就不應該通過政府行為去損害其所轄包括漢人在內的所有族群的英雄信仰,否則必將引起紛爭,而這恰恰是既有害於國家又不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損害少數族群的利益不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損害漢人的利益更不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這是基於歷史和現實的判斷。

從歷史上看,中華文化中佔主導地位的中原文化遠在春秋戰國時就已經非常成熟,縱觀我國歷史上所有少數族群建立政權時,還停留在奴隸社會,而中原政權早已是高度發達的封建政權,所以開明的少數族群國君無不是學習和吸收中原文化。另外,通過幾千年的國家分裂與統一、屯邊政策和族群遷徙,當今漢人已不是歷史上的"秦人"或"漢人",而是封建政權堅持和親、和睦政策下的多族群血緣和文化融合為一體的結果,這也是漢人和漢文化為什麼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原因。漢人在人數上和漢文化上居主導地位是歷史演變的結果,不是哪個人可以強制的。再則,佔主導地位同時意味著負有更多的義務,明朝打擊倭寇、清朝反擊俄羅斯和抗日衛國戰爭,漢人貢獻巨大、犧牲巨大,並不因誰佔有政權而退縮。所以說,漢人是個開放的、包容的、胸懷寬廣的族群,把漢人景仰岳飛的行為定位成狹隘的英雄主義,實在是對這個族群的詆毀。如前所述,岳飛代表積極、正義的精神,漢人景仰岳飛並不等於接受岳飛的愚忠思想,漢人景仰成吉思汗並不等於認同其攻城掠池中的屠城行為。今天否定了岳飛一個人,明天就會否定象岳飛這樣的所有族群的英雄,岳飛等人所代表的英雄精神將無所依存,中華民族的英雄觀也將灰飛煙滅,那麼一旦敵國入侵,國家、民族危亡,誰去抗敵?誰去做英雄?怎麼維護民族團結?所以,辯證吸收各族群英雄的可貴之處,與時俱進,是中華民族賴以生生不息、實現復興的精神動力。所以,學習向岳飛這樣的英雄,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如果說教材給孩子們以"金人都是大壞蛋"的看法,那是教育方法有待改善,而不是歷史的錯,不能因此否定我們的民族英雄。

"民族戰爭"這種戰爭分類方法也很令人費解。古今中外的戰爭不計其數,在國家出現以前的戰爭都是部落(族)之間的戰爭,其大多以獲取其它部族的食物和女人為目的;國家出現以後的所有國家之間的戰爭,大多以佔有對方的子民和資源為目的。因此,古今中外的戰爭,無論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正義或非正義,戰爭的目的都是維護自己或擴大自己的現實利益。在我國歷史上,所有封建國家均為帝王一人之私,其利用所轄族群與他國進行戰爭的目的非常明確,如果將這些戰爭用"民族戰爭分類",那麼從春秋戰國到五代十國,再到宋遼西夏,所有這些國家的國君都應該是"民族戰爭"的首領,其首先代表的應是民族利益,那麼這些國君都代表的是那些具體的民族呢?這些民族今天何在呢?為什麼大多數國君都不是民族英雄呢?又為什麼會有"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君權神授,降伏萬民"的宣揚呢?所以,我個人認為"民族戰爭"的分類方法首先顛倒了戰爭的目的,改變了戰爭的性質,其次,這種分類方法不適合定義民族英雄的概念。從我國的岳飛到法國的貞德,這些英雄概念的隱含義非常明顯,那就是他們都是當時國家的英雄,這時候的"民族"其實是國家一詞的代名詞,是一個地域概念,他們並不為某一個族群所專有,而是為當時國家內所有族群景仰。由於國家的可繼承性,所以政權更迭、朝代更換只能讓我們站在國家的高度去思考英雄,而不是因為他們是哪個族群的人就完全否定他們。

歷史是一面鏡子,如果用功利性的眼光去篡改歷史,那樣的鏡子將是一面哈哈鏡;歷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過去,是先祖活動的事實,只有首先尊重事實,我們才可能從中吸取前進的動力。據資料顯示,岳飛是南宋著名的將領,傳說其母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字,這四個字成為岳飛終生的信條。岳飛數次北伐抗金,曾得到宋高宗賜的"精忠岳飛"錦旗。1142年,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成為南宋綏靖政策的犧牲品。因此,岳飛首先是為國家所任命的抗金將領,從岳飛抗擊金國的目的和最大受益者來看,顯然是為了南宋的國家利益。另外,說岳飛代表正義,是因為一個國家政權腐敗並不能成為另一個國家侵略的借口,一個國家的命運應當由它自己的人民說了算。岳飛所代表的是置個人安危於腦後,不屈不撓,救國家和百姓於危亡的精神和氣節,從這個意義上將岳飛作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英雄沒有什麼不妥。

因此,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否定岳飛為中華民族英雄的做法都不可取。那麼,究竟應怎樣看待象岳飛這樣的歷史人物呢?筆者認為,首先應當尊重史實,其次應當從國家利益和是否代表正義的角度去看待歷史人物

D. 求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名勝古跡。

歷史事件
上海:春秋時屬吳國東境,春秋末年入於越,戰國時屬楚國,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貫穿現代上海的黃浦江也稱春申江,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從陸家嘴鳥瞰浦西迷人夜景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所以,松江 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上海」因位於松江(吳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而得名。唐代中葉始置華亭縣,位置在今天松江區,是上海地區建縣之始。宋末置上海鎮。1292年,元朝設上海縣,縣治在今天上海市中心黃浦江沿岸,一般被視為上海市歷史的起點。明朝時,上海逐漸興盛,1553年,為抵倭寇築上海城(在原南市區,現與黃浦區合並),歸屬南直隸松江府管轄。松江府轄境為全國最大的棉紡中心,除華亭縣外,另有青浦縣(今青浦區)、金山衛(今金山區)等。清朝沿襲明制,歸屬江南省松江府,設江海關。
北京:西周時成為周朝的諸侯國之一的燕國的都城。自元朝起,開始成為全中國的首都。元朝國都。元大都,或稱大都,由於忽必烈是蒙古大汗國的大汗,蒙古文稱為「汗八里」(Khanbaliq),意為「大汗之居處」。元大都其城址位於今北京市市區,北至元大都城遺址,南至長安街,東西至二環路。 北京有著3000餘年的建城史和850餘年的建都史。自秦漢以來北京地區一直是中國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名稱先後稱為薊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師、順天府、北平、北京等。
天津:四千多年前,天津所在的地方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現在天津處於的位置原來是海洋,黃河改道前由泥沙沖積形成,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時黃河南移,奪淮入海,天津海岸線固定。漢武帝在武清設置鹽官。 隋朝修建京杭運河後,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在蘆台開辟了鹽場,在寶坻設置鹽倉。 北宋歸遼國管轄,在武清設立了「榷鹽院」,管理鹽務。 南宋金國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在今天後宮附近已形成街道。是為天津最早的名稱。 元朝改直沽寨為海津鎮,這里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明建文二年(1400年),鎮守北京的藩王朱棣為了同他的侄子明惠帝爭奪皇位,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後來朱棣作了永樂皇帝,為了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歷1404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衛是軍事建制,而不屬於地方行政區劃。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 清朝順治九年(1652年),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合並為天津衛,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建置。 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衛為天津州。 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一州,分別是天津縣、靜海縣、青縣、南皮縣、鹽山縣、慶雲縣、滄州。 晚清時,天津作為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成為李鴻章和袁世凱興辦洋務和發展北洋勢力的主要基地。 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在天津設立租界。 1900年07月,八國聯軍攻打天津,天津淪陷。 1901年,由八國聯軍組成的天津都統衙門下令拆除城牆。
重慶:重慶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重慶古稱江州,以後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時,巴郡改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餘年。明玉珍(1331~1366),因崇信明教改姓"明",湖廣行省隨州(今湖北省隨州市)人。1357年,明玉珍西征,四月攻佔重慶,剿除四川元軍,確立對四川大部分地區的統治。至正二十一年七月,明玉珍在重慶稱隴蜀王,仍奉"宋"為國號。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在重慶稱皇帝,國號"夏",改元"天統",以重慶為國都,正式建立了大夏政權。歷時9年,1371年被大明政權所滅。 1937年至1945年,日本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1937年11月20日,中華民國政府發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12月1日正式在重慶辦公,重慶成為中華民國戰時首都。1940年9月6日國民政府明確規定重慶為中華民國陪都。重慶是當時全國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揮部,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中心,中國大後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山東: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南道;宋設京東路,後分京東東、西路;金更名山東東、西路,為山東得名的開始;元設山東東西道;明置山東省,後改山東布政使司;清改山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河南:以在黃河之南而得名。西漢即有河南郡,為河南得名的開始。唐大部分屬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設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設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後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河北:以在黃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北道,為河北得名的開始。宋設河北路,後分河北東、西路;金分河北東路設大名府路;元設燕南趙北道;明設北平省,後廢省,所有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北直隸;清改直隸省;1929年民國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變。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後設湖南觀察使,為湖南得名的開始;宋稱湖南路;元設嶺北湖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省為湖廣布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屬江南東道、淮南道和山南東道;宋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為湖北得名的開始;元設江南湖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為省為湖廣布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變。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以舊廣州轄地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為廣得名的開始;元設海北廣東道;明置廣東省,後改廣東布政使司;清改廣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為廣西得名的開始;元設廣西兩江道;明置廣西省,後改廣西布政使司;清改廣西省;民國仍之;建國後改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將軍置黑龍江將軍,清末改黑龍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唐屬河北道;遼置東京路;金仍之;元置遼陽行省;明為遼東都司;清設遼東將軍,後改奉天將軍,再改盛京將軍,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國改遼寧省,為遼寧得名的開始;偽滿復改奉天省,1945收復後仍改遼寧省;建國初分遼東省和遼西省,後合並恢復遼寧省,省名至今未變。
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唐屬江南東道,設浙東觀察使和浙西觀察使;宋置兩浙路,南宋又分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簡稱浙東路和浙西路;元設浙東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設浙江省,為浙江得名的開始,後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元屬江東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安徽省,為安徽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後合並恢復安徽省,省名至今未變。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東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兩浙西路和淮南東路;元屬江東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東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江蘇省,為江蘇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蘇北行署和蘇南行署,後合並恢復江蘇省,省名至今未變。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
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關內道和隴右道;宋時東部屬宋秦鳳路,西部屬西夏;金分秦鳳路為秦鳳、臨洮、慶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肅路(不久即改甘州路),為甘肅得名的開始,後改寧夏行省為甘肅行省;明為陝西行都司;清分陝西省恢復甘肅省,省名至今未變。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後設江西觀察使,為江西得名的開始;宋置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及江西湖東道;明置江西省,後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雲南:以在雲嶺之南得名。漢即設雲南縣,為雲南得名的開始。唐為六詔,後為南詔;宋為大理國;元置雲南行省及雲南諸路道;明置雲南省,後改雲南布政使司;清改雲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貴州:以貴山得名。唐為黔中道;宋屬夔州路;元屬湖廣行省;明置貴州土司,是為貴州得名的開始,後置貴州布政使司;清改貴州省,省名至今未變。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註: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並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屬吐蕃;元其土地屬宣政院管轄;明屬朵甘都司等;清初為衛藏地,後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的開始;民國初設青海辦事長官,後屬甘邊寧海鎮守使,之後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變。
陝西:以陝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屬京畿道和關內道;宋初設陝西路,為陝西得名的開始,後分設永興軍路,以軍事?延、?寧、環慶、秦鳳、熙河五路設陝西五路經略使;元設陝西行省和陝西漢中道;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清改陝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寧夏:以西夏安寧得名。唐屬關內道;宋時屬西夏;元滅西夏後以舊地設西夏行省,不久改寧夏行省,治所為寧夏路,為寧夏得名的開始,後改行省為甘肅行省,遷甘州路。明屬陝西省,改寧夏路為寧夏衛;清改寧夏府,屬甘肅省,並設寧夏將軍;民國初設甘邊寧夏護軍使,後置寧夏省;建國後撤消並入甘肅省,後設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海南:以海南島得名。唐屬嶺南道;宋屬廣南西路;元設海南海北道,是為海南得名的開始;明屬廣東省;清仍之,正式稱瓊崖為海南島;民國仍之,後設海南特別行政區,仍屬省;建國後設海南行政區,仍屬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台灣:以台灣府得名。唐宋均為化外地;元在澎湖設巡檢司,兼管台灣漁民;明為荷蘭所佔,明末鄭成功收復,設東寧省及承天府;清鄭氏,設台灣府及台廈道,是為台灣得名的開始,並正式稱台灣島,後改台廈道為台灣道;清末設台灣省,後為日佔,仍稱台灣;民國收復,恢復台灣省,省名至今未變。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為吐蕃;元屬宣政院;明稱烏思藏,設都司等;清初稱衛藏,衛即前藏,藏即後藏;後正式定名為西藏,為西藏得名的開始;清設西藏辦事大臣;民國初西藏地方;建國後仍之,後改西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內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為突厥地;宋時出現蒙古部落;後建元朝,其地直屬中書省及嶺北行省;明分達靼韃及瓦剌;清統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內地稱內蒙古,漠北蒙古居邊外稱外蒙古,並屬理藩院。民國初分屬熱河、察哈爾、綏遠等特別區,後均改省;建國前中共以今內蒙古東部設內蒙古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新疆:以其為新辟疆土而稱新疆。唐宋為西域;元明為察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地;清統一其地,其北部稱回部、南部稱准部,合稱回疆,設伊犁將軍,又以其為新辟疆土而稱新疆(其時貴州新辟疆土亦稱新疆);清未設新疆省,是為新疆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後改新疆維吾兒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名勝古跡
1、北京:北海 景山 圓明園 頤和園 天安門 北京名園 長城
2、天津:呂祖堂 大沽口炮台 霍元甲故居和陵園 盤山 翠屏湖
3、上海:東方明珠 外灘 老城隍廟 上海海洋水族館 黃浦公園 龍華烈士陵園
4、重慶:豐都鬼城 石寶寨 張飛廟、白帝城、巫山神女十二峰 金佛山
5、河北:避暑山莊 外八廟 北戴河 野三坡 蒼岩山
6、山西:山門重樓、戲台三座、獻殿、後土大殿、配殿鍾鼓樓
7、遼寧:彌勒大佛 張學良碑 王子洞 將軍湖 清泉寺 秦漢遺址 碣石宮
8、吉林;玄天嶺 保安睡佛 聖母山 將軍墳
9、黑龍江: 八女群雕 牡丹江 龍塔 斯大林公園
10、江蘇:花果山 水簾洞 獅子山西漢楚王陵 虞山公園 茅山風景名勝區
11、浙江:西湖 富春江 新安江 雪竇山 雁盪山
12、安徽:琅琊山 黃山 雲海
13、福建:武夷山 鼓浪嶼 桃源洞 金湖
14、江西:弋陽龜峰 廬山 三清山 白鹿洞書院 石鍾山 井岡山 滕王閣 景德鎮 鄱陽湖 龍宮
15、山東:泰山 孔子故里 爆突泉
16、河南:少林寺,二七紀念塔 雲台山 白馬寺 韓愈陵園 龍門石窟
17、湖北:黃鶴樓 荊州古城 睛川閣 紀南城遺址 古琴台 華容道 盤龍城遺址 弘化禪寺 五祖寺
18、湖南:雲麓宮 嶽麓書院 六朝松 禹王碑
19、廣東:鼎湖山 鎮海樓 六榕塔 丹霞山 佛山祖廟 肇慶七星岩
20、海南:五指山 瓊台書院 蘇東坡居瓊遺址 五公祠 蘇公祠 南海觀音 天涯海角
21、四川: 蘇東坡塑像 蜀南竹海 九寨溝 黃龍 峨眉山 樂山大佛 青城山
22、貴州:飛雲崖 萬峰湖 馬嶺河峽谷 紅楓湖 古佛洞 洗缽池
23、雲南:石林 驛古鎮 麗江 大理的銀蒼玉洱 西雙版納 魁星樓 鍾樓 老君樓
24、陝西:王順山森林公園 華山 兵馬俑 大雁塔
25、甘肅:靈台 北石窟寺 郎木寺 貢唐寶塔 蓮花山 八角城
26、青海:神山 天峻石林 雅丹林 萬丈鹽橋 納赤台清泉 格爾木胡楊林 可可西里
27、台灣:龍山寺 大岡山 鄭成功廟 阿里山 日月潭
28、廣西:平天國金田起義遺址 大藤峽 東塔 桂平西山 嶺南名剎南山寺 桂平東塔 貴港九凌湖
29、內蒙:阿爾山 玫瑰峰 鹿鳴湖 赤峰 雲崗石窟
30、西藏:巴松措 珠穆朗瑪峰 米林南伊旅遊景區 林芝神山色季拉 娘蒲溝 雅魯藏布大峽谷
31、寧夏:北武當山 沙湖風景 固原涇河源 回鄉風情園
32、新疆:喀納斯湖景區 神鍾山 杜拉特岩畫 紅山嘴口岸 齊德哈仁細石器遺址 白山布杜南拜墓
33、香港:青馬大橋 香港淺水灣 西貢 金紫荊廣場 香港南丫島
34、澳門:盧廉若公園 聖老楞佐堂 馬禮遜教堂 大三巴牌坊 媽祖閣 黑沙海水浴場、澳凼橋

E. 江蘇歷史上發生過哪些事情,竟留下「一堆」名勝古跡

江蘇歷史上發生的事兒太多,這名勝古跡也是數不勝數。我們就先拿南京為代表來說。南京歷史上曾作為六朝古都,且在近現代歷史上也是頗為重要,發生了許多歷史事件,也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其中代表性的有武侯駐馬點江山的清涼山,勝棋樓的莫愁湖公園,有記無樓的閱江樓,十三疑棺同出城的明孝陵,中國近代史的起點靜海寺等等。

清涼山,東漢年間,劉備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連孫抗曹。諸葛亮就曾在南京清涼山上駐足考察南京地形,並感嘆「鍾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清涼山駐馬坡以此得名。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太祖同其皇後合葬之處,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傳言明太祖朱元璋駕崩之時,准備了十三口棺材,從南京城十三個城門同時出城。這樣故布疑陣的做法,就是為了防止當時的盜墓賊盜墓。坊間傳言明孝陵只是疑冢,真正的帝陵仍未可知。

靜海寺,明成祖朱棣褒獎鄭和而下令建造的皇家寺廟,但是更令其聞名的是因為英軍侵犯南京,清政府被迫於靜海寺內同英政府,簽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的《南京條約》,靜海寺被看作是中國近代史起點的象徵。

F. 介紹一種歷史上的名勝古跡,注意是歷史上的。

咸陽
「江南的才子,山東的將,咸陽原上埋皇上。」這是在家鄉廣泛流傳的一句話。自古江南多才子,山東出將軍,而咸陽原為何會埋葬那麼多皇上?始終是自己心中的一大謎團。直至後來接觸城市規劃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才對咸陽古陵略有了解。
陵者,大土山也。後來引伸為古代皇帝的墓冢,象徵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威。咸陽作為秦建都之地和古長安京畿重地,古陵文化源遠而流長。
說到咸陽古陵,不能不說咸陽原。遠古時期,關中地區還是個大湖泊。由於古氣候變遷,湖泊逐漸萎縮,渭水注入其間,渭河逐漸發育成熟,在渭北沖積形成台塬,咸陽原隨之而生。
咸陽原地勢高亢,黃土深厚,北依九嵕,南臨渭水,是歷代帝王青睞的一塊風水寶地。早在商代,咸陽原就是帝嚳時期司天官吳回後裔的封邑,稱程邑。殷末,季歷、姬昌曾建都於此。周武王伐紂以後,將此地封給畢公高,稱畢國。後人稱其地為「畢郢」,稱咸陽原為畢原、畢陌或畢郢原,又因曾建有西漢五座陵邑,因而又稱五陵原。
咸陽原及其周圍優越的自然環境,決定了它不僅是古畢郢國和秦王朝的建都之地,而且成為我國歷代帝王陵墓及其禮制建築的高度密集區。放眼咸陽原,周、秦、漢、前秦、北周、唐等歷代帝王陵墓及數百座陪葬墓,林林總總,像一座龐大的天然皇陵博物館,神秘地沉默地陳列在人們面前,等待著我們去閱讀,去欣賞。穿越時空距離,透過這些陳列著的蒼涼陵冢,人們似乎看到咸陽原的榮辱興衰,聽到古陵主人戰馬的嘶鳴聲,讀到咸陽古陵文化的精彩篇章。
周陵是傳說中的周文王、周武王陵,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附近還有周成王、周康王陵和周公陵),位於現在的渭城區周陵鎮。「周陵」到底是哪個朝代的陵墓?長期以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官方將其作為周代陵墓,但學術界則認為是秦代陵墓。唐宋以來,歷代政府均有在周陵祭祀周公的習俗,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手書「周文王陵」石碑;民國期間,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前來謁拜周陵,設祭植樹,西京籌備委員會在此栽植了大量柏樹,周陵似乎已成定論,名副其實。但考古界、歷史界卻認為,按西周墓葬制度,王族墓穴十分集中,不封不樹,沒有任何地面標志,歷史上從未被人盜掘。但是,咸陽原的陵冢「皆大作丘壠,多其瘞芰,咸盡發掘暴露,甚足悲也」,因而分析周陵應在周原遺址或長安、戶縣一帶。竊以為,這幾個陵冢無論是周陵還是秦陵,都是咸陽原上最古老的陵墓,且早於秦始皇陵,因而是中國最早的有封土的古陵,這一點是其它任何古陵都無法比擬的。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人遷都咸陽,大興土木,營造宮殿,建立國都。秦始皇十年征戰,吞並六國,在咸陽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創造了燦爛的秦都文化。然而,「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秦王朝的掘墓者—漢王朝建都長安後,將秦都廢墟辟為皇家陵墓區,成為埋葬死人的地方,這是封建王朝防止前朝復辟的一種普遍心理。
西漢諸陵,除文帝灞陵、宣帝杜陵外,其餘九座帝陵、陵園及其建築均位於咸陽原上。其中高祖長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均設陵邑,成為當時漢長安城的衛星城。據有關資料分析,咸陽原上的漢陵命名均有出處,如長陵、安陵取長安之意,陽陵在秦戈陽縣,平陵在平原鄉,渭陵在渭城,延陵在延鄉,茂陵在茂鄉,杜陵在杜縣,而灞陵以灞水而得名,至於義陵和康陵雖不見文獻記載,可能也與地名有關。陵園建設是歷代封建王朝的國家工程,「天子即位明年,將作大匠營陵地,用地七頃,方中用地一頃;深十三丈;堂壇高三丈,墳高十二丈」。漢陵的平面布局以人工夯築的宏偉陵體為中心,四周有陵垣和門,構成十字型對稱布局,這種布局與西漢殘留的其它禮制建築-宗廟、明堂或辟雍的形式是一致的。在陵體的上面,繼承戰國時代的制度,布置有祭祀建築。遙望咸陽原,地位高敞,陵體宏偉,極為可觀。金趙秉文有詩雲:「渭水橋邊不見人,摩婆高冢卧麒麟,千秋萬古功名骨,化作咸陽原上塵。」
漢武帝雄才大略,執政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戰略措施,不僅對西漢王朝,而且對中國二千年的封建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在位期間,是西漢王朝的鼎盛時期,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前期的黃金時期,茂陵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漢武帝在位54年,茂陵就修建了53年,他下葬茂陵時,封土上的樹木已經合抱。由於茂陵營築時間長,當時陵中陪葬物多得放不進去。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打開了茂陵的羨門,大量起義軍搬取陵中陪葬品,幾乎搬了幾十天,但「陵中物不能減半」。茂陵也是西漢王朝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據《長安志》卷十四引《關中記》記載:「漢諸陵高十二丈,惟茂陵(高)十四丈,方百四十步。」實測茂陵封土,底部和頂部均為方形,底部邊長230米,頂部邊長40米,封土高46.5米。坐落在茂陵東側漢驃騎大將軍霍去病墓前的茂陵石刻,按自然巨石形狀順勢雕琢,注重內在神態,只在關鍵部位精雕細刻,輪廓自然,風格浪漫,是我國時間最早、最完整的大型陵墓石刻藝術珍品。
在帝王陵墓附近設置陵邑,是漢代陵墓制度的一大創新。據《關中記》載,西漢徒民置縣者凡七陵,除霸陵、杜陵二邑在長安外,長陵、安陵、茂陵、平陵、陽陵五邑均在咸陽原上。處於政治上的考慮,西漢陵邑均置縣,遷各地富豪於此,移民造城,使其成為繁華富庶之地。如當時大量遷徙「郡國豪傑及資三百萬以上於茂陵」。各陵邑除長陵、茂陵徒民各萬戶,其餘各五千戶,茂陵邑當時就有27萬人,五座陵邑人口總數超過百萬,佔全國的二十分之一,是長安城人口的4倍。據有關記載,漢長安不少名人志士就曾居住在五陵邑,如史學家、文學家班固一家居住安陵邑,大史學家司馬遷、風流才子司馬相如曾遷居茂陵,夫妻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梁鴻、孟光就是平陵邑人氏。西漢陵邑制度為後世所繼承,它作為保衛、供奉、管理陵園的重要措施,對今天的古陵保護仍有借鑒作用。
在古豳國故地的彬縣水口鄉九田村西,有一座不太高的墓冢,是相傳為十六國時期前秦國王苻堅的葬地。苻堅(338~385),今甘肅省天水市人。前秦帝苻生壽光三年(357),苻堅殺苻生自立,去帝號,稱「大秦天王」。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統一黃河流域和長江上游,威服西域,企圖統一中國。不料淝水之戰,大敗而歸。前秦瓦解後,縊死於新平郡(治今彬縣),約葬於太安元年(385)。苻堅墓坐南向北,不拘一格,封土高3米,形狀為一角錐體,當地人稱「長角冢」。現存墓碑一通,上題「前秦國王苻堅之墓」。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替頻繁,戰亂多於和平,國力匱乏,民不聊生。北周作為這個時代最後一個王朝,歷3代5位皇帝僅25年。由於當時社會環境限制,北朝皇帝大多崇儉,主張喪事資用,須使儉而合禮,墓而不墳。由於北周墓葬不封不樹,葬後不供奉祭祀,因而北周帝陵究竟在何處,史書未曾記載,遂成千古之謎。據《北史》記載,北周五位皇帝,孝閔帝宇文覺葬於靜陵,明帝宇文毓葬於昭陵,武帝宇文邕葬於孝陵,宣帝宇文葬於定陵,靜帝宇文闡葬於恭陵,但均未記載葬地。1993年8月,在渭城區底張鎮丁家堡附近,一夥盜墓分子盜掘了一座古陵墓。之後,考古人員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清理,出土了「大周高祖武皇帝孝陵」墓誌和部分陶俑、陶器。1996年6月,公安人員破獲此案,並收繳了墓誌和阿史那氏的「天元皇太後璽」金印等珍貴文物,北周武帝孝陵位置大白於天下。目前,已知武帝以西為北周重臣葬地,故北周其它四位皇帝亦應在渭城區底張鎮一帶。
興寧陵是北周李墓。李之父李虎為北周八大柱國之一,封唐國公。北周天和七年,李淵襲父爵。唐武德元年,李淵稱帝,追尊父為元皇帝,號墓興寧陵,葬於今咸陽原渭城區後排村北。興寧陵墓前有石獅、石虎、石馬等石刻,雕刻古樸有力,為初唐時期的石刻真品,1956年8月被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隋朝是我國封建社會大動盪的一個時期。公元581年,楊堅滅北朝的北周,於589年滅南朝的陳,統一全國,國號隋,建都大興(今西安市),歷3代皇帝,死後均葬於咸陽一帶。開國皇帝楊堅是西魏大將軍楊忠之子,在位期間對經濟、社會、軍事進行一系列改革,是一位較好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但晚年大興土木,製造冤案,屠戮功臣,加劇了社會矛盾。公元604年,在病中被次子楊廣害死,葬於泰陵(咸陽市原楊陵區),當地人稱為楊家陵。開皇二十年(公元600),立楊廣為太子,604年廣弒父繼位。在位期間,熱衷於土木工程,揮金如土,荒淫暴虐。大業十四年(618)被禁軍將領宇文化縊殺。縊煬皇帝,俗稱隋煬帝。煬帝死後,三易墓地,最後草草葬於現武功縣西原上的楊陵。大業七年(611),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涌,隋王朝岌岌可危。大業十三年,李淵起兵太原,進占長安,立煬帝之孫楊侑為傀儡皇帝,時年13歲,遙尊煬帝為太上皇。義寧二年(618)楊侑被迫讓位,次年卒。隋恭帝楊侑陵現位於乾縣楊洪乳台村以南,為最不起眼的一座皇帝陵。
唐陵在中國陵墓建造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關中唐十八陵中,有九代皇帝葬於本市乾縣、禮泉、涇陽、三原一帶,而唐興寧陵和唐順陵則位於咸陽原上。咸陽唐代帝陵除高祖獻陵、敬宗庄陵和武宗端陵外,其餘均依天然山丘,因山為穴,不用人工夯築封土而方上。唐陵大都以陵體為中心,周圍採取正方或近似於正方的神牆,四個方向開辟神門。所不同是唐陵的南向有入口,並以闕、石像生的夾峙的神道、南神門作為入口的引導部分。唐陵石雕馳名中外,特別是昭陵六駿栩栩如生,乾陵六十一王賓像神態各異,順陵石獅體形高大,均具極高的藝術價值。
唐昭陵位於咸陽市區北部的九嵕山主峰上。九嵕山峰挺拔,溝壑縱橫,山環水繞,渭水縈繞其前,涇水環繞其後,主峰海拔1188米,遠望與天相接,氣勢宏偉,地勢極佳。昭陵工程由唐代著名工藝家、美術家閆立本設計,其平面布局既不同於秦漢以來的坐西向東,也不是南北朝時期的「潛葬」之制,而是依照唐長安城的建制設計的。據《五代史·溫韜傳》載,「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地面營建了華麗的宮殿,蒼松翠柏,巨槐長楊。杜甫在《重經昭陵》詩中說:「靈寢盤孔曲,熊黑守翠微。再窺松柏路,還見五雲飛。」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夫妻合葬墓,是唐代帝陵的優秀代表。乾陵位於乾縣縣城以北的梁山上,陵園內城面積240萬平方米。梁山有三座自然山峰,北峰居中,且高度、體量為梁山之最,前方兩峰對峙,猶如天然門闕。陵園神牆四隅建有角樓,南神門內為獻殿遺址,門外列石象生124件,自南向北分別為華表一對、飛馬一對、朱雀一對、石馬五對,石人十對,述聖記碑一通、無字碑一通,蕃王像61件。四門外各置石獅一對,北門外還有石馬三對。乾陵修建於唐王朝鼎盛期,加之武則天好大喜功,均屬歷史著名偉大工程,工程質量嚴格,隧道墓門用石條砌築,文物繁榮,是封建王朝的一大政績工程。
順陵是武則天之母楊氏的陵墓。楊氏是隋煬帝楊堅的後代,死於唐咸亨元年(公元670),當時以王禮埋葬,稱墓不稱陵。武則天稱帝後,永昌元年,追尊父為忠孝太皇,母為忠孝太後,改墓為明義陵。天授元年,又追尊父為太祖孝明高皇帝,楊氏則稱孝明高皇後,改明義陵為順陵。順陵陵園原佔地110萬平方米,長方形,分內城、外城。內城(皇城)四面辟門,現僅存遺址。陵墓高約13米,邊長49米,佔地0.2公頃。順陵石刻有石人、石羊、石馬、石獅等30多件,特別是石走獅、獨角獸氣勢恢弘,為盛唐時期的石雕藝術精品,1961年3月被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以後,隨著全國政治中心的東移,咸陽失去京畿地位,從而結束二千年帝王陵墓建設的歷史,而在此以前的帝王陵墓則永遠定格在咸陽大地上,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G. 與歷史遺跡、歷史事件有關的詩詞有哪些

唐代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主要歷史事件:此詩作於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持續七年多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

閱讀全文

與名勝古跡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