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河南許昌歷史事件

河南許昌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4 15:14:24

❶ 許昌有什麼文化歷史

公元前21世紀,大禹的兒子夏啟在這里建立了夏朝,結束了漫長的原始社會,中國從此進入奴隸制社會。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於許,使當時許昌成為中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公元221年,曹操的兒子曹丕廢漢立魏,因「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一直延用至今。
許昌旅遊特色鮮明。許昌旅遊資源豐富而獨特,目前已形成了「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閑之旅、神垕古鎮-體驗之旅」三大旅遊品牌,深受國內外遊客青睞。
曹魏故都-智慧之旅。三國時期,曹操父子雄踞許昌25年,匯集天下謀士,成就一代霸業,三國智謀廣為流傳。尤其是曹操的大謀略、大智慧,以及以荀彧、郭嘉為代表的曹操謀士集團,他們的思想、謀略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三國演義》120回有52回發生、演繹在許昌,留下了80多處三國文化遺址遺跡。郭沫若曾感嘆說「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許昌有三國文化旅遊景區多處,曹丞相府作為全國唯一的曹魏文化主題景區。此外還有三國名將關羽夜讀《春秋》的春秋樓景區,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始發地灞陵橋景區,漢末皇城所在地漢魏許都故城遺址公園,皇帝祭天的毓秀台,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政權的受禪台等。
宜居花城-休閑之旅。許昌是中國最大的花木基地,中國花木之鄉,被譽為「北方花都」,有一千多年的種花歷史,曾是宋朝皇宮的後花園,自古就有「鄢陵蠟梅冠天下」之盛譽。目前,許昌花卉苗木面積近
70萬畝,形成了全國罕見的平原林海、天然氧吧。在鬱郁蔥蔥的平原林海中,分布有中國北方最大的溫泉度假區-花都溫泉度假區,國家4A級景區花博園,面積達10萬畝的名優花木科技園區,中國花木第一村-姚家村,311國道花卉長廊,數量眾多的藝術盆景園、花卉園等,是令人嚮往的休閑度假勝地。

❷ 河南許昌有多久歷史

許昌歷史悠久,早在1、5萬年之前,人們的祖先就棲居於此。傳說唐堯時,許的始祖許由,德高望眾,善治理,孚眾望,堯以天下讓由,許由堅辭不受,隱居箕山。為避堯糾纏,率部落沿潁河東南而下,躬耕於「許田」,這里就稱為許。許昌是原始社會末期夏王朝活動的中心區域。禹受封夏伯於夏邑,夏禹之子啟,即位於夏邑,大享諸侯於鈞台。「少康中興」都康城。夏帝廑四年,昆吾氏分支遷於許,商周封國有櫟、鄢、許、西不羹等國。春秋分屬許、鄭、楚;戰國分隸韓、魏、楚。秦置潁川郡於陽翟,治今禹州市朱閣鄉八里營。漢遷郡治今禹州市區、屬豫州。新改稱左隊郡。東漢仍復潁川郡,建安元年(196年),漢獻帝遷都於許。三國魏以「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並遷郡治於許昌縣。晉析潁川郡置襄城郡。南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遷郡治於長社。在今長葛市老城鎮西轆轤灣,東魏天平初年(534年)在長社置潁州;武定四年(546年)廣州移治襄城,襄城郡屬之;武定七年(549年)遷潁州、潁川郡治於潁陰,今魏都區改稱鄭州。北周改稱許州,改廣州稱汝州。隋仍復潁川郡、省襄城郡為縣歸之;唐武德元年(618年)在襄城置汝州;四年(621年)仍復許州;天寶元年復稱潁川郡;乾元元年(758年)仍謂許州。宋元豐三年(1080年)升為潁昌府。金復許州,並在陽翟設鈞州。明萬曆三年(1575年)因避皇帝朱翊鈞諱,取禹受封意改稱禹州。清雍正十二(1734年)升為許州府,禹州歸之。乾隆六年(1741年)仍分設許、禹二州。1912年廢州為縣。1926年河南省第二行政區治許昌,1932年改為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改稱許昌專區。1970年改為許昌地區。1986年許昌地區撤銷,升許昌市為地級市。2002年10月許昌市政府遷健康路東段北側。 許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遺地有靈井舊石器晚期遺址,石固新時期早期遺址,許昌故城遺址,鈞窯遺址、扒村瓷窯遺址等。古墓葬有劉知遠墓、周定王墓,愍帝陵、八龍冢等。古建築有文峰塔、乾明寺塔、興國寺塔、天寶宮、義勇武安王大殿、春秋樓、乾明寺等。碑碣有尹宙碑、禪靜寺造像碑等。另有灞陵橋景區、紫雲山風景名勝區等。

❸ 許昌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太早了,殷商是就有了,但2007年在許昌發現距今8萬—10萬年較完整的古人類頭蓋骨化石。那就更久遠了。

❹ 許昌的歷史沿革

帝堯時期
許昌古稱「許」,源於堯時,高士許由牧耕此地,洗耳於潁水之濱而得名。
夏朝
夏朝曾建都陽翟(今許昌禹州)。
商朝
許地分布的諸侯國和部落有歷(今禹州市境內)、有熊氏(今長葛市境內)、昆吾(今許昌縣境內)、康(今禹州市境內)。
西周
許地分布的諸侯國和城邑有:歷(今禹州市境內)、康(今禹州市境內),許(今許昌縣張潘鄉古城村一帶)、鄢(今鄢陵縣彭店鄉古城)等。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許地先後為鄭、楚所據。分屬韓、魏、楚。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置潁川郡,治陽翟(音狄,今禹州市)。潁川郡轄12縣,許縣(今許昌縣)、陽翟縣(今禹州市)、長社縣(今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屬之。
西漢
高祖六年(前201年),析許縣,置潁陰縣(治今魏都區)。許縣、潁陰縣、陽翟縣、長社縣(治今長葛市老城)、鄢陵縣(治今鄢陵縣彭店鄉古城村)、襄城縣均屬潁川郡。
新朝
潁川郡改為左隊,陽翟縣改為潁川縣,鄢陵縣改為左亭並入許縣。許縣、潁陰、長社、潁川等縣屬左隊。
東漢時期
東漢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東漢京都洛陽迎獻帝,遷都許都許縣(今河南許昌東),漢朝末代都城。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魏稱潁川郡,屬豫州,許昌縣、潁陰縣、鄢陵縣、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許昌為魏五都之一。
魏國魏黃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
兩晉
西晉沿襲魏制。東晉時期,北方十六國混戰,許地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所佔。
南北朝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置許昌郡(治所在今許昌縣張潘故城)。景平元年(423年),許昌郡城被北魏大將周幾夷為平地,其地為北魏所據。北魏置潁川郡,治長社(今長葛市老城)。西魏置許昌郡(今長葛市老城)。東魏天平元年(534年)改為潁州。武定七年(549年)改潁州為鄭州,治移潁陰(今魏都區),統領陽翟、潁川、許昌三郡。北齊將潁陰縣並入長社,以長社為潁川郡治。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改鄭州為許州,治長社(今魏都區)。

改許州為潁川郡,轄14縣,潁川(今禹縣)、長葛、許昌、強(今鄢陵陶城)、鄢陵、襄城諸縣屬之。

武德四年(621年),改潁川郡為許州,鄢陵、長葛、陽翟,許昌諸縣屬許州。天寶元年(742年),許州改稱潁川郡,屬河南道。長社(今魏都區)、長葛、陽翟、許昌、鄢陵諸縣屬潁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稱許州。
五代
後梁改許州為許州匡國軍。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均稱許州忠武軍。
北宋
初,改許州忠武軍為許州,隸京西北路。元豐三年(1080年),升許州為潁昌府,隸京西北路。大觀四年(1110年)稱許州,隸京西路。

許州改稱昌武軍許州,治長社(今魏都區),長社、長葛屬之,隸南京路(今開封)。陽翟縣升為潁川軍,後改稱潁川州,旋又改潁川州為鈞州,亦屬南京路。鄢陵屬南京路開封府。
元明清時期
元代許仍為州,長社、長葛、襄城縣屬之。鄢陵屬開封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廢長社縣,並入許州,領4縣,長葛、襄城屬之。許州、鈞州均隸開封府。萬曆三年(1575年)鈞州改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將禹州改為均平府。清初,許州、禹州屬河南省。雍正二年(1724年)許州升為直隸州,長葛屬之。鄢陵屬開封府。雍正十三年(1735)許州升為許州府,臨潁、郾城、襄城、長葛、密縣(今新密市)、新鄭屬之。許州府、開封府均隸河南省。
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成立後,許州改為許昌縣,改禹州為禹縣,與長葛縣均屬河南省豫東道。鄢陵縣直屬河南省。 1926年,廢道為區,許昌為河南省第二行政區,治許昌(今魏都區)。長葛、禹縣屬河南省第一行政區,治鄭縣(今鄭州市)。鄢陵直屬河南省。
1932年,許昌為河南省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駐許昌,轄許昌、鄢陵、襄城等9縣。長葛、禹縣屬河南省第一行政區。
1944年5月,長葛、許昌、鄢陵、禹縣先後被日本侵略軍佔領。同年10月,八路軍進入豫西,開辟了禹密新、禹郟抗日根據地,建立了禹密新辦事處和禹郟縣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5月,八路軍冀魯豫部隊在鄢陵、扶溝交界處開辟了水西抗日根據地,建立鄢扶縣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日本投降,許昌復為國民政府河南省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駐許昌(今魏都區),轄許縣、鄢陵、襄城等9縣。長葛、禹縣仍屬河南省第一行政區。
1949年2月,豫西行署二專區與五專區合並,成立許昌專區(專員公署駐許昌市今魏都區),轄許昌市(今魏都區)、許昌縣、長葛、鄢陵、臨潁、漯河市、郾城縣、舞陽、葉縣、襄城、禹縣、郟縣、寶豐、魯山、臨汝、扶溝、西華、商水、平頂山市等縣市。
建國後
1954年10月,臨汝縣改隸洛陽專區管轄。
1960年,撤銷許昌縣,並入許昌市(今魏都區)。
1964年3月,平頂山市改稱平頂山特區,從許昌專區劃出。
1965年5月,扶溝、西華、商水3縣劃入周口專區。
1979年,舞鋼區從平頂山市劃入許昌地區。1982年11月復劃入平頂山市。
1983年10月,許昌地區所屬的魯山、寶豐、葉縣劃入平頂山市。
1986年1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許昌地區撤銷,升為地級市,轄魏都區、許昌縣、長葛縣、鄢陵縣、禹縣。襄城縣、郟縣劃歸平頂山市。舞陽縣、臨潁縣、郾城縣劃歸漯河市。
1988年6月25日,禹縣改為禹州市。
1993年12月14日,長葛縣改為長葛市。
1997年8月25日,襄城縣從平頂山市劃入許昌市。
2011年4月24日,許昌新區正式成立。

❺ 河南境內歷史上發生過哪些大事件

【仲丁遷來敖】商代中期後,商源王仲丁將國都自毫遷於嗷(今鄭州商城)。根據考古發現,鄭州商城城垣周長近7公里,面積3.43平方公里,城東北部有大面積宮殿建築遺址。在城內外還發現許多手工業作坊遺跡,並出土了中國最早的瓷器--原始青釉瓷尊。1974年發現的商代大銅方鼎高1米,是商代前期王室重器。鄭州商城是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我國城市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標志。

❻ 在河南都發生過哪些歷史事件

(一)重要的古文化遺址
1、南召猿人 :發現於河南南陽南召縣的古猿人化石,證明在大約五六十萬年以前,河南就有人類居住。
2、許昌人 :距今約10萬年的古人類化石於2007年在河南許昌被發現。它的發現,通過與其它遺址配合,為中國人不是起源於非洲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3、賈湖遺址: 距今約9000年左右,位於河南舞陽,這里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類似文字的契刻符號等幾項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轟動世界,被認為是「人類從蒙昧邁向文明的第一個門檻」。
4、裴李崗文化 :距今約8000年左右,因發現於河南新鄭裴李崗村而得名,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5、太昊伏羲陵: 距今約7000年,位於河南周口淮陽縣,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華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於春秋,擴建於唐宋,完善於明清,歷代帝王51次御祭。淮陽是伏羲定都和長眠之地,也是神農氏定都之地,被認為是中華姓氏文化、農耕文化和龍圖騰的發源地,是華夏族和東夷族共同的聖地。
6、仰韶文化 :距今約5000年至7000年,因發現於河南三門峽仰韶村而得名。這是同時期影響范圍最廣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發掘也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端。
7、黃帝故里: 河南新鄭是國內史學家公認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軒轅黃帝出生、創業和定都之地。中國人從春秋起開始在新鄭軒轅丘祭拜人文始祖黃帝,一直延續至今。「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華人的廣泛認同而成為中華第一大典,在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頭文化: 距今約4000年,因發現於洛陽偃師二里頭而得名,被學界認為是夏朝的都城。這里出土了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
9、鄭州商城: 位於今天鄭州市區,是商朝早期比較重要的都城。這是鄭州成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陽殷墟: 因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和甲骨文而轟動世界,堪稱20世紀人類10大考古發現之首,殷墟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甲骨文是一種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種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傳下來的文字。「十一五」期間,我們國家要在安陽建設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
11、白馬寺: 位於洛陽,建於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所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12、龍門石窟: 位於洛陽,是北魏遷都洛陽後開鑿的。它既是少數民族與漢民族文化交流的產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龍門石窟產物。尤其是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它那「東方的微笑」將神性與人性、陽剛與陰柔很好地結合起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龍門石窟也因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3、少林寺: 位於登封,是禪宗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佛教傳入中國後,少林僧人將它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創立了禪宗。禪宗是中國化的佛教,它迅速地傳向全國各地及周邊的日本、朝鮮、韓國和東南亞等地,對中國歷史以及日本的花道、茶道、柔道、武士道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少林武術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僧人在交流中汲取天下武術之大成,總結出了少林拳、少林棍、易筋經、鐵布衫等700多種武術絕技,並對其它武術流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僅從少林拳派生出的拳術就有四五十種。少林的積極入世使它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在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和明等朝代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少少林寺林也因承擔社會責任而成為「天下第一名剎」,少林武術也因此廣播四方並在實戰中進一步發展壯大。少林的與時俱進、開放和積極入世,使它一直保持著很強的生命力,在歷經磨難後的今天,禪宗和少林武術依然生機無限。今天的少林僧人又將互聯網、營銷學等現代文化融入少林文化,使少林迅速走向世界。少林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典範,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華文化的代名詞。
14、嵩陽書院: 位於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范仲淹、程頤、程顥、司馬光等大儒曾在這里講學,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有一部分就是在這里寫的。這里在洛陽附近,二程在這一帶將儒釋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創立了以後影響中國800年的理學。
15、應天書院:位於商丘(北宋時稱應天府)睢縣,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學子不遠千里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說的就是應天書院。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曾求學於此,在商丘落戶,並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
16、登封觀星台: 建於元代,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也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學遺址。大天文學家郭守敬在這里取得了領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學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時歷」被中國、朝鮮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今天,我們國家正以此為依託,在這里建設「中國天文博物院」,以集中展示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
17、紅旗渠: 位於河南安陽,是聞名於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跡」。為了修建這條渠,10萬人在崇山峻嶺中的懸崖峭壁上辛辛苦苦地整整幹了10年。他們沒有錢、沒有糧食、沒有技術、又不受政策支持,卻靠著頑強的毅力削平了1250座山頭,修建了上百座引橋,鑿通了上百座隧道,最終將生命的河水引入到了乾涸的土地。紅旗渠的總渠長超過4000公里,其土石方可以從哈爾濱到廣州修一條寬2米高3米的石牆!紅旗渠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傑作。
(二)定都在河南的朝代
1、伏羲氏: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定都和長眠於河南周口的淮陽。
2、神農氏 : 神農氏是另一位重要的古代帝王,他也定都在淮陽。
3、軒轅氏 : 軒轅氏即黃帝,位居五帝之首,他出生、創業和定都於新鄭。
4、夏 : 夏朝是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曾多次遷都,主要國都有三個:洛陽偃師二里頭,陽城(今鄭州登封,也在洛陽附近),陽翟(今許昌禹州)。
5、商 : 商朝曾多次遷都,比較重要的有三個:洛陽偃師商城、鄭州商城和安陽殷墟。
6、西周: 西周的國都有兩個,一個是鎬京(在今陝西),另一個是洛陽。
7、東周 : 東周定都洛邑(今洛陽),持續時間達數百年。
8、西漢: 西漢的主要國都是長安(今西安),但早期也曾短期定都洛陽。
9、東漢: 東漢定都洛陽。東漢末年董卓把漢獻帝挾持到長安幾年。
10、曹魏: 曹魏早期定都許昌,後來曹丕定都洛陽。
11、西晉: 西晉定都洛陽。西晉末年皇帝被挾持到長安幾年。
12、北魏: 北魏早期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後來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13、隋 : 隋文帝定都長安,隋煬帝遷都洛陽。
14、唐: 唐的主要國都是長安,洛陽為東都。晚唐時朱溫把唐朝皇帝挾持到洛陽幾年。
15、武周: 武則天篡奪李唐王位,建立武周,定都洛陽,稱洛陽為神都洛陽。
15、後梁: 後梁定都開封,後遷洛陽。
16、後唐: 後唐定都洛陽。
17、後晉: 後晉定都開封,曾短期都洛陽。
18、後漢: 後漢定都開封。
19、後周: 後周定都開封。
20、北宋: 北宋定都開封。
21、金 : 金曾定都北京,晚期遷都開封20年,直到滅亡。
(三)河南與「中國」的得名
河南不僅被稱為「中原」和「中州」,在歷史上還曾被稱為「中國」和「中土」。今天的「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但歷史上最早的「中國」卻是指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一帶,這是史學界的共識。
「中國」一詞,在西周周武王時期意為「中央之國」。3000多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在洛陽附近)用土圭測度日影(今登封嵩山有周公測影台遺址),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並在附近營建了成周洛邑。洛陽也因此被歷代文人認為「居天下之中」。
大量的文獻也可以證明「中國」一詞源於河南。「中國」一詞,曾見於.《詩經•民勞》中:「中國,京師也」,而當時的「京師」正是東周國都洛邑(今洛陽)。另見於《詩•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也見於《詩•小雅•六月序》:「《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另由出土文物來看,「中國」一詞,最早見於1965年陝西省寶雞縣所出土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其文曰:「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 文王,肆文王受茲因(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ㄨ民。」可以看出,這里的「中國」,即指周王朝疆域的中心地區,即成周,也即今洛陽一帶。 《史記•劉敬傳》說:「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雒邑,以此為天下之中也,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均矣。」因雒邑成周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土」或「土中」,這應該也是後來河南地區被稱「中州」和「中原」的原因。
事實上,中國一詞,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含義。大致統一時期略指全國,分裂時多指中原(今天河南一帶)。隨著皇帝統治疆土的變化,中國包括的范圍也相應有所不同。
由於河南不僅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而且數千年都是這片廣闊土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以「中國」一詞漸漸成了正統國家的代稱。歷史上無論是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還是失掉中原的漢族政權,都自稱「中國」而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❼ 許昌的悠久歷史

帝堯時期

許昌古稱「許」,源於堯時,高士許由牧耕此地,洗耳於潁水之濱而得名。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許地先後為鄭、楚所據。分屬韓、魏、楚。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置潁川郡,治陽翟(音狄,今禹州市)。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魏稱潁川郡,屬豫州,建安區、潁陰縣、鄢陵縣、長社縣等皆屬潁川郡。許昌為魏五都之一。魏國魏黃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

元明清時期

元代許仍為州,長社、長葛、襄城縣屬之。鄢陵屬開封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廢長社縣,並入許州,領4縣,長葛、襄城屬之。

明末李自成起義軍將禹州改為均平府。清初,許州、禹州屬河南省。雍正二年(1724年)許州升為直隸州,長葛屬之。鄢陵屬開封府。

雍正十三年(1735)許州升為許州府,臨潁、郾城、襄城、長葛、密縣(今新密市)、新鄭屬之。許州府、開封府均隸河南省。

(7)河南許昌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許昌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許昌古文化旅遊資源有史前文化系列、漢文化系列、三國文化系列、寺廟建築文化系列、鈞瓷文化系列等。

許昌交通便利,市區距省會鄭州80公里,距新鄭國際機場50公里,311國道、地方鐵路橫穿東西;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國道縱貫南北。2017年,許昌市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18年3月,許昌成為第一批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驗收城市。許昌同時還是「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❽ 誰知道許昌的歷史

概 況位於河南省中部,黃河以南。北靠經濟繁榮的省會鄭州市和歷史文化名城開封市,西靠煤城平頂山市,南接新發展的漯河市,東連農業資源豐富的周口地區。面積5002平方公里,人口425萬,轄1區2市3縣,83個鄉鎮,2326個行政村。

許昌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相傳遠古時期以許由為首的游牧部落曾在此活動,故稱許地。自大禹帝之子啟在這里建立華夏史上第一個國都夏都開始,盡管朝代更替,世事滄桑,許昌一直是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特別在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劉協都許,許昌又成為東漢王朝的統治中心和曹操的軍事大本營,兵家注目,名士雲集,創造了燦爛的建安文學,彪炳於中華文學史冊。唐、宋、元、明、清時,許昌均為郡、府、州治所在地。解放前許昌為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所在地。1949年2月成立許昌專員公署,轄14個縣市。1986年實行以市帶縣,許昌市為地級市。1997年8月襄城縣整建制劃歸許昌市。

自然環境地處伏牛山余脈向東平原過渡地帶,地勢大體由西向東南傾斜,東西長117公里,南北寬75公里,呈東西狹長地帶。最高點大洪寨海拔1150.6米,最低點海拔50.4米。西部和西北部為低山丘陵地帶,中部和東部是黃淮沖積平原。年平均氣溫14.3一14.6C,年平均降水量671一736毫米,無霜期為217.5天。全市總土地面積4996平方公里。截止1997年底,全市轄禹州市、長葛市、許昌縣、鄢陵縣、襄城縣、魏都區6個縣(市、區),82個鄉(鎮)。

經濟現狀國內生產總值為145.1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37.98億元,第二產業67.94億元,第三產業39.2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41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l8元。現有耕地面積384.93萬畝。現已建成以煤炭、電力、冶金、建材、機械、食品等為主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紅薯、穀子為主。經濟作物有煙草、棉花、油菜、芝麻、花生等品種。森林覆蓋率為13.9%。礦產資源以煤為主,還有耐火粘土、水泥灰岩、鐵、銅、水晶等22個品種。禹州市是全國著名的中葯材集散地之一,中葯材品種有847種,大宗珍貴葯材有白芷、何首烏、五味子、白附、天南星、紅花、全蟲、鹿茸等35種。土特產有鄢陵花卉,歷史達一千年,素有「花縣」之稱,其中臘梅常做貢品,有"鄢陵臘梅冠天下"之譽。鈞瓷出於神生鎮,有1000多年生產歷史。神生鈞瓷"窯變"成色,絢麗燦爛,因同一窯燒出的產品顏色各一,形成了鈞瓷無雙的獨特風格。

交通狀況境內公路總里程1620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2.3公里。有國道107、311線穿過,全長138公里;省道6條共長281公里,縣鄉公路全長1163公里,專用公路全長38公里,其中二級公路313公里;晴雨暢通里程1249公里,橋梁268座7967延米,其中大中橋68座4829延米。鄉鎮公路晴雨暢通,1876個行政村通公路。有46公里京廣鐵路經過,市轄內有官亭、長葛、蘇橋、許昌等4個火車站,南部有孟寶鐵路29公里,轄區內有前聶、丁營、姜庄3火個車站。地方鐵路神鄲線經境內110公里,平禹線44公里。年客運量1529萬人,貨運量741萬噸,旅客周轉量74305萬人公里,貨物周轉量75765萬噸公里。民用汽車保有量21089輛,轄內有郵電局和所103處,電報電路70路,長話電路1562路,年郵電業務總量9432萬元。

交通規劃到2010年建成國家道主幹線京珠高速公路45.15公里,完成國道311線62公里及省道31線23公里的改建工程。到2000年全市2162個行政村通汽車,全市晴雨通車里程達1700公里,公路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36公里。到2010年全市公路總里程達2154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3.1公里。

名勝古跡許昌是省級歷史文化古城,旅遊資源以文物古跡為主。全市現有國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8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近百處。劃分為中心旅遊區、禹州旅遊區、長葛旅遊區、襄城縣旅遊區和鄢陵旅遊區。已推出的專項旅遊線路有:關羽之路(春秋樓、灞陵橋、關帝廟),三國旅遊線(三國真跡與名勝、漢魏名人故里、遺跡與墓冢),尋根朝敬旅遊(陳氏、方氏、許氏、鍾氏),民俗民風旅遊(禹州鈞瓷),風景游覽線(西湖公園、灞陵公園、鄢陵臘梅盆景園、白沙水庫、禹州橡膠壩、紫雲山風景區)。 現有古遺址56處,古墓葬37座,古碑刻27通,古建築20餘所,歷史名人故里17處,出土文物萬余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7處。宋代鈞台窯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❾ 關於許昌歷史的作文

許昌,又稱蓮城,位於河南省中部,轄1個區、3個縣、2個縣級市。總面積4996平方公版里,2014年底總人口487.1萬,權常住人口為431.5萬人。是中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之一。
許昌地處「中原之中」,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許昌候機樓建成投用,「四站一港」零距離換乘中心基本建成,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為一體的快捷交通體系初步形成。
許昌經濟強市現代工業體系齊全,非公有制經濟發達,擁有許昌新區和東城區、許昌經濟開發區3個現代化新城區,以電力和電子裝備製造業為主,是國家現代化機電研發基地。
煙草種植歷史悠久,有「煙草王國」的美譽,是全國重要的煙草生產加工基地和中葯材生產加工基地,2015年命名為全國文明城市。

閱讀全文

與河南許昌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