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關於竹子的歷史事件

關於竹子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8 23:50:58

A. 上海縣竹枝詞涉及到什麼歷史事件

《上海縣竹枝詞》有詩雲:「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戰,總歸虛牝擲金黃。」

這首詞涉及到洋務運動和中日甲午戰爭。

洋務派組建的北洋艦隊在甲午海戰中功虧一簣,全軍覆滅。這不只是甲午戰爭的失敗也標志洋務運動的失敗。

B. 蘇軾與竹子的故事

蘇軾與竹子的故事:無肉與無竹

蘇軾謫居黃州時,種稻播麥,植樹種菜,忙得不亦樂乎。東坡上風光旖旎,遍布奇花異草,蘇軾自是情緒開朗,高興之中,在房前種了一大片竹子,看著竹子雨後春筍,節節生長,自是怡然自得。

但是生性刁蠻的蘇小妹見狀卻悶悶不樂,埋怨哥哥浪費地畝,只知道玩樂,不懂生活之艱辛。在她看來,就應多種一些值錢的草葯蔬菜,賣了錢,把生活過好,多買些魚肉吃。

於是蘇軾就給妹妹寫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副對聯規勸妹妹。在蘇軾眼裡,作為「四君子」的梅蘭竹菊從不一樣方面解讀了人生,要勇敢頑強,一片芳心,活出氣節,清心寡慾尤其竹子的氣節令蘇軾景仰。

(2)關於竹子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宋代蘇軾《竹》原文:

今日南風來,吹亂庭前竹。低昂中音會,甲刃紛相觸。蕭然風雪意,可折不可辱。風霽竹已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籬菊。此君知健否,歸掃南軒綠。

譯文:今天南風吹刮,吹亂了庭院前的竹子。竹枝發出低沉的颯颯聲,枝葉如萬千刀槍相對,兵刃碰擊。風聲蕭蕭,天地間一片風折雪摧,寧可折倒,也不接受任何侮辱。南風停息,翠竹又回到原本端正的模樣,翡翠般的枝葉披覆四面。

如今的故鄉的山河還在嗎?秋雨綿綿,打濕了籬笆上的菊花,一片荒蕪。不知你身體如何?健康嗎?回來一起掃南方車蓬上的竹葉吧!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赴湖州任上。蘇軾因看不慣一批把持朝政的「新進勇銳」的小人,在《湖州謝表》中發了幾句牢騷,招來群小攻擊,身陷「烏台詩案」,在囹圄中,見窗外竹枝搖曳,有所感觸,寫下此詩。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五言古體詩。起首兩句先寫風中之竹的情態。首句不加修飾直述其事,斬捷有力。初秋時節,南風吹刮,此為緣起;再總寫竹在風中的形象,用一「亂」字概括,竹無可奈何,任風擺布,顛來簸去,俯仰戰栗之態如在眼前,恰似蘇軾的處境。

三、四兩句寫聲寫形。竹枝搖曳,發出或低沉或高亢的颯颯聲,如樂音飛揚,中音中律;枝葉紛亂披灑,如萬千刀槍相對,兵刃碰擊。此兩比喻,神形兼備,寫得新奇醒目。

五、六兩句議論。風聲蕭蕭,冷寂而無生氣,天地間一片風折雪摧令人驚悸的氛圍。而竹呢,寧可折倒受盡摧殘,也不接受任何侮辱。這正是竹所特有的柔韌剛毅、氣節凜然的品格。這兩句妙在表面詠竹,實則抒寫一己胸懷,在發大議論,「說自己身上,而不見其痕跡」。

七八句寫風停竹止。南風終於停息了,翠竹又回到原本端正的模樣。「猗猗」,美盛貌,竹依然亭亭玉立,翡翠般的枝葉依然瀟灑地四面披覆。竹之安然自若,骨節清剛,正反映了蘇軾豁達的品格。

烏台詩案對蘇軾的打擊任然是沉重的,結尾四句,詩作忽然轉而言菊,似與詩題不符,卻流露出蘇軾大失望後「寄淡泊」的心境。由竹的遭際引發對故鄉的懷念,「籬菊」荒廢的擔心,表達歸隱的思緒。此四句與詠竹似斷實續,均是托物以抒懷。

這是一首托物抒情詩,作為古體,寫得質朴無華而意蘊豐滿。

C. 竹子的傳說是什麼

四千多年前, 堯見舜德才兼備,為人正直,辦事公道,刻苦耐勞,深得人心,便將其首領的位置禪讓給舜,並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為妻。後來舜帝巡視南方,娥皇、女英追蹤至洞庭湖,聞舜帝死於蒼梧之野,二女便在君山泣血而死,從此君山的青竹浸染了斑斑血淚。楚人哀之,將洞庭山改名為君山,並在山上為她倆築墓安葬,造廟祭祀。其實墓也簡陋,墓前立有大書「虞帝二妃之墓」的墓碑。墓前有石級,石級下一條用麻石鋪砌的甬道,兩旁石碑上刻二妃畫像和歷代詩人的佳作:北面是屈原《離騷》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南面則是唐宋乃至近人的詠嘆詩詞,盛唐之李白、常建、劉禹錫,清代的趙嘏,直至近人魯迅也有「不知何處吊湘君」之句。墓前一對望柱,高近3米,上面刻舒紹亮題寫的一副對聯:「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諸斑淚一人」。湘妃墓周圍多斑竹,竹上有斑斑點點,仿若淚滴、據說是二妃投湘水前哭舜帝灑上的淚滴。唐高駢有詩詠「虞帝南巡去不還,二妃幽怨雲水間。當時血淚知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
化竹的公主
在中國的歷史傳說中,只有兩個女子,有化竹的遭遇。她們就是堯帝伊放勛的一對女兒:伊娥皇伊女英。她們有一個共同的丈夫,就是舜帝姚重華。
當然,在她們生活的公元前兩千二百多年時,還沒有「公主」這個稱呼。
不過,不管怎麼說,娥皇女英姐妹,從身份的真實意義上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公主。
但是,為什麼兩位尊貴的公主卻會同時嫁給同一個男人呢?
那是因為,當時還在氏族社會時期。當時有一種婚俗,娶妻的男人有一種選擇權,在岳父母同意的情形下,可以決定是否要將妻子家中無夫或待嫁的姐妹們,也一起娶回去。
這種制度,在周朝時正式成為一種貴族特有的禮制,寫入禮法中,被稱為「媵制」。《禮儀 婚禮》中明確地寫著:「嫁女必以侄娣從,謂之媵」。充當「媵」的女子,基本上都是男人正式妻子的親姐妹或堂表姐妹們。「媵」的身份,比妾自然要高得多,但是也低於丈夫的正式妻子,從屬於正妻。
後人據此推測,堯帝嫁女時,就使用了這種媵制。一般認為,正式出嫁的應該是姐姐娥皇,妹妹女英則是姐姐的媵。
妻也好,媵也罷,總之,伊娥皇伊女英有了一個共同的丈夫,就是舜帝姚重華。
舜帝姚重華,應該是愛上了這對姐妹的,因為與伊部族的聯姻,是舜父不同意的事情。而舜在這種情形下,採用了「不告而娶」的辦法,這應該是他愛戀的一種表達方式。
當聯姻的好日子來到的時候,舜帶著人馬和禮物,在媯水邊迎娶了這一對姐妹花。

D. 關於竹子的故事

1、相傳,古時凡間沒有竹子的,竹子只生長在王母娘娘的御花園中。竹子受仙霖甘露澆灌,長得俊秀挺拔。神仙們都十分喜愛仙竹,特別是王母娘娘,更是寵愛有加。

她命侍女朝霞仙子照料仙竹,朝霞對仙竹也喜歡萬分,每天都悉心呵護。仙竹彷彿也懂她的心思,只要朝霞從旁經過,便招展身姿,向她致意問好。

天上雖好,可朝霞卻嚮往人間有死有生,有淚有笑的生活。當她和女友們談起人們生活的時候,總說:「要是能在人間活一天,我連神仙也不要做了!」可女友們都笑她痴人說夢,仙女下凡是犯天規的。

說到夢,還真的來了。王母娘娘在蟠桃會上乘興多喝了幾杯百花仙子釀的百花露,醉了。這百花露喝上一杯,神仙也得醉三天,更何況多喝了好幾杯呢?朝霞明白這一醉少也要十天半個月,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要下凡,只有乘此機會了。便悄悄地帶了一些仙竹從南天門溜到了人間。從此,人間就有了挺拔俊俏的竹子。

2、竹神

很久以前,浮流國(即現永安)出了位叫「衍公」的奇人,他生性愛竹,終日徜徉在竹林,以竹為伴。一年,天降大旱,河流乾涸,萬物枯焦,百業凋敝。衍公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決心為百姓做點好事。

他拔起一根竹子,運起法力,驅趕巨石,准備在燕江上築起一座石壁,蓄水抗旱。此事被天神得知,大為震怒,認為這是對抗天庭,犯上作亂。於是便降落凡間,把即將築好的石壁破壞。衍公功虧一簣,飲恨燕江。

衍公不向天公低頭,決意教訓一下傲慢的天帝。一日清晨,衍公用竹做了支弓箭,張臂挽弓,射向天庭。竹箭挾風攜電,徑直射向玉皇大帝的金鑾殿。這天玉皇大帝恰好貪睡,尚未上早朝,竹箭直射在玉帝的龍椅背上。

待玉帝上得殿來,見椅背上插著支箭,大驚失色,忙問左右是為何。太白金星拔下箭看了後說:「這是一支竹稈箭,不在豫章(即現江西)在閩越(即現福建):金箭頭,銀箭尾,不在沙縣、在浮流。」

玉皇大帝聽後,下令天兵天將到浮流國捉拿施放冷箭之人。 天兵來到浮流國,深入竹林搜捕衍公。只見竹林內有個五處美髯、須發飄飄,手持一根竹笛的人在出沒。天兵砍倒所有竹子,可就是抓不著那個留著長須的奇人,只好悻悻地返回天後命。

玉皇大帝聽罷稟報,嘆道:「這個在竹林出沒的不是凡人,只能是竹神啊!」只好下令龍玉降雨,消彌永安的旱情。 雨水一降,一棵棵竹筍拔地而起,竹林又是一片鬱郁蔥蔥。

從此,永安人把衍公尊為「竹神公」,拜供奉起來,以紀念這位解永安於倒懸的奇人。

3、西樵山上多異竹,尤以四方竹負盛名。四方竹株型矮小,色墨綠,葉細長,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捏它,有明顯的方型感,橫截面成正方形。由於疏密有致,形態飄逸,適宜盆栽,是觀賞的珍品。傳說這種竹最初是由一個堅心的男子培植起來的,不堅心的人很難把它栽活。

很久以前,山上有一對青年男女在熱戀著,他倆對歌傳情,密訂終身。可是女子很勢利,嫌棄男子靠打柴過日。當男子到女家求婚時,女子的娘竟擋住門口唱道:

不是花靴莫行街, 不是利斧莫砍柴。

除非山上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

男子是個堅心的人,他聽了下決心要叫竹子變方。他在自己的草棚下栽了一棵竹子,早晚用力在竹竿上捏一會兒。捏呀捏的,捏了一年,竹竿的下截變方了,但上截還是圓的。捏呀捏的,捏了兩年,竹竿的上截變方了,但下截又恢復了圓形。

竹未捏方,女子的娘把女兒許給了一個官家。在花轎過門的途中,那女子在轎里長嘆一聲自盡了。
男子非常悲憤,把棚下的竹株拔了起來,帶著它進佛寺當和尚去了。

這個年青的和尚天天到禪堂里念經,天天捏著檐下新移的那棵竹子。經書念了十回、百回、千回,竹子捏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終於,一棵方形的竹子在香煙繚繞中出現了,葉形細長,竿色墨綠。後來從旁長出來的新竹也是方的。和尚穿上整齊的袈裟,虔誠地把方竹子從禪房前移栽在女子的墳上。

方竹子在墳地里繁殖開來了,長滿了坡坡嶺嶺。山裡人把它看作是堅貞的象徵。從此,山裡有這么一個習慣:男子向女子求婚,得在女方家門前栽一株四方竹,表示自己的堅貞。

4、在遠古的時候,彝族結婚的傳統習慣都是安排在十月的後半月,此時的夜晚月亮出得很晚。有一年的十月,有兩家人相隔居住七天路程的人家,在那年十月里的一天,有兒子的那個家,派人到另一個有姑娘的那個家提親,通過兩家親人的同意,選好吉日,准備結婚。

於是姑娘家在結婚吉日前的第七天,舉辦了女兒結婚儀式。並高高興興的安排送親客,把女兒送走。在這天早上,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從家裡出發了,一同前去的送親客共有三十餘人。

在路上一天又一天的在行走,到了行路的第三天,送請客們要路過一片竹林,這片竹林很大,竹子也很粗。在竹林里還長有很多的雜草。這天在這片竹林里,走啊走,一直走到了晚上。

天早已黑盡,新娘和送親客們都走得很累,天黑路也難走,於是那一夜就露宿在這片竹林里,准備第二天再走。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大家都走得很累,於是也都睡得很熟。

當第二天黎明到來的時候,醒來的送親客們發現,部分送親客和新娘一起不見了,於是大家一起到處找人,找了好久可是渺無蹤影,只在新娘睡的那個周圍發現了一些橫七豎八的人骨頭。

可是頭天晚上露宿之前因為天黑,沒有看到任何骨頭的存在,無法說明這些骨頭到底是什麼。最後有人發現在新娘露宿旁的一株竹子縫隙里,夾著一絲新娘的裙子,他們就把這株竹子砍掉,花開竹子一看,原來竹子裡面都是人骨頭,裡面還剩有新娘的著裝。

此時,人們才發覺這個竹林里的竹子和植物都會吃人。從此以後,彝族就留下了不種竹子的習慣,視竹子為斷子絕孫的植物,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5、九宮山有座祖爺殿,是開山祖爺張道清生前靜心養性的地方。他升天以後,肉身(遺體)就供在大殿當中。他活在世上時,祖爺殿上始終蓋不住瓦;死了以後,落得肉身不全。

這里頭有個緣故。當年,張道清偷了師父的三件寶物,一路從江西跑到了湖北,半路上撞見了一個姓章的遊方道人。章道人年長一輩,張道清就尊他為師父。章道人喜歡張道清聰明乖巧,張道清愛慕章道人道藝成熟,張道清有志另立門戶,開壇傳道,章道人也想創立新道場,廣收道徒。

兩人碰巧想到了一起,越談越高興,不覺走進了通山地界。 兩人選了幾個地方,都沒有選中,最後來到橫石潭。聽當地人說,這一帶有兩座山最有名,一座是九宮山,一座是太平山。

兩人約定分頭探查,張道清到九宮山,章道人到太平山,五天後在太平山會面。章道人怕張道清看不準,分手之前,將自己的竹手杖交給了張道清,並囑咐說:「要是看不準山上氣相,你就將這根竹杖插在地下。

三天以後,它要是生了根,開了枝,長了葉,那就證明這座山的確不錯。不然,就只是一般。」 張道清走到九宮山腳,迎面碰上剛從山上下來的獵人鄭邪。鄭邪慌張地說:「不得了!山上出鬼啊!這九宮山,方圓幾百里沒有人煙。

我今天突然看見,山頂上一口塘里有九條大水牛在浴澡。這不是活鬼出現又是什麼呢?」張道清心裡清楚,那不是水牛,是九條龍。九宮山上九龍盤頂,是塊寶地啊! 他一口氣趕到山頂,一心要看九龍出現。一連三天過去了,還是不見九龍的影子。

這時,陡然記起章師父給他的那根手杖,心想何苦要在這里死守硬候呢?把手杖往地下一插,不就一清二楚了?他連忙回身去拿那根手杖。可是,手杖不見了。他抬頭一看,發現眼前出現了一根活竹子,竹杪還是彎的。

原來,當初無意中把手杖插在地上了,沒想到真的成了一根活竹子。張道清滿心歡喜,慌忙飛跑下山,要趕到太平山去給章師父報喜。走到半路,他心裡變了卦:章師父年紀比自己大,道藝比自己強,要是對他實話實說,這九宮山不就成了他的了?不行,不行。

他靈機一動,在路旁找了一根爛竹子,做成一根原模原樣的手杖,上了太平山。 章道人見張道清一副愁眉苦臉相,手杖也帶回來了,猜想事情不妙,就勸張道清說:「我在橫石潭,遠遠看見九宮山氣脈不凡,存心想讓你到那裡自立門戶,做一番事業。

哪曉得我老眼昏花,讓你白跑了一趟。今後你就住在太平山吧。這里是九龜尋母的風水,很不錯的。」張道清連忙推辭說:「不,不。我怎麼能奪師父的風水呢?俗話說,福人登福地。我沒有那個造化,也不打算東顛西跑了,就在九宮山混一輩子,挨著師父做個伴。」

章道人更覺得對不住張道清,順手拿起地下那根隨他多年的手杖要離開,見不是原物,心裡全明白了。他不好當面出張道清的丑,只是說了聲:「呀,竹子爛了哩!」張道清趕緊接了一句:「是爛了!我按師父的教導去做,沒想到三天過後就成了這樣。

怪不得當地人說九宮山氣數已盡。」章道人笑著說:「我是真心對你,你千萬不可哄我呀!」張道清指天發誓:「我要是哄了師父,這一輩子活著不得安生,死後肉身不全。」 張道清就在九宮山做了開山祖爺,道場辦得興旺紅火。

不過,祖爺殿一蓋好,一陣狂風刮來,屋頂上的瓦全部飛了;換成錫瓦,一場天火燒來,全部熔了;最後換成大鐵瓦,這才管幾年。不想後來太平軍上了九宮山,掀了鐵瓦,拖出張道清的干屍,毀了肉身。人們都說,只怪他當初心術不正。

E. 有關竹子的小故事

據說鄭板橋的畫非常傳神,能夠使畫中之物成真。話說鄭板橋有一個朋友,家裡新砌了一道牆,他一直請求鄭板橋給在牆壁上畫個畫,無奈鄭板橋總是忙著沒時間。
有一次,這朋友請鄭板橋還有一些朋友到家裏喝酒。酒席喝到一半,主人當著大家的面,非請鄭板橋在牆壁上畫一畫不可。鄭板橋見推不掉,就說:"行,你磨墨吧!"
主人連忙讓兒子拿來一硯墨來,鄭板橋一看,說道:"不行,太少了,至上要磨半小盆的墨。"大家一聽,那麼多的墨,難不成要將整壁牆都塗黑?主人心疑之際,仍趕緊讓兒子端來半小盆的墨。這時鄭板橋已經是醉得搖搖晃晃了,他走到牆壁前面,用手往盆子里一沾,就往牆上抹起來,抹了幾把,又把整個盆子端起來,將里頭的墨汁整個都潑到牆壁上,弄得黑鴉鴉一片。這主人心裡可不痛快了,他原來只想讓鄭板橋畫在牆上,一是風光,二是好看。誰知黑鴉鴉一片不知在畫何物?又不好塗掉,只好留下,自己生悶氣。
有一天剛下一場大雨,天上不住地打雷,加上閃電,好不驚人,誰知雨過天晴,這道牆壁前面竟然死了上百隻的麻雀。
過了一些時日,來了一個老頭,來到這主人家門口,就對著這道牆壁仔細地看。這主人看見了,一時好奇,就問:"您在看啥?" "這畫,一定是名人畫的吧?"
主人心中還有氣,說道:"那是什麼名人,只是一個朋友用手抹的。"
老頭兒問:"這畫成了之後,可出過什麼奇怪之事?"主人答:"奇事倒是有一件,有天下大雨,又打雷又閃電,之後就在牆前面發現死了上百隻的麻雀。"
老頭點頭說道:"這畫,真是太好了!一般人看不出他畫的是竹林,只有打雷下雨的時候,閃電一照,才看出是竹林,麻雀將它當成真的竹林,飛來避雨,所以就撞在牆上死了。" 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時候,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名叫文同,他是當時畫竹子的高手。

文同為了畫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風下雨,或是天晴天陰,他都常年不斷地在竹林子里頭鑽來鑽去。三伏天氣,日頭像一團火,烤得地面發燙。可是文同照樣跑到竹林子對著太陽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陽光底下,全神貫注地觀察竹子的變化。他一會兒用手指頭量一量竹子的節把有多長,一會兒又記一記竹葉子有多密。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滿臉都流著汗,可是他連用手抹也沒抹一下,就跟沒事兒似的。

有一回,天空颳起了一陣狂風。接著,電閃雷鳴,眼看著一場暴雨就要來臨。人們都紛紛往家跑。可就在這時候,坐在家裡的文同,急急忙忙抓過一頂草帽,往頭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剛走出大門,大雨就跟用臉盆潑水似地下開了。

文同一心要看風雨當中的竹子,哪裡還顧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氣喘吁吁地跑進竹林,沒顧上抹一下流到臉上的雨水,就兩眼一眨不眨地觀察起竹子來了。只見竹子在風雨的吹打下,彎腰點頭,搖來晃去。文同細心地把竹子受風雨吹打的姿態記在心頭。

由於文同長年累月地對竹子作了細微的觀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狀有什麼變化;在陰晴雨雪天,竹子的顏色、姿勢又有什麼兩樣;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和在明凈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麼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樣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畫起竹子來,根本用不著畫草圖。

有個名叫晁補之的人,稱贊文同說:文同畫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後來,「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人們在辦什麼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裡有個准譜兒了。

F. 和竹有關的故事

1、不可無竹

王徽之曾經暫時借住別人的空房,隨即叫家人種竹子。有人問他:「暫時住一下,何必這樣麻煩!」王徽之吹口哨並吟唱了好一會,才指著竹子說:「怎麼可以一天沒有這位先生!」

2、湘妃竹

故事說帝堯有兩個女兒,都嫁給堯的繼承人帝舜,後來帝舜在蒼梧地方死了,他的兩個妻子,就是稱為「湘妃」或「湘夫人」的,晝夜啼泣,她們的眼淚灑在竹子上。

後來這里的竹子上面就有著點點的斑痕。這種竹子就叫做「斑竹」或「湘妃竹」;湘妃竹做成的用具,如摺扇的扇骨等。

3、竹王

據說在漢武帝的時代,今貴州一帶有一個夜郎國,那裡有一女子在水邊洗衣服,忽然有三節大竹流到女子腳邊,推也推不去,她聽見竹節里有嬰兒哭聲,就拿回家破開,發現裡面果然有一個男孩。

後來大家稱他為竹王,他曾經用劍打開岩石,放出泉水。當漢武帝命令大將唐蒙開辟西南邊疆時,殺了竹王,西南人民都非常悲哀,並立了竹王祠紀念他。這竹王當然是神話了的人物,但這件事卻也象徵了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富有斗爭精神和熱愛自由。

4、選竹

師傅讓三個徒弟到竹林中各選一根能做笛子的竹子。徒弟甲選了一根圓潤的竹子,認為做成的笛子聲音會圓潤;徒弟乙選了一根光潔的竹子,認為做成的笛子聲音會清脆;徒弟丙選了一根有瘢痕的老竹,認為做成的笛子經久耐吹。結果徒弟丙選對了,深得師傅的贊許。

為什麼徒弟丙選對了呢?因為老竹經過寒冬里「冰刀霜劍」的打磨,質地綿密厚實,做出的笛子不僅聲音清亮悅耳,而且不變形、不走調。相比之下,圓潤的竹子和光潔的竹子因為未經寒冬,雖然看著圓潤光潔,但做成笛子後,不但音色差,而且容易變形開裂。

5、胸有成竹

北宋時候,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名叫文同,他是當時畫竹子的高手。

文同為了畫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風下雨,他都常年不斷地在竹林子里頭鑽來鑽去。三伏天氣,太陽像一團火,烤得地面發燙。可是,文同照樣跑到竹林里對著太陽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陽光下,全神貫注地觀察竹子的變化。

他一會兒用手指頭量一量竹子的節把有多長,一會兒又記一記竹葉子有多密。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滿臉都流著汗,可他就跟沒事兒似的。

有一回,天空颳起了一陣狂風。接著,電閃雷鳴,眼看著一場暴雨就要來臨,人們都紛紛往家跑。可就在這時候,坐在家裡的文同,急急忙忙抓過一頂草帽,往頭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剛走出大門,大雨就跟用臉盆潑水似地下開了。

文同一心要看風雨當中的竹子,哪裡還顧得上雨急路滑!他撩(liāo)起衣服,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進竹林,顧不得抹流到臉上的雨水,就兩眼一眨不眨地觀察起竹子來了。

只見竹子在風雨的吹打下,彎腰點頭,搖來晃去。文同細心地把竹子受風吹雨打的姿勢記在心頭。

由於文同長年累月地對竹子作了細微地觀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狀有什麼變化;在陰晴雨雪天,竹子的顏色、姿勢又有什麼兩樣;

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和在明凈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麼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樣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畫起竹子來,根本用不著畫草圖。

G. 井岡山上的竹子在革命時期故事

井岡山上的竹子在革命時期故事是井岡山會師。

井岡山會師,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和南昌起義部分部隊在井岡山(原寧岡縣龍市鎮)的勝利會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

井岡山會師後根據中共湘南特委決定,兩軍會師後,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壯大了井岡山的革命武裝力量,對鞏固擴大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推動全國革命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7)關於竹子的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井岡山會師對紅軍的創建和發展以及井岡山地區的武裝割據都有重大意義。」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編研陳列室主任饒道良向我們介紹說。

1928年1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軍余部近800人從粵北轉至湘南宜章。1月12日,智取宜章城,揭開了湘南起義的序幕。隨即,改編部隊正式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3月中旬,湘南特委在永興縣太平樓召開湘南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了湘南蘇維埃政府。

「兩軍會師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饒道良介紹,就在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燒之時,國內的政治局勢悄然發生了變化。寧漢戰爭結束,唐生智部通電接受南京政府收編,使他們可以騰出更多力量來對付湘南的農民運動。

3月底,由於湘、桂、粵軍的三路「協剿」,起義農軍難以在湘南立足。外有國民黨軍日益緊逼,內有地主武裝瘋狂反撲,起義軍腹背受敵。是拼個魚死網破,還是盡快轉移?

乍暖還寒時節,起義軍生死存亡之際,朱德想到了井岡山,想到了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此前他們曾多次聯絡。1927年10月底,起義軍到達信豐時,朱德第一次聽到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的消息。後在江西轉戰時,朱德又派毛澤覃到井岡山,同毛澤東取得聯系。

3月下旬,毛澤東率部隊在汝城一帶擊潰了尾追湘南起義的敵軍,4月在酃縣的十都萬壽宮與朱德見面。兩人根據中共湘南特委的決定,商定了組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等有關事宜。

在毛澤東率部的掩護下,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和農軍向湘贛邊界的井岡山轉移,工農革命軍轉危為安,開始了新的發展階段。

H. 關於各類竹子的故事

額,孟宗是二十四孝之一。至於勢如破竹不是指什麼竹子,我對這段歷史比較了解就列出來了

孟宗竹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子倆相依為命。他讀書勤懇,極為孝順。
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麼,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但這時正是冬天,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何處能尋得竹筍!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了,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了許多竹筍。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另有說他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有詩頌曰: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 須臾冬筍出,天意招平安。
這是中國古時候有名的《二十四孝》中的一個故事。

勢如破竹
三國末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奪取魏國政權以後,准備出兵攻打東吳,實現統一全中國的願望。他召集文武大臣們商量滅大計。多數人認為,吳國還有一定實力,一舉消滅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夠的准備再說。
大將杜預不同意多數人的看法,寫了一道奏章給晉武帝。杜預認為,必須趁目前吳國衰弱,忙滅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實力就很難打敗它了。司馬炎看了杜預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張華徵求意見。張華很同意杜預的分析,也勸司馬炎快快攻打吳國,以免留下後患。於是司馬炎就下了決心,任命杜預作征南大將軍。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調動了二十多萬兵馬,分成六路水陸並進,攻打吳國,一路戰鼓齊鳴,戰旗飄揚,戰士威武雄壯。第二年就攻佔了江陵,斬了吳國一員大將,率領軍隊乘勝追擊。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吳軍聽到風聲嚇破了膽,紛紛打開城門投降。司馬炎下令讓杜預從小路向吳國國都建業進發。此時,有人擔心長江水勢暴漲,不如暫收兵等到冬天進攻更有利。杜預堅決反對退兵,他說:「現在趁士氣高漲,鬥志正旺,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勢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樣,劈過幾節後竹子就迎刃破裂),一舉攻擊吳國不會再費多大力氣了!」 晉朝大軍在杜預率領下,直沖向吳都建業,不久就攻佔建業滅了吳國。晉武帝統一了全國。
故事出自《晉書·杜預傳》。成語「勢如破竹」,形容戰斗節節勝利,毫無阻擋。

閱讀全文

與關於竹子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